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的,陛下只管等着看便是。”
  “至于写什么。”他脸上的笑容透出一股恶趣味,“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少年包青天!”
  作者有话要说: 【忘了一件事!
  元清帝:等更。
  ①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法中所以通着今佐理据者,谨之至也。
  ——《洗冤集录》序的开头,觉得说的很好,元佩拿来借用一下,文里就不放了,占字数。
  以及,古代仵作并不等同于现代的法医,要对应的话,法医应该相当于古代提刑官,仵作是给这些官员打下手的人,官员一般不会亲自操作,由仵作来,仵作在古代一般有贱民担任,地位是很低下的,大多是祖传手艺,一般出身仵作家族,基本上就是继续继承仵作身份了。


第61章 复杂┃美少年战士。
  不知何年何州; 有一个姓包的少年; 因为天生皮肤黝黑; 大家都叫他包黑炭,他出身低下,自幼随着父亲在尸体堆中长大; 学的是家传的验尸本事,到了十八岁那年,有一日父亲外出会友; 这一去却再也没有回来。
  包黑炭和母亲找遍了全州; 寻了半年有余,父亲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就这样凭空消失不见。
  父亲失踪,母亲一病不起; 掏空家底都没能治好,最终撒手人寰; 包黑炭自此成了孤儿。
  原本与他共游七夕许下盟誓的青梅也疏远了他,很快被一位纨绔公子看中,自此脱离了贱籍。
  包黑炭悲愤难忍; 痛苦断肠;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爬上郊外的高山,对月发誓他一定要出人头地,没料想忽然天降霹雳,直接劈到了他身上,等他第二天醒来; 发现自己的眉心被劈出了一个月牙,从月牙里得到了演绎推理和法学等知识。
  “等等,这情节我怎么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夏婵打断了梁平安的念读。
  宋杰难得没有怼她,和她站在了一边:“这根本就是×点种马文的经典开场嘛,上来死爹妈退婚流,我说你这样写是不是太敷衍了点?”
  吐槽完对上元佩睨来的目光,立刻缩了回去。
  【算了,小爷不跟女……计较。】
  元佩收回视线道:“既然你都说是经典,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在你看来这种套路已经看腻了,但在这个时空的人们看来还十分新鲜,主角身世平凡,前期经历坎坷,才能烘托出他日后的成功,既然是要给百姓们科普用的,就得越普通越好,用书生一类根本没有代入感。”
  【不这样设定怎么提高仵作的地位?】
  皇后忽然扑哧一声笑出了声来,捂住嘴,一边憋笑一边摆手:“对不起,对不起,我只是想起了美少女战士,劈了个月牙,噗……”
  【美少年战士,哈哈……】
  “噗……”
  众人闻言也纷纷笑了起来。
  “为了爱与正义,没毛病……”
  “所以不如叫美少年包黑炭,哈哈哈。”
  ……
  元清帝不懂他们的笑点,只能摆摆手示意梁平安继续:“继续念。”
  梁平安忍住笑,又声情并茂的诵读了起来。
  包黑炭很快发现了天赐能力的好处,他很轻易能判断出一个人刚刚做了什么,正要去做什么,甚至连一个人的生平都能判断出个大概来。
  元清帝听得津津有味,不由问道:“真有这样能看穿别人的本事?”
  元佩道:“有的,不过这需要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聪明的头脑,理性思维和记忆力也要好,或许还得有较多的阅历,一般来说能做到极致的人很少。”
  【否则福尔摩斯怎么会那么受欢迎。】
  元清帝点点头示意梁平安继续。
  有了这样的能力,包黑炭通过寻访父亲的几位同僚,很快发现父亲失踪或许并非意外而是人为,意在杀人灭口,父亲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为了弄清楚父亲失踪的真相,包黑炭接替父亲,主动下放青山县,成了青山县的新仵作,打算先暂时潜伏下来,以免被凶手发觉打草惊蛇,与此同时,青山县新任县尉公孙策正携家眷前来上任。
  “噗——”夏婵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公孙,咳咳……”
  梁才人帮她补充:“公孙策怎么携家眷出来了?他不是包拯青梅竹马的好基友吗?”
