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同文-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打了恭,道,“此事与户部尚书有关,臣也不敢妄言。”殳引不满道,“好不啰唆,本王教你说你就说!”杜有定心中甚喜,道了是,便将户部尚书挪用田税,偷卖土地,贪赃枉法之事一一数落出来。殳引惊的立了半晌,才立眉道,“当真有此事?”杜有定赶紧上前两步,凑与殳引身旁说道,“倘若无凭无据,微臣怎敢乱说,岂不担个污蔑之罪。”说毕从袖中取出一卷信折,列举户部尚书十三条罪状,何年何月何地参与者何人皆有名有目。殳引捏纸气的发抖,当下便命人彻查此事。
在朝为官者能有几人自身青白,如此一查便同那信折之罪状悉数对上。殳引大发雷霆,有其身不正者怕连累自己不出面说话,往常有过节者此刻更是落井下石。殳引立即砍了其人脑袋,如此尚书之职便落于杜有定身上,殳引后又命杜有定去抄前任府邸。杜有定不免又中饱私囊一番。
经此事,殳引对众官员多少有疑却独独信那巧言令色的杜有定。杜有定趁机上奏请求办置监察府,以监督百官行径。殳引同意,于是罢黜御史大夫之职,设立监察府,命杜有定任大司马。朝中官员怕杜有定查访自己,朝上便奉承他,尽说其好话,私下便送厚礼与他。那杜有定一时风头出尽,在朝权职几乎赶及丞相公培寅。
说越军出战淇国,首战获胜,占据粮草重地有谷城,此喜讯传回国内,举朝欢庆。有说殳引知人善任的,有说越国兵强马壮的,总之恭维拍马之话殳引受之不尽。杜有定为祝贺此事特在王宫后殿设下大宴。殳引下命,四品以上官员皆可赴宴,又在宴席前夜去请了祝文苒。此事亦是淇国喜事,文苒如何不参加,便对送帖太监道,“你回越王,文苒定会准时赴宴。”说毕接了帖就转身,命妙纹将门闭起。
再说杜有定有一胞妹,唤作杜氏,长的颇有姿色,有定欲趁此庆功之宴将此胞妹献于殳引,以巩固自己在朝中地位。
双亲既丧,原本妹妹婚嫁皆由兄长做主,只是此女却毅然不肯,甚至有寻死觅活之势。究竟为何缘故?原这杜氏与府中管家儿子同年出生,从小一同长大,青梅竹马,两人早已私定终身。杜氏听闻杜有定要将自己送给越王,便是要她与情郎分开,心中十二分的不愿意。当晚趁夜两人偷偷幽会之际,杜氏将此事说与那厮,那厮此时只做府中侍卫,一闻要与越王争女人,顿时吓的说不出话,只干瞪眼看着杜氏。杜氏以为其情深不舍,便软软依偎其怀中,手指戳着厮的心口,道,“我俩情投意合,何不逃了这里去。”那厮一听更慌,也不敢再装傻充愣,赶紧抓着杜氏肩膀,推开自己一尺远,结巴道,“这……这……怎可?”杜氏急道,“小官待我不是真心?”杜氏长的貌美又是杜有定之妹,若早此问这话,侍卫当下可掏出心来,只是这刻却不同了,侍卫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岂能逃出越王手心。”杜氏道,“我们可去淇国、可去氓国,从此隐姓埋名。”侍卫不肯,“如今越军就在淇国,而闻大王早有吞占氓国之意。”杜氏闻言掩面而哭,侍卫也不与安慰。哭罢杜氏道,“我心已死,明日便同兄长说去那什么庆功宴,从今往后再不同你相见了!”说毕又落泪。侍卫硬硬心肠不去挽留她。
