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宁殿-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得倒是,快令人去办吧。”
澈夏应下。
赵世碂往公主府外走的路上,心中想道,赵宝宁倒记着给他看亲,她还是先惦记她自己的事儿吧!
他正要走出一道门时,瞧见前方而来的一位陌生男子。
那位男子显然也不认得他,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脚步,看他一眼,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这位郎君好,我是孙竹蕴,不知郎君如何称呼?”
原来这就是孙竹蕴,赵世碂是男子,看同类也看不出好坏来。在他眼中,好看的男子只有一位,那就是赵琮。
但这位孙竹蕴,他倒是能看出来的确气度不错,难怪连赵宗宁都夸。
他没笑,只接口道:“赵世碂。”
孙竹蕴一惊,立即作揖:“原来是魏郡王府的十一郎君。”
“孙郎君不必多礼。”赵世碂对其他人向来就是冷冷清清的态度,他毫不客气地上下打量一番孙竹蕴。
孙竹蕴并不气,只是笑着任他打量。
赵世碂愈发觉着此人有些意思,正好他最近闲来无事,他还惦记着孙太后呢,也想早些把孙太后与赵从德的私情给挑出来,否则这俩早晚还得生事。只要这事儿一出,孙太后再是太后,即便依然不能杀,但往后当真是什么面子里子也没了,彻底无法再生事。
只是他到现在也不知,王姑姑为何会背叛孙太后。上辈子王姑姑疯疯癫癫,只记得如何害赵琮。至于背叛太后之事,她怕是藏得太深藏了太多年,即便已疯,也是一个字都未吐露。当时孙太后已死,赵世碂也无太大兴趣,并未继续查下去。
如今倒是有些后悔上辈子没问清楚,不过这辈子的事情本就有了大不同。孙竹蕴的突然出现,说不定正是一个契机。
他想罢,便道:“孙郎君从何处来?”这话说得他是住这儿,孙竹蕴反倒是来做客一般。
孙竹蕴自小就被藏在孙家,倒不觉得如何,且他也从不以为公主府就是他的家。他依然笑眯眯道:“我往常也不出公主府,只是公主喜爱牡丹,我恰巧懂些花草,方才在前头院子里打理花。”
“孙郎君对公主倒是一片真心,难怪公主不时称赞你。”
“郎君说笑。”
“早就听闻孙郎君风雅非凡,却未想到,连这也懂。不知孙郎君还知道些什么,也早些说出来,好让咱们开开眼界。”
孙竹蕴照例是笑得平和,并道:“郎君怕是不知,有些话说出来,不仅不能讨人欢心,反而惹人厌烦。只有说给懂的人听,他们才觉着开眼界呢。”
“何人才是懂的人?”赵世碂知道孙竹蕴听懂了,而孙竹蕴果然知道些什么。
孙竹蕴笑:“时日再久些,自能见人心的。”
赵世碂皱眉,警告道:“只愿时日久了,孙郎君的良心还在。公主待你不薄。”
孙竹蕴有些诧异,兴许是幼时见过太多,他也是活得很明白的人。他自然能看出赵世碂是哪种人,这种人还会真心替赵宗宁打算?
但赵世碂不再说话,而是径自离开公主府。跟在他后头的小太监们也一一跟上。
孙竹蕴目送他离去,回身往后头去见赵宗宁。
赵宗宁见他过来,倒也高兴:“你来了?明日我与叔安去洛阳看花,你同去吧!”
孙竹蕴笑着点头:“是。”
他想,公主给他一个逃出来的机会,他怎会做出对公主不利之事?他的身子很小便坏了,硬撑着这口气,只不过希望那些害他娘的人能够付出相应的代价才是。孙家自诩高贵,他要亲眼看着孙家从高贵变为笑柄。
这样才能放心死去。
兴许是找到了要做的事,回去的路上,赵世碂总算打起了精神。恰巧路过上回那家糕点铺子,他不由停下马。他身后的太监问道:“郎君可要买?小的去。”
赵世碂暗叹气,他翻身下马,走上前去买芙蓉饼。
这会儿倒是无人排队,他立即便拿到了店家递来的纸包,并依旧塞入衣襟中。他再翻身上马,预备回府。心中也觉着有些怅然,重生回来,皇位没了,这便算了。皇位是赵琮的,他心甘情愿。
偏偏他还心悦一人。活了两辈子,他也不容易,恨不能放肆一回。
只是那人是赵琮,当真是放肆不得。万一行错一步,都能害了赵琮。
明明心中有人,明明那人就在离家不远处,却日日不得见。
当真是没意思透了。
他倒宁愿再去边境打仗、杀人,只可惜赵琮手段非凡,哄得那些使官人人与他交好。再加之西夏与辽国都忙着内战,连些许边境摩擦都无。
他打起的精神再度消散,低垂着头,骑着马缓慢往家的方向回。
刚走没多久,远处传来着急的叫喊声:“小郎君!”
