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_植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晋光就收剑恼怒道:“剑术对练是要发现彼此的问题,你如果不全力以赴,那就是害了我,以后要是上了战场,可没人能像你这么让着我。”荀惠似乎有些动容,从此也不再让着他,该怎样出招就怎样出招,尽管有时被他逼进得狼狈不堪,晋光却更高兴了,毫无保留的出招是对对手最大的坦诚。他喜欢看荀惠满身杀气举剑冲上来时的那种真诚,这让他明白,接下这一剑,不论成败,就都是有意义的。
眼前的荀惠和记忆中的荀惠就这样重叠在了一起,他举剑冲了上来,剑锋直指着晋光,眼里却只有绝望,没有杀气。
“小光小心!”嬴渡一惊,立刻站起来想要扑过来,却没有晋光动作快。
晋光回手夺过身边士兵腰间的佩剑,一边闪开一边挡去荀惠的刺杀,荀惠的剑快且重,不比以往的晋光拨得十分吃力。好不容易站定,犹未反应过来,荀惠便立刻定住扑空的身子,转身继续向晋光扑来。晋光来不及想什么,举剑又想去挡他的剑锋,却不成想荀惠突然朝着他一笑,丢开剑就扑向了他的剑锋。晋光急抽手时已经来不及,愣愣地握着那把剑,眼看着它刺穿了荀惠的胸膛。
从剑舞变成刺杀,全场皆惊,跟来的晋人纷纷解开衣袍露出里面藏着的甲胄,一个个全都冲着晋光而来,嬴渡来不及喊便扑了过去,一手拎着毫无知觉的晋光躲开,在晋人锋利的剑下擦破了小腿。这下伤了君上,大家都措手不及,嬴礼一边护着嬴渡一边指挥着卫士们去阻拦,须臾之间,秦军已经将这里围了一圈又一圈。
“小光,你没事吧?”嬴渡半跪着捂住腿伤,急切地问。
晋光却是面色如土,像是谁的话也听不见,跌跌撞撞爬到荀惠身边,颤抖着手将他扶起来,低声叫他的字,一遍又一遍:“子仁……子仁……”
没有回答。
荀惠紧闭着眼已经没有了呼吸,嘴角挑起的一抹笑犹存,像是对他最大的讽刺。
荀惠的血就浸在他的手上,昭示着他就是那个凶手。
“不……不……子仁……子仁!”晋光什么也说不出来了,眼泪涸在眼眶里,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开,里面不断重复着一句话:
是他杀了子仁,是他亲手杀了子仁!
如魔咒似的话令人发狂,晋光抱着荀惠渐渐失去温度的尸体,明白了撕心裂肺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
子仁死了,昨晚还在点灯夜话的子仁死了,是被他亲手杀死的!
他又害死了一个想要珍惜的人!
子仁昨晚都跟他说了什么?要他好好照顾韩璐和耀儿?这是遗言吧?是遗言吧!他在做什么?他为什么没有劝一劝,为什么没有去查背后的隐情?
他是个罪人!
