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搞建设-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男人,就和我们一起北上,将望夏叛党逐出北方!”
  “我一介书生,乃干发此宏愿,你们孔武有力,却要龟缩一隅……”
  荀柏说的是泡沫横飞,嘴巴都要说干,想喝水,可又跪在这里不能动,他们一群人跪在这里继续大闹,可偏偏愣是没有一个人站在他们这一边。
  人群中让出一条路来,几个人拿着篮子走上前,荀柏再开口,一个臭鸡蛋正好在他嘴边炸开,臭蛋液溅了满脸,随着臭鸡蛋而来的,还有烂菜叶,馊了的猪食和牲畜粪便。
  荀柏等人在城门口骂骂咧咧,同样招致了诸多新阳城百姓的不满,敢骂他们的段将军,真是脑子有病,段将军没来之前,他们在阳州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匪盗猖獗,贪官作乱,民不聊生……段将军来捉拿秦海珠游街时,他们心中恨得牙痒痒,却穷得连臭鸡蛋和烂菜叶都扔不起——若是有臭鸡蛋和烂菜叶,饿极了的人们恨不得自己吃下腹中。
  那时朝廷为他们做了什么?
  而今他们日子过得好,有东西吃,有衣服穿。有段将军在这里,没有剥削的重赋,不用交巨额税款,没有恶人横行乡里,城市管理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
  他们宁愿段将军在这里割据一方,再不愿再回到朝廷的统治之下。
  荀柏跪在最前面,挨了几颗臭鸡蛋砸在脸上,浑身臭烘烘,恶臭的蛋液滋润了他的嘴巴,他将嘴里的东西吐在地上,呸呸呸几声,一袖子抹掉脸上的东西,浑身臭烘烘,散发出一股腥臭叫人呕吐的味道。
  他的手指着那群敢砸他臭鸡蛋的人,浑身颤抖不已,声音也颤抖了起来,他彻底破口大骂道:“你们这群目不识丁的愚民,段枢白的走狗。”
  “你们衣冠楚楚,却不知北边百姓疾苦万分。”
  “你们这些蜜糖里泡出来的臭虫。”
  “你们比这臭鸡蛋还要恶臭万分!!!”
  “段狗贼,你会遭报应的。”
  人群中有人走出来说话,“前几年我们得了瘟疫,全村人都要死绝了的时候,朝廷在哪?”
  “几代皇帝贪于享乐,诸事皆有阉党做主,卖官鬻爵,欺压百姓,纵容权宦……这样的朝廷,气数已尽,早就该被推翻。”
  “北边百姓疾苦,那还不是朝廷害的,你这些话说的好没有来由,正是在朝廷的治下,百姓才民不聊生,你却要让我们维护朝廷的统治,这不是说笑话吗?”
  “顺应天命?听由阉党教诲的皇帝才不是天命,只有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才是天命。”
  荀柏大叫道:“你们居然能在这种光天化日之下说出推翻朝廷的大逆不道之话,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啊!!”
  “你们没有读过半点圣贤之书,屁字不识的愚民,果然愚蠢至极。”
  “你们这些目不识丁的人,和畜生有什么区别。”
  这边闹出来的事件,终于招来了新阳城的守卫,领头的守卫走过来,轻轻说道:“畜生尚且知暖知热,何况是人,百姓不傻,谁对他们好,他们心中自然记得。”
  人群中起哄道:“就是,你们才目不识丁,别以为只有你读过书,会说大道理,我们也上过学堂识过字。”
  “动不动就骂人愚民,你才是读书读傻了。”
  “你说我们不知百姓疾苦,你吃过树皮,啃过泥巴吗?你知道那种饿极了的滋味吗?”
  ……
  在新阳城城民的包围下,这群跪地的书生还是被抓走了,但是抓走他们的原因不是其他,而是——有损市容。
  这群人如愿以偿被段枢白的人抓走了,但他们却没有半点开心,因为他们的光明正大被却被一群人拿着臭鸡蛋砸,他们是要以“正义凛然为百姓请命”的英勇画面来宣告天下,现在却被他们口中的百姓砸了一脸臭鸡蛋,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他们的脸往哪里搁。
  “他们怎么能用臭鸡蛋砸我们,搞得我们犯了弥天大罪一样,明明是他们……”
  荀柏骂道:“这是一群畜生,不尊礼法,不敬圣上。”
  “他们绝不是百姓,他们是段枢白的同伙,统统都是叛党!!”
