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抠门夫夫种田记-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家的时候沈老大净身出户,家产一分没得。但他也当着老村长和族老说了,以后他挣下来的家业也都是沈慕的,和老宅没半点相关。或者给沈慕当了嫁妆或者招了婿来,总之不会给二弟一家。每年给二老二两银子养老钱,多的却是没了。兄弟二人更是彻底决裂,沈老大是恨上害了自己妻儿的二弟一家了。
  所以从沈慕打三岁上,就没跟老宅的人一块儿生活过了。两边甚少走动,可以说无论是沈老二,还是沈家二老,在沈慕和刘氏面前,压根没什么人情面子可谈。不但没人情,离有仇也差不多了。
  沈老汉心中要说不明白这个理儿,这么些年要说没后悔过,那是假的。可是承认了,自己大家长的尊严和面子还往哪儿放?况且就是沈老大,虽说和他们离了心,这些年该孝敬的银子也没少过。
  这天下就没有不是的父母!纵然当年有些许对不起刘氏的地方,她也不能记恨!大房的人孝敬他那就是天经地义的!
  定了定心,沈老汉更觉得自己去问沈慕要银子,是理所当然了的。


第6章 柳树林的王媒婆
  “哼,老大是我儿子,我得这份钱是天经地义,就是你大堂伯也是没话说的!”沈老汉想了想,也是觉得沈老二上门,沈慕是不会把钱拿出来的,还得是自己这个亲爷爷出马才镇得住场子。便道:“今儿就算了,明天一早我亲自上门去问慕哥儿要银子,看他敢不给?这村里头还有没有王法了!”
  今天是沈老大出殡的日子,如果可以沈老汉也不想再去惊扰儿子的安宁。老大是横死的,怨气难消,沈老汉不是不心虚。到底是气不过,又狠狠地踹了沈老二几脚。沈老二嘴上不敢抱怨,眼中却是闪过一丝怨毒。
  而沈慕此时尚不知,早上刚来家里灵堂闹过,明天他爷爷又要上门来要钱。他此刻只因为问到了一个不错的价钱,心中有些安定的往家走,就待和娘亲刘氏敞开心扉的谈一谈了。
  而此时,沈家屯外来了一个穿红着绿胖胖的身影,一路打听着往沈慕家去了。
  这一下午,村里就的传言又凶了起来,沈老二过继儿子不成,就想着把沈慕早早地给嫁出去。沈慕一嫁人,他娘刘氏要不留在沈家受公婆的搓摩,要么就被赶出家门,总之是没好日子过了。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有人瞧见沈老二悄么的去找隔壁村的媒人,流言传的那是有鼻子有眼的。至于为什么不找自己村的——想来沈家屯的人多半是同情沈慕的多,不管媒人自己是否也同情沈慕,若是助纣为虐帮着沈老二把沈慕嫁了,这媒人的名声也就坏了。
  沈老二光脚不怕穿鞋的,这些媒婆还要靠着说媒给自己家里补贴呢!
  说起沈慕的娘刘氏,原本是个县里书院夫子家的丫鬟,从小被夫子买来照顾女儿,压根不记得自己姓甚名谁,家住何方,连刘这个姓氏都是夫子家的姓。刘氏没有娘家,要是沈慕嫁人了,夫家也不会允许他奉养自己亲娘的——历来就没有出了门子的女儿小哥儿奉养娘家老母的。
  沈家二老又不喜欢刘氏,说了这门亲,不是要把刘氏往死路上逼吗?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忍心开这个口啊。
  可他们沈家屯的媒人不忍心,外村的媒人和刘氏不相熟,就没什么心理压力了。
  沈老大丧事中午刚办完,下午就有了媒人上门。
  刘氏在屋里睡了两个多时辰,就被一阵拍门声吵醒。她脑子昏昏沉沉的,身子也疲乏的很,喊了两声沈慕,没人答应,撑着疲惫的身子起来去开门。
  门是从院子里拴住了的。刘氏这几天劳心劳力,加上丧夫之痛,身子很是虚弱,半晌才到院子里把门打开。
  却是一个不认识的婆子,一身媒人打扮,拍了半天的门,很是有些不耐烦了:“这大白天的,怎么把门关上了?”如今虽已入秋,秋老虎还是有的。这媒婆体型较胖,在外头叫了半天的门,已是出了一身薄汗。
  农家白日里都是不关门的。沈慕怕老宅的人再来找麻烦,才把门从里面拴上翻墙出去的。刘氏不认识来人,又因为对方的媒婆打扮,也不大乐意对方上门:自己丈夫刚死,这穿红着绿头上还簪花的人就上门,也太不讲究了。
  “这位大嫂有什么事儿吗,别是找错了门吧。”刘氏没回那媒婆的问话,一心想着送客。
  “唉,我这不是来给你家报喜来了么!”那媒婆也不在意刘氏的态度,一边挥动着帕子擦汗,一边扭动着肥硕的身子就想往门里挤。刘氏的脸色却更加难看了几分,还隐隐有着怒意。
  自己家上午刚办了丧事,死了顶梁柱,你报哪门子喜?
