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宁殿-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琮看了看自己搭在椅子上的脚,静默片刻,说道:“若这信被证实,林白的罪状又多了一条。”
赵世碂点头:“那些人辛苦一番,肯定会拿出证据来证明杨渊是林白派人所杀,怕不止这一样。”
“既已这样,你直接修书一封告知杜誉这些事,看他如何反应。这几日,部分官员均已定罪,乌纱帽已除,你顺便令他与钱商商讨一番,吏部挑新的人一同带来。”
“是。”
赵琮揉了揉额角,又道:“杜誉虽心机颇深,能力却当真不错。但他已做了十一年宰相,也该动一动。”
赵世碂抬头看他,赵琮是想换了这个左相?他没料到赵琮会这般想。毕竟这是他才会有的想法,在他眼中,他的皇权才是一切,谁也不能挑衅,宰相本就该同其他官员一般,三年一换,或者五年一换。
杜誉真的已做太久的宰相,不管有错无错,总该冷一冷。
可赵琮向来温润,心怀天下,怜悯众人。
赵琮心中还有其他想法,这盘被人逼着下的棋,其实可以下得很漂亮。他是赵琮,是官家,没人可以逼他。即便是逼着他上阵,他也得掌握主动权。逼他的人,若被他抓住,只能死。
杜誉也有其他合适的地方好待,而左相也有他人可做。他心中已想好,只是还要看后续发展如何,他也并未对小十一提起。
不知为何,他不愿小十一以为他是个心机颇深的人。
这些日子,他空闲,赵世碂则为他忙前忙后,当真如当初所说,给他做了许多许多的事。他只要赞一句,小十一就笑得格外明朗。其实他也知道,小十一与他一样,都不是开朗之人,性子都阴郁。
他更知道,外头人都怕小十一。
是以小十一越是这样高兴地笑,他愈发愿意夸赞小十一。
他喜欢看小十一这样的笑。
这样也好,外头的人不必知道他的小十一还可以是这样的,只他知道便好。
他若表现得太过聪敏,兴许小十一就不愿再为他办事儿了吧?
他这般想,赵世碂心中也有所想。
杨渊真正的账册子,都在他手上呢,这回虞先生过来,将账册子带给了他。从杨渊家中到底搜到些什么,也已告知他。杨渊的书房内藏有个小箱笼,里头放有一些纸、笔,还有金元宝与几册书。
看起来很寻常,但是这样的东西为何偏偏要锁起来藏在书房内?
虞先生未将箱笼带来,毕竟来时不好藏,却与他描述一遍,他没想明白。忙完此处的事,恐怕还得回杭州一趟。
他想罢,转身朝赵琮道:“陛下,盐籍的事儿再过五日便已差不多,因制盐量排在前头的十户人家,家中孩儿能去县学读书,几乎无人离开盐场,个个干活卖力。”
“上户资源本就比下户多,制盐量也定比下户多上许多,如何分配?岂不公平?”
“我与萧棠早已想到,上、中、下,皆有三个名额,分别排序。余下的一个名额,给予制得最好的那一户,由县官与场官共同选出。”
赵琮这才又点头:“这很好。”只是,“他们卖力,朝廷的盐本钱也当跟上才是。待回京,朕予每户每年再添十贯。”
“是。”赵世碂说完正经事,又道,“陛下,后头的事,已无需我与萧棠。陛下与我一同去趟杭州吧!”
“……”
“陛下,我在杭州的宅子十分精致,陛下一定喜爱。园子中还有湖,里头有许多锦鲤,漂亮得很,我家中还有一艘画舫。杭州街头十分热闹,不比开封府差。”
赵琮被他说得心痒痒,他犹豫道:“怕是要快些回京。”
“陛下难得出来一趟,本就是一个月的打算,如今提前办好这儿的事,去一趟杭州又何妨?”赵世碂说着,又滑跪到地上,仰头看他。
赵琮最受不了他这样的眼神,被他一看,心神一松,糊里糊涂就点了头。
赵世碂立即笑开,起身道:“我出去命虞先生先回杭州准备!”