  “叛党——”
  一盆水浇下来,浇了荀柏一个透心凉,冬日里一盆冷水,衣裳湿透,发丝黏在身上,冷风吹过,冰寒刺骨,他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哆嗦打完后,荀柏却是更加兴奋,口中叫道:“你们迫害忠良,你们迟早会早报应的!!!”
  “你们对我们用再多的酷刑,也不会令我们反叛朝廷。”
  “你们滥杀读书人,等天下人知道了段枢白的恶行,我要你们这些爪牙跟着他一起遗臭万年。”
  领头的守卫于舟轻轻一笑,摆了摆手,掩着鼻子,让人再给这些污垢满身的正义书生再浇一盆水,“你们可别误会啊,我们才不是要迫害你们,看清楚点哈,我们是在给你们洗澡,洗完澡上路。”
  荀柏骂道:“上什么路。”
  “就算是黄泉路我们都不怕!”他一副豁出去了的样子。
  “休想收买我们。”
  于舟笑着摇摇头,“我们可不敢送你去什么黄泉路,各位书生一心为君,将军深受感动,决定派遣我们亲自送你们去容州,效忠圣上,报效帝王。”
  “什么??”
  荀柏心中慌了,他们在宣州,一不用事农桑,二不用为劳碌奔波,一心只读圣贤书,结交好友,享尽书香满院指点江山的快活,虽是受了旁人的鼓动,为了青史流芳才来这里闹上一闹。
  可偏偏事事尽不如意,百姓不听他们的,他们还被砸了一身,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传出去以后他们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他们来闹事是为了给自己博得个好名声,可现在名声的事情还没落定,他们是来要求段将军去北地效忠圣上,可为何现在被送去容州的是他们???
  难不成真要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去和北方的猛将斗?那岂不是以卵击石?
  奈何事已如此,荀柏等人也只好硬着头皮上。
  “去了去,我们马革裹尸都不怕。”
  于舟带人将他们洗刷干净,换上一身简陋的粗布衣,给他们喝了一碗萝卜汤,人群里面许多人不满,“怎么没有肉??”
  “我们要吃肉,一点萝卜如何能填饱肚子。”
  于舟不理,这些人口口声声说是体察百姓疾苦,却连一口萝卜汤都喝不下去,他闭了闭眼睛,让人把他们押送上马车,马车上还有另一个人等着他们,那就是宗忠海。
  宗忠海见了荀柏,大喜:“荀兄咱们一起去容州报效朝廷,那贼人段枢白还干了件好事!”
  “咱们这些书生也是七尺男儿,不信不能把望夏人逐出京城。”
  荀柏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他。
  他见惯风月,眼睛毒,眼前这人留恋风月场所,只会在名伶身上逞威风,去了北方,还不被切西瓜一样一刀给切了。
  渡江前往宣州,车轮子一路向北,他们这队伍又增加了许多要为国家效力的读书人,嘴里念叨着也是要拥护正统。
  荀柏这群最先被抓的却没有以前的热情,于舟没有饿着他们,却让他们吃了一路的番薯干,一日三餐,就是煮番薯干,要是饿了,就吃番薯干,管饱。
  荀柏等人已经吃成了满脸番薯色。
  更让他们受不了的是,他们一路北上,路上却有许多身高八尺的北边大汉南下前往阳州,这些大汉有的是北边的旧兵,因为仰慕段枢白,因此南下投奔阳州。
  没错,就是仰慕,虽然在文人圈子里,段枢白的名声被容州聂琨败坏殆尽,武人圈子里,他的名声却越来越响彻。
  他在南边做出来的事情,虽然不符合什么仁义大道,可确实做事爽快,阳州百姓衣食无忧,祥和安稳,他将四州治理地如同远离喧嚣的太平盛世,四州的百姓都服他,他们这些外人又能说什么呢?
  朝廷统治败坏,也只有瞎了眼睛,或是昧着良心的人,才能说上朝廷的几句好话。
  这些北方人,受到朝廷和阉党的迫害更甚,早就对朝廷充满不满,他们觉得段枢白的那封信,虽然是一通歪理,读完之后想到那祸国之君气急败坏的模样,都心道一声:“畅快。”
  咎由自取!
