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汉朝养老-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琅不禁大骂,“该死的女人!谢广,回家就把衣服脱了,用热水洗干净。”
  “你别管他了。我来的时候正打的不可开交。你再不去非得出人命不可。”
  谢琅夺走谢广手里的铁锨,“走!今天不把钱小花打的嗷嗷叫,我就不姓谢。”
  大步跑到村东头,就听到许多人嚷嚷,“三郎来了,三郎拿着他的大刀来了。”
  谢琅走过去,众人让出一条路,谢琅抬手就朝钱小花屁股上一铁锨。
  “干什么打我?”钱小花跳起来。
  谢琅:“打的就是你。”扬起铁锹又是一下。
  “你住手!”
  “不准打我娘。”
  谢琅停下来,看到钱小花的男人和孩子,“你们都在?那我连你们一起打。”朝钱小花男人身上就是一铁锹。
  钱小花的儿子朝谢琅扑过来,谢琅身体一转,拽住少年的胳膊就朝前里正谢建康身上扔,“给我把他绑了。瘟疫没来,先内乱,我今天不把他们教训老实,我就不是养蚕里的里正。”一见钱小花的嫂子过来,谢琅指着她,“是不是把我会功夫的事忘了?别说你一个,你们两家大人小孩一起上,也不是我的对手。”
  钱小花的大嫂猛然停下。
  谢琅转向钱小花的男人,“再来!”
  男人下意识后退。
  谢琅停下来,撑着铁锹,指着刚才和钱小花撕扯的女人,“开门!”
  女人连忙去开门。
  谢琅没进去,“鸡鸭都赶出来。”
  “不能赶出来。”前里正谢建康道。
  谢琅扭头转向他,“听你的听我的?”
  “听,听你的,你是里长。”谢建康连忙说。
  谢琅转向谢伯文,“跟她一起进去,看着她赶出来。”
  “好。”谢伯文拿起放在路边的扫把进去把鸡鸭赶出来,谢琅抡起铁锹,往鸡鸭中间的空地上使劲拍一下,鸭飞鸡跳,谢琅才问,“有病没病?”
  众人这才明白,现在没病,日后病了,钱小花也不能反咬一口。
  谢琅:“关屋里。这些天勤打扫。去城里卖东西的时候,别买城里的东西,吃青菜豆腐凑合一下。”转向钱小花,“有什么想说的?”
  捂着屁股的钱小花想说的话可多了,但一个“没病”把她满腹怨言全堵回去了。
  谢琅指着钱小花的儿子,“你娘斗大的字不识半口袋,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夫子教你的东西都学狗肚子里了?是不是仗着我教你几招,养蚕里无敌手了?”随即转向别的小孩,“再让我知道你们看到大人打架不拦着,还助纣为虐,我不把你们挨个揍一顿,我就不是谢三郎!”
  半大小子们打了个哆嗦。
  谢琅板着脸道:“把所有人叫出来,我有事交代!”
  “谁去?”谢伯文小声问。
  谢琅道:“你和我二哥去。大人小孩都给我叫出来。除了我家小七。”
  “好好。”谢伯文连忙喊谢二郎。
  养蚕里不大,片刻,俩人就把所有人叫出来。
  谢琅对前里正谢建康说,“你看着他们。”随手挑四个大人和两个孩子,“跟我挨家挨户查!”
  不少人脸色变了。
  谢琅不等他们开口就先说,“只去你们家鸡窝鸭圈,不往你们堂屋里去。有谁怀疑自家鸡鸭病了,主动站出来,我们一起去。”
  只有三个人出列。
  谢琅跟着三个人先后抓了一只鸡和一只鸭,就把鸡鸭的脖子拧断,继续挨家挨户搜,结果也只搜出七只母鸡和八只鸭子。盖因大部分人都卖了三成,像谢大郎这些跟大酒肆关系好的,都快把鸡鸭卖光了。
  谢琅叫人拎着死鸡死鸭,抱着柴火就去坟地里焚烧。
  村里人跟过去,见他烧完还用土埋上,跟葬人一样,终于知道怕了。
  到家就把活蹦乱跳的公鸡和公鸭杀了用盐腌上。
  这么一来,养蚕里的空气都好了。
  谢琅却不敢大意,翌日杀了两只母鸭,炖好喂饱那三只,就挨家挨户的询问。
  大概谢琅昨天发狠吓着村里人,一个个老实的跟鹌鹑似的,不等他开口就把他往屋里请,把睡觉的鸡鸭戳醒,让他看个仔细。
  谢琅转了一圈,累得喉咙发干,腿脚发酸,回到家,衣裳扔盆里,就领着小七去卧房睡觉。
  半梦半醒间,谢琅听到砰砰声,怀疑自己做梦,搂着小孩继续睡。
  可小七睡不着,他这几天窝在家里除了睡就是吃,好不容易能见见外人,哪能放过。
  “三爷,有人敲门。”小七跪在榻上使劲推推他的胳膊。
  谢琅翻个身,用被褥蒙上头,“不管!”
