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重生之太子刘据-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光不放心,央我进宫看看,可我似乎觉得,据儿你并不需要……”被人安慰。霍去病看得出来,刘据虽然伤心,却并未因此慌乱失措,他清明的眼神告诉他,他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谁说不需要?”刘据转过头,直直看着霍去病,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低下头去。
  霍去病伸手一揽,刘据失神地跌入他怀里:“只要你还需要,我一直都会在的。”
  刘据咬了咬唇,坚持不肯抬头,他不想承认自己的眼眶有点湿润。
  元封六年,李夫人病逝,这与刘据记忆中的时间点是一致的。
  李夫人死前,皇帝去探望她,她蒙着被子,死活不让皇帝看她的脸,有人问她原因,李夫人回道:“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李夫人为了她的家族可谓是殚精竭虑,可惜她的弟弟李季太不争气,在她去世不到一年就因奸乱后宫所连坐,李延年和李广利受他牵连,也被灭族。
  李家彻底完了,可由于皇帝对汗血宝马的渴求,发生在太初年间的大宛之战注定是无可避免的。刘据至今都记得,为了远征大宛一事,他和皇帝起过多少冲突,每每以不欢而散收场。
  “去病哥哥,这一仗是非打不可吗?”单论实力,大宛远不是大汉的对手,可长达万里的距离对汉军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当初李广利两征大宛,伤亡的汉军人数超过十万。
  霍去病默然颔首,见刘据皱眉,面露不解之意,为他解释道:“陛下征伐大宛,不仅是为了汗血宝马,也是为了震慑西域诸国,匈奴人休养生息了十几年,又开始不安分了。”
  刘据闻言猛然瞪大了眼睛,他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太初二年之后汉匈重燃战火的事,可眼下匈奴人还没什么动静,霍去病就能判断他们未来的动向了,真是让他不能不佩服。
  见刘据面有忧色,霍去病淡然道:“大宛实力有限,虽然距离远了些,可只要战前准备做得充分,拿下倒也不难。”若不是刘据没兴趣,他现在就能把具体的作战计划分析给他听。
  “你要亲自去吗?”霍去病的语气太过轻描淡写,刘据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霍去病摇头,目光停留在地图上匈奴人可能会出没的地点:“如果不出意外,出征大宛一役,陛下会派破奴,我打算让他把嬗儿捎上。”赵破奴是他的老部下,水平他是信得过的。
  刘据对赵破奴这个名字自然是不陌生的,可他随即想到,当初李广利第一次出征大宛的时候,赵破奴率两万骑出朔方北两千余里一直到浚稽山击匈奴,其所部两万骑兵全军覆没。
  如今,出征大宛的人变成了赵破奴,出击匈奴又该是谁去?难道是去病哥哥?
  失去预知优势的刘据面对着面目全非的局面,半晌方呐呐道:“嬗儿只有十六岁!”
  “所以我让他跟着破奴长点见识。”霍去病的话太有道理,刘据无从反驳。
  随后,刘据忧心忡忡地找到霍光商量,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合情合理地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可能会对汉军不利的因素说出来,毕竟他记忆中的这两仗,打得都是很惨烈的。
  可两人经过一番有理有据的讨论,得出的结论却是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哪怕就是他们向霍去病表明身份而霍去病也信了他们的话,他们说的那些关于未来的信息,也不会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因为战争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领军人物发生变化,战事的细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们所谓的预知,很可能和实际情况没有任何关系,谁让刘据与霍光都是从来没上过战场的人。
  “照你这么说,我们什么也不能做了?”刘据长叹口气,莫名地有些焦虑。
  “不是不能,而是我们对大宛人还有匈奴人的了解,未必就能超过兄长。”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哪怕就是预知未来,似乎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霍光很不甘心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后来发生的事充分证明了霍光的观点,他与刘据的种种担心,的确有些没必要。
  太初元年,赵破奴率军出征大宛,沿途西域小国不敢抵抗,纷纷开城出迎,供给食粮和饮水。赵破奴兵临大宛都城,首先断其水源,然后将城团团包围,日夜攻打,不过十余日,破其外城。