第二日杜有定再相问,杜氏口气转软,有定见其回心转意,忙与她细说其中要害。最终那杜氏犹豫问,“传闻大王不喜女色,哥哥将我送去恐也无用。”杜有定呵呵一笑,“此事你权当不知,大王不喜女色亦无妨,你入宫只需想法伺候一夜,大王未有子嗣,你若能诞下王子,那我杜家从此便是王族之列了。”杜氏点了点头。
待到宴会之时,杜有定将杜氏扮作舞女与乐坊行人混入宫去。
申时才至,宫中便点灯扎彩,乐声四起,官员相继落座,庆功宴便开始了。殳引由侍卫宫女引入座,才坐下一旁宫女便持酒壶替他斟酒。满席文武起身举杯道,“恭贺大王初战告捷!”殳引眯眼笑道,“此乃丞相与大将军的功劳,本王怎可沾功呢。今日二人虽不在场,我等亦需先敬二人一杯。”说着一手拎起酒觥一饮而尽。众人喝赞,也纷纷举杯。到了第二杯才是敬越王之酒。殳引饮罢,手却不放下,手肘撑着案,酒觥捏在手中,宫女见状立上前倒酒。殳引看着祝文苒道,“淇太子不敬本王一杯?”官员起身敬酒,唯独文苒正坐案前未有起身,如今殳引相问,文苒方欠欠身,拿觥朝殳引一举便兀自饮下。此无礼之举引的众官员议论纷纷。殳引却不以为然,抬了手,示意乐师奏乐。一侧有吹奏箜篌,一侧又有敲钟弹琴。在此仙乐之中,众人笑谈酣饮。
席已至半,杜有定见殳引双目迷离,似有醉意,便朝旁边示意,乐声便渐至轻柔缥缈,殿内又有薄烟升起。杜有定轻轻击掌,只见一群舞女翩然而入。杜氏着一身鹅黄轻纱站在正中,其舞姿曼妙,挑眉弄色,引的在场官员皆停住酒肴,双目定定虽其而转。杜氏舞罢一曲,众人大声道好。殳引也道,“此女甚好!”杜有定立即从位上出来,朝殳引拜了拜,杜氏退至其身后。杜有定道,“此乃吾妹,仰慕天恩已久,此次未有通报便在殿前献舞,还望大王恕罪。”殳引醉意朦胧,摆摆手道,“嗳,跳的好,跳的好,何罪之有!该赏!该赏!”说毕摇了摇身体,推着宫女持着的酒壶,道,“去,赏那舞女一杯酒。”杜有定见殳引未有非分之意,便道,“既然大王如此喜爱小妹舞姿,不如微臣将小妹送与大王,大王可每日观之。”殳引正以手掩额,闻言便抬起眼来,昂着头细看了杜氏一会,方又垂下头去,手在案上摸到酒觥,吃了一口,偷偷从怀里瞄文苒一眼,见他正襟危坐,目视前方,不苟言笑,面前食物一动未动。殳引心头顿时不爽快了,啧了声,对那杜有定道,“那便留下今夜伺候本王罢。”杜有定喜出望外,携杜氏拜谢了殳引。
宴罢人去,殿内靡靡之音似未散尽,空气中尚有余韵。案上、地上肴馔狼藉,觥筹乱摆,宫女们静静收拾,此事于她们早已习以为常,连在肚中抱怨几句都忘记了。
殳引教人搀扶,踉跄一路送回寝宫。待到宫中,挥去太监、侍女,跌坐榻上,抬头看见杜氏站在不远处,于是眯起眼,似看不清一般,蹙眉细看了一阵。杜氏虽非烟花柳巷女子,然而早经风月,安能不懂,此刻忙上前献媚。殳引伸手指着她,杜氏过去,那手便指着跟到自己身侧,殳引舌头打结,咕噜半晌才道出一句,“你……你是何人哪?”杜氏弯眼巧笑,作了个万福礼,“小女正是杜有定之妹,方才殿前献舞,得大王垂幸,这刻特来服侍。”殳引挺了挺腰,脸侧向一旁,想了想,道,“好……好似确有此事。”又道,“那就……那就服侍本王……嗯……更衣罢。”那女轻笑而应。