他抬头,只见两个家中的小太监急急冲到他面前,喘着气道:“郎君!小的们在街头等了许久,总算是瞧见您了!”
“出了什么事儿?”
“宫中的染陶姐姐来府上送东西——”
赵世碂皱眉打断他的话:“怎不早些来告诉我?!”
“小的们不知郎君去了何处……”
赵世碂一噎,怪他自己。他抬手就要甩马鞭,太监又道:“染陶姐姐等了一个时辰才走的。染陶姐姐还说——”他说罢才想起,染陶姐姐说这事儿不能声张,他的声音太大了。
赵世碂急:“还说什么?”
太监小声道:“染陶姐姐说陛下病了……一直躺在床上……”
“……”
赵世碂猛地一甩马鞭,往皇宫疾行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宗宝:晚了╭(╯^╰)╮
第120章 原来赵琮的嘴唇是这样的触感。
赵世碂也不知他成日里都在做什么。
人都生病了; 他还在外面瞎晃悠!
他急匆匆赶到东华门; 翻身下马就往里走。宫道是熟悉的,他走得飞快; 却在拐进宣佑门时; 差点与人撞了个正着。
他抬头一看; 是赵从德。
赵从德进宫来定没好事,若是去看赵琮; 肯定也没什么好心思。更何况; 他会去看赵琮?怕是去看孙太后。赵世碂懒得搭理他,回头就要走。
赵从德气得就差头顶冒烟; 他的儿子; 自回到开封府以来; 比皇帝还难见!难得一见,竟然这般对他?!
他立即摆出长辈的姿态,怒斥道:“对待父亲,你就是这般态度?!”
赵世碂不想给赵琮丢脸; 毕竟名义上; 赵从德是他的父亲。他们俩若是这个时候; 在这儿吵起来,亦或打起来,被外人知道了,还要说赵琮没把他教好呢。他不耐烦地说道:“见过世子。”
不说便罢,一说,赵从德更气。
这五年; 赵从德过得有些窝囊,脾气也就愈发不好。尤其他方才又去宝慈殿讨好孙太后,好话说尽,孙太后也不愿替他到赵琮跟前说句话,他更觉气愤。心中愈发觉得,如今人人不把他看在眼中。往年孙太后哭着求他娶她呢!
瞧见儿子也这般,他伸手就要打赵世碂,边伸手,边怒道:“我可是你父亲!”
他的手还没挨着赵世碂的脸,赵世碂已经稳稳拦住,并抓住他的手腕,冷笑道:“世子是要与我在这儿打一架,好叫天下人知道魏郡王府就这素养?府中侧妃陷害庶子与妾侍,王府名声已破落至此,世子还嫌不够?”
太监们听了这话,纷纷低头,不敢听。
“你——”赵从德被他堵得说不出话来。
赵世碂“哼”了声,甩开他的手,绕过他大步上前。
赵从德气得伸手扶墙,直喘气,他也已是不惑的年纪,这么一气,心口是真疼。连他儿子都这般对他!他心中恨,也不信,他赵从德这辈子就活该如此!
赵世碂大步走进福宁殿。
殿中的太监宫女见他来,立即行礼,他赶不及叫起,直接走进正殿当中。再绕过隔窗,走进内室。
染陶正坐在桌边打络子,听到声响,抬头见到他,立即站起来,轻声道:“小郎君来了?”
赵世碂在内室中迅速看了眼,赵琮不在,只有床上的幔帐是拉着的。
他抬脚就要去,染陶立即再轻声道:“小郎君,陛下好不容易睡着。”
赵世碂顿住脚步,心中急得很,急得面上都泛出急躁来。可又无人能排解他的急躁,他只能对染陶道:“我去公主府。”
染陶恍然大悟:“怪道婢子等了许久也未等到郎君回来。”
赵世碂面上全是急躁,还有些许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无措。他看到遮掩得实实的幔帐,觉得心里也不痛快。他只好再对染陶道:“陛下可是又气我了?”
