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抠门夫夫种田记-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氏把两个小丫鬟安排在自己房间旁边,又拿了自己的旧衣服给她们穿。有些大,好在两姐妹都会做针线,自己改一改就是了。
  “这两个还行。”刘氏跟着沈慕一起到厨房忙活:“看起来都挺老实本分的,样貌过得去又不出挑。就是那个姐姐年纪有些大了。”在村里,这个年纪的姑娘都能定亲了。不过也没法子,年纪太小又不太会干活。刘氏后悔道:“该让你们买两个婆子回来的。”
  沈慕倒不在意是丫鬟还是婆子,想起在街上时宋柏的表白,仍是觉得一阵心热:“娘,柏哥说了,让我别多想。他不会找别人的。”
  “你知道什么?”刘氏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我哪里是疑心小宋?只是这汉子出息了,难保没有那种恬不知耻的人凑上来倒贴。就算小宋不动心,人家要使个什么计谋,你闹心不闹心?”
  就是沈老大当年,作为村里唯一的秀才,也有不少姑娘小哥儿三不五时的来一出偶遇、崴脚的戏码。刘氏又是在大家做过丫鬟的,就算夫子家为人正派,陪着主母出去交际和别人家丫鬟唠闲嗑的时候也听说过不少丫鬟爬床的腌臜事。
  沈慕懵懵懂懂的点点头,却没怎么往心里去。小花那姑娘瞧着就怯生生的,胆小得很,都不敢抬头看人。沈慕并不觉得她有胆子耍心眼。
  宋老爷的空间里不单装了粮食,还有一些肉和蔬菜,当日便整治了一桌不错的饭菜。三个下人今日见了装满了粮食的驴车,知道主家不缺粮也安心许多,伺候的更加殷勤。
  宋老爷和薛白一路奔波,有些疲惫便早早歇下了,宋柏则拉着沈慕在小花园里头散步消食。
  “粮食到了,明日就能拉回村子里,早些让乡亲们吃上饱饭。”沈慕瞧着满仓满谷的粮食,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庄稼人就是这样,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宋柏也挺高兴的:“明日早些起来回村里。”乡亲们吃上饱饭,就有力气干活,村子里的废墟就能早日收拾出来。空出来地方了,他们家的工坊也可以早点儿开起来。
  经历了钟家一事,宋柏可以说是有些迫切的想要在丰水县打出名声来,让沈慕无论穿什么、做什么,都不会也不敢有人小瞧他。
  “小慕,我还有一事想和你商量。”宋柏沉吟半晌,最终还是开口了:“阿爹阿姆要在咱们这儿住个三五日,之后……我想跟着他们一起去一趟南坪州。”
  沈慕愣了一愣:“去那儿干什么?”
  “咱们之前只买了些贵价的布匹,棉布、粗布都没有,兴安县的铺子也开不起来。我问了钟师兄了,南坪州盛产粗布、棉布,我过去进一些货,再和那些贵价布匹一起找镖局运送回兴安县。”
  宋柏的声音有些干涩:“你就留在家里等我,好吗?”
  不是他不想带着沈慕一起,只是这次运送布料,一定会用到空间,目前而言,宋老爷夫夫暂时不太想沈慕知道空间的事情。
  不是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都那么强的,特别是在古代,怪力乱神之说盛行,无论是怕吓到沈慕,还是怕旁生枝节,此刻都不是告知沈慕空间存在的最好时候。
  况且……在宋柏心里,还有那虚无缥缈的他爹神仙说呢。
  “是……是我会拖累你吗?”沈慕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问。
  之前做什么,都是他们两个一起的,难得宋柏想要自己一个人行动。沈慕还是有点儿意外的。
  “不是,你别多想。”宋柏有些头疼,瞒着自己爱人的感觉真的不好,有很大的负罪感:“此去南坪州一路还不知道什么境况呢,我先去探探路,咱们生意是要长期做下去的,等我探好了路,下次你再同我一起去。”
  “况且……你留下还能在村里主持一些事物不是?村里的事儿,你比我熟悉。”
  沈慕低着头,好半晌才道:“好吧……那你要去多久?”
