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汉朝养老-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着东方朔的面,众人没好意思问。即便村中话最多的妇人。盖因东方朔脸色煞白,一副出大事的模样吓到众人了。
  直到东方朔骑着驴走出养蚕里,姚桂芝才开口,“那个曼倩怎么了?”
  “被虎子吓到了。”谢琅道,“本想来我家避避风头,没想到。”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姚桂芝:“要我说,把他吓晕都活该。长得人模人样,做的事……”看了看谢琅,“你以后少跟他来往。”
  “我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但东方朔不断换妻子的做法,实在和谢琅所受的教育以及三观不合。谢琅也不想同他走太近,“我是看他被抓的衣冠不整,才让他来的。”
  姚桂芝放心了,“我见你院里冒烟,正在给虎子做饭?”
  “是呀。虎子就是看到我在烧火,才从屋里跑出来,把他吓得要走。”谢琅道。
  姚桂芝笑了,“还是虎子聪明。”
  “是挺聪明的。”院里还在炖肉,谢琅担心和他们聊起来没完,接着就说,“我去看看火别掉了。”
  姚桂芝摆摆手,“快去吧。”
  虚掩上门,谢琅就看到猴哥、虎子和小狼又出来了。
  “你开的门?小七。”谢琅问。
  小孩点一下头,“是啊。那个东方先生又回来啦?”说着就往谢琅身后看。
  “没有。”谢琅道。
  小七放心了,“三爷,我不喜欢那个东方先生。”
  “为何?”谢琅把葡萄端出来,两人坐到简易灶旁吃。
  小七仔细想想,“他不好。”指着南边,“他们说的。他不喜欢猴哥、虎子和小狼。我也不喜欢他。”
  谢琅猜到小孩会这样说,“东方先生只是胆子小。我大伯是不了解他。我大伯觉得他不该娶了离,离了娶,但这是他自己的事,没妨碍其他人。所以对咱们来说,他不是坏人。”
  “那我也不喜欢。”小孩固执道。
  谢琅笑了,“好好,不喜欢就不喜欢。”
  “可不可以不让他来咱们家?”小孩仰头问,“他来你又得叫我把虎子关起来。孟达爷爷来了,都不用关虎子。”
  谢琅剥个葡萄放他口中,“他和你仲卿爷爷一样忙,他还没有马,想来也来不了。”
  小孩顿时放心了,“三爷,我烧火,你做煎饼好不好?”
  “鸡蛋煎饼?”
  小孩连连点头。
  “好。”谢琅摸摸小孩的脑袋,就去和面糊。
  饭毕,谢琅把红薯拉到地里削成片,就撒在原先种红薯的地方。
  翌日上午,谢琅去卫青家把驴牵来,把卫青拿走做样品的刨刀拿回来,就用犁扒开三垄红薯,收拾成堆,直接在地里削成片。
  如此四五天,在谢建业一家的帮忙下,谢琅留够自己种的吃的和喂猪的,就把六亩红薯全弄好了。
  还没晒干,都撒在地里晾晒,谢琅又担心下雨收不回来,便摊在院里晒。下雨的时候也能及时收到屋里。
  果然不出谢琅所料,没过两天,天就由晴转阴,晚上飘起大雨。
  这场雨连下三天,村里人都担心把快熟的豆子泡成豆芽,大雨才停。
  雨后又晒几天红薯,谢琅家就开始割豆子。
  豆子收下来,谢琅把豆子移到院里晒,红薯撒到地里,又晒两日,一掰即碎,谢琅就把红薯片装起来,然后挨家挨户查看他们的红薯干。
  没晒干的继续晒几日,谢琅才去城里找卫青。
  卫青都快等不及了。因为刘彻命人种的红薯早入库了。
  谢琅一直没消息,卫青想去找他,又担心赶上他在忙,自己不会割豆子,还得麻烦他做饭,简直是帮倒忙,便一直忍着没去。
  乍一见看到谢琅,卫青着实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没事。”谢琅道,“村里人知道一石鲜红薯都能卖十文,红薯干只会更贵,晒到半干就全装起来了。我让他们重新晒,耽误了几天。车马都准备好了?”
  卫青点了点头,“现在就可以过去。”
  “那走吧。”谢琅随着他出去,就忍不住感慨,“要是有个电话就好了。”
  卫青没听清,“有个什么?”
  “有个鸿雁就好了。”谢琅连忙说。
  卫青皱了皱眉,“不是这两个字吧?”
