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三李四-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玉儿点了点头:“我看出来了,但你不行,武学造诣至少须得有孟教主那样的,才能准确无误的把那王蛊逼到手指上……而且王蛊一定会不断的挣扎,传送内力的人到了最后可能会散尽修为,正因如此,王蛊才会被人称作无解。”
能和孟小安的武艺一样的人,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都算过一遍了,里面并没有修习至阳武学的人——姑且不论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就说可能为了孟小宁散尽修为,这就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得到的……或者说,若是有一个人的武艺真的到了孟小安的境界,要他去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散尽内力,他如果同意,那离成佛也不远了。
事情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娴妃(六)
“殿下,皇贵妃娘娘派了小太监来传口信。”管家在外面敲了敲门:“您和小孟公子可是睡醒了?”
张思勉早就醒了,正看着头顶的床幔想事情,倒是孟小宁四肢并用扒拉在他的身上睡得正香,听了外面的声音也只是把脸又贴在张思勉的身上蹭了蹭。张思勉被孟小宁蹭得一身火气,可是敢怒不敢言,听了管家的话连忙推了孟小宁两下:“小宁,醒醒,母妃有事要同我们说。”
孟小宁还没有睡醒,半梦半醒的应了一声,而后迷迷糊糊的嘀咕道:“你先去,我马上来。”
左右娴妃娘娘的口信也不是圣旨,孟小宁在不在场也的确不重要,张思勉知道孟小宁现在越来越嗜睡也和王蛊有关,又有些心疼起来,他伸手揉了揉孟小宁的头发,自己收拾了衣服起了床。
等到孟小宁走到前厅门口的时候,就听到张思勉惊疑不定的问话。
“你说什么?”张思勉看着面前满脸喜色的太监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你再说一遍!”
孟小宁生怕是出了什么事,连忙走了进去站到了张思勉的身边,他见那小太监似乎欢喜异常,直觉不会是什么大事,也不知道怎么张思勉的反应如此之大。
那小太监有些谄媚的笑道:“恭喜三殿下,恭喜小孟公子,今日太医去给皇贵妃娘娘请平安脉,诊出来了皇贵妃娘娘已经有身孕了,看上去还不到三个月。”
这下连孟小宁也一时无话,他再怎么策无遗算,也算不到别人生孩子的事情啊。
张思勉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高兴,若说不高兴那肯定不是,顾家多了个皇子公主对他有百利而无一害,即便是个男孩子,这个弟弟与他的年纪相差的太远,都可以当他的儿子了,只会成为他的助力,不会成为他阻碍。而且皇帝陛下如今的身体实际上亏空得厉害,他虽有二十几个儿子,却都是早些时候的了,近几年宫中莫说是有孩子出生,连怀孕的宫妃都没有一个,大多数的人都揣测皇帝是以前“发力过狠”,如今也是“弹尽粮绝”了。
如今皇贵妃怀孕,可想而知皇帝会有多么高兴,这孩子也算是他“老来得子”了。
但是若说是高兴,似乎也没有那么欣喜,若是在从前,他当然希望能够得到父皇的宠信和关注,这样才对他竞争皇位有一个保障,但在王蛊的事情影响下,他发现自己和原来的心态也已经完全不同了,是不是得到张存光的认可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毕竟王蛊的事情太过恶心,莫说张存光还适不适合当一个皇帝,甚至他都不配为人。
而且如今都城局势动荡,看似歌舞升平,实则暗藏杀机,这个孩子来得时机太不凑巧,张思勉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护他平安。
