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乞丐太子-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拼杀在一起,肖恒持刀扑来,赵盛启知道他的刀法古怪至极,连忙闪开,他抓起红缨枪,照着肖恒的头疾劈。
肖恒左手的刀向内一拂挡在面门,右手的刀将红缨枪砍成两半。
赵盛启见状闪在肖恒背后,肖恒猛地回身,将刀外展,旁扫赵盛启下盘。
赵盛启被砍中了腿,被削掉一大块皮肉。他伸出右掌劈面向肖恒打出,肖恒趁机将他胳膊砍断。
赵盛启惨叫一声,向后退去,赵元检在他背后出现了,举起红缨枪,狠狠地扫来。
一个士兵扔给赵盛启一杆红缨枪,他们父子便用枪互挑。赵元检用力一挑,赵盛启一刺,两杆枪的枪头撞得铮地一声,火星疾飞。
赵元检边打边骂:“老匹夫,你敢骂皇上,我将你戳出一万个窟窿。”
赵盛启体力不支,他刚才与西蜀将军打斗许久,现在又受了箭伤。他一个不小心叫肖恒又削去一只胳膊,他痛叫一声。
他脸上的皮肤抖动不止,他亲眼看着赵元检拿着枪狠狠地戳他的双腿,戳出许多窟窿,肖恒拿刀削他后背的肉,将他杀得血流如河。
太后与大臣被眼前这场打斗吓得面无血色,血腥味刺得他们一阵眩晕,他们觉得皇上和藩王都过于凶恨了。
太后说:“停下,快停下,现在还不能杀他!”
肖恒这才停下。他转过身来,他满身满脸的血。他一脸的冷漠,嘴角带着冷笑,这场厮杀似乎与他无关。他脸上血迹斑斑,狰狞可怖。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些文武大臣,大臣们被他吓得后退几步。
赵元检带着御林军与屋中的士兵厮杀,来不及阻挡往门里冲的反军。
肖恒于是拿着刀堵在保和殿门口,刀光青风飞闪,迅如疾风暴雨,砍杀着那些想往里冲的士兵。
士兵的头向西瓜似的滚落在地,死伤无数,在门口叠成一座小山,鲜血向河水似的流进保和殿里。吓得太后与众臣躲进帘子后头。
肖恒用尽全力阻挡反军,殿外的一千多反军,竟然冲不进来。
赵元检将殿内的反军清除干净。他怕肖恒吃亏,忙把肖恒拎开,带着御林军从门口冲出去厮杀。
肖恒拎起奄奄一息的赵盛启,走到太和殿天台上,大喊:“逆贼赵盛启已被朕擒拿,将士们将闯进宫的乱臣贼子全部诛杀,一个不留!”
他的声音回荡在紫禁城里,震撼极了。宫内的叛军听了失去了斗志,西蜀军与御林军士气大震,更加卖力地冲杀起来。
肖恒抓上刀,想下去继续厮杀,他已经杀红了眼。
丞相等人跪下抓住肖恒的龙袍,抱住他的腿,恳求他不要去。他才作罢。坐在台阶上,几个宫女给他擦血换龙袍。
外面传来刀剑声和惨叫声,肖恒一脸平静,他终于报了天大的仇怨。
西华门与宫外也刀声震天,死伤无数,这一夜杀死了十五万反军。
夜色渐深,建章门下渐渐地平静下来。血气弥漫,鲜血染红了地上的白汉玉石板,地上的尸体层层叠叠。
宫女太监战战兢兢地跟着御林军收拾满地的尸体,拿着抹布擦着地上的鲜血。
太后立即召来御医为赵盛启止血,将他打入天牢。
太后高兴极了,她说:“元检,做的好,我已经派人去捉拿叛党,赵盛启是没用了,此后你要挑起赵家的重担。”
赵元检拱手:“是太后!”
