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在下谢无渊,承惠四万两-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想说就算了,”谢无渊松开一直牵着的手,“回去吧。”
  三皇子心里咯噔一跳,完了,谢无渊是不是生气了,磕磕巴巴的就想解释。
  谢无渊凑过去,三皇子下意识的闭眼,谢无渊在三皇子的眼睛印上一吻,轻若羽毛拂过:“我没生气,不想说就不说,明天我等你。”
作者有话要说:  不想起标题和内容提要,好烦

  ☆、封地

  御书房。
  三皇子、四皇子、皇长孙坐在下首,皇上坐在主位。
  “朕今天叫你们来,有事情要说。”皇上从一堆折子里捡出三本折子,一字摆开,扣在桌上。
  “前几天朕在老三老四的封爵大典上,先给老四加的冠,就这一件小事儿,就被御史大人弹劾了好几天,还有大臣跳出来跟风,说什么朕不顾长幼——”
  三皇子心里咯噔一跳,他没让手下的人编派这个啊,这又是谁想让他背黑锅?
  皇上这是要找自个儿算账吗?
  三皇子刚想主动请罪。
  皇上就接着说了下去。
  “朕听的脑仁都生茧了,今儿就顾一次,按着辈分,你们三,从最小的那个来,一人随便挑一本。”
  三皇子长松一口气,原来只是做个铺垫。
  皇长孙在听了皇上的话后,先是对着两位皇叔告了罪“侄儿逾矩了”,然后在皇上催促的目光中上前,也没敢挑,拿了隔着自己最远的那一本。皇长孙坐回位置后,四皇子、三皇子依次上前,也都没敢挑,只是沿着从右到左的顺序,拿了折子,又退回原处。
  “都说说,自己拿的折子里写了什么?”皇上双手叉住,兴趣盎然的盯着下面的三个儿孙。
  皇长孙眉毛微挑,有些诧异。
  四皇子稚气未脱的脸上蒙了一层哀愁。
  三皇子面色如常,瞧不出什么不一样, 
  皇上将他们三个的反应收归眼底,暗叹一声,随便点了一个:“老三,你折子上写的什么?”
  三皇子起身,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启禀父皇,儿臣手里的,是崇州太守上的折子,说是近日来崇州地龙翻身,导致数千亩良田中的作物毁于一旦,恳请皇上拨款赈灾。”
  皇上颔首,三皇子退回原处坐下后,皇上又分别示意四皇子和皇长孙说了一下拿到的折子。
  其实,没什么必要了。
  一共三道折子,中间那道是治理水灾,一左一右分别是旱灾和地龙翻身,只要按照从小到大的身份选,不管他们是从左往右选,还是从右往左选,中间那道折子,都是四皇子的。
  皇上特意把最难治理的水灾留给四皇子。
  可惜,四皇子皱起的眉眼,明晃晃的昭示四皇子并不买账。
  治理灾害,想要出成绩,洛州这种重灾区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治得好,那自然是好的;若是治不好,那也没人会指责。
  毕竟重灾区,无能为力,回天乏术都很正常。
  然而,当四皇子面对难度最高的水灾,竟是在感慨自己的坏运气,羡慕三皇子和皇长孙的手气,在这一点上,四皇子就已经出局。
  身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面对灾情,要做到面不改色;面对困难,要做到迎面而上——这两条,四皇子一条都没有。
  皇上偏疼四皇子,一方面有四皇子的皇室血统的确更为纯正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四皇子的风采仪态与贤妃很像的原因。
  可惜,贤妃生做了女儿身,不然,一定也是一方霸主。
  好在,贤妃生了个儿子,皇上就想把曾经幻想在贤妃身上的荣耀和威武,一股脑儿的都给了他和贤妃的儿子,四皇子。
  然而,事实证明,四皇子只是徒有其表。空有何贤的风采仪态,却没有半分何贤的精髓。
  不知道陈家或者沈家提前给太子的儿子说了什么,瞧见折子,竟然面露诧异。
  老三说他手里的折子是地龙翻身,那太子的儿子拿着的,就应该是旱灾。
  对三皇子和皇长孙,皇上并没有特别的偏疼,地龙翻身和旱灾,很难说哪个更难,哪个更简单,不过,总的来说,当年太子留下了不少能臣,都在皇长孙麾下,治理旱灾什么的,应当不在话下,这方面,皇长孙自然是要比三皇子更有优势的。
  三皇子处在一种微妙的尴尬位置。
  皇后是段国远嫁的公主,和皇上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和亲公主嘛,对大梁朝自然也没有什么归属感。