张思勉这边阴晴不定,那小太监已经笑得脸都僵了。
这是个好消息,谁都知道出来报信能得得了赏,宫中的几个太监吵翻了他才和另一个抢了位置,一个去了顾家,他到了三皇子这里,为得当然是多拿些好处。
却不知道为什么张思勉一直是在沉思,半点没有提起赏钱的事情。
还是孟小宁先反应了过来,转头看向了管家笑道:“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去给院子里的下人们发赏钱,一等的侍卫侍女都发十两,二等粗使的都发八两,雇来的杂役每人发五两,管事发二十两……宋叔去账房那里,自己也领个五十两。”
管家到没有责怪孟小宁喧宾夺主,在张思勉陷入沉默的时候管家便开始着急起来,偏偏主子没有开口,他一个下人当然不能开口,孟小宁与张思勉虽然还不算是礼成,但他到底与张思勉的关系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也不算太出格。
孟小宁没有当过什么当家主母,也没有人会教他后宅里的事情,这一开口发的银子比正常来说多得多了,正常而言,管家拿个十两,管事八两,下面每人五两。管家想了想,到底没有说什么出来,孟小宁这也算是“临危受命”,在外人面前当然是要给自家主子面子的。
那小太监一听连眼睛都直了,连管家都能发五十两银,那他可是宫里来的,这可不是赚翻了吗?原本还因为没有抢到去顾家的位置心怀不满,现在看来就算是去顾家的那个大太监也不一定能领到和自己一样多的赏钱呢。
果不其然,孟小宁从自己的怀里掏出来了一个锦袋,从里面摸出来了三颗金锞子塞到了小太监的手上:“公公来一趟也辛苦了,这些钱公公回头买些好吃的去吃,三殿下不能日日在宫中陪着皇贵妃娘娘,宫中还请公公多多上心了。”
那小太监连眼睛都看直了,一颗金锞子就是五十两银,三颗便是一百五十两,他们这种出来传信的,最多也不过能拿个二三十两赏钱,没有想到这小孟公子出手如此大方,随随便便便是一百多两打发了出来。
“照顾皇贵妃娘娘是奴婢的本分,小孟公子折煞奴婢了!”那小太监笑得见牙不见眼,把那金锞子往袖子里一揣,满脸都是餍足的模样:“受了小孟公子的赏,奴婢日后一定日日守着皇贵妃娘娘,让这宫里的魑魅魍魉啊!都近不得身。”
那小太监年纪小,虽然人还挺机灵,不过话却说得不够圆满。
孟小宁有心拉拢,自然提点了一句:“公公说笑了,这宫中哪里来的魑魅魍魉?倒是心怀鬼胎的人,哪里都不少。”
那小太监突然反应了过来,整个人都打了个寒颤,连忙赔笑道:“小孟公子说得是,奴婢太高兴了,大白天的说胡话呢!”
小太监走了之后,管家才一脸心痛的看着孟小宁:“小孟公子这下也打赏得太多了些。”
这府中上上下下也有一百多口人,这一打赏,加上给那小太监的金锞子,一下子就是近千两的支出。
孟小宁愣怔了一下,他的确不知道该打赏多少才合适,便虚心的学了,末了才道:“宋叔不必担心,从我的私库里出便是了。”
管家还想再说,张思勉却让他下去了:“这事情以后再说,宋叔你先去领赏钱吧。”
管家在这府中也已经好几年了,当然知道张思勉是有话要和孟小宁说,便低着头应了一声,规规矩矩的下去了。
等管家走了下去,张思勉脸上的忧虑才完完全全的表现出来:“这下可如何是好?”
若是不知道的人,少不得要觉得是张思勉不想让自己弟弟或者妹妹分走自己的宠爱,或者是怕自己的弟弟要与自己抢走皇位,但孟小宁却知道他是在担心什么的。
“这是好事,你也不要太过担忧了。”孟小宁笑着安抚张思勉:“孩子还有七八个月才能出来,等到他能够记事也还要个三四年,这些时间里面,足够我们处理好所有的事情了……就算事情没成,他也不会遭受牵连。”
张思勉当然知道孟小宁的意思,还有三四年,若是王蛊的事情解决不了,孟小宁也活不到那个时候了,对于那个孩子而言,他根本就不会知道一丁半点的王蛊的事情,所以也谈不上为孟小宁忧愁或是悲伤。
“再说了,你也要往好处想。”孟小宁想了想这完全在他意料之外的事情:“这说明……皇贵妃娘娘和皇帝陛下的感情应该是真的很不错?”
