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重生之太子刘据-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役,卫青率部俘虏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牲畜千百万,于是引兵而还。
  宣室内,皇帝欣喜万分,拿着那份奏简看了无数遍,根本舍不得放下。
  刘据眼巴巴地看了皇帝半天,就是不见他开口,只得问道:“阿翁,舅舅是不是要回来了?”
  皇帝闻声看向儿子,颔首道:“据儿,等你舅舅回来,朕要给他一份重赏!”
  “哦。”刘据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下去。舅舅打了胜仗,阿翁要赏他,这是理所应当的。
  旁边的霍去病听了这话却是微一挑眉,只是他的表情很不明显,皇帝和皇子都没有看到。
  皇帝说要重赏,真的就是重赏,他的圣旨是这样下的——拜车骑将军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
  刘据年纪尚幼,不明白大将军意味着什么,只是笑笑而已。
  霍去病却是明白的,因而他的震撼,不是眼下的刘据能理解的。
  汉制,诸将军皆不常置,大将军更是鲜少,如高祖拜韩信,景帝任窦婴,皆是战后即罢,更没有诸将以兵属大将军的前例。
  因此当今天子开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先例。

    第006章 三子封侯

  四月,乙未,卫青班师回朝,皇帝再次益封八千七百户,又封他的儿子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一千三百户。
  卫青不敢接旨,再三推辞道:“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大军凯旋,皇帝有赏再是正常不过,只是升官也好,益封也罢,都不算是出阁,既然皇帝赏了,他接着就是,断无拒绝之理。
  只不过……
  三子封侯这事,完全超出了卫青的意料,三个襁褓中的奶娃娃,寸功未有,却能凭着他的军功食邑千户,让底下的将士们看了,心里会如何想,他万万不能接受。
  不曾想皇帝却道:“我非忘诸校尉功也,今固且图之。”他说完不等卫青再开口,便诏御史曰:“护军都尉公孙敖三从大将军击匈奴,常护军,傅校获王,以千五百户封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从大将军出窳浑,至匈奴右贤王庭,为麾下搏战获王,以千三百户封说为龙頟侯。骑将军公孙贺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贺为南窌侯。轻车将军李蔡再从大将军获王,以千六百户封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校尉赵不虞,校尉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朔为涉轵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为随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为从平侯。将军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功,赐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
  卫青推却不过,只得山呼万岁,接旨谢恩。
  且不说皇帝对卫青的重赏在朝上和军中引起了怎样的轰动,单说后宫,便因此消停不少。
  早先,王夫人仗着皇帝的宠爱时不时就到椒房殿刷下存在感,随着北方战事兴起和卫青一再建功,她很快就变得安静随分。
  王夫人多半是想通了,皇后有占据嫡长名分的儿子,又有能征善战的弟弟,纵是红颜未老恩先断,她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不是谁都能取代的。
  反观自己,孩子尚未出世,性别亦未可知,娘家更没有可用之人,只靠着皇帝的恩宠就跟皇后对上,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举动,还是暂且蛰伏,以观后效为妙。
  听说舅舅家的三位小表弟都封了侯,刘据小朋友很高兴,同时也很不解,就向公主姐姐们讨教道:“阿翁为何只封了伉儿、不疑和登儿,却单单忘了无忧?”