  南坪州的路途好不好走,谁也不知道。宋柏只能揣摩着道:“至多……十天半个月吧。”他们把货物收在空间,单三个人赶路,还是能快一些的。
  “那你也要早去早回,主意安全。”沈慕揪着他的衣襟不撒手。
  宋柏失笑:“又不是明天就走了,阿爹阿姆还要休整几日呢。明日我们不是还要一同去村里送粮?”不过沈慕黏他的这副情态,宋柏是真真的受用,忍不住把沈慕搂在怀里。
  两人又在花园里温存了一会儿,这才各自回房歇下了。
  次日一早,宋柏便牵了一辆驴车,装上粮食,带着沈慕回了沈家屯。
  太平年间一两银子一石的粮食如今已经涨到了四两一石。不过宋柏原本也没想过要赚村里人的钱,就按照兴安县的市价卖给村里,自家不赔本就好。
  宋柏买山花了八十两银子,按照沈青山的意思,是要都买了粮食的。不过一石粮食大约是一百斤,毛驴一车可拉不动八千斤,这一次只装了五石。
  宋柏也是有些小心思的。分批给粮,也能拿捏着村里人清理废墟,早些把自家房子给腾出来。
  便宜卖粮,也不能白白的便宜了,得让人知道承情。
  沈慕到了车上还打着哈欠:“自家有车可真方便。”之前丰水县的牲畜都被灾民吃得差不多了,唯有驿站还有马车可以租赁。价钱贵不说,要去驿站租车,至少得早起一两个时辰。
  心里不禁感叹,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连自己这么抠门、节俭的人,都开始享受有车的好处了,没车还觉得不方便。
  谁能想到两年前,自己还是一个靠两条腿走去镇上的人,坐个牛车两文钱都心疼得不行。这哪是上山捡了个夫君,这简直是捡了个宝啊。


第105章 放粮
  沈老汉在村里溜达; 时不时的看看身后跟着的刘叔。
  自从被沈慕两口子丢在村里; 他每天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刘叔负责跟着他; 刘婶负责跟着沈老娘,家里的杂活就由他们的儿子小刘来做。
  也没有跟太紧; 隔着不到一丈的距离; 沈老汉也跑不了。到了晚上睡觉,那刘家的一家三口还轮番在他们住的外间守夜,生怕他们跑了。
  这些日子他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溜出村子。
  不过仔细想来; 溜出村子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现在手里一文钱都没有; 家里吃喝花用刘婶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却一文钱也不经他们的手。就是想去找沈慕,也没有路费啊!
  沈老汉气冲冲地坐到村头,跟着一群老大爷侃大山。他们这些老骨头; 本来就干活费劲,现在又填不饱肚子; 只能每天坐在村口晒太阳聊闲天,保存体力。不过这侃大山的内容,沈老汉是越听越生气。
  村里人都盼着沈慕什么时候再来村里呢!
  按照村长的说法; 再来村里; 沈慕就要带粮食来了。到时候就能领到粮食; 不用每天糠拌着树皮填肚子了。
  沈老汉真是听得气不打一处来:“没良心的小王八蛋; 死外头才好呢!他还敢回来!”
  其他人就不乐意了; 沈慕回来是要给村里送粮食; 你自家倒是有粮; 沈慕来不来无所谓,他们可等米下锅呢!
  不过这几日沈老汉两口子但凡出来聊天就是说沈慕坏话,村里人也都习惯了。你要说第一次第二次大家还听个新鲜,车轱辘话一直说还没什么实锤,大家就不怎么爱听了。
  于是都没搭理他,把沈老汉气得够呛。
  就在这时,远处一辆驴车慢悠悠地朝着村里驶来。那车辕上坐的,不正是宋柏吗?
  沈老汉立刻精神了起来。他嘴上说不想沈慕回村子,其实巴不得沈慕赶紧回来,自己好想尽一切办法,跟着他们回城里享福。
  村里的日子一点儿都不好过。虽然沈慕给他们留了米粮,可如今村里连把菜都找不出来,吃了些日子好饭菜的人乍一回归喝粥的日子,哪能受得了?
  他刚激动地站起身,离他一丈远的刘叔也迅速起身上前,扛着沈老汉就跑。
  沈老汉:“???”
  村里其他晒太阳的老头:“???”
  “你疯了?干啥呢?!放我下来!!!”沈老汉又气愤又惊恐。一把老骨头被刘叔扛着跑,他是真怕摔了碰了,这把老骨头就得散架了。
  “对不住了老太爷。”刘叔最近吃上饱饭了,气力大得很,扛着个老头健步如飞还气不喘心不跳地:“二位东家说了,不想你们再出现在他们面前。”
  沈老汉想要趁沈慕回村时继续纠缠,难道宋柏和沈慕就想不到这一点吗?早就安排妥当了。
  “今日就委屈二老,不要出门了。”一口气跑到沈家老宅院子里,刘叔中气十足地喊儿子:“关门,关严实了!”
