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子胥长卿-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孙长卿唱道:“山有扶苏,隰(xi)有荷华。有美一人,名曰子胥。”
  伍子胥鄙视之: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但见长卿。”
  讲述春秋时期伍子胥和孙长卿之间的传奇故事
  PS:1,不架空,文慢热。
  2,全文免费。
  3,十年看文,一朝试水。新人新文,请多交流!
  内容标签: 强强 天之骄子 励志人生 史诗奇幻
  搜索关键字:主角:伍子胥,孙长卿 ┃ 配角:阖闾,夫差,范蠡,西施,清扬,专毅 ┃ 其它:

第1章 楔子(修)
  那一年,在楚国兴盛了四代的伍氏一族被楚王所灭,唯有伍家嫡次子伍子胥一人逃出,逃亡路上,伍子胥立了个誓言:
  他日,我必覆楚。


第2章 夜宴(修)
  公元前515年4月,吴国。
  夜深了。
  白白的月牙儿在湖中投出一弯倒影,杜鹃在巢里安眠,深红的木棉花被夜间的雾水打湿,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片凝滞的鲜血。
  吴国公子光的府邸里依旧热闹,上百只烛火交相映照,大厅通明又温暖。俎案上,数十只青铜鼎冒着腾腾热气,客位前按照礼制摆满了不同的食物——左边放带骨头的肉,右边放切好的大块肉,酱醋放近处,细切的脍肉放远处,稻饭放在左边,羹汤放在右边。侍者静立在青铜俎案旁,拿着长竹筷为客人夹取食物。欢快清脆的歌声中,身着绿裙的八名舞姬带着面具,在前方随节拍而舞。
  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动作流动中尽显水乡女子的婀娜,一曲终了,尊位的客人斜倚到榻上,摇着酒樽心不在焉地说了声:“赏。”
  “谢大王!”
  舞姬们欢喜不尽,躬身退下。
  这位大王——吴王姬僚,晃晃手里的酒,却再也没喝下去,不知为何,姬光离席之后,他就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他摸了摸身上的硬铠,入手的冰凉多少让他安了心,宴厅里的都是多年心腹,绝无背叛可能,外面更有上百名亲兵,从王宫一路排到了公子光的府邸门前。这种阵势,恐怕即便姬光有什么歪心思,也决计不会挑今晚下手。
  苍鹰不盯无缝的蛋,眼下这座府邸里里外外都被亲卫们盯死了,就是个无缝的蛋,姬光再怎么有本事,又能怎么下手呢?
  姬僚反复验算半晌,最终压下了那抹心悸。
  姬光啊,一个手下败将,能翻出什么浪花?十一年前,他能击败姬光夺得王位。十一年后,他就能削了姬光的兵权,压地姬光翻不了身!
  姬僚将手中酒一饮而尽,悠悠吐出口长气,指着煮好的虾脍道:“这道菜不错,丁水,你去给王弟送过去,让他趁热吃。”
  “诺。”
  。
  丁水端着菜去寻姬光,走过一截截的柱廊,柱廊两边都是姬僚从王宫里带来的亲卫,手持铁矛,身披铠甲。
  丁水知道,站在这里的都是亲兵中的精锐。
  没办法,虽然大王和大将军是亲的堂兄弟,但大王在削大将军的兵权,大将军面上配合了,可谁也不知道大将军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毕竟在大王继位后,军权是一直握在大将军手里的,到如今已握了十一年。
  因此大将军当着百官的面邀请大王来家里赴宴时,大王同意了,但今日却是带着精兵和武器来的。
  丁水来到了主屋前,恭敬道:“将军?”
  “说。”
  “大王尝到一道虾脍,觉得味美,特意送来让将军趁热尝尝。”
  门吱呀一声开了,丁水抬眼看过去,姬光大刺刺地坐在垫子上,露出一只用白色纱布包得严严实实的脚。
  “王兄真是疼我!”姬光大笑,向丁水招手:“快端过来让我尝尝!看看王兄赏的,跟我平常吃的是不是一个味?”
  丁水快步端过去,姬光抓了一把,冲丁水露出满口白牙:“来的路上,你偷吃了吗?”