  那媒婆往里挤了半天刘氏也不肯让路,抬头这才瞧见刘氏薄怒的神色,自己一想刚刚说的话,也是尴尬了一瞬:“唉你看我这嘴,说顺口了。不过确实是件好事儿啊,就是你当家的在天有灵,也愿意听见这事儿!”那媒婆朝刘氏挤挤眼:“我怕是妹子你不知道,特意来跟你报信儿的啊,你没听说吗,你家男人的兄弟,打算这几日就把你家哥儿给嫁出去呢!”
  刘氏脸色很不好看,传言她也是听说了几句的。原以为这媒人是收了老宅的好处,要帮着老宅来把沈慕嫁出去的,没想到这媒婆却另有说法。
  这事儿她也怕,但却不是为自己,而是怕自己的哥儿被公婆随便给了什么不着调的人家,将来吃一辈子的苦。
  那媒婆又朝刘氏挤了挤眼,刘氏犹豫了一下,让开了身子,把那媒婆请进了院子。
  “这位嫂子怎么称呼?”刘氏把人让进堂屋坐下,给人倒了杯水。这水还是沈慕走的时候烧的,就怕刘氏身子不好没力气烧水。此刻已经凉了,那媒婆也不介意,一口灌了下去才回了刘氏的话。
  “我家在柳树林,我夫家姓王,你叫我王嫂子就行。”王媒婆打量着这个院子,真别说,沈老大不亏是个秀才老爷,家里还是有些底子的,瞧这院子拾掇的!虽然不大,房间也不多,可全是大青石砖垒的,还配着红瓦,这样的房子住个十几年都不用修!也难怪那人就看上了呢,这样一块肥肉谁不眼红?
  这家底瞧着就厚实,要不是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亲了,王媒婆都有些心动想要插一脚了。
  柳树林是附近乡里的一个村子,和沈家屯不相邻,但也不算很远。刘氏听过没去过,自然也不知道这王媒婆,也算是柳树林那片儿的“名人”了。
  “王嫂子这回上门,是有什么事儿吗?”
  其实从之前王媒婆说“报喜”的时候,刘氏心中就隐隐有了猜测。虽然报喜两个字听在刘氏耳力很是刺耳,但刘氏也不得不承认,她家现在是需要这样的消息的。只不过因为夫君骤然离世,她失了主心骨,一时间没顾及到。
  村里的风言风语虽然有意避开她,可刘氏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她怕的是沈家二老为了家产草草的把沈慕随便给个老鳏夫或者娶不上亲的老光棍,那可是一辈子泡进苦水里了。如果有好人家上门提亲,她当然是愿意答应的,哪有当娘的不希望自己的哥儿过好日子的?
  王媒婆却没直接跟她说人家,而是帮她分析起了村里头的流言:“沈家的,唉,我比你大几岁,叫你一声大妹子!你们村的流言你听着了吧?”
  刘氏心里并不想多说那些流言,毕竟自己的哥儿是流言中心的人,被人讲究来讲究去终究不好。但现在王媒婆直接问了,刘氏不好不答,就轻轻一点头。
  “你可不能任着别人磋磨自己的孩儿啊,这孩子不是自己肚皮里出来的不心疼,他二叔又是那么个人,能安的什么好心!要我说,还得是你自己给孩子相看个人家,还有的挑选。”王媒婆又凑近了些,“再说了,他二叔想要占你家的家产,你怎么能就这么让他占了去?到时候孩子又嫁出去了,谁养你老啊?”
  王媒婆虽然一副都是为你好的模样,刘氏心里却有些怪怪的感觉。她和王媒婆这是头一次见面,这人怎么如此交浅言深。只是王媒婆句句为刘氏操心,她也不能不识好歹,便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当家的又走的突然,一时间也没什么主意。嫂子上我家来,可是有什么主意与我说?”
  刘氏却不知道,这是王媒婆惯用的招数了:先是和人套近乎,一副知己为你好的模样;再把事情往严重了说,三唬两唬的,对方多半能答应她开出的条件。
  见刘氏有些上钩,王媒婆喜上眉梢,笑道:“可不是呢!要我说呀,你要么就给孩子找个门楣高的夫家,镇住你那不要脸面的小叔子;要么,就干脆给孩子招赘!”