张思勉也完全没有想到,娴妃在皇帝还没有登上皇位之前就已经是他的侧妃了,皇帝这么多年来从没有什么特别专宠的意思,反倒是如今宋家倒了,皇帝对顾家又有了情分,这才让娴妃又怀上了个孩子。
孟小宁道:“之后我让巧巧以医女的身份入宫……巧巧是明水的徒弟,已经出师了,皇贵妃娘娘那里你便不用担心了,不论是吃食还是用物,绝不会被人钻了空子。”
明水一共收了三个徒弟,两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大徒弟便是金巧巧。金巧巧在江湖上已经很有名气,知道的人都夸她“出淤泥而不染”,虽然她在魔教长大,又是魔教鬼医明水的徒弟,但却是个善良又仁慈的人,行走在江湖之上,不论是谁得了病,去求她医治,她从不会拒绝别人,而且医术高超,江湖上的人直把她夸得能够“活死人,肉白骨”。
张思勉也是听说过金巧巧的名号的,江湖人称“巧九针”,意思是不管多难治的病,只要金巧巧在,九针之内就能把人治好——这当然是不可能,但是可以看出金巧巧在江湖上的名望之高。
张思勉点了点头,他的确很怕娴妃在这个节骨眼上怀孕会引来多方的嫉恨,到时候莫说是孩子,就连娴妃本人都有可能遭受到伤害,能够有一个像是金巧巧一样医术高超的人陪在身边,张思勉不论如何也能稍微安心一些。
“金巧巧也是魔教中人?”张思勉随口一问,在他听到的有关金巧巧的传闻中,从来没有人说过金巧巧是魔教之人,或许是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魔教就是个以杀人为乐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当然不会有金巧巧这样仁心仁德的大夫。
孟小宁扯了扯嘴角:“她从小便在魔教长大,不留在魔教,又能去哪里呢?”
☆、蓝玉儿(二)
皇贵妃怀孕这件事情,如果说张思勉还是有些疑虑的话,那么顾亦娴本人可以算得上是忧心忡忡了。她虽然不太清楚孟小宁和张思勉目前所面对的困境,但也知道孟小宁和皇帝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她对于皇帝没有什么爱慕之情,甚至连陪伴的亲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磨灭的差不多了,但她到底是不敢直接和皇帝作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孩子的出生她并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和她恰恰相反的是,顾家和皇帝都开心得不得了。
听说顾家在得了消息之后在都城北门设了免费的粥铺,给那些流民和穷人施粥。
而皇帝更是几乎要疯魔了,他不仅皇贵妃居住的宫殿整个大修,而且派去了好些心腹太监围着皇贵妃一个人转,甚至连皇贵妃肚子里还没有出世的孩子的宫殿都精修了几遍,名字更是挑了又挑,最后也不知道该叫什么,不论是男是女,都选了百八十个名字。
看这阵仗,不知道的人还当这皇帝子嗣艰难呢,张存光如今的表现哪里像是有二十几个儿子四十几个女儿的样子?
孟小宁却知道皇帝如此激动的原因是什么,对于皇帝来说,他最怕的就是死。
皇帝如今的身体就好似快要燃尽了的蜡烛,不仅烛心快烧没了,连蜡油都已经流淌了大半,全靠别人往里面倒鱼油进去添补,才不让这摇摇欲坠的烛光熄灭。而王蛊就是那添补进去的“鱼油”,王蛊再好,到底也是外物,怎么能和他身体本身的东西相提并论?张存光是没有安全感的,他唯恐自己那一天一睁眼就发现自己到了大限。
在孟小宁出现之前,他所知道的最后一只王蛊正在宋饮风的身上,但是宋饮风这么多年被姜采意视作药人,来回喂养着蛊虫和打压着蛊虫,连姜采意现在都说不清楚宋饮风身上的王蛊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成熟——王蛊一定要成熟了之后主动爬出人体才会有那样的药效,不然若是人强行逼出来的,那王蛊便会很快死去,也不会拥有压制百毒的霸道效果。
皇帝怕自己已经不行了,偏偏皇贵妃在这个时候怀孕了。
男人嘛,对于自己在传宗接代上面的能力总是要比女人在意得多——甚至可能对于张存光来说,既然自己还能传宗接代,那自己的身体想必也没有那么糟糕?