赵琮见他这欢喜模样,也笑,便点点头。
方点了头,赵世碂已经大步走了出去。
赵琮想到还能去杭州玩几天,到底是高兴的,本已收起笑容,嘴角再度翘起。
赵世碂命虞先生回杭州去安排。
虞先生是个经年的读书人,极有文采,偏偏于科考上头毫无运道,什么都没能考出来。赵世碂便邀请他来府中,勉强算是幕僚或者谋士,毕竟赵世碂身无官职,不好给他具体身份。
虞先生四十多岁,留着一把山羊胡,他的妻子也与他一同住在赵世碂杭州的宅子里,往常倒能与单娘子一同说话。
赵世碂直接道:“先生,陛下是极为聪慧的,即便他未亲眼见过这个账册,他也坚信林白未贪钱。”
虞先生点头:“陛下难得明君。”
听到有人这样夸赵琮,赵世碂也高兴,他笑了笑,又道:“陛下不愿林白死,但杨渊等人明显是要拖他死。如今关键之处在于,能否找到林白的确杀死杨渊的证据。若找到,林白免不了一死,若找不到,谁也不能定他死罪,甚至因证据不确凿,其他罪也不好定。”
“三郎的意思是?”
“先生回去告知穆扶此事,令他速速带人去调查,尤其是当日杨渊坐的船。到底是官船,还是民船,船夫又是什么来历,等等,皆要打探清楚。其中定有蹊跷,若是发现,立即带回。”
虞先生拱手:“虞某明白。”
“此事颇急,先生速回。”
虞先生点头。
“先生到家后,告知我娘,令他将我的卧房收拾出来给陛下。陛下喜好朱色、妃色的物件,喜好绵软的物什,喜好靠在榻上,喜好用果子茶淘饭,喜好清淡食物,喜好……”赵世碂绵绵不断地说了无数赵琮的喜好。
虞先生都已傻眼,记了半天才记全,这才匆匆离去。
虞先生走后,赵世碂在屋内来回地走,那本真正的账册子是否还有给予赵琮的必要?
毕竟赵琮从一开始就确定林白与杜誉皆是无故牵连。给或不给,似乎已无必要。即便要给,也是故意找个时机,由其他人奉上去,万不能由他自己给。
否则赵琮定要怀疑他。
最初令穆扶去收罗那些私盐贩子、山贼做私兵时,他的确抱有其他心思,毕竟他以为自己还要继续当皇帝,这是给自己留的后手,这辈子万不能稀里糊涂地死。
之后,他已不想当皇帝。可那么多个寨子里,集了那么多人,倒也不好散出去。
散出去,往何处安置?
且他到底是死过一次的人,还是被人背叛而死,他总有些缺失安全感,只他自己意识不到。留有这些人,他仿佛便能安心些。
但若是被赵琮知道,赵琮会如何以为他?
所以这事儿,他也瞒住了赵琮。若是叫赵琮知道,他这几年在两浙没少用食盐赚钱,虽未触犯大宋法律。但他收编从前的私盐贩子,总归是不对的。他想了一番,还是决定依然瞒着赵琮。
与赵琮一样,想到将要同去杭州,他也抛开这些事,转而笑起来。
杭州那五年,他过得多有愧疚,却也难得太平。
杭州是他喜欢的地方,他希望赵琮也能去看看,他想,赵琮也定会喜欢那处。
第114章 赵琮的嘴唇比三月的桃花瓣还要美。
亲政以来; 赵琮也未忘记他从前便惦念着的州学、县学。如今许多偏僻地方的县城中; 也已陆续建起县学。淮南本就是读书人众多的地方,人人都知读书好; 只楚州一带; 盐场多; 盐民多,少了些许读书氛围; 县学有时都是坐不满的。
赵琮将盐场与县学联系到一块; 倒也期望能起到个互相扶持与进步的作用。
盐城监的盐场内,盐民们陆续与县衙签着纸约。也正如赵琮开始所预料那般; 因正常户籍要交各样税; 遇上战乱还得服兵役; 除此之外还得重新找营生。盐民们深思熟虑后,倒是皆愿意留在盐场,毕竟做盐户,每岁有朝廷派发的盐本钱; 且如今制盐制得好; 制得多; 家中孩儿还能念书。
京中大人更是说了,再不会有人贪他们的本钱,甚已处罚那些贪他们本钱的县官,他们还有甚个不放心?