  这个朝廷气数已尽,你我尽可各奔东西。
  北边段枢白的旧部,大规模南逃下阳州。


第91章 烤肉
  南下去阳州的汉子们,心中对这群上赶着去容州的书生难以理解;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北边京城被叛乱党占据,弄了一个傀儡皇帝来做掩饰; 实际上那个傀儡皇帝也是名存实亡。
  而容州; 现在容州成了聂琨的一言堂,手底下的走狗们; 已经想着“从龙之功”; 四处耀武扬威; 至于小皇帝齐华斌,已经重病而“逝”,据说还立了遗诏,让聂琨扶持幼主,立他为摄政王。
  已经有传言说小皇帝被聂琨软禁,后来迫害而死……他们居然还大赞聂琨是忠臣。
  “这群读书人; 该不会读书读傻了吧。”
  岳天朗一行人百思不得其解; 七八个人面面相觑; 摇摇头后继续骑马南下; 岳天朗曾在段枢白手下任先锋; 平定金莲党叛乱后论功嘉奖; 被安排在北地嘉宁做校尉。
  而今北地起波折,岳天朗受俘虏后叛逃; 得知曾经的好兄弟们随着段将军前往阳州; 割据称霸一方; 思来想去,决定结伴前去投靠,南下的路上,遇上了许多同路人。
  “你们也是要南下?”
  “咱们在北边待不下去,前往阳州投靠段将军。”
  “你怎么还带着老母妻儿,这一行奔波……”
  “哦,他们不是我的家人,是我好兄弟的母亲和妻子,我兄弟正在阳州段将军门下,写了信叫我们一同前去阳州生活,听我兄弟在信上说,阳州富饶安稳,全无战事,百姓吃穿不愁。家家户户都有新衣服穿,不用挨肚子饿,还有好吃的美食……不管怎么说,总比待在朝不虑夕的北边好。”
  和荀柏一路北去的书生们中,看见无数南下的民众,心中纳闷不已,“他们怎么都往阳州去。”
  书生们的心中有所摇动。
  就这么一路向北,真的能如他们所愿?
  运送的守卫道:“咱阳州风水好,自然往阳州去。”
  有人硬气道:“呸,我们是要去容州为君主效力的,如何能像他们一样做贪生怕死之徒。”
  “你们阳州整天就吃这什么破番薯,也不把人给噎死,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宗钟海见人群中有人心神动摇,连忙在一旁鼓励道:“咱们都是一群有志之士,等到了容州,一定能得到聂大人的重用,聂大人可是身兼大义之人,才不会像那目光短浅的段姓之徒。”
  “是啊,是啊,等我们到了容州,就有好日子过了。”
  荀柏和宗钟海等一行人被送达了容州,段枢白的人便打道回府,荀柏等人总算松了一口气,不用再吃番薯了,更叫他们高兴的是,他们一到容州,便得到了容州摄政王聂琨的热情款待。
  “欢迎各位远道而来容州。”聂琨笑得合不拢嘴,他是派人去宣州打口水仗,诋毁段枢白的名声,这是手底下谋士给他提的建议,不料还真起到了作用。
  这一大堆书生北上容州,想必段枢白难受得很,聂琨一拍手掌,“来,好好款待诸位才子。”
  宗钟海带头说好道:“我们誓死为聂大人效忠!”
  一场宴会办得是宾客尽欢,聂琨眼角的褶子都要笑得厚了三层,段枢白惹恼了文人,个个贤能离他而去,到时候他们只剩下些不通文辞的武夫,还能成什么事?
  “再派人去宣州,说我聂琨选才唯贤,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天下有才有人,皆可来我容州投靠。”
  宗钟海等人捧场道:“聂大人胸襟广阔。”
  “聂大人慧眼能识千里马!”
  “聂大人高义!”
  “那段狗贼,连给大人提鞋都不配。”
  聂琨真以为自己笼络了不少人才,把宗钟海等人看作有用之人,谁知半个月后,这群人逐渐现了原形。
  宗钟海这群人正是名副其实的“只会说不会做”,对于容州的各项事务,热心得很,什么都要插手一下,什么都要议论一番,“聂大人,我思觉咱们的税法要改!”
  “练兵应该这样练!”
  “和北地人谈判应该这样……”
  在他们的眼中,简直处处都是问题,处处都要改,而问他们要怎么改,却只会提出一大堆空谈而不知所谓的话。
  说出来的话,咋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博古通今,很有学问,肚子里非常有料,然而多听几句后,就知道是酒囊饭袋,一通和稀泥的屁话。
  聂琨能混到这个位置,可不是能被马屁话哄住的大傻蛋,听着他们的言论,聂琨要被气得肝疼,气得饭都吃不下,他的心腹谋士更是要弃他而去,“聂大人再留着这群人,恕我等不能再侍奉大人。”
  聂琨被扰得烦不胜烦,一拍桌子:“将他们逐出去,逐出去!!!!”