  【包策不能拆!!】
  夏婵一边咳嗽一边摆手,不,她不是这个意思。
  元佩却秒懂梁才人的意思,道:“公孙策本来就是小说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他这个人,每个小说版本形象都不一样,我这个版本他已经娶妻生子了,跟包拯不可能,毕竟都当上了县尉,没道理还没结婚,再说,为了避免给包拯带来麻烦,我连包拯的名字都省了,现在叫包黑炭,以后叫包青天。”
  夏婵终于咳嗽完:“你这根本不是少年包青天嘛!”
  【这跟我看过的不一样!】
  元佩摊手:“怎么不是了,我又没说是少年包拯,少年——包青天——包黑炭,有什么问题吗?”
  夏婵和梁才人默。
  皇后好奇道:“那展昭呢?公孙策都有了,展昭也会有吧?”
  【红衣展昭啊,初代男神。】
  梁才人表情又重新亮了起来:“白玉堂!锦毛鼠!猫鼠你总不能拆了吧?”
  【嗷嗷嗷,猫鼠不能拆!】
  元清帝终于深刻明白了腐女是什么意思,大约在梁才人眼里,没有男子是凑不成一对的。
  元佩笑眯眯道:“展昭肯定会有的,铁三角当然不能拆,不过他出场要比公孙策晚一点。”
  抬手示意梁平安继续。
  来任职的两个人在郊外一家客栈相遇,便在这间客栈中,发生了第一起案子,当晚一名商人离奇死在了客房里。
  公孙策当即表明县尉身份,展开了调查,包拯也不顾他人鄙夷,坦诚了自己仵作的身份,并运用他得到的能力成功破解了案件,同时得到了公孙策的赞许和高看,邀请他结伴一起去了县中。
  而两人刚到县衙,便看到有人鸣鼓喊冤。
  “然后呢?”见梁平安停下来,夏婵追问。
  “然后没了。”梁平安将稿子面向众人,“这是最后一张,再没有了。”
  众人顿时齐刷刷看向元佩。
  饶是元佩心理再强大,被几人一齐盯着,尤其其中还有个皇帝,也难免窘迫了下:“我正在写,正在写,我原本以为写起来挺简单的,真动手了才知道还是有点难度,那个,时报不是十天一刊印吗,我保证在下一次刊印前肯定交稿。”
  【所以我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吗?】
  夏婵几人只能遗憾表示等更,元佩表现出的气场让他们不敢闹他。
  然而元清帝根本没有这个顾忌,蹙眉道:“不能快一点吗?朕现在就想看。”
  “这样吧。”他道,“这几日你就留在宫里,专心写书,需要什么只管找人来跟朕说,朕皆应你,如何?”
  【哦豁……】
  【厉害了,我的陛下。】
  【哈哈哈,干得好!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那些坑文的都应该圈起来等完结再放!】
  元佩:……
  元首发话,他还能说什么,写吧。
  不提元佩埋头码稿,九月一过,太后种下的辣子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一串串红辣椒被太后串起来挂在了屋檐下,同挂着的还有一串串玉米,皇后梁才人几个每次来慈明殿都有一种走错片场时空穿越的感觉。
  元清帝倒还好,觉得红彤彤金灿灿十分喜庆。
  太后收获了第一批辣子后,就邀请众人,实现她之前说过的,给大家做一桌全辣宴的承诺。
  太后起宴,包括肃王安王太傅全都进了宫。
  “话说我们现在的身体都是第一次吃辣,真的没有问题吗?”梁才人坐下来有点担心。
  【万一拉虚脱了怎么办?】
  夏婵看着面前咕咚咕咚冒泡的火锅,口水直咽:“不管有没有问题,我快忍不住了,就算有问题我也要吃!”
