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陛下曾经嫁过我-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厮杀搏斗,并且丝毫不逊色于男人。
如果这世上的女人都有花木兰那样的战斗力,不用她们叫嚣,男人们便会主动臣服。
生命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
即便是人世间所崇尚的伦理道德,看似大公无私,扶弱济贫,可人们之所以会遵守,也不过是因为他们比制定和掌控这些伦理道德的人更加弱小不堪罢了。
归根结底,不过应了那么句话——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但欧阳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感慨人生,收到钱夫人的感谢时,他正忙着从夏宫搬回旧宅,同时还要忙里偷闲,帮丑牛炼制秘银精金。
在看过沈真人给出的材料清单之后,丑牛竟然一样没改,全部答应了下来,然后便抛出几处地址,让欧阳派人去那里拿取炼制机关傀儡所需的稀有材料。
到了这时,欧阳终于彻底认定,丑牛和他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土著,只是丑牛诞生的年代更为久远,极有可能是修者还能飞行时就已经修炼有成的老古董。
狡兔三窟,身为远古时代的骨灰级修者,丑牛又怎么可能没有几个藏身之处,报给欧阳的地址,就是他当年栖身藏物的洞府。
但欧阳也不可能为丑牛白白辛苦,在接受他的委托时便把话说好,从洞府里取出的宝物,除炼制机关傀儡所需的材料外,余下的全都二一添作五,要有一半“充公”。只是作为充公的条件,欧阳也要帮丑牛炼制需求量最为庞大的秘银精金。
所谓的秘银精金并不是天然矿石,其本体就是最普通的银和金,只是用灵力洗涤、炼制过,在性能上与原始的纯银纯金产生了差别。
丑牛没有实体,干这活儿非常麻烦,这才不得不求助于欧阳。
这件事占去欧阳不少时间,连刚刚回到他身边的两个手下——鬼火和钢金也没能得闲。鬼火被派出去,带着胡家四兄弟和其他几名心腹去丑牛的洞府里“搬家”;钢金被留在欧阳身边,和他一起炼制秘银精金。
受这件事的影响,连调查兴和帝去向的事都只能暂且搁置,延后。
但调查兴和帝去向的事原本也没有太大的进展,这么多天下来,邬大和邬二只查出曾有一个疑似兴和帝的人在庆阳伯府——如今的承恩侯府附近出现,至于这人在那附近做了什么,后来又去了哪里,却是一点正经可靠的线索都没查出来。
那个曾经拿了赏钱给欧阳送漆盒的茶楼伙计已经被戚云恒手下的金刀卫严密监控,庄管家好不容易才避开金刀卫,与这人单独见了一次,结果这人却连兴和帝的画像都没认出来。
据庄管家推测,这人在拿到漆盒的时候,很可能中了迷魂术,即便是送漆盒的人再次站在他的面前,他也一样认不出来。
从夏宫里搬出来之前,欧阳找机会探了下戚云恒的口风,想知道永泰宫那边的调查是否有了结果。
戚云恒倒也没有隐瞒。
欧阳一问,戚云恒便告诉自家皇夫,派去的仵作竟然在密室搬出来的床榻上发现了尸油的痕迹,由此判定,那里曾经藏有一具尸骸,而且年代相当久远。
再一联想沈真人那边的调查结果,戚云恒的感觉就愈发不好了,总觉得有人在永泰宫里行过蛊毒之术,搞不好会留下什么糟糕的后患。于是,戚云恒便下令,趁着宫中即将大兴土木的机会,将永泰宫彻底拆除,顺便再挖地三丈,看宫阙下面是否还埋藏了什么。
欧阳这边却是脑补出了一幅画面——
兴和帝打开密室,本想独自一人安安静静地离开人世,没曾想,密室的大门刚一打开,一个黑影便扑面袭来,接着便是一声悲凉的惨叫……
然后,壳子就换了瓤子。
但在脑补之后,欧阳却又想不通了。
如果密室里藏着的真是康隆帝赵河,那成国皇陵里埋着的又是哪个?据前朝的史料记载,康隆帝赵河乃是寿终正寝,死前也不曾遭遇过逼宫夺权之事,总不会是他自己把自己困在密室当中,刻意变成鬼魅,而皇陵那边埋的只是一具空棺?