  “不是。我说的是我们那边可以传信的东西。这边好像只有鸿雁可以吧?”谢琅问。
  这方面卫青还真没了解过,“可能。”
  “鸿雁?”谢琅望一下天空,心中忽然一动,“养蚕里后面山上有没有?”
  卫青笑了,“你想抓?”
  “对啊。养一只以后有什么事,我叫它来就成了。”谢琅道,“你得空的时候想去我家玩,也让它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准备你喜欢吃的东西。”
  卫青楞了一下,“你要鸿雁就为了这个?”
  “对啊。否则像今天这么小的事都要我跑一趟,多麻烦啊。”谢琅看向他,“你不嫌麻烦?”
  卫青有马,还真没觉得麻烦,“我赶明儿帮你问问?”
  “算了。”谢琅摇了摇头。
  卫青:“怎么又算了?”
  “你把红薯拉走,我把麦子种下去就彻底闲了。我去找几只鸽子,看看能不能弄一只信鸽。”谢琅道。
  卫青惊讶,“你还会养鸽子??”
  “不会。就是不会才问你雁的事。”谢琅道,“可我闲着也是闲着,万一养出来,送给陛下,再同陛下讨一样东西。”
  卫青:“那你直接同陛下说啊。你不要高官厚禄,要别的东西,陛下一准想都不想就答应你。”
  “自由出入宫门的令牌。”谢琅说完,就看着卫青。
  卫青噎住了。
  这东西比高官厚禄还不能乱给。
  “你不是不——你是帮小七要的吧?”
  谢琅赞叹道,“仲卿果真聪慧过人。”
  “我怎么听这话这么耳熟呢。”卫青皱了皱眉。
  谢琅笑道:“东方朔夸我的啊。来牵驴的那天,我同仲卿说过,还不下一次。对了,东方朔离了没?”
  “离了。家里的现钱都给女方才离成。”卫青说着,又补一句,“没能再娶。”
  谢琅:“那是因为他没钱。”
  “三公子果真聪慧过人。”
  谢琅和卫青俱一惊。
  扭头看去,东方朔身前还站着一男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彻。
  谢琅想问他怎么在这里。一想他和卫青去上林苑找人,上林苑是刘彻的后花园,在去上林苑的路上碰到很正常。
  谢琅冲刘彻行个礼,就转向东方朔,“先生今日不忙?去三郎家中坐坐可好?”


第89章 预防瘟疫
  东方朔神色一僵,下意识躲到刘彻身后。
  刘彻对他表示鄙视,“一只家养的老虎而已。”
  “那也是老虎,不是老鼠。”东方朔小声嘀咕。
  谢琅笑道:“世人常把女子比作母老虎,女子先生都不怕,还怕一个刚满两岁的小老虎?”
  “女子有可爱的一面,老虎只有可怕。”东方朔道。
  谢琅笑了笑,转向刘彻,“陛下可是去上林苑?”
  刘彻微微颔首,“走吧。”
  到上林苑,卫青和谢琅同收红薯干的官员汇合就去养蚕里。经过东方朔身边,谢琅故意停顿一下。而没容谢琅开口,东方朔就火急火燎道,“三公子,陛下的事当紧,陛下的事当紧。”
  谢琅乐了,“我是有事向陛下禀报。”看向站在他前面的刘彻,“棉花得到十月底。”
  “晚一点无妨。吾要好的。”刘彻看着谢琅说。
  谢琅笑道:“这是一定的。”随即转向东方朔,“先生当真不去?”
