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宁殿-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不是,事儿这般闹大。易渔不过一介知县,便能拖当朝宰相下马,还有损‘开熹状元’四字的名声。不仅百姓不满,朝中官员日日进宫,就连钱、黄二位相公也是每日进宫求见的,请陛下提易渔出来当面审问,好解决此事,平所有人的心。”邵宜拱手,“陛下临来太原前,交代臣不许任何人瞧易渔。十一郎君与臣皆不敢违背皇命,可开封城里头如今催得紧,十一郎君便派臣走这一趟。”
赵琮皱眉。
若是把关了这么些天,并且从未与人有接触的易渔放出来,谁能保证他可否会胡乱说话?易渔可从来不是个易于控制的人,原本他该早些见了姜未,收回兵权,将他们全家带回开封才是。回了开封,他亲自处理便是。
可谢文睿还未至太原,还不便行事,他再问:“你来太原,带了多少人来?”
“臣来得急,孤身一人。”
赵琮心中快速计算再派邵宜去河北东西路去叫人过来,与等谢文睿来太原哪个更快,正算着,外头路远禀告道:“陛下,谢大人有信来。”
“拿进来。”
赵琮接过路远手中的信,一把撕开,看罢,眉头便散开,谢文睿已至忻州,不过几个时辰便能到太原。
路远送进信,又退步出去。
赵琮对邵宜道:“今日办妥姜未一事,明日朕便回开封。”
邵宜原本只想来求个陛下的旨意,但听陛下明日便能回去,心中也是一松,却还是担忧说道:“陛下,会否太赶,于您的身子无益?”
赵琮不在意地笑道:“无碍,特殊时候。再者,你即刻便可出发回开封,告知小十一,好安众人的心。”
邵宜觉得这个安排甚好,也露出笑容,应下声。
他原本立即就要回开封,赵琮听闻他已一日不曾好好用膳,叫他吃了一顿饱饭再回去。再叫穆扶进来,对邵宜道:“这是肖扶,他带你去用膳。”
邵宜抬头看向用了化名的穆扶,这人是十一郎君的人,来时,陛下也未带此人在身畔。陛下是否知道他是十一郎君的人?邵宜正待要问,路远又进来,有其余要事要回禀。
那便用了膳,临走前再来问陛下吧。邵宜也不打扰,退出房中,与穆扶一同往后走。他走在穆扶身后,眼中精光一闪,陛下既放在身边用,想是已经知道此人是个太监罢。
他想先套套这人的话,如何套话暂不提。
只无论赵琮,还是邵宜,太原此行,不说不顺,却实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正所谓,所有意外皆是一个又一个的意想不到给串出来的。
邵宜正用饭时,就在太原府,姜府,也就是原先的齐国公府内,姜未正面临此生的重要转折时刻。
他坐在书房内,桌前立有一人,仔细瞧上去倒是有三分面熟。此人不是旁人,正是西夏三皇子李凉承的亲信,曾也去过赵世碂府上打探消息的那一位。
现下他正恳切道:“我们三皇子有八分把握,你们陛下此时就在太原府。”
姜未低头,并不叫人看见他的眼神与面色,实际他的眼神不时闪烁,心中百般想法。
“姜大人,你与我们三皇子是常有来往的。彼此人品如何,您是知道的。”
姜未暗中嗤笑,他那般讨好李凉承,李凉承都从来不给他一句准话,李凉承从未信过他。李凉承在意的不过是他们姜家尚在太原府的这十万兵力。他为家族兴旺,的确常常做出一副蠢样子,也的确不是十分聪慧,但他身后出主意的人有许多,他可从来不是真正的蠢。
亲信见他还不说话,心中也有些急。他们三皇子已然到了关键时刻,眼看夏国皇帝将死,大皇子将登基,他们三皇子也就是最后一搏,成败皆在这一回。
他再道:“姜大人,我们三皇子说了,只要能杀了大宋皇帝,我们三皇子顺利登基,助你姜家杀回开封府!”
姜未这时才抬头,皮笑肉不笑:“我们姜家盘桓太原百年,我为何要回开封府?”
亲信一噎。
姜未再冷笑。
亲信索性摊开来说:“姜大人,已是关键时刻,明人不说暗话。若是赵琮身死,便是十一郎君登基。十一郎君——”
“十一郎君如何?”