晋光一心为了道义效死,自己却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巨大的痛苦笼罩了他,晋光把头埋进荀惠的锁骨,身体剧烈的颤抖不是抽泣,而是痉挛。
“小光……”嬴渡撑着伤腿上前去,俯下身鼓起勇气碰了碰那痉挛着的身体。
被这么一碰,晋光忽然脱了力,软软地倒进了嬴渡的怀里。
嬴渡忙伸手将他揽住,用了力气,腿上的血就无遮无挡地滴到了地上去。





第35章 映寒光玄甲诛族类,迫新血单骑救遗孤
秋夜的星星已不如夏夜的明亮了,晦暗的天空是被兵器的寒光映亮的,军队整齐列阵,只有为首的聂夏没有穿甲胄,一手端着从新京传来的帛书,一手按着未出鞘的剑,高大的身影站在复侯府门前,凛凛寒风,铁一般沉重。
复侯惠在和盟上刺杀公子光,致使刺伤秦公,悖两国议和大事,乃抗命不遵,陷君不义,其谋既败,其身既殁,着令削职除爵,抄家灭族。
府门洞开,久渴于鲜血的兵器无情地砍向手无寸铁的族人与奴仆,复侯与世无争换来的一府荣华,付于一炬。
韩璐抱着吓坏了的荀耀藏在内堂屏风后,外堂火光闪闪杀声震天,眼看着火势就要蔓延到内堂来,薄薄的屏风无疑难以阻挡,今日他们母子,必将丧命于此。
韩璐不知道丈夫是如何获罪的,她只觉出荀惠离开时神情的两难,只知道是要去完成一件涉外的棘手的任务。可荀惠毕竟是做相国的人,棘手的任务处理起来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即便是明显被软禁做了人质,韩璐也并不十分担忧。
然而傍晚时分的的确确传来了荀惠在铜牢关被杀的噩耗,犹毫不知内情,立刻又传来了君上的命令,称荀惠是曲解君上之意刺杀晋光,却丧命于关内。使团成员已全数死在铜牢关,冰凌关门封锁,没有谁可以为这样的说法作证,听见聂夏在门外宣读君上的诏谕,韩璐把儿子越抱越紧。
那是她的儿子,也是荀惠的儿子,是这个家唯一的血脉。
无辜罹难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清洗掉,眼里映着血色的聂夏拔剑出鞘,面无表情地直赴了内堂去。
聂夏大步迈得沉稳,从后门策马而入的女人却比他更快。透过帷帽远远望见复侯府大火冲天时知绀就知道自己来晚了,杀红了眼的士兵们不会听君夫人的劝告,她驱马绕到后堂,只希望自己还来得及救重要的人。
在相对安静的内堂敏锐地听见马声长嘶,聂夏停下了步伐,明明白白看见戴着帷帽的人压低帽子进了内堂。
身后已经有士兵冲过来,见到聂夏就禀告:“聂司寇,没有找到韩璐和荀耀,您看是不是去内堂……”
“内堂里应该没有人,我去看看就行了。”聂夏一口咬死,抬剑指向东厢房,“刚刚看到有人影晃去了那里,你们过去找一找。”
“是!”士兵应了一声带着大队人马往东厢房去了,聂夏再度握紧了手中的剑,一步一步往内堂走去。
身后破门的声音让韩璐一惊,以为是最后的时刻到来,抱紧了荀耀猛地回头,来者迅速摘下帷帽,俯身向前,熟悉的脸越来越近。
“君夫人?”韩璐更加惊愕了,难以置信地盯着被屋外火光映亮的知绀的脸。
“是我。”知绀喘着气,解释道,“我是来带你们走的。”
这件事还与君夫人有关系,韩璐更加搞不明白了,忙问道:“君夫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时间说了,子仁是被冤枉的,是君上设的套,君上容他不下,我带你们走,也是要替君上赎罪啊!”知绀说着就去拽韩璐,对方尚未反应过来,只听大门“轰”的一声被震倒,聂夏的身影矗立在火光与烟尘中。
韩璐还抱着荀耀坐在地上,知绀握住她的手一松,已经搭上了腰间佩的剑。两个女人和一个孩子防备地盯着门口的聂夏,他是一个人来的,身后没有一兵一卒,却提着一把剑,这剑不如士兵们滴血的兵器,那上面干干净净,连一丝烟尘也不染,他一步步走过来时被剑光一闪,知绀立刻认了出来。
“是君上的剑。”她极力控制着情绪,这么说。
聂夏微微一愣停下脚步,隔着已经遮不住人的屏风,高声道:“奉君上之命,带韩璐与荀耀的头颅,回新京复命!”
