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陪太子读书-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闻道成看看顾乔,再想想武帝对亲情的重视,突然又不少那么肯定了,记忆中未曾谋面的祖父也好像蒙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
没有谁生来心硬如铁,他们总会有温柔的一面,你没有看到,并不代表着他就没有。
“是与不是,我觉得都不重要了。”顾乔积极和太子分享了一个秘密,他觉得长乐王和三皇子之间有事。
“什么事?”闻道成一时间竟都没有反应过来。
“断子绝孙的大事!”
太子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当真?”
顾乔谦虚了一下:“大概七八成的把握吧。”要是不谦虚,他会直接说十成。在有关于叶子牌的争执时,虽然三皇子和长乐王各占一派,但他们生生就是把普通的骂战搞成了打情骂俏,让一群还不算太解风情的少年人不寒而栗,满地找鸡皮疙瘩。
“哈!”闻道成更开心了,总算找到老三的把柄了。
“您不会打算打小报告吧?”顾乔真的不想这么对长乐王,“景和人很好的。”
“这才多久,连名字都叫上了?”闻道成心下不爽,有点酸溜溜的。但他也没有故意吓唬顾乔,“放心吧,我才不屑于这种小人行径呢。”
最主要的是,以武帝的脑回路来说,太子去告了状,会迎来怎么样的结果真不好说。
顾乔试着想了一下武帝会有的反应,竟觉得武帝最大的可能竟会是一拍大腿,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不如直接成全了老三和长乐王吧。简直是一石二鸟。既可以绝了前朝血脉,又可以让老三顺利在大臣眼中失去继承权,不再与太子为难。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肯定了这个想法,武帝真的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还是不要轻易去挑战他与众不同的脑洞了。
与此同时,三皇子也在和长乐王商量。
“你说顾乔看出来了吗?”三皇子今天已经很卖力的表现了,“他要是看不出来,我就要怀疑他顾家神童的称号是不是有水分了!”
长乐王:“……”他有时候真的不是很懂三皇子的想法。
“你想好,顾乔看出来了,”三皇子耐心的给长乐王解释,“太子就肯定会知道了啊。太子知道了,不就等于父皇知道了吗?以太子那个性格,能不去和父皇告状?反正我是hi不信的。他一桶出去,我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和父皇摊牌了。”
三皇子也很有斗争经验,他要是自己跑去和武帝说,被他爹打断腿的可能性高达十成。但若是别人说的,他作为兄弟阋墙的受害者,反而会有一定的生存几率。
“那陛下也不会同意啊。”长乐王还是想走低调路线。
毕竟两个男子在一起,未免还是太惊世骇俗了些,他们和其他人那样胡闹的在一起是不一定的,是真的打算互许终身,再不会有第三人的那种。
这种事,任谁都不会同意的吧?
“不试试怎么知道?”三皇子要不是考虑到长乐王是真的担忧,他早就闹得天下皆知了。他并不觉得他们这段感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他们喜欢彼此,就在一起了,没有伤害任何人,他们为什么要遮遮掩掩?“你不会是要对我始乱终弃吧?!”
