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子心术-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裕垣放下书简; “请他们进来吧。”萧裕垣没打算去前头迎接北狄的太子萧裕桓和李嵘,“就说我身子有些不适,实在不宜前去……”
  “王弟身子不适,本殿下只好亲自前来了。”萧裕桓的笑声打断了萧裕垣的话; 继而冲一旁的李嵘使了个眼色; 二人一前一后朝着亭子走了过去; “王弟可还习惯北狄的生活?若是缺什么少什么可以定要说出来,莫要委屈了自己。”
  萧裕垣笑了笑; “有劳太子殿下挂怀,一切尚好。”萧裕垣请他二人坐下; “元宝; 去沏壶茶来。”
  “是,王爷。”
  待元宝跑开后; 李嵘环顾四周,打趣道:“如今垣弟无论是官位还是爵位都在我之上,这往后还要垣弟多多提携才是。”
  萧裕桓大笑; “嵘郡王这是在吃味么?”
  “岂敢岂敢,这是皇上的旨意,纵是借我是十胆子,也不敢吃味啊。”李嵘这般说不过是想逗一逗“魏璟元”,他似乎比自己想象中更能适应这个新的身份。
  魏璟元自是能适应这个身份,曾经的他和现如今的他,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活着,所以说换个身份又能如何!他现在是萧裕垣,是北狄嬴亲王的儿子,嬴亲王已故,他世袭爵位成了墨王,这个称谓虽不是那么好听雅致,但他确实喜欢至极。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嬴亲王的遗孤,那就不得而知了,他不想去过分的深究这个问题,毕竟这个身份对他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萧裕垣并未觉着李嵘的话有多么好笑,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后说道:“太子殿下与嵘郡王前来,莫不是真的是来闲谈的?”
  话音落下,元宝端着茶壶前来,待给几位主子倒了茶后,他便悄然退下了。这些日子的改变对元宝来说不可谓不是一场重大的刺激,他的爷成了北狄的王爷,连带着自己和魏景之的身份都高了不少,如今王府内的奴才奴婢见到他都是要行礼的,俨然有了一副小管家的姿态。
  “是……也不是。”李嵘笑着挥动折扇,“垣弟来北狄也有几日了,相信你也猜到了,把你带回北狄除了你是嬴亲王一脉的缘故,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萧裕桓淡淡的说:“北朝的皇位是刘岳,你们莫要打错算盘。”萧裕垣自己都不知为何脱口而出的话会是这句,他仿佛是没有意识地说了出来。不止是他自己怔了怔,就是李嵘和萧裕桓均是皱了下眉。
  萧裕垣自知说的话不稳妥,继而又道:“北朝的兵力是北狄的数倍,又有战简从旁统领,一旦开战,北狄是讨不到便宜的。更何况北朝还有襄国扶持,魏乔儿是襄国王妃,自小随着老国公征战沙场,她不会想不到这其中的利弊。”
  李嵘点头,“垣弟所言不差,若不是朝堂中局势不明,怕是刘赫早就对北狄存了征讨之心,如今联姻之举,不过是敌我双方的缓兵之计罢了。”
  萧裕垣看着他说:“嵘郡王想的周到,可若是将来刘岳继位,一切就又都不同了。”
  李嵘想起萧裕垣与刘岳的关系,不禁上扬了嘴角,“哦?有何不同?”
  萧裕垣厌恶地瞥了李嵘一眼,“若刘岳继位,我自有办法让北朝与北狄结秦晋之好,若北狄能严守律己不再侵犯北朝边疆,北朝自然不会大动干戈,与之兵戎相见。”
  萧裕桓深思片刻,从旁说道:“这也不妨是一个法子,待本殿下回宫与父皇禀明后,再做定夺吧。”
  “殿下且慢。”萧裕垣拦住了他。
  “不知王弟还有何事要说。”
  萧裕垣劝他稍安勿躁,“听闻刘赫如今卧榻不起,想来是宫里有人急不可耐的动手了,待文采秀与殿下大婚过后,寻个由头起兵扰乱北朝边疆就是,到了那时,刘岳自然亲自领兵作战,切记,只可骚扰不可真战。”
  萧裕桓和李嵘茫然地看着他,“这是为何?你又何以确定定是刘岳前来迎战?”