  “三爷,是谢广叔。”
  谢琅不禁长叹一口气,巴拉巴拉头发,揉揉眼角,趿拉着鞋出去,“什么事?”
  “城里生瘟疫了。”
  谢伯文的声音传进来。
  谢琅陡然清醒,打开门就问,“你看到了?”
  “不准百姓进了。”谢伯文指着身后的车,“素鸡都没卖,全拉回来了。”
  谢琅:“严重?”
  谢伯文摇了摇头,“我没亲眼看到。但守城的士兵多了好几个,肯定很严重。三郎,王大公子和二公子不会有事吧?”
  谢琅摇了摇头,“不会。我跟他们讲过。”
  除夕过后刘彻和卫青来了一趟,见谢琅家的猪卖了,猪圈空着,鸭子和鸡少了一大半,刘彻还用开玩笑的口吻问谢琅,是不是打算把家里的东西全卖了搬去城里。
  谢琅很认真的同他说担心瘟疫。
  刘彻当时上心了,不可能不做防范措施。
  “明天再去城里看看。准进就说明事不大。”
  谢伯文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不然酒肆拿不到我们的素鸡,明天就没法做生意。”
  “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谢琅扭头转向小七,“看着家,我出去转转。”
  小七望着他,“我也想出去转转啊。”
  “走吧。”谢琅伸出手,“回来就得给我喝姜汤。”
  如今是元光六年,小孩已有七岁,知道什么是瘟疫。谢琅不准他出去,叫他喝火辣辣的姜汤都是为了他好,就使劲点点头,“好!”
  谢琅领着小孩绕着养蚕里转一圈,跟村里人说一下城里的事,就带着小孩回家煮姜汤。
  翌日,叫姚桂芝帮他看着小七,谢琅同谢伯文一起去城里。
  城门大开,谢琅松了一口气,陪谢伯文把东西卖了就回来了。
  谢伯文忍不住问,“你怎么不去王公子家看看?”
  “他肯定不在家。”谢琅道,“今天不是休沐日。”
  谢伯文算一下日子,又想到城里也闹瘟疫,虽然王家两位公子都是小吏,但也是天子近臣,天子忙,他们也不得闲,“还是你考虑的周到。”
  “我担心他们,他们拿我当好友,也会担心我。”谢琅道,“不出三天,他们就会来找我。”
  三月的最后一天,艳阳高照,弥漫在养蚕里上空的阴霾散去,谢琅把家里的被褥和厚衣服全拿出来,就听到哒哒的马蹄声。
  谢琅转向小七,“去看看是不是你仲卿爷爷。”
  “你就知道仲卿。”
  话音落下,大门被推开。
  谢琅看过去,楞了一下,刘彻瘦了,还瘦许多,“你自己来的?”


第93章 弱冠之年
  “我自己不能来?”刘彻反问。
  谢琅头疼,“我不是要跟你吵架。你不叫仲卿跟着,也该让别人跟着。”
  堂堂帝王,还是个无子的帝王,路上出点什么意外,非天下大乱不可。
  天下乱起来,受苦的就是他们普通老百姓。
  “三公子,我们在呢。”
  门口多出几个脑袋。
  谢琅松了一口气,不禁瞥一眼刘彻,把被褥往旁边移移,让开路让他进来。
  刘彻哼一声,进屋看到小七,“你今日不用去学堂?”
  “休息啊。”小孩放下笔,就往他身后看。
  刘彻顿时觉得呼吸不畅,“你仲卿爷爷没来,以后都不会来了。”
  小七拿起笔,继续写字。
  刘彻脱掉鞋走进去,“没听见吾的话?”
  “我不信你。”小七摇了摇头,“我只信我三爷。”
  刘彻扭头就朝外喊,“三郎!”
  “在忙。没空。”谢琅道。
  刘彻呼吸一窒,穿鞋出去,“忙什么?”
  “孵小鸡。”谢琅转身去灶房把种蛋拿出来。
  刘彻眉头紧皱,“瘟疫刚过。”
  “就是瘟疫过去,我才孵小鸡。”谢琅看一眼鸡蛋,“得二十多天才能出来。那时候正好天暖和了,瘟疫彻底消失了,到处都是虫和菜,赶到地里都不用我养。说起瘟疫,城里没事吧?”