可若真要是赵河自己把自己困在密室,那密室就应该无法再从外界打开——这一点,赵河当年可是特意给欧阳演示过的。也就是说,真要如此,兴和帝就不可能打开密室,见到里面已经做鬼的赵河……
不,也不是没有可能,若是赵河在他死后,又对那处密室做了手脚,一切便皆有可能。
欧阳猜来猜去,最终却又觉得这样的猜测其实毫无意义。
无论那个送漆盒的家伙到底是赵河,是兴和帝,还是其他什么家伙,到最后,总是要再次露面的。
即便事情的发展与他预料的相反,那家伙真的就这么消失掉了,再也没有出现,那么,他到底是谁又什么要紧?
不出现就等于不存在,妨碍不到谁,自然也就无所谓是哪一个。
这样一想,欧阳便将前朝的破事统统丢到脑后,集中精力,先将手头的事情搞定,忙完。
第92章 吵吵闹闹
四月初一;刚刚从夏宫搬出来还不到三天的欧阳又一次回到皇宫,参加轩辕宫里一月两次的大朝会。
一如既往地站在大殿最前排最左侧的角落,欧阳却比从前还要困顿疲乏。
从宫外到宫内需要消耗的时间更长,起床的时间也就更早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却是入宫之后;旷了几日的戚云恒拉着他在乾坤殿里举行了一次时间短暂但却凶猛激烈的“早朝”。然后;戚云恒神清气爽地到龙椅上坐着歇息去了;欧阳却得腰酸腿软地在大殿里继续罚站。
——真真不公平!
——下一次的早朝干脆别来了,休沐的时候再进宫!
欧阳一边愤愤不平地胡思乱想,一边左耳进右耳出地听着官员们参人奏本。
鼓励生育的事被戚云恒压了下来;以户部拟定的章程不够详尽且太过想当然为由;打回去让其重新拟定。
以官僚们的一贯尿性,这么一挑剔,一拖沓,磨蹭个几个月,此事就很容易不了了之。
户部里都是文官;最怕的就是担责任。
现如今;春耕的事虽然已经步入尾声;老天爷也足够赏脸;竟然没在这一年的这段时间给戚云恒找麻烦,闹出不可忽视的天灾,但户部那边要做的事情依然多得没完没了,根本没空闲对鼓励生育、催生人口的事紧追不舍,抓着不放。
这件事原本就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看见成效的,与官员们也不存在切身的利益关系,做成了固然是可以升官发财的政绩,但做不成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升迁。
于是,这一次的大朝会上,相比忙得脚打脑后勺的户部官员,挂在吏部辖下且一向秉持没事找事原则的御史台的言官们反倒更为活跃一些。
自打正月十五过后,大殿左侧的武将序列就愈发地人丁稀薄。
大半的武将都已奔赴各地,保家卫国,效忠皇帝。但他们的家人却留了下来,其中不乏精力充沛却无处可使的半大小子,凭借着父辈乃至爷爷辈的拼搏和运气,得享荣华富贵,本人却胸无大志亦不知立志,整日游手好闲,成群结伙地聚在一起聊猫逗狗,给京中百姓平添了不少烦忧。
听到连续好几位言官上奏章责斥这些勋贵之后,欧阳竟萌生出了“一代新人换旧人”的奇妙感慨。
想当年,欧阳也是这些纨绔中的一员,只是不屑于和平头百姓们较劲,专门找那些同是纨绔的公子哥们下手。以欧阳为首的这一帮人又有些物以类聚,个个唇红齿白,英俊潇洒,结伴出游的时候,更是香车宝马,好不风流,相当地有看头。再加上他们再怎么胡闹也不去撩拨百姓,百姓们便生出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久而久之,竟将他们这伙人戏称为京城一景,有些人甚至还特意呼朋唤友地进城围观。
现如今,这些新晋的纨绔们却是有些不大讲究,互相之间争风较劲不说,还借着身份之便欺男霸女,肆意妄为,使得京中百姓很是怨忿不满。
禁卫定时巡游之后,这种情况倒是有了一定的改善。因禁卫都是皇帝陛下的亲兵,而如今的这位皇帝陛下又相当地“念旧”且有“担当”,禁卫们自觉有了靠山,做起事来自然就有胆量,凡是遇到纨绔闹事,绝对是抓起来,送衙门,没商量。
与巡街禁卫相对应的衙门又是巡察监,乃刑部下属,顶头上司名叫朱边。这人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得罪人,只要收到禁卫丢进来的纨绔,那是能怎么严苛怎么严苛,谁来说清都不好使。偏偏这人还是皇帝陛下的近臣外加功臣,真要是铁了心想整治谁,别说纨绔们的老子和爷爷没有法子,就是皇帝陛下也会退避三舍,给朱边面子。