  卫青膝下四子,只有长子卫无忧是嫡出,其余三子卫伉、卫不疑和卫登皆是妾室所出,偏偏皇帝封了三个小的为列侯,却把卫无忧给错过了,让刘据很是想不通。
  他话音未落,三位公主便吃吃笑了起来,笑得刘据甚为莫名,自己说错什么了吗。
  诸邑公主伸手点点弟弟的额头,莞尔道:“无忧是舅舅的嫡长子,是日后袭封长平侯的人,阿翁给舅舅益封了八千七百户,以后可不都是无忧的,自然不必单独给他封侯。”
  ……无忧是未来的长平侯,所以不必单独封侯。
  刘据听着姐姐的解释,小眉头却是微微皱了起来。诸邑公主的话说得没错,是他想漏了这一点,可他为何还是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再要细想,却是什么也想不起来。
  于是,他从榻上站起来,大声宣布道:“我要去舅舅家玩。”
  阳石公主偏过头,不解道:“据儿是想舅舅了吗?可是舅舅昨天刚进宫来过……”
  刘据摇了摇头,正色道:“我要去找表弟们玩。”
  此言一出,三位公主都惊呆了,她们互相看了两眼,谁也没有开口。
  倒不是说小皇子不能去舅舅家玩,而是无忧刚满周岁的时候,舅母曾带着他和双胞胎妹妹无虑进宫给皇后请过安。当时刘据不过两岁多,皇后就让他和表弟表妹一起玩耍。
  却不想舅舅舅母都是温顺平和的性子,一对龙凤胎却是完全相反,他们两个闹腾起来,差点没把椒房殿给拆了,小皇子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彻底被表弟表妹给震住了。
  打那以后,舅母再进宫来,从来不带孩子。而霍去病有次无意中说到,比起下面三个小的,无忧已经算是乖巧听话的了,她们都有些不敢相信,却又不能不信。
  就是因为和表弟们的性子南辕北辙,刘据那么喜欢舅舅的人,从来没到他家去过。
  今日,他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公主们不太适应也是很正常的。
  皇帝对儿子的合理要求倒是挺赞许的,他直接把这个事情交给了霍去病办。
  于是,霍去病下次沐休的时候,直接把刘据拎到了大将军府。
  进门之前,霍去病顿住脚步,沉声道:“据儿,今日是你自己要来的,陛下准你日落之前回宫,你可不许提前吵着要走。”
  刘据愣了愣,反问道:“这是舅舅家,我为何要走?”去病哥哥说话的语气好奇怪,他们又不是去闯龙潭虎穴,至于这么紧张吗。
  不多时,刘据就会明白他家表兄的未竟之意了。
  霍去病出生之前,他亲爹霍仲孺就离开平阳公主府了,生下来没两年,他亲娘卫少儿又嫁人了,他不愿跟着继父,从小算是跟着卫青长大的,舅舅住哪里,他跟到哪里。
  因而卫家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他的屋子的,而且还是最好的。
  进府以后,霍去病给舅母请了安就回了自己的院子。他并不是不喜欢表弟们,就是觉得几个小家伙凑到一起太闹腾,没心思陪他们玩,还是避开为妙。
  刘据却是自己说了要找表弟们玩的,自然不能跟着他走。
  当日,皇帝要给卫青的儿子们封侯,他说“臣子尚在襁褓中”,虽然稍有夸张,可基本也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卫家的几个孩子,年龄实在是太接近了。
  卫无忧和卫无虑是龙凤胎,前不久刚满过两周岁生日,卫伉比他们小三个月,卫不疑比卫伉小一岁,两人并非同母,卫登是卫伉的同母弟弟,刚刚满了百日。
  除了躺在摇车里不得动弹的卫登,刘据刚被带进屋就被几个小萝卜头团团围住了。
  卫无忧和卫无虑长得极像,偏偏妹妹还穿着和哥哥一样的衣服,刘据眨了眨眼,愣是没把兄妹两个分辨出来,他摆了摆手,制止了小萝卜头们的叽叽喳喳,问道:“你们谁是无忧,谁是无虑?”
  “我不告诉你!”个头最高的小萝卜头骄傲地说道,可她娇嫩的嗓音却出卖了自己的身份。
  刘据立时转头看向她,喃喃道:“你是无虑?”
