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恨刀-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不来倒好,这一来,也给他们抓住了,再难逃掉。”传志摸摸后脑,蹙眉道,“想来你那师妹也不晓得他们人多势众,厉害得紧。不过王公子一时半刻也不会拿你们怎样,先养伤要紧,等到了苏州,总有机会逃走。”
清宁微一点头,垂下眼睛道:“我信你的。”
传志笑笑,看看窗外天色,同两人商量交替守着清欢,他好言相劝,秦筝冷言冷语发作两下便作罢了,她也委实累了,交待过两人如何照应清欢,伏在桌上片刻便沉沉睡去。传志取了薄被给她披上,劝清宁去睡。清宁不肯,两人推让许久,她才红着脸答应,临睡前,看清欢神态安然,秦筝又睡得熟了,忽轻声问:“秦姑娘说你走不得路,你受伤了吗?”
传志笑道:“筝儿已给我治好了,不妨事的。”
清宁笑笑,以手支颊撑在桌上,掩目睡去。
这日遇到的事太多,传志坐在塌边苦思冥想,睡意全无,时而揣测王雅君所言可信几分,时而挂念岑青,不知他伤势如何,时而想夫人儿女都给人软禁在此,南华剑派恐怕为人掣肘,时而又想起红蕖,两人说好要里应外合救人,怕是难得很。他一边想这些过去他从未想过的复杂的事,一边按白日里常不逊教他的法子将内力流转,到了后半夜,身体暖洋洋的,也不觉寒冷。末了天已蒙蒙亮,他才觉得困倦,叫醒秦筝照料清欢,自己将阿笙的竹杖抱在怀中,倚在一旁睡去,临睡前昏沉沉想:他一定还活着,那便再好不过,其余的事,既想不明白,往后再想也不迟。
睡不足一个时辰,传志便给人吵醒了,抬起眼睛。秦筝不在房中,郑夫人坐在床榻边揽着女儿,望着儿子轻声啜泣。清宁倚在她怀里,低声讲些一路见闻,又安慰她清欢的伤势并无大碍。郑夫人一心一意都在儿女身上,并未看向传志,倒是清宁听见响动,朝他望过来。
传志冲她点点头,轻手轻脚退了出去。合上门,脑袋里恍恍惚惚的,便坐在台阶上发呆,心道:若爹娘还在世,也会这样疼我、抱我吗?他想着那幅画面,不禁笑了,笑完又有些不好意思,他已十八岁了,个子也不小,还缩在母亲怀里,恐怕不怎好看。
“一大早也不吃东西,坐这里思春吗?”传志循声抬头,常不逊正坐在屋顶喝粥。他一手端碗,一手拎了袋馒头,信手一甩,便有两只馒头朝传志迎面飞过来。“也难怪,一个暴脾气小姨子,一个娇滴滴大小姐,换做是小生,也要苦恼一阵子哩——对咯,之前同你一起卖药的那个,也是个美人坯子,再长几年定是个祸害。”
传志慢吞吞啃着馒头,啃到一半明白过来,正色道:“你不要胡说,筝儿是我妹妹,郑姑娘和小红都只是朋友。我心里,只肯要阿笙一个,旁人谁也不行。”
常不逊仰头把粥喝完,咂咂嘴笑道:“难不成,你想要堂堂青石山少主做你的妻子?”