  【嗷嗷嗷,终于能吃到麻辣火锅了!】
  梁平安道:“这个我们当然早就想到了,别忘了长乐公主,我问过了,她那里有保护胃的药,只要不吃非常辣,不会有问题。”
  长乐公主闻言手一展,手心里多了一把药丸,一一分给大家。
  元清帝吞了药丸正要嚼碎咽下,眼前多了一杯果汁,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皇叔。
  果然,肃王将玻璃杯往上抬了抬,将用麦秆做的吸管送到他嘴边:“有些苦,陛下莫要嚼碎,就着水吞服好些。”
  【元元最怕苦了。】
  元清帝想说他很久之前就不怕了,但想到皇叔离京八年,却还记着他曾经的所有喜好,便将话音咽了下去,就着他的手,吸了一口橘子汁,将药丸冲了下去。
  “多谢皇叔。”
  然后仿佛没有看到众人暗戳戳又意味深长的目光,拿起筷子:“启筷罢。”
  一顿饭众人吃得热火朝天,因为是第一次吃辣,辣子的用量其实并不大,按太后的话说只是微辣,但除了邵岩,众人的味蕾都是第一次尝到真正的辣,以前最多是花椒的麻,这点辣已经足够了。
  其中以太傅和夏婵吃的最欢快,太后之前已经独自品尝过了,现在倒还好。
  元清帝终于明白了太后为什么对辣子这么推崇了,加了辣的食物确实美味,明明舌头快要爆炸,手却控制不住还在继续夹菜,仿佛上瘾一般,让人停不下来。
  尤其火锅,吃完之后整个人出了一身汗。
  不等他伸手,便有人将抽纸递到了他面前,还有提前准备好的湿帕。
  元清帝自然而然地接过来,用卫生纸擦了汗,又用湿帕抹了脸,抹完十分自然地递出去,等帕子被皇叔从手中抽走,看着空空如也的手,忽的愣了一下。
  似乎不知不觉间,他习惯了皇叔这些微小的举动,习惯了他对他的态度,不,与其说习惯,倒不如说他心底其实已经默认了皇叔喜欢他这件事,因为默认,所以不论皇叔对他做什么,想什么,似乎都成了理所当然,再没有先前的震惊与纠结。
  一时心情有些复杂。
  正复杂着,冷不丁皇叔的心声传来:
  【元元擦过的帕子。】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皓齿皦牡丹之唇……】
  元清帝:……
  算了,他还是继续纠结吧。
  作者有话要说: 嗯,第一句来自韦庄的《江城子·一名水晶帘》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檀郎。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嗯,这个意思很好理解,不看后面一行,前面描述的算很露骨了。
  第二句皓齿皦牡丹之唇,这个,咳咳,来自白居易他弟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这个看名字就知道是写什么了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来看一看,描述的优美又详细。


第62章 贱籍┃希望。
  太后辣子种的不多; 加上皇后和梁才人几人殿里种的; 最多够大家自己吃; 要拿出去做推广显然是不够的,只能等明年。
  不过辣子的推广得慢慢来,百姓们没有长乐公主的胃药; 需得有个适应过程。
  所以在下个收获季之前,辣子暂时只作为宫廷特供,除了太后按捺不住一颗想要全世界都知道辣子美味的心; 时不时宴请命妇外; 只有元清帝肃王几个和一众穿越者吃的到。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辣子好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吃; 安王就吃不了,微辣对他来说都算可怕。
  当然也有非常喜欢的; 譬如庆康大长公主,很快就适应了辣; 从微辣跳到了特辣,尤其爱麻辣火锅,厚着脸皮跟太后讨要了一袋; 天天在家里吃起了火锅; 每次吃还都要起好几锅,再炒一桌辣菜,味道飘香,飘得两条街都闻得到,引得四邻眼馋。
  长安城寸土寸金; 尤其靠近皇宫的几坊,能和庆康大长公主住在一个街道的,不是皇亲国戚也是公侯贵族,七拐八拐求到了太后母家,太后的弟弟汲汲营营又好面子,谁来都满嘴应下,最后厚着脸皮来求太后。
  太后最怕这个弟弟,还有弟媳,因为两人撒起泼来实在叫她头疼。
  她的原身出身不高,父母皆是最普通的乡民,原身因为长得玉雪可爱,才被选中成了备选秀女,秀女们进了宫除非能被册封,想跟家人见面十分不易。
  太后一直到自己当上了太后,才将原身的父母家人接到了长安。