“君上决断有失,你身为一国司寇,竟无一言进谏,由着君上枉负大臣,滥杀无辜,你还有为人臣的操守吗!”知绀一点也不惧他手中的剑,挺身而出。
她可是君夫人,聂夏只得向后退一步站定不敢相争,颔首低眉,解释道:“这是君上的意思,臣不敢有二话,况且臣未赴铜牢关,其中虚实,臣不敢妄测。”
“子仁是什么样的人,你不知道,朝上众人也不知道吗?”知绀已经走到了聂夏的面前,逼得他收回了剑,“子仁这个相国,从来做的都是功在千秋的事,这分明就是君上给他下的套,你也该看出来了吧?那封密信是托你直与的,谁也不曾见过,我猜上面一定是指使他去刺杀晋光吧?他不管刺杀成不成功,都会被安上破坏盟会的罪名,从他迈出这个府门时,就已经走上了一条死路!但是就算君上非杀子仁不可,何以波及如此众人,何至于血洗复侯府?”
聂夏并不在意前面的解释,他只对后面的定罪作出解释,于是冷冷地道:“晋国之法,谋逆之罪,抄家灭族。”
“好一个晋国之法,你才被君上信任几天呐?还真当起铁面无私的司寇来了!”知绀简直要被气晕了,逼问了这几句,见聂夏毫无反应,又冷笑道,“一个月前到宫门口装疯卖傻,不过是士人待价而沽的把戏,君上吃你这一套,赏赐了你不少东西,在禁卫军里供职,也足见你的才能,平步青云直接升了司寇。君上正是换人之际才有这样的破格提拔,难怪呢,就是冷血无情的人才会用冷血无情的人,你猜猜你与君上谁更冷血,等他羽翼渐丰,还想不想得起你这个装疯卖傻得来的司寇?”
这样的说辞无论面对哪个士人都是极大的侮辱了,可聂夏看起来并不在意,再退后一步,向知绀深施一礼,淡淡地道:“臣并不想与君夫人再口舌相斗下去,臣只是奉命行事,请君夫人不要再为难臣,若是君夫人执意要再拦着,臣也只好在君夫人面前动手了。”
“你的剑是君上的剑,我的剑也是君上的剑,见此剑如见君上,我难道还命令不动你?”知绀急了。
聂夏却依然按剑凝视她,冷冷地说:“恕臣不能听命。”
眼看着双方僵持,知道今天轻易是走不了了,听见外面士兵们的声音越来越近,韩璐摸摸荀耀的小脑袋让他站到屏风后面,自己站了起来,理了理在地上沾上灰尘的襦裙,深吸一口气,走到二人的中间。
先是面向知绀,伸手拨下她手中的剑,知绀愣愣地看着她,只见她嘴唇微微颤动,却极力保持着镇定。
“君夫人,我很感谢您来救我们,然而死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当被称作家的这里变成一座死城时,也许归宿于此,才是最好的选择。”韩璐颤抖的声音说着就归于平静,随着再度的深吸一口气,她说得无比诚恳,“只是我深信子仁的选择,这段时间,他也常常因心怀故主而左右为难,却始终不弃相国为民的大任。杀戮一定是罪孽,但有些罪孽里能映照出希望,就像暗到极处,必然生光。我的生命已经暗到极处了,可是我能看见我的丈夫在彼岸向我招手,有他的地方,才是光。”
“韩璐……”知绀听得愣神,一晃眼她又转向了背后的聂夏,只能看见背影的知绀不会像聂夏那样陷于极大的震撼中,绝境中的韩璐面对这么一个来杀她的人,竟然挑起嘴角露出了解脱似的笑。
“聂司寇,您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要是每个司寇都能做到您这样,那么也就盗贼不兴了。”韩璐笑着说,“我不知道您心里对黑白是非是如何判断的,也许只有律令这么一条界线,那么也好,君上的处置无疑是违令,像耀儿这么小的孩子,就算是灭族,也不会被算进其中的,是吧?”
