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陛下有一段白月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颉又伸手去握被子里严清鹤的手,原先冰凉的手现在也烫起来。
“陛下,”太医一直对两人过于亲昵的行为视若无睹,只道,“您先离开吧,您染上病气就不好了。”
章颉又去看严清鹤的脸,却见昏睡中的严清鹤微微动了动嘴唇,发出几个音来。
虽然那声音又低又沙哑,却还能分辨出,他叫的是:“娘……娘……”
章颉蓦然感到心里酸得厉害。他头一回心里有愧,他像是忽然才发现,严清鹤也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爱恨的人。
大皇子有一群人众星捧月地捧着他,小心翼翼地围着他,护着他,照顾着他。严清鹤若在家,也该是多少人关照着;可如今在此处,却没个病时可倚靠的人。
换言之,他能靠的只有自己。
严清鹤睡得不安稳,梦里还皱着眉。伤病里的人总是最能激起人的怜惜。平时不管多强的人,病倒了,就成了弱者,需要被照顾,被保护。
章颉轻握着严清鹤的手,看了他许久。直到太医又出声提醒他,他才松开手站起身来,对太医道:“照顾好他。”
雨下得虽大,却是阵雨,当晚便停了,第二日一早就启程回宫了。原本当夜住着也是有些风险的,大雨之下怕有山洪。但在夜间雨中行路更过危险,何况山势较缓,林木茂密,山洪可能性很小,这才留宿,却也是不能久留了。
章颉晨起先问了大皇子,刘善道:“殿下后半夜有些发热,现在已无事了。太医说午后或许还会发热,也是正常的。”
章颉点点头,又问:“他呢?”
刘善便知道问的是严清鹤,应道:“严大人,并不大好……”
严清鹤并不止是不大好。他断断续续高烧一夜,折腾了许久终于降下去,没等天亮又烧起来。发烧时浑身难受,又一夜没睡好,头又沉又隐隐作痛,一团浆糊。他曾经听说有人高烧一场烧成傻子,现在也很忧心自己的头脑是不是还正常。
到要走时,总算又好了一些,神智也比较清醒了。刘善问皇帝:“严大人是去宫里,还是回府上?”
章颉忽然想起昨天夜里,严清鹤在梦里喊着娘。生病时或许还是有家人在身边更好些。他说:“送他回去吧……叫太医先跟去,以后也叫他常去看看。”
生病总算还有一些好处。严清鹤回到家中,却没人来询问他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是病人,需要静养,没人敢来扰他。
只是有一次,严清鹤昏昏沉沉地转醒时,看到母亲坐在床边,红着眼睛,轻声和他大哥说:“鹤儿何曾吃过这样的苦?他从小没有离开过家,哪里能照应得了自己……”
严清鹤低声唤道:“娘……”
顾锦见他转醒,忙用帕子拭了拭眼角,问道:“吵到你了?要喝口水么?”
严清鹤摇摇头道:“我没事……不过就是,着凉发热罢了,什么大毛病呢……娘怎么还哭了……”
顾锦道:“你从前几年也不病一次的,这才一年就病了两回,可不是大事情么?什么叫做不过是着凉,你腿上还有伤……”
严清鹤扯起一个笑来:“一点点小伤,小时候顽皮,磕磕碰碰的多了。”可是一脸病容,笑得并不好看,反而更衬得憔悴了。
顾锦连忙道:“好好好,没事没事。不说了,娘走了,好好歇着吧。”
“别……”严清鹤说,“您再陪陪我吧。”
大皇子没几日就好全了,又能活蹦乱跳了。严清鹤却不像个青年人,高烧几日反反复复,在床上躺得浑身难受。
章颉原本已经习惯严清鹤在他身边了,就像很多年前他也习惯有人在他身边一样。忽然没了人,而且这人还是因病离开的。
人遇到事情,总是克制不住地要往坏处想。章颉每日听到严清鹤还未好转,心情就沉一分。人不是铁打的,就算是年轻人也经不住这么久病地耗着。
他年纪不小了,经不起得得失失了。他向太医兴师问罪,太医说:“不只是伤病。病人先前思虑过重,一时淋了雨,伤口又没有即使处理,自然就病垮了,一时难好。伤口易愈,心病难医。”
他一听就没了火气。思虑过重,严清鹤为什么思虑过重?归根结底居然是自己埋下祸根。
第二十五章
其实章颉是庆幸的。幸好伤的不是大皇子,幸好病得厉害的不是大皇子。他得感谢严清鹤。
可他还总是没由来地烦闷,在朱批落下的时候出神,在夜晚那一盏小灯昏暗的柔光里难眠。
这时候他就发觉,他在忧心严清鹤。
