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宁殿-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过吉祥阁长。”
“不敢当,小的送您出福宁殿。”
“不敢不敢。”
吉祥却还是把他送出了福宁殿,目送他远去,他才回身准备,他还得去赴王姑姑的约。郎君也说了,王姑姑约莫也就是这几日便要下手。
赵十一被羊汤吓得落荒而逃。
赵琮与赵宗宁却是吃得很痛快,赵宗宁的身子骨很好,幼年更是常被安定郡王带去骑马,又活泼好动。她喝了一碗汤,鼻尖便沁出了汗。她们这般的小娘子出门时,总要带上好几身衣服以防要换。
她身上出了汗,有些难受,便去内室中换了一身衣裳。
出来时,她手中拿着一碟糖核桃仁,边吃边道:“哥哥,你内室中怎会有这个呀?你又不爱吃那甜的。”
“是他们做来给小十一吃的。”
“我也喜欢吃甜口呀,我也要!”
赵琮笑:“本就也给你备着的,瞧你,跟小孩子抢东西吃。”
“我就比他大两岁。”
“那你总说是他姑母呢。”
赵宗宁坐到他身侧,佯装生气:“哥哥就是总帮他说话!”
“那哥哥给宝宁郡主赔罪。”赵琮说着作了个揖,又将赵宗宁逗笑,她笑过后,朝自己的女官澈夏道:“将东西呈上来。”
“是。”澈夏笑着行礼,出去取东西。
赵琮知道这是他妹子要跟他谈正事了。
澈夏回得很快,手抱一个长锦盒,将之放到兄妹俩面前。
“你们都下去吧。”赵宗宁挥手。
染陶与澈夏一同退了出去。
赵宗宁伸手要去打开锦盒,赵琮直接抱在手中:“去书房说。”
“好!”赵宗宁还不忘带上核桃仁。
他们走进书房,赵琮先打开锦盒,其中是一些布料。
赵宗宁笑:“西夏能有什么好料子,关键的啊,在下面呢。”
赵琮也笑,西夏的人真是喜好这种送礼方式。他伸手从中拿出一封信来,还未拆封。
“辽国的使官不知好歹,枉本郡主还给他们送了礼,他们连礼也不回。人家高丽国的正副使是亲自到我府中与我道谢的,离去前,还来拜别。更别提这西夏国,比辽国细致多了。”赵宗宁边吃核桃仁边道,“我又没给西夏送礼,他们正使倒也特地来见我,只说这锦盒是特别给我的。妹妹我又不傻,他一走,我掀开布料便看到了那封信。肯定是给哥哥你的。”
与钱月默一样,她们都是聪明的小娘子。
赵琮直接撕开信封,从中取出一张纸来。
上头只写了“西大街王五正店”七个字,左下角落款李凉承,还有他的印。
西夏文字与大宋文字格外相似,本就是仿制,这个李凉承写的字,赵琮倒是认得一清二楚。但他未免也有些诧异,留有这个地址,又有何用?
“是什么呀?”赵宗宁见他皱眉,不由便问。
赵琮只信自己与妹妹,将纸给她看。
赵宗宁急急用帕子擦了手,接过来看,说道:“王五正店是西大街上一家颇有名气的酒楼,前朝时便开着的店,传了许多代,决计不可能是西夏人的产业。他这是要邀哥哥在那处相见?可那酒楼的生意虽做的大,价格却一般,来往间什么人都有,还有官妓,哪能在那处见面。更何况,这位李凉承据闻是个极不受宠的皇子,又怎能离开西夏国?”
赵宗宁说出了赵琮的所有疑问。
他原本以为这封信上,李凉承会将打算说尽,哪料到只留这么几个字,这也太过小心翼翼,比他还小心。
况且,这李凉承明显还在试探与考察他。
赵琮暗自冷笑,要合作,也得拿出合作的态度,真当他稀罕这么一个属国皇子?连他这个“病弱皇帝”都想要合作,可见那李凉承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哥哥待如何?”赵宗宁抬头问他。
“此人心思颇深,且多疑。”
赵宗宁点头:“可不是,到了这份上,还要藏一手,后头不知又还有多少手?”
“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更不少。此事便先作罢。”
赵宗宁放下信,笑着捡起核桃仁吃:“正当如此。”只是吃了一块后,她又道,“只是这回哥哥无人派去,他定然又会与我们联络。怕是又要到我的郡主府来。”
赵琮看她。
“若是第三回 ,他的人再来,并与我们坦诚相见,倒还可以一用,哥哥以为如何?”
