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个兄弟笑骂着,直到早朝开始。
  “各位爱卿,今日召诸位前来,是要商议北方边关战事的。北蛮部族进犯我国疆土,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民不聊生,朝廷必须要选出新的将领带兵前去支援。各位爱卿可有人选推荐?”坐在龙椅上的桓沐阳声音还透露着稚嫩,样貌还是稚气未脱的可爱模样,但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过了一会,有大臣上奏:“启禀陛下,臣认为,齐亮将军正值壮年,战功卓越,堪当此次北伐的将领。”
  又有大臣站出来,“禀陛下,齐亮将军去年刚刚带兵平息西南内乱,此时再派他前往北方边疆,恐怕有所不妥。”
  “有何不妥?”桓沐阳问。
  “去年的西南内乱虽然平息,但西南地区遭受重创,死伤无数,百姓颇有怨言,亦有许多人指责齐将军过分使用暴力,连百姓都不能幸免。此次若再出征,怕是人心不服。况且,齐将军刚回来不久便再次出征,恐怕对身体也会造成负担,还请陛下斟酌。”
  朝堂上的齐亮冷笑了一下,并未说话。都说正值壮年了,还会给身体带来什么负担?更何况,如今的玄朝还能有谁比他更有资历远征呢?
  “方爱卿如何看?”
  丞相方昱站出来,跪下道:“回陛下,臣以为,北蛮部族如此胆大包天,乃是对我朝的轻视,认为我朝战事频繁,便抽不出人手来对付他们。我大玄乃是诸国之中的霸主,岂能容他人小觑?故,臣认为应派皇室中人亲征,以显示我玄朝威严,不容侵犯,再由年经将领担任主将,以证明我朝能人辈出,即便是年轻人也堪当大任。”
  桓沐阳愣了一下,显然方昱的说法是他没有想到的。大臣们也愣了一下,他们也没有想到方昱会这么说,而且刚刚明明说的是齐亮,怎么突然说了个毫不相干的提议?
  “那方爱卿认为,应当派谁出征呢?”桓沐阳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问。
  “臣以为,年轻主将,应派尹太尉之子尹赫宸最为合适。尹将军年纪轻轻就为朝廷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且在军中也颇有声望,乃是青年才俊。而皇室中人,臣提议由昭瑞王担任副将,带兵出征。”
  此语一出,满朝哗然。尹赫宸也就算了,的确是年轻有为。昭瑞王又是怎么回事?要知道,这九王爷可是从来没带兵打过仗的,虽然九王爷武功不错,但打架跟打仗可不是一回事啊,并不是武功高强就能领兵打仗了,否则天下那么多高手,难道都能来当将军吗?而且这次绝对是场硬仗,让王爷前去本来就有些不妥。
  太尉尹啸天站了出来,“禀陛下,臣以为方相提议略有不妥。犬子还年轻,资历尚浅,北伐是大事,犬子恐难担当。昭瑞王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只怕是太为难王爷了,况且当副将岂不是委屈了王爷?请陛下三思。”
  太傅韶远清也站了出来,“尹大人所言甚是。北方已有城池陷落,此次征伐任务艰巨,我们要将北蛮部族从玄朝的土地上驱逐出去,彻底打败他们,此战只能赢不能输,用人必要稳妥,还是应当派经验丰富的将领更为恰当。”
  这三位辅政大臣都发话了,其他大臣也就是附议了。有赞同的,有反对的,莫衷一是。
  桓沐阳开始烦恼了。这种意见相左,各执一词的情况最让人头疼了。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站在下面的韶陌空,只见韶陌空对他笑了笑,像是在示意他放轻松,总会有结果的。
  方昱继续道:“北蛮部族素来大胆,只怕打退了他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两国停战的约定也只会是一纸空谈。所以一定要向他们证明我朝不是好欺负的,让他们不敢再来犯。”
  尹啸天道:“这也不必一定要年轻人出征,只要将领英勇善战,能令敌人胆寒便可。”
  桓沐云站出来道:“回陛下,即便是要派王爷出征,也应当是派三哥这样有过带兵经验的王爷,九弟年纪比我们都小,也没有任何经验和资历,就直接参与这样的战事,怕是不妥啊!”
