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汉朝养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热水。等我烧点热水,用热水洗。”
“我不嫌凉。”小孩十分懂事的说。
谢琅笑道:“我嫌你用冷水洗的不干净。”
小孩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看到谢琅干净的手背,“虎子要不要洗脸啊?”
“它还小,不能洗,会生病的。”谢琅道,“它的饭还得等一会儿,你先把它放屋里,再过来我就烧好热水了。”
小孩转身回堂屋。
谢琅趁机往洗脸盆里放点温泉水。随后掀开陶罐,把银鱼压碎,又添些木柴让它慢慢炖着,就给小七洗脸,漱口。
随后一大一小吃饱,小老虎也醒了。
谢琅让小七看着小老虎吃饭,就扛着耙去地里。稍后回来牵牛,小老虎也吃饱了。
小七把小老虎放窝里,就关上门和谢琅一起去屋后的地里。
谢琅在耙上放一袋土坷垃,老牛拉着载有土坷垃的耙走一圈,他家地里的大泥块就消失了。
又走两圈,土地就耙的跟面粉似的。
谢广家的地也在自家屋后,和谢琅家的地相邻。
谢广跟他爹娘扛着锄头到地里,看到谢琅家的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家三口异口同声地问,“你怎么弄的?”
谢琅把耕耙翻过来,“用这个耙的。”
“真的?”谢广的爹忙问。
谢琅点头,“不信你试试。不过牛不能给你用。给你用,回头别人来借,我就不好拒绝了。”
牛的贵重无需谢琅言明,谢广一家也知道。再说他们也不敢用,若把牛累病了,他们可赔不起。
谢广立刻说:“爹,咱俩拉着试试?”
谢广的爹下意识看谢琅。
“我大伯的地昨天才浇好,下午才能犁。算上我大哥和二哥的,得犁到明天晚上。后天才能用这个耙。”
谢广的娘不太敢用,指着钉子,“会不会掉?”
“掉了再按上去。”谢琅知道她担心给自己用坏了。
谢广的娘放心下来,分别在两头和中间绑着绳子,一家三口拉耕耙耱耙地。
谢琅把牛送回家也没闲着,过两天盖房子,他得把院里收拾一下。起码得给牛羊准备足够的草料,还得给到处乱跑的鸡鸭盖个圈,省得它们到处乱跑。
谢琅把鸡的翅膀剪短扔圈里,看到院中陡然干净许多,不禁长舒一口气,“小七,咱们和面做饭。”
“三郎,三郎,三郎在家吗?”
小七迅速往四周看,没有刚刚杀掉的鸡,也没有盛鸡血的碗,也没有鸡蛋壳,红薯皮,就开口道:“我三爷在家。”
“小七啊。”来人推开门,看到谢琅站在羊圈旁,“喂羊呢?”
谢琅看向来人,好像住村东头,三郎跟他不熟,对他没什么印象。谢琅想不出他来干什么,“刚把羊圈收拾干净。找我有事?”
“你家的那个耙能不能借我用用?”指着屋后。
耙?谢琅想起来了,“可以是可以。但不能耽误我大伯家用。他要用你就得给他。”
“这个我知道。我下午用,不耽误你大伯家用。”
谢琅:“那你跟谢广家说一声,他家用好你就拿去用吧。”
“好,我这就去说。”转身就往外走。到门外猛然停下来,回头说,“谢了。”
谢琅笑道:“不客气。”说完发现小孩直勾勾盯着他,“又怎么了?”说出来,瞬间明白,“不给他们用?小七,咱家盖房需要二十个人。”蹲下去拉开小孩的手,又伸出自己的手,“要这么多。就算咱家给他们钱,他们若不喜欢咱们,也不会给咱们好好建房子。”
“不要他盖。”小孩倔强地说。
谢琅笑着说:“我这么说吧。他们喜欢咱们,天不亮就会过来给咱们建房,然后盖到天黑。若是不喜欢咱们,得等太阳出来才会过来,太阳一落山就回去。喜欢咱们,五天就能给咱们建好,不喜欢咱们,要八天。我们就要多付三天的钱。现在懂了吗?”