忽然一问,聂夏也愣了愣,旋即肯定地答道:“是的。”
“那么好,我无意用偷生来为难您,只愿您,放过耀儿。”韩璐脸上绽放的笑愈发美艳了,带着恳求的话一说完,便趁着聂夏愣神抽出了他腰间的那把剑,聂夏反应过来想夺已经来不及,溅起的血在眼前乱飞,她如离木之叶般轻盈的身子就坠落在他的怀里。
“韩夫人!”
“韩璐!”
两声惊呼,聂夏瞪大了眼看着怀里的女人,这毫无交情的女人的死竟深深地震撼着他,她那决绝的一剑如此之深,汩汩的血将他的袍子浸湿,那是一个妻子的血,也是一个母亲的血,如今正热腾腾地侵袭进他那颗冰冷的心。
他完成了君上托给的任务,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竟是这是他造成冤孽的开始。
以这个女人的血作为诅咒,诅咒他接下来将要造出无穷无尽的冤孽。
知绀站起来时眼里已经蓄上愤恨,她定了定身子才站稳,狠狠地瞪了聂夏一眼,先去一手抱起一旁面如土色的荀耀,再将扔落地上的帷帽捡起,往头上一盖,冷冷地留下一句:“聂夏,你要是还有点良心,就挡住他们别追上来。”
聂夏没有应声,听得他们上了马,才呆呆地将怀里的女人慢慢放到地上去。
身后找了一路的士兵们渐渐集结了过来。
“回禀司寇,荀耀不见了。”
“再找找吧。”聂夏半跪在韩璐的面前,沉声这么回答。





第36章 劝将军纱帷闯晋隘,寄公子布衣叩秦关
从复州到冰凌关的驿道上,一人一骑飞奔如风。
裹在身上的黑色袍子与夜色融为一体,女人白皙的脸隐匿在帷帽下,垂缨已在下颔勒出红色的印记,女人眼神笃定,锁死前方越发明显的关楼。细看才知那并不是一人一骑,一个小小的男孩被罩袍死死地掩住,她是一手驭马一手抱着孩子,竟能风驰电掣。
知绀早计划好了逃出复侯府的路线,她潜出新京时就特意挑了一匹禁中快马,论骑术她也不输于训练有素的士兵,强行闯出复州关卡,把追兵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却如三个季度前的晋光一样,不得不面对眼前这巍巍雄关。
说是有计划,其实计划得十分冒险,她明白自己劝不下丈夫,却不愿枉杀良人,才出此下策。复州位于晋西,要出国界,只能考虑邻近的秦与楚。无论往哪边,从冰凌关出去都是最近的,然而冰凌关到楚国要经过夬柳山的十里无人区,自然不是上佳选择,但另一条路也非上佳,新开的到秦国铜牢关的路此前只有荀惠走过,荀惠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丧命于兹,知绀一点也不知道,秦国人能否接纳荀惠的遗脉,她更是完全没法揣测。然而这毕竟已经成为唯一可走的路子,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闯一闯。
怀着赌博的心思,至少先过冰凌关。
知绀在冰凌关下勒马,忍住狂奔一夜后极度的疲惫,怒目而视关楼上的身影:“魏帆,我是知绀,我要出关去!”
“原来是君夫人!”魏帆手一挥,严阵以待的士兵们放下了□□,只听他接着喊道,“君夫人恕罪!君上有令,冰凌关全线警戒,没有君上的诏谕,不许放出一人,君夫人请回吧!”
他连这里都下死命令了,知绀心里闷闷的不知是什么滋味,仰头高声责怪道:“臣见君竟敢立高楼而呼,魏帆你给我下来!”