  “没有没有。“丁水连忙摇头:“小人绝对没有。”
  “太可惜了!”姬光拍着丁水的肩,亲热道,“端了一路,一口都没吃到,这算什么事嘛?!来尝尝。”
  “多谢将军美意,不用了。”
  “怎么着?嫌弃我府里的菜?”姬光忽然沉下脸。
  “不不……”丁水推辞着,忽然看到姬光的脸色,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嘴里的话戛然而止。
  这位将军以他的冷酷无情、神鬼莫测闻名于吴国,真惹恼了他,自己有几颗脑袋供他砍的呢?
  认清现实,丁水缩了下脑袋,捏着虾脍默默地吃起来。
  姬光眨眨眼睛,兴致盈然道:“好吃吗?”
  “好吃。”
  “哈哈,那就都给你了。”姬光亲热地搂住丁水的肩,拍打着。
  “小人谢将军体恤。”
  丁水被姬光按着,也就没有看到,他背后的书架旁,消无声息地出现了一个青衣白发的男子。
  姬光以目光询问。
  “如何?”
  伍子胥点头。
  “顺利。”
  姬光无声地咧开嘴唇,低下头,搂着丁水的肩,低声哄道:“吃那么快做什么,慢慢儿吃,没人跟你抢。”
  ……
  “……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你的酒浆甘醇,你的肴馔香美,你哪里是外人?你是我亲爱的兄弟……
  伴着乐师的歌声,亲卫近前报禀:“大王,鱼炙做好了。”
  “呈上吧。”
  屋子里的鲜香味浓了起来,姬僚看着那膳夫把木盘举高过头顶,低着头一路跪着膝行到俎案前,烛光照耀下,金黄的烤鳜鱼上散落着小圈绿葱、段状秦椒,几朵鲜采的白樱在灯火下闪耀着露珠的水润光彩。
  “这臭鳜鱼的腥味,你怎么处理得?”
  “回大王,把活鱼放在盐水中清洗半个时辰,再敲晕鱼头,从鱼鳃处放血,就好除腥。”
  “寡人怎么闻着还有辛夷花的味道?”
  “大王……大王英明,小人涂了些磨碎的辛夷花粉,能显鱼香。”
  “抬头。”
  膳夫抬起头,他进宴厅前通过了层层检查,搜身,换衣,现在身上穿的是王卫发的白褂,几不蔽体,他的脸、脖和四肢都黝黑粗糙,但身上却白皙发亮。
  这是水乡人常有的特点。
  膳夫有些不安,露了一个憨厚讨好的笑。人说相由心生,很容易看出,这是个老实、勤恳、可能还有点胆小的中年男人。
  姬僚只瞥了他一眼,就移开了目光。
  这种人太普通了,没有多看的必要。
  “菜放这吧。”
  从进厅到现在,专诸能终于直起身子,他探起身,恭恭敬敬地把鱼放到姬僚身前的俎案上。
  姬僚漫不经心地拿起竹箸。
  白光闪——
  一柄小巧锋利的短剑从鱼腹中破出,精准地刺进铠甲上玄铁片间的细隙,刺进姬僚的软甲,刺进蚕丝的里衣,刺进姬僚的心脏,没柄而入,穿胸而出。
  三年功夫,专诸成了烤鱼的高手,蒙着眼睛都能刺中草人的心口,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今天,这一瞬,一千一百多个日夜的播种结出了甘美圆满的果实。
  姬僚看着鲜血从心口涌出,张张嘴巴:“你……”话未说完,他就倒了下去。
  “嘶嘶,”几乎在同一时,姬僚身后的甲兵也随即地将长戟刺出,专诸身上登时被刺穿了,哨声响起,宴厅里人们吵嚷着乱起来,但这与他已经无关了。
  专诸倒在地上,无声地露出最后一个笑容,样子憨厚。
  。
  主屋里,哨声响起,姬光一剑结果了丁水,伍子胥转动书架上的机关,三百名甲兵从暗室里应声而出。
  “姬僚已死,给我杀!”姬光吼叫着。
  “杀!”三百名甲兵奔跑着杀出。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章 可能有点枯燥,后面会越来越顺的。


第3章 季子(修)
  “我没有爹了。”
  “我也没有啊。”
  这声音平静又温煦,像是这暮春四月的太阳,专毅停下手里的动作,慢慢把拨弄蚂蚁的荨草往手上缠了几圈,吸吸鼻涕,扭头去看身后的人。
  这个男人,你看不出他有多少岁了,因为他看起来很年轻,但头发已经全白了,他的目光深邃,像是经历了很多,但他的体型却高大挺拔,一点也看不出颓态。
  他站在那里,穿得是农家的青色麻布短褐,但专毅从没见过别的人能把这衣裳穿得这么好看,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干净合适。
  他看着你的时候,总是很认真地在看你,仿佛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正在做一件最重要最了不起的事情。
  专毅咬着牙,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
  伍子胥开了口,醇厚的声音流淌在空中,带着星星点点的沙哑。
  “难受就哭吧。”
  像是开了闸的水坝,专毅“哇——”地就哭了出来。
  伍子胥的手落在他的背上,沉默地拍扶。
  专毅哭累了,最后莫名其妙地睡了过去,醒的时候已到了自己家中,专毅翻身下榻,汲着鞋出去,他娘照旧在河边拿着干丝瓜穰刷碗,看着他过来,手不知道往哪里搁:“啊,毅儿,你醒了。”
  “阿妈,我怎么回来了?”