  “我这边啊,可是有几个人家,适合你家慕哥儿……”
  刘氏一开始还有些感激,结果耐着性子听下来,这说的几个人家,不是老鳏夫再娶,就是人品不行,还有一个倒是年纪轻家世也好,可是已经死了三个未婚妻了,很是有个克妻的名头。
  “王嫂子,这就是你说的合适人家?”刘氏越听脸色越难看,直接打断了王媒婆的话。
  “诶呦我的妹子,我这不是为你找想吗,这些人家你别看都有些不足,可是个个都是立得起来的人家,家里兄弟也多。对上你那小叔子,保管你那小叔子不敢再上你家门!”王媒婆撇了撇嘴,“再者说,这热孝成亲……也不是那么好找人家的。”
  热孝成亲,好说不好听,刘氏也知道这个理儿。但总归觉得这样的人配不上自己孩子。
  “这家世再好,我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哥儿啊。”刘氏摆摆手。“嫂子要说的都是这样的人家便算了。”
  她虽然不想让沈老二占她们家一文钱的便宜,可是她更在意自己哥儿过得好不好。要不是为了沈慕,她都想随沈老大去了,说不得在地下还能再做一段时间的夫妻。所以刘氏并不在意沈慕嫁人之后自己过的好不好,她看重的唯有哥婿对沈慕好不好。
  只是现在沈慕还在热孝,讲究些的人家都是不愿意热孝成亲的。他们自己家是被逼无奈,可别的人家未必乐意迁就他们。所以沈慕的亲事确实是有些为难。
  不过若是她肯给沈慕陪嫁一份厚厚的嫁妆,想必也是有人愿意的,至少也能比王媒婆说的这几个不是鳏寡就是人品差的人选强一些吧。
  王媒婆见刘氏这就一副要送客的样子,忙道:“别呀大妹子,你相不中就算了,我这儿还有几个愿意入赘的呢,你再挑挑啊!”


第7章 王二麻子
  “唉,妹子你别急呀。”王媒婆见刘氏面色不是很好,连忙道:“这些是说的想要求娶的,我这儿还有个愿意入赘的呢。”
  刘氏有些犹豫。
  说起入赘,沈老大还活着的时候,两人也常常聊起过沈慕的亲事,沈老大是比较想给沈慕招赘的。说到底,沈老大还是先要延续自己的香火血脉。
  再者沈老大尚在壮年,招赘进门,哥儿婿哪儿不好,他还能弹压教导着。可惜……
  想起自己当家的,刘氏心里又一阵难过。
  不过对于招赘,她并不像自己夫君那样赞成。好好的男儿,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姓氏,去别人家当倒插门的?
  这愿意倒插门的,要不就是好吃懒做,要不就是家里兄弟多又穷,要么就是人有些问题娶不上媳妇的。
  无论是哪种,在刘氏看来,都非良配。她不愿意为着点家产就耽误了自己哥儿的终身幸福,因此还难得的跟沈老大拌了嘴。
  果然。“我说的这个人啊,想来你还是见过的!就是你们村的,叫王树桩!今年二十了,这进门就能干活。你当家的走的急,这地里的庄稼再过一个月也得收了,你们娘俩儿能忙得过来?这不正好招个哥儿婿回来能干活么!”
  “王树桩?……王二麻子?”刘氏一想,那不就是住他家斜对门的王二麻子吗?那一张脸坑坑洼洼的就没个好地儿,小孩冷不丁的一见都能吓哭!
  王媒婆道:“唉,你别看人家脸上有些麻子——要说这汉子的相貌,也不打紧的。咱们都是当娘的,我可得劝你一句,嫁哥儿可不能只看面子,里子才是实实在在的。我见得人多了,可是有那好相貌,背地里却不干人事的。把人招进你们家门里,有你盯着,你还怕他对哥儿不好?”这么劝了刘氏两句,想着边吓边哄让刘氏答应下。想到王二麻子许给她的好处,王媒婆更是眉开眼笑。
  可那王二麻子要只是麻子脸也就算了,王媒婆说的也不错,汉子的相貌,有是最好,没有也不打紧,还是要看人是不是老实本分,知道顾家。可刘氏和王二麻子做了那么些年对门,还不知道他吗!最是个奸猾的,爹娘在的时候哄着爹娘吸哥哥的血,爹娘没了他大哥根本不愿意管他。王二麻子好吃懒做的习性已经养成了,生活水平猛然下降了一大截肯定不乐意,去他大哥家闹了几回。
  可上头没了爹娘压着,王大也不是省油的灯,才不愿意白养着他呢!王二麻子没占到什么便宜,日子越发难过了。赶巧沈老大忽然横死,他这才把主意打了沈家。
  村里那些谣言根本不是沈老二想要嫁掉沈慕。沈老二虽然想贪他大哥的家产,可之前他把主意放到了摔盆上,别的就没想了。
  这些谣言都是王二麻子散布出去的,就是为了让刘氏和沈慕慌了神,没时间挑人家匆忙把婚事办了。等他成了沈家的上门哥儿婿,这屋子、田地,还有那个秀气水灵的小哥儿,不就都是他的了么?