  方昱坚持道:“只怕令敌人胆寒的将领都已经被派到其他地区了。况且,尹赫宸尹将军是大家公认的青年良将,相信尹将军不会有负所托。至于皇室中人,众人皆知,昭瑞王乃是皇上的亲兄长,皇上还小不能出征,那么昭瑞王便是皇室最佳的代表,最能代表圣上,以显天子之威,而且昭瑞王身为皇上的亲兄长,一定也最为尽忠职守,为天子分忧,为举国上下分忧。”
  这话说的,好像其他王爷就是吃干饭的,会玩忽职守一样。桓沐阡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没说话。北伐是个苦差事,一路上舟车劳顿不说,北部风沙频繁,比京城也寒冷许多,地形恶劣,打仗也会不好打,他是不会自己送上去的。想到这里,他在心里又骂了桓沐云好几遍,把他推出来作甚?方昱想推荐桓沐风就让他推荐好了,干他何事?
  “况且,听闻昭瑞王曾去过边塞游历,想必对那里的地貌特征和风土人情也比较熟悉。”一个支持方昱的大臣道。
  大臣们还是各执一词,谁也不肯想让,这让桓沐阳十分为难。
  这时,桓沐风站了出来,“禀陛下,臣桓沐风,愿意前往北部参战。”
  朝堂立刻鸦雀无声。大臣们都惊愕的看着桓沐风,怎么也想不到他会自愿站出来接下这份差事。撇去其他缘由不说,这担任副将就是比人矮了一截,而且副将必然不止一位,在军队中,身份尊贵与否并无甚作用,衔位的高低才决定地位。就这样屈居人下,桓沐风怎么可能会答应呢?
  但是桓沐风答应了。而且他一直面带微笑,看不出一点不情愿。
  就连方昱本人也有些诧异。他以为,桓沐风会推脱,他有很多理由可以推脱,想必朝中不少大臣也会为他说话,但是他没有。
  桓沐风就那样淡然的看着皇上,好像从来没担心过自己也许不能胜任。
  小皇帝桓沐阳是彻底愣住了,一时间都没接话,还是在旁边的太监提醒之下才回道:“九哥,你当真想好了?”
  “是,臣自愿前往。”
  这时尹赫宸也站了出来,“禀圣上,臣也自愿前往,定不辱使命。”
  “这……好吧。”桓沐阳同意了。
  “皇上!”
  “皇上三思啊!”……
  朝上仍是有人反对,但桓沐阳也明白自己的九哥是言出必行之人,他这样做想必也是不想让自己难做。既然九哥愿意去,那就去吧。
  “传朕的旨意,着封尹赫宸为威远大将军,林之栋为征北将军,昭瑞王桓沐风为副将军,三日后启程,征伐北蛮部族,务必夺回失陷城池。”
  ……
  皇上都下旨了,再反对有什么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出征(下)

  退朝后,韶远清和尹啸天与桓沐风和尹赫宸单独会面。
  韶远清毕竟是桓沐风的老师,心下对桓沐风的行为感到不解与担忧,“王爷何必主动接下这份差事?即便是皇族中人一定要出面,怎么也不该轮到九王爷才是,你若是不应,他们也不能强迫你去啊。”
  桓沐风笑了笑,“看方相的样子是绝不可能让步的,战事迫在眉睫,再争论下去也是浪费时间,倒不如本王主动站出来,也省去了诸多麻烦。”
  尹啸天有些不解,“王爷可知方相为何如此坚持让王爷出征?”
  “其实本王也不太明白。方相的理由有些牵强,也许是瞧着本王太闲了,实在不像个王爷,恨铁不成钢,所以塞给我这个差事?”
  “先皇临终前托三位大臣辅佐新帝,就算方相恨铁不成钢,也应该是对皇上,这关王爷何事?”尹啸天还是不能理解。
  桓沐风想了想,隐约有一点思路,但是一闪而过无法抓住,便笑道:“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只是委屈赫宸也要走一趟了。”
  尹赫宸不在意的笑笑,“王爷哪里话,带兵打仗是军人的本分,哪怕条件再艰苦也不会有所怨言。更何况,连王爷都自愿前往,我又怎能退缩在后?”