  按照前世的时间推算,北朝与北狄边疆之战就在不久后拉开战局,而如今因为两国联姻,这场仗怕是要打不成了,萧裕垣为了让这场战火再起,不得不劝说北狄主动挑衅,让这场仗重回历史的记载。
  只有这样,刘岳能躲开宫中的争斗,否则他就要绕很大一个弯子,至少要在熬上个十年方能登基为皇。萧裕垣急不可耐的想要他成为皇帝,那样他就可以重新回到北朝,找那些人一个个的算账。
  报仇的火焰在心底间燃烧,越发凶猛。
  三人在王府的后花园中商量了许久,直到酉时他二人才要离去,临离开之时,萧裕垣开口对李嵘说道:“郡王手下若是有闲人,不妨借我用一用。”
  李嵘笑问道:“不知垣弟所为何事借人啊。”
  “派人去北朝鹤州,我需要知道魏景存如今在做些什么。”萧裕垣早有感觉,魏景存此时已经和刘岳有所牵连,而在魏景存的背后,恐怕还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势力,他需要了解魏景存的一举一动。
  “魏景存?魏国淮的庶子?”
  “不错。”
  李嵘稍作犹豫后便答应了魏璟元,于当天夜里就派人前往了鹤州打探消息。至于今日商谈的结果,他们是需要回宫向皇帝禀明一切的。
  深夜,元宝服侍萧裕垣躺下了。
  “元宝,你说北狄助刘岳登基,会索取些什么好处呢?”
  元宝摇了摇头,“元宝不懂这些,不过元宝知道,没有好处的事儿,北狄皇帝是绝对不会做的。”
  萧裕垣叹息道:“是啊,没有好处又何以为之,刘岳身后无母家可以依靠,若不是我机缘巧合有了这个身份……罢了,且看北狄的条件吧。”
  元宝想了想说:“晟王若是知道爷这般为他着想,一定会很高兴的。”
  “是吗?”萧裕垣抽动了一下嘴角,闭上眼睛后脑子里都是刘岳的模样,有生气的他,有温柔的他,有严肃的他……殊不知,萧裕垣此生已把刘岳所有的神态表情都印在了心里,只是还不自知罢了。
  这日过后,北狄宫内似乎没了动静,萧裕垣倒也不急,因为他相信,北狄皇帝一定会同意他所提出的条件的。很快地,一月就这样平淡无奇的过去了,期间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这也让萧裕垣忙里偷闲过了一段舒心的日子。
  北狄与北朝再次联姻的日子到了,文采秀以公主的身份嫁到北狄,与太子桓成婚。这一次接亲的使臣依旧是李嵘,这一去一回便是一个有余,终于,再八月时节,载着北朝公主的车队驶入了北狄皇都。
  太子桓的婚礼隆重而奢华。婚礼这日,萧裕垣在墨王府中并未前去观礼,因为北朝送亲的队伍中有熟识他的,若是暴露了身份就会功亏一篑,他冒不起这个险。于是,萧裕桓在王府内待了差不多有十日之多,待北朝送亲的队伍离开了北狄皇都后,他才请旨入了宫,在后宫的烃花苑内,见到了文采秀。
  “太子妃别来无恙啊。”
  文采秀背对着萧裕垣在赏花,如今的日子要比在丞相府中更好,而北狄太子萧裕桓亦是人中龙凤,这让她满心欢喜,正待高兴之际,竟有男子闯入后宫,她登时就沉下了脸,转过身方要训斥,却被那一张熟悉的面孔吓到了。
  “你……是你……魏璟元?”
  萧裕垣笑了笑,“太子妃说错了,如今我是北狄的墨王爷,萧裕垣。”
  文采秀眉头紧蹙,“你不是死了吗,怎么又成了北狄的王爷?难不成你是通敌叛国?好啊……”文采秀猛地站了起来,指着萧裕垣愤怒道:“看来雍国公也脱不了干系,你们这些逆臣贼子,本王妃定要让你们身首异处。”
  萧裕垣冷笑道:“太子妃说笑了,你既已嫁到了北狄,那就是北狄人,何以要与自己的夫君过不去?还是说,在太子妃眼中,母国才是国?这话若是被太子听到,太子妃怕是要不好过了。”
  “你……”文采秀一时情急口不择言,现在冷静下来竟是一阵后怕,这是身为联姻女子的悲哀,亦是禁忌。
  萧裕桓见她冷静下来,笑着说:“太子妃聪慧,自是知道这其中利害,不过……”萧裕桓故冷笑一声,“不过,就算太子妃此时想通了也是无用了。”
  “你……你想做什么?来人,快去禀告太子爷,就说墨王要对本宫无礼。”文采秀意识到了危险。
  这后宫中服侍她的奴婢很多,除了她从北朝带来的两个奴婢外,再无人听她指使。
  “混账,你们竟敢藐视本宫,本宫要让太子爷砍了你们的脑袋……”文采秀见自己真的指使不动人了,便朝着自己带来的婢女使了个眼色,那两个婢女倒也聪慧,撩起裙摆就跑,不料没跑几步就让人给逮住了。
  萧裕垣笑道:“太子妃受惊了,还是回早些回去歇着罢,至于那两个婢女,拉出去杖毙。”
  “你……你竟敢……”文采秀话都没说完,便被一众婢女强行带回了寝宫。
  人皆散去,长廊拐角处走出来几人,太子萧裕桓笑道:“王弟做起事当真是心狠手辣啊。”
  萧裕垣转过身,笑道:“太子殿下说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本来我打算叫萧景琰的,毕竟这是老早之前设置的大纲了,就在写出来后才想起来好像撞名了,然后就改成了萧裕垣(yuan);太子叫萧裕桓(huan);他们这一辈人都从欲字辈儿,哈哈哈


第121章 秘事
  这事本就是萧裕垣和太子以及李嵘事先商量好的; 萧裕垣办起事来又怎么能不利索!