太后有些疲惫,她叫刘公公招来龙辇,宫女扶她回乾清宫休息。
公主高兴地说:“皇帝哥哥真威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皇帝哥哥如果是将军,那一定威风极了!”
丞相:“陛下叫我们这些老臣刮目相看。陛下颇有开国□□的风范。□□当年金戈铁马,骁勇善战,才有这大魏江山。我们这些文臣只能缩在背后,关键时刻还要依靠陛下!”
肖恒说:“朕曾经做过刺客,比这惊险的遭遇,我都经历过。这实在算不得什么。”
丞相太师等人向肖恒告辞,肖恒留文武百官宿在宫中留宿,怕众臣在路上遇到反军。
丞相与太师在望月楼住下。丞相:“你瞧皇上与藩王真是亲昵。”
太师:“藩王与皇上感情深厚,我看藩王一定会助皇上夺回大权。”
丞相:“陛下能治理好朝政吗,我实在担忧。”
太师:“陛下想对抗匈奴,面对宫变很有气势,丝毫不乱,压得住阵,不是贪生怕死之辈。陛下在民间做过各种低贱的职业,没受过良好的皇室教育,才会胡作非为,野蛮不堪。找一个能治得住陛下的人,耐心教育,未必不行。我看藩王就很适合。”
丞相:“那就好,明日还得商议匈奴之事,我们要打起精神。”
赵元检与肖恒回到寝宫。宫女为肖恒脱下沾血的龙袍,她们又想给肖恒脱了里衣,肖恒叫宫女走开。他自己脱下里衣,走进温泉泡澡。
赵元检跟进来,趴在他身上,两人都疲惫不堪,抱在一起休息。
休息够了,回到寝宫,躺在龙床上,赵元检抬起肖恒的下巴,拿起酒壶,想喂肖恒喝罗浮春酒,然后交欢。
肖恒:“好累,不想做。”
赵元检放下酒壶,他说:“你今天表现的英武神勇,你母后一定会升起忌惮之心,会对你不利,我把雷烈留下照看你。等我回到西蜀布置好了,就讨伐你的母后。”
肖恒听到这里,靠在他肩上,蹭着赵元检,他说:“我不怕母后对付我,我舍不得你走。”
赵元检把他搂在怀中,温柔地吻着他的发丝,眼眸、嘴唇,吻遍他的全身,轻柔极了。
第73章 幽禁
太后在一月之内剿灭了乱党,朝中有十七位大臣与赵盛启勾结,有三位将军与数不清的将士是他的马前卒。太后另两位哥哥也牵涉其中,这让她倍受打击,她觉得很不安,就像失去了靠山。一时间判罪、流放的人不计其数。
赵元检准备离开京城赴西蜀上任,他要回西南整顿军备,趁匈奴与大魏开战,推翻太后的统治。
齐贺赶赴北方跟着赵元朗抵抗匈奴大军。
肖恒极舍不得赵元检,他让宫女给赵元检准备几身绸子里衣、靴子、茶叶、翡翠玉佩、宝剑等物,满满地一御车。
宫内城鼓楼上传来第一声报晓的鼓响,赵元检听见了,他马上起床,穿上官袍。
此时京城已经飘起大雪,天寒地冻,寒风刺骨,太监们正在长春宫内的甬道上清雪。
赵元检不想叫肖恒难过,他没有告诉肖恒今日就走。他披上黑狐披风,穿上皮靴子,悄悄地走出长春宫,在甬道上走了许久,他忍不住地回望长春宫。他担忧肖恒,他想自己一走,太后就要对他不利,但自己必须走。
他迅速赶到神武门,从大门中走了出去,他的队伍正等候在那里。
属下牵着他的坐骑,向他跪拜:“请藩王上马。”
赵元检骑上俊马,拉起缰绳,他又放下了缰绳,他望着城楼,他想再留一刻。
寝宫内,肖恒翻个身,想抱赵元检,他扑了一个空。他腾地爬下床,踩上鞋,冲出宫门。
甬道上的太监宫女看皇上冲了过来,都急忙让路,跪下来垂下头,不敢做声。
肖恒在紫禁城的甬道上跑得气喘吁吁,口中呼出道道白气。他看着无尽的高耸的红墙黄瓦,迷茫极了。
他披散着长发,只穿着白色锦衣,踩着秀鞋,独自一人冒着大雪,跑上了城楼,他在城楼边跑边喊:“藩王你走了,为什么不告诉朕,你一定要回来看朕!”