一来二去的,吃到苦头的纨绔们便学乖了,一到禁卫巡街的时间,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不小心出了门的,也赶忙想法子从街道上消失。若是一不小心惹出事端,家里出面都捂不住了,那也是宁可去京兆府尹那里自首,也绝对不进巡察监的衙门——京兆府尹管的是平民百姓,乃是吏部辖下,做事一向一板一眼,绝不逾越,担当京兆府尹的官员得罪不起纨绔们的老子和爷爷,吏部尚书米粟也不是朱边那种做事不讲情面之人。
但至今为止,纨绔们倒也不曾犯下人命关天的大案要案。只是这京城也不能因为他们暂时没惹出大祸就任由他们祸害下去,言官们的想法也是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恳请皇帝陛下想些办法,把这些纨绔整治一下,管束起来。
在欧阳看来,收拾这些纨绔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们的老子和爷爷先给收拾掉,断了他们耀武扬威的根本。只是现在新朝初建,皇帝陛下还不好卸磨杀驴,寒了人心,这最好的法子也只能想一想便束之高阁。
至于次一些的法子,却是欧阳当年干过的,以毒攻毒,以纨绔治纨绔。
然而这法子也需要先找到合适的人选,不是想一想就能做成的。
官员那边想出的法子就比较老套了,无外乎就是把这些纨绔送进军营、书院,将其好好地约束、打磨一番,争取使他们浪子回头,幡然醒悟。
若是让欧阳评判,这法子其实有利有弊。
有利的一面自然是这法子确实有效,至少短期内有效。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若真遇到那种一门心思想要作恶的,你把他的能力培养出来,反倒会让他的恶行进一步加剧扩大,祸害的层面更深、更广。
再说,人是会长大的,即便把这一批纨绔收了监,改了性,用不了多久,又会有下一批纨绔成长起来,一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更重要的是,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是有限的,朝廷里的官职更是有数的,你把勋贵们的子弟全都培养成人才了,把朝廷有限的职位占去了七七八八,那下面的寒门弟子又该如何出头,往上面攀爬?
一个国家最怕的就是阶级固化,尤其是他们这种有着“改朝换代”优良传统的国家,若是关闭了改换门庭的上升通道,让下面的百姓绝了翻身做贵人的希望,那下面的百姓就很容易愤而暴起,把“翻身做贵人”的宏愿改换成“翻身作主人”的野望。
说白了,他们这个民族才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真正患的是别人不寡而我寡,别人均而我不均。
除此以外,固化的上层阶级对皇帝陛下的统治也是弊大于利的。
一旦阶级固化,豪门就会发展为世家,有了和皇帝叫板、与国家抗衡的力量和胆量。
这样一来,皇帝陛下再想搞什么中央集权,再想实现一言九鼎,那便是痴人说梦。
前朝和前朝的前朝的皇帝们费了老鼻子的力气才把“士族”的定义给篡改掉,将士族与读书识字重叠起来,与世家分割开来,戚云恒若是接受了官员们的提议,帮勋贵们培养人才,那绝对是脑子进了水,开历史的倒车!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留着这些纨绔,把他们的行为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但又不会彻底禁止乃至使其消失,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利用这些纨绔做支点,翘掉他们的父辈祖辈以及整个家族!
至于那些被纨绔们祸害的百姓,欧阳只能轻叹一声——
谁让你们选择做百姓呢?