然而应了却不与殳引更衣,反而在旁解开自己袍扣,那衣衫便随之滑落,露出香肩、玉臂。杜氏见殳引盯着自己,又对其一笑,欲脱去内衬。这刻殳引忽而拉住她的手,用劲之大惹的杜氏叫疼不迭。殳引道,“何得如此!”说毕甩她手去,杜氏差些跌倒在地,殳引喊道,“来人!”门外便冲进几名侍卫,殳引指杜氏道,“此女好不要脸,速速带下去,别在此丢人现眼!”杜氏震惊不小,一双圆眼瞪着,小口长着,脸上不急做出表情便被人带去。
殳引酒醒一半,见杜氏外衫尚在榻旁,便抬脚一踢,鼻中哼了声。
第二日,杜有定进宫寻他妹子。杜氏昨夜遭此羞辱,今日见兄,便又哭又闹,非要回家不可。杜有定安慰道,“且留在宫中,再寻良机。”杜氏冷笑道,“没名没分,留在此地当贱婢有何好!兄若强求于我,何不去替我求个夫人的身份!”杜有定眼珠转了转,思及有理,便道,“大王留你一夜,百官皆知,我若提出让大王赐你身份,即便其与你并无恩情,也不会拂我脸面。”杜氏思那杜府侍卫,便道,“我可回家小住二日?”杜有定道,“岂可!何况如今其方似有瘟疫蔓延之势,你待在宫中也可保万全。”杜氏不悦道,“凡事皆按照兄长之意,哥哥何曾听过小妹一言。”杜有定知日后多有依仗妹子之处,便笑道,“为兄的岂有不听之理。只要妹妹答应留在大王身边,其余要求但说不妨。”杜氏思了一会,说道,“这宫中皆无自己亲信之人,那服侍我的宫女笨手笨脚,又暗地笑我昨夜丑事。我欲将府中平日伺候的丫头带进宫,此事哥哥可肯帮忙?”杜有定手一挥,道,“嗐!要弄几名丫鬟入宫有何难。”杜氏笑了笑,“如此,那便请哥哥再送几位亲信护卫入宫。”杜有定道,“你乃宫中女眷,身边除宫女、太监,岂能留护卫。”杜氏道,“这宫中岂可无一保护我之人。”又一拉有定袍袖,低声道,“况且有自己人在后宫,倘若他朝有事也能有个照应。”杜有定一惊,抬头看着杜氏,“你道……”杜氏笑道,“不可言。”杜有定面上虽惊,心中却说,好不歹毒的小妮子,我才想至送妹生王子之举,她已思及谋权篡位。但想此事虽不可行,可若有个万一呢。于是便答应下来。杜氏便提了几名府中侍卫,其中理所当然有那管家儿子。
☆、第五十五章
其方城乃越国都城,亦是有桓最繁华之境。然而此时城内却店铺紧闭,人不出户。你道为何?原这其方新近瘟疫肆虐,已有数十人染病而亡。
殳引得闻此事,速命宫中太医到民间救治。只是这病来的及其凶猛,有传言,平常人只需看一眼患者亦或与其交谈一语便会染病。一时其方人心惶惶,即是医术高明的太医们对此也束手无策。
疫情一再加重,殳引思不出良策便迁怒传讯官员,治了几人罪,却仍是一筹莫展。
