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胤礽重生]盛世华年-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举朝哗然。
  不管下头的人怎么议论,胤礽下定决心了做就定要付诸行动,其实从南巡之前本他就已经命人开始着手准备,不过是这个时候才正式下圣旨而已;朝里该知道的人也早就心下有了数;只因为胤礽这一系列的举动都太过出格;不单是朝堂,在民间也同样是掀起了大风浪,引来猜测怀疑无数。
  一时间众说纷纭,却谁都说不清楚,皇上的现在做的这些,会给以后带来什么。
  胤禔进到西暖阁的时候胤礽正皱着眉在看奏折,没有其他臣下在,胤礽见了他,就把折子扔到了一旁去,整个人都没形象地趴到了桌子上去。
  胤禔笑着走上前去,顺手捡了他方才看的折子,又是朝中那些顽固势力抨击胤礽这一年多来做下的各种‘置祖宗家法于无物’举动的无聊‘含泪泣血’之书。
  胤禔一边看一边笑:“这些人就差直接骂你是昏君说你要把老祖宗气得从坟里爬出来了。”
  胤礽轻哂:“一群老顽固。”
  “尤其这回下的那准许自由出旗的圣旨,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骂你呢,说你要把旗人的根都给挖了。”
  “让他们骂吧,反正也真闹腾不起来,”胤礽对此完全不以为然:“现在不比当年,没有几个带头的,他们拿什么跟朕闹?”
  当年满人刚入关时,还有个议政王大臣会议干预国政,后来在康熙一系列重用内阁,提拔南书房大臣,又找各种理由削弱宗室王公尤其是铁帽子王的权利的举措之后,到如今,八大铁帽子王的势力和话语权早不如当年,且简亲王雅尔江阿是自己人,胤禩袭了庄郡王爵这个铁帽子王也给撅了如今也不敢犯事,康亲王因为巴尔图的原因与胤禔走得近也半点不会逆胤礽的意思,剩下五个一个爵位没传下去,还几个都不是实权大的,小打小闹根本不可能给胤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麻烦,最多就是多废些嘴皮子而已,没了这些人带头,其他那些个也很难真的闹出大乱子来。
  尤其,胤礽的这一决策,真要说起来推崇的旗人其实还是很多的,特别是那些原本生计艰难的下等旗民,与其饿着肚子吃了这顿没下顿,倒不如另辟蹊径也许还有条活路,从前只能偷偷摸摸做的事情如今不但得到朝廷的准许更甚者是支持和鼓励,还有一些列的保障措施,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人自然是不少,比起反对的声音,这一部分人虽然大多身份地位在旗人里属低下层级,但架不住人多势众。
  所以关于这道旨意的实施是否会遇到大的阻扰以至进行不下去,胤礽其实根本不担心。
  这一点,胤禔自然也心里有数,叹道:“早知道这些老家伙这么麻烦,你不该让雅尔江阿跟着老九一块出海的,留他下来对付他们,倒是能给你省不少麻烦事。”
  “巴尔图本事也不赖,”胤礽随口说着,睨向胤礽:“话又说回来,你以为你又能好多少?骂你的人可不比朕少。”
  这倒也是实话,自胤礽登基康熙驾崩之后,胤禔接手全国兵务,虽然没有明确的职位,但权利显然是凌驾于兵部尚书之上的,还有调动四方兵马的权利,连护卫京畿的神机营也归他全权调配,基本说来胤礽对他的信任夸张得几乎叫人人侧目,‘副皇帝’这个名号也在私下里不胫而走,但不管别人怎么说,胤禔对胤礽却是十足忠诚,这一年多来,雷厉风行干脆利落地整顿军务,从京畿到地方,制定一系列新的军规军制,大刀阔斧地改革,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人,更因为他着力扩大各地驻防八旗火器营规模、提高火器营地位甚至以火器兵逐步取代骑兵箭兵的种种举措,背地里几乎被一众抱着‘骑射乃国之根本’的八旗宗室戳着脊梁骨地臭骂,各种弹劾奏折源源不断地送上胤礽的御案,奈何胤礽就是无原则地偏袒他,在皇帝这样的强权铁腕之下,众人即使气得跳脚也是动不了他分毫。
  胤禔对此却也不以为意:“管他们怎么骂,反正我是帮皇上做事,万岁爷你相信我就够了。”
  胤礽笑骂:“你不就是仗着这一点才肆无忌惮?”