“十一郎君与我们三皇子……”亲信话说五分。
姜未却立刻听懂此话,他心中在判断此话有几分真。赵琮实在是个聪明人,看起来病恹恹的,实际比先帝与太祖都难对付。有人愿意助他杀赵琮,他自愿意,只是李凉承心不诚。
赵世碂若真与李凉承早有合作在先,他登基,跟赵琮有何两样?!
赵家人没个好东西!
姜未“哼”了声,还不说话。
亲信更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他们三皇子瞧不上姜未,如今却只能靠姜未。
“姜大人,十一郎君可是你们魏郡王府的人!他们如今可还都在郡王府内关着呢!您就不想救他们出来?”
姜未这才又再笑:“十一郎君可不是我妹子的亲生儿子,与我何干?”
“大人的妹妹,是他的嫡母!十一郎君登基,她便是太后!他登基,怎么也要封姜大人当个辅国大将军?再者,还有我们三皇子!”
姜未再嗤笑,谁稀罕甚个辅国大将军?
其实早在李凉承毫无回应的时候,姜未已私下做了安排,他也早有了其他的计划,想到赵从德那处的前排,他琢磨了片刻。心道,难道这就是老天给他的运道?
活该他们姜家要红衣上身了?
完颜良来太原,李凉承私下求他。
偏偏这个时候,又将赵琮送来太原府?
虽说,此人只说有八分把握,姜未却信,怕是得有十分!否则李凉承那般谨慎的人,做不来这回事。
他想罢,忽然露出微笑:“此事倒也好说,只是……”
姜未的妹子,魏郡王世子妃,长得好相貌。他却是正经武将长相,练兵习武,胡子也从不刮,生得又大又高,这般笑起来,甚至有几分狰狞。
亲信面上确是一喜,能应下就好,虽说后头还有个“只是”,他立即问:“姜大人还有什么想法?”
“我们姜家一心为陛下,百年来效忠于赵氏皇族,本不愿做这般逆天之事。盖因与你们三皇子有过命交情……”姜未只把自己往高尚了说,洋洋洒洒说了好一会儿。
亲信知道,姜未这是要好处。
可眼下也不是他们厉害的时候,亲信直接从胸前衣襟内掏出一封信来,递给姜未:“这是来前,我们三皇子命下官交给姜大人的信件,大人一看便知。”
姜未伸手拿过,打开信件,一目三行,仔仔细细看完,忽然大笑。
亲信拿不准他这是什么态度。
姜未却伸手将他狠狠一拍:“这便行事罢!”
亲信总算放下一颗心。
姜未眼中却全是光芒,待他杀了赵琮,有李凉承与赵从德两个蠢货为他开道,他便做那黄雀!
他急什么?!
这皇帝,也该换他们姜家人来当了。
第201章 “你若是敢欺我妹子,我便将你与陛下的事告知于天下!”
因要隐匿行踪; 虽已有人悄悄往杜誉府上行走; 告知陛下的落脚处,杜誉却也不敢亲自去看一眼。但他一直关注着城中一丝一动; 每隔一个时辰; 盯梢姜府的人便来告知他又有如何动静。
从陛下到太原府至今; 姜府依然如往昔一般,一点儿异样也没有。
眼看又隔了一个时辰; 来人禀道姜家依然无碍; 杜誉很放心。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他便及时赶至姜府; 以太原知府的身份向陛下当面禀明姜家这些年来的错处。
今儿恰好休沐; 杜誉也无需去衙门; 他刚静下心来,喝了盏茶,大约一刻钟后,家中管家忽然从外头急急走进来; 低头就道:“大人!姜未突然亲自带人去将城门给关了; 还派人在城中大肆搜查; 他带着的还都是些精兵,全部是他的绝对亲信!”
杜誉立刻起身:“他为的什么名头?!”
“他说城中有西夏细作!找到了咱们位于城郊的练兵处,还偷看到了新的军阵!”
“荒谬!练兵新址由我亲选,我不说,如何为人所知?!”杜誉觉着是陛下的行踪已被暴露。虽说他还不知为何暴露,但已来不及深思; 郊外的兵力,均在他杜誉管辖之下,可姜未直接就关了城门,斩断了关联。
姜未此招,分明就是想找出陛下到底落脚何处!要包抄他们!
