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破阵图-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们从梦中惊醒,连衣服都来不及披便匆匆跑出,满山摇晃似欲倾斜,大地裂开了缝隙,不少树木和房屋都倒塌下来,砸死打伤好几个人。
  地动没有持续多久,造成的伤害却无可挽回,然而祸不单行,村民们还来不及为此感到悲痛,第二天就下起了暴雨。
  暴雨一连下了五天,山上有陡坡发生走蛟,连出入的道路都被封住,下面河流涨水,矮一点的人淌进去便没了头顶。
  村民们拖家带口地逃往高处,暴雨虽然渐渐小了,却仍未停止,死去的人畜尸体堆积在各处,疫病在潮湿闷热的天气下迅速发作扩散,不到十天,已经有数人染上了瘟疫,尤以老弱妇孺受害最深,其中就包括那一任的村长和好几个村老。
  彼时,现在的村长还是个刚过而立的壮年汉子,神婆也只是个桃李年华的大姑娘,名叫闻蝶。
  她年纪轻,家传的巫术都还用不熟练,怎么能带领村民在天灾疫病之下求生?闻蝶尝试了很多办法,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她无计可施,只能冒着大雨爬上山,去求那破旧庙宇里面目模糊的神像。
  人力穷尽时,方请神佛恩。
  “听说神婆大人在庙里跪了三天三夜,脑门都磕出了血,哭求神灵慈悲,最后终于感动得山神显灵了。”女子讲到这里便眉飞色舞,“我娘说那是她见过最美的一个黄昏……不仅连日大雨在几息间停了,天上还很快就云开雾散,山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将腐臭的味道一卷而空,堆积在地上的尸体无声下沉,融入泥土里消失,倒塌的山石树木自动扶正,就连堵塞出口的泥沙也都不见了。”
  暮残声想象了一下这样的场景,犹如死而复生般令人动容的神迹。
  “然后,神婆大人带着灵药回来了,治好得了瘟疫的村民们,度过了这次难关。”旁边的男子插嘴道,“据我爹说村里人除了闻家,本来都是不信神的,直到那次天灾异象,大家终于相信了这里有山神,于是各家都派人去找神婆大人,商量怎么修缮庙宇和神像,然后就一直供奉到现在。”
  “他们当时见到山神现身了吗?”
  “没呢,老人们说天灾过后村里人对神灵又敬又畏,可谁也没见过山神本相,都是听神婆大人的吩咐修庙和造神像,连‘虺神君’这个称号都是她从家传古札上找到的。”男子掰着手指琢磨了一会儿,“山神现身是在我七岁那年的春天,神婆召集大家做春祭,搭高台供三牲,等到了晚上歌舞唱罢,大家正准备点福灯,就看到那高台子上多了个人。”
  那是个模样未过而立的年轻男人,身形高瘦,穿着天青色广袖长袍,长发不挽鬓髻,双足不着鞋履,面如圭璧无瑕,笑若春暖花开。
  他站在两张高的台架边缘,随着一阵风飘然落地,接过神婆手里一杯祝酒,仰头饮尽。
  神婆率先跪伏在地,高呼道:“拜见山神大人。”
  这是虺神君的首次现身,从此烙印在眠春山每一个人的生命里。
  “……”
  暮残声在听他们说话时,两眼看似无意,却没放过对这二人的神情观察,发现在说到山神现身之时,他们的语气十分激动,眼神与之相比却显得冷漠了,仿佛是在唱作俱佳地背诵一篇老掉牙的神话故事。
  思及闻音说过的“移魂”,他有些吃不准这二人究竟是被骗后不得不与贼子同流合污的后来人,还是眠春山原本的村民。
  若是前者,这反应情有可原;若是后者,那这其中可就有猫腻了。
  他颐指气使地道:“听起来有点意思,你们山上该有这位神灵的庙宇吧,带老爷去看看。”
  “这……”二人面露难色,“老爷,并非我们有意阻拦,实在是山神庙自多年前便被神婆大人划入禁地,她白天在那里祷告,晚上锁了门才回家,除了每月初一和十五的祭祀,其他时间我们都不得上去,连村长都只能派人去庙外或是家里通知她哩。”
  “可笑,一个山神庙还是金库不成,值得那老太婆跟守财奴似地藏着?”暮残声嗤笑一声,“左右一个破庙泥胎,不看也罢,你们再跟我讲讲……”
  这一讲就到了傍晚,二人说得口干舌燥,将虺神君展现过的本事说了个七七八八,连降服蛇妖之事都没落下,只是隐去了生食蛇妖血肉招致诅咒和山神沉眠等细枝末节,终于挑起了这“金老爷”强烈的好奇心。
  “一百年啊……你们居然都活了一百年了,那老头子说自己有一百七十岁的时候,我还不信呢。”暮残声故作惊异地看着他们,“你们所有人都长生不老,就是因为供奉这虺神君吗?”