赵琮深思片刻,点头:“事不过三。”
赵宗宁笑:“事不过三,望他能抓住机会。”
“只是——”赵琮又开口。
“嗯?”
“王五正店倒也可以派人去一观,只要不被发现即可。没道理,只有他们在暗的,我们也能行暗路。更没道理,外国人士,还能在我朝兴风作浪。”
“哥哥要派谁?”
赵琮对她笑。
赵宗宁也笑:“萧棠年龄足够,阅历也多,心志坚定,由他去查探再合适不过。况且,哥哥也能以此看他到底能否当得大任。”说罢,她再耸肩,“总归是这个李凉承求着咱们,谁让他连话都说不清楚。他也太过谨慎小心了些。这事儿砸了便砸了,与我们并无太大损失。至于萧棠嘛,他要办不好差事,便不把染陶姐姐嫁给他了!”
赵琮好笑,其实他知道,他与赵宗宁都是相信萧棠的确是有这个本事的。就说如今,萧棠竟也联络了许多学生、读书人给他写颂词,还做得毫不显山露水。现下,宫外对他有好感之人还当真不少,萧棠实乃宣传界人才。
若不是赵宗宁一直派人盯着萧棠,他们也不知此人还有这能耐。
萧棠书读得好,最为难得是不迂腐,更去过许多地方。他有见识,有学识,也有心志。
这很好。
兄妹敲定了这件事,又细细说了一番细节,已近午时。
赵宗宁瞧了外面的天色,打算回去。
“用了午膳再回。”赵琮留她。
“不了,我要与叔安一同去逛胭脂铺子,在外用膳。”
赵琮立即道:“也去逛逛其他铺子,银子带够没?令染陶再给你拿些。”
赵宗宁笑着抱住他的胳膊娇俏道:“哥哥真是傻的,成衣铺子、衣料铺子、胭脂铺子、首饰铺子都是靠在一处的,自然是要一同逛的!妹妹有的是银子呢!不用哥哥给。”
赵琮伸手摸摸她头上的金蝶钗,感慨:“有时望你早些及笄,那样便能打扮得更好看。有时又希望你永远这般大。”
“长大不好吗?长大了才可以寻面首呀。”
“傻姑娘。”赵琮哭笑不得,真是只记得面首了。
“行啦,我走了,再晚些,就要让叔安苦等,她又要说我。”
“去吧。”
染陶将新制好的糖撒芝麻核桃仁装了三罐,递给澈夏,又私下给了她一只精致雕花的红木盒子。
“染陶姐姐?”澈夏诧异。
“陛下给郡主的,快回吧,别让惠郡王家的小娘子等久了。”
“是。”澈夏笑着行礼,抱着东西回身与赵宗宁一同离开。
到宫外,上了马车,澈夏将红木盒子给赵宗宁看:“郡主,染陶姐姐私下里给婢子的,说是陛下给的。”
赵宗宁伸手便打开,里边是一盒的金元宝,还是特制的小元宝,十分精巧。
赵宗宁笑:“哥哥还是最疼我。”
澈夏也笑:“郡主是陛下唯一的妹妹,自然最疼您啦。”
赵宗宁“哼”了声:“哥哥也喜欢赵十一那个小呆子呢,不过他比不过我!哥哥只信我,更不会给他金子花!”边说,她还边拿了几个小元宝摆在手心玩。
澈夏在一旁但笑不语。
作者有话要说: 赵十一:本郎君不稀罕过生辰!
赵琮:先来碗羊肉汤
赵十一:溜了溜了。jpg&gif
第51章 真是要命了,他哪还敢来吃饭?!