已是十分危急的时刻。
他抬脚就往外走,并大声道:“叫上衙门现有的所有侍卫,速速来我府前汇集!你再去找李威,集齐太原府所有厢军,带他们至姜未处找我!”
“是!”管家听命去叫人。
杜誉本已走出数步,又急急回来换上官服,戴上官帽。临出门前,他犹豫片刻,不知陛下曾经给予他的那封密旨是否要用。他思索片刻,亲自关好书房,从最上头、最里头上锁的抽屉中取出一卷明黄短轴,小心放到袖袋中。
随后,他摆出官威,严肃走出杜府。
赵世碂迈步进大牢,也看出了此地与其他地方的不同。
赵世碂上辈子不知进出大牢多少次,倒不是他被关,而是他进出审问、折磨、虐杀那些被关之人。
他已能察觉此处的古怪。
开封府的大牢,关押的也不过是些寻常犯人,犯的也是寻常的罪。
易渔做的那些事,直接拉到刑部大牢去关也是应当的,赵琮却只将他关在这儿,还独独关着他一个人。他进去的时候,守门的侍卫还不让他进。他不与赵琮的任何旨意为敌,说明缘由。
守门侍卫听闻邵宜邵大人已去太原请陛下的意思,也知道京中现状,再念及赵世碂的身份,到底是让他进了。只是进之前,他提出要搜身。
赵世碂轻瞄他一眼。
他的腿一抖,跪到地上,颤抖着,到底说道:“请十一郎君恕罪,实是陛下有交代在先,小的不敢……这儿只关了易渔一人,就连送饭送菜的都是聋哑之人。里头的牢门都是精铁所制。”
赵世碂想到赵琮,也知道侍卫的意思,他从袖中取出那把赵琮送他的刀。又索性从身上撕下一块布,小心包好,放到一旁的桌上,冷冷问道:“我可能进去?”
侍卫恭恭敬敬地低着头,高高拱手:“郎君请进,小的替您看管这刀。”
赵世碂大步走进空荡荡的牢房。
易渔被关了这么些天,虽每日不缺饭菜,也有人进来。
只是这些饭菜每日也不过就一顿,进来的人更是聋哑之人。他生在扬州,自小到大过得精致,从未吃过这样的苦,他饿得有些蔫。
且因无人与他说话,他久待在这样的地方,人都变得黯淡起来。往日里,无论如何,身上总也不缺的那股上进心似乎都已没了。
他进来时,一身靛蓝官袍,此时还是那一身,却已满是褶皱与脏乱。他的头发更是乌糟糟地一团。他缩在牢房的一角,听到轻微脚步声,以为是送饭的来了。他早已无时间感,无论吃多少,肚中还是饥饿。
但有的吃总是好的。
他强打起精神,准备起身拿饭菜,却瞧见牢外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
他一怔。
其实要易渔说,他从前也不知为何自己总是那样厌恶赵世碂。
按理来说,赵世碂与他走的是两条完完全全不同的道路。赵世碂的身份更是与他有天壤之别,但,就是这天壤之别叫他更为不懂。
赵世碂不过一个庶子,据闻生母只是个卖炊饼的,甚至曾嫁过人。这要放在平民百姓家,早被主母打出家去。可他姓赵,仅这一个姓,他便甚过所有人。
而他易渔,什么都有,偏偏就这身份上差了一层,就样样比不过赵世碂。
直到他亲眼见到陛下与赵世碂拥吻在一处,他才慢慢明白,他到底在厌恶什么,在嫉妒什么。
见到他俩那般,易渔才明了,原来男子与男子之间也可以这般。
易渔是富家公子不假,却从不跟其他人一般胡作非为,他自小就知道要出人头地,每日只读书。研得印刷术后,便又多了这件事。为官之后,脑中整日只有升官之道。
本朝虽也有男风,他当真从未涉足过。
他连花楼都未曾去过,他一个妾侍也无。
他也才明白他对陛下那种莫名的钦佩之意,到底是何意思。
只可惜——
此时,赵世碂就站在他面前。
他心中有恨,又知道如今的自己是何种模样,满是困窘,一时之间,他竟然说不出半个字来。
赵世碂冷着脸,与他隔着几步,公事公办地说道:“你的所作所为已全部暴露,你有何话好说?”