长乐王:“……别瞎用成语。”
“以前叫人家护国,现在叫人家别瞎用成语,你变了!”谁能想到呢,三皇子私底下会是这么一个戏精风格。
二皇子在围猎时暴露出本性,其他人都很不可思议,只有长乐王在心里想着,嗯,是老闻家的种没错了。
……
与此同时的北疆。
司徒容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红缨枪,看见了来自皇子武功师傅白沉写给自家兄长的信,心中说了太子最近遇到的危机。
司徒容无论如何都不能安心在家中稳坐了。
在司徒容的脑补里,她小表弟顾乔就像是她小时候养过的小白兔一样,又乖又胆小,必须得精心呵护。她想对他说,别怕,阿姊来了。
第六十一章
王识文的消失就像是他的存在一样悄无声息。
虽不是武帝最满意的一网打尽; 但至少拔掉了宫中的心腹大患; 武帝终于不用再担心一觉起来继续死儿子了。
武帝连夜上了六台山的菩萨顶,在金顶下为他所有逝去的孩子还有皇后再立了长生牌位。
“我终于为你们报仇了。”
此情此景,只有“我”; 没有“朕”。
一字一顿,字字带血。武帝其实曾经也不是多么喜欢孩子的人的; 甚至和太祖说过很幼稚的话,不能明白那些疼爱孩子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他和他的兄弟们在山寨里旷野生长,最后不也长势喜人吗?那种小心翼翼的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丢了的简直有病。
万万没想到; 他后来也成为了这样一个有病的人。他真的没有想过要太多孩子的; 戏文里的八王之乱是他曾经最极力避免的。
但不断的失去孩子,压到了武帝所有的神经。
就像是一个贫穷了太久的人,只恨不能在有了钱之后把钱都赞起来、藏起来; 有备无患; 多子多福。
现在的他,有用无数的孩子,也发自真心的爱着他们每一个人。但如果能重来,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杀了王识文,只和皇后厮守; 他们会有三个孩子; 出色、友爱又幸福。皇后逝前与他说,她这一生无怨无悔; 可是,她并不快乐。
希望下一世她能无恐无怖,平安喜乐。
晚风穿过树林,在山中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真的代亡者回应了武帝。灯火煌煌,佛法精妙,莲灯引着亡者之灵走向月光铺设下的天梯,这一回是真的要道一句永别了。
他们放下了,武帝也可以放下了。
一夜之间,所有和王识文过往交从甚密的人都被玄铁卫“请”走,再没有回来。宫中正好也快到三年一次的采选了,并不会让人产生任何人手短缺之感。有聪明人看出了端倪,也不会冒冒失失的去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只会跟着武帝一起假装无事发生。
武帝一行人在六台山再没有多做停留,告别了慧根法师就回了京。这一回不只是为了太子的出阁,武帝迫不及待的想回京看太后是不是真的会醒过来。
聪明反被聪明误,也算王识文在死前做的最后一件好事了。
顾乔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显国公府,被他的奶兄解厄收拾的紧紧有条,解厄也终于恢复了健康,能健步如飞了。
“府里有发生什么大事吗?”
“顾栖梧小姐趁着你离开之后,有想回来过一趟,但是还没进门,就已经被直接赶了出去。”解厄垂下眼,顾栖梧想要在他面前摆谱,也真是太看得起她自己了,“老太太还是那样,中间求死一次,未果。”
说实话,解厄是有点遗恨的,只有这黑心的老太太死了,他家世子才能算是得到真正的解脱。可是他们又不能动手,只能看天命了。
顾乔点点头:“丁叔找到了吗?”
丁叔就是话本里为顾乔远去北疆,找来了司徒容当救兵的忠仆,他曾给显国公养马,聋哑不识字,为了顾乔受了很多苦。
从话本里推断,丁叔这个时候应该正在北疆被抓做了奴仆受苦,顾乔一直努力的想要把他提前解救出来,可惜由于顾乔知道的实在是太有限,给的范围太宽泛,始终没能找到丁叔。
解厄摇摇头:“还是没有消息。”
顾乔点点头,表示他知道了,虽心中焦急,也不想表现出来给解厄增加压力。他奶兄已经很努力了,可惜造化弄人,他们只能在极尽全力后听天由命。
“您要不要先休息一下?”解厄关心着顾乔的身体。
顾乔却摇了摇头,他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从明天起,顾乔就要和温篆、谢涟等人一起入宫,常伴太子,进行出阁前最后的集中准备了,他也要提前写好了内容,才能明天进宫给太子参详。虽在马车上顾乔已经有了思路,但还是需要整理出来。
太子伴读里只有周叔辩得到了真正的假期,但他还陷在假期结束之后的考试中惶惶不可终日,没有谁是真正快乐的。
“成年人的世界,谁都不容易啊。”周叔辩如是感慨。
周家大哥刚好从京郊大营回来,鄙视的看了眼强行说愁的周叔辩:“你先把你手里的启蒙读物放下,再来和我谈成年人的世界。”
回京之后,遭遇最可怕的还属太子伴读里的苏肃同学。
他祖母从四川过来看他了。
这平平淡淡的一句,除了带来了只有苏肃一家能够欣赏得了的大量辣子以外,就是排着队需要苏肃去见的相亲对象了。
太子伴读中年纪最大的就是温篆和苏肃。也不知道苏家的老太太从哪里听来了温篆已经低调订婚的消息,她当下就坐不住了,着急忙慌的就命令儿媳妇给孙儿操办起了终身大事,还不忘教训:“对自己儿子也不上心,有你这样当娘的吗?”