他总是从别人嘴里听到,严清鹤又怎样了。传过几人的消息,比没有消息还叫人不安。然而他却不能显示出他的不安,他要处变不惊,他是皇帝。
但他毕竟时不时地心神不宁,难以抑制。章颉很少为什么决定后悔,可他此时却想,他当时就不该让严清鹤回家去。把人留在身边,能看得到,多少能放心些。
他很想见见严清鹤。这个愿望在时间的发酵下越发的急迫而强烈。这并不是因为什么深刻的感情,只是一种事情脱离自己掌控的担忧,就像心爱的小猫小狗受伤了却不知死活,也会担忧。
然而他却不能见严清鹤,他没有一个合适的借口,皇帝去探病,这名头太重了。想见却不能见——这种感觉他曾受过,也受够了。
没过多久便是太子的册封典礼。最初说起这件事时,严清鹤尚在礼部做得安安稳稳,或许有些事还需他经手操办。而如今,他却只能躺在病床上,听别人说起罢了。
严清鹤此时已经好了许多,不再发高热了,但时不时地还会低烧,总也缠缠绵绵的,不肯大好。顾锦认定他大病一场需要补身体,天天让厨房换着花样做滋补的菜,又不叫他劳累,要让他在家中多休息一段时间。
他毕竟找到了太子,是保护太子的功臣。皇帝给他赏赐了许多东西,由刘善亲自送到府上去。还有皇帝一封手书,抄了《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严清鹤把手里一张罗纹鱼子金小笺反复看了几回,封成原样收起来了。他知道皇帝担忧他。他想起那天皇帝握着他的手。他的手是冷的,皇帝的手是热的;他的手是热的,皇帝的手是冷的。
皇帝祝他长寿——严清鹤又觉得很有趣。皇帝大约是怕他一病不起,不小心再病死了。可是这诗原是写给秦君的,皇帝写给他,岂不折寿?
这样矛盾,就像他和皇帝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但他病了一回,在床上静养许久,居然把这些都看淡了——又或许是烧得太久,烧坏了脑子。
他从小就用功苦读,一直风光又忙碌,终于得空歇一歇也好。他做什么事情,也没什么所谓了;皇帝要怎样,就随他怎样吧。他就是胡思乱想太多,把自己都想病了。可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哪里又有命重要呢?
景遐又来探病了。他头一回来的时候,严清鹤正是高烧不断,难受得不想见人。现在他在床上躺久了无聊,正有人来给他解闷。
景遐见了他先叹了口气,严清鹤忙止住他:“你这是什么意思?哪有来探病这么愁眉苦脸的,也太不吉利了。”
景遐道:“你也在乎吉利不吉利的?”
“就算我不在乎,你叹什么气?我现在好着呢。”
“你哪里好?”景遐说,“你照照镜子再说这话。”
“我这是病的,难免。”严清鹤答道,“可精神好。”
“在我面前,你还装什么?你近来过得不好,可这些原本都不关你的事。”
“那我要怎样,和你诉苦吗?”严清鹤笑道,“时运不齐,命途多舛……难免,难免啊。”
“你一句‘时运不齐’说得轻巧……”景遐道,“赵家倒了,王相退了,太子也立了。你呢,你在做什么?你给皇帝理文书,还是在家养病?”
严清鹤觉得景遐问得莫名其妙,他带点笑意地反问:“不然呢,我应该做什么?我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了,旁的与我有什么关系?”
景遐当然不信严清鹤真的这么无欲无求,可他看严清鹤表情却自然得没有一丝落寞,却像是认真的。他沉吟半晌,才道:“有句话,我原不该问的。但我现在看在这么多年交情的份上问了,你照实答我——你到底招惹什么人了?”
“……没有。”严清鹤道,“纯是我自己倒霉罢了。你怎么问这个?别胡思乱想了。”
景遐想到一年前严清鹤吞吞吐吐,欲语还休地说他知道了些不可说的秘密,他疑心与此有关。但严清鹤一副咬死了不说的姿态,景遐也就不再追问。
严清鹤说:“你不明白。病过一场,人就变了。变俗了,却也看得开了。俗得要信这些吉利不吉利了,因为惜命了;看开呢,是很看得开了,世事如泡影,还是命要紧。”
“什么歪理。”景遐笑骂他,“还世事如泡影,你可别再看得太开,遁入空门了。”
“哪里是歪理……”严清鹤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这趟可是温先生叫你来的的?”
