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汉朝养老-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问那人怎么在沟那边,小马说那人不是咱们村的。堂姐听到小马这样说,就让那人赶紧回去。那人说明天还在那边等她。我问她为什么等她,她说小孩子少打听大人的事。”
谢琅好奇地问:“你怎知你堂姐喜欢他?”
“小马说他们在私会。我堂姐听小马那样说,脸一下红了,还死鸭子嘴硬,还说我们小屁孩不懂。三爷,我没瞎说。”小七道。
小七有可能看错,但谢小马不可能。十来岁的孩子,该懂的都懂了。
谢琅:“你没瞎说。”
难怪山黄里的人知道这边沟里有大鱼。他还以为又是哪个长舌妇在外面瞎嘚瑟,传到山黄里的人耳朵里的。
合着问题出现在情窦初开的少女身上。
谢琅思索片刻,“在屋里等我。”
“三爷干什么去?我也要去。”小七道。
谢琅摸摸他的小脑袋,“天黑了,我把驴牵进来。”
“我和三爷一起。”小毛驴还小的时候,多是小七牵进牵出。小毛驴长大后,谢琅担心毛驴踢着小七,就不准他再碰。往常谢琅这样说,小七就不去了。今日看谢琅的脸色不大对劲,小七抓着他的手跟上去。
谢琅无奈地摇了摇头,到外面一边解绳子一边往四周看,见谢小马领一群孩子在路边玩,“小马,过来。”
“什么事?三叔。”谢小马跑过去。
谢琅道:“去把小七的大伯娘李秋月和二伯娘钱小花找来,说我找她们有急事。”
“她俩又背着三叔干坏事啦?”谢小马好奇地问。
谢琅:“快去!等一下就看不见路了。”
“好吧,好吧。”谢小马转身冲弟弟妹妹挥挥手,“都回家。我去去就来。”拔腿往东边跑。
小七到院里就问,“找她们干什么啊?我不想让她们来咱们家。”
“很重要的事。晚上煮点米粥可好?你烧火,我给鹅剁菜。”谢琅问。
小七点了点头,“什么重要的事?”
“等她们到了,你就知道了,不急。”谢琅把驴拴起来,又把羊牵进来,就洗手淘米煮粥。随后在外面升起火堆,打算把院中老的菜拔掉,用剁草的大刀剁碎。
谢琅说有急事,钱小花和她妯娌一刻不敢耽搁,跑过来谢琅刚把火点着。谢琅侧身坐着,一边生火一边问,“知道我为何找你们?”
“三郎叔不说,我们哪知道。我们又没三郎叔聪慧。”钱小花笑着恭维道。
谢琅白了她一眼,转向他嫂子李秋月,“你闺女十三了吧?”
“再过些日子就满十四了。”李秋月老老实实回答。
谢琅:“该说亲了。”
朝廷规定,女子过十五不婚就得交税。谢琅这样说,李秋月也没说孩子还小,“是该说亲了。三郎叔打算给她找一个?”
“不用我三爷找,她自己找好了。”
小七的声音从灶房里传出来,妯娌二人楞了一下,齐声问,“小七你说谁?”
“你俩小声点。”谢琅指着敞开的大门,“被人听来去,丢脸的是你们。”
李秋月慌忙说:“三郎叔,饭你可以乱吃,话你不能乱讲。”
“我都不知道北面沟里有大鱼,你们说山黄里的人是如何知道的?”谢琅反问。
钱小花正想说,你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知道。话到嘴边猛然转向她大嫂,“那丫头说的?”
“还不算太笨。”谢琅道。
钱小花忙问:“你怎么知道?”
“这你就别管了。我今日不同山黄里的人计较,不表示我忘了山黄里的人给我一闷棍,险些把我打死。我相信你们也没忘记。”
钱小花:“我们当然没忘。”
谢元死的时候,钱小花家要像现在这么有钱,她一定会让山黄里的人血债血偿。哪怕谢元活着的时候,钱小花没少偷偷的骂公爹。
谢元不是外人,她欺负可以,旁人不行。
谢琅打量她一番,见她不像敷衍自己,“你们打算怎么做?”
“我回去就把那丫头的腿打断。不要脸的东西,养她都不如养条狗!”李秋月说着就往外走。
谢琅不禁揉揉额角,“站住。”
李秋月猛然停下,“还有?”