  尹啸天道:“王爷不必在意赫宸,既然是自己应下来了,就必须勇于面对。我尹家男儿从没有一个惧战的。”
  “那是那是,虎父无犬子嘛。”桓沐风笑。
  韶远清还是有些担忧,“这是一场硬仗,你们二人一定要做好准备。你们毕竟还年轻,经验不够老辣,当心不要中了敌人的陷阱。还要小心……路上是否有人暗算。”
  桓沐风明白韶远清的意思,淡然道:“老师且放心吧,至少本王这命,是没那么容易丢的。”
  ……
  回府之后,桓沐风便没有了平时闲散的笑容,眉头皱起,脸色有些严肃。
  他也不是对自己没信心,虽然他没打过仗,但武功不差,哪怕是仗打输了,他本人应该没什么大碍。只是……如果真的有陷阱呢?但他堂堂九王爷,谁会这么大胆?况且他平时向来不惹是生非,从没结过仇家,更不会得罪方昱,他实在想不出到底为什么会出现今日这样的场面。
  退朝后不讲出来是因为出征在即,他不愿让大家想的太多,但他自己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窦。
  “平日里与方相素无往来,难道方相真的就是认为应派年轻将领与皇族中人最为合适?……”桓沐风自语道。
  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想出头绪,桓沐风只得暗暗提醒自己一路上都要多加小心,想来方相应当不至于对他不利,别人可说不好,想法独特的人多了,没准自己说的哪句话得罪了人呢?
  桓沐风也只能自我安慰了。
  “只是这一去,怕是很长时间不能回来了,更见不到陌寒了……”桓沐风开始愁眉苦脸。
  但是无论如何,出征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个时候他突然有点小懊悔,何必答应的那么快呢……
  他原是不想再给桓沐阳徒增烦恼,而且他是话题中央的人物,肯定是要有所表示的。再者说,如果他找理由推脱,一定会被人看不起,嘲笑他果然只是个纨绔子弟,毫无胆色。
  想到这里,桓沐风苦笑了一下,多年来他一直避免参与政治,只一味的游山玩水,与文人墨客为伍,说爱好,那也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要避嫌。
  桓沐阳幼年登基,根基不稳,也无法显示出什么政治上的才干。皇室中有才干的王爷也不算少数,万一桓沐阳犯了什么大错,很可能就会有人提出另立新帝,这在玄朝的历史上也是发生过,甚至发生过不止一次,而桓沐风则是非常有可能的人选。皇帝的亲哥哥,太后的嫡子,相比小皇帝更加成熟,而且先帝曾欲立桓沐风为太子,但后来改立了桓沐阳。如果政治军事上再有所作为,有帝王之才,江山易主便不是没可能。
  那么换个层面,如果有人想对皇上不利,那么第一个被怀疑的大概也是桓沐风。前些年外面的确有些风言风语说有人想谋朝篡位,纵然桓沐阳天性善良,年纪小又单纯,其他人可免不了会多想。
  桓沐风没有做皇帝的想法。实际上先帝还没驾崩时,也曾经试探过桓沐风。先帝的想法,就是要立桓沐风或者桓沐阳为太子,他宠爱原来的琼妃,后来的皇后,立嗣也要立她的儿子。但桓沐风不喜欢束缚,也没有那个壮志雄心,小小年纪的他就明白皇帝难当的道理。
  可怜桓沐阳还不懂什么道理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当然这只是桓沐风的想法,这世上想当九五之尊的人多得是,世人都以为当了皇帝就是天大的好事,于是谋朝篡位也就成了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
  桓沐风也不好跳出来说自己没这个想法,于是只能做个“不问世事”的王爷,而且桓沐阳是他的亲弟弟,他心里也是疼爱自己的弟弟的,自然不希望给他带来烦扰。
  “唉……就让我再好好的见上陌寒一面吧。”
  要找韶陌寒,无非就是韶府或者妙音坊。今日妙音坊没有表演,想必韶陌寒是不会在那里的,于是桓沐风派人给韶陌寒送信,约他在望梅亭相见。
  亭还是那个亭,水还是那个水,甚至人还是那个人,韶陌寒轻笑了一下,他这近二十年来都没有几个朋友,如跟桓沐风的关系更是前所未有,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桓沐风见韶陌寒来了,微笑了一下,但眉间淡淡的愁还是挥不去的。
  韶陌寒见状,问道:“王爷有心事?”
  桓沐风淡淡地笑了笑,“倒是谈不上是心事,说是有大事就差不多了。”
  “此话怎讲?”
  桓沐风目光放远,不知道在看着什么地方,“出征在即,这算的上是国家大事了。”
  “出征?”韶陌寒稍微有些惊讶,出征这个词怎么会跟桓沐风沾边?
  “是啊。三日后,便启程。”
  韶陌寒眉头微皱,道:“王爷不是在说笑吧?”