  大宛贵族多怨大宛王毋寡匿宝马、杀汉使,于是杀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级赴汉营求和,表示愿将良马驱出供汉军挑选,如果不许和,则杀尽良马,与汉军血战到底。
  赵破奴答应大宛的要求,取其宝马数十匹,中等马三千匹,又立昧蔡为大宛王,与他盟誓后,撤兵东归,从此大宛服属大汉。
  翌年春,冠军侯霍去病率三万骑出朔方郡至浚稽山,接应投降的左大都尉——在原来的历史里,这位左大都尉由于阴谋败露被单于诛杀,可刘据靠着为数不多的可靠记忆提前拔除了匈奴人埋在汉廷的钉子,使得左大都尉要投降的消息没有泄露——里应外合的结果就是,三万汉军和八千降兵合计杀敌四万余人,俘虏四万余人,而这已是匈奴单于手上最主要的精锐力量。
  此役过后,匈奴人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毁于一旦,他们将面临着比漠北之战后更糟糕的处境。
  看到战报,皇帝的满意自不用说,刘据因有前世的对比,更是惊讶到难以言语。他知道,此役重创匈奴人之后,他们会躲得更远,后面的几场大仗,已经没有打起来的可能了。
  就在刘据高兴的时候,霍光告诉了他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有个叫江齐的家伙从赵国逃脱了,正在进京的路上。
  江齐,赵国邯郸人,因妹妹长得漂亮又能歌善舞,嫁与赵太子丹,从而成为赵王的上宾。后来太子丹怀疑他将自己的隐私泄露,就将江齐收捕,谁知竟让他给逃脱了。
  江齐逃入长安,更名江充,向皇帝告发赵太子丹与同胞姐姐及父王嫔妃淫丨乱,并交通郡国豪猾,狼狈为奸,恣意为害之事。
  皇帝闻讯大怒,下令包围了赵王宫,收捕赵太子丹,移入魏郡诏底狱严治,并判其死罪。
  “子孟,我们不能让他进入长安,绝不能。”刘据用力攥紧拳头,眼底一片厉色。
  
    
    第064章 君临天下

  
  见到刘据眼中罕见的狠厉之色,霍光不胜唏嘘,认识太子这么多年,他从未见过他如此痛恨一个人。沉默片刻,霍光伸手握住刘据的手,沉声道:“殿下放心,他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在霍光看来,不是每一个他们曾经的敌人都需要提前赶尽杀绝,因为他们中的某些人,目前还没有展现出对他们不利的一面,骤然对人下狠手,落在皇帝的眼里,反而容易造成误会。
  就像之前李家的覆灭,刘据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插手,纯粹是他们自己作的。硬要说有什么关系的话,大约就是霍去病的存在阻碍了李广利的上升空间,使得皇帝诛灭李家的时候一次就够了。
  还有就是刘屈氂,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庶子,算起来也是刘据的堂兄,不过中山靖王儿子太多,足足有一百多个,他活着的时候可能自己都认不全,更别说当今皇帝了。
  前世,刘屈氂能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并在征和年间爬上宰相之位,得益于他眼光不错,及时和李广利勾搭上了,两人结成儿女亲家,共同致力于把太子拉下马,再把昌邑王扶上位。
  幸运或者说是不幸的是,这辈子的李广利提前完蛋了,而刘屈氂又没找到别的合适的大腿,所以老老实实窝在老家,安分地做着一个普通的宗室子弟,让刘据想对他下手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毕竟,中山靖王虽然是一个喜好酒色的无能之辈,可作为今上的兄长,他这样的表现无疑是合格的,刘屈氂是他一百多个儿子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刘据思来想去,也只能留着他日后再算账。
  暂时不动刘屈氂,刘据不过是心里有些不舒服,可对他自身的安危却是毫无影响。江充则不然,他就是条毒蛇,逮着谁咬谁,为了迎合皇帝的心思不择手段,不咬得人遍体鳞伤决不罢休。
  “子孟,其实我心里明白,只要父皇有心,就算我们今日解决了江充,日后也许还会有赵充、李充的出现,可是……”刘据略微顿了顿,片刻方道:“不除了他,我心里实在不痛快。”
  霍光了然地笑笑,把刘据的手握得更紧了些,轻笑道:“既然殿下不痛快,区区一个江充,灭了就是,只是这一回,殿下没机会手刃他了。”他记得清楚,当年是刘据亲手砍了江充的脑袋。
  刘据也不挣扎,任由霍光握着他的手,只撇头看他一眼,挑眉道:“我就不想再看到那个小人,更别说亲手提剑杀了他,简直是脏了我的剑,你叫人替我料理了他就行,要收拾地干净些。”
  “那是自然。”霍光盯上江充可不是一日两日了,起初他寄望于赵太子丹,希望他下手干脆些,这样太子就可以完全不插手此事,谁知江充运气好,竟然叫他逃脱了,一路往长安而来。
  霍光不可能让江充真的逃到长安来,再到皇帝面前告上赵太子丹一状,哪怕他是真的有罪,便在江充离开赵国的时候就让人盯上他了,并且找个合适的机会,以赵太子丹的名义干掉他。
  见霍光说得笃定,刘据好奇地问了句:“子孟,你哪里来的人手?”