  这王媒婆也是他请来的。王媒婆在柳树林名声可不大好,只要钱给的到位,她能把十几岁的大姑娘说给六十多的老鳏夫!之前那些鳏夫、克妻的人,也是她手上固有的资源了,拿来吓唬刘氏的。有了对比,刘氏更容易答应,这事儿王媒婆是做惯了的。
  可没想到刘氏并不上钩。在刘氏心里,这王二麻子还不如之前说的那些鳏夫呢!
  人家鳏夫或许只是运气不好死了原配,那也不是他们想的。可人品不行才更要命!
  再说王二麻子可是个混的,刘氏亲眼见他上他大哥家闹过,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要不是他大哥更不一般,哪能降得住他!真进了他们沈家门,她和沈慕两个人可没那本事辖制住他。再过几年等自己死了,沈慕更是孤掌难鸣了。
  这么一想,刘氏说什么都不同意招王二麻子,语气也硬了几分,就差直接送客了。
  王媒婆劝得口干舌燥,刘氏也不见软化,可把她急的不行。眼见快要到手的好处就要飞了,王媒婆眼睛一竖,露出本性来:“妹子,也不是我说你,你家沈慕本来就是个哥儿,原本也未必能嫁的什么好人家,你还这样三挑四捡的,这不是要把孩子耽误了吗?”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呗。王媒婆冷笑道:“再说了,不是老姐姐说话难听,你当你家沈慕又有什么好名声,能找到什么好人家?谁不知道你家沈慕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泼货,在敢指着他爷爷鼻子骂。人家不嫌弃你们,你们倒还拿乔起来了!”
  刘氏愣了一下,随即脸涨的通红,是气的也是羞的。沈慕是在灵堂上和沈老汉顶了嘴,可什么叫“指着鼻子骂”,这不是往沈慕身上泼脏水么!
  这边刘氏还没来得及爆发,就听门口一声冷笑,沈慕从县里回来了,正在门口把王媒婆说自己是个泼货听了个正着。
  “大娘既然知道我是个泼货,上我家的门就该小心着些,我连我爷爷都敢指着鼻子骂,你别被我骂个狗血喷头才是。”
  沈慕气的不行。真是雪中送炭的不多,落井下石的倒不少。自己家出了事儿,老宅的就算了,到底占着个亲戚长辈的名头,和自己家是有瓜葛的。这是哪儿来的阿猫阿狗啊就想占自己家便宜?
  他沈慕家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么!没看他亲爷爷都没从他手里抠出来一个子儿吗?
  王媒婆脸色一变。她对着一个刘氏就说的口干舌燥了,这会儿又加了个沈慕,眉毛都要竖起来了:“这是慕哥儿吧,这长辈说你的亲事呢,你一个小哥儿往前凑啥凑?张口闭口就是骂人,一个小哥儿也不怕嫁不出去!你倒敢骂我一个试试!”
  一般长辈谈起亲事,家里没成亲的都得回避,当事人更是害羞的不行。王媒婆就差直说沈慕厚脸皮、没羞没臊了。她作为媒婆行走乡里,就算名声不是多好,也没人敢得罪她,就怕她这一张嘴败坏自己家孩子的名声。这个沈慕居然敢这样跟她说话、还想骂她!
  “大娘跟我娘要是谈正事,我自然要回避。可这都谈完了,我娘都拒绝了,我当然得出来送客了。”沈慕咧嘴一笑:“还正好听见您说我是个泼货。我要是不跟您施展施展,我这泼货的名头岂不是白担了?”
  “你!”
  “我怎么?我不敢骂你?我告诉你王媒婆,你骗得了我娘骗不了我!我可是知道你老的大名,这十里八乡有的是好媒你不说,谁家续弦纳小你倒是说的欢,净把好人家的孩子说给镇上的老头子当小,你当谁不知道!”沈慕掐着腰,首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我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当不起你王媒婆上我家说媒来,您还是赶紧请吧,有这时间上城里窑子转转,说不定能给哪个有钱老爷挑个合心的呢!”