  “说什么呢,我有分寸的,不该做的事情我不会做了让你为难的。”胤禔郑重道。
  “行了,别这么严肃,我没那个意思。”胤礽拉过他的手,撇了撇嘴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于是胤禔也不再说,转而问起了其他:“你那个研究院,下头已经有不少人在问我了,到底打算怎么个办法?”
  胤礽道:“前期招募有学之士,**成院,拿朝廷俸响,给予一定的文官品级,日后再与科举一样列为全通统考,与百科学堂对接,选拔贤能,暂定分为农业水利、兵学火器、中西医学、天文数理几所,之后再依需要添加,关于这事,朕会亲自监督。”
  胤禔点了点头:“行,既然你都定下了,我也好给人回话了。”
  胤礽挑起眉看胤禔:“你来,不单是跟我说这些的吧?”
  胤禔犹犹豫豫欲言又止的样子一下就被胤礽给看穿了,无奈叹了口气,道:“是有件事……”
  正想要说,下头人进来禀报,说是庄郡王求见,胤禔闻言有些意外:“你传他来的?”
  “嗯,叮嘱他些事情。”
  “哦,既然这样,你先跟他说吧,天色还早,我去看看弘昱,一会儿再过来。”
  胤禔说要走,胤礽也不留他,只让他一会儿来陪自己用晚膳就放了他离开,让传了外面的人进来。
  胤禩进门来很恭敬地请过安,胤礽让他起了身,见他微低着头一副低眉顺眼之态,不由得笑了:“朕虽然甚少传你,与你却也不算不熟,用不着这么拘谨吧?”
  “不知皇上传奴才前来,所谓何事?”
  “没什么,就问问你,从浙江送来的那些书,朕听说你已经都清点过了,还叫人给大致分了类?”
  “皇上交代的差事,奴才不敢不上紧做。”
  胤礽轻挑眉:“庄郡王果然不管做什么,都定是叫人刮目相看的,也难怪不论是宗亲还是那些朝臣有事都乐意找你帮忙……”
  胤礽话没说完,胤禩就已经又跪了下去:“这些日子是有不少人找上奴才,对皇上的诸项决策颇有微词,想要奴才劝说皇上您不要一意孤行,但请皇上明鉴,奴才并没有搭理他们,几乎都是闭门谢客,绝对没有做任何不容于您的事情。”
  “你觉着朕做这些是一意孤行?”胤礽冷声问道。
  说来胤禩虽然是圣祖皇帝出继出去的子嗣,但毕竟曾经也是皇弟,袭的又是原本的铁帽子王爵,虽然袭爵的时候这世袭罔替的资格就被夺了,但一众想给胤礽找麻烦的宗室和其他那些八旗大臣还就是看上了他,想游说他带头阻止皇上一系列‘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
  胤禩本人其实对这也确实没多大兴趣,他如今虽然做的是闲职没有什么实权日子过得倒是不坏,有儿有女丰衣足食,又有王爵在身人人见了都还得称一声爷,倒当真不想再去惹胤礽的不痛快,只是架不住有些人太执拗,而他又习惯了与人打太极,一般不会明着说不只是敷衍推却,这下便就又惹上胤礽猜疑了。
  胤禩暗道倒霉,请罪道:“奴才没有那个意思,是奴才失言了,请皇上勿怪。”
  胤礽不耐道:“别一口一句奴才了,就跟其他人那样称臣弟便是。”
  “……奴才不敢。”
  胤礽无语,自己的好意当真就这么让人觉得信不过?
  “回答朕的问题,你是否也觉着朕做这些不对?”
  “皇上忧国忧民,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社稷苍生,只是法子不拘一格了些,难免惹人非议,从来变法推陈出新之时定会有人出来说三道四质疑揣测,皇上又何必放在心上。”
  “你当真这么想的?奉承的话朕听得多了,倒是……”
  “奴才并非奉承皇上,奴才是当真觉着皇上的决策都大可一试,与其固步自封不如放手一搏。”
  闻言,胤礽终于是勾起了唇角:“你这话朕倒是喜欢听,行,这事朕交给你,下回再有人找上你,你就负责给朕说服他们,让他们就算不接受至少也保持个中立的态度,朕相信以庄郡王你向来伶牙俐齿,要做到这点想必是不难。”
  胤禩不敢不从,只能领旨。
  之后胤礽又与他闲话了几句家常就把人打发了走,虽然他并不怎么在乎下头的人如何议论评说他做的事情,不过若是有人借机煽风点火搬弄是非,也不是他能睁只眼闭只眼就放过去的,所以该做的敲打还是很有必要的。
  胤禩的态度也尚算让胤礽满意,至于之后的那些,他已经拿定了的主意,何人嘴碎都改变变不了。
  与其固步自封不如放手一搏,胤礽想着,还确实是有几分意思和道理。


☆、298、告白

  从乾清宫出来;胤禔就去了毓庆宫看弘昱;他进门的时候,弘昱正坐在正殿外的石阶上发呆;一副闷闷不乐之态,胤禔走上前去,问他:“怎么就你一个人?弘晋呢?坐这里做什么?书念完了?”
