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陛下曾经嫁过我-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背后背了个能把他自己装进去的金属箱子,手里也一左一右拎了两个一大一小的木箱。
  但那两名负责接洽的仙人一般的道长却对此人毕恭毕敬,一口一个“师叔祖”地唤着。
  沈真人抵达后不久,两名负责接洽的道人就功成身退,如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只留沈真人与戚云恒在一起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然后,戚云恒便发现这个沈真人看似冷若冰霜,其实只是木讷寡言,真正接触起来,远比那二位仙风道骨的接洽者更好打交道。
  平日里,这位沈真人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关上门鼓捣一些让人看不懂的奇怪物件,既不炼丹,也不传道。戚云恒派过去的宫人都被这位沈真人退了回来,一日三餐也无需宫内提供,只有身上的衣物时不时地就会损坏,需要戚云恒这边经常性地供给。
  即便是这些衣服,沈真人也不曾白白穿用。
  作为回馈,戚云恒请他帮忙做些什么,沈真人都不会敷衍,能做就做,不行就是不行。
  前次占卜兴和帝生死的时候就是如此,这一次,戚云恒请他鉴定皇子皇女的血脉也是一样。
  听过戚云恒的诉求,沈真人便直言不讳地告诉戚云恒,他确实会一种血鉴之法,但这种法术只能验出三代之内的血脉传承,并不能分辨出被血鉴之法判定为同族亲眷的两个人到底是父子还是爷孙。
  但戚家已经三代单传,这点瑕疵对戚云恒来说根本无关痛痒。
  得知这一点后,沈真人便点头应下,与戚云恒进一步协商,将作法的时间定在了正月十五。
  告别沈真人,戚云恒领着一众随侍回了泰华宫。
  正准备把礼部尚书纪鸿叫进宫来商议请沈真人作法一事应该如何安排,抬起头,戚云恒却看到魏公公正捧着一本簿册向他走来。
  “这是什么?”戚云恒疑惑地问道。
  “昨日宴饮时,陛下命各位朝臣畅所欲言,为华国献计献策,将心中所愿所想尽数讲出,又命我等将诸位大人所述记录下来——如您所愿,一字不漏,尽在其中。”说完,魏公公便将簿册放在了案几之上。
  戚云恒顿时一阵头大,但略一沉吟,还是将魏公公叫住,“这东西留下,我慢慢看,你先派人去礼部把纪鸿纪尚书请来。”
  魏公公一直跟在戚云恒的身边,很清楚戚云恒找纪鸿所为何事,当即躬身应诺,领命而去。
  戚云恒这才拿起案几上的簿册,以一种视死如归的心态翻阅起来。
  这东西就是戚云恒被烈酒冲昏头后的“杰作”,而响应这一号召的那群朝臣更是喝得比他还多,醉得比他更甚——这种状态下讲出来的豪情壮志,那真是看不都用看就让人不抱期待。
  结果也正如戚云恒所料,绝大部分朝臣都是在拍着胸脯表忠心,只有少部分酒后吐真言,说了些酒醒后绝对会把自己掐死的胡言乱语。当然也有极个别人是真的志向高远,表述了诸如“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之类极端美好却也极其不切实际的恢弘宿愿。
  ——好在自己还没醉到失去理智,只让他们说出来,没承诺要为他们实现。
  戚云恒抹去头上冷汗,但跟着就在一堆荒诞不经和一片陈词滥调里发现了让人惊讶的内容——向来秉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朱边竟也参与进来,留下一条“请皇夫出席大朝会”的提议。
  戚云恒不由一愣,仔细回想了一下,终于记起昨日的小宴上确实提到了皇夫欧阳,以此为契机,朱边也不知怎么就说了一句:“本以为陛下今日会将皇夫带出来与我等相见。”其他心腹近臣立刻借着酒劲,跟朱边一起鼓动戚云恒去夏宫请人。
  但欧阳那会儿根本不在宫里,戚云恒也没醉到忘乎所以,便以“皇夫乍然回京,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做借口,将见面的事推后再议。
  然而也不知道朱边是喝多了,还是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谋算,竟然提出让欧阳参加初五的大朝会,偏偏周围一群醉鬼,也不管他到底说了什么,想也不想就举手附议。
  戚云恒记得自己是当场否决了的,但朱边一句“难道皇夫见不得人?”便把他的否决堵了回去。
  ——真真可恶!