  刘彻:“死了一些鸡和鸭。人没事。”
  “那就好。”谢琅立刻把鸡蛋放鸡窝里,“鸡鸭快被我吃光了,我没敢叫它仨去山上,今天只能吃青菜炖豆腐。”
  刘彻想也没想就说:“我来你家又不是为了吃。”
  这话可真新鲜。
  谢琅忍住吐槽的冲动笑道,“那您进去吧。”关上门就去灶房。
  刘彻跟进灶房,看到他拿水瓢,“离晌午还早。”
  “烧水煮茶。陛下不渴?”谢琅问。
  刘彻本来不渴,被他一说反倒有些渴,“没吃的?”
  “桑葚还没熟,只有甘蔗和香蕉。甘蔗得你自己削皮,香蕉噎人。”谢琅提醒他。
  刘彻只听小七说过,还没吃过香蕉,“给吾一个。
  谢琅连忙往外看。刘彻抬手把门关上一点,谢琅手里多出一串香蕉。掰开一个递给刘彻,其他的放灶台上,“皮拨掉。”
  刘彻接过去掰掉皮咬一口,险些噎的翻白眼,“怎么这么噎?”咽下去就忍不住抱怨。
  “你吃太多了。”谢琅一直想问,见他脸色不渝没敢问,现在见他心情好点了,才问,“一段时间不见怎么瘦这么多?”
  刘彻:“宫里的饭菜不好吃。”
  “山珍海味,灵芝人参不好吃?”谢琅简直想用烧火棍把他敲晕。
  刘彻仿佛知道他怎么想的,“你喜欢榴莲,天天让你吃,你腻不腻?”
  谢琅顿时没话了。柴火塞锅底下,就去拿水壶。
  刘彻过来的目的也不是跟他吵架,又掰一个香蕉,坐下就问,“你们村怎么样?”
  “死了几只鸡和鸭,还是我弄死的。就埋在我们村祖坟里。”
  刘彻很是吃惊,“那些女人没跟你闹?”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没人敢心存侥幸。”谢琅道。
  “三郎,出来一下。”
  刘彻眉头紧锁,“你平时也这么多事?”
  “还真没有。”谢琅道,“我严重怀疑他们就是看你在,知道我不敢乱发火,才挑你来的时候找我。不过这个不是外人,是我伯娘。”
  刘彻:“让她进来?”
  谢琅点了点头,把开水舀水壶里。
  刘彻一手拿着香蕉,一手拎着水壶去客厅,谢琅去开门,“什么事?”
  姚桂芝往里面看一眼。
  “大公子在屋里。”谢琅主动说。
  姚桂芝:“咱们去院里说。”
  “出什么事了?”刘彻把茶叶放水壶里就出来问。
  姚桂芝吓一跳,第一反应是看谢琅。
  “说吧。大公子也不是外人。”
  姚桂芝不放心,打开门往四周看一眼,确定没什么人才说,“我听你姐说,他们村的鸡鸭病了都是直接宰了吃,有的还卖给城里人都没事。你说咱们村的人倘若知道了,会不会来找你麻烦?”
  “正好。三郎跟我去城里。”刘彻开口道。
  姚桂芝瞬间后悔当着他的面说这事,“就算去城里也没用。他们长腿,只要不躲到天涯海角,他们就有本事把三郎找出来。”
  谢琅笑道:“你别担心。这事我知道该怎么应付。”
  “你知道?”姚桂芝惊讶道。
  谢琅:“咱们村有我,所以病鸡和病鸭都埋了。其他村不可能。他们也没咱们村的人有钱,不舍得丢,肯定会煮着吃。
  “他们煮着吃没事,我却不能跟咱们村的人说,你们也煮着吃。村里那么多生病的,万一死前喝一口鸡汤,他们家的人即便知道是病死的,也能怪到我头上。您忘了小七的爷爷那事?”
