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宁为长生-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看不出端倪,还是对海最了解的掌舵惊咦了声,道:“家主,这好似是海葬棺椁的囚链。”
在海边生活的人,许多人对海有着极深的信仰,都愿意死后重回海神的怀抱。因此,在广州府一代,海葬并不是少见的事。而为了防止棺椁在海中被冲开,在棺椁入水前都会仔仔细细地圈上几层铁链,这一截铁链若得此用,出现在这里也合情合理。
这时候又有人从海面冒出头来,那人禀报道:“家主,属下饶这个小岛一周,其大小有三千米方圆。岛上生有藻鱼,但岛中央离了一处石碑,属下在水下没办法看清上面写了什么。”
这个人是一行中水性最好的,因此让他稍作休息之后,宁衡便让他带着几人看是否能将石碑抬上来。
几人齐力试了几次都无法撼动石碑,在水中也无法拓印,最后朱定北想了个办法,让他们用海藻贴着字眼编织看是否能拓下石碑上所述。
此法果然有成效,虽然水藻被送上来时已经变形,但按照编织的痕迹复位摆放后,便竟石碑上所写复原在众人眼前。
谁也未想到,竟然是这样一句让他们哭笑不得的话。
——秦昭到此一游。
这句话凡事宁家人都不陌生!
秦,乃太。祖皇帝的名讳。
昭,为昭太后之名。
当年昭太后与太。祖皇帝每游历一处山水都会留下这样的字眼,只是此前都是昭太后随手刻在树上或是地上,没想到这一次却如此大费周章地镌刻在石碑上。
这也让宁衡愈发确定自己没有找错地方。
朱定北看过之后却是一惊。
时刻关注着他的宁衡没有错过这个表情,低声问道:“怎么了?”
朱定北迟疑了下,还是道:“这个昭字,似乎是太。祖爷亲笔。”
宁衡眉峰一动,仔细看那个昭字,软塌塌的海藻哪怕复原了石碑上的字样,但笔锋刻痕却是无从看起,他不知道朱定北是从何处看出来的,但他相信对方的眼力。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宁衡也知之甚深,宁家的某些珍藏批注里偶尔也会出现昭太后和太。祖皇帝的亲笔字迹,因此朱定北若是识别出什么也不奇怪。
见他不解,朱定北解释道:“这个昭字少了一笔。你看,口字成匚,太。祖帝的笔迹写到昭字似乎都会少一笔,应当不会错。”
宁衡也知道太。祖帝这个习惯,但以前只以为是太。祖皇在批注时为避讳昭太后名讳才会减去一笔,可在朱定北看来却像是某一种……闺房乐趣。
那拓字之人回忆了下,确认说这个昭字他用手摸过,确实少了一笔。
宁衡想了想也觉得有可能,毕竟昭太后随性而为,并不是会刻意寻人立碑只为写上这几个字,因此他对朱定北点了点头,确认了彼此眼中所想。
不会错了。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
再派人到海中岛探查的时候,见朱定北站起身来,看着海面跃跃欲试,宁衡连忙将他拉住,打了个眼色给宁叔。后者便去厨房将一早备下的美食端了上来,企图分散他的注意力。可惜,朱定北既不是贪食的楼二少,也不是迁就人的贾十一,仍旧自顾自地趴在栏杆上探身去看水中情形。
第一日搜寻无果,第二日,宁家人带着铁楸下水,在海下小岛上坑坑挖挖,如此摸索了三日,放找到一个密封的盒子。
那盒子带上来时满是淤泥,洗净之后才发现竟是极其名贵的玉质盒子,看不出任何密封的痕迹。
不过这个小机关对宁衡来说并不难。
昭太后留下的手札中,便有类似的密封盒子的打开之法。
宁家人将玉盒小心地呈给宁衡,原本担心这盒子里开启后会发生什么变故,想要守护一旁,但都被宁衡挥退,只剩下他和朱定北两人。
顺利打开之后,里面放置的却又是羊皮卷。
足足有五卷,上面写着一处处地名,还有朱定北不认得的怪异符号。
他看不出所以然来,正担心这些东西和千辛万苦才得来的破烂羊皮卷一样又是一个大谜题等着他们去解开,就见宁衡露出一个恍然的神情。
他忙凑近宁衡,宁衡放下羊皮卷,对朱定北以极低的声音道:“天下金银,尽在此中。”
“嗯?”