小孩不懂,但他大概明白不会吃亏,“那就给他用吧。”
“你个小人精。”谢琅捏捏他的小脸,“跟我去厨房做面,用鸡汤做。吃过饭咱们去种小麦。”
小孩顿时高兴了,“我给三爷烧火。”
谢琅家升起袅袅炊烟,谢广家地头上站满了人,全都盯着谢琅的耙。有些人甚至抢了谢广和他娘的活,跟谢广的爹一起拉耙。
里正看到这一幕,就让他俩儿子犁地,过来看看究竟怎么一回事。
耙上的钉在地下,里正乍一看到地上是一片木框,就想说不能这么碾土。没等他说出来,谢广的爹把耕耙耱翻过来,把耙出来的枯草等物扔掉,种田能手里正立刻看出门道,开口就说,“谢广他爹,你的这个给我用用。”
谢广率先开口道:“我爹不当家。”
“你家的东西你爹不能做主,你当家?”里正转向他,“毛还没长齐,心倒不小。”
谢广的娘笑道:“是三郎做的。”
“三郎?”里正下意识找人。
谢广:“三郎叔在家做饭呢。”指着谢琅家冒着白烟的烟囱,“而且三郎叔答应他,先给他用。然后再给他用,再给他用。”指着几个人,“然后就给三郎叔的大伯送过去。”
里正张张嘴,险些说先给我用用。可这话真说出来,他这个里正也当到头了,“我找三郎去。”
“你找他也没用。”谢广道。
里正:“我让三郎给我做一个。”
站在谢广家地头上等耙的一些人顿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家境富裕的都跟着里正去找谢琅。
厨房里正在做鸡汤面,香味很浓,谢琅没敢让人进屋。听见有人喊他就到门外问,找他什么事。
听明来意,谢琅一点也不意外,“不行。里正别急,先听我说,我家过两天盖房,我得去山上砍木头做梁。”
“我们帮你砍。”众人忙说。
谢琅:“那也不行。我家没铁了,得去城里买铁。”
“明天就去。”里正道。
谢琅:“我就算明天去,也得后天下午才能做好。到那时你们的地都干了。”
此言一出,众人沉默了。
“这次就先别用了。等我家盖好房子,我给你们做犁,叫我大伯给你们做耙。”谢琅道。
里正想等,但地不等人。不禁叹了一口气,“只能这样。”说着看向谢琅,“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
谢琅连忙打断他的话,“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还不都是生活逼的。”
“谁逼的?”里正忙问。
谢琅:“生活。我家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干活,我也想不出推着板车浇地,把犁改了,又把铁齿耙上的齿弄到木头上,做个牛能拉的耙。”
经他这么一说,众人想想,那个耙和铁齿耙确实挺像。他们以前就是先用锄头把大块的泥打碎,然后用铁齿耙过几遍,再把麦子撒上去。
谢琅见里正不再怀疑,便问:“没事了吧?”
“有!你大伯晚上不用吧?”里正忙问。
谢琅瞬间明白他什么意思,“你晚上不睡了?”
第14章 食铁兽
“人老觉少,少睡一会儿不碍事。”里正道。
谢琅想笑又想叹气,古代的农民真苦,“你们去问问我大伯。不耽误他用,随便你们什么时候用。”
“我去问了?”里正问。
谢琅抬抬手,一脸的无所谓,“随便。”
里正转身就走,其他人跟过去。
谢建业家晌午吃得早,正准备去谢琅家牵牛。碰到里正,没容他说完,谢建业就直摇头。
里正急急道:“三郎都同意了。”
“您能想到的,人家也能想到。”谢建业道,“谢广只跟你们说谁谁要用三郎的耙,没跟你说他们什么时候用?”
里正下意识摇头,猛然僵住,惊叫道,“那群混小子晚上还用?!”
谢建业点了点头,“是的。”
早上谢琅耙地的时候,谢建业在家收拾粪。谢琅牵着牛到家,谢建业和他妻子才拉着粪下地。
夫妻俩打算撒好粪,就帮谢琅耙地。从谢琅家地头上经过,见他家的地都耙好了,而且比他收拾的还好,谢建业还以为看错了,就问谢广他什么时候耙的地。
谢广跟他解释一遍,谢建业放心的同时不禁感慨,他侄儿真长大了,都能撑起一个家了。
谢广听到他的话自是把谢琅好一顿夸。不过,这些谢琅都不知道。
谢广正是见谢建业知道了,后来又有人想用耙,谢广就让他们去找谢建业。谢建业打算去谢琅家牵牛的时候,再跟谢琅说耙的事。谢琅也就不知道他家的耙晚上也不得闲。
里正好生失望,不禁说:“那几个混小子刚才怎么不说?”
“您过来的时候是说叫三郎给你做耙。”随里正一起来的男人不禁提醒他。
里正噎了一下,扭头看向他,“你知道?”