  “哪是我的人手,分明是刘丹暗下毒手。”放着这么好的嫁祸对象不用,岂不浪费。
  刘据无语失笑,良久方道:“我们下一个要等的,或许就是钩弋夫人了。”想起那道所谓的“尧母门”,刘据心里特别不爽,赵钩弋的儿子是“尧”,那他这个皇太子算是什么。
  突然听刘据提起钩弋夫人,霍光有些愣神,就某种程度而言,她算是那场泼天祸事的受益者,因为所有直接和间接参与巫蛊之祸的人都在后来被皇帝清算了,可她的儿子,终究是登上了皇位。
  “也有可能,她根本就没有进宫的机会。”有望气者言此有奇女,还会有那个望气者吗?
  霍光的预言是正确的,不过数日他们就收到了江充的死讯,可从太初三年起,内忧外患皆无故而爱上了巡游天下却把朝堂之事托付给太子的皇帝带回宫的民间美女里,始终没有河间赵氏。
  太初四年,天汉四年,太始四年,元封五年之后的年号再也没有五年。
  时间不经意地走到了征和元年,刘据最小的弟弟还是已经就藩的昌邑王刘髆。
  此时,刘据在意的早已不是还会不会有人给他添个弟弟,而是儿媳妇的人选问题。
  “去病哥哥,你真的不打算考虑一下么?”
  霍去病摇头不语,刘据默然败退。
  “子孟,你不会也要拒绝我吧?”
  霍光点头,刘据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他说道:“是的,我拒绝。”
  霍家的女孩子不需要进宫,这是霍去病与霍光早就商量好的。当然,太子对这件事说不上是执着,他就是有点怨念,明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事,为何除了他,没一个人有兴趣。
  最终,刘据在婚事上给了儿子自由,他爱娶谁就是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正如刘据早就预料到的那样,他最大的对手从来就不是江充、李广利等人,而是他的父皇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的衰弱不可避免地对自己的继承人产生的猜忌心理,那是帝王的本能。
  所以他重新信任起了方士,希望借助鬼神之力能延续自己的寿命。
  面对皇帝种种和他年轻时候的英明神武比起来大相径庭的举动,刘据的表现很平静。他从来不会劝阻皇帝,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的皇帝是听不进去任何相反的意见的。
  当然,刘据也不会对此推波助澜,只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那些方士,他多少是摸过底的。刘据无需也不能拉拢皇帝身边的人,无论他的出发点是什么,被皇帝解读出来都只会是另外的意思。
  他需要的,不过是让那些人不要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大家相安无事就好。
  征和二年,皇曾孙出世。刘据其实是见过这个孩子的,可听霍光说,他在未来会是一代明君,不免就多了几分好奇,可尚未满月的小婴儿哪里知道那些,他开心了就笑,不开心就哭。
  刘据踱着步子绕了一圈,最后叹气道:“没看出来有什么特殊的。”
  霍光对刘据的举动早就无语了,至此方道:“便是有,和原来也是不同的。”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据这些年一直活得小心翼翼,他似乎总在担心,皇帝会对他的表现不满意。可在霍光看来,皇帝对太子那是满意地不能再满意了,就差没有当着他的面说出来。
  他偶尔甚至会想,皇帝当年的那些纵容,也许是对太子的某种考验,只是太多人的插足和太多的意外,让那场考验最终失控了,而太子的应对方式,恰恰又是最激烈和最无可挽回的一种。
  太子从来不是笨蛋,他只是不习惯应对阴谋才会在当年被人暗算,可经历过巫蛊之祸的刘据哪里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他知道皇帝想看到的是怎样的太子,也不会再给有心人有机可趁的机会。
  “此话怎讲?”刘据愣了愣,似是有些不明白霍光的语意。
  霍光挑眉,反问道:“难道殿下以为,皇曾孙还会在民间长大?”