朱定北一头雾水。
宁衡将一卷羊皮卷抖开,指着一处打着△形状的地方道:“这座山,有金矿。”又指向另一处打着○形状的地方说:“此地,有银矿。”
这两个形状世人不知是什么,但宁家家主从会识字起第一个认得的便是这两个图样!
一金,一银。
朱定北蓦地睁大眼睛,拉过那羊皮卷仔细看来,只见每一卷上全是密布的他初次看见的△和○!
老天,这——这得有多少金山银山在等着他们!
他原以为,所谓的宝藏,顶天了就是一座金山。死也没想到,竟是如此!
天下金银,尽在此中。
尽在此中!
这完全不是一句虚言!
这意味着什么?
便是他与宁衡协力开出的那片不算丰盛的金矿山,他只得其中三分,却足以维持他这些年暗中的动作还有许多盈余。
那么,千千万万的金山银山,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在心中狂吼的激动之后,朱定北脸上的表情却又是一僵。
怪不得。他心想,怪不得,前世皇帝老儿有那么大的底气将整个朱家连根拔起。有了这等丰厚的,供大靖几辈人都挥霍不完的钱财在,他想做什么事情做不到?他几乎可以无所畏惧,因为他负担得起这个损失,能够承受住朱家灭族后的动荡,有足够的本钱挽回人心,抵御外辱。
“长生?”
宁衡有些担心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何高兴了一半却又败了兴致。
朱定北重复了几回吞咽的动作,总算将情绪稳住了,他才看向宁衡道:“咱们回头得让人去看看,去这些地方查验一下是否真的有金子和银子。”
他还算冷静,不过宁衡之后的话却让他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了。
“方才我指给你看的两处,早些年已被宁家挖掘,确如其言。”
宁衡说。
朱定北狂喜地将羊皮卷捏的变形,半晌才稳住情绪道:“这事必须瞒住了,千万不能让陛下知道。”
他不知道太。祖帝后是怎么做到的,竟然在大靖国境内勘探出这么多的金山银山所在。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若是让皇帝知道这批宝藏在他们手中,恐怕会不惜一切代价,让朱家和宁家在世间消失前世,拥有了这些羊皮卷,坐拥了大靖金银的皇帝不说朱家,恐怕是连宁家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些羊皮卷,哪怕只有一卷,就是足以撼动皇族统治的存在,就算是再世昏君也无法容忍手握军权的人拥有无数个国库在手中。
否则,这天下之主将名不正言不顺。
宁衡摸了摸他的脸。见他皱眉,朱定北才抬手往自己脸上一擦,而后苦笑起来。
他竟没发觉,自己额头上竟滚下冷汗来。并不是他没见过大场面,而是这惊喜来得太过震撼,让他一下子堪破了前世朱家覆灭的根源,让他在惊喜和惊怒的交迫之下,变了脸色。
便是陷害朱家的李家,在那场变故里也只是贞元皇帝的一颗棋子了吧。
那些谋害了朱家取而代之的人,就算他们真的抱着步步为营将司马皇室改换门庭冠上李姓,也终将不是皇帝的对手。
因为,他已然有恃无恐。
钱这个字,说起来俗气,在巍巍皇权面前也不值一提。
但若是如此巨大的财富掌握在皇帝手中,那么,意义将全然不同。
宁衡只当他受了惊吓,他又何尝不是吓到手心出冷汗呢?宁家所有的财产加起来,也至多只是其中两卷羊皮卷的价值——这其中还包括宁家所有的产业和人脉经营。
他在第一时间也想到了,若是真让皇帝陛下找到这个地方,得到这些羊皮卷。
那么,宁家对大靖,对皇室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他还深深记得在他五岁那年,让他在皇宫之中险些丧命的那场大火。哪怕当时年幼,他也清楚地知道,是谁在对他动手。也就是那一次,他开始明白了宁家家主,这四个字的分量和责任。
民为土壤,君为神木,宁系根髓。
若是神木长出新的足以让他开枝散叶的根系,那也便到了宁家被斩断的时候了。
朱定北捏住他的脸,道:“别怕,这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秘密,世界上不会有第三个人。我发誓。”
宁衡的聪明当然足以明白这些羊皮卷既是金山银山,也是催命符。而他是纯粹的十七岁少年,哪怕早慧,也不能够独自承受这样的冲击。是以,朱定北才出言安抚。
宁衡却笑着摇了摇头,将他的手拿下来握在微凉的手心中,低声道:“我在想……这些羊皮卷少了一卷。”
“嗯?”