  皇上绝对相信,如果新即位的君主不够强势,手腕不够硬朗,那么大梁朝改姓段,也没几天了。
  如果三皇子能和他的大哥一样强势,那么日后就足够强大,等他这个父皇去世后,新即位的大梁朝皇上并不会任由新上任的太后摆布。
  以前的三皇子,在皇上面前总是喏喏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皇上本来就对他不喜,瞧见他这副受气包的样子,更是连见都不想见。
  后来宫里死了几个宫女,被查证是三皇子指使宫里的鬼做的,更加重了皇上对他的厌恶,索性眼不见心不烦,让皇后找个地儿扔了这个皇子。
  如果不是后来太医查出皇上日后都不会再有孩子,而原本定好的太子又因为替皇上挡箭而身亡,三皇子这辈子都不会被允许踏入皇宫一步。
  可偏偏,总是有那么多的意外。
  九岁的三皇子还有些不怎么爱说话,可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怯懦的模样,基础很差,但学的很快,教养宫女不过才教了几个月,三皇子就已经能听夫子讲课了。
  挑选伴读的时候,皇上看过,四皇子、皇长孙、二皇子挑剩下的,已经没有几个可用的了,偏偏三皇子,愣是从里面挑到了范景辉,还把不被所有人看好的绯贺枫教的挺好。
  听说十二岁被延迟袭爵的时候,绯贺枫为了主子,撸起袖子和不少人干架,一直打到宫里再也没有人敢乱说话。
  范景辉,绯贺枫,一文一武,一智一勇,只要稍加引导,日后便是良相名将。
  再后来,范景辉是头脑,绯贺枫是拳头,很多三皇子没留意到的地方,他们两个人一左一右,全都处理的很好。
  短短三年,三皇子先后收服了两个人,死心塌地,忠心耿耿。识人之明,用人之能,可见一斑。
  这种能迅速凝聚团队的力量,是天生的王者。
  再回过头瞧别的伴读,大多是一到年龄就迫不及待的往吏部递了帖子,开春就脱离皇子皇孙,走马上任去了。
  能力如何先不说,单说忠心,是基本没有的。
  还是老三本事大,竟能从诸多人当中,挑到忠诚度最高的两个。
  皇上不知道的是,范景辉当年也是打着三皇子一成年,他就往吏部递帖子的算盘,忠诚度是什么,能吃吗?
  不过,后来被三皇子收服了罢了。
  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忠臣良将,都是做主子的一点一点调|教出来的。
  如果三皇子的母后不是段国的公主,哪怕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显赫背景的宫女,皇上无论如何,也会把老三排在候选人的第一位的,可惜的是,三皇子的母后不仅是段国的公主,还是一个嫁到大梁朝这么多年来,一直对大梁朝没有归属感的段国公主。
  这也是皇上偏疼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另一个原因。
  二皇子的生母茅倚岑,是大梁朝的人,茅家是商人,虽然身份不太高贵,可容易拿捏,二皇子的外祖家,只会是二皇子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可惜,二皇子已经废了。茅倚岑自刎后,二皇子失了逐鹿的心,终日呆在佛堂,不理世事。
  而四皇子,虽说身后是何家,不是皇族,而是外戚,,但何家满门上下,可都是长公主的血脉,若是四皇子即位,大梁朝过半的军权,就从何家转到了皇室,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何家总不会自己拆自己的台,给四皇子没脸,同样的,只要四皇子有何贤那么一半的魄力,为人有点主见,能顶得住事儿,即位后,不被何家的人左右意见,这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也因此,四皇子一直是皇上重点关照的对象。
  何家哪怕出了那种事儿,皇上都没有降了何贤的分位,就是担心会影响四皇子的储君候选资格。
  然而,四皇子,似乎总扶不上墙。
  他不仅没有他娘亲一半的魄力,他甚至连他娘的一点儿魄力没有。
  四皇子和皇长孙已经汇报完了他们手里的折子,皇上颔首示意,坐直了身子:“你们也大了,是时候为朕排忧解难了。既然挑到了手里的折子,就去把事情解决了吧。”
  “三年的时间,朕希望看到显著的成果。”
