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做丞相那些年-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大人,我怕自己带不好,万一……万一养成我这样的,那就有负大人所托了。”温承推辞道,柳尚咳了两声笑道:“若是能像温相,那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柳尚说着将小童招到温承面前道:“馥生,见过温相。”
温承:“这,这……”柳尚这个和稀泥的一把老手,这下和到了自己头上。
“馥生见过大人。”柳馥生上前道。
温承无法,想着养个孩子便养个吧,大不了扔给奶奶,反正她老人家闲得很。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起来吧。”温承又向柳尚道,“温承尽力不负大人所托。”
柳尚笑着道:“这孩子过目不忘,处理事情比大人还强几分,温相只要好好用,定能给温相帮上大忙。”
温承道:“那就多谢大人了。”
温承说好等柳学士过世了,就带馥生回相府,自己则和段长庚一起离开了,庆王的事尚未了结,大事可还多着呢。
转眼便到了腊月二十三,马上就要封笔了,这日早朝下了温承也没出宫,和小皇帝一起在宫里吃了午饭,才将顾信和他的长子顾思南诏进了宫。
段长殷做个两个月皇帝,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和温承坐在一起吃午饭,温承恨不得将整个桌上的肉全部夹给段长殷,段长殷从小到大都没有被人这么亲近过,心下暖成一片。
“老师,你也吃。”段长殷笑着道。
温承按照辈分来说还是段长殷的长辈,两人私下相处也没那么多规矩,温承捏着段长殷的小脸蛋道:“多吃点,瘦成这样怎么长的高。”
段长殷立即埋头吃了起来,两人不似君臣,倒好像是兄弟两个。
“老师,今年过年你来不来宫里?”段长殷问道。
“来啊,满朝文武都要来宫里,今年的宫宴还要与太皇太妃商议一番。”温承说着将筷子放下笑道,“等你再长大些,娶个皇后,纳两个妃嫔,这事就不用我们操心了。”
段长殷红着脸一本正经道:“是。”
温承又道:“到时候再多生几个孩子,大齐虽然国盛,可是皇室却人丁稀少,先皇去世,就留下庆王,襄王,陛下,还有庆王世子四人,如今庆王一脉没多大希望了,就剩下陛下与襄王两人。襄王旁人管不着,陛下可要多生些,有那么五六个皇子也就差不多了。”
段长殷脸愈发红了:“老师,此事尚早,朕还不急。”
“也不早了,过了这个年陛下就十三了,臣听闻漠北柔然人的皇子,十二三随军出征,十五六大婚监国的都很多。我们南方的儿郎们比不上北方游牧民族早熟,但是也可以早做准备。”温承说着又给段长殷夹了一筷子菜,“到时候就算臣不提,底下的世家贵族都是要催陛下的。”
段长殷有些羞恼:“朕知道了,老师不要再提了。”
温承“哎”了一声道:“臣这才刚要说道重点呢,待会儿顾将军要进宫,顾信为人忠义,膝下的长子也是个好孩子,我已经为陛下相看过了,让这孩子做陛下的伴读,从小好好培养,必然能成陛下的左膀右臂。他还有个妹妹叫顾思悦,今年八岁,水灵灵一个小姑娘……”
“老师!”段长殷忍不住出声打断,“人家小姑娘才多大,你就想到这里去了。”
“不小了,臣把京中七岁到十二岁的姑娘都给你相看过了。”温承拉着板凳往段长殷身边坐了坐续道,“顾家过几年必然势大,这顾姑娘虽做不得皇后,但不妨封个贵妃。柳尚的曾孙女这次我也见了,今年七岁,柳家祖上显赫,这几代也没什么出格的,只要这柳姑娘品行端正,样貌可人,陛下便可立为中宫。”
段长殷无奈道:“老师,从前你也是个富贵风流的主儿,如今怎么变成了这样,旁人都还没有给朕说这些呢。”
“这不能怪臣,臣也想逍遥自在,可是如今在这位置上。”温承说着扯了扯自己的官服,“臣能怎么办?”
段长殷默默吃饭,温承续道:“待会儿顾将军进宫,陛下千万别把臣方才说的话说出去了,此事还需五六年,我们今可慢慢来。”
段长殷无奈点头道:“朕知道了。”
“陛下,顾将军在外求见。”小太监站在门口躬身道,段长殷看了一眼温承,发现他也不怎么吃了,便道:“请顾将军去御书房等朕。”
“是。”小太监退了下去。
段长殷和温承一前一后在宫巷中走,段长殷问道:“庆王世子段晋华,老师打算怎么办?就让他留在金州吗?”