  “山黄里的人穷,给钱小花他们六贯钱才把人打发走。你有钱,给他们十贯钱,都不见得能成。”姚桂芝道。
  谢琅点头,“他们还怪我,那我就让他们写下文书,下次再出现瘟疫别来找我,想怎么办怎么办。”
  “对对,我一着急,把这点忘了。”姚桂芝放心了,“你忙吧。我回去了。”说完打开门就走。
  刘彻不禁说,“你们村的人真够烦的。”
  “朝中大臣不烦?”谢琅笑看着他。
  刘彻噎了一下,瞪一眼谢琅掉头就走。
  谢琅跟上去,对刘彻的侍卫说,“等一下有人来找我,你们就这样跟他们说。”
  侍卫点点头表示知道。谢琅进屋就把围棋拿出来。
  刘彻摆手,“没心情。”
  “下五个子的。”谢琅拿出五个黑子放在棋盘上,“连成一条线就算你赢。”
  小七放下毛笔,“这个我会。”
  “写你的字。”谢琅指着铺在地板上的纸,“还差三篇。不写完今天就吃青菜豆腐,我连饼都不做。”
  小孩连忙坐好,拿起毛笔,小声嘀咕,“就会吓唬人。”
  “你认为我在吓唬你,那就别写了。”谢琅道。
  小七转身背对着他。
  谢琅把几案往他这边移一点,离小孩的书桌远一点,又从身后书架底下的柜子里拿出一包瓜子,递到刘彻手边。
  右手瓜子,左手清茶,室内寂静,又不缺人气,刘彻顿时觉得舒服了。
  一盏茶的工夫,刘彻赢了谢琅,脸上露出一丝真心的笑容。
  谢琅这时才问他,“仲卿在军营里?”
  刘彻微微颔首,“过些日子出发。”
  “等不到棉花收下来?”谢琅忙问。
  刘彻刚进养蚕里就发现棉多麦少,因为心情不好就没问。现在谢琅主动提起,刘彻便顺嘴问,“你叫村里人种的?”
  谢琅点了点头,“朝廷需要不是么。”
  “是很需要。吾只是没想到……”刘彻摇了摇头,“仲卿那边的棉衣够了。”顿了顿,“不出意外,大雪来临前他们能赶回来。”
  谢琅想说不可能。
  四路大军其中两路迷路,一路无功而返,只有卫青那支凯旋而归。可龙城离长安甚远,明年这时候能回来就已不错了。
  偏偏又不能说出来,因为谢琅没法解释。更何况谢琅也担心说出来,刘彻不让卫青领兵,或者给卫青加派人手,中间出现变故,到不了龙城,便问,“那陛下还要不要棉花?”
  “要。需要的多。”刘彻道,“明年也让他们像今年这样种。”
  谢琅:“价格呢?明年种棉花的肯定比今年多。”
  “你们村的今年什么价,明年还是什么价。但后年吾不能保证。”刘彻道。
  谢琅笑道,“有你这句话草民就放心了。”
  “三郎叔!”
  刘彻眉心一跳,冷哼一声,“被你伯娘说中了。”
  “不管他们。”谢琅道,“我给仲卿做了两条棉被。”
  刘彻猛然看向他。
  谢琅慌忙说:“陛下想要,等我家棉花收下来就给陛下做。”
  刘彻横他一眼,低头放下黑子,“你输了。”
  “三爷笨。”
  谢琅气笑了,“你聪明。换你?想得美。给我好好写字!”
  正想放下笔跑过来的小孩又坐回去,“我饿了。”可怜巴巴望着谢琅。
  谢琅给他倒一杯水,“喝!”
  “越喝越饿。”
  刘彻开口道:“那你就忍着。”
  小孩脸色微变,仗着刘彻背对着他,做个鬼脸就埋头写字。
  “陛下,草民今年二十了。”谢琅道,“按照朝廷的规定,明年得去服兵役。”
  小七猛然转向谢琅,“去哪儿?”
  “写你的字!”刘彻回头瞪他一眼,“跟你仲卿爷爷上战场,你跟我去宫里住。愿不愿意?”
  小七不假思索道:“不愿意!”
  “那你问什么?”刘彻道,“再打断我们的话,你三爷不舍得揍你,我揍你。”
  小七看向谢琅,满眼焦急,“三爷,我,我也去!”
  “我还没说完。你孟达爷爷答应过我,我不用去。”小孩松了一口气,整个人趴在桌子上。谢琅摇头笑笑,“但是村里人不知道。”看向刘彻。
  刘彻:“明天叫东方朔过来一趟。”
  “他会吓晕的。”谢琅提醒他。
  刘彻嗤一声,“吓死他得了。”
  谢琅张嘴想说什么,听到脚步声,猛然把话咽回去,“谁?”
  “是我,三公子。”侍卫走进来,冲刘彻行个礼,才对谢琅说,“人走了。三公子还有没有什么要吩咐的?”
  谢琅摇了摇头,侍卫退出去。
  刘彻眉头微蹙,望着门的方向,“整个养蚕里就你一人不用服兵役,村民会不会有意见?”