  “是!”三人面色各异。
  “退下吧,明天准备准备,各自上任。”皇上又从一旁的折子堆里拿出一张折子,示意他要开始工作了,让这三个亲王,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对了,小德子,”皇上唤大内总管,“带三位亲王,去把调令领了。”
  “是。”小德子应下,“三位主子,请随小的来,”打着千儿,弓着腰带着三位亲王退下了。
  三皇子、四皇子和皇长孙自是跟去,领了圣旨,按下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  他甚至连(他娘的)一点魄力都没有
他甚至连他(娘)的一点魄力都没有

  ☆、最难治理的三州

  第二天。
  三皇子的马车开到谢府的时候,不光谢父傻眼了,谢府外来来往往的人群,全都傻眼了。
  前些年来,谢无江对谢无渊不遗余力的抹黑,茶馆酒肆里传的最疯狂的,就是谢御史家出了个赌徒。
  过了几年,谢无渊从南淮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从童生试一路杀到会试,更是成了一代传奇,被不少纨绔的父母们拿来教育自己家的孩子。
  再加上,谢无渊从进入吏部之后,一路高升,简直称得上是顺风顺水,更是为年少的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仅十五的举人,十八岁官居四品,执掌吏部一个司的事务。
  这都是只在话本里出现过的故事。
  年少有为,不过如此。
  所以。
  谢无渊被罢黜的时候,不管朝堂,还是民野,大家都自发的高度关注。
  加上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偷偷透露某些细节,比如谢无渊当时到底是因为“谁”说了“什么话”才会被罢黜,这种消息,明显的很,这些散播消息的人,恨不得谢无渊和三皇子翻脸。
  毕竟太子妃也好,何家也罢,都知道谢无渊的能耐,也知道谢无渊的脾性。
  谢无渊辛辛苦苦,一步一步挣来的官位,就因为三皇子在早朝上的一句话,而如此轻易的被罢免。
  谢无渊要是不计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冲谢无渊睚眦必报的性格,不给三皇子使绊子,他就不叫谢无渊了。
  而在他们看来,只要谢无渊想要计较一件事儿,不闹到天翻地覆,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此一来,三皇子被谢无渊掣肘,太子妃和何家自然可以从中获利,当然,在他们的计划里,如果三皇子能因为这个而被谢无渊彻底废掉,那就更好了。
  可惜的是,他们等了好几天,也没等到消息。
  他们还以为是谢御史害怕谢无渊闹事,所以瞒下了消息,没让谢无渊知道,为了以防万一,他们索性把这个消息大范围的传播开,谢无渊那么爱赌,总有出门的那一天,只要“皇上本来没想罢黜谢大人,是三皇子坚持要把谢无渊一撸到底,才有了这么一出”——传的满大街都是,那么就有传到谢无渊耳朵里的那一天。
  三皇子的马车开到谢府的时候,除了谢府外来来往往的人群,何府、太子妃也都在诧异。
  这种时候,三皇子不躲着走,还上赶着跑谢府来,这是来示威的,还是来请罪的?
  因为管理手下不严这种事情,将一位四品大员一撸到底,其实是很过分的,大梁朝所有官员的任免和选拔都有严格的制度,哪怕是皇上,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就罢免一个人,不然非被御史大人的唾沫淹死,并且被史官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罢黜官员”这种污点记入史册,作为帝王的黑历史,一直流传下去。
  谢无渊这件事情虽然有错,但真的不至于被一撸到底,顶多就是降一级,然后罚俸一年。
  因此不少人都在怀疑,三皇子是不是和谢无渊有过节,借机泄私愤?
  这么一想,又有人猜测,会不会是谢无渊特意给吏部的那个谁谁——就是那个最后查出来的罪魁祸首——漏洞可钻,这才捅了篓子,其实就是为了对三皇子公报私仇?
  这时候,就有好事的人,把谢无渊的三皇子的生平拿出来对比。
  据说,三皇子出生的时候乌云漫天,谢无渊出生的时候霞光满天。
  据说,三皇子幼时曾被养在南淮,而谢无渊十二岁那年被遣回原籍,原籍正是南淮!