  ……
  于是当宋柏和沈慕到了村子里时,完全没有看到自己不想见的人。迎接他们的,是沈青山和诸多翘首盼粮的乡亲。
  “粮食呢?怎么就这么点儿吗?”瞧着沈慕二人之驾了一辆驴车,很多村民都慌了起来。这一辆车能装多少粮食,够一村人分吗?
  村子就算遭了灾,也有一百多口人。宋柏带了五石粮食,大致五百斤左右,平摊到各人头上一个人也就三四斤。
  到了村里,宋柏就不大说话了。村里沈慕熟悉,自然是让地头蛇出面:“我们就是想多拉些粮食,这驴也得受得了啊。”
  人群一时有些骚动。好半晌,沈青山才从外围挤进包围圈:“你们可算来了。”
  别说那些唠闲嗑的老大爷心里打鼓,沈青山心里就不打鼓吗?宋柏说要按太平年的价格卖粮给他们,当时只顾着高兴了,事后想想,现在粮食多难得啊,就算宋柏有这个心,可也得能买到粮食啊?
  因此沈青山虽然也看见了这一车不太多的粮食,却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沈青石帮着疏散村民,在村中间的大槐树下面支了张桌子,摆好笔墨纸砚:“大家不要挤,排队,一个一个来。”
  众人见这次带来的粮食不多,生怕以后没有了,哪里还会排队?一窝蜂的往前凑:“我家最不容易了,一定要给我家分粮啊!”
  “放屁!我家上有老下有下,我家要是分不着粮才是天理难容!”
  说着就要吵起来。
  沈慕拿过沈青山平常通知事儿敲的大锣,“咣咣咣”敲了三下。“都排好队!不然不放粮了!”
  人群寂静了一瞬,这才不情不愿地排队,之间少不得你推我搡,加塞加队的现象。大动静不敢弄,小打小闹却是不断。
  趁着排队的功夫,沈慕顺便说说放粮的规则。这是他和宋柏在驴车上时就商量好的:“这次放粮,想必村长已经和大家说了,其实是卖粮。如今县城的粮价已经涨到四两银子一石了,我们还按照县城太平年间的价格,一两银子一石卖给村里的乡亲。”
  底下人顿时又议论起来。
  他们庄稼人,往年吃的粮食都是自家地里种的,谁会去买?往外卖还差不多。
  他们卖给粮行,自然是按“出厂价”、“批发价”了,一石粮只能得六钱银子到七钱银子,具体要看成色。
  一两银子一石,还是有人觉得不厚道,在下头嘀咕了几句。
  沈慕立刻就沉了脸:“谁嫌贵,可以不买。”
  说话的人立刻闭嘴了。
  沈慕哼了一声,自家不赚你们钱就算了,难不成还想让他们按进价卖掉?算上路费人工费,不赚就罢了,可不能赔。现在这世道,只要有粮,担到街上(不被抢的情况下)四两银子一石也多得是人买。
  人就是有这种侥幸心理。你让他们去跟县城粮行的老板说,一文钱也未必能给你优惠。可现在因为沈慕是同村、亲戚,就觉得沈慕理所应当多照应村子,价格就该更便宜才好。
  沈慕懒得想他们所想,接着道:“就是现在这个价,我们千里迢迢千难万险把粮食运过来,也是亏了的。不能白给这个价——”
  “大家吃饱了饭,也该出把子力气把村里头的废墟给收拾了。屋子该建的建,不能老挤在一处是不是?我家的院子,也该给我们空出来了。”
  人群中,冯兰花一家人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不过沈慕的这个提议,大部分人都是赞同的,有人善意地笑道:“这还用你说?早就等不及了!”
  无论是家里住了人,还是寄人篱下的滋味,都不太好受。一个屋檐下,少不了有磕了碰了闹矛盾。哪有人像冯兰花一家运气那么好,住进了无主的房子。
  沈玉儿站在家人身后,端着个空锅子,也垫着脚仰着头朝人群中央望。
  沈慕比起上次,穿得衣服更好了。他家的汉子也是,短短几天不见,衣着打扮提升到了她从未见过的华贵。
  那汉子也是长得真好看啊。去年沈慕刚刚招赘的时候,村里不少姑娘小哥儿都讨论过沈慕的汉子。这十里八乡加上镇上、县里,都没见过那么俊的汉子。
  许多人都羡慕过沈慕,后来传言宋柏是个瘸子,大家心里才平衡了些。
  可如今看来,人家好端端的站在那儿,哪里瘸了?