“金巧巧?”皇帝皱着眉头看着孟小宁,他并非江湖中人,每日要担心的事情也多了去了,江湖中的事情他所知道的其实并不太多,只是偶尔听过白云堡和魔教的传闻,连白云飞和孟无安他都不会放在眼中,怎么会听说过金巧巧的名号。
孟小宁恭敬道:“父皇也知道我兄长是魔教教主,金巧巧正是鬼医明水的徒弟,在江湖上素有美名,不仅通晓药理、辨识毒物,在调养身体这一项上也非常有造诣。”
鬼医明水的称号皇帝倒是听说过的,他与姜采意之间的矛盾也并非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现在已经离不开姜采意的“试验”了,所以在能够找到一个代替姜采意的人之前,他没有办法动姜采意一分半毫。
在这样的情况下,宝兰曾经去打听过江湖上的能人异士,鬼医明水的名号也是在这个时候传入皇宫的,但是明水既然被人称作为鬼医,当然是有他的原因的,比起活人,他更热衷于探寻死人是怎么死的——也就是俗称的仵作,断案查案很有一手,在看病一途上反而不知道深浅了。
皇帝当然也不想要用自己去试试看这个鬼医明水是不是能够想看死人一样熟练的照顾活人,当时只是感慨了一句明水的师父医毒圣手早早离世,不然对于他来说算得上是救命稻草了。
一旁站着的许太医倒是开口了,许太医与孟小宁并不太熟,但和顾家却有些交情,他的声音里似乎有些喜色;“可是巧九针?”
孟小宁一愣,他倒是没有指望太医院里的人能够知道金巧巧,太医和江湖大夫总是两看相厌的,太医觉得普通的大夫郎中走得都是粗野的路线,实在不是看病的上好人选;而普通的大夫郎中却会觉得太医们沽名钓誉,又不为了平民百姓看诊,却偏偏一副自命清高的模样。
“许太医知道?”皇帝当然也知道太医们对于那些江湖郎中的看法不会太好。
许太医有些激动的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四年前温州有时疫,老臣带着人去那里控制疫情,正是在那个时候碰到的巧巧姑娘,巧巧姑娘医者仁心,和那些病人们同吃同住,从来不曾抱怨什么,最后还真的是被她发觉了病源所在!”
皇帝听许太医也这样推崇,便摆了摆手道:“既然如此,那边请这位巧巧姑娘入宫守着皇贵妃吧……她如今刚刚怀上没有多久,正是最危险的时候,多些人手总没错的!”
孟小宁笑道:“谢父皇恩典。”
许太医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见皇帝摆了摆手:“许太医先下去吧,皇贵妃娘娘那里你多操点心。”
许太医连忙答道:“老臣一定尽己所能!……那么,老臣就先告退了……”
许太医刚走,皇帝便迫不及待地看向了孟小宁。
最近让他高兴的事情不仅仅只是皇贵妃怀孕了这一件事情而已……更让他觉得兴奋的是,他派去张思勉府上的探子带回来了消息,说是孟小宁先前在茶园小居似乎见了从南疆来得人……可惜茶园小居里不止有孟小宁的那一行人,还有不少世族在里面疗养的亲属,侍卫和暗探也不在少数,贸然进去只怕会引起别人多心。
皇帝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茶园小居里面不仅住了世族也有皇室宗亲的家眷在其中,若是他的探子跟了进去,难免会让人起疑,而且里面看上去清静,实际上里三层外三层不知道围了多少人,一个不小心便会惹上一身麻烦。
只要知道孟小宁是在那里见了些什么人,剩下的他可以自己问孟小宁,孟小宁虽然胆大,但也不至于能够大到欺君。
不得不说,皇帝对于自己和孟小宁都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呢……
“父皇可是有话要问儿臣?”孟小宁见皇帝一脸期待的模样便知道鱼儿算是上了钩。
“咳,你前两日可是去了茶园小居?大病初愈,不要老是往外面跑,省的到时候病情反复,遭罪的还是你自己。”皇帝不好直接开口,只好迂回了一下:“还是说……你要去见什么人?莫非是家中长辈?”
孟小宁听得好笑,自己到底还有没有长辈,皇帝心里难道一点也不清楚么?
如今他与孟小安的亲人——勉强可以说得上是亲人的话,就是族中的一些亲辈了,但那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若真的是近亲,也不可能能够活到现在。
“回父皇的话,倒不是家中长辈。”孟小宁本就是要告诉皇帝蓝玉儿的消息,如今便也就大大方方的说了:“见得是我一个朋友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南疆人,许是知道一些王蛊的事情,他便带着他的母亲来都城找我,好给我看一看。”
皇帝一听便知道有猫腻,若只是南疆人,孟小宁何必跑去茶园小居和她见面?那么多南疆人,在中原的也不在少数,孟小安作为魔教教主,在江湖上应该很有势力,若是随随便便一个南疆人都能够解决的问题,又怎么会拖到现在?