景遐叫他说得一怔,收敛神色道:“确实是先生叫我来的。他是你心思细,接连遇事怕要想太多,憋出毛病来,故而叫我来开导你。”
他顿了顿,又说道:“可你也太平静了,静得不正常了,所以刚刚才有意激你。清鹤——我要看不透你了。”
严清鹤在家躺也躺够了,探病的人也见够了。他觉得要是再继续养下去,皇帝都要失去耐心了。左右回去也没什么事情做,他不顾母亲劝阻又回了宫里。
那日他去见皇帝,穿的是自己的常服。浅绿的薄衫,清亮又温柔,如果在平常,足可以赞一句“青草妒春袍”。可他如今病容未消,脸颊上瘦下去,颧骨就显出来,脸色也不大好看,却感觉架不起这样鲜活的绿了。
皇帝怔怔地看了他半晌,才问:“怎么瘦了这许多?”
严清鹤无奈道:“难道还能病胖了不成?”
皇帝却不理会他的玩笑,问:“给你的补品都不吃么?”
“吃是吃,”严清鹤道,“只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里能一时就养回来。”
皇帝像是很见不得他消瘦的样子,依然锁着眉头。严清鹤只好道:“看着瘦一点罢了,人已经没事了。陛下的赐信臣收着呢,多谢陛下挂念,还是托了陛下的福。”
严清鹤暗想,明明是他生病,怎么却总是他来安慰别人?
却不知章颉听他说“托了陛下的福”,又是另一种滋味。他伸手抚上严清鹤的脸,可以清楚地摸到骨头。
天有些热,可皇帝的手有点凉意。严清鹤不知想到什么,不由得伸手搭在皇帝的手背上。等触感传来,他才猛地一惊。可皇帝正看着他,他有些尴尬地避开皇帝的目光,一寸一寸把手慢慢放下来。
皇帝问:“腿上好了么?”
“好了,早没事了。”
“朕看看。”
严清鹤惊道:“这有什么可看!”
皇帝笑着说:“你和朕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不是这问题……”严清鹤说,“不知道的人以为我腿断了呢。”
皇帝笑出声来:“那是你不知道你那时看着多惨,看着没点人气儿。也就是你年轻,不觉得是什么事情。”
其实严清鹤还是不好意思。他们是见不得人的关系,光天化日之下做这样暧昧的举动,就使他感到奇怪。
但其实又有多亲密呢?又好像是他做贼心虚,自作多情。他腿上的伤口已痊愈了,可痂还没完全脱落,长长的一道,像一条面目可憎又有气无力的虫子。
皇帝摸上他的伤口,严清鹤居然感到一阵酥麻蔓延到他脸上。皇帝惋惜道:“要留疤了。”
严清鹤道:“又看不到,不碍事。”
“还是叫太医配点药膏,多少可以消一点。”
“那么麻烦做什么,男人留点疤怎么了?”
“你当是什么好事呢。”皇帝笑他,“莽夫。”
第二十六章
“那陛下身上有伤疤吗?”
章颉的手就顿住了。他说:“有。”
严清鹤问:“陛下也用过什么太医的药膏……要消掉它们吗?”
“没有。”章颉笑着摇头,“朕去过边境战场……那时候留的,哪里有那么多讲究。”
严清鹤想了想,他其实一点都不熟悉皇帝的身体。即使他们在床上做过最亲密的事情,他却没有仔细看过皇帝的身体。
这些伤疤会在哪里?后背,前胸,还是腰际?严清鹤想象了一下,继而开始想象很年轻的皇帝受伤的情形。
章颉又说:“那一趟不该去的,平白连累你受罪。你是保护太子的功臣,想要什么赏赐?”
严清鹤道:“随陛下吧。不是赏过了么?”
“不是说那个。”章颉道,“那些物件你肯定也不在乎。朕看你喜欢读史——你不是说想做点事情么?先帝的实录断断续续耽搁了几年,过阵子又开始做,你愿意去么?”
