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乞丐太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打开战报一看,立即愁眉不展,她捏着战报恨不得捏出水来。
  她问:“匈奴大军何以如此勇猛,短短两日直接攻破了嘉峪关?”
  大臣们一听都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太师唉声叹气,他知道赵盛启的野心,赵盛启不会助大魏一臂之力。他心想又是天灾又是匈奴侵袭,这是天要绝大魏的气数。
  丞相:“太后这事怎么有些诡异,是否有人里通外国和匈奴串通好了,才叫匈奴占了先机?”
  左丞:“朝中除了重病卧床不起的大将军,再无大将,这可怎么是好?”
  太后:“召几位将军!”
  过了一阵,几个将军走进冬暖阁。
  李将军跪下来,说道:“太后,末将率二十万大军去北方防线增援,否则我朝危矣!”
  太后说:“立即启程!”
  张将军:“太后,末将愿率领五万大军赶去北方防线。”
  太后听了心里有些许安慰,她说:“哀家想你们一定能将匈奴阻击在北方。”
  肖恒一听要和匈奴打仗,他激动地说:“朕也想去,去杀了那些匈奴狗。”
  太后:“胡闹,皇帝御驾亲征是很危险的。”
  在匈奴对大魏开战面前,其它事都成了小事,没人再有心情议论水灾,于是关于灾情的谈话结束了。
  朝臣撑着伞走进大雨中,他们心情茫然又痛苦。
  门口的小太监通传:赵元检求见。
  太后同意他进来。
  赵元检走进来说:“太后,匈奴发兵,赵盛启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时机,他一定会有所行动。有密探回报,赵盛启出卖了我朝北方边境的军事地图,并且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进去,扰乱边关的军事行动,我朝军队才会节节败退。”
  太后猛地站起:“竟有这种事!好个赵盛启,真是可恶至极!”
  赵元检又说:“我怕赵盛启会趁机进行宫变,他一定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时机。”
  肖恒站起来说:“母后放心,朕会保护母后和妹妹。”
  太后踱着步子,她说:“现在朝廷的军队刚刚调往北方,你要及时调动南方的军队过来护驾。”
  赵元检:“请太后放心,我这次一定会诛杀赵盛启,请太后不要慌乱。”
  赵元检靠近肖恒,低头问:“皇上怕吗?”
  肖恒抬起头,笑了起来:“朕想一直想为赵夫人报仇,没想到这样快就能实现了。”
  太后见他俩这样亲昵,心想真是不害臊。又觉得他们站在一起竟般配极了。
  太后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她说:“你们都回去吧。”
  赵元检牵起肖恒的手,走出东暖阁。刘公公追出来,打了一把竹骨油纸伞交给赵元检,赵元检把伞撑在给肖恒头顶。
  刘公公冒着大雨跑去叫龙辇,只有肖恒两人站在房檐下说悄悄话。
  肖恒看着乾清宫房檐上的十只圣兽,在雨水冲洗下越发的凄迷了。
  肖恒:“我去文渊阁找找有没有救灾的书。”
  赵元检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皇上终于长大了。”
  “我经历过吃不上粮食的日子,如果不是你我早就饿死了。我知道那种饥饿的感觉,就像没有尽头的地狱。”
  赵元检将肖恒推上龙辇,他说:“皇上你去吧,我也有重要的事去做,我要去应对赵盛启。”
  肖恒找到关于治水灾的书,回到寝宫。他把寝宫内几样最贵重的宝物拿了出来,他想明天捐给前去救灾钦差大臣,让他多买几万担谷物。
  赵盛启坐在将军楼里,高兴地连连大笑,现在大魏暴雨,百姓流离失所,匈奴又发兵大魏,正是他□□的好时机。
  他召来属下的十位将军、二儿子、三儿子,以及兵部尚书和朝中几位大臣也位列其中。
  赵盛启与他们商谈宫变之事,他等不及了,他今年五十四岁。
  赵盛启敛眸,露出阴沉的表情,他说:“八月十五那一日,太后会按例准备宴席,我选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进行宫变,将不服我的大臣全部诛杀。”
  兵部尚书:“是将军,我到时会派人为您打开神武门,您的大军可以长驱直入。”
  赵盛启成竹在胸,他大喜过望,他想这次一定会成功,金銮宝座正在向自己招手,很快就会坐上皇位,。
  他对魂不守舍的赵元祁说:“元祁,元祁!”