传志垂眼想了一会儿,面上露出很温顺的笑容来:“那倒也很好。”
“你们这些小孩子,整日里儿女情长,才没得出息。”常不逊啧啧两声,拔出刀起身,“上来,小生瞧瞧你的功夫。”
传志纵身跃上屋顶,一刀一杖同他过招。这老宅常年少有人住,年久失修,脚下稍一用力便会踩碎几块瓦片,咔啪作响。二人轻功都是一顶一的好,在上头翻转腾挪,除去武器破空低鸣,刀杖相交,再听不到其它声响。传志全神贯注,时时留意常不逊刀势步法,很快能学为己用,反攻其身。常不逊起初尚让他几招,打到兴起便不管不顾,来势汹汹,招招尽藏杀机。
两人以快打快斗了两百余招,传志力不从心,接连后退,脚下慌乱,身子一歪便倒在瓦上,顺着屋顶斜坡骨碌碌滚落下来。常不逊急纵上前,一手拎他后领将人提起,还未开口嘲讽,便听前院一阵喧闹。
两人相视一眼,传志正待抬脚,常不逊手腕一转将他挟在胁边,三两步奔向前院。传志不及挣脱,想骂他几句,却不知骂什么好,待他想起秦筝那句“无耻”,常不逊已将他放下,两人站在了前院屋顶上。身边站了十来个弓箭手,皆开弓搭箭,正对着院中数人。另一侧的屋顶上,吴应简默然而立。
院中约莫七八人,身穿白衫,为首的中年人面色冷峻,正是南华剑派掌门人郑竟成。传志瞧见红蕖也在几人当中,知她无恙,稍稍松了口气。
郑竟成眼见传志如何给常不逊拎来,又看两人并肩而立,怒目斥道:“我将夫人女儿托付给你,你便是这般照顾的吗!你这小杂种竟敢跟贼人勾结,暗害我南华剑,好大的胆子!”
传志心中有愧,并不答话,倒是常不逊拍拍传志脑袋,朗声笑道:“郑掌门,彼时你答应秦笙护送尊夫人与杜姑娘上路,秦少爷前脚走,你后脚便派了人跟着,既然一开始便不信人家,人家又哪来的失信于你?再说,那日尊夫人被掳走,贵派弟子可眼睁睁瞧着呢,他今日可来了?小生倒要问问,是谁拼死在救你师娘呦?”
他话音未落,郑竟成身侧两个少年便脸色煞白,面面相觑。
常不逊故作讶然,摇头晃脑:“呦,这般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弟子,一个不够,原是两个?郑掌门,师门不幸,师门不幸,可要小生为你清理门户?”
郑竟成冷面铁青,给他说得哑口无言,只得负手而立,怒道:“你是这里主事的?敢问郑某哪里惹了阁下,要将我妻女困于此地!”
常不逊打声呼哨,懒洋洋坐下,抽出饮血刀甩了两周:“多谢郑掌门抬举,小生可不敢掠人之美,能将南华剑派掌门人玩弄股掌之间,岂是咱一个破落刀客做得到的?”
郑竟成一张脸白了黑黑了青,额上青筋高高乍起,鼻间冷冷一嗤,默不作声。传志听到他衣袖下双拳咯咯作响,又看常不逊气定神闲,三言两语便说得一代掌门人颜面尽失,暗觉好笑。他晓得常不逊明知郑竟成担心妻儿不敢妄动才如此无礼,却也不怎同情郑掌门,一来他对南华剑、郑竟成夫妇全无好感,与常不逊反倒亲近些,二来到底少年心性,见郑竟成恼羞成怒,只觉好玩。他过去与阿笙在一起,见阿笙不顾礼节待人傲慢,也不会指责劝诫,反觉那副模样又好看,又可爱,令人喜欢得很。
传志想到阿笙,终是禁不住笑了,好在还记得顾忌郑掌门颜面,抬手挡住了嘴。红蕖在院中望着他,也轻轻笑了,她知道唯有想起阿笙时,传志才会那样笑。他垂着眼睑,眼梢微微翘起,褐色的瞳仁像是被泉水化开了,柔柔地望着某个地方,整个人都软绵绵的,很放松的样子。每当这时候,传志就好像被一个看不见的方盒子装起来,和旁人隔绝了似的,那个盒子里除了阿笙,谁也进不去。
郑竟成也瞧见了他在笑。他周身都被喷涌欲出的愤怒笼罩了,真气在鼓胀的肌肉间流转,有风吹过,他的衣衫却纹丝不动。