“庆王一辈子要强,没想到生了个扶不起来的种,你说他做事做的缺德也就罢了,偏偏还没长脑子,这种东西也就他爹心心念念当宝贝了。”温承忍不住地骂,“都长成了这德行,金州蓬莱又有何区别?”
“那就让他待在金州?”段长殷问道。
温承道:“臣也想将他斩首示众,可是此番我们夺了庆王的兵权,又削了官职困在蜀中,庆王一辈子也算是功大于过,我们不能刻薄了老臣,寒了臣子们的心,就放段晋华一命吧。”
段长殷笑道:“老师说是就是。”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了御书房,御书房在乾元殿的旁边,是皇帝平日办公所用,顾信带着长子顾思南恭恭敬敬地站在外面,远远看见段长殷了就跪在了地下。
段长殷几步走近笑着道:“顾将军请起。”
温承则揉了揉顾思南的头笑着道:“正好与陛下做个伴。”
顾思南抬头间只见温承颜色昳丽,笑靥如花,一身正红色的官服压不住他身上的富贵风流,反而给此人增了几丝华贵。
作者有话要说:
#温·全职保姆·承
第18章 热闹
温承在御书房内有个专门的座位,段长殷一进去就给温承赐座,此为三公坐论之礼,温承为三公之首,自然坐得,顾信则带着儿子站在另一侧。
温承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枚虎符放在了桌上,顾信从武二十年,一看见虎符便知此事不小,温承笑看着顾信道:“顾将军,不知可愿塞北一行?”
顾信没想到他竟也有执掌十万兵马镇守边疆的时候,激动的立时跪下抱拳:“末将愿往!”
“这是庆王手中的虎符,掌管西山大营并京郊十万兵马,顾将军近日劳累些,速去整顿,待年一过初八便带兵支援塞北,我大齐新收了蜀川,怕是北燕还有得闹呢。”温承将虎符递给顾信,顾信双手接过,温承续道,“封你为镇北元帅的圣旨过几日就下来了,顾将军且好好准备。”
顾信一把年纪捧着虎符红了眼眶,他少年的时候也曾意气风发,可惜在军中碌碌无为多年,原以为会老死皇陵,没想到年逾不惑还有机会为国守疆,对于军人而言,简直是恩同再造。
“臣谢过陛下!谢过温相!”顾信叩首道。
温承笑着向顾思南道:“思南,将你爹扶起来。”
顾思南赶紧上前,顾信却已经扶着地面自己站了起来。
温承看了眼段长殷又道:“陛下还小,宫里又只有陛下一个孩子,本相想为陛下找两个伴读,看上了思南,不知顾将军意下如何?”
这可是天子伴读,陛下亲政之后绝对的亲信大臣,顾信被这一个个馅饼砸地有些招架不住,既然温承已经决定了,那这事就相当于定下来了,哪容得顾信再言,顾信当即躬身道:“此乃犬子的荣幸,思南万死难报陛下恩德。”
温承连连笑道:“好,好,陛下开春要去国子监读书,就让思南跟着一起去。柳学士将贴身的小童柳馥生托付给了本相,本相看这孩子也是个可教之才,到时候三人一起去国子监读书,也可互相做个伴。”
“是。”顾信躬身道,又向身旁的儿子道:“赶紧谢过陛下丞相。”
“思南谢过陛下,丞相。”顾思南跪下朗声道,温承看着顾思南点头笑道:“往后这天下是你们的天下,可要好好学习,日后要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
顾思南尚不知这句话温承给他许下了多大的荣宠,只怀着一腔赤子之心叩首道:“思南谨记温相教诲。”
段长殷与顾思南两人偷偷的相互打量,温承看见了笑着同段长殷道:“陛下带着思南去玩吧,臣还有些话要同顾将军说。”
段长殷多少天终于看见了个玩伴,当即带着顾思南跑了,温承却带着顾信去了办公的地方,两个大人之间还有很多话要说。
温承披上披风,顾信却因为习武只穿了一身武装,显得十分干练。
“顾将军此去,只怕是数年都难回来,边疆艰苦,远离家乡,将军可做好准备了?”温承说话间带着笑意,顾信道:“这是末将的职责,怎会怕苦?”