染陶一愣,不知为何,她觉着这话有些怪异。
她想到陛下见她独自回来时面上的失望,再见小郎君面上无措的慌张,不知不觉便道:“小郎君,你这些日子一直没进宫来,陛下有些难受呢。”
一听这话,赵世碂心里面便疼。还不是那般猛地扎进一刀的疼,是丝丝绵绵的疼,看似轻,看似无力,实际钝得很,也久得很。
他也想进宫,可他不敢进宫。他怕自己做出越界的事来。他的执念太深,当年有赵琮包容他,他才能放下些许。可如今这件事,赵琮也帮不了他。不知心意便罢,一旦明白,没人拦着,自己也控制不住时,他也不知他到底能做出些什么来。
染陶又道:“小郎君,你不在宫中那几年,你是真不知道陛下是如何过来的。那几年啊,陛下连笑都少笑。往年,咱们陛下多和气的人哪?那时,只要有人敢提到你,陛下便要气。魏郡王府里有位郎君不过说你的确已过世,陛下便不许他们府上的人再进宫,整整五年哪。直到你回来,陛下才解了禁令。”
这些,洇墨不知,未与他说,赵世碂全都不知道。
“陛下令人在汴河上搜你,寻你,找了一年多。你一回来,陛下便又开始笑了。咱们陛下看起来风光,其实自小在宫里,没玩伴,还要面对各方的不怀好意,当真是过得艰难。最艰难的那年,是你陪着陛下,陛下便一直惦记着你。”
染陶放下手中的络子,继续说:“婢子呢,也劝陛下,小郎君长大了,总要娶妻生子,陛下自该早些适应才是。只是,难啊。婢子是伺候陛下的,难免有些私心。小郎君日后还是多进宫来看看陛下吧,日后你成亲了,陛下便要更少能见你了。”
这些话,染陶其实不该说出口。
但她总觉得,她应该将这些话说出来。陛下过得太苦了,总是在忍,她看着都心疼。
赵世碂听完这番话,久久没说话,过了会儿,才低沉道:“多谢。”
染陶苦笑:“小郎君莫怪罪婢子就好。”陛下若是知道了,怕也要怪她的。她回头也得与陛下认错。染陶往前走几步,“小郎君既来,晚上在宫中陪着陛下用膳吧,婢子去膳房瞧瞧。小郎君就在此处陪着陛下吧。陛下近日来睡得不好,怕是过会儿也要醒的。”
“好。”
染陶行了个福礼,走出室外。
赵世碂却还站在原地。
他耳边还是染陶方才的话,他的手不时握成拳,松开,再握成拳,再松开。
他与赵琮刻意保持距离,本是为了赵琮好。可赵琮这样在意他,他却兀自远离,到底是对赵琮好,还是不好?若不能在赵琮刚好需要他时便在,他从前对赵琮说过的那些话又算什么?
他重生一回,原本还当老天是给他再一次当皇帝的机会。
如今看来,是为了弥补他上辈子至死也未得到与明白的东西。
他已经死过一回,他皇位也已不要,为何不能去要他好不容易拥有的心中之人?
他还有何好怕?
赵琮是他的。
赵琮就该是他的。
这些日子以来,他所做的一切,全是错的。
赵琮本就喜爱他,他深知如何讨好赵琮,即便赵琮对他的喜爱之情只是亲情,他深信,他能令赵琮也心悦他。
即便赵琮一辈子也不能心悦他。
赵世碂想到这点,眉心渐渐皱起。
除了他,谁也不能入赵琮的眼。
谁敢,他就杀了谁。
可若是,赵琮这辈子也无法心悦他。
那也无碍,赵琮的眼中只能有他。
他不能将自己推出赵琮的视线哪。
只是赵琮太重规矩,只要他们一日是叔侄,赵琮便一日受这规矩所约束。他的真实身份永世也不能叫赵琮知晓,但他必须得令赵琮知晓他不是赵从德的儿子,他与他之间毫无血缘关系,届时胡乱为自己安个身份便是。他娘当初是被抢进郡王府,还有个丈夫,人尽皆知。
他到时只要说那丈夫被赵从德害死就成。
只是这事办起来有些麻烦,若是贸然与赵琮提起,他娘怕要受牵连。毕竟这是混淆皇室血统的事,赵琮身为皇室之首,得祖宗之命,有些事不得不办。
他不愿令赵琮为难,更不愿令他娘难堪。
如何才能最好地解决此事?