  刘据失笑,摇头道:“怎么可能?子孟,你别闹了。”要是重活一回都避免不了当初的结局,他岂不是白活了,他顿了顿又道:“病已的满月礼要好好办,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了。”
  当日,公孙家族灭,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和卫伉皆坐巫蛊诛,东宫风雨飘摇,哪有人有心思在乎一个庶出的皇曾孙的满月,如今巫蛊之祸消弭于无形,刘据自然愿意给长孙补回来。
  时光缓缓向前流淌,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只有一件事,超出了刘据与霍光的预计。
  原本,皇帝是在后元二年驾崩的,刘据第一次从霍光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一个人沉默了很久。他没办法形容自己那一刻的心情,不是期待,更不是憧憬,而是害怕,以及深深的寒意。
  征和四年六月,皇帝病重,太子监国。初时,刘据并不是太担心,因为根据霍光的说法,父皇的寿数起码还有两年,不过霍光也说了,原来的这个时候,皇帝是没有这场病的。
  不想太医们竟对皇帝的病束手无策,就是秋无意,也有意无意地暗示过了,早做准备。
  然后刘据就懵了,为什么和霍光说的不一样。霍光默然颔首,不知该如何作答。
  七月,皇帝崩于建章宫,入殡未央宫前殿。
  历经两世,刘据终于登上了原本就属于他的皇位,可他发现自己的心情,并无太多的激动。
  新帝登基,有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帝陵的选址和修建。看过草图以后,刘据在最近的位置圈了两块地,然后把图扔给了霍光,问他有何意见。
  霍光有些茫然,问是给谁的,是不是他与兄长,他的语气有些莫名的怅然。
  刘据抬首看他,笑道:“更近的那块是你的。”以为他不知道他在介意什么吗。
  霍光重新看了遍图,疑惑道:“哪块更近?”不是他眼神不好,是真的看不出来。
  “你挑中哪块,哪块就比另一块近十步。”刘据笑眯眯地回道。
  十步!霍光又惊又喜,恍然间有种功德圆满的喜悦。
作者有话要说:  
好啦,就是到这里啦,完结,撒花!*★;°*:。☆( ̄▽ ̄)/:*。°★* 。
所有跟完全文的小天使们,先在这里说声谢谢,然后说声对不起,我觉得这篇文,写到最后和我开文的初衷,似乎有些偏离了。俗话说得好,开坑一时爽,填坑火葬场,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典型,为着一个简单的萌点开了文,却对全文的发展缺乏掌控,尤其是在改变历史以后,有种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感觉。我甚至怀疑,我最萌表哥和太子的,是他们的悲剧美,是那种后人每每提起他们就会说如果他们还活着就会如何如何的感觉,可是真正在文里改变了历史,我的萌点竟然诡异地消失了,我想这是作者君自己的锅,不该作死去碰触自己掌握不了的题材,我有种对不起表哥和太子的感觉,我完全没写出他们的风采。下次再开历史同人,我会多查资料,提前理好大纲的,原计划开坑的《公子扶苏》要推迟了,因为公子的史料比太子更少,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实在是很抱歉。
最后打个广告,八月底或是九月初会开坑的现耽娱乐圈新文,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先收藏一个,谢谢!
手机用户点这里:
电脑用户点这里:
新文文案:
爹是大将军,娘是长公主,皇帝舅舅娶了他亲姑姑,顾宁的出身令人艳羡。
少年成名,七战七捷,北夷人用他的名字吓唬夜啼郎,战神之名绝不虚传。
不想世事难料,二十出头一病挂了。
重生两千年后,顾宁发现自己成了娱乐圈的一朵奇葩。
脚踏多条船且不说,重点是技术不好,每条船都翻了。
导演嫌弃他,男主排斥他,配角捉弄他,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保住饭碗?
简言之,少年将军穿越三流小演员,放飞自我奔向人生巅峰拿奖拿到手发软!
又名《满城尽是前男友》、《我的Omega是影帝》、《我的Alpha是球王》……
Ⅰ、外表高冷内心逗逼富可敌国霸道球王攻VS天赋异禀武力爆表美颜盛世耿直影帝受!
Ⅱ、金手指粗壮有力,苏爽突破天际,逻辑基本没有,顾宁征服世界,叶殊征服顾宁!
Ⅲ、此乃架空世界,人物事件与规则设定均属虚构,作者君脑洞大开,诸君请勿考据!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