  今日,萧裕垣杖毙了太子妃身边的陪嫁侍女; 很快地; 就着这件事后,又从太子东宫传来了太子中毒这一惊天大事。经太医救治; 太子捡回了一条命; 就太子中毒一事,北狄皇帝派人展开了调查; 很快地就有了结果。
  原来,竟是太子妃在太子的汤饮中下了毒,当真是蛇蝎心肠。
  太子妃被押进了暴室,听候发落。
  墨王府中; 萧清风和李嵘前来; 萧裕垣自是盛情款待; 三人举杯过后,李嵘苦笑道:“太子中毒一事一出; 这朝中可是有不少人纳罕呢,说这北朝来的太子妃怎会如此糊涂?就算是有刺杀太子的心; 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下手啊。”
  萧裕垣不动声色地扫了他一眼; “旁人如何作想,嵘郡王很在意吗?”
  萧清风自始至终都知道这件事; 他之所以没有从中阻拦,是因为这样做对北狄有着大大的好处,他又何来拒绝之意呢; “嵘郡王安心便是,这朝中众人如何作想,那也只是想想罢了。而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借口出兵罢了。”
  李嵘笑道:“这文采秀倒是可怜见的,这才以公主的身份嫁过来,太子妃的位置还没坐稳便让垣儿拉了下来。”
  萧裕垣无动于衷,“又无需要她性命,带此事过后,太子大可寻个由头替她证明,而后她依旧是太子妃。倒是嵘郡王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一旦发兵,文采秀的事情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文铭庄那里,文家虽然不如从前,但只要有文皇后在,这对刘岳将来登基为皇大有用处。”
  李嵘叹息道:“我竟不知那刘岳对垣儿你来说,竟是那般重要。”李嵘语气中略带些调侃,这不禁让在一旁坐着的玄亲王萧清风皱了下眉头。
  萧裕垣勾了勾嘴角,“嵘郡王不是什么都知晓么,为何还要明知故问。”
  李嵘郑重其事地看着他,“若我们没有把你带回北狄,将来……你可是想要嫁给刘岳?”北朝律法允许男子通婚,北狄曾也效仿过,不过在先帝驾崩后,男子通婚就得到了一定约束,非礼部审查不得婚配。
  “自是不会。”萧裕垣回答的决绝,神色中找寻不到一丝虚假。
  李嵘怔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头,“垣儿如此想来自是再好不过,只是可惜了那刘岳为了你,不吃不喝把自己关在寝房中整整三日,堂堂的一个王爷,心中自是再有抱负,那也是没法子逃过“美人关”的。”
  “你说什么?”萧裕垣冰冷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裂纹,“是梁镇说的吗?”
  李嵘心中偷笑,故作镇定道:“自是梁镇的信函中提及的,刘岳听闻你葬身火海,自责愧疚当日不应允许你嫁给太子,他满心满眼都想着你惦着你,殊不知……”李嵘再次苦笑摇头,“罢了,垣儿无心便好,往后的事你只要躲在暗中便可,待事成以后,你就在北狄安心做你的王爷吧。”
  萧裕垣的心中很乱,他不曾想过刘岳会因为自己的死而伤心到如此程度,“亲王、嵘郡王,恕本王身子有些不适,你们请自便吧。”说罢,萧裕垣撩起那青色的长袍,起身快步离开了。
  李嵘看着萧裕垣的背影笑道:“这刘岳对于垣儿来说,究竟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
  萧清风笑吟吟地说:“你心中不是已有答案了吗,又何须明知故问。”萧清风顿了顿,清冷地瞥向李嵘,“方才的话你是故意说给垣儿听的,想来是太子授意与你的吧?”