“腿打断不要你养?”谢琅问。
李秋月张张口,“你说怎么办?关起来?吃喝拉撒睡的时候也得把她放开。她要是像伯文叔的姑姑那样,自己跟人家跑了,我还不如把她的腿打断。省得给我丢人。”
“你们平时不是挺聪明的吗?”谢琅看着她,“就这一个办法?”
钱小花,“这种事还能有别的办法?”
“装作不知道,把她拘在家里做油皮。明天去城里买一匹布,偷偷买点东西找个媒婆给她说媒。”谢琅道,“媒婆登门的时候在告诉她。”
李秋月道:“她肯定不同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不得她。难道你真想让她嫁去山黄里?今晚你公公婆婆就得去找你们。”谢琅话音落下,一股凉风拂过。
李秋月顿时觉得阴嗖嗖的,不由得打个哆嗦,“三郎叔,可,可她真闹的全村人都知道,别说她不好嫁,家里的几个孩子都不好找人家。”
“那你们就在媒婆上门的前一天晚上告诉她。”谢琅思索片刻,道,“她不同意,把她绑了送她爷坟前。还不知悔改,就把她关起来。”
钱小花看向她大嫂,这倒是个主意。
“三郎叔的意思把她扔坟地里?”李秋月问。
谢琅点头,“你能狠得下心,就把她拴在坟边的松树上,让她一个人待半夜。”
“不会把她吓死过去吧?”李秋月很是担心。
谢琅:“她知道羞愧,都不会同山黄里的人说话。如今跟山黄里的人搅合到一起,说明她根本没把她爷爷的事当回事。或者你想看着她连累其他孩子找不到婆家,娶不到妻子?”
此话一出,李秋月决定下来,“我听三郎叔的。”
“我们走了?”钱小花看向谢琅。
谢琅点头,“东西买来先放你家,别让她看出来。”
“我知道。”钱小花说着,就去追她大嫂。
小七见锅盖上冒烟了,就出来问谢琅,“堂姐不能和山黄里的人好?”
“你不喜欢你伯娘,我如果跟你伯娘一家很要好,还叫他们来咱们家吃饭,你会不会生气?”谢琅问。
小七连连摇头,“不行!”
“山黄里的人把你爷爷打死了,你堂姐要跟那边的人好,你难受不?”谢琅问。
小七的大伯一家对小七来说,和仇人没两样。发现他堂姐喜欢上山黄里的人,小七是觉得好笑好玩,根本没意识到该与不该。
经过谢琅一说,小七明白过来,“我不喜欢她。”
“我也不喜欢她,一点也不懂事,跟仇人在一起。”谢琅道,“以后离她远点。”
小七点头,“我知道,三爷。三爷,伯娘真会把她的腿打断吗?”
“不会的。但肯定会打她一顿,谁让她不听话。”谢琅道,“你不听话,我也揍你。”
小七:“我听话。”
“今天这事别告诉任何人。明天见到小马,提醒小马和小壮,也别告诉别人。包括我大哥和二哥。”谢琅道,“等你伯娘把你堂姐收拾老实,再跟他们说。”
不是今天谢琅提起,小七就彻底忘了。他才不关心他堂姐跟谁好。
“我听三爷的。三爷,明天还去抓鱼吗?”小七好奇地问。
谢琅想笑,还以为他会多问几句,“你想吃咱们就去。明天吃红烧鱼和白米饭。改天你孟达爷爷来了,我给你们做大盘鸡。”
小七忙问:“大盘鸡是不是大大的盘子里放一只鸡?”
谢琅险些呛着,“差不多。”
“那不就是蒸鸡么。我不要吃。”小七摇了摇头,“我要吃鱼。”
谢琅见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不早了,也没再解释,“好,吃鱼。明天就给你做鱼。”
翌日,谢琅召集村里闲着没事干的年轻人去河里抓鱼。只抓大的。忙活半天,每户分两条。谢琅挑两条最大的拎回家,一条红烧,一条切成块用油炸。
饭毕,小七去睡午觉,谢琅把驴牵出去,秦红就冲谢琅招招手。
“什么事?嫂子。”谢琅没过去,就在自家门口问。
秦红:“昨晚我见钱小花和她大嫂从你家出来,表情很不对劲,今天挑鱼的时候,钱小花和她大嫂也没上去抢,她们又干什么出格的事了?会不会连累你?”