  桓沐风转过头来,苦笑了一下,“本王怎么会拿这种事来说笑。”
  韶陌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些事对他来说太遥远,他父亲韶远清也是文臣,没有出征过。
  “这可是我第一次出征,希望不会有第二次了,也不知等待我的会是怎样的场面。况且事关重大,此战如果不胜,会给玄朝带来不小的影响。”
  韶陌寒默默的看着桓沐风,并未说话。
  “虽说本王不是主将,但却代表了皇室……本王若是输了,玄朝皇室颜面无光啊……”胜败本乃兵家常事,但朝上的争论把它严重化了,赢了便是树立了□□之威,输了便颜面扫地。
  “王爷是否有些悲观了?”韶陌寒淡淡的说。
  桓沐风展眉一笑,“也是,仗还没打,输赢还不能定论。不过三日后本王便要远赴北疆,什么时候回来不好说。陌寒你应该是随身带着箫的吧?可否奏上一曲,就当是为我践行了。”
  韶陌寒想了一会,道:“箫声沉郁,不适合做战前践行用,王爷不妨等我一会,我回府把筝带来。”
  桓沐风失笑,“不是有小厮吗,何必你亲自去。”
  韶陌寒皱起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回忆。
  桓沐风了然,凑近前去道:“下人也应当是长记性的,任谁受多了你生气时身上冒出的寒气都会消受不起,且放心吧。”
  韶陌寒淡淡的瞪了桓沐风一眼,吩咐竹笙道:“去把清风取来。”
  “是,少爷。”
  “来来来,咱们还是把酒言欢吧。”桓沐风眉间的愁绪似是扫去了,又变回了往日的他。
  待竹笙取了筝来,酒过三巡,二人似乎都微醉了些,只是酒是淡酒,不至于醉的厉害。
  韶陌寒的面色稍有些红润,看上去十分诱人,叫桓沐风移不开眼。
  随后,韶陌寒拨了拨弦,略沉思了一会,便弹奏起来。
  这首曲子桓沐风是听过的,很多人也听过。这不是韶陌寒自创的曲子,而是一首名曲,乃是玄朝开国将军所创,在玄朝第一代君主称帝时献给圣上的。此曲名叫《枭杀》,气势恢宏,又透露着杀伐之气,让人能感受到征战沙场热血沸腾的场面,许多部分都节奏急促,起伏连贯,最终一气呵成,寓意凯旋而归。
  这样的曲子跟韶陌寒简直可以说是格格不入,往日里桓沐风也从来没听过韶陌寒演奏这样的曲子。但是此刻桓沐风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曲中的情境,不由得热血沸腾起来。再看韶陌寒,依然是那样淡然从容的样子,但是神情又似乎很投入,袖长白皙的手指急速拨弦,却还是那么让人赏心悦目。
  桓沐风觉得这酒劲似乎开始大了,他不禁看的有些痴,有些醉,周围的事物和声音统统不见了,只有韶陌寒,和他的曲音。
  曲毕,韶陌寒缓缓抬头,看到桓沐风一副呆滞的样子,有些疑惑。
  桓沐风回过神来,赞赏道:“《枭杀》,想不到你还会弹这样的曲子,而且还弹得这样入情入境,我已经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词来形容你了。”
  韶陌寒淡淡一笑,“这首曲子为王爷践行最合适不过,韶陌寒预祝王爷凯旋归来。”
  这下桓沐风又呆了,不过也只是一瞬,他心里的情愫疯狂的滋长,恨不得立刻过去拥抱住韶陌寒。
  “本王一定会凯旋归来。”桓沐风深深的看着韶陌寒,似乎要把他的样子深埋在心里。
  韶陌寒虽不明桓沐风这眼神意义为何,只是太过于灼热,让他不免有些脸红起来,避开他的眼神。
  “出征那日,来送送我,如何?”