  “对山神大人虔诚是至关重要,不过还需要神婆大人助力才行。”女子不着痕迹地暗示道,“每一位远道前来求长生的客人,都是由神婆大人亲自主持延寿仪式,您这成了,别说活三十年,跟我们一样活上一百年都是小意思呢。”
  说罢,她满意地看到这胖老板激动得满脸通红,连呼吸都沉重起来。
  暮残声急不可待地问:“神婆在哪里?我这就去见她!只要能长生不老,别的老爷什么都给!”
  两人对视一眼:“您能想明白,那就太好了,我们这就去帮您知会村长和神婆大人,明日就该有答复了,现在您且用过夙食先就寝吧。”
  他们告别了暮残声,又把耳朵贴在门上,听到里面的人因为激动难耐而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脸上笑意更深。
  女子打了个手势,两人分头行事,男子往村长居所方向去,她却掉头往另一条山路走,应该是去找神婆。
  院子里的“金老爷”已经摇头晃脑地入了屋子,一只小狐狸翻墙出来,藏在了草丛里。
  暮残声已经去过山神庙,那里除了神像和静室,再没有人生活的痕迹,可见神婆并未在那里饮食起居,该是在山中另有住处。
  女子琢磨着此时天色将晚,按照惯例神婆也该回家了,她怕自己扑个空,便索性去那里等着。暮残声 跟着她一路上几乎拐了十八弯,穿过了一片林子,最终在一间古旧的小木屋前停下。
  “哎呀,还没回来。”女子看到门上的大锁,有些意外,“都这个时辰了呀……”
  她试着喊了两声,无人应答,暮残声抖抖耳朵,也没有察觉到屋里有丝毫人声。
  神婆的确还没有回来。
  女子又在外来回踱步地等了一会儿,眼看天色就要全黑,神婆仍未归来,她只好先回去了。
  她一走,妖狐就化入一道清风里,从窗缝中悄然进了屋子。
  与村长的院落相比,这木屋实在简陋得不值一提,占地小,摆设也少,只由寝屋和灶房构成,连柴火都堆在屋后的小木棚下。
  看上去平淡无奇,可暮残声转了两圈就觉得不对劲。
  这屋子太干净了,干净到没有人气。
  炕洞里没有火灰,灶房里没有油污,桌架上除了一些草药、书籍和卜筮用具外再无杂物,就连吊绳上都不见衣物,碗筷被整整齐齐地放在小柜子里,最下方已经有了许久不曾挪动的印子。
  但凡有人在此衣食就寝,都不可能冷寂至此。
  要么这些年里神婆从没有回来生活,要么就是……她不需要如凡人一般饮食洗涤。
  暮残声脑筋一转,跃到放置书籍工具的架子上,打量一番后找出了一个木盒子。
  木盒上过火漆,依稀还能闻到防蛀防霉的药物味道,妖狐化为人形,小心地将铜锁打开,发现里面是五块兽骨、三卷木简和一本泛黄的书。
  兽骨和木简都有许久的年份了,骨质木材都变得脆弱发白,上面的刻痕倒还清楚,记载的乃是眠春山早年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暮残声飞快地将它们看完,于一块兽骨上窥见了线索。
  这块兽骨来自闻氏初代神婆,上面记载了一群人从战乱之地迁徙至此时发生的事件,暮残声在心里推算了一下,应该是眠春山人的先祖。
  迁徙发生在距今九百三十六年前,暮残声不由得吃了一惊,须知这世上连王朝都未必能传承数百年,这藏在深山里的村子竟然已经有了近千年的记载。想到这里,他收起了自己本就不多的轻视,沉住气往下看——
  眠春山并不是什么洞天福地。
  它位于断崖之下,常年阴云垂地,风入此间时常聚而不散,是为风邪;山下虽有河流,却是水产贫瘠的暗渠,故而生活在这里的人虽不至于饿死,也不容易吃饱。
  可它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处——地点隐秘,有天然的山崖和瘴气作为屏障,外人别说找到入口,连发现它都不轻易。
  先祖举族迁徙至此是在千年前,彼时正值席卷五境的破魔之战后期,西绝境作为最后的重要战场,战火几乎燃遍此间。眼看胜局将倾,魔军大将欲艳姬孤注一掷,以六座沦陷边城做阵眼,摆下六道封魂大阵,殃及了无数生灵。
  眠春山就在这阵法覆盖范围之内。当魔族四处封锁各城出口,将城池当作祭坛准备大开杀戒时,仍有一部分人拼死逃了出来,可他们离开了城池却跑不出阵图,唯有如蛇虫鼠蚁般四处逃窜,最后有一支逃难队伍来到了这里。
  于是,有人发现在山上有座破旧的山神庙。