这日早朝,殳引对百官道,若有人能替其想出对策,令其方百姓顺利渡过此难,便可加官进爵,赏赐良田百亩。杜有定早待此言,见众官员皆不声语,便自行出列,朝堂上拜了拜,道,“禀大王,臣有一策,虽非良记,却也能解燃眉之急。”殳引立即免去他的礼,道,“大人速速说来。”杜有定道,“众太医研制药方尚需时日,然染病者日益增俱,到时药方未能制成,其方一城却已因疫情而毁。如此大王不妨命人将病者安置一处,限制其活动。凡因病而亡者,皆运至偏远地区,以火油焚化,骨灰埋于三尺之地。”殳引皱了皱眉。此时有官员出列道,“臣有异议。”殳引道,“说。”那人看了眼杜有定,杜有定却只拿眼闲看别处不予理他。那官员小心拜了礼,说道,“臣以为此举不可。其虽明说安置,实乃□□。大王若仅仅因为百姓得病而将其□□,必会遭到民众抗议。这于如今局势不利啊。”杜有定哼了声,道,“那且问大人可有更好的法子?”“这……”那人支吾一番说不出。杜有定冷笑道,“安置也好,□□也罢。若不如此,到时别说其方百姓,就连你我恐也性命难保!”回身又朝殳引拜了揖,道,“请大王明鉴。”殳引拿手抵住脑袋,心中苦恼不已。公培寅如今远在淇国,即是派人星夜传书召回,恐也太迟,更何况相交疫情还是淇国战事要紧。殳引想了片刻,无奈道,“那便依杜大人之言去办罢。”说毕懒懒一挥手,“散朝。”杜有定挺胸而立,睥睨众官。
然此举并不能除去根本,况官府关押病者,更是惹怒百姓。病者亲属欲往探之,皆被乱棍打出。而瘟疫却没因此得到控制,每日染病者仍不断增加。一屋不够便关二屋,二屋之后又是三、四。如此下去,朝中便无空地可关押病者了。
那杜有定为此又偷偷与殳引说,“既然此病无药可医,染上便是一死。大王何故要浪费物资去救助他们。不如……”说着拿手在自己脖子前一横。殳引看他一眼,道,“无故关押已惹得民间怨声载道,倘若下命诛杀病患岂不是要教百姓揭竿而起。”又叹气道,“若丞相在此必不使我如此为难啊。”杜有定缩了缩肩不敢再言。
一月已去,病疫未有缓解,反有愈演愈烈迹象。宫中大门终日紧闭,除非军情急报,一概不准入内。殳引无法,只得下死命,命太医十日内研制出解药,否则所有太医院士一个不留。性命攸关,钱太医、周太医等数日不睡,只是实无良方。
眼瞧十日期限已至,太医们只等着领死。这刻一早便齐齐整冠跪在殳引宫前。殳引早已卧起,只是知道太医们跪在外面而不愿出门。等了半时,殳引无奈叹气,王命已下,便不可再收了。于是教太监整了整袍将出门去。
说也是巧,此时便有一侍卫匆匆来报。殳引隔门问何事。那侍卫大声道,“昨夜有人闯入关押之处。”殳引一惊,忙拉开门,问,“是何人?患者如何?”侍卫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又正又亮,道,“擅闯者乃一位背桃木剑的道士,闯入后只撒下药丸便去。”殳引听的直皱眉。后方太医亦纷纷交口议论。又听那侍卫道,“昨夜服用药丸者今日已大好。官府已派人捉拿此道士。”殳引一听那药丸是救命良药,瞬时挑眉大喜,又击掌道,“好!好!若能捉到此人,其方就有救了。”太医们也喜上眉梢,庆幸自己幸免于难。那侍卫又道,“昨夜道士留下药方一张。”说毕便双手递上前来。太监立接了交给殳引,殳引拿着薄纸甚是激动,亲自走下阶送与钱太医等。太医们依次接着看过,看罢不停点头赞说,“果真是神方子!”