如今盐民干活满是冲劲,盐场内也十分太平。
赵琮又去看过几回,还去看了一眼县学。
盐城县的学堂倒是建得不错; 墙边种有兰草与竹子,庭中种着许多桃树。学堂中的教书先生告诉他,这是能结果的桃树,结出来的桃子格外香甜,结果时摘下,拿去集市上卖,赚得银钱,倒还能为学生们买些纸笔。
赵琮赞许点头。
正是三月末,桃花还未落尽,孩童们读书的清脆声中,赵琮抬头仰望灼灼桃花,倒是又露出一丝笑容。
他想,这应当是他来到这里二十一年来,最值得纪念的一个春天。
盐籍之事渐渐办妥,盐官之事还待慢慢处置,杜誉与钱商的信也从开封寄来。
杜誉自是自我检讨,并已主动闭门在家不问政事,称一切待陛下回京处置。赵琮又看钱商的信,钱商先说新添官员一事,称已派人从京中来楚州、扬州等地任职,请陛下放心。除此之外,便是与他说杜誉卸职一事,钱商倒是也坚信杜誉绝无行这般之事的可能,却也没有为杜誉求情,只求陛下明察。
赵琮放下钱商的信,再去看杜誉的信。杜誉很聪明,主动先卸职,也毫不避讳他门生被牵连的事,请他彻查。
赵琮仔细看了好几回杜誉的信,才将它放下。
钱商也做过主考官,可钱商几乎无有门生,偏偏杜誉门生众多。
杜誉当真十分聪明,知道他赵琮并不忌讳朋党、门生,也知道他赵琮的底线,行得一丝不错。
太聪明并非好事,聪明到琢磨他的心事本是好事,但是琢磨之后为自己牟利便不好。陷害杜誉的人也聪明,知道这么搅一回,身为皇帝的他自会生出其他想法。
赵琮将两人的信再度塞回信封中,往后靠去,长叹一口气。
幸好盐籍之事已办妥,明日便与小十一同去杭州,能暂时歇歇脑袋。
赵世碂与萧棠将尾已收好,两人从盐场回来,路上,萧棠犹豫半晌,开口道:“小郎君,我能否同去杭州?”
“你不去?”
“我去啊!”
“原本我就当你要去的。”赵世碂骑在马上,马慢悠悠地晃着,他也显得很是闲适,他回头看萧棠,“染陶姐姐还未明白你的心意?”
“……”
“买的花可送了去?”
萧棠叹气:“我硬塞给她,她怕是不喜欢,那绢花,才几文钱。”
赵世碂笑:“你怕是读书读傻了罢,送礼物予心爱之人,从来不问贵重,只问意义。”
萧棠一愣,暗自一琢磨,是这个道理啊!
赵世碂再道:“染陶姐姐既未还你,肯定是喜爱的。”
萧棠咧嘴笑,笑完又好奇:“小郎君,你连心悦之情都不懂,怎的知道这么多?”
赵世碂心道,活了这么些年,没吃过,还没看过么?看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哄。他懒得解释,而是一夹马腹,加快速度。
到李家宅子后,他下马正要去找赵琮,外头佩刀的侍卫进来,看到他便道:“小郎君,有扬州来给陛下的信。”
怕是司朗的,赵世碂朝他伸手。侍卫放心交予他,赵世碂拿在手中随意看一眼,一看,他便顿住脚。
上辈子司朗也是赵世晴的夫婿,他不喜魏郡王府,更是厌恶齐国公姜家,赵世晴却对他好。他登基后,只留了赵世晴与她娘、丈夫家的命,若不是赵世元与他嫡出弟弟实在是不得不死,他也会留他们一命。
司朗是真正的风雅之人,他见过不少司朗的画作与字作,他认得司朗的字。
这信,不是司朗写来的。
可从扬州来的信,不是司朗所写,还能是谁?
定是那位状元郎。
赵世碂不由冷笑,他直接将信一把揉进手中。不论这易渔是想往上爬想疯了,还是有其他目的,有他在,此人就别想得逞。易渔眼中的欲望与企图心太强,强到已经遮不住。
难怪总是垂眸不看人。
赵世碂再冷笑,将纸团掐得更紧,抬脚往里去见赵琮。
打点好这儿,他们原想从盐城县出发去杭州。
赵琮这些日子一直住在李宅,对李志成的观感倒很是不错。他虽没大本事,做这个守成的知州倒做得挺实在。念及李志成的贡献,赵琮决定先去楚州待上半日,看几眼,再由楚州去杭州。
由盐城县去楚州行船,很是便宜,并不累人,赵世碂也赞同。
往楚州去的路上,赵琮有些愧疚地对染陶说:“原想放你回一趟扬州家中,只是时间上头不宽裕。”他心中实际将染陶视为家人,才会抱有愧疚之意。
染陶立即惊道:“陛下怎能如此说!前几日,得陛下恩典,婢子的爹娘皆来盐城县,已是见过一面。婢子还见着了家中侄儿,爹娘虽已年老,倒也精神。且家中不愁吃喝,侄儿小小年纪已能背诗,婢子放心得很!陛下还给爹娘赐黄金,更赐书墨给侄儿,婢子一家都无比感念陛下。”
赵琮有心帮萧棠,说道:“朕当真没想起来,还是子繁提醒朕。”
染陶一听,立即低头,再度不说话。
赵琮看她只插有一根金簪的发髻,暗想,甚个时候,染陶愿意簪上萧棠送她的茉莉花呢。他看着染陶看了会儿,缓缓收回视线,却与赵世碂的视线撞了个正着。
他们俩坐在同一艘船上,只他与染陶说话,没注意到赵世碂。
赵世碂坐在窗边,一直静静地看他们俩说话。
他一回头,可不就对上了。
赵世碂也不慌张,更不惊诧,反而对他露出一抹笑意。
赵琮顿时便觉着有些口渴……他有时倒宁愿赵世碂对他时,跟对待外人那般凶神恶煞。
他反而慌慌张张地伸手去拿茶盏,染陶见他要喝茶,先拿起递给他。他拿起茶盏,借喝水抬头的功夫再偷看赵世碂一眼,竟然还在看着他!