被这话一堵,魏帆没了辙,只得乖乖下关,细想想原本守关将领平常见主君是可以不用下关见面的,知绀非得要他下关去一定是为了什么事,于是回头示意士兵们不用跟着自己,独自驱马向关下的知绀去。
“臣……”
刚要行礼就被知绀抬手打断,警戒地看看四周,知绀慢慢地拉开罩袍一角,露出里面孩子的一只眼睛。
魏帆一惊:“君夫人!这……”
示意他低声,知绀把罩袍拉了回去,盯着魏帆的眼睛印证他的猜测:“是耀儿。”
“不是君上已经下令……”魏帆一时回不过神来。
知绀叹了口气,低声道:“他父亲莫名其妙死在了铜牢关,又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昨晚他亲眼目睹母亲殉节,大人的恨再深,何以让小孩子来承担?”
环顾四周士兵们都好奇地看向这里,魏帆压低了声音:“君夫人,请您体谅臣,这事臣做不了主。”
“耀儿从小就叫你扬甫叔叔,如今他身陷危难,你却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看着他也冤死?”知绀皱着眉,眼看着魏帆在听见“扬甫叔叔”时神情有了些微改变,于是接着道,“君上是我的丈夫,他的行事我却不能完全接受,他犯下的罪孽我迟早会连同承担,我这么做,只是想替他赎回一些。我也一向敬重魏将军的为人,知道将军跟子仁一样心怀故主,这里没有别人,你就老实说了,那个时候,晋光就是你放走的吧?”
魏帆沉吟不语,眼看着就要说动他,知绀再加了一把火:“你听着,心怀故主的人为我所敬重,却终究要受到君上的猜忌,别看君上此前这么信任你,那是因为要牵制子仁。你们都不知道,我最知道,你和子仁是两个危险人物,你们一文一武,一旦联合起来,将成摧枯拉朽之势。子仁的死也有你逃不掉的一份,君上就是要让你们互相猜忌以期各个击破,他信任你就是要让子仁猜忌你,现在子仁没了,你以为你还会长远吗……”
“君夫人不必再说了,道义上的事,臣明白。”魏帆打断她的话,再看一眼裹紧的罩袍,为难地道,“能帮得上忙的,臣会帮,但臣的力量有限,也请君夫人不要再提起什么心怀故主的事,那些妄想,臣早已不愿也不该去想了。”
一句话说得不漏破绽,他比荀惠要聪明了许多,站位一直模糊不清,知绀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既定揣测。魏帆提马向前,再挪近了些,低声商量:“此事君上交代得极严,君夫人能扛得下来,我们这些人可不行。君夫人知道的,主君一怒便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果只是为了保下子仁的血脉,不值得。”
他这算法还真像个商人,处处都算得这么精,才每次站位都不会失算,知绀哂笑一声,道:“你说的我自然明白,你就直说了吧,想怎么办?”
被她的哂笑闹得有些不悦,魏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沉声道:“要出关可以想办法,但只能荀耀出去,君夫人不能跟着出去。”
这么一听,知绀冷笑更甚:“晋君夫人自然是待在晋国的,我不但不逃出国界,我还要光明正大回去向我的丈夫请罪呢!”
撇撇嘴,魏帆的声音冷静而清晰:“那么好,待会儿请君夫人打马闯关,臣转马来追,必然惊动众士兵,这边军中一乱,对面秦人一定会来探,铜牢关离这里不远,近来他们君上就滞留在关中,对这一带的巡防也有所加强,我们这里浩浩荡荡地冲杀出去,他们必然来迎,乱军阵里,请您将耀儿交给秦人,而臣将带您回关。”
为今之计,虽然冒险,也只有这样了,知绀看看被罩袍罩住的荀耀,又抬头嘱咐魏帆:“可不许让人伤着他!”
“臣已心中有愧,不敢没有分寸!”魏帆定声应下,退后三步拉开足以让知绀飞马出去的距离。
知绀感激地凝望魏帆一眼,扭头便窜马往关门去。
以为将军已与君夫人谈妥,懈怠的关上守军面对这突发的事件也是不知所措,魏帆已拔马追了上去,一面追一面喊着:“落关门!把君夫人追回来!”