  因为觉得自己借用了别人的身体,面对原身的家人难免心虚,好在她跟着昭慈太后读书识字明了理,只给了原身家人物质上的封赏,并没有让他们涉足朝政。
  太后原身本来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但在她进宫的这些年病死的病死,出意外的出意外,只剩下这一个弟弟,由于太后远在长安,太后弟弟作为独苗,被太后父母千宠万宠长大,若非胆子小,只怕要惹出不少祸端来。
  后来娶了妻子,夫妻俩简直一脉相承,撒起泼来谁都拦不住,但偏偏两人胡闹归胡闹,永远踩在太后的底线范围内,叫她没辙。
  这一次也一样,太后不得已只能送出三大袋将人打发走。
  太后弟弟和弟媳一溜烟起身,扛起麻袋就跑了,太后看得直瞪眼,事后捶胸顿足后悔炫耀了,就该默默关起门来偷着享用才是。
  不过辣子宣传出去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辣子不再只是报纸上的文字科普,人们见到了实物,也有人尝到了并喜爱上,夸得天花乱坠,使得辣子的种植推广容易了许多,虽然暂时比不上西瓜,但至少已经有不少官员勋贵去户部挂了名,准备来年开辟辣子田了。
  相比辣子只在上层流传,元佩的《少年包青天》一经刊发,立刻火遍了全国,其热度赶超了宋杰的白蛇传。
  《少年包青天》刊载时,时报已经印到了第五期,经过前几期的铺垫,大家对报纸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加上交通便利,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刊印的流程也变得纯熟,从第四期开始,报纸几乎同时在全国各省进行投放。
  《少包》是第一部 刊印在时报上的小说,为了避免与大魏主流文学圈起冲突,元佩主动提出将小说版块放到了广告旁边,不放在文学专栏里,这样便是想冲突也冲突不起来,毕竟一开始就不在一个圈里。 
  《少包》是完全的白话文,除了必要引用诗句古文的,没有一丝咬文嚼字的地方,白蛇传里头的唱词还讲究一个优美对仗,《少包》完全不需要,按元佩的说法,就是要让人人都能听懂,只有让那些不识字的人听明白,才算是真正有效的科普。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虽然有些酸腐文人接受不了,全然鄙夷,但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完全被其中的故事吸引。
  用一个身份微贱的仵作做主角而不是书生,确实让百姓们很有带入心理,而包黑炭精湛的演绎推理和法医知识,更是叫众人拍案叫绝。
  与此同时,宋杰开始按照元佩的故事,排演起了《少包》舞台剧。
  ·
  俞小六住在平康坊内里的贱民巷,他自小在这里长大,跟父亲学习祖传的仵作手艺,他不知道他们是从哪一代变成的贱籍,父亲也不知道,似乎从父亲的父亲的父亲那时起就一直是贱籍,且一直以仵作为生。
  他母亲是乐人,据说祖上也曾做过大官,后来犯了事被抄家,男的流放,女的发配教坊司,到了母亲这一代,母亲手巧,自小学会了制琴修琴的本事,便成了乐工,虽仍挂着贱籍,却不再倚门卖笑,只用手艺吃饭,后来由外祖父做主,嫁给了父亲。
  俞小六幼时活泼伶俐,时常跟贱民巷外平民百姓的孩童玩在一起,那时他根本不懂身份之别,后来被发现他是贱民之子,那些孩童被勒令再不许与他玩在一起,父亲和母亲为此还被人数说辱骂,这一幕给俞小六心中留下了强烈的冲击,父亲回来后没有责怪他,只抚摸着他的头道是他的错,没有给他尽早说明。
  年幼的俞小六懵懂,心里存着一个念头,既然能从良籍变为贱籍,那说不定便有办法从贱籍变回良籍。
  虽然随着他长大懂事,明白的越来越多,知道可能这一辈子都实现不了,但心里还是存着那么一丝希望。
  只是他没想到,希望竟然真的来了,还来的这样快。
  俞小六这天正跟同伴林小四去公园看《少年包青天》的舞台剧,首映那天他们没有挤到前面,看的模糊,这一回他们天不亮便排在了公园门口,冷风都不能打消他们的热情,缩着脖子抱着暖水瓶,赶着第一批进了园子,占了最好的位子。
  “快,先喝杯热水暖一暖。”俞小六将暖水瓶口打开,拿出随身的木杯。
  林小四从随身的挎包里取出杯子,递过去,满眼羡慕:“这暖水瓶也是那张五郎送给你爹的吧?”
  俞小六表情就带了骄傲:“是啊,黄大郎的胶鞋,于娘子的白糖都是张五郎送来的,还送了一套馥春化妆品给我娘呢!”