赵琮的手微微一抖,尽量平静地放下茶盏,起身道:“朕去歇会儿。”
“婢子去收拾铺盖。”染陶说罢便去收拾。
赵琮也要进去,将要进去时,到底回头,好奇问道:“你坐在窗边,看什么?”
“陛下,两岸有桃树,柳树。我看岸边柳枝,看水面桃花。”
赵琮心动,也走至船窗边,往外一看,果然如此。杨柳嫩绿的小芽随风飘曳,桃花被风吹落的花瓣随波荡漾。
赵世碂指向远处:“陛下,那处是田地,你瞧,那是水牛。”赵琮看去,赵世碂再指水面,“百姓家中养着的鸭子,陛下没见过吧?”他一副得意的样子。
赵琮好笑:“说得你常见似的。”
赵世碂但笑不语,再与他指着船外熙攘赶集的人群,船外叫卖吃食的老大爷,以及远处码头边上抱有满怀桃花在卖的小娘子……赵琮看得有些痴迷,这些是他从未见过的,也是他一直想见的。
他看得目不转睛,压根不知赵世碂看他也看得目不转睛。
赵世碂看他的眉毛,看他不时颤动的睫毛,看他的鼻梁,看他的鼻尖,再看他的嘴唇。春日天暖,船外是浓浓春意,赵琮的脸色比之寻常要好看许多。他的嘴唇不再是苍白,反而有了红润之色。
他们的船只终于行到码头边,外头抱花的小娘子一见窗边赵琮的脸,立即脆声道:“郎君!可要买花?几日之后,今岁桃花就要落尽啦!十文便能买三支!”
赵琮笑。
“郎君!买去簪在鬓边,好看得紧!”
赵琮瞧见这样灵动的小娘子,倒也喜欢,转头就令人下去买花。船暂且停了下来,路远与染陶正要下去,小娘子知道他是要买花的,从中挑出三支来,朝他挥手:“郎君!你瞧,我挑了三支最美的!”
赵琮再笑,笑着,便有春风路过,桃花上的花瓣被吹起些许,有几瓣随风晃晃悠悠飘至窗前。赵琮看那几瓣花瓣,却不妨有一瓣直往船中来,并贴在了他的嘴唇间。
他伸手就要拿掉。
一旁却已伸出一只手。
他回头,以为赵世碂是要帮他拿去花瓣,他朝赵世碂一笑,花瓣眼看已要掉落。
赵世碂却伸手按住那瓣花瓣。
赵琮瞪圆了眼睛,直盯着他。
赵世碂似是魔怔了一般,他的视线由赵琮的眼睛移至赵琮的嘴唇间。
赵琮的嘴唇比三月的桃花瓣还要美。
他的手指轻微使力,指腹隔着花瓣与赵琮的嘴唇触碰。
赵琮反手死死抓住窗棂,脑中一片空白。
赵世碂却似爱上了这般行为,他似乎纳闷至极,反而皱起眉头,再去用手研磨赵琮的嘴唇。
正当此时,染陶与路远已买了花,小娘子又高兴喊道:“郎君!花给你的女使啦!”
赵琮猛地回神,他收回手,推开赵世碂,狼狈地大步走进船舱深处。
他立刻翻身躺到染陶铺好的船上,心跳却如何也停不下来。
两辈子加起来,他头一回这样狼狈。
赵世碂要做什么?!