  “宣州来的,都是些废物!废物!”他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荀柏等被赶出了聂府,他们如今的情形进退两难,宣阳那边是无伦如何也回不去,而容州这边又不要他们,早知道——
  “早知道我在宣州好好提我的诗,画我的鸟不好吗?”术业有专攻,就算国家危亡,他们这些平日里吟诗作对的文人雅客,也起不到半点作用。
  有些人心中后悔,自己在宣州,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要跑过来滩这摊浑水。
  “容州这百姓过的,还不如我们宣州。”
  “何止是不如宣州,瞧瞧他们吃的用的,这些有钱人,穿得还不如咱们那的普通人!”
  “还有流窜的盗贼,官兵也不管。”
  “那边北边来的流民,瘦的只剩下骨头了。”
  “要不咱们回宣州吧?”
  回宣州?回不去了。
  叫人讽刺的是,这群嘴里嚷嚷着说要爱国的荀柏等人,最后竟漂泊流亡到了北地,先是效忠了几月北方叛乱党朝廷,后来被望夏一族收到了帐下。
  望夏一族属于游牧民族,得了这群善诗善歌的文人,自是高兴不凡。
  荀柏等受到了殷勤款待,什么家国大义,也都被抛到了脑后。
  岳天朗一行人赶在年三十前到了阳州,站在在新阳城街头。新阳城里年节气氛正浓,街上挂满了红灯笼,一排排红绳编织而成的盘长结,十字福结挂满了街头,热闹的麻辣火锅香气传遍了整个街巷,街角的烤羊肉香迷得人口水四溢。
  “卖糖葫芦了,冰糖葫芦!”
  “卖柿饼啊,结了糖霜的柿饼!!”
  “走走走,听说那边在卖牛肉,咱们也去卖一斤?”
  “牛肉???有牛肉?”
  “是啊,牛肉,据说是兰迁那边运过来的牛肉,听他们议论说,这些牛是用榨过油的椰子肉喂大的,身上的肉嫩着呢!咱们快去,再不去,肉要被抢光了。”
  “买牛肉还送椰子糖。”
  岳天朗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盛世景象,满街繁华的烟火香气,和北方相比,简直说得上天壤之别。
  那提着篮子,口中说着要去买肉吃的大婶子——要自己提篮子买菜,肯定算不得什么豪富之家,却能把吃肉说得像是悉数平常的事,这里的普通人,都能随便吃肉?
  “爹,娘,晚上想吃香辣蟹锅。”
  “好啊,咱们去买一个。”
  岳天朗身边的好友厉兵口水直流地看着前面的一家三口,提了一锅用竹筒装的红彤彤香辣蟹离开,那味道太馋人了。
  厉兵拼命地揉鼻子:“老岳啊,我以为在码头边上闻到的味道,已经是人间美味,没想到这新阳城里,到处都是美食珍馐的香气。”
  “可惜咱兜里,和饥肠辘辘的肚子一样空空如也,不然我也想胡吃海喝个三天。”
  “咱们首先得找个地方歇息。”
  “老岳,你在阳州不是有好朋友吗?咱们什么时候去投奔他们。”
  想起了张长乐,还有另外一个不敢提名字的段枢白,岳天朗在心中苦笑三声,“不知道该如何找上门啊。”
  “也不知道他们还认不认我这个老朋友。”
  厉兵叹了一口气。
  “哎哎哎,你们原来在这啊!!!!”这时一对孪生兄弟跑到了他们身边,这对兄弟五官长得一模一样,但是体型胖瘦稍有不同,哥哥叫霍清,弟弟叫霍汉,和他们一同从北方而来。
  这对兄弟一手拿着几十串烤肉,另一手拿着冰糖葫芦,一口烤肉,一口糖葫芦地吃,这种辣味烤肉,他们还是第一次吃,受不住,辣到一定程度,得吃点糖葫芦缓冲缓冲。
  两个北边大汉和小孩一样吃着糖葫芦,还一边丝哈丝哈呼出气,这画面显得非常喜感。
  岳天朗差点认不出他们。
  厉兵被扑面而来的孜然香刺激的打了个喷嚏,“什么啊,这么香。”
  岳天朗又惊又疑,“你们哪来的钱,买的烤……肉?”
  “这叫烤肉串,你们也吃几串吧。”霍清将肉分给他们。
  厉兵接了肉串,再也忍不住,一口咬了上去,满嘴流油飘香,肉味香浓,酱料在舌头上跳舞,他被刺激的几乎要把舌头吃下去。
  岳天朗还顾着问:“你们怎么弄来的?”