  “我念完书了,师傅都走了,”弘昱郁闷道:“弘晋被太子哥哥叫去东宫了。”
  “你没跟着去?”
  “太子哥哥没传我,”弘昱说着;抬起头;看胤禔的眼里带上了几分疑虑:“阿玛;我能不能问你件事?”
  胤禔见他一脸严肃,欲言又止的样子,轻挑起了眉:“你说。”
  “阿玛……您和二叔,到底是什么关系?”
  闻言,胤禔愣了一愣,完全没想到弘昱会突然问出这样的话,诧异之下干脆就靠着他也在石阶上坐了下去,问他道:“你怎么会突然问这样的问题?”
  弘昱道:“……不能问吗?”
  “倒也不是不能……”头一次面对自己的儿子,胤禔觉得尴尬得竟是说话都不利索了,但一贯他跟弘昱都是无话不谈,眼下弘昱对这事起了疑心才会直言不讳来问他,所以也必然不是他能随便敷衍过去的,想了想,他镇定反问道:“你是不是听到了别人说什么?”
  弘昱抿了抿唇,如实回话:“宫里有不少人都在议论……”
  这个胤禔倒是不意外,其实外头关于他和胤礽之间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也是因为他们两个都不太顾忌,不怎么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评说人前也是习惯性地亲近连避讳都很少,再加上胤礽对他几乎叫人瞠目结舌的倚重和纵容之举,也很难不让人心生猜疑。只不过这事怎么说都有些难以启齿,皇家私密敢当众嘴碎嚼舌根的人也少,但不代表不会有人背地里议论,尤其是在宫里,胤礽几乎就没去过后宫,胤禔却是一个月有大半个月会在乾清宫留宿也是众人都知道却心照不宣的事情,想不叫人浮想联翩都难。
  而弘昱自被胤礽接进了宫里养,和弘昱一块住毓庆宫,接触的宫里人多了,听到些风声便实在不是稀奇事。
  胤禔想着要怎么跟弘昱解释这事,弘昱却又开了口:“阿玛,之前您随二叔去南巡的时候,我在您书房里发现了一副二叔的画像……弘晋也看到了。”
  胤禔这下是当真有些意外了,也顾不上追究他们不经自己允许就跑自己书房里去举动:“弘晋也看到了?”
  “嗯,”弘昱点头:“后来弘晋还偶然跟太子哥哥提起,他听了似乎很不高兴,当时宝珠姐姐也在,也变了脸色。”
  “……”胤禔这下是当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难怪自从这次南巡回来,弘晳和宝珠那两个小家伙就对自己变了态度,弘晳态度冷淡不说还摆起了太子爷的架子,宝珠也不再来缠着自己教她骑马射箭,原来都是这事闹的。
  方才在乾清宫,他其实本就想问胤礽弘晳他们最近是怎么了,没想到这下倒是从自己儿子嘴里知道了原因。
  弘昱看胤禔不自觉地蹙起了眉,轻拉了拉他的袖子:“阿玛,宫里传的那些,是不是真的?”
  “若是真的,你会不高兴吗?”胤禔反问道。
  弘昱也有快十二岁了,又从小就是个人精,胤禔知道这事是瞒不过去的,而且其实要他当着儿子的面承认,于他来说也不是很为难的事,他也没打算否认。
  弘昱撇了撇嘴:“我有什么好不高兴的,阿玛又没有亏待过我额涅……”
  弘昱没有明着说,其实要说他心里一点不介意,倒也不是,起初只是有些惊讶,后来也就想通了,总归他本就是庶子,自己额涅都不是正妻他还有什么好替额涅抱不平的,阿玛喜欢的是万人之上的那一个比起是其他人反倒是件好事。弘晋和他一样是庶子,对这事也就没什么好多说的,只不过弘晳和宝珠两个则显然是在替皇后打抱不平就是了,又碍于胤礽的威严不敢当面做什么只能私下里对着胤禔发泄不满了。
  胤禔拍拍弘昱的脑袋:“这事以后别再说了,以后在太子爷和公主他们面前你小心一些礼数做全了别出了岔子,他们不会为难你的。”
  “我知道。”弘昱乖巧地点头,见胤禔脸上表情有些阴郁,再次伸手拉了拉他的袖子:“阿玛,您是不是不高兴了?”