第120章 甘拜下风
谢琅摇头笑笑,“不会。过些日子你就知道了。”
“不能说?”秦红问。
谢琅假装思考一会儿,“不太好说。嫂子别问了。”
“那我不问。”秦红道。
谢琅指着西边,“我去拽些红薯藤喂驴。”
“你家的红薯可以收了。打算什么时候收?”秦红问。
谢琅想一下,“不急,我今天还有些事。”
“孩子上学的事?”秦红问。
谢琅点了点头,拽一把红薯藤扔到驴面前,谢仲武的妻子就过来了。
谢琅叫谢广帮他喊一下村里人,等所有人到齐,谢琅先给他们算三个月需多少钱,然后所有人平均分,发现还差几铢钱,“这点算在我这里。”
“等等,等等,还有我们。”钱小花和李秋月挤进来。
谢琅眉头微皱,“谢广刚才喊你们的时候干什么去了?”
“我们,我们刚吃过饭。”钱小花想说,刚从媒婆家回来。话到嘴边连忙咽回去,“三郎叔,再,再重新算一下。”
谢琅白了两人一眼,把她们两家加进去,平均分一下刚刚好,就把账本推过去,“这么多,给钱吧。”
“那么多是多少?”钱小花想也没想就问。
谢琅乐了,钱小花直觉不好。而没容她开口,就听到谢琅说,“连多少钱都不知道,还不乐意让你儿子上学,就不怕你儿子将来同你一样?”
“我我,我一个妇道人家,哪能想到这么多。”钱小花往四周看了看,见她小儿子跟过来了,一把把孩子拽过来,“给我念一遍。”
小孩下意识看谢琅。
钱小花朝他后脑勺一巴掌,“看他干什么?他又不给你出束脩。”
“我教他习武。”谢琅道。
钱小花噎住,一见小七在他身后站着,“小七,多少?”
“笨!”小七哼一声,转身就往外跑。
钱小花抬手指着他,“这个小——”
“小什么?”谢琅看着她,“想清楚再说。”
钱小花摇了摇头,“没,没什么。到底多少?三郎叔,再不说我可走了。”
谢琅睨了她一眼,轻轻吐出一个数字。钱小花看了看手里的铜板,难以置信,“一半就够了?”
“让你一个人出不够。这就是人多的好处。”谢琅道。
钱小花咧嘴笑笑,“三郎叔就是聪明。”抬手把钱给他,“给我。”
“给你什么?”冯英忍不住问。
谢琅拿起脚边的纸,把钱小花她男人的名字写上去,又把钱数填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能看懂吗?”
“我儿子看得懂。”钱小花第一次体会到让儿子跟夫子学文识字的好处,喜滋滋接过去,拽着她儿子就走,“回家给娘念念。”
谢琅无奈的瞥她一眼,就给冯英一张。
“我就不用了,给她们。”冯英道。
谢琅:“都有。”指着手下的那叠纸,“我准备了四十份。”
“你准备这么多干什么?咱们村有小小孩的人家还没这么多。”冯英道。
谢琅笑道:“给你们亲戚准备的。回头亲戚再把孩子送过来,就跟他们说一个月要多少钱。想要孩子跟着学,也得出那么多钱。”
“你这个钱归谁?归你,明年请夫子就不用出钱了?”冯英好奇地问。
谢琅摇了摇头,“我不要你们的。明年的明年再说。”
“钱给我们,夫子岂不是他们请的?”冯英又问。
谢琅点头,“不高兴?”
“高兴,高兴。我明日就回娘家问问,我兄弟要不要把孩子送过来。”冯英道。
谢琅顿时想翻白眼,“孩子来了,在谁家吃住?”
冯英没话了。
谢琅叹了一口气,一边给旁人写一边说,“做了好几年买卖,你眼皮子怎么还这么浅。”
“这个,得怪我爹娘,没给我一个聪明的脑袋。”冯英道。
谢琅摆摆手,“忙你的去吧。”
冯英转身出去。
谢琅虽然这样说了,后来还是有人把亲戚的孩子接过来,跟村里的小孩一起上课。
养蚕里有钱小花那样的,有冯英那么碎嘴的,也有厚道的。至于那些厚道的人家有没有要亲戚的钱,谢琅不得而知,但他估计没要。
话说回来,谢琅打算收豆子的前几天把红薯收了,但他担心遇上暴雨,红薯在地里发芽,还是趁着晴天把红薯收下来。
一半切成红薯干,一半分别放地窖里和西边偏房里。
红薯晒干被东方朔领来的官差拉走,谢琅家的豆子也熟了。
谢琅把豆子收上来,地犁好晾晒的第二天,刘彻过来了。
当时谢琅正在院里剥棉花,见他进来就忍不住问,“养蚕里有你的探子吧。”
“吾真想过在养蚕里放一双眼睛。”刘彻拿个小板凳坐在他身边,看一眼他的动作,就捏一个棉花拨开,“可惜你们村的人排外。”
谢琅:“有不排外的村子?”