  赵元祁:“父亲请吩咐!”
  赵盛启:“指挥你的御林军,逼宫的关键就在你身上了,只要擒住皇上与太后,就成功了一半。”
  赵元祁连连点头,内心却在慌张,他的肖烈在前几日被人劫走,现在下落不明。他知道是赵元检做的,他是想控制自己的御林军。


第71章 逼宫
  八月十五的夜晚,连日的暴雨已停歇。皎洁的明月悬于中秋的夜空,给人间镀了一层金色,天高风清,天色透亮,有丝丝云彩匆匆飘过。
  皇宫内的银杏树、栾树等树的叶子有红有黄,绚烂极了。各色的秋菊,展开着丝丝缕缕的花瓣,极尽研丽之态。
  太后已经接到密报,她知道赵盛启选择在今晚进行逼宫,太后依然按礼制在广隆殿举行中秋外廷大宴。
  宫内的长廊上挂着着数盏红灯笼,系上彩绸。各宫内燃着鳌山烟火,空中升起盏盏孔明灯,灯火辉煌。
  广隆殿内御座至殿外台阶、台阶以下东西两侧,按品级设立文武大臣席,设立了五十余席。
  酒席旁站着排好次序的满朝文武,赵盛启也在其中。
  宫廷乐师奏乐迎皇帝入席,肖恒与太后、公主走进广隆殿,坐在金龙大宴桌旁的御座上。
  文武百官跪下行礼:“恭迎皇上与太后!”
  肖恒:“免礼!”
  众臣鸦雀无声,起身坐到大臣席坐上。
  肖恒靠在御座上,他想到今晚就可以将赵盛启那老贼擒拿,心情十分好。他与太后和公主说说笑笑。
  大臣们也觉得皇上心情很好,皇上今天没给他们脸色看,还冲他们笑笑。
  俏丽的紫衣宫女端来金盆,她偷看肖恒,肖恒那样俊美,叫她眼里流露出羞怯。肖恒看出她的意思,他低下头,目不斜视,他把手伸进水中,洗了一下。另一名宫女递上黄丝帕子,他用帕子擦干手。
  额头点着花钿的宫女手捧黄底龙蟠大盘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她将大盘摆在肖恒与太后面前,向肖恒微微俯下身行礼,偷看肖恒几眼,脸上浮出红晕,退了下去。
  几个宫女端来十盘月饼,有苏式、颠式、广式十几种月饼。以及艾草轻麻糍、龙须酥、羊羹、松子百合酥、蜜汁蜂巢糕等三十道点心。
  一个美艳的宫女胆子大些,向肖恒瞟了几眼,眼波流转,暗送秋波。肖恒不知今晚接收了多少这样的目光了,他想:自己幼年时本来喜欢女孩子,不喜欢男孩,但自从喜欢上赵元检,他就失去了对女子的兴趣。
  肖恒拿起一块月饼尝了一口,是蛋黄翠酥馅的,他觉得味道鲜美。
  他趴在宫女耳边说:“给藩王送一盘。”
  吃了一会,他叫宫女撤下吃不掉的甜品,他想把这些甜品,发放给吃不上粮食的乞丐。
  肖恒看见赵元检吃着宫女送去的月饼,坐在不远处的大臣席上看着自己。
  肖恒冲他笑笑,回过头来看向赵盛启,他捏紧了腰间的宝刀。
  几十名宫女穿着粉红烟纱裙,衣袂飘飘,她们手捧拖盘,穿梭在席间,献上美酒佳肴。三个仙子般的宫女走到金龙大席旁,献上宫廷肴馔,菜点极精美讲究,有三十道菜:一品官燕、凤尾大裙翅、象拔虞琴、金钱豹狸、虎扣龙藏、仙鹤烩熊掌等菜。
  几个伶俐的紫衣宫女立在肖恒与太后身后拿着长柄金酒壶,随时给皇上与太后斟酒。
  大臣席上席上摆放十道御膳、十种果品、十种凉品。宫女立侍左右,端着酒壶,随时斟酒。
  这次的宫宴已经十分节俭,平时按宫中规矩皇上的酒席要摆上一百道菜,大臣席要摆上四十道菜。
  太后:“此刻是中秋佳节,大魏前些日子却经历了天灾人祸,今晚我们能吃酒赏月,全赖神佛的庇佑,肖家列祖列宗的庇护,中秋晚宴开席!”