  “啊呀呀!我什么时候去过窑子了!我撕烂你的嘴!”王媒婆可真的是被沈慕骂得狗血喷头了,扭动着肥硕的身子就要过去打沈慕。沈慕轻轻巧巧地转了下身子,王媒婆扑了个空,脚下刹不住,直直地冲到门外去了。
  沈慕立刻就把门给拴上了。他才不愿意跟这种老虔婆斗嘴呢,没得浪费时间。
  刘氏看沈慕把王媒婆赶走了,心里也是解气,但也忧心得罪了王媒婆沈慕的亲事更难说了,不免又说了沈慕几句:“你这孩子也是,嘴里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说。窑子也是你一个没出阁的哥儿能挂在嘴上的?真是被你爹给教坏了,没个哥儿样!”
  沈慕摸了摸鼻子。在自己亲人面前就完全不似刚刚那副斗鸡的模样了。
  沈老大只有沈慕一个孩子。他嘴上不说,其实心里还是想要小子的。这些年完全是把沈慕当小子养,教他读书识字,也不限制沈慕出门。
  结果就把沈慕养的真跟个小子似的,都十七了,还常常说自己不要嫁人,成天就知道满山疯跑出去玩儿。
  想到自己当家的,刘氏心里又难过起来。沈老大活着,宠着护着她们母子俩,沈慕想玩就玩,不想成亲沈老大也由着他。
  可是旦夕惊变,以前的好日子再也没有了……现在就是沈慕还不想成亲,谁又能护着他呢?这就不能容着沈慕再跟以前似的没规矩了!“还有,这王媒婆的事儿是真的?”
  “啊?”沈慕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刘氏说的是王媒婆净把好人家的姑娘说给老头子的事儿,便愤愤道:“可不是,娘你可别上了她的当。柳树林那边儿都知道……”
  “柳树林那边都知道,你咋知道的?”刘氏的表情有些阴恻恻的。
  沈慕这才明白过来掉到他娘挖的坑里去了,神色也有些期期艾艾:“这不是……给爹送东西的时候听几个师兄说的么……”
  “你又跟那几个小子凑到一块说闲话!”


第8章 夫婿难招
  沈老大在镇上教书,沈慕小的时候就经常被沈老大带到书院去。小时候的沈慕长得玉雪可爱,那些学子都爱逗着他玩儿。
  就导致沈慕从小就没个小哥儿的自觉,长大了也常常和这些书院里的小子混在一起。因为他大大咧咧的脾气,书院的小子竟然也少有人把他当哥儿的,完全照兄弟来处了。
  沈慕跟他们一块儿玩,没少学些粗话荤话。一个没出阁的哥儿,连哪个老头子又纳小都敢议论,刘氏想想就脑袋疼。
  沈慕不小心说漏了嘴,被刘氏在脑袋上拍了两下。也不疼,干脆凑到刘氏跟前,跟他娘撒娇:“娘下午睡了多久了,饿了没?”
  “下午倒是睡了好一会儿,有两个时辰,后来就被那王媒婆吵醒了。”刘氏摸摸肚子:“我倒是不饿。你下午上哪儿去了?又到处乱跑。”
  沈慕嘿嘿一笑:“不饿也得吃,我先去做饭,回来告诉娘我下午上哪儿去了。”
  沈慕就起身去厨房拾掇晚饭。刘氏瞧着儿子清瘦的背影,又一阵的心酸,自己家的这个哥儿哪哪儿都好,看书识字,地里的活儿也做得好,和一般汉子比也不差。若是个小子也是个能顶门立户的;一手灶上功夫是自己亲传的,也是没得说,自家孩子颜色也好,要是个女儿嫁人也很说的出去。
  只可惜投到了自己肚皮里,是个哥儿。倒不是刘氏也看不起哥儿,只是这世上情就是如此,女子不如汉子,哥儿不如女子,若是个男儿便会自在的多,不必受这许多委屈了。
  她男人没了,头七没过,老宅那边就想着霸占他家家产。沈慕不过是要保住自己应得的家产和老宅的人争执几句,家里居然就坏了名声。她还好,虽说是个寡妇,门前是非多,但她和先夫感情甚笃,并不打算再嫁,任人万般说嘴也掉不了一块肉。只是可怜了她家哥儿,居然就有了一个泼货的名声。
  刘氏不知道,那话只是王媒婆吓唬她的。虽然是有些人在背后议论沈慕不孝,但因为沈老大的死,议论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