  “……好。”
  ……
  接下来的几天桓沐风都在做出征前的准备,没有什么时间往外跑,直到该启程了,他换上戎装,骑在马上,整个人看上去英姿勃发,少了平时的风流倜傥,多了几分威武和英气。
  战事紧急,所以他们出发很快,策马出了城门之后,经过望梅亭时,桓沐风看到了韶陌寒站在那里,一袭白色衣衫,迎风而立,表情依旧是淡淡的,有种凌风傲雪之感。桓沐风发现,原来韶陌寒也可以有不同的一面,虽然只是看了一眼,但就是让他觉得,这个人似有一身傲骨。
  韶陌寒认出了桓沐风,即使行军的装备相似,桓沐风不是平时的穿着,他也一眼就看到了桓沐风。韶陌寒微笑了一下,算是对桓沐风的鼓励。而桓沐风也从他的眼中看到了祝福。
  本来有些担忧,有些犹豫,在看到了韶陌寒之后,统统不见了,桓沐风此时充满了信心,定不能让所有人失望。
  

  ☆、美人计(上)

  目送了桓沐风离开,韶陌寒便往回走。此时韶陌寒的心境跟过去的二十几年心如止水那般有所不同。送别这种事,他没做过,韶陌之远行时一般不会跟家里打招呼,韶远清和韶陌空在朝为官,一个要经常在皇帝身侧,一个要经常处理许多事务,基本上是不会远行的。而韶陌寒本人,也很少远行。
  过去读过的诗书中有不少送别的词句,从前他不能完全体会,现在他体会到了。他也终于明白诗文里的友情是怎么回事。他的世界,逐渐被撕开了一角,几缕光辉在不断的涌入,照亮了他心里的一方天地。
  韶陌寒轻笑着,心想,今年大概是他笑过的最多的一年。
  ……
  行军近一个月,征北军到达北部边境。
  “过了榆平关,就是北蛮部族的势力范围了。有探子回报,北蛮的大营就驻扎在榆平关外二十里处。”一名军官对尹赫宸道。
  “号令全军,原地修整扎营,明日辰时拔营出关。”
  “是!”
  北部地势险要,常年风沙不断,一路以来舟车劳顿,有些将士已经感染风寒,也是应该修整一下了。
  桓沐风四处巡视着,发现这里看似荒凉,若是仔细观察,也能发现瑰丽的景象。
  桓沐风用轻功登上一座山峰,极目远眺,关外不远处便是沙漠,零零散散的沙漠植物点缀其中,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沙漠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芒,好生壮丽。桓沐风早年是来过边塞游历,但也没有到过这么远的地方,这是一片他从未见过的景象。
  “这座山名叫极目山,是这附近最高的山。”尹赫宸不知何时也上来了,站在桓沐风身后道。
  “极目远望,目及所至,无不令人心生旷达之感。如果不是要打仗,我倒是愿意多赏几日风景。”桓沐风笑道。
  尹赫宸走到桓沐风身边,道:“待我大军凯旋之日,王爷自可随意在此赏景。大敌当前,王爷是否已做好准备?”
  “你且放心,本王可不是绣花枕头,这你是知道的。”
  尹赫宸爽朗一笑道:“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回到帐中,桓沐风想到了在极目山上看到的景象,不由得写下一篇赋。
  “就叫它《暮影赋》吧。”写完之后,桓沐风把它装进信封,写好收信人,然后叫来信使,“把这个送到京城韶府。”
  营中有专门负责送家书的信使,桓沐风就让这篇赋跟其他人的家书一起,让信使送出去。
  ……
  出关没有多久,战鼓便擂响了。亲临战场的桓沐风此时感到的只有热血沸腾,他的脑海中回响着韶陌寒弹奏的《枭杀》,愈战愈勇。
  杀敌时,桓沐风作为主攻力量,他手握宝剑,骑在马上收割着敌人的头颅,动作利落而迅速,情势危急时便一拍马背,借力下马,轻轻翻到敌人背后,挥剑直刺心脏,随后用上了内功,杀起敌来更是得心应手。今日没有什么高明的战术,只奋勇杀敌就可以,于是桓沐风更无顾忌,潇洒漂亮的杀退了许多敌人。
  这第一场,便打了个漂亮的胜仗,也不由得让军中的人对桓沐风刮目相看。他们很多人都以为桓沐风是养尊处优的王爷,不拖人后腿就已经是好事了,却不曾想原来高高在上的王爷杀敌也是这般英勇。
  “哈哈哈,这杯酒敬王爷,恭喜王爷首战得胜!”军帐中,尹赫宸带头给桓沐风敬酒。
  “没什么可恭喜的,况且打了胜仗可不是本王一个人的功劳,还是要靠众将士共同奋力杀敌才能取得胜果。”
  这话说的让底下的将士军官心里也舒服的很,不由得对桓沐风更加尊敬,“敬王爷!”
  这场酒喝得痛快,不过该休息的时候就一定要去休息了。桓沐风回到帐中,喝着醒酒茶,平复着还有些沸腾的血液。
  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