大家这才手忙脚乱地要落关门,可明显已经来不及,几乎是晋光出关的翻版,知绀飞马从关门缝隙中跃出,关外的士兵持着戈准备去追,却被魏帆大喝一声:“君夫人在前,不许用兵器!”
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众人纷纷收回了剑追上去,马蹄踏得风沙漫天,震动铜牢关楼,正在关外巡防的嬴礼一面派人向关内禀报,一面带着巡防的队伍迎了出去。这边不敢用兵器,那边尚在不明就里中,知绀的神驹从秦军中穿过,两国旗帜铠甲乱成一团。
“不要乱!不要乱!”这叫什么窝囊仗,嬴礼指挥着被晋军冲散的队伍,晋军是魏帆带队,却明显不是冲着他们来的,快马在前的黑袍人几乎是擦着他的肩飞过,嬴礼举剑去挡,却被紧追不舍的魏帆用力劈下,剑落到地上还震得手生疼,还没反应过来,他的怀里已经被硬塞进了一团什么东西。
嬴礼本能地接住,黑袍人已经冲出了秦军队伍,晋军一路追着来又追着走,魏帆的照面也没再打一个便匆匆离开了。被冲散的秦军重新聚集到嬴礼身边,后面大队人马才刚到,仗还没开打就已经结束。
看不懂这情形,嬴礼低头看向自己怀里,伸手解开罩袍,这才发现被扔进来的是一个小男孩。
一个漂亮的小男孩。
男孩像是受了极大的惊吓,此刻正惊恐地望着他。
嬴礼一愣,再望向晋军撤去时扬起的沙尘。
晋人这是……千里迢迢地送了个弟弟给他?
可是这弟弟像是被吓坏了,问他什么也不说,毕竟是晋人送来的,嬴礼不敢怠慢,牵着他就去见了嬴渡。
白幔之中,嬴渡的身影越发消瘦了。
他总是随着晋光的消瘦而消瘦下去的,伤了腿不能久站,他也就坐在一边,只是一直愣愣地盯着堂中刚醒过来就在这里守着的晋光,而晋光始终一言不发,愣愣地盯着眼前高高的棺木。
自那天以后,他的精神一直恍恍惚惚,嬴渡甚至都不敢跟他说话。
无处发泄,没有亲近的人,明明很脆弱却对外界砌上一层厚厚的墙,这样的晋光让嬴渡感到惶恐,他知道晋光急需一个亲近的人来拯救,也许对于他自己,也是这样。
他这几天难得地怠政了,其间嬴安特意想来进谏,看他这样子却也只是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连刚刚嬴礼来报说关下发现大队晋军也不能激发他的心智了,晋光的绝望,已经占据了他心里的全部空隙。
嬴礼牵着荀耀进来,看着晋光的背影,再看看坐在一旁的嬴渡,一时竟不知该跟谁说话。
最后还是嬴渡先问了话:“不是说有大队晋军入侵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问题嬴礼也想问,挠着头纠结着说:“不知道他们搞什么鬼,也没有交锋,倒是送了个孩子过来。”
“孩子?”
嬴渡这才注意到他牵着的那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刚想问什么,却只见那孩子死盯着晋光的背影许久,终于怯生生地冒出一句:“干爹?”
他脆生生的声音有些发哑,嬴渡与嬴礼还在愣神中,这熟悉的声音却唤得晋光身子一震。飘忽的目光被这一声拉了回来,晋光徐徐回头,用了力接住扑过来的荀耀。
“干爹!”呆滞了一路的荀耀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失去亲人又见到亲人,极大的震颤回荡在小小的心灵里,他抱晋光抱得这样紧,就像抱住今后唯一的希望。
他的眼泪胡乱地擦在晋光身上,像要用那湿润的东西来一次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