章颉想了想,补充道:“等你身体大好了以后。”
严清鹤思索一阵,才说:“再看吧。”
他话是这么说的,但很快就开始想法子看当时的起居注。
还有一件事,严清鹤原本都不大记得了。有一日,他隐隐地听见什么“属国使者”“贺礼”一类的话,才想起来万寿节就要到了。
严清鹤在想,是不是该给皇帝送件礼物?以他自己的名义。他能送出手的,皇帝当然什么都不缺;不过不论送什么,都只是一份心意。
他也想过送一幅自己的字或者画,但是朋友之间随意送送还好,要送给皇帝,他又觉得拿不出手。
他回了一趟家,找出一样小东西。是个玉翁仲,护身的小挂件,极素极简,寥寥几刀刻出个宽袍高冠的老者。并不是什么很精妙的雕件,但是个古件,沉静古朴,茶褐的玉色越往下越深沉,把时间都凝结在里面。
老者的嘴只刻了一刀,细细看来,似笑非笑。
保平安的东西,怎么送都不会错。严清鹤用个沉香小盒子把它装起来,香材是南洋的料子,味道清甜幽远,似花似果。但这香料木性松软,又多是碎片,拿来薰的多,能成雕件的极少。
严清鹤放下盒子,指尖就染了甘凉的香气。
万寿节前一日,皇帝对他说:“你明晚还是到朕这里来吧……只是怕又要闹得晚了。”
严清鹤应了好,又问皇帝:“怎么陛下倒像不大高兴的样子。”
“太喧闹了。”章颉说,“也不是说热闹一点不好,只是这却不是给朕过生日,是给他们做排场的。”
严清鹤笑:“您是天子,您的生日是天下的节日,当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
于是严清鹤想,他的礼物还是等到明晚再送给皇帝。等到皇帝从朝臣和贵族中间脱出身来,只给皇帝过自己的生日。
这日晴空湛碧,天朗气清,宫城内外处处结彩。日间接见使臣,受百官朝贺,夜间还与宗亲后妃宴饮。
庆典前还需更衣,礼服穿起来极为繁琐,章颉一边由着宫人为他更衣,一边听刘善交代事情。
刘善说完一句,顿了顿道:“安王未至……”
刘善跟了皇帝许多年,大约知道许多年前的一点故事。他接着说:“安王才出发时,身体不适,故而回府了。来的是世子,一直赶路,昨日才至……”
章颉原先听得心不在焉,忽然听到这一句,反应不来,有些恍惚,又问道:“什么?”
“安王因病未至,来的是安王世子……”
猝不及防。章颉感到自己尚未做好准备。远远的思念也好,借着别人回忆也罢,那是一回事情;可要当面见他,又是另一回事情。
可笑的是,他那样想念章瑗,人将在面前,却想要逃避。
典礼将要开始了,宫中一片肃静,礼乐的声音庄严肃穆,回音从宫殿中传出去,和辽远的天空融在一起。
皇帝总是走神。外国的使臣献上贺礼,钟声敲响了,宰相带头举起酒杯,一盏酒,两盏酒,三盏酒。数百舞女捧花起舞,伶人和着琵琶轻声吟唱。
皇帝高坐堂上,看不清舞女的容貌,只见彩练飞舞。他对于这些仪式很熟悉了,不需全神贯注也能做得端庄漂亮,所以他总是走神。
他的目光不经意掠过章瑗。同样的遥远而模糊,但是很熟悉,他能想象得出清晰的面容。
但他不敢多看。他忽然想起严清鹤,而陡生一丝背叛的愧疚。章瑗说的很对,至高无上的权力的确改变了他。
威逼利诱是他,以权谋私是他。他明明可以把那一点心思压在心里,让它从始至终干干净净。可他没有——他要怎样面对章瑗呢?他不能坦坦荡荡地与他叙旧了,也不能问心无愧地剖白心迹了。
他毕竟不同于十几年前了。那时候,他可以用一腔赤诚对章瑗说:“至少你还有我。”
现在想来,果然是年少轻狂的话。章瑗离了他,过得很好,甚至于过得更好。念念不忘的,居然是他自己。
天色暗了,又一轮的宴饮方才开始。美人们轻歌曼舞,席上陆续摆了各色珍馐鲜果,较白日里更轻松和缓。
章颉用了两盏酒犹豫,最后还是说:“叫世子到朕这里来说话吧。”
章瑗走到皇帝身边,向他行礼,落座。皇帝问:“皇叔身体怎样了?可是有什么毛病?”