  ——这家伙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戚云恒揉了揉太阳穴,决定把朱边也一起找来,开诚布公。
  戚云恒这边忙忙碌碌,却也没忘了夏宫里的欧阳。
  午饭后,欧阳便见到了戚云恒给他派过去的管事太监和两个跟班小太监。
  管事太监姓庞名忠,原本是戚云恒军中的一名伙夫。得知魏岩割掉已经不得用的子孙根,入宫做了戚云恒的总管大太监,本就是天阉的庞忠立刻动了心思,有样学样,也用脸面换了前程。
  伙夫出身的庞忠圆脸,微胖,让欧阳不由得怀疑戚云恒是不是以同样圆胖的庄管家为蓝本在挑选太监。
  但庞忠并不像庄管家那样毒舌,更没有庄管家那种和欧阳朝夕相处才养出来的胆量,被魏公公领到欧阳面前的时候,只真真切切地将自己的身份来历讲述了一遍,表了忠心,然后就摆出一副日久见人心的姿态,任由欧阳及其身边人审视打量。
  和庞忠一起被送过来的还有皇庄的资料,没有欧阳要求的那么齐全,却也比“地契”这个最低的底限高出了许多。
  欧阳随手翻了两页,然后就抬起头,对庞忠道:“我这里没有太多事情——至少眼下还没有,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和后宫那边交涉接洽,盯好和那边相关的人事物件,别让不该出现的人或东西混进夏宫。至于具体怎么做,想必你来之前就已经被教导过了,不需要我再操心。”
  “主子放心,奴婢定不会让主子失望。”庞忠立刻应道。
  欧阳对庞忠的承诺不置一词,但这会儿也没有用到他的地方,当即摆摆手,让他和两个跟班一起跪安。
  当天晚上,欧阳又从戚云恒那里听到了一个让他愕然的消息。
  “出席大朝会?我?!”欧阳举着筷子,惊讶得都忘了自己是要加菜还是吃饭,“你别是在说笑吧?!”
  “只是过去露一下脸,并不需要你做些什么。”戚云恒握住欧阳拿筷子的那只手,把那双筷子从剑拔弩张的状态下解救出来,“有朝臣如此提议,我想过之后,也觉得理应如此。重檐本非后宫妃嫔,更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玩意,少了一场册封大殿已是对不住你,怎么能再将你拘于深宫,不见天日?”
  “你本来也没把我当犯人一样关起来啊!”欧阳对大朝会这种枯燥乏味又繁复冗长的场合实在是兴趣缺缺,也不以为在那种场合里露面能有多么光宗耀祖。更重要的是,大朝会上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坐着,其余人等都要先行三叩九拜之礼,然后再无依无靠地立上半日——至少半日,而且是从太阳还没冒头的时候算起。
  欧阳既不想早起,也不想站到两腿发麻,更不想对戚云恒三叩九拜。
  “正是因为没有把你关起来,才更需要你在大庭广众之下露上一面啊!”戚云恒握住欧阳的双手,无可奈何地说了实话,“若不让朝臣们记住你的脸,万一将来在哪一处遇上,岂不是很容易让他们冲撞了重檐都不自知?”
  欧阳一阵无语,不由得暗暗腹诽:原来你不是为我着想,而是为了你的那些朝臣!
  不可否认,戚云恒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忧。
  他这位皇夫的脾性可着实称不上好。如今看来虽比十年前和缓了许多,但谁知道哪一日就会旧疾复发,变回驴脸?偏偏京城里又换了新天日,京城里的勋贵纨绔也跟着换了一批,知道他这位皇夫不好惹、惹不得的,实在是已经寥寥无几。
  若真有那么一日,闹出一桩天雷撞地火的烂摊子出来,他再怎么维护欧阳,也免不了要为扫尾善后之事劳心费力,还不如防患于未然,让这种事从一开始就不要发生。
  戚云恒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欧阳也不好再找理由推脱,只能勉为其难地应承下来。
  于是乎,第二天,欧阳便无可奈何地起了个大早。


第30章 粉墨登场
  大朝会的正经日子应该是初一和十五,但华国初建,戚云恒的一串追随者都眼巴巴地等着他坐地分赃,更有一群投机者也在等着分一杯羹,众志成城之下,大朝会便众望所归地提前到了正月初五。
  受初三那场宫宴的影响,今日的大朝会在站位上依旧是文武分开,武左而文右。
  然而当一众朝臣在内侍的引领下进入召开大朝会的轩辕宫主殿的时候,走在前排的眼尖者便发现大殿左边那一侧的最前方已然站定了一人。
  此人一身殷红的衣袍,头顶戴着精致到令人发指的金冠,身上配着只有皇族方可使用的玉饰,身材挺拔修长,面白而无须,五官亦是无可挑剔地俊俏,一眼看去,实在是从头到脚都美轮美奂。
  ——宫中内侍?哪个敢穿这么一身,等着被诛九族吧!