常不逊察觉到他的杀意,稍稍坐直了些,五指握紧了刀柄。南华剑的弟子们同他一样,都将手按在了腰间剑柄上。屋顶上的十几把弓已经拉满,吴应简也张开了他的弓。
便在这一刻,众人听见一道优游华贵的声音:“郑掌门前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在下王雅君,已在花园略备薄酒,还请掌门人赏光一叙。”
王雅君自屋中款款走出,手中握着一柄折扇,虽着布衣,却气度不凡。孙伯良垂手立在其后。话音将落,吴应简略一颔首,屋上弓箭手便悄无声息退了下去。
郑竟成冷笑,拂袖朝花园走去。余下南华剑弟子正待跟上,却被孙伯良拦下:“王公子要与郑掌门谈的事,越少人知道为妙。”
郑竟成接连颜面扫地,听罢此言更是恼怒,对弟子怒道:“我还怕他不成?在这里乖乖等着!”自随王雅君去了。
孙伯良微微一笑,举目朝常不逊拱手道:“这几位南华剑弟子都是贵客,还请不逊老弟好生招待。”
待他三人去了花园,传志见几个南华剑弟子个个愤愤不平,面露怨色,也不好同红蕖打招呼,附在常不逊耳畔低声问:“王公子要同郑掌门讲什么?”
常不逊两手一摊,伸了个懒腰向后一躺,闭了眼睛。传志后知后觉,明白这问题太过愚蠢,只得罢了。看一眼院中众人,想问他打算如何好生招待,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
过了一个时辰,王雅君亲自将郑竟成送回前院,又吩咐下人将郑夫人母女请来。郑竟成始终黑着脸一言不发,直到清宁搀着郑夫人出来,面色才有所缓和。他将二人上下打量一番,上前对清宁道:“你娘哭了?”
“是,哥哥昏迷未醒,娘哭了很久。”
郑竟成蹙眉,搀起夫人手臂,抬起袖子似想给她擦泪,尚未碰到她脸颊,便停了下来,要她二人到背后去。清宁微怔:“这便要走吗?”
郑竟成冷哼:“你还想多住几日?”
清宁摇头,喃喃道:“哥哥还在。”
王雅君笑道:“郑姑娘莫担心,令兄身受重伤,不便赶路,有大夫一路照顾,到了苏州,定将他完完好好地送回贵派。”
清宁迟疑,回头看一眼传志,咬唇不语,小心扶着母亲朝外走。郑夫人自与传志相遇,犯了失魂之症,便时时心神恍惚,精神萎靡,此时又逢儿子重伤悲痛过度,旧病发作,双目失神怔忪,任由清宁搀着,谁知走得几步忽一阵抽搐,猛然推开清宁,扑进郑竟成怀中,尖声道:“欢儿病了,你怎能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你好狠的心!他一个人,呆在这种地方,他会害怕的,我要留下陪他,你让我留下陪他,师兄,你怎能让他一个人?”
说着便要踉跄着回去,郑竟成一把攥紧她手腕喝道:“你莫胡闹,欢儿岂会有事!”郑夫人却充耳不闻,锤他胸膛,又抓又咬,想将他五指掰开,口中高声咒骂,颠三倒四是些“好狠的心”、“我的儿子”之类的话。
众目睽睽,郑竟成给她气得没办法,瞥见王雅君等人微笑着看笑话,更是恼羞成怒,一掌挥在郑夫人脸上,吼道:“闭上你的嘴,胡说什么!”
这一掌不晓得用了多少力,打得其他人都怔在当场。夫人披头散发,脸颊红肿,呆呆望着他,眼泪倏然滚落下来,嘴唇不住颤抖,似想要说话,又说不出。她两手捧在心口,紧紧攥着前襟,颓然跪倒在地,喉中嘶嘶作响,痛苦之极。
王雅君轻咳一声,挥挥扇子笑道:“夫人既担心儿子,不如一起留下,郑掌门还请放心。”
郑竟成脸色灰白,并未答话。
清宁见状,上前道:“爹爹,娘不放心,我留下照顾哥哥可好?”
