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抠门夫夫种田记-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趟得罪的人不少,不过为了自家孩子,豁出去也是要做的。
只可惜,在梅宅并没有找到宋樰。梅老爷顿时就抖了起来,阴阳怪气道:“即便是丢了人,”他把这三个字咬得重重的,宋家人俱是面色一变:“县令大人也不该大动干戈,竟允许你们全称搜查。想必是有人使了银子。。。。。。哼哼,也不怕传出去,被告个官商勾结!”
“有胆子你就去告。”宋柏冷了脸,狠狠瞪了一眼梅老爷:“小樰失踪的事情,最好和你无关,否则。。。。。。”
他后半句没说完,梅老爷却被宋柏忽然释放的狠劲儿慑住,讪讪的住了嘴。
一行人离了梅府,转而去梅家所属的别院。
梅老爷有些后怕的招来管家:“去,派些人跟着他们。”他被宋柏瞪了那一眼,总觉得心里不□□宁,觉得要出事儿。
管家为难道:“老爷,这外头都是巡检司的人,怕是会被发现,徒惹是非。。。。。。老爷不必担心,人早就送走数月了,要是尸体被扔在山林中,也早被野兽吃净了;若是尸体埋在土下,也早已化成白骨了,早查不出来了。”
梅老爷听了这话也深以为然,才略安了心,揽了小妾回房歇息。
然而搜遍梅家所属六间别院,都没有找到宋樰的下落。
不仅如此,去其他人家搜寻的士兵也回来禀报,全称没有找到宋樰的踪影。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宋小妹站在梅家最小、最偏僻的别院门口,身形慌了几慌:“我明明第一时间就派人看住了城门,哥哥一定还在城里!”
此时已经过了四更天,待五更城门就要开了,县令老爷给的这一次难得的机会,难道就要一无所获吗?
“我不信,一定是你们搜的不仔细!”宋小妹一把推开门口的丫鬟,冲进梅府别院亲自查看起来。
这别院中没有主家,只有两个管事和一些负责洒扫的丫鬟,因此也无人敢拦宋小妹。
宋柏皱了皱眉,对薛海手下的兵将抱了抱拳:“我家小妹一时心急,没有责备诸位大人不尽心的意思。今夜劳烦几位大人辛苦了。”
那些兵将本就是薛海手下的人,也理解亲人失踪宋小妹情绪难免失控,纷纷表示不会在意。况且那样的美人,就是对他们说几句重话也是赏心悦目的,只会图惹人心疼,于是这些士兵竟还安慰了宋家人几句。
宋柏嘴上这样说着,脚下却跟着宋小妹进了别院,想来也是不甘心。即便招不到人,也想寻些线索。
却不想,兄妹二人这一找,人虽然没找到,却真找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这是二哥失踪那天穿的衣服,我不会认错的!”宋小妹举着一块碎布料。“这是大哥从丰水县运来的青金缎,很奇怪只有一匹,我们便没有放去铺子里,而是留下来自己裁了衣裳,我也有一件一样料子的。”
这青金缎要二十几两银子一匹,价格昂贵不好卖,当初宋柏和沈慕在钟师兄家时便并没有采购这种布料,唯一的一匹是钟师兄以为沈慕喜欢,额外赠送的。
然而沈慕并不舍得裁了做衣裳,便一起运来兴安县要重做货物卖掉。
结果被宋小妹看上截了胡,和宋樰一人裁了身衣服。这料子梅家是没有的,就算有,兴安县产出的布料和梅老爷进货地所产出的布料,织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做惯了针线活的人略一比较就知道了。
想来沈慕当时也想不到,一时抠门竟然种下了这样的因果。
“这是在一间厢房的褥子下面发现的。。。。。。一定是二哥被关在那间厢房中,特意撕了自己的袍子给我们留下的线索。”宋小妹略一思索,便已接近真相。
“可是仅凭一片布料。。。。。。”薛海有些为难。他当然相信宋小妹所说的,可是就拿着一片布料去跟县令大人说,大人未必会信?梅老爷也必有许多狡辩之词。
“无碍,就算大人不信,起码我们知道这件事和梅家脱不了干系,早晚。。。。。。早晚梅家会露出马脚的。”宋老爷嗓音有些喑哑。
只要。。。。。。只要他的孩子还活着,经过此法一场打草惊蛇的动作,不愁梅家没有动静。宋老爷闭了闭眼,心中不是没有最坏的打算。
“凭那一片布料不足为证,那这个呢。”正说着话,宋柏抱着几个小小的妆匣,指尖还挂着几个小荷包从院子里出来了,身后跟着一排抖如筛糠的丫鬟婆子。
第119章 宋樰的下落
宋柏当着众人打开妆匣与荷包,里面都是些普通的钗环珠花; 俱粗糙的很; 并不值钱; 想来是后面那一排丫鬟仆妇的东西。
只是这些下人的物件里; 却混杂着一些玛瑙散珠; 有的只有一颗; 有的多些,有两三颗。很明显,这些珠子出自同一个手串,只是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 串珠的绳子断了; 珠子被这些下人瓜分。
宋柏捻起其中两颗珠子; 上面分别刻着“宋”“樰”二字,字迹歪扭丑陋。。。。。。是宋柏亲自刻上去的。
宋小妹立刻挽起一截袖子,露出自己雪白臂膀上戴着的同款。
她的上面刻着“宋杺”二字。
“一块青金缎做不了证据; 这珠子总算是证据确凿了吧?”