赵宗宁走后; 赵琮又是好一阵未动。
他在想事情。
赵宗宁是个心气颇高的小娘子; 但也不怪她,金尊玉贵的小郡主; 他这个皇帝哥哥又是百般宠着。最难得是赵宗宁虽心高; 也气傲; 却格外明事理,从不以身份压人。
但因她这个身份; 其实少有小娘子愿与她一处玩; 大多数小娘子是有些怵她的。
她唯二的两个闺蜜,严格说来均是她的侄女儿; 没办法; 他们兄妹俩辈分大。
其一是魏郡王府的赵世晴; 也就是赵十一的大姐。
另一位便是赵叔安,是如今惠郡王赵克律的小女儿。
老惠郡王三年前过世,由赵克律承袭爵位,世子之位则传给了他的嫡长子赵叔华。因他的御宝一直在孙太后那处; 当时请封的奏章还是孙太后所批。
赵克律这个人; 其实与魏郡王有些相似; 也是个不管事的。
差别在于魏郡王是装傻,赵克律是不屑于蹚浑水。要说这位赵克律,当真是他们赵氏皇室中的一大才子,琴棋书画是样样精通,生养出来的儿女也是如此。
这样的人,赵琮是想拉拢过来的。
真想拉拢也容易; 赵宗宁与赵叔安关系极好,打小便好,她们俩一动一静,特别能玩到一块儿去。由赵叔安下手,定是十分容易。
但赵叔安是赵宗宁目前唯一的朋友,赵世晴已出嫁,尽管身份高,婆家不敢管太多,到底要管家中事,不能常出来与她们玩耍。
他不想令妹妹为难,不想利用妹妹的好朋友。
那还有什么法子能将赵克律拉拢来,赵琮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看着看着,他便想到了赵十一在他手中写字的场景。
他想到该如何拉拢赵克律了。
谢文睿离开福宁殿,由东华门出宫后,他的小厮三九牵着他的马正要迎上来,守门的太监笑着给他行礼:“六郎君家去啦?”
谢文睿应声,并将腰间的荷包取下递给他们俩去分,两人立刻高兴地再给他行礼,皆祝他辽国一行顺利。
这些太监的眼睛最毒,知道陛下近来渐渐已能与孙太后打对台,而他又得陛下所用,便来讨好他。往常他还未为陛下所用时,就没见过他们抬眼。
不过谢文睿也不心疼这些银子,给过他便往三九走去。
“六郎,可要回府?”三九将他扶上马。
谢文睿手握马鞭,沉思片刻,摇头:“我要去拜友。”他说罢,低头看三九,“你先家去吧。”
“晚膳可回家中用?”三九再问。
“许是不回家了,你与母亲说一声。”
“是,小的知道。”
谢文睿说罢,将马鞭一抽,离宫门愈来愈远。
赵宗宁则正与赵叔安携了手逛铺子,身边仅跟了澈夏与赵叔安的丫鬟,侍卫全部着便衣,小心地跟着她们。这般,才未引起他人的侧目。但她们俩衣饰不凡,依然不时有人打量她们。
赵叔安有些不好意思,想要低头。
赵宗宁毫不自知,一指面前的铺子:“就是那家!我上回来过,他家的东西做得精致。”
“那便快去。”赵叔安拉了她的手,一同走进去。
伙计瞧见这么两位小娘子,立刻将她们请去雅间,还去请了掌柜过来。掌柜带着两个伙计,捧了木盘让她们俩挑,其上满是各色胭脂水粉,还有用花瓣与香药制成的香膏,盛在精致的陶瓷小罐中。
陶瓷盖面上描着十分漂亮的花样,赵宗宁笑:“你们铺子里这小罐倒有些趣味,就是怕不能碰水,一碰这花儿便没了。”
“承蒙小娘子喜爱。”掌柜笑得眼下起了两道褶子,“小娘子这般的贵人,哪能担忧这些,买上十个八个回去,凭他多少水,也不怕碰不是?”
赵宗宁笑:“你真会说话,虽然你诓我的银子,但我高兴,那就把你们铺子里这种香膏,每样来上十个。”
“是是是!!”掌柜乐得腰都弯了下来。
赵宗宁又回身问:“安娘,你喜欢哪个?今儿我送你。”
赵叔安生得秀气,便是笑也是秀气的,她抿嘴笑道:“你今日这么大方。”
“哼,我一向大方,况且今儿我哥哥给我金子花。”
“那我可得多买些。”
“可劲儿地挑!”赵宗宁又看向掌柜,“还有什么有趣味儿的?尽管拿来!”
掌柜又赶紧令伙计去拿其它东西,赵叔安仔细地看了好几个陶瓷小罐,问掌柜:“这些花儿,是谁所画?当不是你们铺子里的人吧?”
“不瞒小娘子,的确不是咱们铺子里头的人画的,咱们哪懂这些?这是由一位举子所画。”
赵叔安点头,不再问,只是继续拿起其他东西来看。
赵宗宁倒好奇:“举子?叫什么?”
掌柜的也不瞒:“是位叫作顾辞的郎君。”
顾辞,赵宗宁心中念了一回名字,是她不认得的人。但是既然这花儿画得不错,想必也是有些本事的。赵宗宁向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造之材,她对掌柜说:“他今日可在?”