  众臣听了下座向肖恒与太后跪拜,然后立起回到席上吃御膳。
  刘公公召来舞姬跳月宫仙舞。十个舞姬,穿着云霞玉衣,额头上点着梅花花钿,脚上带着珠串步摇,飞旋而起,云袖袅袅地飞舞,像是要飞入月宫一般。
  在中央,有一个穿着霓裳玉衣的美艳舞姬从中央的高台上跃起,甩出长长的云袖,真似嫦娥奔月,几欲成仙。这舞意境飘渺,仿佛真的能叫人入仙境幻海。
  舞毕,刘公公又召来杂技百戏,技者表演角抵戏、掷投刀剑、爬高竿、飞剑舞轮等特技。
  肖恒看得兴起,与公主驸马从席上走下,凑近那些技者看得很高兴。他觉得这些技者有些眼熟,他仔细一看吃了一惊。这两个扔飞镖的是白鹤堂老五、老六,这爬高竿的是雷烈!
  赵元祁看着肖恒心里不是滋味,他端起酒杯对赵元检说:“皇上享尽了人间富贵,我的美人却下落不明。”
  赵元检冷哼一声:“我的心肝宝贝在民间受了地狱般的罪。他曾经丑极了,脸上长着疤,整日饿着肚子,都是拜你的美人的母妃所赐,我巴不得你的美人现在就死!”
  赵元祁:“肖烈到底在哪?”
  赵元检阴险地说:“就看你今晚怎么选择了,是选择美人还是父亲。你真以为父亲能成功吗?我已经调了白鹤堂的高手进来,这些高手正在进行杂技表演,完全能够对抗你的御林军。而且我已将西蜀的大军调往紫禁城,他们就快到神武门了。”
  肖恒回到席位,赵盛启迈着大步走到御席边,向肖恒问候:“皇上,请饶恕老臣没参加您的登基大典,我旧疾复发,未能为皇上庆贺,请皇上恕罪。”
  肖恒冷笑:“大将军太客气了,是不是朕曾经削掉的三根手指发炎了?”
  赵盛启一听有些恼怒,但他忍耐下来,他想今天就是这乞丐的死期。他说:“皇上真会说笑。”
  公主正吃着饴糖胡桃馅的香甜月饼,她问:“皇帝哥哥,削掉了大将军的手指?”
  肖恒露出跨在腰间的一双宝刀,他说:“就是这两把杀猪刀,把大将军的三根手指削了下来,怎么样你皇帝哥哥是不是很厉害,连大将军都敢斩杀!”