苏夫人很委屈,是她不想给儿子安排婚事的吗?明明是她做不了主。
作为一个敢于在考场炝锅的鬼才,苏肃同学虽然平日里算是学霸帮的一份子,但却并没有变得和学霸帮领导人温篆一个价值取向,他对于直接安排的封建婚姻毫无兴趣。甚至觉得有些荒唐可笑,两个见也没有见过的人,就因为媒妁之言便要约定一生,他真的没有办法想象。
为此,苏肃强烈要求也加入了为太子准备出阁的团队之中,每天出工不出力。
反倒是一个劲儿的给太子洗脑:“我们要拒绝包办婚姻!我们是自由的!”
狂生谢涟立刻响应,振臂高呼:“我是自由的,你是自由的,我们的心是自由的!我们绝不能随随便便让别人掌控我们的人生!”
太子斜了谢涟一眼:“怎么,你也被相亲逼疯了?”
“那倒不是,我和我小师妹好着呢。”谢涟摇头晃脑的坐下了,忍不住的嘚瑟。谢涟虽然不是伴读里面年纪最大的,却是最早有婚约的,娃娃亲。大概是订婚订的实在是太早了,那个时候谢涟同学还没有来得及觉醒他自由不羁的灵魂,就这么认下了这门婚事,如今不仅已经习惯了,还到处炫耀他小师妹有多好,“欸,说起来,我小师妹最近又作了一首诗,意境深远,用词……”
苏肃直接捂住了谢涟的嘴,并没有人想听他吹他的小师妹。真的,从小听到大,早就腻了。虽没几个人真的见过谢涟的小师妹,但他们已经足够了解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好姑娘了。
温篆决定给大家说点不一样的:“你们应该都知道了,我的未婚妻就是司徒女将军。”
在人前温篆还是矜持了一点,没敢直接叫“容容”,而是用了一个大家共识里都知道的称呼——司徒女将军。古今往来的第一人,有人觉得她有伤风化,却也有人奉她为心中女神。讨厌她的人和喜欢她的人一样多。又爱又恨,十分魔性。
太子伴读们还真的差不多都知道了,不知道的也猜到了,但如今是温篆第一次公开承认,大家还是纷纷拱手道了一句恭喜。
“要我说啊,其实这长辈安排的婚姻也没什么,就,女将军就特别好。”
嗯,温篆一开口,太子和顾乔就已经知道他要干什么了,炫妻,一定要比谢涟炫的厉害,他的容容在什么时候都不能输!不能输!
苏肃不可置信的看着温篆,没想到他竟是这样的温篆。
正赶上武帝来看太子准备的如何了,还没来得及通报,就听到了里面并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只有在讨论什么未婚妻不未婚妻的!
武帝掐指一算,嗯,太子和他的伴读们也到了血气方刚的年纪了呀。
然后就继续听起了墙角。
温篆作为既得利者,觉得长辈安排挺好的。苏肃作为被害苦的那个,强烈反对这种莫名其妙的形式。两人争执的不可开交。
武帝作为有个叛逆太子的老父亲,也是时刻跟进,关心着儿子对婚姻大事的想法。直至听到苏肃说:“他们再这么逼我,我就离家出走!”武帝确定了,以太子的性格,很可能也是苏肃的这一款,暂时还是要按兵不动,不能再激化父子矛盾了。
嗯,因为顾乔的事,太子和武帝之间至今还别别扭扭的呢。
太子果然很叛逆,听完一圈人的想法,得出的结论却是:“女子十四不得不嫁人的规定毫无人性。孤也知道这是前朝人口剧减,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措施,但本朝已有了全新的面貌,早就不应该再这般行事。”
太子想改变女子十四必须嫁人的局面,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并不是这一回才有的,可惜他之前只是个坐在文华堂里的读书郎,并没有什么话语权。
等他出了阁,太子可是有太多想法抱负要去一一实现了。
武帝点了点头,自认为已经懂了儿子的想法,没见到太子就又走了,转头就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提出了这个想法,引起了朝廷激荡。
有大臣觉得此举不妥的,自然也有大为赞成的。谁家还没个女儿了呢?谁又会想要看着自己的女儿十四就不得不离开家呢?这个年纪真的太小了,还是个孩子呢,就要去别人家伺候公婆,成为另外一个孩子的娘。
一开始大家也不是那么反对武帝的异想天开,还恭恭敬敬的请示了武帝觉得把岁数提到多少算合适。
结果武帝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的表示,既然男子没有限制,女子就也不应该有限制。
举朝哗然。
但武帝心意已决,谁劝都没用,一心要取消这个命令,给出的理由还是那么任性,就当是给太后祈福了。
太后还没有转醒,但太乙门的诊断是太后随时有可能醒来,如今这样只是沉睡的太久。
虽然说,太后是中毒,醒过来是幕后黑手给解了毒。但武帝还是觉得这与他之前作出的种种祈福努力是分不开的,要不然怎么前脚跳了布扎,后脚幕后黑手就自己跳出来了呢?