“我们没想起来晚上耙地,知道三郎的靶没空,就没问谢广。”
里正张了张口想说什么,神情一怔,“春娥,你怎么来了?”
“我来找三郎叔。您怎么在这儿?”谢春娥扶着腰,往四周看了又看,没出什么事啊。
里正:“在商量种地的事。你家的麦子都种下去了?”
“还在浇地。你们的地该浇好了吧?”谢春娥肯定道。
里正点头:“都浇好了,正在犁地。找三郎什么事?”
“三郎叔让我给他找几个泥瓦匠人,我帮他找好了,就过来问问三郎叔,叫他们什么时候过来。”谢春娥道。
谢琅家的地下午就可以种小麦,明天就没事了。
里正:“明天就行。”
“三郎说的?”谢建业忙问,“他还没去山上砍木头。”
里正摇头,“三郎没说。我猜的。再说木头,离山这么近,当天用当天砍也来得及。”
“我还是去问问三郎叔吧。”谢春娥笑笑,“再看看小七有没有闹人。我真担心那孩子不懂事,给三郎叔添麻烦。”
谢建业想说小七懂事,话到嘴边看到她大着肚子过来,肯定是很担心小七,“三郎现在在家,你过去吧。”
“好,那你们忙。”谢春娥说完就往后面去。
谢琅正在盛面,听到敲门声就对小七说,“去看看是谁。”
“三爷去。”小孩一动不动。
谢琅瞪着眼道:“我在给你盛面。”
“人走了再盛。”小孩立刻接道。
谢琅虚点点他,“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担心人家进厨房,看到他们在吃鸡汤面。
小孩抿抿嘴,望着谢琅,倔强道,“我什么都没想。”
“信你才怪。”谢琅放下碗就出去,“来了。谁呀?”
“是我,三郎叔。”
谢琅扭头就往厨房里看。
小孩也在看他,随即往外跑,“姑姑?”
“门没闩,直接进来。”谢琅话音落下,谢春娥推开门。
谢琅立刻回厨房搬个木墩,“怎么这时候来了?快坐下歇歇。”
“我这个身子不行,以为一会儿就能到。没想到……”七里路走了快一个时辰。谢春娥想到这点就不禁苦笑。
谢琅:“你这都快生了,当然跟以前不一样。有什么急事让你男人过来也一样。对了,还没吃饭?我给你盛饭。”
“三爷!”小七猛然转向他。
谢春娥吓一跳,“怎么了?”
“小人精。”谢琅弯腰朝他脸上拧一下,“这是你姑,亲姑姑,不是外人。”随即对谢春娥说,“我第一次和面做面汤,不熟练做多了,别担心不够吃。”去屋里洗个碗,给她盛一碗面,“面可能有点硬,就这么凑合吃吧。”
谢春娥也饿了,接过来闻到很香,“不错。”
“你不嫌弃就行。”谢琅把他和小七的端出来放在他用砖头垒的石桌上,注意到小孩目不转睛地盯着谢春娥,朝他后脑勺一巴掌,“看什么?吃你的。”
谢春娥转向小七,看到小孩摸脑袋,张嘴想说什么,注意到小七筷子上的东西,不禁眨了一下眼睛,“鸡翅膀?”
谢琅拎着两个木墩出来,顺着谢春娥的视线看去,小七用一双筷子插着鸡翅膀正往嘴里送,“是鸡翅膀。”笑着把其中一个木墩放小七屁股后面,“坐下好好吃。”
三郎一家出了名的会过日子,谢春娥宁愿相信小七戳的那块东西是面疙瘩,也不敢相信是鸡翅膀。
谢春娥见小七咬掉一块肉,鸡翅膀无异,不禁问,“三郎叔家的鸡病了?”