有此一方,其方瘟疫便解。城内百姓无人不知那青衫道士,更有传此人乃神仙化身,专门到凡间来化百姓疾苦。于是百姓自发在城中建起道观,筑泥像来拜祭这道士。
此事传与殳引耳中。殳引闻之掸了掸手,笑道,“诸类民间儿戏,不必在意。”杜有定在旁道,“只怕此人有蛊惑人心之疑啊。大王且想想,如何其方无缘无故便出此疫情,如何此人又正巧于此时来此地解此灾祸……”说着斜眼瞄殳引。殳引收起笑意,瞥其一眼,道,“既然此人如此之神,不妨将他带来与本王见见。”杜有定领命而去。
不几日,杜有定便带一名道士前往宫中拜见殳引。殳引坐于堂上,那道士见之只微微拱手作了礼,并不叩拜。殳引见其似乎面熟,再细看心中便倏地一顿。惊愕半晌才道,“是你?”杜有定见殳引神色有异,又听此问,便也有疑,道,“大王认得此人?”殳引忽而想起鹄山之事,顿了顿,侧过头去,不看那道士,“本王岂会认得他。”原此人正是当初郜山捉妖的李文成,殳引于郜山杀死氓国使臣,丢弃殳荣护额,此人一一知悉,此刻便不肯与其相认。好在李文成似也不记得他,眼睛不抬,只淡问道,“不知越王唤贫道于此是为何事?”殳引哼一声,道,“百姓都道道长有呼风唤雨、招龙引凤之神术,本王心神向往,想见识见识。”李文成道,“民间传言安可信。”殳引道,“道长莫谦虚。其方已数月不曾下雨,本王希望道长能替其方百姓求得一场甘霖。”李文成还未说,杜有定立即接口道,“道长既然肯施药解救百姓,此必不会推辞的。”李文成便点了点头。
此事说定,便由杜有定将仪式安排于越国太宗祠神坛。到召神吉日,宫中便驾出一座梨花木雕平层马车,由两队侍卫分在前头清去闲人。杜有定等朝中有地位的大臣驾马随行,李文成步行于众臣之后。再便是太监及宫女小跑护在两侧。
其方百姓早闻今日李道长将祈神唤雨,一早便候在街道两侧,待人从宫中出来,便不住欢呼,更甚者朝之跪拜。殳引坐于马车之中,起初见状只当是百姓见了君王行礼,行一段路,耳中所闻皆是“李道长……李神仙……”之语,心中便十分不悦。于是将杜有定唤至跟前,“何以不将百姓驱离,任由其在此喧闹。”杜有定看了看四周,为难道,“往常祭祀祈神之举,百姓皆可随行观礼。”殳引不耐烦的摆了手,道,“那且逐至列队最后,让其尾随。”
说这一行人从王宫而出,一路南行,穿过其方城南门,又行得三里路,便至一座祠堂前。那祠堂正前摆列三座石门,仅中间一扇为空,顶部石刻着太宗祠大字。杜有定拉绳下马,赶至殳引车前,亲自将其搀下马车来。殳引着一身玄色朝服,双手端放在腰间绅带,步入祠堂。随行之中除李文成外,只大臣与太监、宫女,及一列侍卫方可入内。其余人便立于门外,远远观之。
从祠堂而上便可至神坛,众人站于底下仰看。不多时,殳引便出现在神坛,很快侍卫分列其两边,大臣们驻足身后。只听有人唤一声“吉时已至!”顿见宫女捧着供桌、香炉和烛台上来摆至神坛中央,又见太监挑着牛头,羊头等祭祀牲物。待都摆至好,便焚上香,底下祠堂之中传来碎碎乐响。
李文成踏着台阶方至供桌之前,那底下百姓见了便大呼,又纷纷下跪,朝天叩拜。殳引不住皱眉。李文成不与理睬,只将背上桃木剑解下,口中喝一口供酒,喝罢却不下咽,摆头喷在木剑之上。又拿桌上大笔,沾一旁大碗中牛血,在黄纸上书几道符。待事毕便听其口中念念有词。
殳引站于李文成右下,双手抱胸冷眼观之。此时正是二月初二,冬虽过,春却未至,神坛四周无甚挡风,吹一时便忍不住打一喷嚏。杜有定忙将自己大氅解下,替殳引披上。殳引一手揪着领口,又等半刻,只见那李文成站立不动,方才尚有声响,这刻竟连声音也不闻了。殳引不动,其余何人敢动。又及底下百姓极为尊奉李文成,这刻便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声,只见得供桌之上烟篆乱舞。殳引耐心等足半日,终是忍无可忍,忽而抬腿踏上阶去。众人忙跟着上前。李文成背对而站,殳引对其道,“道长只当本王是三岁孩童来耍!”李文成未答话,殳引又道,“再等半柱香,你若还是呼不了风唤不了雨……”话未完,只听李文成道,“即使呼不了风唤不了雨那又如何?”说着转过身来,看着殳引。殳引被其一看,心中便有怯意,口中仍道,“那道长便是装神弄鬼,不仅愚弄满朝文武更是愚弄其方百姓!”李文成淡淡一笑,朝底下跪拜百姓看了眼,继而道,“有人曾亲眼目睹妖魔鬼怪,此刻为何不信?”殳引不禁一退,拿眼瞪视。李文成亦还以眼色。殳引咬牙,指着其道,“此乃妖道!给我拿下!”