  “没有,你别瞎想。”
  “阿玛,我支持您的,二叔……很好。”
  胤禔一愣,随即失笑,拧上了他的鼻子:“你还真是……”
  回到乾清宫已经是一个多时辰之后,期间胤礽派人来催了几次,天都黑了,胤禔进门时没让人通传,就靠在门边静静看着胤礽,一瞬不瞬,灯已经点上了,胤礽还在看奏折,神情专注,习惯性地微蹙着眉。
  过了近一刻钟,胤礽不经意地抬起头,见他就站在门口,回过神没好气道:“你站那里做什么?你还记得回来?爷快饿死了。”
  胤禔笑着走上前去:“饿死了做什么不先吃东西?”
  “等你,你难不成想吃剩饭剩菜?”
  胤礽话说完就吩咐了人传膳来,俩人坐到桌前,胤禔不时地给胤礽夹菜,自己却没吃多少。
  胤礽疑惑看他一眼,也停了筷子,微抬了抬下颚,问他:“你去找弘昱说什么了?怎么这么久才回来?还有你之前不是说有话要跟我说?”
  “就问了问他的功课,多说了几句……没事了。”
  胤礽看他的样子不像是说的实话,不过却也懒得追问,随他去了。
  用过膳,胤礽又说要沐浴,胤禔摸了摸鼻子,道:“我看,我还是回府去……”
  胤礽奇怪地横他一眼:“府上有急事?”
  “……没。”
  “那你现在回去?宫门都关了,这会儿要出宫得多麻烦?”
  “那就算了。”
  胤礽无语:“莫名其妙。”
  胤禔讪笑,自己也觉着自己这样挺不正常,他虽然在胤礽面前没个正经惯了,但是之前被自己儿子一通盘问,到底还是有些脸上挂不住,头一回,对着胤礽也尴尬了,然后又自己都觉得这样的心思略为矫情,更不好意思与胤礽提。
  小太监来与胤礽禀报,说是都准备好了,请他过去。
  胤礽转头冲胤禔努了努嘴:“一起?”
  胤禔道:“你洗吧,我看会儿书。”
  胤礽没有再说,径直去了。
  他也察觉到了胤禔去了一趟毓庆宫回来就变得有些不正常,靠在雾气蒸腾的浴桶里闭上眼睛,心想着到底是什么原因,一时半会地却没个头绪,而显然看胤禔的样子是不想说的他也懒得去逼问,只是心里有些不痛快而已,平日里这个时候定会蹭进来把一众奴才挥退了然后动手动脚的人今日却是半点动静都没有,连话都没有多说,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等到胤礽沐浴完出来,胤禔还坐在桌前心不在焉地翻着书,连他出来了也没察觉到,胤礽走上前去,弯下腰从身后揽住了他的脖子,嘴唇蹭了蹭他脸,轻声问他:“你不洗吗?”
  “进宫之前在府里洗过了。”
  “那……去床上?”
  胤禔合上书,捉住在自己胸前胡乱游走的手,反手把人勾到了身上。
  “这么热情?”
  胤禔的眼里带着笑意,胤礽却一手揪住他的衣襟:“你够了,别再给我拿乔……”
  把人抱上床去,欺身压上胤礽之时,看着他已经有些意乱情迷了的眼睛,胤禔心下一声轻叹,却又瞬间释然了,不管是什么人说什么,他认定了的,就不可能会放手。
  胤礽勾下他,抱着人翻过了身去,趴到了胤禔身上,眯起了眼,问他:“在想什么?”
  胤禔笑着抓起他的手亲了亲,又微撑起身,亲在他的唇上:“想陛下今日这么热情,我是不是要更卖力一些。”
  胤礽就着他的唇又多啃了几下:“那就来啊。”
  “保成……”
  “嗯?”