“哟,赶巧了,还真在,在后头屋子里画新的呢。”
赵宗宁顿时就起了兴趣:“将他叫来!”
“……”掌柜的犹豫了。
“怎的?不行?”赵宗宁有些不满。
掌柜赔笑:“这位郎君性情有些古怪,小的怕他惹小娘子不高兴……”他正说得小心翼翼,突然从外冲进一个跌跌撞撞的小伙计,惊慌大声道:“掌柜的!不好了!顾郎君跟人打起来了!”
赵叔安胆小,被吓得一抖。赵宗宁皱眉,伸手去拍她的手,生气道:“这是什么规矩!”
赵宗宁生气起来,眉毛一拧,十分唬人。
掌柜的赶紧赔不是,便要将小伙计赶走。
“别走!”赵宗宁叫住他,“那位顾郎君跟谁打架?在何处打架?”
“呃,在,就在后院,跟谁,小的也不认得……”
赵宗宁将桌子一拍,对赵叔安的丫鬟道:“你看好安娘,我瞧瞧去!”边说,她从袖口抽出一根小软鞭来,在手心里掂了掂,看向掌柜的,“带路吧。”
“……”
掌柜抖抖索索地将她带去后院。
赵宗宁一到后院,的确是见到有两位男子扭打在一处,只是其中之一的男子怎么看怎么熟悉,那男子面部涨得通红,反手禁锢住另一人的双手,倔道:“今日我非不让你去了!我就要这般捆住你!”
“谢文睿你这蠢驴子!!!我要打你耳刮子!!!”被禁锢住的人,双腿直蹬,身子扭着想要挣脱,却敌不过另一人的力气,他也始终不放弃。
而熟悉的那人,没错,正是谢文睿。
赵宗宁不由又将鞭子在手心掂了掂,掌柜的都吓傻了,也不知这位小娘子到底何处神圣,突然就从袖口中拿出一条鞭子来!
掌柜的急道:“快别打了!这位郎君,快放了顾郎君!”
谢文睿憋着不愿放。
顾辞骂得更为酣畅淋漓。
赵宗宁生于王府,反正是从没见过这种骂人的劲头,她不由就将鞭子往地上一抽,“啪”地一声响,扭打的两人终于有些许回神。
谢文睿回头一看,宝宁郡主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他的手一软,顾辞挣脱开来,抬脚就往谢文睿踹去:“叫你要捆我!”踹完,他当真要去打谢文睿的耳刮子,却没打着。
因为谢文睿红着脸小声行礼道:“见过郡主。”
顾辞回头看来,赵宗宁也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掌柜与伙计全部“噗通”跪到地上,一个也不敢说话。
赵宗宁看看顾辞,再看谢文睿,笑道:“有点意思啊。”手心里依然掂着她那宝贝鞭子。
掌柜的给他们仨找了个屋子,他们坐在其中。
赵宗宁坐首座,问谢文睿:“六郎君,不给我讲讲到底所为何事吗?明日你便要代表我大宋去辽国,你还在此处打架?脸上挂了彩该如何?辽国使官得如何看咱们?大宋的颜面还如何要?”
谢文睿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顾辞痛快地笑了声。
赵宗宁又问他:“这位顾郎君,你说,为何打架?”
顾辞倒觉得这位传闻中的宝宁郡主,性子实在很得他喜欢,他毫不露怯:“学生我辛辛苦苦在这儿画花儿赚钱来哉!这头骡子冲进来,二话不说就要捆我,还说我要买了胭脂送去春风楼——”
“顾辞!”谢文睿立即打断他的话。
赵宗宁却已问:“春风楼,是什么地方?”
谢文睿额头都出了汗,却始终不说到底是什么地方。
顾辞嗤笑:“学生瞧郡主是那见多了大场面的人,有何好怕?春风楼是青楼!里头的娘子全东京城最漂亮!”
“……果真?”
“自然!郡主何时去看过一回,便知学生我没哄你,尤其里头的春娘,那手,那嗓子,那身段——”
顾辞越说越不对劲,谢文睿伸手就去捂他的嘴,并转身道:“郡主!他不是有意的!”
赵宗宁不满:“让他继续说,本郡主还未听过瘾呢。”
“……”
顾辞伸手推开他,哈哈大笑,竟然真的与赵宗宁聊到了一处去。
谢文睿在一旁束手无策,他原本是来寻顾辞求首诗,好给小郎君交差。哪料到他瞧见顾辞在画花儿,他上回在春风楼将顾辞逮回去的时候,便见顾辞拿那小罐送予春风楼的娘子,只当顾辞又要去春风楼。
的确是他冲动,但究竟是什么运道呢,竟被郡主瞧了个正着!