郑竟成瞪她一眼,又垂目凝视妻子,再看向王雅君,隐忍怒气道:“莫忘了你的承诺。”
“自然。”
郑竟成长叹一声,转望着清宁,自怀中摸出钱袋,给她倒些银两,看她好好装起来,才将女儿再三瞧了瞧,问:“这几个月在外头,有没有人欺负你?”
清宁摇头,眼里顿时蓄了泪。
郑竟成又问:“胳膊受伤了?”
“是,不妨事的。”
“那便好。”郑竟成俯身抱起夫人,叹息道:“你不要怪爹爹心狠,倘若可以,我岂会将你哥哥一人丢在这里。”
清宁摇头道:“我懂的。”
“好生照顾你哥哥。”
清宁说是。
郑竟成点头,再无它言,抱着夫人同一众弟子去了。
王雅君将折扇一合,抬头望望天色,笑道:“该用午膳了,郑姑娘回房,好好歇歇罢。”
清宁也不瞧他,兀自回去。传志远远看见她一张如玉的脸上尽是泪水,慌忙追上前去,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只默默跟在她身后。常不逊哎呦一声,拿袖子遮上脸,自到厨房找储忠义去了。
传志随清宁一路回到后院,甫一进门,便听秦筝在屋里嚷道:“再乱动,我就一刀扎死你。”
“我还怕你不成?有本事便扎呀——妈的臭丫头你想弄死我!”这道声音,是郑清欢的。
“弄死你,姑娘倒真是不敢,弄个半死如何?姑娘总还给你治回来便是。”
听秦筝话音得意,传志微微一笑,又觉对不住清欢,忙对清宁道:“你不要担心,筝儿嘴巴厉害,心倒是不坏,她是个好大夫,从不杀人的。”
清宁叹息一声,幽幽道:“秦姑娘是救过我兄妹的命,又对我娘有照顾之恩,我岂会怨她?方公子,你心里,我竟是个知恩不报的恶人吗?”
传志面上一红,连连摆手说不。他口齿本就笨拙,与秦筝、红蕖这些伶俐的姑娘相交,倒不觉怎样,遇上清宁这般温婉幽怨的,便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回想几番对谈,似乎都惹得她不快,更是急得面红耳赤,百口莫辩。
清宁见他慌乱,忽轻声一笑,柔声道:“我知道你的,是我不好,故意说些要你为难的话。”
传志不懂她为何态度忽变,只诺诺应了。
里屋清欢与秦筝吵得愈发凶了,清欢高一声低一声地喊痛,骂她是个庸医,没本事的江湖大夫,秦筝反唇相讥,嘲讽他是个哭哭啼啼的姑娘,一点疼也忍不得,不是个好汉。
清宁立在门外静静地听,也不进去,传志自不敢妄动。他心里,总有些怕她,许是因为她同郑夫人有几分相似,高高在上的,凛然不可犯。
“秦姑娘医术真好,哥哥听起来好多了。”
“那是自然,她师父便是天下最好的大夫。”
清宁垂眸一笑,半晌,又喃喃道:“留下来,我是心甘情愿的。”
传志道:“你们兄妹感情真好,可惜我没有兄弟姐妹,不知道到底是怎样。对啦,咱们要一道去苏州,筝儿同你一样都是做旁人妹妹的,但愿她能学得你一分对哥哥的好,阿笙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清宁笑着说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
清欢昏迷一夜,高烧刚退,醒来便撑着一张煞白的脸同秦筝吵得不可开交,待清宁推门进来,话头一转,起身急道:“娘怎样了?”这一起牵动箭伤,疼得一声低呼,秦筝在床边以手支颊偷笑,也不搀扶。清宁忙要他好生躺着,将事情一一说了。清欢听罢,眼珠溜溜一转,奇道:“这姓王的到底什么来头,爹爹何以忌惮至此?”