刘彻噎住,瞪他一眼,棉花扔框里,发现屋里很安静,“谢小七呢?”
“还未放学。”谢琅道。
刘彻:“你都让东方朔教他了,还让他去村学?”
“跟夫子学认字。还有许多字不认识。”谢琅瞥他一眼,“今日不是休沐,陛下怎有空过来?”
刘彻叹了一口气,“北面有消息了。”
“仲卿?”
刘彻摇了摇头,“独独他没有消息。三郎,他会不会……”
“陛下心中是怎么想的?”谢琅问。
刘彻不假思索道:“朕信他。”
“草民也信他。”谢琅道。
刘彻看了看谢琅,他脸上不见一丝焦急,又想到谢琅视卫青如亲兄,心中大安,“有什么吃的没?”
“什么?”谢琅没反应过来。
刘彻把剥了一半的棉花扔给他,就往灶房去。
谢琅转向充当柱子的八名侍卫,什么情况?
“寝食不安。”领头的侍卫无声地说。
谢琅摇了摇头,起身洗洗手,去堂屋端出来一碟东西。
“何物?”刘彻立刻把葡萄赏给离他最近的侍卫。
谢琅:“红薯干。有些硬。”
刘彻捏一块,小心咬一口,外面硬里面软,甜丝丝的,“你做的?”
“是的。昨天做的,别吃光了,给小七留点。”谢琅道。
刘彻去灶房找个碗,倒出来一半,又拿一串葡萄出来,“洗过没?”
“没有。”谢琅实话实说。
刘彻又给离他最近的侍卫。
侍卫没伺候过人,不禁看向谢琅。谢琅再次起身,翻出剪刀,把葡萄剪下来,一个一个洗干净,洗满满一盆,送到刘彻手边。
刘彻正好把红薯干吃完,接过葡萄直接把皮吐到盛红薯干的盘子里。
谢琅眉头微皱,“陛下吃好了给草民洗干净。”
“吾又不是没洗过。”刘彻说着,看一眼谢琅,“小气鬼。”
谢琅还有许多棉花没剥,懒得同他打嘴仗,“陛下晌午想吃什么?草民跟小七说过,陛下再来就给他做大盘鸡,陛下要是也想吃,草民等一下就得去买鸡。”
刘彻看了看手里的葡萄,“吾现在不饿。”
谢琅心想,你现在是不饿。
“杀鸡做好,要一个时辰。”
刘彻看一眼自己的侍卫,“过来帮三郎把棉花剥了。”
侍卫正打算分食刘彻方才赏的那串葡萄,听到他的话也想学谢琅翻白眼。可惜他们不是谢琅,他们不敢。
谢琅立刻站起来,把位子让侍卫,去堂屋拿几个铜板,就去村里买公鸡。
滚烫的热水浇到公鸡身上,谢琅让侍卫去拔鸡毛。不等侍卫开口,又说,“我得蒸饭,洗菜。”
闲着无事可做的侍卫立刻端着盆出去收拾鸡。
刘彻钻进灶房里,见谢琅从橱柜旁边的袋子里舀一瓢白米,顺嘴问,“你买的?”
“不是。”谢琅道。
刘彻心中一动,走到他身边,小声问,“你种的?”
卫青跟谢琅说过,刘彻怀疑谢琅变出来的果子都是谢琅仙府里种的。谢琅便说,“去年的陈米。陛下吃,草民就不和面烙饼了。”
刘彻抓一把看看,晶莹剔透,跟珍珠似的,比今年上市的新米还要好,“吾吃这个。”
谢琅看向他,“鸡肉配饼更美味。”
“那你把这袋给吾。”刘彻指着他脚边的米袋。
谢琅眼前一黑,顿时想骂人,“这是米,不是灵丹妙药。”
“吾就要米,不要灵丹妙药。”
谢琅心累,“我算怕了你了。那这个还做不做?”
“煮栗米给他们吃。”刘彻压低声音说。
谢琅无语,把米倒进去,舀一瓢栗米,“没见过你这么小气的皇帝。”
“吾也没见过你这么小气的仙人。”刘彻道。
谢琅的回答是去煮栗米。
刘彻搬着凳子坐在他身边。
谢琅不禁皱眉,“陛下还有事吧?”