  太后笑道:“亏得皇上英勇,否则早被大将军杀了。”
  赵盛启自讨无趣,回到大臣席上,等待他手下的将军带着军队赶到东华门与神武门,将这乞丐皇帝拿下。赵盛启对这些月饼、佳肴碰也不碰,他怕太后下毒。
  丞相与太师走在红毯上,走到御席前敬酒。
  丞相鞠躬行礼,他说:“今晚的月亮圆极了,一定是太后与陛下母子相认感动了月宫神灵。”
  太后笑道:“丞相说的真叫哀家高兴。”
  肖恒看向赵元检,他说:“朕觉得幸福。”
  太师鞠躬行礼:“月乐两相宜,世间难得人月两团圆,陛下有太后公主为伴,乃是人间极乐。”
  肖恒:“赏丞相与太师两盒月饼、十种甜品。”
  酒宴上酒酣耳热,酣畅淋漓,欢声笑语。众臣一扫与匈奴开战的阴霾,兴致勃勃地赏月作诗。
  广宣殿内仍旧灯火通明,赵元检看着美人舞袖,他笑道:“三哥,你的酒里有毒,你的美人也中了毒。好一对亡命鸳鸯,希望你们来世能做一对夫妻,弥补今生之憾。”
  赵元祁一听担心极了肖烈,赵元检站起来向殿门外走去。
  赵元祁急忙跟上他,走到御花园附近,赵元祁被几个人推搡到走廊的木栏上。他被人用剑架在脖子上。他仔细一看是那几个耍杂技的。
  赵元祁只得从袖中摸出御林军的令牌来,交给赵元检。
  赵元检叫他们把赵元祁绑了,压下带到御司监。
  赵元检把御林军令牌收在怀中,匆匆地向广宣殿外的御花园走去。
  齐贺手持锦盒与红缨枪,正等在御花园门前。赵元检从齐贺手中接过锦盒,里面是一件银丝软甲和窄袖胡衣。他换上胡衣与软甲,将银鞭藏在袖口中,外面穿好官袍。接过齐贺手中的红缨枪。
  他把御林军令牌扔给齐贺,他说:“听大将军摔杯为号,杯子一碎,你就冲进去,将皇上与大臣们带去保和殿,再率领御林军包围大将军。”
  齐贺:“是,藩王!”
  赵元检走回宴会,他向太后走去,他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太后高兴地说:“好了哀家累了,今天宴会到此结束,众位爱卿请回吧。”
  众臣站起来向太后与皇上道辞。众臣鱼贯而出,他们被刘公公请到被御前侍卫保护的太和殿休息。
  只有赵盛启与皇上、太后、丞相、太师、等十余人没走。
  丞相他们想留下来与太后聊匈奴与大魏的战况。
  太后正要撵走他们,赵盛启拿起茶碗,摔了在地上,砰的一声茶杯被摔得四分五裂。
  几百名御林军手持武器冲进殿门,齐贺率领着御林军将这里包围。
  赵盛启狂妄极了,他仰天大笑:“妹妹,你让出皇权来。”
  太后气得眼眶发青:“逆贼!你我是亲兄妹,你竟能做出谋逆之事。”
  赵盛启一脸破釜沉舟般的表情,他觉得自己势在必得。他狂妄地说:“你不也是一样,你的乞丐儿子,还不是你的傀儡。御林军将皇上与太后拿下!”
  肖恒最讨厌赵盛启轻蔑地说自己是乞丐,他大骂:“老匹夫,朕今天如果不杀你,朕就不是皇帝!”
  赵元检此时赶上前来,他说:“太后与陛下先走,我来断后。”
  他从袖中甩出长鞭,甩开长鞭与赵盛启斗在一起。广宣殿后方涌进赵盛启的一百余名暗卫,护在赵盛启身前。
  齐贺将太后与丞相从后门送走。肖恒躲在御座背后,留了下来,他要和赵元检在一处。
  齐贺拿着令牌跳到御席上,他大吼:“将大将军赵盛启拿下!”