  李嵘无奈,“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自小就追随太子,自是要替太子殚精竭虑。”
  “垣儿并无争夺皇位之心。”萧清风淡淡道。
  “这我是知晓的,不止是我……”李嵘与萧清风对视,“太子亦是知道,只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皇上重视嬴亲王,他的儿子若是当真是个治国之才,皇上怕是……”
  萧清风的神情冷了下来,“你莫要忘了太子的真实身份。”
  李嵘摊手,“我又何以要知晓此事,不过是我那过了世的爹说的,他让我跟随太子,以保我李家门楣荣耀。”
  萧清风的神色有所收敛,“你明白该做什么便好。”
  李嵘点点头,“王爷提醒的是,皇上看中太子,如今垣儿回来,皇上有心亲近却又不得不顾及太子……。”
  “够了。”萧清风起身,“这件事不许再提,若你还想垣儿活着,还是别让太子有所察觉的好。”
  李嵘无奈道:“这并非我所愿,皇上重视嬴亲王,后宫中妃嫔为他诞下八个皇子都不曾见过皇上对他们亲厚,反倒是太子和垣儿,我真怕有一日,皇上改变了心思。”
  萧清风能和李嵘在这里提及此事,自是因为墨王府都在他们的掌管范围内,不怕隔墙有耳。萧清风见李嵘无所顾忌,便也畅所欲言了,“垣儿的确是可造之材,但在治理国事上就不如桓儿了,看样子,待事成之后,还需按你的主意去办,刘岳登基,若垣儿愿意,一个妃位还是可以的。”
  李嵘慎重地点点头,“离开也好,总好过兄弟相残啊。”
  萧清风轻叹一声,“何时发兵皇上可有旨意?”
  “尚未有旨,只是借着太子中毒一事发难了北朝,且看北朝皇帝如何应对吧。”
  萧裕垣不知萧清风和李嵘在王府中留到何时离开的,他回到房里便陷入了沉思。刘岳为何要这么做,他不过是一个棋子,在雍国公府,魏国淮与陈氏以他来制衡对方。从前,刘乾待他百般好,最终却是弃他而去让他惨死王府之中,最终这一点所为的“真情”也消失殆尽。而如今,他早已看透一切,活着只为了让那些利用过他的人死在他的手中,眼见目的就要达到了,刘岳为何要在这种时候扰乱自己的心智?
  刘岳,我的死当真让你那般痛苦吗?
  萧裕垣尘封许久的心终于动了,轻轻地颤动着,干涸的血液开始融通,裂开的缝隙让他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柔软之地。
  “岳儿。”萧裕垣记起刘岳曾说过,他最爱听自己这般唤他的名字。
  萧裕垣有多久没有哭过了,他重活一次,再没为任何人任何事掉过一滴眼泪,他慢慢抬起手摸过脸颊上的泪,猛地站起身,指着窗外的湛蓝的天空喊道:“我曾立誓,此生此世再不嫁与人为男妻,上天你若不允,又何以让我重活一次,我不应允,绝不……绝不……”萧裕垣自己知道,这番话他喊的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内心的颤动让他早就明白了,他的心再次被一个人撬开了,让里面承载着的原本是无意义的东西赋予了新的意义。他见到了儿时刘岳的无助、他见到了刘岳那明明年岁尚小,却硬徜装出来的严肃和坚强,他见到了刘岳与他同寝而眠,以为他睡着后偷偷抱住了自己那窃喜的样子,他见到了刘岳成年后的睿智英勇,他见到了刘岳……
  萧裕垣无力险些栽倒,他扶住桌子慢慢坐下,就这样坐着,不知过了多久。
  ————————
  北狄太子遇害险些丧命,竟是文采秀下的手?