  ——某位皇子?以如今这位陛下的年纪,实在是生不出这么大的儿子!
  ——皇亲国戚?和陛下一点都不像……
  大部分人还在猜测,少数几个曾经“有幸”在前朝年间见过这人的朝臣已是脱口惊呼,“欧阳……皇夫?!”
  ——这位就是皇夫?!
  所有朝臣的目光立刻齐刷刷地汇聚到了这位红衣美人的身上,或惊艳,或惊愕,或猜疑。
  提前站在殿中的这一位正是传说中的皇夫——
  欧阳是也。
  戚云恒本想让欧阳和他一起过来,但欧阳却不想过度刺激这些朝臣的神经——他都不想叩拜戚云恒,那些大臣难道就想叩拜他?
  于是,欧阳便取了个相对折中的登场方式,掐算着时间,提前进入大朝会的主殿。
  听到有人叫出他的名字,欧阳朝声音的出处瞥了一眼,却发现自己并不认识叫出他名字那人,倒是在那人身后的不远处找到了一张他相当熟悉的面孔——他曾经的狐朋狗友,前朝吏部左侍郎家的二公子,绰号陆二手的陆焯。
  陆侍郎乃是寒门出身,做官后也没富贵起来,陆焯从小到大只能捡他大哥用过的东西,基本就没得过新物,和欧阳他们厮混到一起之后也没什么改变,因此得了个诨名:陆二手。
  看朝服,陆焯的官职并不算高,不过就是刚好够格参加大朝会的五品罢了。他现在的表现也很符合他的官职——规矩、低调、内敛,即便看到欧阳也不曾流露出丝毫的异样,只在与欧阳目光交汇时才迅速眨了三下眼睛。
  这是他们那群纨绔间的暗号,意思是:忙着呢,别来撩我。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小子竟然还敢跟他打招呼?
  欧阳不由得嘴角微翘。
  就在欧阳收回目光,继续做珍禽异兽被众人鉴赏的时候,右侧忽然传来一声招呼,“阁下可是皇夫欧阳?”
  欧阳扭头一看,发现说话之人是个不认识的绯袍男子,年纪在三十往上,四十往里,细目,薄唇,看长相与正人君子相距甚远,却也不至于让人觉得丑陋猥琐。
  这人穿着正二品文官的绯袍,是今日这些文官中品级最高的,再联想他主动搭讪的胆量,欧阳果断挑眉,反问道:“阁下就是那位非要我到大朝会上吃苦受罪的朝臣?”
  “在下朱边,字行之,蒙陛下厚爱,任刑部尚书一职。”朱边没有直言作答,却也等同默认,“阁下所谓大朝会乃吃苦受罪一说,恕在下不敢苟同。即便阁下所言无差,相信在下的诸位同僚也和在下一样,甘之如饴。”
  “甲之蜜糖,乙之毒药。”欧阳撇嘴道,“我这人一没大志向,二没大心胸,平生所好只有吃饭睡觉,最在意的也只有吃饭睡觉,谁要是让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那就别怪我心眼小,记仇。”
  “哎呀呀,原来是扰了阁下清眠,实在是在下唐突。”朱边立刻躬身致歉。
  他俩说话的时候,三位国公就在一旁,身后还跟着其他武将,另一边的文官也全都竖起了耳朵。这些人中有不少都参加了戚云恒的第二轮小宴,除了少部分酒后失忆的,余下人一听欧阳和朱边的对话就想到了欧阳出现在这里的前因后果。
  朱边在小宴上提出想见皇夫的时候,谁也没把他的话当真,只当他是在另辟蹊径地溜须拍马,却忘了他这人从来不拍马屁,如果拍了,那也一定是在手里藏了毒针、暗器。
  谁也想不通朱边到底为了什么才把这位皇夫请至大朝会,但不少自诩为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却因为欧阳这张俊脸而生出了浓浓的危机感。
  自古以来都是红颜祸水,美色误国。
  若皇夫就是个三十岁的糙汉子倒也罢了,偏他俊得连寻常女人都无法匹敌,真要是有那祸水之心,恐怕没几个男人能把持得住。
  有人只是暗自忧虑,有人却准备挺身而出,为国为民除去一个尚未成形的祸患。
  “真真胡闹!不过就是一介佞幸,何德何能竟敢立足于朝堂之上?!实在是污了陛下之威仪,我等之耳目!还不速速滚将出去——啊!!!”