  那庙很有些年头了,木板都已经朽烂,基石也风化了大半,神像更是破烂得不成样子。
  他们不知道这究竟是何方神圣,却把自己对未来的彷徨和希望都寄托在这虚无缥缈的神灵身上,哪怕明知无济于事,也总算有一个慰藉。于是大家商量一番,由初代的村长和神婆主持将庙宇简单修缮了一番,神像却不能复原,只好将其稍作修理便扶正在原地。
  然后,这些人在眠春山躲藏起来,直到战事结束,魔族大军非死即逃,他们也没有从这座山离开,而是在此安顿下来,开始休养生息。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一年,有个挺着大肚子的妇人逃了进来,声称自己家破人亡,想在这山里求个安身的地方。
  她年轻貌美,说话伶俐像是个出身好的小姐。村民们都经历过逃难之苦,这又是身怀有孕的寡妇人,便将她留了下来,好心照料着她。
  妇人不爱说话,大家只当她是吓怕了胆,更多加照顾。可大家没想到的是,在几个月后的月圆夜里,妇人生下了一条黑色的小蛇。
  她是人,却怀了妖胎!
  西绝境虽是人妖共存之地,但经历了大难后的村民不会让一个妖生活在山里,因此大家都拿着棍棒围过去,逼妇人将蛇妖交出来,却没想到她带着那蛇逃入山神庙,抵门不出。
  有性子急的村民扔出火把,当时天干物燥,火势很快就窜了起来,其他人本想阻止,却听那人高声叫道:“现在不烧死他们,等蛇妖长大了把咱们都吃掉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注)
  救火的人终究没有动手,他们像木头桩子一样站在外面,看着山神庙在烈火中倒塌,里面的妇人到最后也没有出来。
  “……”暮残声看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这一段记载与闻音所说的壁画开头相符合,可他们没料到那竟是出现在这么久远的岁月里。
  如果说那蛇妖就是这条黑蛇,那么它岂不是在眠春山已经待了九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它身为天生妖族,要想报复一村的人并非难事,为何要等到八百年后从虺神君手里抢命?
  除此之外,先祖入山已见庙宇,那破旧神像所代表的是否为虺神君?若是,他在眠春山少说已有千年之久,对黑蛇逃生之事不可能不知晓,为何要放纵祸患;若不是,那神像供奉的是哪位神灵,虺神君又是什么来历,二者是否有联系?
  暮残声看完了兽骨和竹简,可惜再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好打开了那本厚厚的书籍。
  这是一本记载眠春山地脉风水变化的手札。
  日以夜继,春去秋来,五境之人都有记载年历的习惯,可修行者却不用此繁琐计法,而是通过地脉风水观测气候人文的变化。
  无人之地,地脉天成,风水自然,便有草木土石为无字之书,从树轮石纹乃至鸟兽骨羽都可作为记录的载体;人居之地,地脉生变,风水有改,唯有阴阳道人和巫者担负变改和记录之责,每一次大兴土木、填池择穴都要记载下来,有关祭祀、医药和气候的重大变化更是要附注其上。
  暮残声一目十行,快速翻了半本,发现了一条线索:眠春山总共重建过四次山神庙,每一次建庙必有怪事发生。
  第一次是初入山时翻修破庙,同年,怀着妖胎的妇人入村,最后与破庙共同付之一炬;
  第二次是在妇人身死一年后,周边数十里发生雪灾,眠春山却风调雨顺,庄稼都长了两茬,人们认为受到神灵庇佑,便在原址上清理了废墟,重新修建了一座山神庙,扬虺神君之名;
  第三次是那女子所说的暴雨走蛟,发生在一百四十七年前,事后重建山神庙,虺神君显灵;
  第四次是在八十八年前,眠春山做成了第一笔“移魂”交易,获得大笔银钱用以重建山神庙,塑神像金身。
  四次重建的记录占据了八页纸,上面除了文字还有神像的简图,令暮残声惊异的是,这四张图上的神像竟都是不同的——第一张图乃修整破旧神像所得,面目难辨,体态却依稀可辨出女子之身;第二张图上乃人首蛇身的长发男子;第三张图亦是男子模样,蛇尾却变作了双腿,乍看与凡人无异;第四张图与上一张十分相似,只在男子颈间多出一条蛇。
  眠春山到底有几位山神?