薛海狠狠瞪着那一排仆妇丫鬟:“你们还不赶紧招供!这东西是从何而来; 东西的主人呢?!”
“大老爷冤枉啊; 这些。。。。。。这些珠子是我们捡的啊!”仆妇丫鬟俱是吓破了胆; 只是她们不知其中详细; 只以为这东西价格昂贵; 官府怀疑是她们偷的; 连忙跪地磕头; 一五一十的把话都招了。
这些人都是别院里做粗活负责洒扫的; 小丫鬟是负责屋子里; 年纪大的妇人是负责院子里的。这些珠子都是她们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的,以为是主子丢失不要的,或者是失主捡珠子的时候遗漏了一两颗,便怀着侥幸的心理据为己有。
这些下人也不识字,并不知道上面刻着的是宋樰的名字。甚至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幸运儿,把这事儿捂的死死的,在今日事发之前,互相之间甚至都不知道别人也捡到了。
其中有个丫鬟抖的最厉害,因为她是从房间的角落里捡的,并不如其他人是在草丛、廊下等地捡的。屋子里的东西本该是属于主家,她这行为也算是偷了。
宋柏和宋小妹对视一眼,问道:“你是在哪个房间里捡到的?”
那丫鬟战战兢兢的带了他们去,正是宋小妹搜到青金缎的那间厢房。
“这房间之前住的什么人呢?”
两个管事目光游离,其他下人则低着头噤若寒蝉。
薛海可没耐心看他们打哑谜:“不说是吧?现在不说,就到县令老爷面前说去吧。”说着便吩咐手下兵将将人捆了送到衙门。“先一人打二十板子,我看谁的嘴巴那么硬。”
两个管事尚能支撑,下面的普通仆人却吓破了胆,连连跪下磕头:“我们说,我们说!”
可是她们知道的到底也有限:“几个月前府里头的下人带了个小哥儿来,老爷和府里的大管家亲自来看过好几回,不让我们近前伺候,靠近那屋子都不许。。。。。。都是府里头调来的下人在伺候的。也没待多久,半个月左右那小哥儿就忽然不见了,府里的人也撤了!”
当时她们还在私下嚼过舌根,认为那小哥儿是老爷养的外室,夫人不容,才送到他们这个最偏僻的别院来的。
对于今天官府的人上门,她们又恐惧,又不知所措。
那哥儿难道还有别的来头,她们老爷逼良为娼??
宋柏看一眼就知道这些人心里想什么龌龊的事儿:“这件事你们最好不要乱嚼舌头,不该说的别说,不然我让你们进了衙门就再也出不来!”
几个人一抖,连忙把八卦的心思按下去了。
巡检司的人上前把这些人挨个捆了,送到衙门去。板子可以不打,但口供还是要录的。而那两个嘴硬的管事,薛海觉得还是应该让他们吃些苦头。
五更梆子响,天亮了,城门开。
梅老爷第二次被从小妾房中揪出来,只是这一回,他没机会再回去了。
不仅是梅老爷,连带着被供出来的大管家,看管过宋樰的梅府仆人,拉拉杂杂一大群,俱被下了大狱。
而随着天亮,昨晚的全城搜查,也被百姓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了起来。梅家别院的下人和梅老爷被带走时,不少人都是看到了的,不到半天就传得满城风雨。
而城中的富户也从最开始因为搜查对县令和宋家的不满,转而成了对梅老爷的不满。
原以为是县令拿官威,宋家仗势欺人找事儿,没想到居然是真的,还搜出来证据了!都怪那梅家作恶,不然也不会有昨晚的事情了,想来宋家也是被逼急了。
将心比心,谁家孩子丢了不着急呢?