  “你伍叔叔抱你回来的。”
  “伍叔叔呢?”
  “今天季子回程,他去接季子了。”阿妈站起身,蹲了太久眼前发黑:“毅儿,你饿了没有?饭一会就好了,你去屋里先拿几个枇杷吃着啊。”
  “季子回来了?”专毅一溜烟跑了:“阿妈,我也先去看季子,饭等我回来再吃。”
  “哎毅儿……”她晃晃脑袋,专毅已经跑远了:“毅儿,你早点回来啊!”
  “知道了!”
  ——
  “季子!”
  “延陵季子!”
  时至午时,季子的车队进了城门处,沿街百姓高声欢呼起来,将手里采来的各色野花向季札车上抛洒。季札站在第二辆车上向欢迎他的人群行礼致意,他头发花白、面容清癯,举止间从容不迫,带着抚慰人心的长者风度。
  季札,他是整个吴国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
  最开始,先王寿梦有四个儿子,最属小儿季札贤能,寿梦便想把王位传给季札。
  这等情况诸侯国都有过,但难得的是:季札的三位兄长,下面的大臣百姓,也没有一个人反对,均属意季札继承王位。
  然——公子季札认为长幼乱序、不遵礼制乃是政权动荡之根源,故而坚辞不受。
  先王寿梦临终前仍然放不下此事,寿梦的大儿便想出了个主意,老幺季札不是最守礼吗?那我们兄传弟及,严格遵从周礼的规矩,长兄传次兄,一步步把王位传到老四季扎手里,到时候老四还能不受王位吗?
  得子如此,父复何求啊!
  于是,寿梦老怀甚慰,阖上眼睛放心地撒手西去。
  然后,绝世罕见的一幕出现了,吴国的大儿继承大统,不立太子。十三年后大儿去世,把王位传给二弟,二弟又把王位传给三弟,三弟临终一再嘱咐,要把王位传给了季札。
  但是三弟去世后,各位大夫赶到延陵去请季札,季札仍道自己志不在此,被逼无奈之下做老农打扮,躬耕于田野,以示自己不能得用。一国不能无主,三弟之子姬僚趁此良机,登上王位。
  而大儿的长子——公子姬光当时在边境驻守,待到他接到消息匆匆赶回时,姬僚登上王位已近两月,局势安定,无法回旋。
  从此,姬僚和姬光这对堂兄弟开始了十一年的暗斗,三年前,伍子胥向姬光推荐了专诸,姬光着手修筑暗室,一年前,姬光利用时机将季札等人都派遣出去,半个月前,姬光宴请姬僚,使专诸刺僚!
  季札本来在出使他国,听到吴国的消息后匆匆返回,今日才抵达都城。
  人群越聚越多,车队行驶速度极慢,伍子胥骑着马在前街开道。漫天花雨之中,有东西直直朝着伍子胥扔来,伍子胥凌厉一抓,触感有异,皱着眉头摊手看去,是朵含苞欲放的红色芍药。
  半开半合,正是欣赏芍药的最好时候。
  《诗》里说,“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上巳节,男女约会之后,女子常会送朵芍药以作临别礼物。在她们看来,芍药有个挺缱绻的意思:我愿与你结下恩情,并期待下次相遇。
  伍子胥回头看向酒馆的窗子,不见人影。
  这花不知是给季子的,还是给谁的,固然拿着不便,但更不便当众扔了。伍子胥微笑着环视了一圈人群,然后走过去,将花送给人群中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
  小丫头眼睛瞪地浑圆,惊喜地接了过去,伍子胥以为这件事完了,然后就见那丫头似乎记起来了什么,捏着衣角拽了两下,然后行了个成年女子才作的礼节:“奴家~谢谢郎君~~”
  这情意绵绵的语调、一拖三摇的尾声,用上这奶声奶声的小妮子的嗓子……伍子胥的眉毛狠狠地抽了一下。
  伍子胥僵着脸微笑,点头,转过身,不语。
  ——
  伍子胥领着王叔季札进了朝堂,虽然今日不是上朝的日子,但都城梅里的大小官员,和各邑的邑长一个个都到了。
  姬光和伍子胥对视了一眼,彼此心露不宣:
  按计划行事。
  若想坐得那个千万人肖想的位子,该有的姿态一定要有,哪怕是装得;该走的流程一定要走,哪怕是虚得。
  这样,那个位子才会坐地更稳当一些。
  季札走进来、姬光迎过去,好戏开场——
  姬光今日特意穿了便服,迎上去大拜:“恭迎王叔回宫!”