  沈慕作为一个小哥儿站在前头抛头露面,大声的说着话张罗着事儿,没有半点儿小哥儿样,那汉子却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沈玉儿抿了抿自己干裂的唇。
  “好了,驴车一次拉不了多少,这次拉了五石,过两天再送一次。”顺便验货,看你们有没有好好的清理废墟,“大家过来领粮食,领多少自己掂量,这里签了字据按手印,以后要还的。一个人最多领四斤啊!”
  沈慕早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还有印泥,沈家屯因为原本有学堂,大部分人都识文断字,就是不会写,也认得几个。写起借据来倒是挺方便。
  宋柏站在一边瞧着沈慕风风火火的组织大家排队领粮食,安排得井井有条,真心觉得回到了村里的沈慕简直是如鱼得水,整个人又自信又能干,简直在发光。
  他也不插话,默默的到一旁帮着装粮食。
  第一次送粮食,大家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的。沈慕说过两天就再送一次,谁知道过“两天”究竟是几天?基本上每人都是借四斤。沈慕写下借条,借粮的人看过无误,便按上自己的手印,到一旁去领粮食。
  村民们自带容器,由宋柏把称好的粮食倒进自家带的锅或者瓮里,沈青山和方氏等人也来帮忙。虽然速度不快,但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下去。
  宋柏埋着头认真倒着米,忽然面前接米的锅子晃了晃,仿佛主人要拿不动了一般。宋柏连忙伸手扶了一把锅:可别把粮食给洒了。
  “小心些。”宋柏皱了皱眉。抬头见面前是个瘦如干柴的小姑娘,以为对方是饿久了体力不济,拿不动锅了,便帮对方托了一把,关照道:“粮食金贵,别洒了。”
  要是弄洒了粮食,这小姑娘回家没准得挨一顿打呢。
  沈玉儿低着头瞧着宋柏那双干净整洁的布靴,抱紧了怀里的锅,轻轻的“嗯”了一声。
  抱着怀中的锅走了几步,沈玉儿忍不住回头看去,只见宋柏也正直起腰活动了几下。
  沈玉儿觉得,宋柏好像朝她看了过来,还冲她笑了。


第106章 沈玉儿的误会
  沈玉儿回头看去; 觉得宋柏好像朝她看了过来; 还冲她笑了。
  那个笑容让沈玉儿有一瞬间失神,而后迅速低下头再也不敢想; 快步回了家。
  宋柏抬头望着面前越来越短的队伍,露出一个笑容,低声对沈慕道:“加油; 还有十几个人就可以手工了。”
  自己手边儿的粮食也越来越少。终于可以完工了,自己弯腰弯了半天; 都要折了,活动了几下才舒坦了些。
  宋柏脸上的这个笑容; 可谓是非常发自内心的了。沈慕侧头瞧见; 瞬间被美貌击中。
  “住嘴!”
  宋柏:“……???”什么情况; 他只是随口加了个油QAQ
  “不准笑了,你知道你笑的有多勾人吗?”沈慕小声道:“只准笑给我一个人看!”
  宋柏:“…………”好吧; 努力忍住,保持面部严肃。
  旁边帮忙的沈青山和方氏听见二人的对话,忍笑忍得肩膀都在颤抖。
  现在的年轻人……可真可爱。
  放完粮,沈慕和宋柏围着村里的废墟转了一圈。
  一半人家的房屋、村里的学堂都被埋在了下面。沈慕盘算着日子和人力,欣喜道:“已经和青山叔说好了,每家每天出一个人来清理,算下来不出半个月; 这片儿就能清理干净。之后再组织大家或修、或重建房屋; 咱家就能空出来了。”
  灾难之后; 沈青山有宋柏给的五十两银子买的粮食; 一直以强硬的手腕对着村里人,谁不听话就断谁粮,才能人心不散、团结一致的保证整个村子没有二次人员伤亡。如今在村里已经非常有威望。
  只要大家继续听沈青山的安排,不整什么幺蛾子,大概两个月时间村子就能恢复如初。
  这也是沈慕和宋柏认为,应该分次给粮食的原因。村里人说坏不坏,但要说好……有些人也真的不大好。
  想要拿捏住他们,让他们老实听话,必须得使点什么手段。
  两人看完了废墟,不知不觉就转到了自家房子附近。不过如今里面已经住了其他村民,也不好故地重游,只能远远的看一看自家的院子。
  “到时候……咱们盖个新宅子吧,就像宋家在碧溪村的那个宅子一样。或者在原址上扩建。”宋柏瞧着那小小的,只有四间房的院子道:“不过在原址上扩建有点儿麻烦,左邻右舍离得都不远,地界不够。至少也得盖个三进的院子吧。”宅院的第一进基本是不住主人的,是待客和门房住的地方。然后他们夫夫两个住一进,刘氏住一进。
  日后成亲了……和丈母娘的屋子离太近到底不好。宋柏心里盘算着。
  沈慕愣了愣:“为什么?”他还是挺喜欢原来的家的,虽然那房子盖成后具体来说也就住了一年不到,但人都是恋旧的,况且……无论是新盖宅子还是原址扩建,得花多少银子?