要知道,这世上是没有救世主的。
当一个人把正义的标准交给别人来定义,又把判别正义的流程也交给别人来执行,那么,他最后所能得到的,必然也是别人的正义。
正因如此,当百姓把权力上交给皇帝,上交给朝廷,上交给官员,他们的命运也在那一刻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无论好与坏都只能任由皇帝和官员们涂涂抹抹。
说穿了,不过就是两个字:因果。
戚云恒也没让欧阳失望,头脑清醒地将此事压了下去,既没定下解决之道,更没说要解决此事。
期间还有官员提起兵事,认为国家已然太平,将士们也该解甲归田,回家当老百姓了。
但这人显然忘了,或者是故意忘了,戚云恒从不在大朝会上商议兵事。
早朝的时候,他兴许还会和六位尚书说上一说,到了大朝会,面对一群看过几本兵书就自以为可以指点江山的文官,他却是连提起的兴致都生不出来,更不想让文官们生出插手武事的野心。
身为皇帝陛下的旧部以及心腹,兵部尚书霍丙申对戚云恒的想法再清楚不过,他本人也不愿意将手中权力交给一群不懂装懂的半瓶水去制衡,每有官员妄议兵事,不必皇帝陛下开口,他便会挺身而出,将这些自以为忧国忧民却不懂帝心的蠢货骂到没声。
今日也不曾例外。
临近午时,大朝会终于在吵吵闹闹中宣告结束。
欧阳还记着早上的不满,戚云恒下朝离开的时候,他没像以前那样跟上,无视了戚云恒那一脸便秘的表情,转过身来,与其他朝臣一起从轩辕宫的正门离开,准备直接回家补觉。
走到半路,陆焯陆二手却凑到欧阳身旁,小心翼翼地唤了声“九千岁”。
欧阳微微偏头,很是不爽地回了陆焯一双白眼。
——叫什么不好,偏偏叫这个破封号!
被欧阳这么一瞪,陆焯却是笑逐颜开,马上凑近了一些,小声道:“九千岁什么时候有空,哥几个都想请您吃酒听曲赏美人呢!”
——再叫九千岁,当心我揍你个半身不遂!
欧阳心下郁闷,却也知道这封号是戚云恒给的,陆焯若是不叫这个就得叫皇夫,比九千岁还难听,至于其他的称呼,比如当年的欧三、阳哥、欧老大,如今却是已经叫不得了。
略一唏嘘,欧阳撇嘴反问:“哥几个是哪几个,还有谁活在京城?”
“何大,张木匠,郁骨头。”陆焯报完名字就叹了口气,“当年热热闹闹那么多人,如今也就剩这么几个了。”
欧阳却是撇嘴冷笑,“何大那家伙还有脸见我?”
当年,欧阳娶了戚云恒之后,何大虽没在行动上做出什么让人忍无可忍之事,却也没少说风凉话,之后更是撇开欧阳,拉拢了几个人,摆出绝交的架势。
“那时候,他也是年轻气盛,不知好歹。”陆焯也没忘掉当年的那些糗事,被欧阳一讥讽,立刻讪讪地笑了笑。
“二十几岁,不小了。”欧阳完全没有不计前嫌的意思。
他这人最是记仇,但凡别人对他做过什么不好的事,他到死都不会忘记,更别提原谅。
陆焯也听出来了,欧阳没有和他们叙旧的兴致,至少,不能带上何大。
陆焯当年就怕欧阳怕得跟老鼠见猫一样,如今又有了地位上的差距,连顶嘴都不敢了,被欧阳这么一嘲讽,顿时不知如何是好,一时间,连话都说不出来。
欧阳却是话音一转,“前阵子,你给我府里递帖子是想干嘛?不会就是你刚刚说的这件事吧?”
“那倒不是……”陆焯正想解释,却被宫门口的异象引走了注意。
第93章 跳梁小丑
此时;本应庄严肃穆的皇宫正门竟有一些混乱。
比欧阳和陆焯更早离开轩辕宫的大臣们并没有立刻离去,而是如寻常百姓一样聚在了皇宫门口,对着前方的什么事情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声音不高;却很是吵杂。
很明显,宫门口出了点事情。
欧阳和陆焯也不约而同地停止了闲聊;迈步朝人堆那边走去。
刚走了一半,宫门外就传来砰地一声巨响,好像放了炮仗一般,而伴随着这声巨响,数十只飞鸟凭空而现;在半空中盘旋了须臾便冲天而去;很快就化为黑点,消失在云层之上。
欧阳都被这一景象吓了一跳,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邬大邬二派飞鸟过来找他;但惊愕之后便注意到这些飞鸟都是人工豢养的白鸽;根本不是他家那些野鸟。
——谁在变戏法?!