赵世碂也不知自己要做什么。
赵琮匆匆走进内室中,他才回神,他不解地低头看手指,方才的触感似乎还在。他再不解地看码头边上小娘子手中那捧桃花,不知为何,他不愿那些花再被其他人买去,他索性也走下船。
赵琮在床上躺了片刻,未见有人进来,他渐渐平静下来,刚觉诧异。
染陶轻挑帘子走进,轻声叫他:“陛下。”
赵琮睁眼看她,却又是一愣,染陶怀中抱有一大捧桃花。她笑道:“小郎君下去将那位小娘子的桃花都买了来,当真好看得很!”
桃花枝用一根玄色的丝布系着。
染陶还笑:“太多,抱不过来,一时找不着丝绳,小郎君一上船索性解了腰带来绑!”她说着,将花往前再递了一递,“陛下您看!”
赵琮看了,并看了许久,久久未出声后,他再闭眼,轻声道:“开船吧。”
“好!陛下,花呢,放在哪处?”
赵琮想叫她将花拿出去,却不舍,终究道:“放在床边。”
“是。”染陶将花摆在床边的小桌上,又为赵琮理了理被子,才小心走出去。
船再度往前驶去,赵琮听着水声,河边的人声,脑中有些乱。
他再度看向床边的桃花。
桃花美,却不弱,离开枝干,依然开得热闹。
这样热闹的花朵就在眼前,赵琮愈发不明白,小十一,到底怎么了?
桃花香气淡淡,且绵长,如同薄薄的屏障,就在身前。
似乎真相就在它之后,可他不敢去碰。
第115章 他只想把她推进河里淹死。
些微摇晃的船舱内室中; 赵琮到底浅浅睡去。
窗户开了条细缝; 偶尔有风丝流入,一些花瓣飘落; 跌至赵琮发间; 他却浑然不觉。
赵世碂依然坐在方才的窗边; 看着岸边景色。
岸边没了卖花的小娘子,也无卖吃食的老伯。岸边是绿色的田地; 本应令人只看便能心旷神怡。
他却一点也看不进去。
他忽而便起身; 往内室走去。因他在,染陶很放心; 早已去了外头。此时这儿就他与赵琮两人; 他伸手撩开内室的帘子; 恰好看到一瓣花瓣刚被风吹起,缓缓飘至赵琮的发上。
他一手撩开帘子,身后也有微风悄悄进来。
水上风大,只这一点; 又带起不少花瓣; 它们甚至回转飞舞; 再静静悉数落在赵琮的发间。
赵世碂不由便看呆。
赵琮却似察觉到风带来的凉意,原本他是平躺着的,忽然便微微一动,右侧而睡。
赵世碂莫名紧张。
赵琮却未睁眼,依然睡着,只是动作间; 他将花瓣全部枕在耳下。
赵世碂放下帘子,转身靠在木墙上,久久未能回神。
到楚州后,李志成殷勤介绍,不时与赵琮说话,赵琮借机免去之前那番尴尬。
赵世碂静静跟在身后,萧棠本想与他说话,可瞧他这副过分平静样子,忽然就不敢再开口。萧棠只好也噤言,他不时去看赵琮身边的染陶。染陶似乎知道他在看她,愈发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萧棠才觉着这样有些不好看,也尴尬低头。
各人各有心思。
赵世碂却不知自己到底是何心思。
他们欲在楚州逗留半日,李志成早令人给他们收拾了厢房歇息,赵琮在船上歇了一觉,毫无困意,且他此时正怕独自面对赵世碂,便听李志成的建议,去逛他家花园子。
李志成为官多年,家中好歹有些家底,花园子建得很是漂亮,却也不奢侈,满是南方的雅致,赵琮看了一圈,很喜欢。他原本就喜爱亭子,李府的亭子造得好,取景也美,亭边堆起来的假山更是有趣味,他仔细看了许久,才坐至亭中。
李志成也想多在陛下跟前混眼熟,但他知道自己不太会说话,这时候倒也知趣,行礼便退下。染陶与几名宫女陪赵琮坐在亭中,染陶为他煮水泡茶。
水将熟时,染陶奇道:“咦?小郎君呢?方才逛花园的时候,还在咱们身后的呀。”
这么一说,赵琮又想到船上那一幕。
他微低头,费时安顿下来的思绪又再度起伏。这究竟要如何说?
他不是傻子,又曾是现代人,既已开窍,就样样都理得清。可小十一之前船上那番举动,他不敢理清,这要真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