那只能早些爆出赵从德与孙太后的那些真正的龌龊事,赵从德做了这样的事,定要受重罚。有赵从德的事在前,他娘本就无辜,届时自会更无辜,自然怪不到他娘身上去,赵琮怕也能安心一些。
赵世碂凝眉,望着桌角,来回再细想一遍将要做的事,确定已无遗漏,他才转身往床前走去。
他要堂堂正正地对赵琮说出心悦之情。
他也要在一切后顾之忧都无的情况下,让赵琮明白他的心意。
而这张床,是他上辈子也躺过的地方,更是全天下的人都梦寐以求的地方。
这辈子,因赵琮之故,他原本对这张床已无企图。
此刻,他看着拉得严严实实的幔帐,眼中的寒夜孤星,刹那间便化作四月天里,南方木桥下,飘荡着桃花瓣的春水。
他想,这张床,他一定还会再上的。
赵世碂在床前停下脚步,没有一丝犹豫,伸手撩开幔帐。
其实经由睡姿便能看出赵琮睡得好不好。赵琮睡得并不好,他依然平躺在床上,眉头甚至还皱着。方才染陶说他是喝了药才睡的,怕是因药中安神而起的睡意,因而他既能沉睡,却又睡得不踏实。
赵世碂如同往常那般不由便跪在榻上,趴在床边,看着赵琮的脸。
下定决心仅是一瞬间的事,决心所起的勇气,却给足了他底气。
赵世碂现在格外踏实,这飘忽的人世间,忽然又有了目标与前方,他不仅踏实,还有些高兴。
他望着赵琮的脸,竟然就浅浅露出了笑容。
浅淡却又难得柔和、温和,若赵琮能瞧见,心中最深处怕是都能被这笑容所晕染。
他不禁想,与心悦之人应当如何相处?
定是不能再似从前那般。
他上辈子的时候曾瞧见过谢文睿与顾辞相处的场景,他们二人拉着手,见他过去,顾辞那样胆大包天的人居然知道羞赧,立刻便将谢文睿的手给甩了。反倒是一本正经的谢文睿死抓着他的手不愿放。
赵世碂想着,试探性地再伸手去握住赵琮的手。
赵琮的手软极了。
他平常习武、骑马,掌心总归磨得有些厚重。
他并非第一回 去拉赵琮的手,但他知道,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真的是他头一回去拉赵琮的手。
他爱不释手,反反复复地轻轻抚摸着赵琮的手。
赵琮却一直睡着,他暗自感激那碗汤药。
他想起五年前,他还装傻在福宁殿时,他用指尖在赵琮手心写字。赵琮偶尔逗他,也会在他的手心写字。赵琮的手软软的,却又凉凉的。他不由又将赵琮的手握紧,恨不得将满身的暖意都传给他。
他曾吻过赵琮的手面,此刻他轻轻地捏着赵琮的手,只想吻遍他的指尖。
既已想通,原本就无所畏惧的赵世碂没了最后的担忧,他低头去吻赵琮的指尖。赵琮的手下意识地颤了一下,赵世碂莫名希望赵琮此时能醒来,甚至能亲眼瞧见他在亲吻他的手指。
他觉得自己再也等不及。
但赵琮未醒。
赵琮因睡觉,发髻早已解开,头发铺满枕头。
赵世碂难以抵抗诱惑,伸手去整理他浮在面上的些许发丝,想要令他睡得更好些。他一手握着赵琮的手,另一只手轻轻地拂开赵琮的头发。拂开后,他舍不得收回来,继续轻轻地整理着赵琮的鬓边。
这般整理着,福至心灵般,他彻底难以抵抗真正的诱惑,他探过上半身,往赵琮靠近。
似迷惑,也是诱惑,不由自主地,他便吻住了赵琮的嘴唇。
碰触的瞬间,赵世碂只觉浑身的肌肤似乎正被海边的日光笼罩,也被海面的风包围。非比寻常,难以言喻。他的肌肤,他的身体,与他的心灵一同悸动。
原来赵琮的嘴唇是这样的触感。
与隔着桃花瓣用指腹触摸时是截然不同的。
他迷恋地不舍离去。
“啪——”身后却忽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
他立刻回身望去。
惊慌失措的钱月默呆站在内室门旁,隔窗之后,手中的托盘已落至地面,瓷盅碎了一地,鸡汤更是洒满一地。
钱月默连眨眼都已不会。
她惊吓地盯着他。
赵世碂怎会怕?只怪她打扰了这难得时刻。
新仇旧恨,一同涌上心头。
他不悦低声道:“滚。”
“……”钱月默回身就跑。
第121章 赵琮,他志在必得。
钱月默慌慌张张地走出福宁殿正殿; 形容十分怪异。
飘书纳闷上前:“娘子?”