“好好的。”谢琅知道她想什么,“我连着干几天活,累得腰酸背痛,担心累出病来,正好这只鸡年纪大,还喜欢啄别的鸡,干脆杀了,耳朵清静了,也能给我和小七补补身体。”
谢春娥还不大相信,可她见谢琅确实比她爹死的那天瘦了,又不得不信,“那你吃啊。小七一个孩子,又不干活,别给他吃了。”
小七扭头转向他姑,瞪着眼睛看着谢春娥。
谢琅揪住他的小耳朵,“你姑只是心疼我。”拿起筷子,挑起自己碗里的鸡翅膀,“两个鸡腿我和小七昨晚吃了,这俩鸡翅膀,我们也是一人一个。你碗里的是鸡胸肉。这孩子刚才那么大声喊我,就是怕你知道我们吃的是鸡汤面。”
谢春娥看向小七,小孩的小脸一下红了。不禁张大嘴,“这,这孩子……”
“怕你往外说,传到他大伯和二伯耳朵里。”谢琅说着看向小七,“你姑姑不是那么碎嘴的人。”
谢春娥点头,“我跟谁说也不会跟他们说。”
“现在放心了吧。”瞥一眼小孩。
小孩吐掉骨头,埋头扒拉宽如大拇指的面条。
谢琅摇头笑笑就招呼谢春娥吃面。
待谢春娥吃完,谢琅直接用陶盆把剩下的面盛出来,用事实证明他真做多了。
谢琅前世没和过面,他原本打算和半瓢,和好发现只有一小块,还不够他自己吃的,又把剩下半瓢面倒进去,结果揪成面片下锅里,才确定他先前的估计没错,半瓢面粉就够他和小七吃的了。
不想吃剩饭的谢琅正打算忽悠小七,剩饭吃了肚子痛,得给鸡鸭吃,谢春娥来了。
谢琅把陶盆放石桌上,就去拿谢春娥的碗,“我再给你盛点。”
“谢谢三郎叔。”
谢春娥平时吃一碗就够了,但谢琅做的鸡汤面真好吃,光滑如白玉的面片弹牙有嚼劲,软烂的鸡肉,清香的鸡汤,一碗下肚,堪堪让谢春娥打开胃口,合该再吃一碗。
谢琅笑道:“不客气。又不是外人。”转向小七,“你还要不要?”
小孩摇了摇头,眼睛盯着陶盆,打了个饱嗝。
“小七吃饱了。”谢春娥道。
谢琅点头,“我知道。想吃晚上再做。”
“不准杀鸡。”小七慌忙说。
谢琅笑道:“不杀鸡。咱家的猪肉还没吃呢。”
“还没吃?”
野猪来的那天谢春娥也在,晚上回去的时候,里正给她一个大猪腿,谢春娥的丈夫找小七的大伯借的板车,拉着猪腿和谢春娥回去的。
养蚕里只有八十多户,每户都能分一个猪腿,和猪腿差不多重的瘦肉。
谢琅家中只有他和小七俩人,那么多肉,一天吃两顿也够他们吃俩月的。以致于谢春娥听到谢琅的话就忍不住说,“天热就臭了。”
“吃了两顿。这几天忙,没空炖。”谢琅道,“那肉不炖烂不好吃。小七,是吧?”
小孩点一下头,用手比划一下,“要炖这么久。”
谢春娥不懂那他的“这么久”是多久,就看谢琅。
“用我娘以前攒下的调料,什么茴香、干姜的,我抓一把跟猪肉放一起炖一个时辰,隔壁的谢广都跑过来问我做什么吃的。”最后这点是真的。谢琅怕她不信,就看向小七,“跟你姑说是不是?”
小七撅起小嘴,满不高兴地说:“还吃咱家的肉。”
谢琅虚点点他,“你呀。”无奈地笑笑,就对谢春娥说,“这孩子大概是被你大嫂和二嫂吓着了,特别怕别人知道我们做好吃的。里正问我做什么吃的,不等我开口他就说饼。搞得里正都以为我天天做面饼给他吃。”
小孩下意识看他姑,见他姑看着他笑,小脸又红了,小声嘀咕道:“就说。”
“没有不让你说。”谢琅吃掉最后一根面,见里面只有汤,“小七,这个倒给牛喝了啊。”
小孩勾头看看,全是水,“倒掉吧。”
谢春娥忍不住说,“你还问他?”
“你侄子人小脾气大,他不同意,我倒掉,又得跟我生闷气。嫌我浪费东西。”谢琅嘴上这样讲,丝毫不见生气,谢春娥便知道他没放在心上。
谢春娥又担心他这样把小七养得没大没小不懂事,“您别惯着他。”
“没有。”谢琅收走碗,“小七,陪你姑坐会儿,我去洗碗。”
小孩点了点头,就直勾勾盯着谢春娥。
谢春娥的孩子小,不好经常回娘家,导致她跟小七不熟,不知和他聊什么。再说如今孩子是谢琅的,谢春娥也不敢多嘴,担心一秃噜嘴说了不该说的,惹谢琅生气,继而连累小七。
谢春娥沉默片刻,就对厨房里的谢琅说,“三叔,建房的人都找好了,让他们明天来行吗?”