而此时,县令也得知了昨晚的搜查结果,命人对梅府下人,梅老爷严刑拷打了一番。
事实绑架的几个护院和管家受不住刑,没多久就交代了梅老爷的罪行,连同最初买通山匪要杀死宋柏的事儿一块儿说了出来。
宋家这才知道,原来当初宋柏被山匪截杀,后来流落到沈慕所在的山上,竟然不是意外,而是人为。梅老爷竟然那么早就对宋家动了杀心了。。。。。。
又过了不久,连梅老爷自己也没扛过,招了。
他一向过着富贵安逸的生活,一顿板子下来命都去了半条,趴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看着宋家人:“没错,是我命人干的,可是你们现在查出来也已经晚了。。。。。。哈哈哈,现在他的尸身怕是都化为白骨了吧?”
“你们抢我梅家生意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么一天!”
“你们已经占了兴安县的粮食生意了,为什么还不满足?我们梅家几代经营,兴安县的布匹生意本就是我们家的,不容别人染指。。。。。。”
宋家人却没心情听他讲心中的愤懑,薛白听说宋樰死了,当场就昏了过去。薛海恶狠狠的吩咐手下人:“不用再打了,看着别让他睡觉,看见他闭眼就往伤口上泼点盐水弄醒,注意别把人弄死了。”
梅老爷不止一次要害人性命,轻易弄死他,反倒是便宜了他。
同时薛海心中也后悔不已,早知道梅老爷竟如此狠心,便不该顾及什么名声清白,还是活着最重要。
算起来竟是自己第一天围了梅府,当晚宋樰就被送出了城。要是当时自己果断一些,或者没有打草惊蛇。。。。。。
可是说这些都晚了。
“我不相信。”宋柏咬紧了牙。“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当初我就没死成,小樰也一定没事。”他当初不但没死,还另有奇遇,遇见了沈慕,成就了一番姻缘。
“让梅府管家去城外找那些道上的人,一定要问清楚。。。。。。不见尸体,我是不会认的!”
。。。。。。
城外五里坡,寨子里。
“大哥,那梅家来人了。”一个喽啰有些忐忑的过来。
他们说是黑道上的,其实也就是个小组织,只有七八个人。说是寨子,不如说是躲在山上寻个落脚的地儿,缺钱了就去城中偷盗、接活儿。
被称为大哥的汉子皱起了眉:“怎么,又有生意?还是。。。。。。”
语气有些心虚。
“怕什么,大哥,他要是想验货,咱们就说随手扔山里了,让狼给吃了呗。”旁边一个汉子出主意。“我不信他们这些有钱的老爷敢去山里头亲眼看看。”
“说的也是,这都好几个月了,说不定是别的事儿。。。。。。”那人定了定心,跟着喽啰往外走。
梅府的管家靠着树站着。他也挨了打,身上疼的不行,被薛海手底下的人强行套上衣服拎出来,如今浑身都在发抖。
那大哥带着几个兄弟往管家这里走着,刚走到跟前,周围忽然暴起无数官兵,将他们团团围住。
山匪们:“!!!”
带头的气恼的看了管家一眼,该死的玩意儿,竟然给他们下套!伸手就扼住了管家的脖子:“你们别过来!否则我杀了他!”
兵将们不为所动,“随便,他的命可不值钱。”
这管家本就是奴籍,又涉了案,死不死都只看宋家人的心情。梅老爷或许可以拿钱托关系运作一下,他这个做奴才的,是绝对脱不了罪的。
。。。。。。
不足十人的寨子,被百十人围了,简直是手到擒来。
那些黑道被捆起来时嘴里尚在骂骂咧咧,骂管家,骂梅老爷。
明明是他们主动上门请他们办事儿的,如今却设套害他们。
“行了别骂了。”一行人被押送到山脚下,宋家人和薛海早等在那里,“之前梅家是不是送出来一个小哥儿,让你们。。。。。。”宋柏只觉得话堵在喉咙里,难以说出口,却又不得不说:“让你们弄死?”