“那塞北就拜托将军了。”温承同顾信笑道。
“丞相言过了。”顾信道。
腊月二十四百官已经封笔了,庆王还没有进成都城,先陪着王妃去了趟金州,上下打点了一番,段晋华被温承折腾的早已没了原来的纨绔之气,整个人颓丧不已,见了老爹差点没哭断气,庆王也抱着儿子流了几滴老泪,一边安抚儿子道:“晋华,你别怕,爹已经来了蜀川,定会救你出来的,温承手上没有兵权,多少的忌惮于我,你先在金州等着爹爹,等爹爹来接你。”
段晋华狠狠点头道:“爹,我等着你。”
庆王和王妃离开金州,腊月二十五到了成都,成都城里已渐渐恢复生机,长青的树木更添了几分生机。
庆王在城外等了良久,也没等到喻含璋或者张默出来接自己,心下气愤不已,愣是脾气上来了,在城门口等到了午时。
守城的士兵从早上就见道一趟颇为气派的马车停在了城门口,没想到等到午时了这位贵人还没进门,忍不住上前问道:“这位老爷,您怎么不进城?”
庆王的幕僚冷声道:“马车上的是新上任的蜀川都督庆王爷,怎么不见喻含璋前来迎接?”
士兵赔笑道:“这位真的是庆王爷?上面说庆王爷封笔之前便可到达,可是喻大人等到二十五都没有见到,遂收了迎接的仪仗,还请庆王爷稍等,容小的前去禀报。”
“快去!”幕僚冷声道。
庆王终于等到了人来接自己,可是没想到这士兵去了良久,竟等来的不是喻含璋,而是国子监前任祭酒徐青。
徐青穿着一身三品官员的朝服缓缓来了,也没行礼,只皱眉问道:“庆王爷来了,为何站在城外不入?”
幕僚拿不准主意,庆王在马车里喝道:“蜀川好大的架子,本王到了城外,竟无人迎接!”
徐青一听不高兴了:“王爷此言差矣,上面的消息准准确确说王爷前日便到,下官与喻大人,张将军轮流在城门口守了两日,丝毫不见王爷踪影。虽说王爷是新上任的蜀川都督,我等皆是下属,可是下官也是丞相亲自任命,半年前就来了蜀川的朝廷特使,有监督之权,王爷玩忽职守,拖延怠惰,实乃大过,本官定要向京城参你一本!”
庆王气的一把撩起了马车帘子向徐青道:“大胆徐青,就是这般与本王说话的吗?”
徐青哪里怕庆王,张嘴就要再说,却听得后面两人纷纷道:“徐大人且慢!”正是喻含璋与张默来了。
喻含璋当先下马向庆王笑道:“王爷久候了,是下官的罪过。”
庆王正待开口,张默便抢先道:“来人呐,将王爷带到成都府。”
喻含璋跟着笑道:“蛮夷之地,难入王爷法眼,若是饮食住行上有所怠慢,还请王爷恕罪。”
庆王还没进城,就被这三人轮番轰炸了一番,软的硬的都受了。
张默命人牵着庆王的马车,自己则骑马跟在马车外:“王爷,现在已经到了年下,官员们都封笔了,索性王爷并无要事,便先在成都府过了年再说。”
“本王……”庆王刚说话两个字,就被喻含璋又截了话:“下官们等了王爷多日,终于等到王爷了,等网页接手了蜀川相关事宜,下官们也好回京复命。”
庆王终于听见了想听的话,他来蜀川就是为了权,既然连喻含璋都说了,当下也就不计较了,且缓缓入城去了。
喻含璋领着庆王去了,张默和徐青掉在后面,张默向着徐青挑眉道:“师父,徒弟来的及时不?”
“来的及时吗?”徐青随意道。
张默一听这不得了了,师父竟然还不满意?张默扯着马缰往徐青旁边靠了靠低声道:“师父,这已经够快了,你没看含璋连香粉都没擦吗?我是将他从府里提出来的。”
徐青抬眼道:“真的?”