  “三公子,您就饶了在下吧。”东方朔都想给他跪下。
  卫青忍俊不禁,拽一下谢琅的胳膊,“走了。”
  谢琅骑着驴出了上林苑,回头瞥一眼,“胆子也太小了吧。”
  “他的反应才正常。”卫青道。
  谢琅转向他。
  卫青:“陛下和我不怕,是因为了解你。那时虎子也不像现在这么大,张开嘴能把人的脑袋吞进去。”
  “虎子敢伤人,我不可能养它。”谢琅道。
  卫青笑道:“那就是东方朔正好怕老虎。就像有的人怕狗,有的人怕猫,有的人怕老鼠一样。”
  “有可能。不说他了。他们都知道?”谢琅往后看一眼。
  卫青点了点头,“都是聪明人。”顿了顿,“即便不知,也不会直呼我的名。”
  谢琅放心了。
  上次卫青带人去拉红薯,只有谢琅家那点,一趟拉完了。这次全村的红薯和棉花,不知得去多少次,谢琅真担心他们一秃噜嘴全暴露了。
  到那时他不想搬去城里,就得搬去刘彻的上林苑或甘泉宫。因为只有这两个地方可以养金猴、白虎和黑狼。
  谢琅所担忧的卫青都懂,快到养蚕里的时候,卫青又提醒众人一遍,要喊他王公子或仲卿。
  随卫青前来的官员和侍卫担心自己说漏嘴,干脆都板着脸装严肃。
  村里人见他们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胆子大脸皮厚的想跟他们套近乎,也不敢开口。以致于十月中旬,棉花拉走,都没人知道卫青姓卫,而不是王。
  蝗虫来袭那天谢琅曾跟卫青说,鸡蛋太多就做变蛋,并不是随口一说。
  谢琅家有二十多只鸡和三十多只鸭子,其中一半是母鸡和母鸭。下的蛋谢琅一家五口根本吃不完,必须拿去城里卖。
  偏偏今年鸡鸭多,城里的蛋很便宜。谢琅就改吃鸭蛋,把鸡蛋存起来做变蛋。
  谢琅大概知道变蛋怎么做,他小时候帮他外公做过。可他没实际操作过,浪费了上百个鸡蛋,谢琅才做成。
  猴哥和虎子试过,吃不死猴和虎,谢琅就把家里的两百多个鸡蛋全做成变蛋。鸭蛋做咸鸭蛋。待谢琅把鸭蛋和变蛋全移到西偏偏房里,愣是堆出了一座小山,别提多壮观了。
  谢琅便指着那堆装着蛋的坛子问小七,“这些蛋够咱们吃到明年这个时候,高不高兴?”
  小孩乐得见牙不见眼。
  “可咱们家现在每天能收将近三十个蛋,而咱们一家五口只能吃十来个,也就是说每天都要剩十几个,你三爷我三五天就得去城里卖一次蛋。”谢琅指着院里光秃秃的葡萄藤,“天这么冷,三爷不想去城里怎么办?”
  小孩不假思索道:“那就不卖。”
  “不卖就坏了。”谢琅道。
  小孩犯难了,“那怎么办?”
  “鸡鸭杀了。”谢琅道,“留五只母鸡和五只母鸭。一天下十个蛋正好够咱们吃的。”
  小孩仰头看着他,“不卖了?”
  “听说过几天还有雪。你想让你三爷冒着严寒去卖蛋吗?”谢琅道,“你孟达爷爷买咱家的红薯干,给了咱家许多钱,咱家现在不缺钱。”
  卖红薯的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谢琅就去城里买个坛子,把铜钱全放坛子里。满满一小坛,此时便放在客厅的几案上。
  小七只知道铜钱可以买东西,看到那多钱,小孩高兴了很多天。
  谢琅见小孩表情松动,就继续说,“不杀鸡和鸭,我就要找村里人买。还要给他们钱。”
  “那就杀吧。”小孩权衡一下,“要留五只母鸡和母鸭啊。”伸出十根手指提醒谢琅。
  谢琅笑道:“当然。你三爷骗过你吗?”
  “三爷从不骗人。”小孩不假思索道。
  谢琅点了点头,“是呀。所以今天就把公鸭全杀了。你三爷未来三天不用再收拾鸭子,就可以领你们去山里玩了。”
  小孩一听完,高兴了,“我帮三爷。”
  “那咱们去烧水。”说干就干,谢琅领着小孩去灶房烧满满一铁锅热水,就去宰鸭子。
  七只鸭子放在大大的洗肉盆里,加上滚烫的热水,可以说整整一盆。
  十月底的天冷,还不至于冷的让人缩在屋里。更何况对于百姓来说,再冷都得做事。谢仲武门口的烘干房附近自然是人不断。
  这些人见谢琅一次杀这么多鸭,都觉得他疯了。
  谢琅早已想好理由。听到冯英问,“你是不是把鸭子全杀了?”谢琅便顺势说,“我担心明年开春生瘟疫。”
  “瘟疫?”
  瘟疫是比蝗灾还要可怕的存在。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人没的吃。瘟疫一出,人畜不用吃了。
  冯英不禁走近一点,“你听谁说的?”
  “我猜的,做不了准。”谢琅道。
  冯英:“有什么依据没?你不可能胡乱猜吧。”
  “物极必反啊。干旱到豆苗快死了,来蝗虫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养了几十只鸡和鸭,拉的到处都是屎,冬天冷,把屎冻住没事。春天暖和,人容易生病,牲口肯定也会生病。无需太多,一家有一只,瘟疫就出来了。”
  “三郎叔,你说的都是真的?”