  这人话未说完便是一声惨叫,却是欧阳走到他的面前,将他一脚踹飞出去,正撞在大殿的柱子上,顿时口吐鲜血,眼冒金星。
  大殿里立刻传出一片惊呼。
  原本只是想看热闹的朝臣也因为欧阳这突如其来的一脚生出了同仇敌忾之心。
  “放肆!”户部尚书万山当即站了出来,“众目睽睽之下殴打朝廷命官,阁下纵然身份尊贵,也未免太过胆大包天!”
  “第一,我没打,那个动作叫踹。”欧阳不慌不忙地转过身,朝着万山摇了摇手指,“第二,就算我打了,你奈我何?”
  “你——”万山没想到欧阳竟然狂妄到这种地步,一时间被气得胡子乱翘,浑身发颤。
  还是朱边“好心”帮他把话补全,扬声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阁下只是一介皇夫?当众殴打朝廷命官可是重罪,阁下——知罪否?”
  “我还真就不知道我犯了什么罪,不如你给我说说?”欧阳傲然而立。
  朱边正欲回答,忽地心下一动,总觉得到这件事里似有某种不妥,当即条件反射一般地闭上了嘴巴,没有立刻回应。
  但其他官员却没有他这般敏锐的吉凶雷达,脱口就把殴打朝廷命官所触及到的律法条文一条接一条地背了出来。
  欧阳笑眯眯地听这人背完律令,然后才笑容不变地开口问道:“阁下这是谁家的法,哪朝的律,什么时候定的罪过?”
  那人本想回答,却被身边同僚猛地拽了下胳膊,疑惑之下,自己也迅速想通了个中关节,不由得脸色煞白,冷汗直流。
  包括朱边在内的其他朝臣也跟着明白过来——
  欧阳这是给他们挖了个大坑啊!
  华国初建,律法什么的都还没来得及拟定,官员们都暂且沿用着前朝的规矩。但这种事只是做了也就罢了,毕竟事急从权,皇帝也不会追究,可做过之后再说出来,那就是大逆不道,扣上个心向前朝的罪名,治你个满门抄斩都没人会给你求情。
  若欧阳只是寻常百姓,官员们自有千万种法子让他在这种状况下也能认罪服法。但他是皇夫,此处是朝堂,别说以前朝的律法治他的罪了,就是站出来据理力争几句,都有可能被他反咬一口,落得个牢狱之灾。
  就在朝臣们面红耳赤,心有不甘却又无计可施的时候,魏公公的一声唱喝帮他们解了围。
  “陛下驾到——”
  “臣等恭迎圣驾!”
  一众朝臣立刻退回到各自位置,跪倒在地。
  连那个被欧阳踹飞的官员也跌跌撞撞地离开了原地,连滚带爬地去了大殿后方。
  欧阳也没有当那异类,身形一闪,回到三位国公的左侧,随大流地趴伏在地。
  ——就当是在唱大戏了。
  欧阳如此安慰自己。
  随着戚云恒的一声“众卿平身”,大朝会终于拉开了序幕。
  但不等魏公公站出来引导流程,也不等那名被欧阳踹飞的官员爬出来告状,朱边就抢先一步,从队列中钻了出来,躬身道:“臣有本奏!”
  戚云恒入殿之前已经听说了欧阳把人踹飞之事,急匆匆过来,就是想尽可能不伤筋动骨地摆平此事,此刻见朱边不顾流程地站了出来,也只能故作镇定地点了点头,“朱尚书请言。”
  “臣叩请陛下,即日起便修订新《华律》,早日颁布天下,使天下臣民有法可循,违法可究!”朱边所奏之事却是有些出乎戚云恒的预料。
  不等戚云恒表态,户部尚书万山便也站了出来,“臣附议!望陛下早日颁布新律,使不法之徒可被追责,再不能逍遥法外!”
  “万尚书此言差矣!”就在其他人也准备跟风附议的时候,朱边却调转枪口,和万山唱起了反调,“不教而诛乃是律法之大忌,若可用明日之法追昨日之责,那天下人具危矣!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再方正的君子亦可作奸犯科!”