易渔回过神来,他知道他该好言好语对待这位十一郎君,他向来也是十分懂得人情关系,可他做不到。他也冷着一张脸,沉声道:“十一郎君是指什么事?”其实易渔这几日虽过得黯淡,也想了许多,知道自己的前程已毁,更知道自己的事儿怕是已经暴露。
只是他也不知道到底暴露了多少。
“你杀了自个儿贴身小厮长风的事。”
易渔的手心一凉,长风虽是他的家奴,他却已是官,根本不能轻易杀人。再者本朝律法不算严厉极,却也不许随意打杀家奴。仅这一条,易渔便知道,他的前途真的是到头了。
即便有幸出去,也就走到了头。
他心中凉凉,身子更是有些软,伸手扶住墙壁。
赵世碂索性再道:“再有你偷取他人印刷术,欺骗陛下一事——”
易渔大声驳斥:“我没偷!那是我自己的!”他的眼睛血红,他辛辛苦苦研制多年,怎会是偷的!
赵世碂不为所动,继续道:“你贿赂多名官员,陷害宰相,扰乱朝堂。”
易渔的牙关微微颤抖,这也知道了?
“以及那些许多丧命于你手下的人,等等,所有的事都已暴露。”
易渔身子更软,靠在墙上,一句话不说。他脑中一团乱,既有心在赵世碂面前硬撑着,却实是被这些事搅得实在再难撑下去。
静了片刻,易渔抬头道:“自我关进此处,十一郎君是头一个来看我的,十一郎君可是得了陛下的授意?”
赵世碂没搭理他。
易渔淡笑:“十一郎君是指望我再供出其余的事儿来?只可惜,我自己都不曾记得我到底还做了哪些事。”
这就是不想再说了,其实就凭已知的易渔做的那些事,已够他死上许多回。
不过证据从不怕少,赵世碂有心再逼他说出更多,便再道:“那些都是明面上的。私底下,我也有事要与你算一算。”
易渔嗤笑:“十一郎君但说无妨。”
“你的妹子为了替你伸冤,去敲了登闻鼓。”
易渔大惊,不可置信地看他。易渔此人坏透了,却的确对他的亲妹子很不错,到底一母同胞,他急道:“敲登闻鼓?!”
“挨了三十大板,浑身都已被血浸透。”
易渔伸手抓住墙壁,瘦削的手面,青筋尽数爆出。
赵世碂再道:“心疼?”
易渔抬头看他,眼中满是恨意。
赵世碂露出一丝笑:“算计我时,怎不心疼你的妹子?”
“你都知道了?!”易渔大声道。
赵世碂知道别人都当他是草包,他不在意地笑了笑,轻描淡写道:“易大人放心,我会好好对你的妹子。”
易渔失声:“你威胁我?!”
“你?值得我威胁?”赵世碂不屑。
易渔知道这是赵世碂跟他翻私账,他心中更恨,不由就问:“你要如何对我妹子?!”
赵世碂回以一声冷笑,走这一趟不过装装样子。也不欲与他多说,甚至看也未看他一眼,回身要走。
“十一郎君!”易渔再叫住他,双手不停握住再松开,到底道,“求你放过我妹妹,这些事都是我所为,与她无关,她什么也不知!”
赵世碂暗讶,没料到易渔对他这个妹子竟然有几分真心。既然有真心,又为何非要将妹子往他面前送?但他与易渔已实在无话好说,他并不听易渔多言,继续往外走去。
易渔实际已是十分慌张,苦撑到这会儿,妹子的事压垮了他。
他原以为他出来顶了所有事,他的家人也会安然无恙,他们只是庶民。此时他才察觉,赵世碂连他的家人也不愿放过。
他声音中终于生出几丝溃意,苦声问道:“如何才能放过我妹子?那些事全是我独自做的!”
赵世碂回身看他,笑了笑,轻声道:“是你做的也好,不是也罢。只要你是她的哥哥,她是你的妹妹,她就得受这些。”
“你到底要如何对她?!”易渔追问。
赵世碂淡声道:“你们毁我名声,我一报还一报,也毁了她名声如何?”
易渔大步走到牢边,双手抓紧精铁栏杆,死死地盯着赵世碂的面容。他知道,赵世碂说到就会做到。这些宗室子弟向来将人命看做草芥,他们是扬州富商又如何,他妹妹只是普通平民。
即便富贵如此,哪怕死了,也没人会为她伸冤!