  没等暮残声再细细查看,背后突然传来一道寒意,枯瘦的手臂无声划过,转眼间屈指成爪,罩在了他的顶门上!


第二十三章 交锋
  小剧场—— 暮残声:我以为作者写这章只是让我跟“神婆”斗智斗勇,没想到最后被你套路了……唉,阴沟翻船啊阴沟翻船 闻音:你怎么能拿阴沟比喻我? 暮残声:那你来一个 闻音:我明明是猎人,专捕狐狸一万年~ 暮残声:……老规矩,滚!
  这只手像干枯的树垭,看似脆弱不堪,却在顷刻间洞穿了猎物的头骨,轻松得如插入一块豆腐。
  顶门被破,妖狐的身体却没有软倒下去,而是化为一滩软泥包裹在这只右手上,粘稠沉重,带得手臂动作一滞。见此情形,袭击者当机立断转过身,左手举力一杖顺势劈出,被一只肉掌横断两截!
  为免打草惊蛇,暮残声自从在山外察觉到了结界,便将神识收拢到身周三尺之内,此法能使自身妖气降低到近乎常人,却也让他折损了探查之力,好在妖类天生五感通灵,没让他因这突然发难受制。
  搓掌成刀切断迎面一杖,紧接着拳脚相撞,双方都退了三步。暮残声抬眼一看,只见动手之人赫然是神婆,她依旧是披白发、着袍褂的打扮,一双并不浑浊的老眼中倒映出白发红瞳的少年模样。
  “何方妖孽,敢在眠春山放肆?”神婆的声音阴冷嘶哑,叫暮残声无端想起蛰伏在地洞里的蛇。
  他一字不应,抬手抓起那本手札便跳窗翻出,尚未落地便觉脑后风声突至,只剩半截的木杖点射而来,算准了他落地时机与体位,直戳他后脑要害!
  这捕捉战机的反应,可半点不像个龟缩在深山里的老巫婆呢。这厢念头刚在脑中闪过,暮残声妖气外放震开木杖,返身凝力一拳接下神婆一爪,不料这一拳打了个空,紧接着脚下土地仿佛活了过来,将他整个人拖了下去!
  暮残声一掌撑住地面,使得自己没被活埋到泥里,抬眼之间被自己击中的老太太已经变成半根破碎的木杖,而被他震开的“木杖”已化出神婆本相,竖指念咒。
  他挣了两下,原本松软的泥土此时如最坚硬的顽石般纹丝不动,使得他现在能动弹的只有头颈和左边臂膀。
  神婆在他面前站定,指诀紧捏不放,冷冷道:“何方妖孽?”
  暮残声只觉得禁锢住自己的泥土在不断合拢,仿佛要把他下陷的身躯活活挤压成烂泥,他空出的左手五指抠进了地里,抬头时竟还能笑出来:“你又是何方妖孽?”
  神婆的脸色阴沉下来,指诀一变,原本荒凉的土地上竟生长出一片茂密的草叶,迎风而长。与此同时,草根在地下疯长,虽未突破妖族体魄的防御,却仍让暮残声感受到犹如密密麻麻的芒刺悬于皮肉上。
  土木两行的咒术,倒也符合神婆的山神使者身份,暮残声试出了这一茬,也不准备再浪费时间以免节外生枝,正欲提起妖力破开土牢,内息却突然一滞,使得他额头顷刻见汗。
  一股灼烧的剧痛陡然从心口传来,仿佛有火把烫开皮肉直捅到肋骨之下,他脸色微变,迅速散去了凝起的妖力,连即将爆发出来的强大妖气也尽数收敛,然后向着神婆露出色厉内荏之态:“怎么?被我说中了?我是妖,你难道就不是吗?”