  “我喜欢你。”
  胤礽微一愣:“突然说这个做什么……”
  “我喜欢你。”胤禔郑重地再一次重复。
  “……”沉默了片刻,胤礽贴上他,送上一个深吻。
  唇齿相依,缠绵不止。
  “我也喜欢你……”
  呢喃自相贴的唇间溢出,胤礽从前一直觉得太过矫情难以启齿的话这会儿却又这么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口,然后突然就激动起来,不顾一切的加深这个吻,只恨不得他们能就此融为一体。
  胤禔一手托着胤礽的头,一手抱着他的腰,再次翻身调换了上下位置,全身心地投入这场激。情纠缠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挺肉麻的


☆、299、军情

  八月;胤礽下旨;出幸塞外。
  车轮碾过石子有些颠簸,马车行得其实不算快;胤礽放下书;闭了闭已经有些酸疼的眼睛;推开窗看外面;大多数随队的人都在骑马;弘晳的马就落后一点和胤禨一块跟在马车左边,而原本这个时候应当会上前来的胤禔却没有跟过来;反倒远远在队伍后面。
  胤礽一时有些奇怪;再看原本跟皇后一起在后面马车的宝珠不知何时也下了车换了马,正纵马上来找弘晳和胤禨两个说话,眉飞色舞地说着似乎是一会儿出了塞外要与弘晳他们一块去打猎。
  胤礽听了一阵;吩咐停了车,把宝珠叫上了车来。
  宝珠一身火红色的行服格外的招眼,风风火火地上车来与胤礽请过安,就撒娇着靠到了他身边去,胤礽伸手点她的额头:“你给朕收敛一点,别成天就想着在外头疯玩,哪里有一点公主的样子。”
  “那有什么关系,”宝珠却是满不在乎道:“谁说公主就一定要成天闷在闺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就喜欢骑马打猎,若是汗阿玛答应,我还想从戎入伍呢。”
  “胡闹,哪有女儿家上战场的道理,”胤礽敲她的脑袋:“你该跟你大伯家的格格学学,看看人家多娴淑,那才像真正的大家闺秀,你倒是跟个野丫头一般,都十三岁了还这么咋咋呼呼,以后谁敢娶你?”
  胤禔家的格格也就比宝珠小几个月,和弘昱一样是庶出,但因为这一世胤禔只有这一儿一女,也是疼宠得很,不过这个格格性子倒是一点不像他,按胤礽的话说是自己家的野丫头倒比较像他这个流氓兵痞子,他家的,也不知道就怎么教出这娴静性子来的,可惜宝珠从小没少跟她一块玩,却是半点没学到。
  “我才不要那样,”宝珠撇了撇嘴,小声嘀咕着,然后又高兴地说了起来:“方才我跟十五叔说,他已经答应了出了塞外带我去打猎,还教我用火枪。”
  于是胤礽方才说的话等于全白搭了,本想再教训两句,看宝珠满脸兴奋,胤礽想想又还是算了,本来他也没打算把女儿养成跟其他那些用各种教条规矩一个模子框出来的八旗贵女那般,只要她不是太出格便也就算了,只是又不免有些奇怪,问她:“从前你不是骑马射箭都是要找你大伯教你的吗?怎么现下倒是缠上了十五叔了?”
  提到胤禔,宝珠的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支吾道:“伯王贵人事忙,我不好总去扰着他……”
  胤礽听着,虽然觉得宝珠说这话的语气有些不对劲,不过却也挑不出哪里不对,胤禔虽然自己总是把闲人二字挂在嘴边却其实一点都不闲,全**务都要管怎么可能真正闲得下来,何况现下边境也不太平。
  半个月之前兵部收到军情公文,先前胤礽让准噶尔、和硕特、**三方对峙和谈,然后便就谈崩了,拉藏汗在三方对峙之时突然中毒暴毙,和硕特人言之凿凿是准噶尔部勾结桑结嘉措一起毒害了他们汗王,抓了桑结嘉措连朝廷都没有上报就直接杀了,噶尔丹策零被人护着逃回了准噶尔去,之后和硕特部的亲王达西巴图尔之子罗卜藏丹津领兵打着复仇的名义就进军了准噶尔。
  当然这些,胤礽派去的使臣明面上劝和、私下里的挑唆的行径自然是功不可没。
  消息传回京,胤礽一面以准噶尔部有错在先这一回又是证据确凿为由下令按兵不动冷眼旁观,一面准备出巡塞外,自然是来安抚其他的这些蒙古部落,同时也是警告他们,不要再卷进这场风波里头借机生事的。
  而与此同时,兵部也开始调兵遣将,准备一应征战事宜,这一场仗,最多半年,怕就要打响。
  胤禔也一早就与胤礽说过,他想要亲自带兵前去,胤礽本不大乐意,但看胤禔当真志在战场,也就没有违他的意愿,点了头。
  当日出塞外驻跸之后,胤禔去御帐找胤礽,便与正从里头出来的弘晳撞了个正着。
  弘晳是来给胤礽请安的,看到胤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