  小姑娘不甘心地点了点头:“这么快就被猜出来了,不好玩……”
  刘据没有接话,看向小表妹的眼神却带上了些许他自己都没有发觉的怜悯。
  卫无虑被认出来了,卫无忧自然不用猜了,她旁边那个就是。
  看到卫无忧的时候,刘据的表情变得更复杂了,胸口甚至有些隐隐作痛。
  幸好刘据是背对着门站的,只有卫家几个小家伙能看到他的脸,他们年纪小,看不出任何异常,而保姆和侍女站在背后,则是看不到刘据脸上和他的年龄明显不相称的悲伤神色。
  “表哥,你不要一直站着,陪我们玩好不好?”卫无忧扯着刘据的衣袖,打破了屋内短暂的沉默。
  有他带头,卫无虑和卫伉立即跟着起哄,就是还说不清楚话的卫不疑,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叫着。
  刚刚有那么一瞬间,刘据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些模糊的画面,没等他看清楚那个在水里挣扎的孩子是无忧还是无虑,他的思绪就被卫无忧打断了。
  再要回想,那些画面却是消失无踪,仿佛从来就没出现过似的。
  刘据到底还是小孩子,遇事不会深思,眼前的几个小家伙虽然闹得欢,可他们是舅舅的孩子,他自然愿意跟他们玩,很快就把先前的事情丢开了。
  玩到后来,他们还去逗摇车里睡得正香的卫登,结果把人逗得哇哇直哭。
  说起卫登的名字,背后还有个小故事。就是他刚出生时,有人给卫青送来一匹騧马,卫青最是爱马,收到礼物特别高兴,干脆给孩子取名卫騧,表字叔马。
  霍去病第一次听到小表弟的名字,直接就傻眼了,这个名字能用吗,小表弟长大后肯定会被人笑话的,他要劝劝舅舅才行。
  谁知卫青一意孤行,霍去病愣是劝不动他,为了小表弟的将来,他把这事儿告诉了皇帝。皇帝当时正在喝水,听了以后喷了,表示当爹的能忍这个名字,当姑父的不能忍。
  在皇帝姐夫的干预下,卫青终究给儿子改了名字,改叫卫登,表字叔升。
作者有话要说:  
大将军有记录的儿子只有三个,就是卫伉、卫不疑、卫登,嫡庶不明。
但是,这哥仨都不是很争气,无忧无虑兄妹是我杜撰的,请勿考据,谢谢!
    
    第007章 勇冠全军

  虽然几位小表弟闹起来差点把舅舅家的屋顶给掀掉了,刘据却是饶有兴致地陪着他们玩了大半日,直到日落时分才在小家伙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被霍去病拎走了。
  回宫路上,见刘据双手撑着脑袋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霍去病问道:“你竟不嫌无忧他们闹得慌?”刘据到底是皇子,哪怕屋里就有保姆和侍女守着,可人是他带出宫的,哪能一点不问不顾。午后不久,他怕刘据一向安静惯了的,受不了表弟们的闹腾又不好意思说,打算去解救他出苦海,却见他不声不响的,竟把几个小东西收拾地服服帖帖,围着他叽叽喳喳个不停。
  刘据转过头,先是愣了愣,随即扑到霍去病身上,贴到他耳边小声说道:“我有点羡慕无忧……”他们兄弟几个年龄相近,整日玩在一起,再是亲密不过,而他……
  他倒是快有弟弟了,可他知道,自己不会像无忧对伉儿他们那样对待王夫人和李美人的儿子,他们不一样。至于他为何知道王夫人和李美人会生儿子,刘据自己也说不清。
  霍去病略一挑眉,缓缓道:“无忧是你的弟弟,无忧的弟弟也是你的弟弟。”
  “我知道。”刘据说着在霍去病身上蹭了蹭,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弟弟,他才更要搞清楚,那些凌乱的画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刘据从来不敢告诉任何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经常会看到一些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而那些诡异的事件往往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事实。
  因为大多数的预示都是刘据乐于见到的,比如舅舅打了胜仗,比如阿翁给小表弟们封侯,所以他只用验证就好,无需分神牵挂。
  只有两次,他看到了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上次是王夫人在椒房殿摔倒,害得阿母被阿翁责骂,被他想办法避免了,还有一次就是不知是无忧还是无虑,可怜兮兮在水里扑腾,眼看就要没顶。
  刘据心里慌得很,还不着痕迹地问了问,舅舅家里有大的水池没有,若是有,他马上就让人给填了,绝不能让无忧无虑真的遇险。