  顿了顿,他满怀恶意地看着神婆:“你身上的妖气能骗得过人,骗不过妖,你只是披了张人皮在这里作威作福罢了!识相的,就赶紧放了爷爷,否则等我脱困,就把这里的事宣扬出去,看这些愚昧之民还会不会尊……”
  话音未落,暮残声闷哼一声,只觉得陷在土里的腰椎几乎都要被压碎,痛得他从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兽吼。
  “本事没见多少,口气倒是不小。”神婆对他的话不置可否,一脚踩在他左肩上,顿时便似有千钧巨石压下,“把手札交出来,让我封了你一双手一条舌,我可以绕你不死,否则便把你打回原形,看看是什么杂毛畜牲。”
  说话间,她从袖中取出一支刻满符文的石锥,对准了暮残声的天灵顶。
  灭灵锥。暮残声认得这玩意儿,它乃人族修士常用的驱邪法器,只要从妖精鬼怪的头顶刺入,就能将对方的魂灵钉死在躯壳里,转眼间身死道消,打回原形。
  这不是什么罕见至宝,却是妖邪最胆寒的法器之一。故而白发少年见了它,理所当然地变了脸,纵然勉强掩饰,也从眼底流露出恐惧来。
  空出的左手变成尖锐狐爪,奈何这能破金石的指甲竟破不开身周土牢,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灭灵锥下落,冰凉的尖端抵上了自己头顶,终于服软告饶:“别别别!我把东西还你,你放过我!”
  神婆住了手,没急着松开指诀,而是问道:“你从何而来?为何目的?有无同党?”
  白发少年本想嘴硬,眨眼间锥尖已经浅浅刺破表皮,吓得他脸色惨白,连声道:“我乃狐妖,从长乐京来,是……”
  话没说完,他瞳孔骤缩,猛然捂住喉咙却没能发出一声惨叫,神婆见状立刻抽身,只见那妖狐身上无端窜起幽绿的火焰,眨眼便将血肉之躯烧得一干二净,连灰烬都没留下,只剩变为焦土的地缝。
  “符火……”神婆语气不悦,面色却平静下来,似乎是应证了什么想法。
  指诀松开,草皮枯死,地缝合拢,新泥浆焦土覆盖,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片刻后有山风吹来,神婆的身躯在风中支离破碎,转眼变成了一个小木偶,砸落在地时已寸寸断裂,露出里面以血书就的木质符咒。
  这竟然只是一个木偶化身,那么其真身此时何在?
  神婆正带着村长和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往“金老爷”暂住的院子走,闻音跟在他们身后,大气也不敢出,听得脚步声越来越急促,心急如焚。
  时辰已晚,按照惯例该是众人收活回家的时候了,就连被罚跪神庙的闻音都撑着双腿准备往回挪步,不料刚走到半截就听见熟悉的脚步声从面前走过,伴随着村长小心翼翼的问话——
  村长:“神婆大人,这……是不是搞错了?我亲自跟金老爷摆谈了好一阵,没觉得什么不对劲,您给我的符水也安排人放进他茶里亲眼看着喝下了,怎么可能会是妖呢?”
  神婆冷笑一声:“凭你粗浅见识,能识得什么真假虚实?何况符水只能对一些杂碎妖怪有用,若真遇上大能,不过班门弄斧……就算那金老爷真的是人,他也不一定是个老实的,难保背地里做什么手脚!”
  闻音心头“咯噔”一声,猜不到究竟发生何事,只好硬着头皮上前问道:“婆婆,发生什么事了?金老爷是我带回来的,要是他有什么……”
  “我正要问你。”神婆闻言驻足,声音冷得如带冰碴子,“有人进了我的屋子,还破了我下在手札上的咒。眠春山这些年来无人敢犯我的禁,唯一的外人就是这金老爷,我不该怀疑吗?”
  闻音脸色微白,快速将白日里暮残声说过的串供话讲了一遍:“我是在长乐京遇上他的,当时……”
  村长在旁边证明此与“金盛”所言相合,又拿出玉牌为证,道:“这玉牌不假,他的做派谈吐也不假,我留在他身边的人也没发现异常,您看这……”
  神婆毫不客气地打断道:“尔等肉眼凡胎说的不算,他是人是妖得我亲自看看。”
  说罢,她又对闻音道:“你也一起来。”
  闻音抬足跟上,心下微动,难得有些焦急——他知道暮残声今天要去探神婆居所,留在院子里的那个“金老爷”必是咒术所化的替身,瞒过村长等人绰绰有余,对上神婆可就不好说了……而且,听神婆的意思,她在居所那边必定留了手段,足以纠缠住入侵者,让她有时间验证“金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