底下众人本也不知神坛之上发生何事,此刻见侍卫上前将李文成绑了,顿时哗然,皆喊道,“不可伤害神仙!”其越喊殳引便越气,抽出侍卫挎刀,抵在李文强胸口,道,“妖言惑众!留此妖道在世,本朝便无宁日了!”说罢手中一用劲,刀尖便直戳心脏,李文成登时一命呜呼。其方百姓见之嚎啕大哭,甚有气愤者与侍卫起冲突要冲入祠堂。
殳引将刀往地上一掷。正于此,只见本是晴好的天色忽而暗淡起来,空中浓云乱卷,顷刻狂风大作,将供桌掀翻,牛头牛血撒了一地,纸符满天乱飞。一时连人都站不稳。众人忙护着殳引躲进祠堂。大风吹的祠堂木窗咯咯作响,正午的天色却如黑夜,二月的天气却打起春雷。连打几个闷雷后,突然一道闪电划亮天际。殳引正抬头,见远处天地相接出竟腾起一条青龙,携风裹云直冲天去。殳引目瞪口呆,忘记护住头,风卷着木屑刮在其脸上,便刮出一道血痕。
此时此刻,大雨才至其方城。
☆、第五十六章
说是一日夜里,前方派人快马来报褚千里大败氓军的消息。殳引正于殿内与杜有定议事,闻此,喜的只拉住杜有定手道,“丞相果不负吾愿!”杜有定牵牵嘴角假笑道,“丞相良策仍需褚将军率军有方。”殳引点点头,道,“此话甚是!”说毕命人摆上酒宴,对杜有定道,“此等喜事,大人可愿陪本王畅饮几杯?”杜有定拱手道,“能与大王分享喜悦乃臣之幸事。”
不多时,太监便搬上食案,摆上酒水小菜。杜有定亲与殳引满上一杯酒。殳引心下快活,极其随意,拿酒觥示意了下便独自先饮。杜有定立即又替他倒上,殳引连饮三杯,方摆手道,“大人请。”杜有定这才回身坐至案前。席间又多说奉承之话,殳引初听尚有趣味,慢慢便也索然,喝罢一壶酒,心头又热又乱,杜有定仍说,“大王威名神武,介时攻下氓国不在话下。”殳引直皱眉,推了壶丢下箸,自己站起身来。杜有定忙也跟着起身,殳引道,“不忙,大人请尽兴吃罢再去。”说毕强把杜有定按回座上,自己则离殿而去。杜有定怔怔看着殳引,这便留也不是去也不是。
说殳引去何处。原此等大事,他怎能藏着等明日才与文苒说。此刻便趁着酒兴先去弗仕院了。因已夜了,太监提灯一路随行,到了院门,门口守卫立即拜礼。殳引不理,只踏入院去。
此时□□未至,院内无景可赏,几株晚梅倒还开的盛,嫩黄的花瓣在夜里泛白,炸裂一般露出肚中心蕊。空中又有一勾月悬在檐尖。殳引同太监道,“你们且留在此处。”太监答了是便向后退去。殳引双手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