  据说,三皇子曾私下寻找过一个姓谢的男人。
  ……
  民众的八卦能力是强悍的,脑洞更是连黑洞都能吞下的。
  各种各样的版本都流传出来,正经点儿的,有——“谢无渊和三皇子在赌坊认识,谢无渊赌输了钱(没办法,谢无江宣传的太好,大家都知道谢无渊十赌九输),欠债不还,三皇子追债,于是谢无渊恼羞成怒,开始互相伤害”。
  不正经的,也有——“三皇子在南淮的时候,喜欢上一个腰若扶柳的南淮美女,结果被风流倜傥的纨绔谢无渊半路截胡,美人爱书呆,更爱浪子,尤爱浪子回头的书呆,谢无渊身为流连赌坊的浪子,猛一回头,成了夜半熬灯苦读的书呆,半身浪子,半身书呆,最得美人喜欢。”
  “心心念念的美人被别人抱走,三皇子当然不能忍,于是和谢无渊大打出手,再次回京,谢无渊和三皇子属于情敌见面,分外眼红,谢无渊为了报当年被痛殴之仇,更是变本加厉,纵容手下换掉三皇子的王服,毁了三皇子的封爵仪式。”
  “而三皇子索性毁了谢无渊的仕途,去他娘的书呆,这辈子做你的书呆去吧!”
  当然,民间流传最广的,还是下面这种——
  “三皇子孤苦伶仃一个人,在南淮无依无靠,有一天路过赌坊,被在外面游荡的混混们碰上,不仅敲诈勒索,还对三皇子意图不轨。”
  “三皇子孤身一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正在这时,”
  “谢无渊终于赌完了,从赌坊出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并不,他可能只是输了心情不好,想踹人),”
  “救下了三皇子,从此以后,三皇子对谢无渊一见钟情,谢无渊赌输了钱,三皇子帮他还;谢无渊偶尔赢了钱,还给三皇子买根玉簪——”
  “然而好景不长,二人你侬我侬的日子,在三皇子回宫后被彻底打破了——”
  “二人就像那牛郎织女一样,被高高的围墙圈住,从此相见只在午夜梦回,相逢只在内心深处,哦,”
  “谢无渊为了追随心上人的步伐,从南淮一路考试,从童子试,一直到会试,榜榜提名,最终站在了金銮殿上,而三皇子,哦,正天天温香暖玉,早就不记的南淮湖畔的谢无渊了,哦,可怜的谢无渊,辛辛苦苦混到能见到心上人的地位,却发现——”
  “此时此刻,他的心上人竟然要被封王!”
  “封王大典之后,就是迎娶王妃大典,二人这辈子再也不可能在一起,于是,谢无渊为了拯救他的爱情,在封爵大典前一天,买通了宫门的小太监,扮作刚入宫的小厮偷偷溜进宫,就为了见三皇子一面,央求三皇子放弃王位,和他私奔,然而,——”
  “三皇子义无返顾的拒绝了。”
  冷淡脸。jpg
  “谢无渊一怒之下,揽了验封清吏司的差事,并唆使手下的人,毁了三皇子的封爵大典,”
  “三皇子亦是大怒,当天向皇上表明了谢无渊的不轨之心!”
  “皇上震惊,认为三皇子薄情的很对,身为即将要成家的亲王,怎么能沉溺于男女之情?!被区区一个男人绊住前进的脚步?!大手一挥,同意了三皇子对谢无渊的处置!”
  “谢无渊从风头无量的新贵,变成了粗布白衣的平民。”
  而现在——
  谢府门前来来往往的行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了堵塞交通的趋势。
  诸人的视线扫过三皇子的马车,落在正朝这里赶来的谢无渊身上,心思百转千回:
  “三皇子莫不是意识到,被他抛弃的南淮湖畔的谢无渊才是这辈子的真爱,所以放弃亲王爵位,终于同意和谢无渊私奔了?”
  这种猜想,在谢无渊带着包袱踏上三皇子的马车的那一刻,被证实了。
  包袱款款,私奔什么的,很带感啊!
  嗯,点头。
  不过,
  这私奔的阵仗,是不是有点大啊?
  围观民众瞧着一左一右跟在马车旁边的两位少年,还有一溜的仪仗队,暗道,要是规格再大点,这可就是迎娶王妃的排场了。
  谢无渊可不知道这些劳苦群众们在脑补什么,他就算知道,也顶多嗤之以鼻,这种小事儿,谁在乎呐?