几个土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吱声了。
杀人可是大罪,承认了,可是得杀头的。
“梅老爷受不住刑,已经招了,证据确凿容不得你们抵赖。但你们要是说出那哥儿。。。。。。的下落。”宋柏闭了闭眼,把“尸身”两个字含混了过去,“或许可以给你们留个全尸,也不会牵扯你们的家人。”
方才兵将们上寨子搜索,寨子里还住着几个女人和孩童,想来和这些山匪是有些关系的。
那山匪中的大哥眼睛亮了亮。
他原以为是梅家做事不地道,与官府合作想设套抓他们。听这意思,梅老爷也受了刑?难道是那哥儿的家人报的官?
“我说,我说!”那大哥咽了咽口水:“你们放了我媳妇、弟妹和孩子们,我都说!我们没杀人,那哥儿没死!”
原来他们见宋樰样貌不错,认为与其弄死,不如卖到远方的山沟里,给人做小侍或者卖给娶不上媳妇的汉子,还能再捞一笔。
况且他们本来就主职是偷盗,再多就是抢劫。杀人什么的。。。。。。就是在外头吹牛装逼,并不真是穷凶极恶之徒。只不过在道上混,你不说自己杀过人,别人不服你。
这梅家居然当真了,找上门了让他们杀了宋樰。
这群山匪不太想动手,干脆把宋樰带出城,卖给了拐子。那拐子许诺会把人卖到极远之地,绝不会让人有机会再回兴安县。
距离宋樰被带走,已经数月了,现在谁也不知道他被卖到了什么地方。连那群山匪也是偶遇那拐子,不知道那拐子会到什么地方去。
但对于宋家来说,只要人活着,就比什么都重要。宋家人瞧那几个山匪的目光,甚至包含了一些感激之情:“只要你们好好指认梅家的恶行,你们并没有真的杀人,罪不至死,你们的家人也不会受牵连。”
比起梅老爷,这些山匪都算得上是良善之人,只做些小恶,不肯轻易害人性命的。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宋家斥巨资,托付了不少人寻宋樰的下落。薛海的诸位战友,无论是在地方驻军的,还是开镖局的,人手一份宋樰的画像。
宋柏往年走南闯北结实的商队也被托付到了。银子大把大把的往外洒,宋柏却再也不心疼了。
就这么又寻了两个月,期间宋柏回了趟丰水县,除了思念沈慕,也是需要把宋樰的画像托付给丰水县这边的人脉,发动大家帮忙寻人。
沈慕这些日子以来,把家中的工坊打理的井井有条,如今已经能织出不差于南坪州所产的布匹了。
“还多亏了郑家的三位姐姐。”沈慕说的是被黥面的三个女子,“她们不仅教导村里人纺织,有空还提高自己的技艺,研究新的花样织法。”沈慕把宋柏引到郑氏姐妹的工位上,给他看郑三娘织了一半的布匹。
宋柏自回来就焦虑不安,总是愁眉不展,沈慕自然也为宋樰失踪的事情心焦,但看宋柏逐渐憔悴,心中也是心疼,便想引着他做些别的,转移一下注意力。
“抱歉,小慕,我。。。。。。”宋柏自然知道沈慕的意思,可他也真的有些控制不住自己。虽然知道人还活着,可按那些山匪所说,卖到山沟里给人做媳妇,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
拐子卖人在古代也是违法的,叫做掠卖,和正经的父母卖子女,自卖自身是不同的。所以被掠卖的,通常真的是要被卖到难以逃脱的山沟里去,而不是像一般被人被卖到别家为奴为婢。
而正经的大户人家,也是不愿意买被掠卖的人,徒增麻烦的。
被卖到大山里去,连出路都找不到,才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旁边织布的郑三娘听了,忍不住插话:“东家,我建议你们往最南边去找找。”
郑三娘这几个在沈慕手下做事,也知道这东家心善没架子,与沈慕相处得颇为愉快,便大着胆子插话了:“我们姐妹几个,原就是流放涯州的,那边被掠卖的人真的很多。”
他们姐妹被买卖多次,也历经了不少地方,但涯州还是给她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边太穷,大多数人家为了保存劳动力,生了女娃和哥儿都会溺死,只养男丁。可这样男丁长大了,周围没有同龄的女子,就娶不上媳妇了,很多人选择结契兄弟,可一家子总得有一个娶亲传宗接代吧。。。。。。”郑三娘觐了一眼宋柏的神色,道:“就从外头买女娘和哥儿。”