  他们都是银子空空,如何能买得起肉,一进城来,这对兄弟说要四处逛逛,这才多久,就带回来了这么多价值不菲的烤肉串。


第92章 爆竹
  见岳天朗脸上疑虑重重; 弟弟霍汉大笑着给他们解惑:“这是老板娘送的。”
  “送的???”岳天朗惊叫出口; 厉兵也停住了饿虎啃食的动作; 上上下下打量这两人; 大叫道:“我和老岳怎么就没有老板娘免费送肉串呢??!!不公平,明明老岳长得更英俊。”
  这对孪生兄弟生得人高马大虎头虎脑,有些玩闹跳脱; 在新阳城里,这身高的确出类拔萃,可是这样貌,应该还不到人家老板娘免费送吃食的地步吧。
  就算要送; 也是得送他旁边这个模样更俊的。而他厉胖爷; 自然是跟在一旁蹭吃蹭喝啦。
  看见他们的表情; 霍汉不满了:“喂喂喂,你们什么表情啊,别误会,我们北方来的汉子,哪用得着靠脸吃饭,这些可都是我们凭本事换来的。”
  厉兵嘲讽道:“你们有什么本事?”
  “我们; 我们俩会舞狮子!”说完后,霍汉挺直了胸膛,拍拍胸脯,表示小爷很有本事。
  厉兵和岳天朗面面相觑; 哥哥霍清出来解释; “是这样的; 据说大年初一那天,新阳城有舞狮大赛,城里的民众可以自发参赛,我们正好路过一家烤鱼店,那烤鱼店老板娘为了给店做什么宣传,恭贺新春,也组织了队伍参赛,但是老板娘找的舞狮团成员受了伤,缺了人,我们兄弟俩一听这事,就上前自荐咱哥俩能行。”
  “咱兄弟在北边学过舞狮,我们当即表演了一段,老板娘高兴死了,让我们代表她店里出赛,听说咱们是从北边来的,还饿着肚子,不但请我们吃了烤鱼,还送了很多烤肉串!喏,就是这些。”
  岳天朗听完后一笑,低头咬了一口肉,称赞道:“老板娘人真好。”
  厉兵在一旁评价道:“老板娘人美心也善啊,你们俩可得帮她好好比赛,拔得头筹,不过,这肉串真好吃,料也足,想必价格不菲,你们俩也好意思拿这么多。“
  “老板娘说这一串肉不值什么钱的。”
  “不值什么钱?咱北边的老百姓一年能吃几次肉啊,还是这么好吃的,这辈子都没吃过。”
  岳天朗:“是有些奇怪,城里的肉很多吗?为什么看起来大家似乎经常吃肉?”
  “肉的价格便宜?绝不可能,莫非这城里都是有钱人?”厉兵也道,他们先前还看到普通的大婶去买牛肉,一家人在路上买螃蟹,可瞧他们的做派,又不像是高门大户之家。
  不是高门大户,又如何能过大鱼大肉的日子。
  霍清道:“听老板娘说,是因为城外有许多养殖场,段将军鼓励农户们大规模地养鸡养猪养羊,这一家养几百头,那一家养几百头,城里的肉就多了起来,价格也就便宜了,哈哈,你们知道吗?据说这城里的学校,还有教人怎么养猪的,好像是有一种方法,喂什么复合饲料,很快就能把猪啊羊啊什么的养的肥肥壮壮。”
  “不仅有教养猪的,还有教养羊养鱼的,哈哈,城里还有兽医馆呢,听起来可好玩了。”
  “我看,主要还是这里风水好,咱兄弟俩个喜欢这,等以后啊,我们也去学校学一下怎么养猪,弄块地,去养个上百头猪,一年到头吃肉哈哈哈。”
  岳天朗笑他们:“你们不是说要投入段将军门下吗?现在又转行去养猪啦?”
  “嘿嘿嘿嘿。”霍汉搓搓手,“投军还是要投军的,等以后安稳,没仗可打了,就回来养猪!”
  几人聚在一起,一边吃着手中的东西,一边开始畅谈,今天的所见所闻对他们来说不可谓不是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北边战火纷争,阳州却是百姓衣食无忧,看着城里熙熙攘攘的热闹和平景象,一家和乐,仿佛身处太平盛世,“咱这一趟阳州,来对了!”
  “能把阳州治理成这样,段将军一定有过人之处。”
  “岳大哥,你不是和段将军身边的张副将有老交情吗?咱什么时候去拜访拜访?”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