  “你爹救了他独子的命,他家是该感谢你们,要我看这些东西都少了呢,他发明出来暖水瓶,可得了不少钱呢,听说还有什么技术股份,每年什么都不干都有钱领!”林小四更羡慕了。
  俞小六喝了口水暖了暖身子:“得要感谢包黑炭才对!我爹是按着他说的方法救的人。”
  “对对对,这个我知道,包黑炭说了,小孩噎住要用海氏急救法,那个全名叫什么来着,海、海……”
  “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俞小六说起这一类,整张脸都亮了,眼里透着光,熠熠生辉,“是写了少包的宋行走提出来的,说是他们海外的叫法,不过太长了,便改叫海氏急救法,大家先头还不信,以为是故事里胡诌,记得不,我当时就跟你说我觉得有用,这回张五郎家的事一出,可不人人都信了,宋行走才是真厉害!”
  林小四附和:“是啊,宋行走什么都知道,跟邵行走一样,都厉害,什么都懂,真想去海外看看他们那里是什么样的。”
  又捧着水杯一脸梦幻:“要是我也能发明出来什么就好了,像黄大郎于娘子和张五郎他们一样,便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到时候娶妻纳妾……”
  越想越美,看向俞小六:“六哥儿,你从小脑子就好使,快帮我想一想,有什么能发明的?”
  俞小六翻了个白眼,从口袋里取出一颗冰糖塞到林小四嘴里:“想得美,我要是知道,还能轮得到你!”
  “这倒也是。”林小四叹气,不过很快就被嘴里的甜味转移了注意力,将冰糖吐出来,拿到手里,看着雪白晶莹的冰糖,拿起来小小口舔着,“真甜,于娘子真厉害,居然能从黄泥里制出白花花的糖。”
  俞小六纠正:“不是从黄泥里制出来,是用黄泥净化,叫沉淀过滤,据说还有蒸……对,蒸馏,听说是邵行走说的,他还专门去于娘子家亲自看了呢!我爹说,以后还要建糖厂,大批量生产,让人人都能吃上那白砂糖。”
  林小四想象着以后每天都能吃到糖的情形,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更加小口小口的舔起了手里的冰糖。
  俞小六见状又从口袋里抓出几块,先给两人的水杯里一人丢了一颗,剩下的直接塞给林小四:“拿着吧,这几个给你留着拿回去给伯母和五娘,手里的就吃了吧。”
  他知道小四是想留一些,拿回去他母亲和妹妹,林小四家比他家更艰难,他父亲本是戏者,在街上杂耍卖艺,结果有一回没站稳从横杆上掉了下来,当场就没了,他母亲带着五个孩子,浆洗的活计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林小四的两个哥哥便是没钱抓药死了的,他母亲不得已做了媒婆,兼带卖身。
  贱民们生活不易,大家同是贱民同住在贱民巷,倒也没有人会瞧不起他们,因两家是邻居,便时常帮一帮。
  “谢谢六哥儿。”林小四感动,“我一定叫我娘给你留意最好的娘子!”
  俞小六笑嘻嘻:“好啊。”
  两人说着闹着,来占位子的人越来越多,等剧场里坐满,上头《少包》的演员上台,开始演了起来。
  新章节昨日才出来,所以演得还是上一回的剧情,但众人依旧看到津津有味。
  俞小六上回没找到好位子,这一回坐得近看到清清楚楚,眼睛都不眨的,看剧比听书更直观,故事里的人活生生走出来,叫他惊叹不已,生怕错过了哪个瞬间。
  观众们随着里头的情节一惊一喜,包黑炭找出凶手的时候,场中数千人一齐拍手叫好。
  不过这一回演完,上头的演员没有立刻全部走完,还留了两个人,展开一张纸来。
  俞小六识的字不多,但上头写的简单,他连猜带想立刻懂了上头的意思,不等上面念出来,激动地抓住了林小四的手:“小四,小四,你看到了吗?说可以消去贱籍!那宋行走要招弟子,只要成了他的弟子就能消去贱籍!!”
  俞小六被巨大的惊喜冲撞到,激动地全身发颤。
  消去贱籍!!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实现,没想到机会竟然这么快就到了他面前。
  他一定要去,就算再苦再难,也要成为宋行走的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