“三郎终于不装傻了,朕甚是欣慰。”刘彻颇为感慨道。
谢琅又不想搭理他。
刘彻得了个没趣,“我的马吃了你给的草,就不爱吃别的草料,你说这事该如何是好?”
“我家屋后还有。过些天把种子收下了,草晒干陛下都带回去吧。”
刘彻:“那点草喂几天就没了。”
“所以?”谢琅歪头看着他。
刘彻指着大米,“你有种子,肯定也有那种草。”
谢琅就知道他会这样说,“陛下该如何解释?”往外看一眼。
“东方朔来拉。”刘彻道。
谢琅真心服了,“草民甘拜下风。”
“三郎,三郎,不好了!”
刘彻霍然起身,“故意的是不是?!”他不来屁事没有,他一来不是不好,就是出事,“我是欠他们的钱,还是欠他们的情?”
“息怒,息怒。”谢琅连忙把柴火塞里面,让侍卫帮他看着,出去就问,“什么事?”
“白罴又来了!”
刘彻忙问:“什么东西?在哪儿?”慌忙跟上谢琅。
谢琅打开门,刘彻看到白虎身旁站着一个棕色大熊。刘彻慌忙把谢琅拽到身后,抄起旁边的铁锹就砸。
第121章 家小事多
谢琅攥住他的胳膊,“不可!”
刘彻猛然转向他,“不可?”
“这个熊我认识。”谢琅夺下铁锹扔到一旁,指着虎子身边的白罴,“以前来过。”
刘彻扭头看看熊,回头看看谢琅,又转身看看熊,“来过的意思是?”
“等一下再同你解释。”谢琅往后使个眼色。刘彻退到一旁。谢琅把两扇门全打开,果然,另一边站着猴哥和小狼,“进来吧。”就看向村里人,“怎么回事?”
“我们也不知道。起初看到猴哥进村,我们也没在意。谁知仔细一看,它仨中间还夹着一个白罴。我们正想把牲口牵屋里,就见它们四个直直地往西去。就是往你家来。我们想告诉你,又不敢绕到它们前面,只能远远的跟着它们。剩下的你都知道了。”
谢琅想一下,“你说你们先看到的是猴哥?”
“对的。猴哥走在最前面。”
谢琅扭头看看猴哥,“肯定是它领来的。这个死猴子,上次还是饿的轻。”
“饿?你可不能再饿它们了。上次饿的虎啸狼嚎,吓得我家的羊两天没吃草。”
谢琅:“我随口一说。成了,我知道了,你们都忙去吧。”
“要不要我们帮忙把它赶出去?”闻讯赶过来的谢伯文。
谢琅往里面瞥一眼,“那么多人,不用。”
谢伯文勾头看看,“王大公子”的随从一个比一个高壮,放心下来,“要帮忙喊一声。”
“我会的。”谢琅虚掩上门,长叹一口气。
谢琅刚才示意刘彻回屋,刘彻并没有离开,等门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就问,“怎么一回事?”
谢琅双手叉腰,把先前在山上遇到黑熊,被白罴碰个正着,白罴追到村里的事大概说一遍,“肯定是又饿了。碰到猴哥领着虎子和小狼去打猎。这只不要脸的白罴想分一点,猴哥跟它说生的不如熟的好吃,就把它领来家了。”
“熊还能听懂猴语?”刘彻不大相信。
谢琅:“鬼知道。可是听不懂,现在又怎么解释?”指着正跟着猴哥进屋的白罴。
“会不会是因为你?”刘彻试探道。
谢琅摇了摇头,“我以前连只鸡都没养过。”
刘彻想起来了,谢琅仙府里没有飞禽走兽,只有地上长的和水里游的,“它这是想在你家住下?”
“它想也没用。猴哥懂人事,虎子和小狼是我从小养到大的,没了野性,不会伤人。这只白罴说不准。”谢琅打量一番自己的院子,“估计也看不上我家。”
刘彻跟着他走到东偏房,也就是那三只的房间门口,看到猴哥给白罴一个苹果,惊讶道,“它吃素?”
“杂食动物。没有肉连竹子都吃。”谢琅说着掰一个相对嫩一些的竹子扔进去。
靠墙坐下的白罴伸出左手拿起竹子,啃一口苹果就咬一口竹子。谢琅顿时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