这顾辞到底还想不想考进士了?!在郡主跟前留下这等印象,日后,陛下要如何看他?!
偏偏顾辞与赵宗宁越说越投机,直说到赵叔安的丫鬟来询问,她才回神。
她起身要走,并问:“顾郎君在京中还要留多久?是先回家去,还是三年后春闱再来?”
顾辞笑:“我当个举人便已足够,并无心再考进士,此番来京城也是为见世面,更为赚银钱。”
“为何?”赵琮宁诧异。
“考进士不就为了当官?我才不当官,现在这样才自在呢!”
这话对赵宗宁的胃口,赵宗宁听罢也跟着笑起来,她令澈夏给了他一张帖子,并道:“顾郎君有空来郡主府寻我,继续说那趣事!”
“一定!”
赵宗宁转身要走,顾辞与谢文睿一同行礼送她。
她却又回身,对谢文睿道:“六郎君,你带上顾郎君同去辽国,将他扮作你家护卫,我会与哥哥说。”
“……哦。”谢文睿虽不懂郡主为何要有此举,依然点头应下。
顾辞却不满:“我还得在京中赚银子!不去那灰头土面的辽国!”
赵宗宁冷笑:“我是郡主,我说什么,便是什么,老老实实跟着谢六郎走吧!郡主府的侍卫会盯着你,别想溜,老实点!”
“……”顾辞顿时苦不堪言,亏他以为这个郡主是个好郡主,与她畅聊那么久!
赵宗宁走后,他回身又要踢谢文睿:“你这头驴!”
谢文睿却在想,顾辞要与他一同去辽国,往返总要一个月,他倒高兴地笑了起来。
顾辞更怒:“蠢驴!蠢骡子!踢你还笑!”他一跺脚,转身继续去画花儿,他得赚银子!没银子,如何再去春风楼看漂亮娘子?!
赵叔安见她归来时甚为高兴,一同上了马车后,便问她为何。
赵宗宁避开春风楼,挑那有趣的与她说了一回,赵叔安果然笑着靠到她身上。
“那顾郎君生得白白净净,是安娘喜欢的模样。”
赵叔安脸红:“你就知道我喜欢哪种了。”
“我自然知道,再者,早知道早好,往后也可让我哥哥给你赐婚呀!若你觉得我说的不对,你告诉,你到底喜欢哪种郎君呀。”
赵叔安是当真羞涩,低着头,手中搅着帕子,再不说话。
赵宗宁又叹气:“只可惜那顾郎君性子太不好,而且玩心重,只适合当朋友。他若有些上进心,家世即便不好,也就罢了。”
“当真那般好模样?”赵叔安听她这么说,再度好奇起来。
“是很俊俏,不过比不上小十一那个小呆子。”
赵叔安笑:“世晴家的十一弟弟是当真生得好,也是我见过最俊俏的呢。”
“俊俏没用,顾郎君俊俏吧?偏是个疯子。小十一俊俏成那样了,却是个呆子。”
赵叔安摇头笑:“宝宁郡主待及笄再操心这些才是。”
“好啊!你笑我!”赵宗宁上前去挠她的痒痒,两人笑着在马车里滚成一团。
晚膳前,赵琮收到郡主府送来的郡主亲笔信。
赵琮正诧异,好端端地为何又写了信来,难道已与萧棠谈妥?
他拆开信,赵宗宁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她派了一位名叫顾辞的书生与谢文睿同去辽国。
赵宗宁给他写信,用词简单明了:妹妹与那顾辞说了会儿话,这人是个怪人,却也是奇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没个定数,谁也不知他将要做些什么。妹妹以为,谢六郎那般稳扎稳打的人身边跟着这么个变数,才是完整。没准,到了那地界,真有什么常人难以发觉之事,被他发现。妹妹便擅自做了这个主,还望哥哥能理解妹妹。
赵琮能理解,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有时,变数比定数更能发挥作用,指不定就能做出些歪打正着的事儿。况且,这个变数身边跟着那样稳当的一个谢文睿,完全无需担心会出大事。
郡主府的人还在外头等着,他坐下便写好回信,封好,令他带回郡主府。
此时的他们,谁也未能预料到,正因赵宗宁这番忽然福至心灵的无意之举,顾辞这般奇怪之人,还真在将来,无心插柳地为他们解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