  御林军听从命令拿着武器向赵盛启冲来。赵盛启猛的一震,一脸的不可置信。


第72章 活捉大将军
  赵盛启想不到三儿子也背叛了自己,他的御林军,不听自己的命令,不捉拿太后,反而放走了太后,与自己拼杀。不过他也不怕,皇宫已经被他的大军团团包围了,他的反军就要从神武门冲进来了。
  太后等人登上了保和殿的一座高台,向下望着广宣殿外的情况。
  清冷明亮的月光将广宣殿门外的一切都映得一清二楚。御林军的一招一式,他们都瞧见了。
  丞相说:“没想到赵盛启会谋反,幸好有藩王护驾。”
  太师:“坏了,皇上没有跟上来。”
  他们忽然看见皇上闪了出来,手持双刀,与赵元检肩并肩地靠在一起。他们与赵盛启的侍卫斗在一起。
  他们俩使用武器,珠联璧合,让人抓不到一丝破绽。
  丞相:“陛下与藩王真是要好,站在一起抵抗反贼。”
  户部尚书:“陛下真英武,颇有□□皇帝金戈铁马的英雄气概。”
  太师看看太后,掐了户部尚书一把,暗示他闭嘴。
  他们听到后方马蹄隆隆的响声,只见赵盛启的属下将军带着反军冲进宫里来了。
  广宣殿下刀光剑影,红缨展翅。赵元检说:“这么凶险的境地,陛下还不快走?”
  肖恒:“你是朕的男人,你叫朕怎么走,朕就是死都要跟你死在一处。”
  赵元检一枪扎死三个黑衣侍卫,他说:“不许胡说,我还没与皇上成亲呢。”
  肖恒的龙袍上渐着层层鲜血,都是被他砍死的侍卫渐出来的。
  肖恒脸上青筋狰狞,他暴戾得像地狱里最凶狠的恶鬼一般,他的刀似寒冬的暴烈冷风,上下翻飞,不久砍碎了一地的残肢断臂。
  赵元检的红缨枪像闪电似的,他左转右旋,前戳后撞。打得侍卫纷纷落地,死的死伤得伤,再也站起不来。
  赵盛启手下的两员将军前来接应赵盛启,赵盛启被他们接走。
  肖恒正要追上去,赵元检将他揽在手臂中:“我们打不过他们三人,我们去拦截军队。”
  他们跑上保和殿的台阶,在台阶上等待赵元检的西蜀军。
  齐贺前来报道:“神武门已被赵盛启的五万大军包围,宫内有五万反军。藩王的西蜀军已赶到与反军在神武门外缠斗。”
  赵元检:“叫御林军打开东华门,叫西蜀军从那里进入,再打开南侧小门,本王的另一只军队在那里等候。”
  齐贺:“是,藩王!”
  他转身离开,去开东华门,打开宫门。
  肖恒揽着他的脖子:“相公,现在威风了。”
  赵元检:“这才配得上娘子,只是还不到逼太后交出玉玺的时候,本王还没去过西蜀,根基尚浅,你要吃些苦头了。”
  御林军听从齐贺的命令打开了东华门。西蜀将军,拔出长剑,向宫门一指:“进宫救驾!”
  他身后的骑兵立即冲进宫门,西蜀军横冲直撞冲入建章门,与赵盛启的军队在建章门厮杀起来。
  西蜀军的出现另赵盛启猝不及防,他的反军被这猛然出现的蜀军袭击得手忙脚乱。
  西蜀将军骑着高头大马,拿着七星宝刀与赵盛启战在一起。西蜀军一路冲杀向前,霎时建章门前嗷嚎一片,渐得满地鲜血。
  刀剑相撞声、刺破身体声、惨叫声混在一起。
  这时反军的后方又出现一只军队,冲来与赵盛启厮杀。
  赵盛启如同被瓮中捉鳖,气得他大声咆哮:“被两个逆子给算计了!”
  肖恒与赵元检踏上保和殿台阶,与太后等人站在看台上望着建章门前的厮杀。
  公主握住太后的手,她说:“母亲快看建章门下,那反贼已经被团团包围了!”
  太后大喜过望,她俯下头看着建章门,她说:“元检你做的好!”