朱定北眉心一跳。
宁衡指着羊皮卷道:“这些羊皮卷皆有序号,但是这里,漏了一个。”
朱定北看去,发现他说的确是事实,大惊之后猛地抬起头道:“你是说,它在李家手中?!”
第134章 心意相通
文宗年间,权倾朝野的李氏一族谋反,直逼宫城。
若非朱家军及时赶到,斩杀逆党,救皇室于危难之间,这个天下早就换了姓氏。
宁衡第一次与朱定北提起宝藏的存在之时,便点明手无军权的李氏逆臣便是借用宝藏的钱财圈养了私军,攻占洛京逼入皇城。
朱定北方才沉溺在宝藏真面貌和前世朱家的落魄根源,正值心绪混乱之际,若非宁衡提醒根本想不起这件曾让他惊讶了许久的旧事。此时他仔仔细细地翻看羊皮卷,确认发现最后一卷羊皮上的编号确实为“陆”字。这说明这些羊皮原本应有六卷,而这里,只有五卷,定有一卷遗失了。
宁衡:“玉盒密封之术,除非宁家或是皇室后人不可打开。当真少了一卷,那么只可能是在被放入其中时,便没有这一卷。”
朱定北立刻接下他的话:“传闻帝后晚年间虽游历四处,但太。祖皇旧伤复发,身体并不好。昭太后寸步不离之际,若是有心将这个玉盒放到这天涯海角的朱崖岛旁,那必然会委托一个极信任的人替他们完成这件事。而这个人不姓朱,便姓——”
“李。”
宁衡画龙点睛。
朱定北大大地叹了一口气。
“朱家是猛将,却不适合做这种事情。而李王随时文儒,却也是战场上退下的军师谋士,正是委托的不二人选。”
朱定北顿了顿道:“难道是他,将这其中一卷抽出来了……但为何只是其中一卷?若帝后真的对他全心信任毫无防备,那么羊皮卷上有什么他定是一清二楚,也有这个能力将这些羊皮卷誊抄一份留给子孙。但他却没有这么做,这又是为何?”
宁衡道:“传闻李王生性莫测,便是昭太后也曾在手札上言说李兄是多面人,不能以一言辟之。或许,这只是他为后人设下的一个考验。”
“考验?”
朱定北琢磨着这两个字眼。
宁衡有些勉强地笑了一下,解释道:“长生觉得,若是一个完整的金银地图落在李家后人手里,他们为何只屯养了万数私兵?是因为他们不够耐心,急于求成么?我想不是,应是——”
“他们手中的钱财有限。”
朱定北应声道。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明白了彼此的猜测。
或许,李家后人手中也只有一个羊皮卷的残卷,让这些野心家看到希望,却又能够保证这些金银让他们走不到最后一步,功败垂成。
如果,这当真是李王给后人的一个考验,那这个李王岂非太过恶劣,又心思难测呢?