  谢琅笑道,“陛下不了解哪些人。如果我大哥和二哥也不用服役,他们肯定会闹。养蚕里只有我一个,他们反而不会。相对的,他们比任何人都不希望我出去。最好窝在养蚕里一辈子。”
  刘彻想想养蚕里这些年的变化,不禁点头,“换成吾也一样。”
  “是呀。”谢琅心中忽然有个主意,“陛下,明年再让东方朔过来。”
  刘彻放下瓜子,“为何?”
  谢琅喝口水,满眼坏笑,“明天我就同他们说,过些日子领小七去仲卿家住两天,让小七习惯习惯,等我明年去服役的时候,直接把小七送过去就行了。”
  “你们村的人会不会愁的睡不着?”刘彻好奇地问。
  谢琅:“明天试试。”
  翌日上午,谢琅把小七送去学堂,就带着猴哥和虎子以及小狼上山打猎。回来的时候到村东头谢琅就停下来。
  没等村里人开口,谢琅就唉声叹气的说,“想到明年就走了,现在看到咱们村的桑树都觉得亲切。”
  “你说什么?”正想同谢琅聊聊瘟疫的村民忙问。
  谢琅指着自己,“再过些日子就满二十了。明年得去服兵役啊。听说从去到回来得一年半。也不知道等我回来,养蚕里会变成什么样。”
  “服,服兵役?”众人大惊,“你怎么还要服兵役?”
  这话比刘彻不要吃的还新鲜。
  谢琅反问:“我怎么不用?我也是大汉子民。”
  “可,可你是里长。”
  谢琅:“朝廷规定里长不用服役?朝廷需要的时候,亭长都得去。”
  “亭长”二字让村里人想到了高祖皇帝。
  可今时不同往日。
  众人很是焦急,“你走出,养蚕里谁来管?”
  谢琅凉凉道,“爱谁谁。离了我牛照样喝水,驴照样吃食,太阳照样转。”


第94章 践行饭
  “话不是这样说的。离了你; 养蚕里真就不转了。”
  “对对!离了谁都不能离了你。”
  谢琅乐了; “你们刚才想说什么?说来我听听。”
  “说; 说什么?”想跟谢琅聊瘟疫的人想到他凑上来的目的; 脸色微变,“就; 就想说你要服兵役这事。”
  谢琅轻笑一声,打心眼里不信; “当真?”
  “当真。”众人同时点头。
  谢琅看着他们,“现在不说; 以后你们想说我也不听。”
  “我们已经说了,就是兵役这事。怎么就不信我呢。”
  倒打一耙可真行。
  谢琅“那就说兵役。趁着我还在村里,你们赶紧选一个里长,我把村里的账和钱都交给他。到秋或者年后; 朝廷来催,就可以直接走了。”
  “你走了,你走了小七怎么办?”
  “对; 还有它仨。”
  谢琅瞥一眼叼着小野猪的虎子,“它仨和小七去仲卿家。有小七在,它仨住在人多的城里也不会伤人。”
  “啊?你你都安排好了?”
  谢琅白了他一眼; “这么大的事; 都不事先安排,我还是我么。”
  “可是除了你; 咱们村也没人能当里长。哎; 那个大公子不是在陛下身边当差吗?你叫大公子求求陛下; 把徭役给你免了。”
  众人眼中一亮,“这个主意好。”
  “三郎,这两年你种棉花,种红薯,还把犁、耙和耧车献给朝廷,按理说合该给你免了。”
  谢琅昨天就猜到他们会这样说,真正亲耳听见,依然想笑,这群人平时脑子不够使,只要涉及到自身,脑子转的比他还快。
  “你们说的好听。”谢琅道,“伴君如伴虎,这话没听说啊。”
  “你家虎子不可怕。”
  谢琅噎了一下,就摆摆手,“赶紧去选新里长。别给我扯这些没用的。”
  “你不能走。”众人慌忙拦住他。
  谢琅双手叉腰,“想跟我打一架?”
  众人下意识后退一步。
  谢琅瞥他们一眼,“别觉得孟达气势不凡,就以为他很厉害,无所不能。那是因为你们见的人太少。”
  “可是你叫大公子问问也没什么啊。真成了,你好小七好,我们大家都好啊。小七才七岁,你就舍得把他送去别人家啊。”
  谢琅“小七很喜欢仲卿。仲卿也疼小七。”
  “千好万好都没自家好。”
  “对啊。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鸡窝。”
  谢琅险些笑喷,连忙咬咬唇,忍着笑,“说的比唱的都好听。那等下次王公子过来,你们自己问他。”
  “问就问。”大不了问王二公子。
  刘彻回去的时候,谢琅叫刘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