传志道:“你们的性命都在王公子手里,他当然不敢妄动。”
“呸,我南华剑派何曾这样被人羞辱过?便是拼了性命,也断不能受这腌臜气!”清欢啐道,“爹爹平时把谁人瞧在眼里过?今日竟给姓王的这般欺辱,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清宁垂眸不语,秦筝笑道:“还不是怪你不济事,给人家打昏了半日。”
“分明是你医术太差!”
“哼,分明是你先本事不济给人家打伤的!”
两人又凑到一起,眼对眼鼻碰鼻吵得面红耳赤,传志摸摸鼻子,看向清宁。哪想清宁呆坐着,似有满腹心事,他也不好讲话了。
清欢一拍胸口:“那是他黑灯瞎火放暗箭,岂能怪到我头上?若是堂堂正正的打,来几个小爷也不怕他!”
“要不是你们黑灯瞎火鬼鬼祟祟闯进人家院子里,人家会放暗箭?功夫差便老老实实承认,姑娘也算你是条汉子,现在跟羊羔似的躺床上任人宰割,还瞎吹牛,你羞不羞啊?牛皮都吹爆了,羞羞羞!”秦筝鼓起脸,手指着腮帮子笑话他,全不知自己像个七八岁的娃娃。
“要不是他抓了我娘,鬼才进这破院子呢!我南华剑的宅子不晓得要气派多少!”清欢气急,目光将秦筝上下一扫,得意道,“也就你这般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丫头,见那姓王的阔气,就见钱眼开,一心替他做事说话了。有医术又怎样,还不是为虎作伥?”
秦筝一愣,秀眉微挑,拔出匕首猛擦过他耳朵插在枕上,咬碎了一口银牙:“要不是师门有令,姑娘今天非杀了你不可!你无耻!禽兽!败类!”说罢拂袖便走,将房门甩得震天响。
两人翻脸太快,待人都走了,传志才回过神匆匆去追,到门口又扭头望着清欢,蹙眉道:“郑公子,我知道你恼我没有保护好你娘,还恼我昨日没有帮你,那与筝儿又有什么干系?她与你们非亲非故,这些天却一直尽心尽力照顾你娘,昨天又照顾你,你怎能这样说她?未免不讲道理。”
这话如火上浇油,惹得清欢更是不快:“你在教训我?”
传志淡淡瞥他一眼,兀自出门去了。
屋里只剩下兄妹二人,不待清宁开口,清欢便冷哼一声:“你也要教训我?”
清宁叹息,为他倒了茶水,温声道:“今日丢了颜面,你心里闷,我知道的。”她给他盖好被子,摸摸他额头,一手轻轻拍着他后背,像是母亲在安抚孩子。
清欢默然,又将那把匕首拾起,在指间玩了两把,垂下眼睛:“我们得赶快逃出去,宁可死,我也不要当人家威胁爹娘的筹码。”
“莫说他们有十来个弓箭手,便是昨夜那个使刀的,你我二人都敌不过,怎生逃法?”
清欢挑眉一笑:“姓王的恐跟你一个想法,还怕逃不出?”
清宁点头,愣了一会儿又问:“方公子和秦姑娘呢?”
清欢把匕首收进袖中,对妹妹笑道:“当然要一起走,那小子是你的心头肉,岂能把他留在这里?便是绑也要将人绑走。我都想好了,咱们先找个安静的地方,你俩拜堂成亲,再一同去苏州,英雄盟会上昭告天下。到那时候,爹爹既不会逼你嫁给姓周的,他也不敢跟别人跑了,两全其美,你看如何?”
清宁脸上一红,连连摇头:“方公子心里没有我,这行不通的,我也不想强迫他。”
清欢嘻嘻一笑:“我只问,你想不想嫁给他?”