  谢琅吓一跳,扭头看去,“春娥?”再看,他爹的表弟,“表叔,你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你婶说入冬以来还没下雪,担心过几天下雪,路上没法走,让我来看看你。”四十岁左右的汉子走过来,“刚才说的那些真是你猜的,还是你那些朋友告诉你的?”
  谢琅见他手里还拎着一块羊肉,估摸着是来谢自己给他棉种和红薯苗,“猜的。但这种事,没有最好。有了,到那时候这些全都得烧了埋起来。不如现在杀了。也省得我去城里买猪肉了。”
  “那我们呢?我家没有猴哥、虎子和小狼。三郎,我们的卖给你?”冯英道。
  谢琅顿时想翻白眼,“城里多少钱一斤,我给你多少钱,你卖不?而且你还得帮我收拾干净。”
  “卖!”冯英道,“我现在就去找你大伯。”
  谢琅笑道:“去吧。”
  冯英转身就往南边去。
  谢春娥见他笑的很不对劲,“三郎叔,冯英婶子家的鸡鸭有问题?”
  “我大伯娘得骂她。”话音落下,姚桂芝的声音传过来。
  大意现在鸡鸭便宜,一只鸡不值五文钱,而且鸡鸭都是吃地里的蝗虫长大了,就算全给谢琅又怎么了。她差那几文钱么。
  谢琅忍着笑吩咐小七,“去拿两个板凳。”随即跟谢春娥和他表叔解释,“虎子在屋里,你们先别进去。”
  “三郎叔,先别管他们。”
  谢琅眉头紧皱,想看看谁说话这么无礼,抬头见是钱小花走过来,低咒一声,就指着谢春娥,“她是谁?想问问我该怎么办?别说我不知道,我知道也不告诉你。”
  钱小花噎了一下,“你,你是里长。”
  “我是里长,瘟疫又没来,找我干什么?”谢琅瞪着眼睛问,“当初选我当里长的时候,你们自己答应的,小事不来烦我。大事自己解决。什么时候瘟疫来了,什么时候再来找我。”
  钱小花指着他,“你,你——”
  “你什么?三郎说得对!别有事没事就来烦他。”
  钱小花猛然转过头,“我说话你插——王,王大公子,您怎么来了?这么冷的天。”
  “我不来还不知道你们平时就这样同三郎说话。”刘彻眉头紧锁,“三郎,明天就跟我走。”
  “使不得,使不得。”姚桂芝跑过来,“钱小花,该干嘛干嘛去。”
  钱小花连忙往谢仲武那边跑。
  姚桂芝走到刘彻面前,“大公子别生气,我们村就那一个不懂事的。你当,你当她放屁就成了。”不容刘彻开口,就喊小七,“带你孟达爷爷去屋里歇会儿。春娥,大兄弟,去我家坐坐。”转向谢春娥,和谢建业的表弟。
  两人没动,看了手里的东西一眼。
  姚桂芝夺下来递到刘彻的侍卫手里,“走吧。”
  两人下意识看谢琅。
  谢琅笑笑,“去吧。我吃了饭就过去。”
  俩人这才往南边去。
  刘彻并没有进去,站在门口看着谢琅,“还得多久?”
  “半个时辰。”谢琅实话实说。
  刘彻眉头微皱。
  谢琅没听到声音,扭头见他表情不好,心中一凛,“出事了?”
  刘彻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谢琅眉心一跳,事情不简单,“朝中?”最近没听天天去城里的村里人说啊。难道是?算着日子,卫青该建功立业了,“北边?”
  刘彻再次点头,走到他身边,也不嫌鸭子腥,粪坑臭,蹲下就问,“你觉得仲卿怎么样?”
  “你心里已有答案了不是么。”谢琅道,“或者你还不别的选择?”
  刘彻微微摇头。
  “那就相信自己一次。仲卿不会让你失望的。”
  刘彻:“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仲卿心细胆大。”谢琅道,“心细这一点您比我清楚,胆大,就说一件事,他从他父亲家跑出来的时候多大?”
  刘彻仔细回忆一番,“吾认识子夫的时候,他才十来岁。那时他已跟他母亲住在一起。在他父亲家的时候,像小七这么大。”
  “跟在您身边多年,您也没少教他。如今称得上智勇双全?”谢琅反问。
  刘彻不假思索道:“当然!”
  “所以我说您心中已有答案。”谢琅道,“最近做了个好吃的,叫小七给你拿两个。那东西不可多食。这句是真的。”
  刘彻站起来,转身之际忽然想到,“晌午吃鸭?”
  “鸭肉得炖许久。您不甚饿就吃这个。”谢琅道。
  刘彻:“就吃这个。”说完就朝屋里喊,“谢小七!”