肖恒站在千仞高的苍茫的城楼上,透过片片鹅毛大雪,低头仔细地望着地上,他找了半天,才在西城楼看到一只队伍。
他看到赵元检骑着马仰着头,冲自己微笑着,他说:“陛下一定要等本王回来,本王绝不辜负陛下的美意!”
赵元检望着城楼上看不清楚的面孔,蹬紧马绳,狠下心拿起鞭子甩起来,转身驾着马离开了。骏马跑得飞快,不久就消失在甬道里,马蹄在雪地上留下一串印子。
肖恒的发丝在风雪中纷飞,染了一层白色的雪花。寒风把雪吹在他脸上、眼上结成冰。冰又滴进他的眼中,化成水,像是他留下来的眼泪。
肖恒却浑然不觉,只看着那远去的队伍,心里酸涩难忍,这次的分离比哪一次都叫他难受。
刘公公与几个太监,赶来上来,拿上裘皮大袄披在肖恒身上,又给他穿上毛皮靴子。
刘公公跪下来:“万岁爷,我们回去吧。”
“你们回去,朕要在这里凉快凉快。”
刘公公叫小太监去取来碳火盆和两个裘皮被子。在肖恒身边拢起火,将被子披在肖恒身上,给肖恒取暖。
肖恒皱着眉,他在城楼上,坐在冰冷阴凉的石块上看着马蹄印子,看了一天。
第二天,宫内的钟鼓楼响起五更的鼓声,咳嗽了一夜的肖恒听见了,掀开被子,他要去上朝。
他头晕目眩,剧烈地咳嗽,他勉强站起。宫女为他更衣,他刚穿好龙袍,一头栽在床上,倒在褥子上。他不停地咳嗽,仿佛肺子都咳了出来。
他打消了上朝的念头,勉强吃过一点粥,又栽了下去。他被太监扶上龙床,然后昏迷不醒。
他身上又烫又冷,他打着寒战,却高烧不退。
太医院的几个御医给肖恒瞧病,他们摸了肖恒的脉搏,他们说是伤寒入体,又急火攻心、忧思过度,肝郁气滞,疏泄不及。
他们开了几味药,宫女熬煎,做成又苦又涩的中药汤喂肖恒喝下。
肖恒做着永不停息的噩梦,一会赵元检被人打得头破血流,一会赵元检被赵盛启抓住杀了,一会又被太后抓去活剐了,一会自己被抓到雪山永远见不到赵元检。
太后嫌肖恒在宫变时表现的过于骁勇,叫朝中大臣起了臣服之心。肖恒对待灾民也过于热心,对朝政表现出热情。并且太后觉察出一些老臣们想拥戴肖恒的心思。她吩咐手下的御前侍卫,把病中的肖恒送去毓秀宫,将他幽禁。
太师等人知道了肖恒被幽禁,退朝以后几位重臣跪在乾清宫门口苦苦哀求,认真劝解:“太后,不管陛下姓甚名谁,他都是您的亲骨肉,天底下没人比陛下的血脉更与您相近的了。”
太后站在宫门前,听得心里很不痛快,凝起凌厉的柳眉,她心想:白养了这些大臣,这些大臣因为自己是个外姓女人,不想让自己掌权。
她说:“哀家对你们失望极了,想我这十几年来对大魏兢兢业业,时刻不敢懈怠,你们却为了皇上与我作对。这一切只因哀家是一个妇道人家!”