  忽然,建章门外响起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门外涌入赵盛启的另一只反军赶来救他,冲进来与蜀军混战。
  保和殿上的御林军向空中升起数盏孔明灯,将建章门前照得如同白昼。满地的士兵尸体,血流成河如炼狱一般。
  西蜀军勇猛非常向反军冲杀出去,硬是将一队反军逼出了建章门。
  肖恒想起,自己在雪山时闲着无事可做,练过弹弓。他叫齐贺拿来一柄弓箭,他抽出一直箭,张弓对着赵盛启,猛地射去,一箭射在正在苦苦交战的赵盛启背上。
  赵盛启一抖,栽倒在汉白玉石栏上,他的副官将箭拔下,赶忙将他扶上战马。
  文武百官看了连连欢呼叫好。
  肖恒大笑:“老贼吃了我一箭!”
  赵元检拿过这箭,张开弓拉箭,仔细地瞄准赵盛启,嗖地一声那箭直奔赵盛启的大腿而去,扎的大腿呲出几道鲜血。
  肖恒问:“怎么不射他的要害?”
  赵元检:“陛下,他还有同党在,活捉他才好!”
  赵盛启被这箭猛地刺透,又栽到马下。他的护卫赶忙将他扶到墙边,反军们围成厚厚的人墙,将他护住。
  西蜀军作战极有策略,他们将赵盛启的反军形成合围之势,将赵盛启包围在建章门下。
  赵盛启狼狈地靠在墙上,失去了往日的威武,他已经半踏入了灰暗狰狞的地狱,他心中的恐惧再无法克制。
  他头皮发麻,发丝倒竖,他将刀狠狠地插入地上,他的求生意志叫他想最后再搏一次。
  赵盛启大喊:“冲出去,与西华门的蔡将军会和!”
  他忍着伤痛,硬撑着爬起,与几千名士兵向西华门逃窜。
  太后见状,发号施令:“活捉赵盛启!”
  赵元检说:“我去。”
  赵元检拿上红缨枪,跨上短刀,跑下台阶,与赵盛启生死相搏。他虽只带一千御林军,但都功夫了得,他们与士兵厮杀起来,并未落得下乘,双方交战越发猛烈。赵盛启的士兵倒下无数。
  赵元检耍着红缨枪,如入无人之境,不断朝着士兵们的脖颈、膝盖、腰腹等要害进攻,刺伤他们的大动动脉,城墙上喷溅着大量鲜血。他稳稳地抓着枪杆,冲赵盛启奔去。
  赵盛启气得口吐鲜血,他怒骂:“小畜牲,连你亲生父亲都杀!”
  赵元检:“呸!你配做人父吗?你天良丧尽逼死我母亲,刺杀皇上,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我今日绝不饶你!”
  赵盛启被他刺了几枪,他身边的反军们忙过来用武器阻拦赵元检。
  赵盛启的大队反军与西蜀军拼得你死我活,顾不上赵盛启。赵盛启抬头看见太后和肖恒站在太和殿在看着他。他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带着几百名反军奔上台阶,与御林军厮杀。然后他向太后奔去。
  他跑得快极了,很快跑到保和殿门口。太后与大臣们吓得往后退了几百步,退到了殿后身,倚在墙上,无路可退了。
  赵元检忙带着御林军从后方追过来。保和殿内的御林军正与反军交战。
  赵盛启得了空,向太后袭来。肖恒冷笑着拔刀拦住赵盛启前进的路,他说:“老匹夫,今天就是你的死期,我替赵夫人讨要你的性命!”
  赵盛启骂道:“勾引男人的臭乞丐!今天我和你同归于尽!”
  肖恒骂道:“老匹夫,我已经不是当年的乞丐,我是大魏皇帝,我要你尝尝朕的厉害!”
  他们拼杀在一起,肖恒持刀扑来,赵盛启知道他的刀法古怪至极,连忙闪开,他抓起红缨枪,照着肖恒的头疾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