“看来那个人在南疆应该颇有地位?”皇帝笑道:“她若是有应对之法,朕也就能放心了。”
孟小宁低着头,似乎有些苦涩的勾了勾嘴角:“她以前是她们村寨的圣女,也是南疆人公认的圣女之一,不过她后来生了儿子,便就当不成圣女了,一直在村寨中待着直到最近又有了新的圣女出生她才来了中原……她也没有说什么应对之法,只是说若是中了王蛊的人命不该绝,当然就不会死了。”
孟小宁在这里含含糊糊说过去的“应对之法”,对于皇帝来说却犹如天籁。
皇帝对于南疆的事情也不太了解,但是却知道南疆的圣女对于南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南疆的村寨之间并不常常往来,但是任何一个村寨的圣女都是被整个南疆所接受和认可的……
姜采意也曾经说过,南疆圣女是一出生就会有标记的女孩,所以自她出生之后便会接受南疆最好的教育,不论是蛊虫还是医毒,圣女所拥有的资源一定是最好的……而且圣女所拥有的权限也是南疆最高的,可以说连村长都只能掌控一个村寨的前提下,圣女的权力却是完全跨越了区域的。
皇帝轻咳了一声,用来掩饰自己的兴奋和热切:“如此甚好,听说有南疆圣女为你诊治,朕也就放心了……朕也想见一见这位南疆圣女,小宁去知会一声吧?朕对南疆很是好奇,可惜南疆地处偏远,又处处都是泥沼瘴气,总也不能如愿,如今总算是得了个机会。”
☆、蓝玉儿(三)
皇帝都这么说了,孟小宁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只过了三天便带着蓝玉儿入了宫里。
蓝玉儿本就长得不差,气质也比姜采意不知好了多少,见到了张存光也是一副进退有度的模样,让张存光的印象非常之好。
张存光虽然是个皇帝,但是到底是个男人,姜采意那副不人不鬼的模样当然不会让张存光对她有什么好感,只不过是为了王蛊一事与姜采意委曲求全罢了,如今有了蓝玉儿出现,姜采意对于张存光来说当然也就可有可无了。
“民女蓝玉儿,见过陛下。”蓝玉儿笑着行了个礼。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张存光的猜疑,孟小宁并没有把蓝玉儿的另一个身份告诉皇帝,或者说就连魔教中人也都只以为蓝玉儿是李四从南疆请回来的救兵,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道蓝玉儿就是李四失踪多年的母亲。
蓝玉儿也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对着皇帝自称是“民女”。
张存光笑道:“无需多礼,快起来吧……朕听小宁说姑娘是南疆圣女,对蛊虫一事很有些心得,也算是放心了。说起来也不怕别人笑话,勉儿对于小宁一往情深,且小宁又曾经救过他一命,若是小宁因为蛊虫最后出了什么事情,勉儿恐怕要抱憾终身。”
蓝玉儿已经知道了张存光的真面目,所以不得不感叹一句皇帝的演技之高超,若是她未曾从李四和孟小宁那里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只会觉得张存光是个爱护小辈的好人,虽然贵为皇帝,却没有对孟小宁过多的苛待。
可是知道了皇帝是以看“药材”的眼光来看孟小宁的时候,蓝玉儿便觉得整个人都不太好了。她和姜采意本来就不同,不是为了蛊虫之类可以奋不顾身的人,而且整个人都很感性,不然也不会做出和人私奔这样的事情来。
蓝玉儿轻轻呼了口气,平缓了一下心绪:“陛下仁德,乃是百姓之福。”
张存光便笑了笑,他本就生性多疑,而且王蛊一事事关重大,这人是孟小宁带来的,但孟小宁本身在张存光的心里也都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究竟可不可信,还需要再做讨论。
“蓝姑娘远在南疆,怎么会突然来了中原?”张存光状若不禁意的问了一句:“南疆偏远,而且南疆人大多排外,都不愿意离开南疆四处走动……不然以南疆的医术,若能与中原的大夫互通有无,不知是多美的一件事情。”
蓝玉儿低着头按着孟小宁之前教的答了:“小孟公子身中王蛊,孟教主一直在为他寻找破解之法,恰好孟教主身边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