她走进乾清宫脸色煞白,手不住地抖,她想要大开杀戒,叫朝上这些老家伙闭上嘴。
宫女在她身边奉茶,一不小心把茶水撒了出来,烫了太后的手,太后被烫的手心上起了泡。
宫女惊惶地跪下求饶:“太后饶命。”
太后站起来,扇了她一巴掌。
太后喊到:“把她拉到院子中杖毙!叫那些逆臣好好瞧瞧!”
太师他们看着被御前侍卫拉出来的宫女,她哭花了脸,凄苦地望着雪。
她被放在长条木凳上,几个御前侍卫拿起大板,对着她的屁股狠拍下去,她发出阵阵尖利的惨叫。这声声惨叫惊起隐藏在皇宫里的乌鸦,它们飞上天空。
她很快就惨死在血泊中,大臣们看得心中一凛。但他们不想放弃,在雪中跪了许久,腿脚冻得失去知觉。
太后叫太监将他们架走,去午门打板子、挨鞭子。
太后沉思许久,她马上想到了整治他们的办法,她派太监去搜查太师的府邸,太监找出太师与丞相的诗集。
太后拿着诗集嚼文扣字,找出十几处破绽。
第二天上朝,太后说太师与丞相有谋反之心,他们的反心在诗集中有所体现。
太后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当即撤了他们的官职。
丞相与太师跪在地上拿着笏板,被太监拖了出去,赶回家中,幽禁起来。
这次的诗集案,闹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恐不能自保。
不久之后,太后的亲信工部、礼部尚书,在朝堂上时指责太师、丞相与赵盛启勾结意图谋反。
太后派宗人府的酷吏前去调查,搜出伪造的谋反来往书信与银票往来。
赵盛启本就恨透了这些朝臣,他在天牢中马上承认自己与太师等人有勾结,背叛朝廷,签字画押。
太后下诏书说太师与丞相意图谋反,与赵盛启的乱党有勾结。她将太师与丞相压去天牢,严刑逼供,准备开春问斩。太后又叛了他们大不敬之罪。
他们的家人与朋友共有一千余人都受到牵连,送去辽东进行流放。
太后马上扶持自己的亲信做上高位。支持肖恒的官员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太后的酷吏又处处寻找大臣们的漏洞。他通过大臣们写的文章和诗集寻找破绽和漏洞,随意将反对太后的大臣定罪。十天之内酷吏抓了许多大臣,送去天牢严刑拷打。
有三朝元老出面劝谏劝太后:匈奴犯关,正与之作战,朝堂不稳,恐怕会影响军心,此时要以大局为重。
太后这才作罢,她想等抵御住匈奴以后再收拾这些不听话的朝臣。
等肖恒病愈醒来,发现自己被幽禁在毓秀宫,他也知道了太师等人被压入天牢,叛了罪,很快就送到辽东去流放。
他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政治,知道了政治的深浅与黑暗,知道了权谋的杀人不见血。争夺皇权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政治上的利害,要比自己的宝刀锐利得多。
毓秀宫年久失修,是一座废弃的冷宫,这里曾经住过废黜的宫娥嫔妃。寝宫内都是废旧肮脏的家具摆件,潮湿阴寒,阴气森森。隆冬季节让毓秀宫更加寒冷凄凉。
锦帐半垂,随着寒风掀动,帐钩下的香囊和同心结的穗子飞舞得丝丝缕缕。肖恒坐在梳妆镜前,打着寒战。
他身后的小宫女为他梳理长发,梳成发髻。日光照射进来,晃在镜子上,镜子上闪着亮晶晶的光,让他觉得镜子中的自己并不真实。他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无依无靠的小孩子。
这皇宫、朝廷、母后、公主、大臣都像自己做了一场梦。
他思念赵元检,思念得如饥似狂,他并没有很想要这天下与皇权,只因有了皇权才可以与他在一起,他才想要这皇权。