“有的人家不喜欢结契兄弟的,还有一家子几个兄弟合买一个媳妇传宗接代的。”郑三娘想起那境况仍觉可怕:“不止是涯州,那一片儿的州郡都有这样的情况,东家往南边多寻寻,或许更容易找到人。”
毕竟市场基数大,需求量大,那些拐子与其寻找散客,把人卖到涯州等地更为方便。
只是宋柏和沈慕听了这境况,心中不免更沉了些。
第120章 宋樰回来了
不过有方向,总比没有方向要好。
于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南边寻人; 留少部分精力在其他地区。这么一来二往的; 竟然真的有了些线索。
前往南方的船只上; 竟真的有人见过宋樰和那个人贩子。
“大概五六个月前吧; 那人带着个几个小哥儿小娘子坐了我们的船; 要往涯州去。”那船夫回忆着; 带着掠卖的人去涯州他见多了,只当不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了。宋樰能让他记住,还是因为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这船本也不是只到涯州的; 沿途偶尔也会停; 那小哥儿胆子极大; 竟在刚开船不久,跳船逃了。。。。。。”船夫至今想起来,都有些咂舌。船靠岸的时候那拐子看得极严; 可船开了便放松了警惕; 因着水深; 船上的人也不敢有大动作。那小哥儿竟也不怕; 加上拐子扒着船沿儿骂了许久; 这才让船夫印象深刻。
宋柏得了消息; 一边担心; 一边又松了口气。郑三娘描述的场景实在不堪; 他也真是怕自家小弟遭遇羞辱。既然逃脱了; 日子可能过得苦些; 但不用遭罪。
“想想你失忆那段儿时间,不还带着我采红菇赚钱呢吗?小弟想来也会有些办法的。”沈慕宽慰他道。
宋柏也是对自己弟弟有些信心的。
而宋樰,还真没有辜负他们的这份信心——又过了半月,宋家派出去的人没有找到宋樰的下落,宋樰的书信却是送到了丰水县。
是他自己通过驿站送来的信——宋柏看了,字迹确实是宋樰的没错。
人在西南方的妙竹州,没有涯州那么远那么偏僻,但距离丰水县也是有些距离的,离兴安县就更远了。
信中先说了他被梅家绑架之事,后来提到他被拐子带去船上,沿途逃脱,费了些心思才到了如今的落脚之处。
与宋家打听出来的信息已知,可知这信是真的无疑。
信中又道,虽然现在处境安全,但宋樰身无分文,好容易攒了些钱用来寄这封信——这也是为什么这信不是寄到兴安县,而是寄到丰水县的。路途近些,邮费能便宜不少呢。
他没钱回家了,需要家人过去把他接回来。
宋柏:“。。。。。。”我好像还是有点儿高估了我弟弟。
并没有继承我无论何等处境,都能赚钱的本事,唉。
“我亲自去接他吧。”宋柏终于得了弟弟的消息,心中一块大石才算是落了地。虽然也有人手前往南边,但宋樰逢此大难,想来还是亲人亲自前往,会心安一些吧。
“我和你一同去吧。”如今工坊已经走上正轨,刘氏有着郑家姐妹帮着,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沈慕便不想再与宋柏分离。
宋柏却拒绝了:“你还是留下等我。。。。。。成亲。”
沈慕一愣。
他已经出了孝期,但因着宋樰的事,全家都人心惶惶,自然没心情提起他们成亲的事儿,沈慕也为宋樰担心,把这事儿抛在脑后了。
“我修书一封,让阿爹阿姆和小妹都来丰水县,我去接了小弟也回来。。。。。。你就在家和阿娘筹备亲事,等我回来,咱们就成亲。”
他等这一刻瞪了太久,要不是宋樰的事儿耽误了,他真恨不得沈慕刚出了孝就成亲。
沈慕拉着他的手,难得害羞的低了头,傍晌道:“。。。。。。好。”
宋柏亲自前往妙竹州,去接宋樰回来。宋柏原先也曾跑过商,但并不曾去过妙竹州那么偏远的地方,一路对于所见所闻甚是惊奇。加上已知宋樰安全,心情颇为放松,也有心情看一看沿途的风景。
快马行了十几日,才到了宋樰寄信的那个驿站。驿站之处有宋樰留下的地址,宋柏又几经辗转,才到了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村子。
他出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