  北狄发难,正直北朝朝中不稳之时,北朝皇帝刘赫病重,听闻此消息后几度晕厥,经太医院合力救治总算再次醒了过来。刘赫醒来后便把皇子们以及亲信大臣召入宫内。
  “皇上,采秀是万万不会加害北狄太子的。”皇后一旁守着刘赫,还不忘替文采秀洗白冤屈。
  “是啊皇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公主为何要毒害那北狄太子?”朝臣中有人说道。
  刘赫面色苍白嘴唇乌青,孱弱道:“这本就是北狄故意而为之,只怕这疆域的安宁又要不保了。”
  “父皇。”刘乾跪倒在刘赫的床榻前,“父皇,边疆来报,北狄已经囤兵千万,怕是不久就要以文采秀毒害太子一事发兵了。”
  刘赫闭着眼睛,深呼吸道:“父皇时日无所,膝下唯有你们几个皇子,显儿走的早,而念儿还年幼,北狄趁此时发兵,定是知晓了朕时日无多。”刘赫似乎用尽力气睁开了眼睛,冲刘乾和刘岳招了招手,“如今北朝江山,唯有靠你们兄弟二人了。”
  刘岳跪行到榻前,哽咽道:“父皇,若是北狄发兵,儿臣愿意领军迎战。”
  刘乾低着头,在听到刘岳要领兵作战时,心中竟是一喜。
  “也好,若北狄当真发兵,岳儿你便领军作战去吧,你在军营中与战简历练多时,是时候为父分忧了。”
  刘岳磕头领旨,“儿臣定不负父皇,定打赢这场仗归朝。”刘岳冰冷的目光盯着那冰冷的地面,心中冷笑着。
  “岳儿领军出征,那朝中之事就让乾儿,代朕监国。”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要到收网时刻了,哈哈


第122章 开战
  皇帝刘赫的旨意没有出乎刘岳的预料; 更在萧裕垣的计算之内。离开皇帝寝宫,刘岳回到王府; 与厉卓言和梁镇以及偷偷前来的宋平舟商量对策; 依众人来看,若刘岳与战简带兵出征; 国中军备不足; 怕是刘乾会掌控朝局,就算还有刘念那位小王爷在; 怕是也不起不到抵挡的作用,梅妃母家的势力,自是不如淑妃的。
  “王爷,魏小大人还在世时曾嘱咐过您; 若是北狄与北朝开战; 请您务必前去; 不可留在京都。”梁镇有心用魏璟元生前的话来提醒他。
  刘岳在听到魏璟元的名字时,目光涣散一刹那; 随后又凛冽了起来,“本王自是记得; 朝中多事之秋; 离开才是最好的抉择。”
  厉卓言一旁笑而不语,倒是宋平舟突然开了口; “王爷,有一件事卑职不得不说,魏景存那人可靠吗?”
  刘岳冷声道:“当初他找到本王时; 抱着什么样的心思本王自是看得出来。他向来嫉妒元儿,不甘屈居人下,纵使他略有心智,怕是也难保全一生。”
  宋平舟点点头,“既然如此,王爷何不书信一封,好让他做好万全之策,若是朝中被刘乾掌控,他那边的人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刘岳冷声道:“魏景存的姑姑是襄国的王妃,赵珏赵鸿父子手握重病,就是襄国皇帝而已有几分忌惮,魏景存若真能说动此二人倒好……。”说罢,刘岳看向一旁站着的梁镇,“此事交由你去办,无需信函,由你口头传话便是,若你返回时知晓本王出兵疆域,你便寻到那里吧。”
  梁镇抱拳,“是,王爷。”
  刘岳此时看向一直不曾言语,只是微笑着的厉卓言,“厉师傅为何不说话?”
  厉卓言笑道:“尽在掌握之中,王爷想要为师说什么?倒是为师有一事也很纳罕,道元儿与那魏景存竟也有相似之处。”
  刘岳微微皱眉,“厉师傅这话从何说起?”
  厉卓言叹息道:“王爷自小就不受皇上看中,除了为师之外,倒是元儿和那魏景存看到了王爷的长处,愿意忠心跟随。”
  刘岳冷笑道:“厉师傅这是怕本王兔死狗烹?”刘岳站起身,看也不看厉卓言直奔内阁而去,“厉师傅大可放心,若真有那么一日,本王要杀的第一个人就是你这个老匹夫。”
  刘岳自小在生气时都会这样说,而梁镇和宋平舟跟着刘岳时间不短了,自是习以为常,听到这话时忍不住偷笑。
  若是换在以往,厉卓言定会一笑置之,而这一次他没有笑,反而是面色平静地看着内阁的方向,“此次出征我便不跟着王爷了,梁镇待你赶去与王爷会合后,还要尽心竭力保护王爷……虽然你并非我北朝人。”
  梁镇大惊失色,宋平舟同样惊讶地看着他。
  震惊中的梁镇很快冷静了下来,“厉师傅是何时知晓的?”
  厉卓言笑道:“难道你不都不替自己辩解一二的吗?”
  “厉师傅才智过人,既然您能说出这番话来,定是有了证据,我又何必徒劳呢。”梁镇说着,便将腰间的匕首扔到了桌上,“厉师傅早已知晓我的身份,为何还要留我在王爷身边?”
  厉卓言看着那匕首,“你虽非北朝人,但你却并无加害王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