能催得喻含璋不擦香粉就出门,这可是个大事,前几天他们在青阳收拾南蜀余孽的时候,双方都短兵相接了,喻含璋可是还在自己府上换衣裳,愣是选不出两件衣裳哪个好,给人愁的。
张默“嘿嘿”了两声道:“那是,其实他是跑出来看庆王的惨样的。我听说当年军师也被左钊参过,他是想找找优越感,看看庆王是不是比他还惨。”
这事徐青倒是知道,他伸长脖子望了望喻含璋,发现此人油头粉面笑得正欢,看来真的是欢喜得很。
徐青叹道:“京城的这些公子哥都了不得。”
张默八卦道:“你是说庆王世子?”
“你家军师。”徐青道,“还有温相,从前在学里的时候一个个走马观花游戏人间,做起事来眯眼笑着把人往死里整。”
张默感同身受:“我刚来军中的时候,就被军师整过。”
徐青同情眼:“了解。”
张默也同情的看着庆王气派的马车,这次轮到别人倒霉了,他开始理解喻含璋香粉都不涂就出门看庆王的心情了,真的是好期待啊。
作者有话要说:
#在回学校的路上,明天更新时间也不定,回去会稳定更新的,么么哒^3^
#改个使用不恰当的成语,谢谢小天使指出问题。
第19章 兵权
柳学士终于没能熬过这个冬天,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在睡梦中去世,快到天亮的时候,下人们才发现。
温承这几日在长公主府上歇息,天还没亮就听见柳学士府上前来报丧,温承披着衣裳坐在床边长长得出了一口气:“梅若,倒杯茶来。”
梅若在外间应了一声,才端着茶进来,
温承接过一口饮尽。
“备马,我去趟学士府。”温承起身换衣裳,正红色的官服有些忌讳,温承不大想穿,可是打开衣柜,发现自己就没有一件正常点的衣裳,不是蝶穿牡丹就是云华海棠,梅若翻了两个衣柜,终于找出了件严正的衣裳。
温承接过一看,吓,还是当日在宫里穿的段长庚的衣裳。上次穿还不觉得怎样,这次穿在身上,浑身觉得不舒服,这人的气息讨厌的很。
但是没办法,温承一边穿衣裳一边像梅若吩咐道:“回去帮我做几件正式的衣裳。”
梅若是在长公主身边长大的,完全继承了长公主的审美,看着一柜子艳丽鲜红,花团锦簇的衣裳,有些不解地道:“这些衣裳不成么?往日少爷都穿着进过宫。”
温承伸手在梅若额头上轻轻弹了一下:“今日可都能穿?做几件青色绛色的衣裳来,这些太艳了。”
温承穿好衣裳,带着清明就出门了。
路上还是前几日落得雪,外面天色黑麻麻的,有些难行,车夫赶的极慢,温承嫌弃速度太慢,同清明下了马车步行到了学士府。
柳府私下早就准备好了柳学士的身后事,柳尚的长子柳元带着长孙柳骏亲自出来迎接温承,温承前脚到,后脚段长庚就跟着来了。柳学士是先帝的托孤重臣,自然要倍加重视。
温承和段长庚先去灵前吊唁,再同柳元说了几句。温承看见跪在外围的柳馥生招了招手,柳馥生看了一眼柳元,柳元低声喝道:“温相叫你,还不过来。”
温承微微皱了皱眉,似是不满柳元的做派,馥生走过来向温承低低道了句:“大人。”温承揉了揉馥生的头发以示安慰,却抬头向柳元道:“柳学士生前将馥生托付给了本相,等柳学士大丧过后,本相就会派人来接,还请行个方便。”
柳元哪敢不从,当即道:“随时恭候。”
温承道了句节哀顺变就和段长庚离开了,此时才天大亮。
“要不要去吃顿饭?”段长庚背着手问了一句温承,温承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大街道:“快过年了,卖早饭的都回去了过年了,我还是回去了再吃。”
段长庚果断将想要转身离开的温承扯了回来,温承没站稳倒在了段长庚身上,段长庚将他顺手提起:“去本王府上吃。”
温承:……
不及反抗,温承就被段长庚提回了家。
温承进府二话不说就开始脱衣裳,穿着内衫搂着段长庚就往里间跑,虽然段长庚好几日没见温承,今天把温承往自己府上叫,也有这个意思,可是温承这也太……
温承抱着段长庚抱怨道:“你府上怎么这么冷?”