  “侄儿快请起。”季札上前扶起姬光,姬光满脸喜色,请他上登王座:“王叔,侄儿等你许久了,请王叔立即着冕服、就王位!”
  季札扬眉:“此话何意?”
  姬光乐呵呵道:“这王位本来就该是叔叔的,当年我父王一再请求叔叔继位,叔叔不应。现在光斗胆恳求,只求王叔能以百姓为重,莫要再推辞这王位了!”
  百官齐跪道:“请王叔即位!”
  季札的目光掠过群臣身上,如浮光掠影,他摇摇头,带着叹息:“札不过是一粗鄙之人,胸无大志,如何有资格继承王位?”
  “王叔之才天下皆知,王叔之德天下叹服,王叔若不为王,吴国谁能为王?”姬光苦笑道:“光确实有罪,但光做事也有苦衷,其一为自保,二便是为了王叔即位,能了却了祖父、父王的遗愿!”
  “父王只愿吴国强盛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季札若继任,才是没有面目去见父王。再者季札闲散惯了,平生只愿仰高履尚,惟仁是处,也不愿居庙堂之高。王侄,你便非要为难我吗?”
  “这怎么能说是为难?”姬光还要再劝,只听到季札轻咳了一声。
  在群臣看不到的角度,季札看了他一眼,露出一点不耐,又恢复了面容肃然。
  姬光心领神会,季札的意思是:“你给我适可而止。”
  姬光抿抿嘴唇有点委屈,季札对他一直不错,要是季札继位为王,他肯定不会弑君。
  当然,季札在吴国受万民敬仰,弑掉季札他也就再别想当吴王了。
  姬光明智地不再推辞,颇有点演戏不过瘾的遗憾:“王叔,你真地不再考虑吗?”
  季札摇头:“谁让祖先社稷祭祀不断,谁让吴国百姓安居乐业,他便是季札的君主。季札只愿恪守臣道以待君命,请诸位大人见谅。”
  姬光叹气,遵从道:“便依王叔之意。”
  君臣位分就此定下。季札回到自己封地延陵,十几日后,姬光正式昭告天地诸神,从此成为吴国第二十四代君王,号称阖闾,年为阖闾元年。
  伍子胥被任命为大夫,领行人一职,本职任务是招待各国使者,并处理吴国与他国的邦交。
  但姬光——现在的阖闾却认为,像伍子胥这样的人,就适合能者多劳。


第4章 长卿(修)
  “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史记·伍子胥列传》
  乌云翻墨,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像是天河之水咆哮着冲向人间。
  “哗哗”,这是雨打屋檐的声音,“呼呼”,这是风卷大树的声音,“轰隆!”,天边炸了一个响雷,然而什么声音都影响不了正在交谈着的二人。
  这二人便是吴国新一任的君主和行人,其对话大意如下:
  阖闾:“孤要称霸,子胥何以教我?”
  伍子胥道:“臣闻治国之道,贵在安君理民。”
  阖闾追问:“请详解。”
  答曰:“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
  阖闾:“善。尽付子胥矣!”
  而这样的信任和权力,正是伍子胥渴望的东西,在他从小到大的时光里,学得就是为臣之道。
  于是伍子胥拜谢:“臣必竭尽全力,不辱王命。”
  “子胥无须生分。”阖闾扶起他,又道:“此番暴雨,下游必定受灾,其中前往延陵慰问的使者,子胥以为何人合适?”