清宁咬唇,沉默许久,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点头。末了,连颈子都红了一片,起身低声道:“我去将方公子他们找回来,这些事,要慢慢商量的。”
清欢却拉住她,叮嘱道:“你只说我要同秦姑娘道歉便好。”
清宁略有迟疑,又想到逃亡一事何其困难,恐怕要从长计议,不急一时,便点头应了。掩门出来,想起哥哥那句“想不想”,顿时有些痴了。
细细数来,她与传志只见过三次面。第一次,传志识破哥哥的暗器,救了那可怜的少年人,两人同桌吃饭,他借走了她的手绢;第二次,哥哥被南宫晚樱偷袭,传志不顾性命相救,三人并肩而战大闹青虎门;第三次……她想起昨夜,她与常不逊缠斗,被骇人杀意压迫,本以为要丧命于此,却听到传志声音,更是被他亲手救下。虽说夜色昏沉,看不清楚彼此面容,她却记得那人的胳膊怎样揽在她肩上,记得她怎样在慌乱中抱紧了他的腰。
那只是很短的一瞬。
然而对这个自幼长在闺门、情窦初开的少女来说,这一瞬好像就此生根发芽,此后都要在她一生中回荡不息似的。
她的脸更加红了,胸膛起伏不止,抱过他的手臂热得厉害。她长长舒了一口气,心事重重去找传志,连有人端着饭菜送进院里,招呼她来吃,都没有留意到。被她甩在身后的储忠义一跺脚,气得破口大骂:“奶奶的老子顿顿做好了端过来,一个个还不知道吃,真他娘当爷爷是伺候人的奶妈子!”
常不逊揽过他肩膀嘻嘻一笑:“小丫头的心事,储兄你不懂,可惜,可喜。”
储忠义将汤勺在碗里搅得咣咣响:“可惜啥,又可喜啥?”
常不逊啧啧两声,摇头晃脑:“可惜小娃娃痴心错付,往后不知掉多少眼泪;可喜储兄不晓得这人间最苦之事,省却一桩烦恼——今早不是吃过了?”
他莫名转了话头,储忠义也不觉奇怪,嘿嘿笑道:“咱吃饭的本事,不好跟老弟你说。”
常不逊推他一掌,拂袖跳上屋顶:“小生左右不吃便是,出去打个牙祭,劳烦储兄帮忙看管看管。”说话间便没了踪迹。
清宁自不知有人在背后担心她的眼泪,听到前头树下有人轻声细语讲话,正待上前,却见那两人抱在一处,正是传志与秦筝。她吓了一跳,忙躲进一旁矮木丛中,偷偷望着两人。但见秦筝将脸埋在传志怀里嚎啕大哭,口中又骂又嚷,传志温言软语地安抚,面上满是爱怜之色。她听不清两人说了什么,只觉将才还暖洋洋的身体一时间如坠冰窟,便坐在地上发呆。
过了好大一会儿,传志安抚好秦筝,两人一同回来,才瞧见她。传志道:“你在这里做什么?眼睛怎这样红?”
清宁慌忙起身,垂下眼睛,福身道:“我哥哥知道他做错了,要我请秦姑娘回去。我见你们有话在说,想坐下等一会儿,哪想,想起了父亲母亲,便忍不住哭起来,让两位见笑了。”
秦筝冷笑:“谁要他请了?姑娘已想通了,师门有令,但凡他人有求,不论好坏黑白,医者皆一视同仁。我救他,只当救了个王八蛋,稀罕他感恩道歉哩!”
传志失笑,揉揉她头发:“你心里明明不这样想。”
秦筝挥开他手,刻意走快几步,头也不回:“除了哥哥和云姨,谁都不许揉我头发。”
传志笑道:“将才我也揉了呀。”
秦筝鼓起脸扭头瞪他一眼:“那是拿你当我哥哥呢!”
这话听在传志心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