有些力量不信不行。
对此最震惊的莫过于太子了,他本来还想着出阁后,拿这个事来立威呢。他手上掌握着一个太医院这么多年走访调查的孕育数据,根据上面的结果显示,女子太早结婚嫁人反而不利于子嗣。他还通过公主们,联系好了京中不少有头有脸有权势地位的贵女命妇,就等着大臣们不同意,他祭出大旗发难,打所有人的脸呢。
万万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自己的亲爹给破坏了计划。
真的好气啊!
作者有话要说:武帝,在坑儿子方面,绝不含糊!
第六十二章
九月一日;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太子的出阁典礼就定在了这一天。
由于本朝此前并无太子出阁的先例,一切礼仪都是此前由礼部大臣、詹事府和钦天监的官员,翻阅更早以前的数朝典籍; 整理并结合本朝实际情况加以修改而得出的。武帝只需要在奏请的时候点头表示同意就行,真正需要他亲自做出决定的; 只有朝臣在典礼时对太子行的大礼规格。
大礼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时候都得行的,好比面圣; 也只有逢年过节的大朝会,才需要郑重其事的行五拜大礼,平时这么搞; 怕不是会被人当做傻子看。
哪怕不当傻子; 也会鄙夷这拍龙屁的手段过于低端。
大启自立国以来,只出了两代太子,第一代是武帝; 情况特殊;第二代就是闻道成; 由于有武帝这么一个想象力丰富的爹,受到的待遇也是经常变化。这直接导致大启朝臣对于太子的大礼规矩混乱不堪,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章程,怎么拜的都有。
武帝决定趁此机会,正式立出个完善的规矩出来; 给从今往后的几百年都打个样; 彻底立起正统的规矩。
最终就定下了两跪六叩,绝对是礼仪范畴内所能够给予太子的待遇上限了。
这一日大臣们对太子行的大礼一共会有两次; 礼前一次,礼成一次。
太子伴读们本来在这个故事里是没有姓名的,就算有,也只是站在犄角旮旯围观的人。但武帝是多会看颜色的一个爹啊,他表示既然儿子和他的症结在顾乔身上,那就拿顾乔来解铃吧。他强行要在已经安排好的出阁典礼仪式中,把顾乔和温篆给加塞加进来。
嗯,又多了一个温篆,是用来给顾乔吸引火力的,让别人不觉得顾乔是得到了特殊对待,而是在八个伴读里选了两个脱颖而出的最优秀的之一。
武帝可以说是考虑的很全面了。
太子闻道成对此也肉眼可见的开心了起来,觉得他爹总算是干了一件人事。顾乔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就一旁,他自然也很希望在这个预示着他即将迈入朝堂的重要时刻,顾乔陪在他的身边。
唯一不太开心的大概就是礼部官员了,他们本来准备好的流程被迫重新又改了一遍,还要想个有理有据有典籍的理由来诠释顾乔和温篆的合理性,心真的很累。不过,他们最终也和武帝讨价还价,这是最后一次突发奇想了,他们满足了武帝这个想法,后面就不能再加任何防不胜防。
从如今的结果来看,武帝不仅点头答应了,还难得信守承诺做到了,再没折腾礼部的官员,顺顺利利到了出阁典礼的当天。
礼部给想的办法就是,依循古礼,把太子的出阁典礼和行冠礼整合成一个。
行冠礼,也就是宣布男子成年的仪式了。