  延陵比较特殊,是王叔季札的封地,不管谁去,一定得不到待见,要妥善派人。
  伍子胥:“臣自请前去。”
  阖闾色温:“善,正合孤意。”
  五日后,雨停了,待河道可行船后,伍子胥等人走水路星夜赶往下游。
  伍子胥领着部分百工到季札面前时,季扎还没想到朝中之人这么快前来,问道:“江南岸呢?其他地方呢?朝廷都派人去了吗?”
  伍子胥恭敬道:“季子宽心,大王对受灾一事极为上心,南岸湖城是相国大人领着百工去的,姑苏是狐庸大人,檇李是……”
  接下来季札一一询问,伍子胥一一作答,季子脸色和缓了不少:“你在朝中做什么的?我以前怎么不曾见过你?”
  伍子胥微不可察地叹口气,再一次行礼:“下官伍员见过季子,下官是新任的行人,故季子不曾相识。”
  “是你?!”
  季子心里情绪复杂,他刚才还觉得这个人倒不错,办事稳妥,现在那点好感已经荡然无存,是啊,楚国伍家培养出来的嫡二公子,才能能差到哪去?可是他做了什么?推荐刺客给姬光,帮助姬光杀了姬僚!
  吴国出现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之事,眼前之人就是一大帮凶。
  “姬僚不帮你出兵攻楚,你就杀了他,你还真是不择手段。”
  伍子胥并不直接回答,姿态恭恭敬敬:“季子应还记得,吴武王在位时,一直在削弱大王手上的兵权,为求自保,下官与大王,俱是不得已而为之。”
  “鬼话连篇!“季子冷笑着完全不信。他太了解姬光了,有手段有谋略,野心勃勃,那是绝不肯屈居人下的。早先姬僚登位之时,他也提防着姬光,但姬僚登位后,一年、三年、五年,十年都过去了,一直平安无事,他还真以为姬光忍了。
  伍子胥正色:“大王为寿梦先王的嫡长孙,顺应礼制本就该继承王位,现如今不过是拿回自己东西罢了,更何况大王雄才伟略、气度宽宏,能知贤任贤,想必季子亦是知道的,大王如今继位,实为吴国万民之福。”
  若不是为了吴国民众,我怎会如此容忍姬光?季子看着伍子胥,冷冷道:“你既然来了俨然,可是听我吩咐?”
  “自然,伍员任凭季子差遣。”
  “这里也没有他国使者需你招待,”季子不想见他,挥挥手让他出去:“你去西院找个叫孙武的义士,你们去施粥吧。”
  “诺。”
  伍子胥跟着个小吏去到西院,西院住了许多武士,眼下却见不着几个任英明,一片空旷之中,伍子胥远远看见有个灰衣男子卧坐在树荫下,支着腿,仪态慵懒,让他想起了他少年打猎时看见过的一只花豹。
  男子二十六七岁,正拿了块白布慢慢擦拭着手中的短刀,他腰间右边挂着酒壶,左边系了个刀鞘,看着他们走向前,露出几分吊儿郎当的笑意。
  这是伍子胥第一次看见孙长卿,在往后的岁月里,他们将结为最亲密的战友,同赴战争,共浴战火,在铁与血中一同战斗,用手中兵戈谱写出自己的人生战歌。
  那时,整个天下都在流传着他们的传说。
  现在,小吏喊道:“孙大哥,这是伍大人,你们就一起施粥了。”
  孙长卿打量了伍子胥两眼,站起身笑道:“我叫孙武,字长卿,兄台喊我长卿就行了,兄台怎么称呼?”
  伍子胥笑地温文尔雅:“伍员,字子胥,长卿叫我老伍便可。”
  按照周礼,他们见面时应该先互报宗族,比如楚国伍氏一族伍员。但孙长卿不知为何,不报宗族,伍子胥自然就随他这么说。
  两人互相行了礼。小吏对两人道:“下官还有他事,先告退了。”
  待他走了之后,伍子胥看着孙长卿手里的那块布,他有些不太确定“长卿,你是拿得女子的头油来养刀吗?”
  孙长卿乐了:“这你都能看得出来!”
  伍子胥笑地温文尔雅:“我闻到了一股头油的味道,还不敢确认。”
  孙长卿把那短刀拿起来,在阳光下映了映,献宝道:“你看我养得怎么样?”
  刀柄圆润,刀光锐利,刀身上裹了一层薄薄的油脂,伍子胥早就看到了,此时衷心赞道:“真不错。”
  孙长卿眉开眼笑:“雨下了大半个月,我没找到专用的兵油,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