钱月默却一句话也未与她说; 直接便往殿外走去。不仅是飘书,就连福宁殿中的宫女与太监都面面相觑; 尤为不解; 却也不敢上前问。钱月默匆匆离去; 直走到宣佑门处她才渐渐缓下脚步。
飘书也才敢再问一句:“娘子?您是怎的了?”
怎的了?!
钱月默此时仍觉自己瞧见的是假的,她早觉着这位小郎君对陛下有些不对劲。她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只不过大多时候仅是看; 心中想,却不说出口罢了。当年小郎君才十一岁; 杀孙太后殿中人那一回; 她便觉着此人不简单。
这位小郎君回来后; 又是拦御驾,又是在淮南杀盐民,虽说总有因由,陛下却丝毫不怪罪; 一直护着他。她后来也隐隐察觉; 陛下那回气吐血; 怕不是被孙太后气的,是被他给气的!
可即便被他气得吐血,陛下还是原谅他。
她依然默默看着,她还真当这位小郎君怕是要对陛下不利。否则,他何以对陛下那般依恋?
一位这样厉害、能干的郎君,却过分依恋着陛下?
她毕竟是宫妃; 常见他们,比其他人更知道赵世碂与陛下相处的场景。
陛下身子不好,当年陛下与她一同谋划“中毒”之事,小郎君却冒出来。她当时心中就是有怀疑的,只是没有证据,她并不敢与陛下说。
这回他回来后,她越发以为赵世碂有其他心思。
她还想着,盯好了,若有不对便要赶紧告知公主。
如今她只觉着自己可笑。
这位郎君有其他心思不假。
他惦记着一些不该惦记的东西也不假。
但他惦记的不是陛下的位子!
他惦记的是陛下!
钱月默自小到大,熟读百书,进宫后又有诸多见识,这些年也已很少有事能让她这样惊慌。
可她无法平静。
赵世碂是陛下的侄儿啊!
是陛下亲自教养的侄儿!
他却趁陛下熟睡之时——
钱月默急得脸红,便是在心中,她也不好意思说出那几个字来。
她不知该如何是好,也不知此事能与谁说。
陛下是否知晓小郎君对他这番心思?她是否应该告知陛下?
前朝宫廷混乱,的确有皇帝娶侄女的事儿,却被后人骂尽。他们大宋重读书,重礼数,怎能容许这样的事儿?
更何况他们皆是男子!
这到底该如何是好?
她由惊吓转为急躁,用了比往日里少上许多的时间,很快便回到她的雪琉阁。一进去,她却见到公主府的女使。
她一愣。
女使已笑着行礼:“婢子见过淑妃娘子。”
“快起来。”
“是。”女使再福一礼,让开半个身子,给她看身后的花,共十盆牡丹,她笑道,“公主与乐安县主明日欲去洛阳看牡丹,公主惦记娘子,本想邀娘子同去。却知娘子宫中事务繁忙,便命婢子进宫来送花,这些都是公主亲手挑的。”
钱月默看向十盆花,看得出神,已忘记与女使说话。她又往前走几步,十盆颜色各不同,有御衣黄,也有小桃红,都漂亮极了。她走到其中一盆跟前,花瓣儿是水红色,花瓣层层又叠叠,娇气又甜美。
女使见她盯着那株瞧,再笑:“这是公主最喜爱的一盆,名叫赵粉。”
钱月默伸手轻轻抚摸花瓣,霎时,什么都忘了。
钱月默是慌慌张张地走了,瓷盅落地的声音却着实响得很,将本就睡得不踏实的赵琮惊醒。
赵世碂更为不悦,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趁赵琮正睡着,才敢做些平日里根本不能做的事,钱月默倒好,一来便坏他的好事!这么一想,自十一岁到现在的厌烦,全部自心中升起。
当年他头一回见钱月默,心中就不欢喜。
没想到钱月默倒厉害,这些年受宠非凡。他再想到赵琮与钱月默说话时言笑晏晏的模样,心中更不痛快。
钱月默就是与他作对来的!
他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