段长庚:“我暖和。”说着将温承的手脚全部收到自己身边,压着温承的脸贴在自己身上,温承得寸进尺,直接将冰冷的手塞进了段长庚的脖子里,段长庚抖了一下,温承笑着道:“还不进去,冷死在外面了。”说着用脚尖踩了踩段长庚的□□:“他等不及了。”
段长庚二话不说,在外面就把温承的裤子给卸了,温承怪叫一声,段长庚双手搂着温承就将他揣进了卧房。
温承躺在段长庚身下,看着他手上动作,一边叹气道:“柳学士就这么走了,可害死我了。”
段长庚不想听他说话,加快了速度,温承“哎”了一声道:“慢点。”
段长庚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不满道:“柳尚死了,朝中就是你做主,如今你说一不二,还有什么不满的?慢点?你想的美。”说着就进去了。
温承闷哼一声,抱着段长庚精壮的腰身,心下暗想,这倒是实话,毕竟如今在自己和襄王是一条船上的。
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大齐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除夕夜里的烟花短暂的燃放之后,宫宴便开始了,温承坐在天子旁,举杯饮酒,地下的官员们已经开始渐渐重新认识自己这位丞相了,不动声色便安安稳稳坐在了天子身旁,这可不是草包能随便做到的。
先皇新丧,宫宴也举行的简单,不过一个时辰就散了,温承有些薄醉,刚到长公主府上,下人便来报,说是塞北急报。
温承的酒有些醒了。
“拿过来本相看。”温承还没进门,就接过了文书,这急报是七天前从塞北出发的,事情也不大,就是北燕的士兵又开始在边关打草谷了。
北燕的兵制与大齐不同,朝廷并不会给军队发军饷,全靠着以战养战,也是因为这样,萧璟当日才会在蜀川狠狠打劫了一番。
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温承向着送信的人道:“本相知道了。”罢了就进门了。
顾信本来初八才出发,可是因温承收到了这封急报,他初四就被温承派了出去。出发前温承与顾信道:“凡入我大齐国境者,以死来酬。”
顾信一身铠甲肃然道:“是!”
温承是个极为蛮横的人,从小只要他想要的东西,无论以什么方法,都会攥在自己手里。这样的蛮横持续到了现在,他想要守护的国家,绝不容外敌有一丝侵犯。
顾信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顾思南站在温承的身边,看着自己的父亲远去,最终变成天际的小黑点。
温承揉了揉顾思南的头问道:“思南想不想像父亲一样,带兵打仗,保家卫国?”
顾思南毫不犹豫地点头道:“想!”
温承笑着道:“那就快点长大。”
“大人,我已经十二了。”顾思南道。
“十二还太小,至少要等到十八,到时候我们将北燕人打回他们的老家。”温承笑着道。顾思南从小就听见父亲说北燕人的强横可怕,没想道这样好看的一个人,竟然想要将北燕人打回草原。
“是。”顾思南仿佛发誓一般,斩钉截铁地道。
年过了,庆王终于坐不住了,前去府衙找喻含璋拿兵权,喻含璋刚过完年,实在不想搭理这个被温相和自己老大忽悠过来的老糊涂,可是没办法,只能前去迎接。
“喻大人,你什么时候将蜀川交给本王?”庆王一点都不客气,进门便道,喻含璋眯眼笑着道:“王爷,下官只是军师,不能调动兵马,您要接收蜀川,得先在张将军手里拿到蜀川的兵权。”
庆王道:“是这个道理,你且等着,本王前去与张默交接兵权。”说着就出去了,喻含璋坐在椅子上屁股都没挪,就等着庆王再回来了。
庆王又去张默府上,张默正和军中的几个兄弟在府上喝酒吃肉,外面的小兵说庆王来了,张默将手中的酒杯放下,和几个兄弟笑了,大声向门外道:“请!”
徐青也坐在一边,也跟着站了起来。
庆王进门就皱眉道:“百官已经上朝,你等怎还在此饮酒作乐?”
张默呵呵笑着道:“不好意思啊。”
庆王“哼”了一声道:“本王前来交接兵权,张将军速速将虎符拿来。”
张默脸色冷了下来,似是有些不解:“兄弟们都是跟着我家王爷的,庆王有何权利接收我家王爷的兵权?莫不是当我张默好糊弄?”
庆王拿出温承给自己的圣旨递给张默道:“圣旨在此,你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