谁也不知道什么才是事实,毕竟那是太过久远的事情了,除非死去的英灵们,谁也不知道当时他们做了什么,有想了什么。
宁衡揉了揉眉心,把声音压得更低:“帝后留给宁家和皇室共同的祖训中便有一句:居安思危。也说不定,当时是太。祖帝后和李王一起设下了这个圈套,引诱皇室和宁家不断为之努力而不敢有半分懈怠的圈套。”
“嗯,这么说来也不是没有道理。我记得昭太后曾在一片游记上批注,只有从无休止的杀戮和竞争,才会让一只野兽顺利成长为森林之王。或许,他们都不想让咱们太安逸,耗空了国本。”
朱定北对宁衡的心思一目了然,他自己私心里也做出了和他一样的猜测。
宁衡牵了牵嘴角,又道:“还有那份地图。当年除非昭太后或是与她心意相通的太。祖皇,谁也不可能画出这种只有宁家人才有可能破解的地图。他们借李家之口将宝藏揭露于世,又留下虚虚实实的痕迹让咱们追查至此。可见,他们并不想我们这么容易得到这些金银。”
朱定北接下去说道:“不错。况且藏宝图竟然还在鲜卑酋长的墓室之中。还有李家人掩藏的一些蛛丝马迹,或许真能让陛下找到宝藏所在。而它被触发的可能性,其一,是咱们与鲜卑结成世仇,大战之中掀了他们信奉的老窝,挖开狼牙山刨了他们的祖坟。又或者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才会借由李家的这点蛛丝马迹斥巨大人力物力搜寻宝藏。在先人的预测之中,这批宝藏现世的时候,当是大靖难以维系之时。”
“嗯。”宁衡点头,“在大靖开国时期,羌族如一盘散沙,不足为惧。鲜卑各部落才是大靖最强的劲敌。只是,先人机关算尽,却没想到鲜卑不等大靖出手便分化出匈奴这一宿敌,而朱家军神武竟踏鲜卑之境,将其纳入我大靖版图。”
“还有我这个朱小侯爷聪明绝世堪破先机,比皇帝老儿快一步把这些宝藏收入囊中。”
“唔,人算不如天算。”
两人说道这里,不约而同地停住嘴,四目相对。
蓦然间,一阵愉悦的笑声涌出,两人只觉得心中快意无比,而又满足非常。
为这旷世惊喜。
为这知己难逢。
为这心意相通。
他们都没忍住,大笑起来。
贞元二十六年,五月十三日,在海上失踪足足五天的宁家家主重返宁家。
宁家上下大喜过望,但还没来得及庆祝,便以宁家的名义上告州牧府衙——竟有人不知死活,在海上袭击宁家家主,险些让宁家家主就此丧命!
广州州牧蓝鹿得知大吃一惊,当即派人巡防海上,力图将这些为非作歹胆大妄为的“海寇”绳之以法。
广州府动静不小,而贞元皇帝则在宁衡出现在人前后不久便得到消息。
暗首半跪着道:“暗卫并未见到宁家主或是朱世孙本人,他们之前并没有声张,回到宁家之后也立刻被严密保护起来,宁家主宅以强敌防御将整个宅子守得滴水不漏,恕属下无能,未能探查。”
贞元皇帝听罢,沉吟道:“无妨,宁家人既有精力搅扰州府,想必宁衡性命无碍。”
暗首尽职道:“陛下,据暗一亲眼所见,宁家主在那场事故中当无力回天,如今他安然回府怕是其中有蹊跷之处。”
皇帝则嗤了一声,说道:“你以为宁家主出海身边没有能人异士,没有保命的法子么。暗,切莫小看宁家的能力。呵,宁衡出事之后宁家没有找朕商议,反而扑到海上侦查,必是提早在宁衡身边做了万全准备。朕当时便料到,会有今日。”
暗首微惊,立即道:“陛下圣明,是臣判断有失。”
贞元皇帝摆了摆手,又问了他几件事情便让他退下了。
守在外头的东升太监听到里面传唤这才快步迎了进来,伺候陛下回正阳宫歇息。临睡前,皇帝道:“太后这两日受了惊,明日,你叫太医去请平安脉,别怠慢了她老人家。”
听着东升太监应下,躺在龙床上的贞元皇帝却无丝毫睡意。
此事不仅暗首觉得有蹊跷,他也觉得有蹊跷。
他怀疑的对象不是宁衡,而是袭击了宁衡的那队不明人马。
对方的高调让他和暗首都在事发当时否认了对方与盗换劣银的人不是同一批人的想法,但在此时,贞元皇帝却有点不自信了。
这些人出现的目的是为什么。
是想要宁衡的命,还是那只是个意外。
就如宁衡无意中与他的寻宝队相遇要被封口一样的意外。
对方真正的目的,或许,正是自己派出的寻宝队也未可知。而他们若将宁衡误认为是自己派出去寻宝的人,在被发现之后灭口隐瞒这件事情,也大有可能。
能够盗换国库存银的人,他不知道是谁,但他丝毫不怀疑对方有这个可能性探听到他在各地寻找太。祖宝藏的痕迹,想来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将宝藏占为己有。