  “以朱尚书之意,若在下今日将你斩杀在这朝堂之上,也可堂而皇之地逍遥法外?!”万山又一次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就要看万尚书有没有那般胆量,又有没有那般本事了。”朱边笑嘻嘻地一言点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欧阳把那名官员踹飞之后,文官们群情激奋,武将们却是无一例外地保持了沉默。
  原因无他,只因那一脚真不是谁都踹得出来的。
  像万山这种老头,一脚下去,对方未必会怎样,他自己倒是很有可能先跌上一跤。即便换成朱边这种更加年轻体壮的,若不懂得当中技巧,也只能把人踹倒而无法将人踹飞。
  ——皇夫这腿上功夫还真是了得!
  那名官员飞出去的一刹那,不少武将都在心里竖起了大拇哥。


第31章 大朝会上
  但没有这般本事的万山却又一次被噎得没了声音,气鼓鼓地瞪向朱边,仿佛在无声质问:你小子到底是哪边的?!
  戚云恒赶忙轻咳一声,没让这二人的争执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朝堂,接着就迅速开口道:“万尚书莫要懊恼,朱尚书所言确有其道理。但朕也清楚两位尚书因何事而起争执,亦没有息事宁人,粉饰太平之心——高都督,去给洪郎中查验一下伤势。”
  “喏!”高名从武将堆的犄角旮旯里钻了出来,快步来到那名洪郎中的身边。
  被欧阳踹飞之人姓洪,乃是工部的一名郎中,和欧阳的昔日损友陆焯一样都是刚摸到大朝会的门槛。但此人虽属工部,可他的上司工部尚书却从始至终都不曾站出来为其助阵撑腰。
  欧阳瞥了眼那边穿红袍的文官,没能一眼看出哪个更像是工部主管之人。
  这时候,高名已经验过洪郎中的伤情,起身向戚云恒回禀道:“启禀陛下,洪郎中并无大碍。”
  “怎么会没有大碍,人都吐血了!”文官那边立刻有人不忿插言。
  高名看了那说话人一眼,淡然答道:“之所以见血,不过是洪郎中咬了自己的舌头——接下来几日,洪郎中许是要在饮食上多加小心了。”
  高名这话说得有些含糊,只说洪郎中咬了自己舌头,却没说他是被欧阳踹飞的一瞬间不小心咬到,还是为了嫁祸于人才刻意咬了个满嘴血,全看听的人想要怎么理解。
  “无碍便好。”戚云恒的目光从洪郎中的身上漠然扫过,吓得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戚云恒却没有向他问询,只当他不存在一般继续说道:“拟定新律一事,朕便交给朱尚书统理,望朱尚书全力以赴,早日拿出让朕满意的成果,莫要让朕和天下百姓失望。”
  “臣领旨!”朱边立刻躬身应诺。
  “在此之前,刑部下属衙门可遵循旧例,唯有获死刑者,需使其行刑之期延后一年,待新律颁布后,重做定夺。”戚云恒补充道。
  “陛下圣明!”殿上群臣例行公事一般齐声唱赞。
  “还有——”戚云恒抬起手,示意此事并未就此完结,“法可变,礼恒之。皇夫乃是朕昭告天地和高堂之后方结为连理的命定之人,理应与朕同享世间尊荣。洪某人不过区区五品郎中,何德何能可将其辱之?此举实乃以下犯上,纵无罪,亦无礼之极!若不惩处,便不能以儆效尤,使后来者引以为戒!米尚书——”
  “臣在!”吏部尚书米粟赶忙出列。
  “革去洪某人一应官职,逐出京城,永不录用!”
  “遵旨——”
  米粟立刻转过身来,走到洪郎中的身边,亲手将他的官帽摘去。
  两名在殿中当值的禁卫跟着走上前来,堵住洪郎中的嘴巴,抓住他的胳膊,将他拖向殿外。
  殿中诸臣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革职,逐出,这都不算什么,一句“永不录用”却是彻底绝了这人的仕途前程,比入狱、流放更让官员们汗毛倒立,心惊胆寒。
  但肯于站出来或者敢于站出来为这人求情的官员却是一个皆无。
  一来,戚云恒的处置合情合理,以下犯上本就是官场之大忌,皇室之禁忌,戚云恒又没喊打喊杀,要他性命,不过就是将他毫发无损地弃之不用,实在是想求情都没有求情的余地。二来,这人的所作所为摆明了就是想要借踩踏皇夫之举为自己博取一个清名,实在是沽名钓誉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