  “咱们家现在可不止原来的三个人了。还有丫鬟和门房大爷呢,原来的屋子不够住了啊。” 宋柏的答案有理有据。
  沈慕低着头想了想,疑惑的看着宋柏:“你是不是早盘算好了,给我下套?”先哄着自己买了下人,再以有下人的理由要求盖大房子……沈慕有点恨铁不成钢:“你现在怎么那么奢侈浪费?在外头就算了,我知道要做些面子工程,在村里为啥也要乱花钱?”
  宋柏举起两只手:“我不是,我没有,天地良心!”他真的只是为了将来的性福生活能有个独立的空间而已,真的没有一开始就下套!
  可是性福生活什么的……也不好跟沈慕解释啊,委屈。
  沈慕瞪了他一眼。不过下人买都买了,他也得承认必须扩建房子给人安排住处。
  又是一笔钱,心痛。
  沈玉儿领了米回家,家中正在把所有人领到的米汇总到一个缸里。看着米缸渐渐满了,家里人心情都很好。
  可以说今天,整个村子的人心情都很好。沈玉儿的奶奶沈吴氏笑道:“沈慕可真是个好孩子,自己出息了也不忘帮衬村里人。多亏了他啊,要不然咱们还得继续草根树皮度日呢!”
  冯兰花酸酸地道:“哪里是他出息了,是他运气好,攀上了个高枝儿,嫁了个有钱人罢了。”但也是真的羡慕不来:“沈慕的运气可真好。”
  沈玉儿低着头看缸里的米,忍不住小声问道:“二婶儿,沈慕嫁的那个人什么来头啊?”
  “具体的谁也不知道,不过是大家公子没跑了。”冯兰花回忆道:“那时候村子被山洪埋了,青石带着大家伙儿躲在山上的山洞里,我见着他领着好几十号人回来找沈慕呢。那些人都穿着统一的衣裳,想来是他家的下人吧?”
  沈玉儿的娘周巧娘也回忆起来了那一幕:“可不是,当时他出手就给了青石五十两银子……五十两啊!农家人一辈子都攒不了五十两,他眼睛都不眨就白给了。”
  “听说南边的山他整个儿都买下来了。”冯兰花语气更酸了:“以后咱们都不能到那山上砍柴挖野菜了。”
  沈玉儿听着她们赞叹着宋柏多有钱,不禁想起今日那人躬着腰给人装米的模样。
  那么有钱,有十几个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些粗鄙的活儿?
  “他叫什么名字啊?”沈玉儿脱口而出。
  “谁?”热烈的讨论被骤然打断,周巧娘愣了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沈慕那汉子?”
  “好像是姓宋,叫什么……不知道。”这入赘的汉子就跟娶过来的小媳妇一样,自己的名字根本叫不上,基本被称为某某家的。
  宋柏在村里的代称就是“沈慕招的汉子”,名字谁在乎?
  冯兰花说完回过味来:“你问这个做什么?”
  沈玉儿低下头,迅速拎起脚边的篮子:“我随便问问……我出去转转,瞧瞧能不能碰见野菜挖些来下饭。”
  野菜基本已经被挖光了,但也有很小的可能遇到新长出来的。她们这些小姑娘、小哥儿平常没事儿就在山上晃悠碰运气。
  家里人也没说什么,由着她出去了,唯有冯兰花眯了眯眼。
  沈玉儿没想到刚出家门没多久,就看见了沈慕和宋柏,她也不知道怎么了,心中一慌,就躲在了一旁,生怕被二人看见。
  躲起来之后才觉得不对:自己为啥要躲?
  还不待她想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