  答案却是没有,刘据顿时松了口气,如此说来,要么是他看到的画面不真,要么就是那件事不是发生在舅舅家里。
  舅母鲜有出门,偶尔进宫也都不会带上孩子,只要他不闹着让表弟表妹进宫陪他玩,那场意外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北方战事暂告一段落,宫里压抑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帝后二人又是欣喜又是不舍地将自己的长女嫁出了宫。
  卫长公主离宫那日,刘据紧紧扯着她的裙摆不肯撒手,一路追到了宫门口,最后是被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两个人联手,才硬给抱了回来。
  “为什么姐姐长大了就要嫁人呢?”刘据闷闷不乐地问道。
  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弟弟稀奇古怪的问题。
  长姐的出阁让从小就没和她分开过的刘据和两位公主颇为不适,他们消沉了好些天,直到王夫人为皇帝诞下次子刘闳,才重新打起精神来。
  皇帝子嗣不丰,膝下仅有皇后所出的三女一子,看着实在是单薄得很,前不见刚嫁了长女,宫里更显寂寥,此时再添一子,又是宠妃所出,自是欣喜不已。
  原本,宫里只有一个皇子,便是皇帝冷落皇后,人们也不会多想。
  如今,王夫人得子,她是皇帝当下最宠爱的妃子,二皇子生来又是乖巧可爱,颇得皇帝的欢心,难免有人就会开始起了心思。
  毕竟,皇帝还没有正式册封皇太子。
  三个月后,李美人亦生下一子,皇帝赐名刘旦。
  许是儿子多了就不值钱了,再说皇帝对李美人本来也没多少宠爱,刘旦出生后得到的赏赐比起刘闳相去甚远,更不用说当年的刘据了,根本就是不能比的。
  但是李美人的运气却是极好的,刘旦百日赐名的时候,皇帝去她宫里住了一宿,她就又怀上了。
  消息传到王夫人哪里,她抱着刘闳愣了好半晌,一句话没说。
  她得宠了好些年,好容易才有了一个儿子,偏偏生来有些体弱,常常让她揪心不已。
  李美人可倒好,一年之内承宠的次数加起来不及她一个月的,可才多长时间,就让她怀上第二个了,这让王夫人心里怎么平衡得起来。
  皇后对此却不在意,皇帝连刘旦都不在意,李美人再生一个又能如何,如果再次有孕的是王夫人,她或许还会头痛,是李美人的话,按例赏赐即可,无甚可忧。
  元朔五年秋,匈奴万骑入代郡,杀都尉朱英,掳掠百姓千余人。
  皇帝闻讯震怒,随即制定了来年开春再度出击的计划。
  这一次,霍去病终于说服了卫青,得以随军出塞。
  元朔六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骑兵十万,以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再出定襄数百里击匈奴,斩首数千级而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
  刘据从来不怀疑自家舅舅的指挥能力,他欢欢喜喜地送舅舅和表哥出了长安城,就开始了每天往宣室跑打听消息的日子,他想早日看到舅舅和去病哥哥获胜的战报。
  皇帝并不认为长子在眼下的年龄就能懂得这些军国大事,可他能有兴趣关注,他还是乐意为他进行讲解。
  然而,皇帝讲得越多,就越是惊心,他发现一个糟糕的事实。那就是,同样是大将军的外甥,刘据于军事一道的天赋比起他的表哥,简直是天壤之别。
  无论他如何解释,小皇子就认定了一件事,以强胜弱。其他的,皇帝差点把自己绕进去了,也没让儿子明白打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也罢也罢,朕替你把战都打完了,你日后也就不必操心了。”最终,面对儿子懵懂的眼神,皇帝只能认输。
  刘据全然不明白父亲的心思,他轻轻叹了口气,对已经到了前线却被舅舅困在中军帐不得出战的去病哥哥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余人,其中霍去病斩获二千二十八级。
  有好消息自然也就会有坏消息,苏建、赵信将三千余骑,独逢单于主力,与战一日有余,匈奴诱降赵信,遂将其余骑可八百奔降单于。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
  是役,霍去病一战封侯,因其功绩勇冠全军,故号冠军。
  霍去病回京的前夜,刘据又做了那个梦,那个在两年前的雨夜把他从睡梦中惊醒的噩梦。
  这一回,他记住了更多的细节,尽管很多的细节是他五岁的年龄还不能理解的。
  为什么……
  为什么去病哥哥那么早就会离开他?
  为什么所有人都要离开他的身边?