“不行。后天早上。”谢琅道,“家里的盐腌猪肉了,我明儿得去买盐,还得再买匹布,我和小七正长身体,再过几个月身上的衣服不能穿了,得做新的。”
谢春娥:“那把你不穿的衣服给我,我给他改几套。”看一眼小七,“别给他做新的了。”
谢琅擦擦手出来,指着自己身上的衣裳,“你觉得这样还能改吗?”
谢春娥看过去,上衣三个补丁,下裤四个补丁,背后不知还有多少,还真不好改。
“你把布给我,我给你们做。”谢春娥道。
谢琅笑着摇摇头,“不用。我大伯母说了,她给我们做。对了,你婆家离这边不近,他们晌午是在这儿用饭,还是回家吃?”
这个“他们”自然是指来给谢琅建房的那十个人。
谢春娥:“不回去。他们自己带饼过来,你给他们烧点热水就行了。”
“那叫他们带着碗箸,我给他们煮点竹笋汤。”谢琅道,“我昨天耕地的时候,看到几个小孩去山边挖笋,他们说那边有不少,是真的吧?”
谢元家离山近,谢春娥出嫁前在自家门口就能看到山上的青青翠竹,“是的。不过,不能往里去。听我爹说里面有白罴。”
“白罴什么东西?”谢琅好奇,毒草还是毒蛇?
谢春娥摇了摇头,“我也没见过。我爹说我祖父见过,长得跟熊很像,有黑白色的,也有棕色的,牙齿特别厉害,吃竹子跟咱们人啃萝卜似的。”
谢琅恍然大悟,“你说的那东西是不是还有点像猫?”
“对对,三郎叔也见过?”谢春娥忙问,“那东西看起来憨憨的,跟大猫一样,其实跟熊一样厉害。听说都能咬断铁,也不知是真是假。”
谢琅笑道:“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那东西有个别名叫食铁兽。对了,山上多不多?”多的话,弄一只来给他家小七当玩伴。
第15章 谢琅做生意
谢春娥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说着,一顿,“问问谢广,他爹经常进山,有可能知道。”
“对啊。”谢琅正想喊人,忽然想起谢广一家都在地里,“你跟我们到后面歇会儿再走?”
谢春娥:“是种小麦?”
“暂时不种,我得做个东西盛麦种。”谢琅道,“先前打算用木板做,刚才和你说到竹笋,我发现用竹子比用木板快。待会儿叫谢广跟我去竹林里看看,若是没白罴,就多砍些竹子。你帮我看着小七。”
小七霍然起身,抓住谢琅的手。
谢春娥吓一跳,不禁问,“这孩子怎么了?”
“担心我遇到野猪有危险,不让我去。”谢琅弯腰抱起他,“我们不去里面。若真遇到白罴,我们就跑,跑不过它,我和谢广用箭射它。”
小孩还直勾勾看着谢琅。
谢琅捏捏他的小脸,就伸手扶着谢春娥,“小心点。”
“我没事。”谢春娥见他比自家丈夫还紧张,忍不住笑道,“别看我这么大肚子,做饭比你还利索。”
谢琅笑道:“当然。因为我不会。”
“等小七长大了,让他做给你吃。”谢春娥立刻接道。
谢琅看向小七,“姑姑的话听见了没?”
“听见了,我做。”小孩认真道。
谢琅又忍不住捏捏他的脸,“小人精。”随即关上门,“春娥,回去就跟他们说,竹笋汤不算钱,工钱一天一发。”
“一天一发?”谢春娥看向他。
谢琅:“对!看到钱一点点流出去,我就会想着赶紧赚钱。不然等小麦种下去,我整个人松下来,肯定提不起精神做事。”
“还要做什么?”谢春娥不禁问。
谢琅正想开口,看到谢建业往这边来,“大伯?”
“你家的牛喂好了没?”谢建业听到谢春娥的声音,以为她要走了,才过来牵牛。
谢琅想说,在院里,你自己去牵。一想石槽里可能有麦粒,放下小七,“差不多了,我去给你牵过来。”不等谢建业开口就往屋里跑。
谢建业把牛牵走,谢琅就继续跟谢春娥说,他做的犁和耙能卖不少钱。
谢春娥不信,究其原因,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也就是谢琅太年轻,十七岁,还没有胡须。
谢琅看出她不信也没再解释,到谢广家地头上就让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