已是这样的时刻,易渔已经恨极,脑中也是乱极,他已想不到自己做的那些荒唐事与错事,更忘了到底是谁害得他的妹妹走到这一步。
他想到的是赵世碂与他之间的天壤之别。
这该死的天壤之别。
他想到的是中秋月光下,与陛下拥吻在一处的赵世碂。
易渔忽然笑出声来。
笑声诡异,叫人听着身上便要起麻意。
赵世碂本已打算走,又回身,皱眉看他一眼。
易渔在牢中数日,身上脏成这般,这一刻,脸上却忽然起了光。
他盯着赵世碂的脸,一字一句道:“你若是敢欺我妹子,我便将你与陛下的事告知于天下!”
第202章
听到这样的话。
赵世碂沉默片刻; 抬眼望向易渔。
易渔脸上生出得意; 笑得更是张狂。
易渔是钦佩陛下不假,甚至可以说是仰慕; 但陛下于他而言从来都是镜中月; 他索性利用一番又如何?!他命都快没了!他见这番话说得赵世碂沉默起来; 得意地继续道:“她若伤了一根指头,我便叫全天下的人知道你与陛下的事!”
易渔自以为拿捏住了赵世碂的软肋。赵世碂可是未来的皇帝; 若有了这个污点; 才是真正无法真当皇帝!不仅无法当皇帝,怕是还要背上骂名。况且以赵世碂与陛下拥吻在一处的情态来看; 赵世碂更不愿陛下也染上这些污点。
他看赵世碂不说话; 愈发肯定心中想法; 再道:“我被关进来前,侍卫说了,我的事儿只能陛下亲自审问。你即便今日来瞧我,定也是陛下的授意!你根本无法左右我的生死!只有陛下能定我的生死!我犯了这么多的罪; 左不过就是一个死!但我家中是商户人家; 不为官; 连累不到我的家人!死就死!只是砍头之前,我也要告知天下之人你与陛下的事!”
易渔越说,声音越大,他自己反倒真的被说得兴奋起来。
他觉着死又如何,他手上捏着这样的消息,即便死; 他也要风风光光死一回,他的声音说得在牢中甚至起了回声。
他的想法,倒也对了一半。
赵世碂未想到易渔竟然知道他与赵琮的关系,此事虽不是他的软肋,却的确不好办。赵琮回来,总要当面审问易渔,总要有人在,易渔已疯,若是口中无遮拦,叫旁人给听到了——
赵世碂转身背对易渔,实际在皱眉。
他仅思索片刻,便已做好决断,待赵琮一回来,迅速告诉赵琮此事,私下里了结易渔便是。
他想罢,不发一言,抬脚走了。
易渔见他竟然走了,觉着不可思议。
这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却竟然不中用?!
易渔的心态至此,彻底崩塌。
赵世碂离开开封府的大牢,侍卫毕恭毕敬地将他的刀交还于他,他走出开封府衙,面带微笑,与众人说已当面见过易渔,具体审问只待陛下身子好了便问。
官员也好,百姓也好,在意的不过是宫中不闻不问。眼下见十一郎君将人见了,更是做了保证,他们便放下心来。只等陛下身子好了,好审问易渔。
即便如此,难得遇上这样大的事,京中学子照例为此事奔波。
赵世碂在回宫的马车上,一路都在摩挲着手中短刀,眉头紧皱。
仔细想来,易渔这事儿其实还是很难办,哪怕赵琮回来,想叫易渔不胡乱说话,只能在牢中了结了他。只是若在牢中了结他,又如何给那许多人交代?若是不了结他,还能给易渔灌哑药,哑了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但是症结也在此,好端端的一个人哑了,又如何给人交代?
赵世碂烦不胜烦,不由又想,若是他来当皇帝,他谁的意思都不在意!
他想叫谁死,那就得死,反对他的都得跟着一同死!最不缺的就是能人,死了一个,总会有更多人涌上来。
偏偏这是赵琮,他不能违抗赵琮的意思,更得从赵琮的立场出发,看待、解决这些事情。
赵世碂是真不想当皇帝,也是真心不觊觎这所谓皇位。
只是越到这个时候,他越发察觉自己的无力。
权力这个东西,他早已不渴望,他渴望的还是掌控一切的感觉。
他骗不了自己。
而易渔心绪已是崩塌,行事越发癫狂,他开始镇日在牢中怒吼,嘴中说得都是些听不得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