  他此刻正坐在马车里,听三皇子讲封地的事情。
  三皇子被分到了崇州。
  大梁朝有三个地方,特别不好治理,一个是常年水灾的洛州,一个是常年大旱的汉州,还有一个,就是常年地龙翻身的崇州。
  谢无渊虽然早就料到皇上会挑选一些难以治理的州,也早就做好了功课,他前些日子去顺风赌坊,就是为了拿到大梁朝十个州的详细资料。
  南淮是大梁朝除了京城之外,最富庶的地方,兖州,幽州,燕州,延州,泉州是南淮与诸国有大面积接壤,经常会发生战乱的地方——这些都不是特别难以治理的。
  洛州,汉州,还有崇州,之所以会被称为最难治理的三个州,不仅因为这里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更是因为这三个州人口流动过大,死亡率过高。
作者有话要说:  脑洞简直挡不住,哈哈美人爱书呆那个简直了哈哈我一边写一边笑哈哈

  ☆、离京

  这三个州被纳入大梁朝版图也有将近两百年,但那里的官员一直都是被放养的政策,从来没人苛求他们的政绩,也没人要求他们必须立功,这从洛州,汉州,崇州三个州才设立一个考功清吏司就能瞧出端倪。
  谢无渊之前在泉州的考功清吏司,听同僚闲聊的时候说起过,这边三个州,每年死亡的人数不超过一定数额,就能拿到一个“甲”级评定。
  由此可见,这三个州,到底有多难治理。
  更何况,从顺风帮得来的消息中,这三个州最近恰好一旱一涝,一地震。
  三个地方都正处在灾期。
  皇上为了堵住悠悠众口,选了这么一个难以治理的地方,也是被群臣逼到一定地步了。
  范景辉和绯贺枫一左一右,骑马跟在三皇子的马车旁,正好能阻隔别人偷听马车里的谈话。
  三皇子正在说四皇子和皇长孙的情况,谢无渊听了个大概,四皇子被分到了洛州,而皇长孙,则是分到了汉州。
  水灾、旱灾、地龙翻身,三个各有千秋,如果皇上限制的时间短,那么地龙翻身是最有利的,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哪怕是地震重灾区,也不可能多次重复发生地龙翻身。
  而水灾,在短时间内治理好是最不可能的,要想治理水灾,只能大兴土木,修建堤坝,扩大水库纳水量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
  皇上似乎对何家已经到了厌弃的地步,把最难处理的水灾,扔给了何家。
  一年的时间,即便日夜都大兴土木,也不可能在治理水灾上有所建树。
  怕就怕狗急跳墙啊,谢无渊暗叹一声,如果三皇子被分到水灾,自己也会暗中做些安排。
  崇州比洛州更容易治理,怎么办?
  简单。
  让分到崇州的那个亲王,这辈子都到不了崇州就行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皇子在前往封地的路上不幸去世,只要把地方选的隐蔽,并且手段干净,神不知鬼不觉的,谁又知道呢?
  就算有人知道,也大可以推到游荡的土匪身上,或者随行的侍卫有二心身上。
  反正人死都死了,也不能再跳出来作证。
  谢无渊撩开车上的帘子,探出头去:“绯贺枫。”
  绯贺枫假装没听见,拍着马快走了几步。
  谢无渊又喊了一声。
  绯贺枫继续装聋子。
  三皇子虽然不知道谢无渊喊绯贺枫做什么,但总归是有事。
  谢无渊平常和三皇子相处的时候,都不怎么喜欢说话。
  只要开口,肯定是有安排。
  三皇子心里酸酸的,谢无渊还从来没喊过自己的名字呢。
  三皇子掀开他那侧的车帘,对范景辉说了几句话。
  范景辉侧着身子点头,哒哒的往前走了几步。
  不一会儿,绯贺枫拉耷着脑袋,瓮声瓮气的来到谢无渊身旁:“什么事?”
  谢无渊朝他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
  绯贺枫不情不愿的看向三皇子,瞧见三皇子点头后,才俯下身来。
  说实在的,他一点儿都不喜欢这个谢无渊,作为谋士,不为主子着想,竟然还要主子动用力量保护他!
  这是一个下臣该干的事儿吗?!
  范景辉的骑射虽然可以,但武功实在平平,三皇子却偏偏把他排到靠着三皇子一边,而把绯贺枫安排在谢无渊一侧,就进保护谢无渊,绯贺枫就是心里不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