这群人一日不被歼灭,贞元皇帝便有深深的危机感,仿佛枕榻旁边就有一个随时更够咬断他脖子的恶鬼一样,让他不得安眠。
贞元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下心中的烦思,逼迫自己沉睡。
远在广州府的朱定北和宁衡完全不知道皇帝已经将他们所担心的唯一破绽定罪成盗换存银的人有一大恶行和挑衅,他们正在商量如何瞒天过海的计策,到月上梢头的时候,宁衡的房中烧起了一个火盆,一卷又一卷的羊皮被火舌碰触,顷刻之间便化为乌有。
若是有人知道这些羊皮上画的是一座座金山银山,眼看着它们深陷火海恐怕要哭到长城。
等到六卷羊皮都烧光了,朱定北拿火钳拨了拨,确定里面再无一点遗漏,才将火盆熄灭,将他踢到了门口让门外伺候的人处理掉。
他回身看着宁衡,在彼此的眼中看到十足的坚定。
这些羊皮卷上所画的每一个地点,他们二人都已深深铭刻在了脑海之中。而这些藏宝羊皮和海下小岛的地形图也再没有在世间存在的意义——他们只会带来无限的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消失,就像从未在世间存在过一样。
谁也不会知道,这些绝密的足以撼动大靖和外敌的宝藏,已经藏在两人的脑中。
见他要起身,朱定北快步上前将他押回床上,戏谑道:“长信侯爷,你现在可是病入膏肓的病人,安心躺着吧。”
做戏也要做满十分。
虽然宁家主宅尤其是宁衡的屋子已经被围的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但凡事都有个万一,还是尽量做得尽善尽美为好。
当然了,朱小侯爷是绝对不会承认,他让总是在他面前健康得连一个喷嚏都没打过长信侯爷体会一下他曾经卧榻在床的“奇妙感受”!
宁衡听话的很,只是在朱定北要起身的时候突然拉住他的手。
“嗯?想要什么?”
他瞧了眼桌上的水壶。
宁衡摇了摇头,看着朱定北半晌,用极低的连朱定北几乎都听不见的声音说道:“长生,答应我一件事。”
朱定北眸光微沉,第一时间便会意宁衡想要说什么,却装傻道:“什么?”
宁衡说出的话,却不再他的意料之中。
“不要欺瞒我。”
宁衡说。
不论,你动了哪座金山银矿。
不论,你想要做什么。
我不会过问。
倘若开口,那么就请不要欺瞒于我。
因为,我永远不会阻止你,做任何事。
第135章 宁州之祸
镇北侯府得知朱定北落海失踪的消息之后不过一会儿便得信说是虚惊一场。
饶是如此,老侯爷也觉心口砰砰直跳,后怕地对管家朱三道:“就不该听他的,怎么能出门一个人都不带在身边像什么话。”他心里琢磨着这一次定要送些人过去给孙儿防身用,再不济真出了事也不至于让他们闭目塞听后知后觉。
朱三无奈道:“侯爷,小侯爷在长信侯爷身边有人照看,你放心吧。再说,属下以为小侯爷身边也带着自己人,够用了。”
老侯爷听罢虽然放了点心,但还是气呼呼的:小兔崽子,这两年培植了不少自己的人手,连他这个老头子也被抛在身后了!
不多时有小厮来通报说秦统领家的大公子和贾府的十一公子来了,老侯爷这才有了笑脸,去见见这些小辈。朱定北临走前嘱咐他们时常来府里看望二老,替他照顾着,这些孩子牢记在心时时过来走动,倒也让老妻不再寂寞。
楼家两兄弟原先也一道过来,不过在几天前那两个孩子瞒着几人偷偷搭船南下去了,也不知道现在如何。
朱定北此时还不知道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楼安康和楼安宁独身南下的事情阮了,这时候他正在宁衡书房中看书,待到听到来与宁衡商谈事情的人陆续退出宁衡的卧房后,他才放下手中书本往卧房而去。进来时却不见贴身护卫在宁衡身边的宁叔,朱定北便过问了一声。
宁衡:“蓝州牧到府上来了,宁叔与他有故便跟着去看看。”
朱定北一听是广州州牧蓝鹿,不由低笑出声:“这么快就来交差了?”
他口中的差事,却是宁家人大张旗鼓找上州牧府请他大办海上袭击宁家商队的那队寇匪。原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也不知道这个蓝州牧会拿什么来交差。
“他也不过尽力而为罢了。”
宁衡给他倒了一杯热茶——他深知朱定北的习惯,如果身边没人提醒,他看一天书都不会想起要进食喝水。
朱定北想想也是。
本就是没有结果的查办,蓝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