但他知道就算他并不热衷于权力争夺,他也卷入了这场政治深渊,进退维谷。他有皇室血脉,是父皇和母后的亲生儿子,他没有选择,如果不争权夺利,就会失去一切自由,甚至生命。这是千百年来所有皇室子孙都要面临的命运。
因为这段爱恋,赵元检也被自己带入了这场政治角逐,他们俩密不可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他有个不甚,或者赵元检有个不甚,他们俩这辈子就好不成了,没有好下场。他不怕自己没有好下场,他担心赵元检会落得身败名裂,拉去受活剐的下场。肖恒不想看到这种结局,宁愿一辈子困在这里。
肖恒见镜子中的自己瘦了许多,他穿着宽大的锦袍,脸颊有些凹陷,眼底下有淡淡的青痕,眼睛里失去神采。他手上的骨节越发突出,腰越发细了。有一种羸弱的味道。
第74章 幽禁生活
肖恒不能再上朝,他什么消息都不知道了他不知与匈奴人的战况,也不知灾民有没有吃饱。
肖恒也不能与那些玩伴在一起玩乐了。他的鲁西斗鸡被锁在鸡笼子里,关在殿门外,在大雪中被冻死了。
他的蹴鞠、马球都锁在柜子里,摸都不让摸。他也不能见到公主妹妹与驸马,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寝宫苦闷度日。
虽然吃穿用度照旧,他却失去了一切自由,御前侍卫在寝宫门前把守,不准他出去,他就是想在院子里走走都不行。
他整日躺在寝宫内的火炕上取暖,靠着装着赵元检头发的香囊和学一些东西打发时间。
他酒也不能喝、也不能抽烟袋,他在圈禁的日子学会了画点简单的山水画,学了弹琵笆、吹笙箫。
他学得并不好,他只学会了画树,虬曲的松树。这是赵元检最爱画的。肖恒笔下几株青松底下,有一块巨石,上面站着两个人,在相对饮酒。
笙箫的音色清脆悠扬,却叫肖恒吹得呜呜咽咽,凄凉极了;琵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感,被他弹的沉闷无力,宛如在弹棉花。
他觉得这是在折磨自己的耳朵,但也没什么可以解闷的方式了。
他只好叫刘公公请来唱昆曲的歌伶唱牡丹亭。他叫歌伶把曲词写下,每日都看。
他还学了茶道与酿酒。他将几种茶叶研成茶沫子,配上山泉清水,用茶勺子撇去茶沫子,制成龙团胜雪茶。
他亲自酿了天门冬酒、罗浮春酒,他叫太监用黄檀酒坛盛满,埋在雪中,待以后赵元检回来与他一起饮酒。
他觉得自己一向粗鄙,从未如此文雅过,他想赵元检见了一定会喜欢这样的自己。
他把资治通鉴藏在龙床的阁子底下,趁刘公公不在,才翻出来看,这是赵元检嘱咐他看的,他不敢让太后知道。
肖恒他连续数日呆在寝宫,他被火坑底下的炭火熏的晕晕沉沉。虽然他叫小宫女开窗子透气,但依然憋闷,他身上都僵硬了。
这一日,他心情烦躁难忍。他在百无聊赖中,思绪纷飞。他思念他的养母、养父。他想如果他是他们的亲子该有多好,没有父皇与母后没有赵盛启,自己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该有多好。
他越想越气,他觉得自己像只被困在笼子的野兽。他在寝宫里转了起来,越转心里越烦。烦到要失去了控制,他看着自己的双手,想要做点什么。
一个小宫女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她捧着托盘,托盘里有几样小菜。她把菜放在罗汉塌上,屈膝行礼,退在一边侍候肖恒。
肖恒拿起筷子扔在地上,他又拿起菜盘扔在地上。地上狼藉一片。
小宫女急忙跪在地上,偷偷看了一眼皇上,然后将碎裂的盘子与菜渣收拾干净。
肖恒将琵笆抓起来扔在地毯上,将龙凤屏风一脚踢翻,将湘妃竹子帘撕的粉碎,将翡翠玉佩等物碎成了几片。
肖恒咆哮着,脸都红了:“滚!滚出去!”