  无忧、长姐、嬗儿、无虑、舅舅、二姐、三姐、伉儿、宗儿、进儿、曜儿……
  刘据头痛地抚着额头,拼命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了,可他做不到。
  梦里的那些人,有些是他熟悉的,有些是他陌生的,可无论是谁,他们的离开都会让他痛彻心扉。
  为什么……
  为什么阿翁会不相信他呢?
  前次被噩梦惊醒,刘据身旁父母俱在,他可以在他们怀里尽情哭闹。
  而这一回……
  他不想让母亲为自己担心,更不想见到父亲,至少现在不想。
  刘据在榻上辗转反侧了半宿不能入眠,翌日醒来脸色雪白,眼圈青黑,看着好不可怜。
  皇后看到儿子这个样子,也是担忧不已,忙问道:“据儿这是怎么了?可有哪里不适?”说着就要让宫女去传医官。
  刘据急急摆手道:“阿母,我没事,我……我就是想去病哥哥了。”他不能说出梦里的事,情急之下也掰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释,只能顺口掰了个不是很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话音未落,诸邑公主就扑哧一声笑了。她笑着看了眼刘据,又转头去看阳石公主。阳石公主原本无事,却被妹妹略有深意的眼神看得脸上蒙了一层绯色。
  “阿母,我先去见去病哥哥,回来再陪你。”想起那个糟糕的噩梦,刘据对母亲的依赖明显比往日更深。
  见儿子精神尚好,并无大碍,皇后柔声道:“速去速回,路上小心。
  刘据用力地点了点头,拔腿往承明殿跑去,皇帝要在那里封赏功臣。

    第008章 如何面对
  
  刘据赶到承明殿正殿时,皇帝正在封赏众将,他不敢出声,就悄悄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中常侍宣读旨意。
  “剽姚校尉霍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冠军侯。”
  刘据早先就从皇帝那里听过战报的,又从梦里得知了许多未来会发生的事,因而对霍去病排在封赏的头一个一点都不惊讶。勇冠全军,他的去病哥哥就是这么厉害!
  听完中常侍的宣读,刘据朝着霍去病笑了笑,可惜他目不斜视,并未注意到躲在角落里的小皇子。
  “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捕斩首虏二千余人,以千一百户封众利侯。”
  “张骞从大将军,以尝使大夏,留匈奴中久,导军,知善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因前使绝国功,封博望侯。”
  ……
  一路封赏下来,都是按军功、按定例,连尽亡其军的苏建的处置都说了——可赎为庶人——唯独卫青的名字一直没有出现,刘据不由地皱了皱眉。
  他想起来了,由于赵信的临阵背叛,舅舅的战前计划被打乱了,虽有去病哥哥的奇兵制胜,但就整场战争而言,算不得是完胜,因此父亲这次没有益封舅舅,只是赏赐了一千金。
  而就是这一千金,还被舅舅分了一半出来,送给了王夫人的父母。
  刘据不过是胡思乱想了一小会儿,中常侍已经宣读完毕诏书,诏书里完全没有提到对卫青的处置,他小心地抬头看了舅舅一眼,只见他神色平静,与往日无异。
  “大将军!”皇帝让中常侍退下,缓缓开口道:“大将军此战失两将军,亡翕侯,军功不多,不益封……”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刘据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直到看到卫青一如寻常的平静表情,才稍稍安稳了些,然而就在刹那间,偌大的承明殿突然安静下来。
  “……另赐大将军千金!”刘据听到他的父亲这样说,和他在梦里听到的一模一样。
  他骤然回首,把视线投向高台之上,却发现父亲的神情有些模糊,他看得不太清楚。
  卫青上前一步,恭敬地回道:“臣谢陛下隆恩!”他的语气波澜不惊,神色坦然至极,似乎并未察觉皇帝言语之中显而易见的疏远和热切。
  今日朝会的主题是封赏众将,该封的都封了,该赏的也都赏了,便退朝了。
  刘据多日未见舅舅和表兄,他扭头看了皇帝一眼,见他并未反对之意,就追了出去。
  卫青走得比较急,霍去病却被一群祝贺他少年封侯的人团团围住,刘据略加思考,决定先去追舅舅,反正去病哥哥待会儿也要去的,他就两人都能见到了。
  刘据步履匆匆地追了出去,他怕舅舅已经出宫了,而他是不能随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