欧阳立刻快走了几步;来到皇宫门口。
挤开前面的几排官员,欧阳便看到了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一个身穿道袍的假道士。
为什么是假道士?因为这年月的道士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这个世界的道宗乃是门派而非宗教,并不像禅宗那样有信仰就可以皈依。即便非要说个信仰什么的,道宗信的也是力量和道理,招揽弟子的时候也只要有天分、有本事的,而那些没天分、没本事的,哪凉快哪呆着去,人家才不稀罕!
身为道宗招牌的道袍更是有着极为刻板的定制,除款式外,衣领衣襟乃至袖口还有特别的暗纹,用以表征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流派、师承。
而宫门口站着的这个道士,身上的道袍明显是凭着感觉瞎做的,除了款式符合世人对道袍的认知,细节部分,没一处正确,明显就是件水货。
这个假道士的长相倒是相当地仙风道骨,至少比宫里的沈真人更有气度,更有派头,更像神棍。就骨龄判断,这人的年纪大概在四十岁上下,但一眼看去却是鹤发童颜,不知道是不是染出来的一头白发。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如今这个朝廷已经被道宗认领,其他宗门再想插手,就等于是想争夺道宗的利益,向道宗宣战。而道宗内部也知道驻守京城的是沈真人,不可能再派一个人过来跟他争风夺利。
就在欧阳打量这个假道士的时候,假道士也没闲着,对着皇宫的方向扬声道:“贫道修炼数十载,小有所成,前不久夜观天象,窥得一缕天机!贫道之所以来此,亦是天机所驱,旨在为陛下分忧解难——”
说完,假道士一挥袍袖,一股青烟立刻从其裤腿里冒了出来,飘飘渺渺的,远远望去仿若腾云驾雾一般,倒也很是好看。
等这些青烟消失之后,假道士再次扬声高喊,说的话倒是与之前那句一般无二,明显就是想要引起皇宫中人的注意,最好将皇帝陛下也吸引出来。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大概也是因为散朝的时候,宫门口人多眼杂,守门的禁卫未必会直接上前撵人或者抓人。
欧阳不知道这个假道士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背后是否有人指使,但这事也算是戚云恒自己酿出来的苦酒——
谁让他在祭祀的时候,用沈真人搞出那么一套把戏?
这事一传出去,天下的神棍迟早会像闻到肉味的狼一样蜂拥而至。眼前这个假道士不过是个开始,若是处置不当,产生不了足够的威慑,后续的麻烦就会接连不断,以至于让麻烦更加地麻烦。
夫妻一体,欧阳自然要为戚云恒分忧。
再说,处理这种家伙本就是欧阳的专长,他出面,也好过戚云恒亲自出面。
目光一扫,欧阳便迈动脚步,来到一名禁卫的身旁,伸手将这人腰间的宝剑抽了出来,拎着宝剑就朝那名假道士走了过去。
被夺了宝剑的禁卫大吃一惊,但欧阳的动作太快,他根本来不及阻止,接着又发现这是皇夫九千岁,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陛下的贵人,立刻把想要夺回宝剑的念头从脑海中摒除,微微抬起的脚掌也赶忙落回了原地。
宫门处的其他人也注意到了欧阳的动作,有的不明所以,有的虽然猜到了欧阳的打算,却又因为难以置信、惊恐胆怯、看热闹不嫌事大等方面的原因而没有上前阻止。
于是,一大群官员以及等着接官员回府的下人奴婢,还有守门的禁卫便眼睁睁地看着欧阳手提宝剑,来到那名正准备再次施法的道士面前,无视这人满面的愣愕,放大的瞳孔,举起宝剑,刷地一下,朝道士挥了过去——
白光一闪,赤红的鲜血便从道士的脖颈处喷涌而出。
一颗圆滚滚的头颅亦随着剑锋高高飞起,画出一道弧线,砸落在宫门前的石板地上。
片刻之后,没了头颅的身体也失去了重心,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宫门口顿时一片寂静。
但紧接着,欧阳身后便又传来了好几声重物落地似的闷响,却是有好几个人受不了这样的血腥场景,硬生生被吓昏过去。
欧阳没有理会面前这个已经变成尸体的假道士,也没去关注那些吓昏的官员,将手中宝剑往后一扔,使其落回到被他拔取了宝剑的那名禁卫的脚下,并对这些禁卫说道:“若是再有这种装神弄鬼的家伙出现,别傻站着,先过去把他们的脑袋砍了——砍不死的,再报与陛下;砍死的,直接丢城外乱葬岗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