按照周制,男子应二十而冠,也就是俗称的弱冠。不过,这种情况放在天家的时候往往并不会死守着二十这个定数。提早行礼的比比皆是。周文王十二而冠,成王十五。简而言之一句话,只要有需要,几岁都可以破例。
太子十四而冠,出阁讲书,这样先加冠再入朝的行为,在逻辑上是最说得通的。最主要的是,只要武帝同意,那就没有问题。
而对于一心觉得自己的嫡子还是个宝宝的武帝来说,骤然面对儿子的成年仪式,他自然是有些手足无措的。没有哪个父母不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人,但也没有哪个父母在面对孩子真的要长大时会是完全开心的。
那种内心里的百感交集无法言说,武帝只能去对着周皇后生前的画像,连续谈了整整三个晚上。翻来复起一句话,他不想他的安邦这么快长大。
安邦躲在他身后求保护的事情还好像就发生在昨日,再一转眼,安邦已经要成为足以去保护别人的人了……
但武帝还是想通了。
不是他的自我安慰有多棒,而是太子来与最近情绪明显不对的武帝对坐深谈了一番,父子俩讨价还价到太子二十以后再结婚,才终于让武帝重新开心了起来。只要儿子不结婚,他就还是个宝宝!
太子也很满意,他确实不太想被安排婚事,但不能一一上来就这么说,就暂时先拖个六年吧。
六年以后该怎么办,那就就是六年以后的烦恼了。
武帝决定了连着出阁和冠礼一同为太子举行,顾乔和温篆的出现也就有了更加合理的身份——冠礼赞者和有司,赞者一人,有司三人,为此谢涟和周叔辩也被拉出来一起充了数。他们都是协助正宾行冠礼的人,一般本就是由受礼的人朋友、兄弟来担任。
这一日天还没蒙蒙亮的时候,顾乔就已经在开始准备了。
他昨天都没有出宫回家,而是直接和温篆等人一起留宿了东宫,谁也没能睡好,实在是太紧张了。周叔辩甚至一连被全家喝令练习了数日,只是练习……端托盘,作为司者,他的工作就只有这一个,但周叔辩还是自己吓自己的想出了无数种他会搞砸的可能,恨不能半夜睡觉的时候也在梦里继续练习端托盘。
作为宿宾,他们从昨天开始就和其他大臣忙碌准备了起来,明明不需要他们做什么的,还是不自觉就受到了那种肃穆气氛的感染。
反倒是作为这场盛大典礼的主人,太子闻道成本人,表现的就像是如常一般。他甚至有兴趣大半夜去哄顾乔睡觉。
“我听到他们背后腹诽我说之前给你喂饭像老父亲了,那就做点老父亲真的会做的吧。”
“好比哄你睡觉。”
“怎么哄?哼个歌吧。”
闻道成所有的被哄入睡的经验,都来自的他的母后和奶娘,哼着悠扬温婉的童谣,是她们的常见手段。
“您会唱歌?”顾乔双眼放光的看着太子,他这兴奋的样子一看就睡不着。
“就没有本殿下不会的。”闻道成一点也不谦虚道。
闻道成也确实不需要谦虚,他唱的真的很好听,声音磁性浑厚,带着明明没有怎么努力就已经掌握的技巧。
赞一句绕梁三日真不为过。
闻道成和顾乔可以说得上是真的很天生一对了,一个享受照顾人的成就感,一个喜欢被人照顾,就特别的契合。
一觉醒来,就是太子的大礼了。
先加冠,再讲书。
按理来说,这种时候,武帝应该是得稳住,先待在前面的宫殿内传制,派遣官员代表他先来文化殿前主持,随后再到的。但武帝很显然不能同意,就为端个架子而错过自己儿子人生大事的开头,他一丁点都不想错,他和其他皇子大臣一样,都从到头尾参与了这场盛典。
看着太子接旨,在古法乐声的奏响中,于香案前对老天行四拜之礼。礼毕,穿着童子服的太子就走入了文华殿内。
在三下鼓声后,武帝率诸皇子公主、文武百官也走进了文华殿内。顾乔等宾赞早已经就位。
周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