  “干什么啊?”
  刘彻循声看去,“你在干什么?”
  “我在给猴哥打扫房间。猴哥太邋遢了。”小孩拎着扫把出来,“比猪还邋遢。”
  刘彻见他还没扫帚高,忍不住笑了,“怎么邋遢?跟我说说。”
  “你看看就知道啦。”小七转身从屋里拉出一个粪筐,“三爷给它的果子,它啃的到处都是。”
  刘彻走过去,看到地上全是果皮和果核,而且果皮上几乎没有果肉,比人啃的还干净,“都是你猴哥吃的?”
  “是的呀。”平时都是谢琅给它仨打扫房间。刚才谢琅叫小七搬凳子,小七搬两个到门口见刘彻来了,就回屋给刘彻搬凳子。结果看到他朋友房里脏的没法见人,姚桂芝又把谢春娥和谢琅的表叔拽走了,小孩想着外面有凳子,就拿着扫把给他朋友打扫房间。
  见刘彻往里面去,小孩连忙拦住,“不可以进。”
  “吾看看。”刘彻勾头往里瞅一眼,见有个榻,榻上还有被褥,惊讶道,“它仨睡榻上?”
  小孩点了点头,“对啊。”
  刘彻抿抿嘴,本该无语,又实在忍不住想笑,“你三爷这是把它仨当人了?”
  “没有啊。”小孩道。
  吃熟食,睡榻。他有一次夏天过来,还见谢琅用盆给它仨洗澡。不是人是什么?刘彻想问,可他见小孩只顾扫地,“我去问问你三爷。”
  “你去吧。”小七挥挥小手,“我扫好,我也去。”
  刘彻抬脚就要走,忽然想起来院里的目的,“你三爷说最近做了个好吃的,要你拿给我尝尝,那东西在哪儿?”
  “什么好吃的啊?”小孩奋力拿起比他高许多的铁锨问。
  刘彻见他太难,过去三两下帮他把赃物弄到粪筐里,就命侍卫拎出去倒掉,“你家都有什么吃的?”
  小七洗洗手,拽着面巾擦擦就说,“我家吃的可多了。”
  “谢小七!”
  小七吓一跳,“怎么啦?”
  “没事。”刘彻道,“肯定是叫你帮他舀水。”随手指两个侍卫,“你们过去看看。小七,我们去拿好吃的。”


第90章 炒板栗
  小七不为所动,“我要去看看三爷就叫我干什么。”
  “三郎,叫小七干么?”刘彻开口问。
  当然是跟小七好好聊聊,显摆可以,得分对方是谁。
  可刘彻都听出来了,谢琅也不好再说什么,叹了一口气道,“没事了。”
  “听见了吧。”刘彻转向小七。
  小七不疑有他,“我们走吧。”
  “在灶房里?”刘彻指着和那三只的房间相邻的灶房。
  小七仔细想想,“灶房里好像也有。我去看看。”迈开小腿跑到灶房打开柜子,“有一点点,凉了。”
  刘彻拿出来一看好生失望,“板栗?”
  “我三爷炒的。可香了。”小七像献宝似的仰头说。
  刘彻捏一个,“炒的?不是煮的。”
  “不是。用砂石炒的。”小七指着柜子上面,“在那里。”
  刘彻抬头看到柜子上有一盆黑乎乎的石子,“放铁锅里面?”见小七点头,又问,“你家还有没有板栗?”
  “有啊。二郎爷爷给的。”小七转身指着对面的房间,“有一袋子。在山上捡的。三爷说,三爷说我们明天也上山捡板栗。”
  刘彻掰开一个,见栗子肉和里面的毛皮黏在一起了,抬手扔脏水桶里,“还有什么?”
  “在堂屋。”小七道。
  刘彻使个眼色。小七往堂屋去。
  谢琅站起来活动一下腰,扭脸看到一大一小大步迈进堂屋,转向客厅,摇头叹气,“上林苑不是连荔枝都种出来了么?”看向他身边的侍卫。
  古人有时候牛逼的,谢琅不服都不行。荔枝那种只生在岭南的东西,竟被上林苑的匠人种活了。
  谢琅听卫青说起的时候,一度想去拜访那位匠人,看看他是不是真神仙。
  侍卫笑道,“还没结果。”
  “明年结果了,是不是就不来了?”谢琅问。
  侍卫脱口道:“不可能。”
  谢琅翻个白眼,看着还有三只鸭子没脱毛,“你们挽一下袖子,帮我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