宫女吓坏了,缩起身体向门外走了出去。刘公公劝道:“万岁爷,还是吃点东西,您都两天没吃过饭了。”
“你这狗东西,又皮痒了?想挨揍了?”
刘公公现在不怕肖恒,他说:“万岁爷,我只是提下意见。”
他看到肖恒枕边有一本资治通鉴,他走过去,将书收了起来。太后不叫肖恒看这种书,里面都是各朝历史和治国策略。
肖恒觉得头痛,实在受不了了,他披上毛皮大袍,走出寝宫呼吸新鲜空气。谁知四个御前侍卫赶忙过来阻拦他。
肖恒:“谁敢拦朕?”
御前侍卫不回答,对肖恒不客气起来,对他推推搡搡,想让他进寝宫去。肖恒发怒,硬是要冲出来,暴戾的如同猛兽,两个侍卫拿来红缨枪对着肖恒,逼他回屋去。
肖恒愤怒到了极点,他回到寝宫,拿上宝刀,冲出门外拔出刀来。
他与四个御前侍卫斗了起来。
他许久没大开杀戒了,他的怒火全发泄在这刀上,他比哪一次都要凶狠,完全失去控制。
侍卫们看他这样,都想逃走。但来不及了,他们发觉肖恒就像豺狼虎豹,挡在他们身前身后,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肖恒今天非要杀了这四个御前侍卫不可,他们被他逼得连连后退。
肖恒却用尽了浑身解数,他在侍卫中间砍杀了半饷,把四个侍卫伤得体无完肤,地上都是厚厚的肉渣子和骨头渣子。
肖恒踩在侍卫们的胸膛上,一刀刺死他们。
腥甜的鲜血喷涌而出,把雪地染红了,冒着热腾腾的热气和气泡。
刀上的鲜血顺着刀尖滴落在地,渐起朵朵血花,在雪中凝结成朵朵梅花。
两个清雪的太监看见皇上的刀和地上的尸体吓得瑟瑟发抖,恶心想吐。他们忍着胃里的翻腾,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御前侍卫的惨状。
肖恒的宝刀已经结上血红的冰碴,他说:“你们过来,把这四只猪抬去烧了!”
太监们克制心中的恐惧与恶心,走上前来,手不住地颤抖着,抬走了地上的死尸。
另外几个御前侍卫吓得跪在地上。肖恒扬起鞭子狠狠地抽那几个侍卫,啪啪几声,将他们的脸抽得皮开肉绽,露出皮肉。
御前侍卫忍着痛跪在地上又冷又怕,被肖恒抽得打冷战。
肖恒骂道:“朕是皇上,你们算什么东西,不过是看门狗罢了!再拦朕,朕将你们通通杀光!”
几个御前侍卫害怕极了,肖恒毕竟是皇上,将来说不准要执掌大权。
他们纷纷磕头如同捣蒜,他们喊:“皇上恕罪,我们该死。”
肖恒不解气,他拿着沾血的鞭子继续抽,清脆的皮鞭声叫院子中的小松鼠进洞里,两个清雪的太监都躲进走廊里。
肖恒抽累了,扔下鞭子,他叫几个御前侍卫继续掌嘴。拍拍的扇脸声久久不绝。
肖恒转身走上小径,在毓秀宫的御花园内闲逛起来,他在小径上走了一个时辰就走完了。
肖恒蹙着眉,不住地叹气,他不介意母后的幽禁,他只是担忧赵元检。政治的黑暗就像一座暗黑的深渊,能把什么美好的东西吞噬殆尽。
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