章瑗答:“多谢陛下挂怀,并无大碍。父王只是稍感不适,是臣弟怕这一路舟车劳顿,再出闪失,才替父王前来。时间匆忙,未及和陛下提前通报,愿陛下宽恕。”
“没事就好。”皇帝说,“要是有问题,只管和朕开口,宫里有几个太医还是不错的,皇叔身体要紧,马虎不得。”
章瑗点头应了,又说:“查不出什么病来,那年母亲走了以后,父王身体就不大好了……大约是心病。”
说起这个,两人就短暂地沉默了一瞬。皇帝一直低垂着眼睫,目光飘忽游离,不去正视章瑗。
也许是不敢吧。皇帝却又想起严清鹤——严清鹤或许已经在等他了。他想起近来严清鹤的痛苦,他故作云淡风轻的神态,和他依然清瘦的脸。他感到一些烦恼,他又该怎样面对严清鹤呢?
皇帝又问:“长禧郡主怎样了?”长禧郡主是章瑗的女儿,皇帝亲自为她取了封号。
章瑗含笑道:“她很好,就是还很喜欢闹,不过总能引得父王开心,也就随她了。”
皇帝说:“你可带她到京里多住一住,她长大后朕还未见过。她与玉蟾年纪也相仿,能合得来,也不会寂寞。”
“好,我来年带她来长长见识。”章瑗顿了顿,才接着说道,“不过若是长住,也就罢了……她性子太跳脱,在乡野地方没什么所谓,但怕是不宜在宫里住的。”
皇帝明白,章瑗不想孩子们再走他们的老路。他抬眼直视章瑗的眼睛,居然感到意外的平静。
转而却惊得一阵眩晕,喘不上气。
他曾经因为一双眼睛,险些毁了一个人。
现在他却觉得,那双眼睛,也并不是那样像他。
第二十七章
混沌。
章颉没喝几杯酒,也早醒了大半,却觉思绪无比混乱。一丝细微却尖锐的耳鸣从耳边蔓延开来,窜到头顶,让人头皮发麻。周边的声音还在,却不真切了,他看得到章瑗在说话,却并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陛下?”章瑗见他久不应声,试探着唤道。
章颉怔了半晌,忽然伸出手去,攥住章瑗的手腕。章瑗吓了一跳,皱起眉头,又唤了一句:“陛下?”
但章颉只是盯着他看了一阵,又慢慢松开了手。他只是想看看清楚,严清鹤到底与他魂牵梦萦的这个人,有几分像?可他觉得头疼,他一时竟然想不起严清鹤是什么模样。
他想的是谁,他爱的是谁?
章颉感到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什么,却理不清楚;又或许是他在抗拒真相,所以不敢多想。
他连喝了几杯酒,想压制住自己不安的情绪。酒液入喉辛辣,在鼻腔里又留下醇香的余味。他不感到困倦,反而觉得十分清醒, 清醒得亢奋。他听到心在跳动,跳得比平时还要快,连同额角都在跳动。
无比清醒,却不想思考。酒在身体里散开了,有些燥热。
他只有一个念头,他想见严清鹤。
宴席散的时候,严清鹤已在皇帝的寝宫里等了许久。他百无聊赖,翻看皇帝床头摆着的书,那个装着玉饰的小盒子放在他怀里。
终于等到皇帝回来,严清鹤把那个小盒子攥在手里,起身迎接皇帝。
他看到皇帝,脚步却不由得一顿。皇帝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那表情不是疲乏,也不是不悦,却有些威严甚至于是狠辣,叫他心头一颤。
皇帝直直地向他走来,他手里的东西还没有送出去,皇帝就吻上来。
这个吻一点都不温柔。急促,粗暴,充满侵略性,像是在发泄。
严清鹤觉得皇帝莫名其妙,他尚且还懵着,跟不上节奏。唇舌交错,他不习惯这样激烈的吻,透不过气来,嘴唇都有些疼。
这个吻结束时,严清鹤大喘了几口气。他感到皇帝的不正常了。皇帝抱着他,头搁在肩膀上,接着偏头去吻他的脖子。
太用力了,有些疼。严清鹤并不感到情动,只是疑惑与惶恐。忽然皇帝轻轻咬了咬他的喉结,又用舌尖舔了舔。他浑身一激灵,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盒子,硌得手疼。
不是的,皇帝平常不是这样的。皇帝在床上从来都是极其温柔的,会细细地亲吻他的手指,吻他耳后敏感的地方。皇帝体谅他,会尽力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