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汉朝养老-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爷不开心?”趴在被褥里玩的小七钻到谢琅被褥里,“我给你讲故事吧。”
  小孩这么贴心,谢琅忍不住笑了,“什么故事?”
  “抓匈奴的故事。你没听过。”小七信誓旦旦地说。
  谢琅:“缠着你仲卿爷爷说给你听的?”
  “不是。是孟达爷爷说的。”小七道。
  谢琅给他掖一下被子,“你孟达爷爷都没见过匈奴,别听他胡说。”
  “没见过就不知道?”小七问。
  谢琅:“你说的是抓,也不是听你仲卿爷爷说的,不是自己瞎编的,是听谁说的?如今整个大汉只有你仲卿爷爷抓到过匈奴。”
  “城里那些大官人,我说以前的,像那个司马长卿也没能抓到匈奴?”小七好奇地问。
  谢琅:“没有。”
  “我的老天爷啊。我仲卿爷爷真厉害。”小七好生佩服,“仲卿爷爷看起来也没那么厉害啊。”
  谢琅坐起来,认真道,“小七,你要记住,真正厉害的人不会轻易让人看出来。比如我,东方先生以前都不知道我厉害吧?”
  “不知道。东方先生知道你曾打败仲卿爷爷,就像,就像看到六月下大雪一样。”小七道。
  谢琅见他知道,躺下继续说,“很坏的人,也不会让你看出来,而且还会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好人,再趁别人不防备他的时候,给别人一刀。”
  “真坏!”小七道。
  谢琅:“所以在你不知道一个人是真好还是假好的时候,千万别把咱家的事都告诉他。”
  “我什么都不说。”小七晃晃脑袋。
  谢琅乐了,“他会哄你说。你只要记住,说三成真七成假就成了。”
  “那该怎么说啊?”小七不明白了。
  谢琅:“谢小七,你三爷有钱吗?”
  “我三爷没钱。”小七接道。
  谢琅指着房梁,“咱家房子这么好,你说没钱没人信。你说我三爷有很多钱,可惜都被建房,买衣裳,养猴哥和虎子那几个大懒虫了。这句话里面有钱就真的,猴哥和虎子贪吃也是真的,很费钱是真的,但钱并没有花光。人家算一下,会就觉得没花光也没多少了。”
  “那咱家还有钱吗?”小七问。
  谢琅:“当然。你孟达爷爷给的百金,咱们还剩九十两。都在咱家地板下面的陶罐里。很久很久以后没钱了再拿出来。这件事不可以告诉任何人。”
  “仲卿爷爷也不可以说?”
  “他知道咱家有钱。”
  小七想起来了,“三爷,我都记住了。我困了。”
  “睡觉吧。”谢琅拍拍他的背。
  晚上睡太早,翌日鸡叫小七就爬起来了。
  谢琅嫌冷,不想起来,小孩一会儿出去一会儿进去,吵的谢琅不得不起来,打扫牲口圈,喂牲口,然后做饭喂他和小七。
  以往除夕前都会下雪,今年除夕前几日没下,谢琅觉得年后会下。结果不出他所料,正月初七,天空飘起大雪。
  大雪过后,艳阳高照,天气依然很冷。待人的手能露出来,已到正月底。
  二月四日上午,谢琅闲着没事干,挨家挨户问,“今年还让不让孩子上学?”
  “王二公子”平安归来,养蚕里的人有了想法——请“王二公子”给安排和差事。可是去城里当差,必须要学文识字。
  谢琅转一圈,去年掏钱请师傅的人家,今年把一整年的钱一次给谢琅。谢琅别提多惊讶,“今年怎么都这么懂事?”
  “三郎里长教的好。”钱小花接道。
  谢琅白了她一眼,把收据递给她,“没你的事了。”
  “三郎,三郎,大喜!”
  谢琅连忙站起来,见是谢大郎,“嫂子怀孕了?”
  谢大郎噎了一下,“你嫂子有喜,我犯得着给你报喜么。”
  “陛下提拔我当亭长?”
  谢大郎又噎住了,“你想得美。大汉自立国以来,就没有二十岁的亭长。”
  “那你倒是说什么喜啊。”钱小花忍不住催他,“三郎叔那么爽利一人,也不知怎么有你这么磨叽的兄弟。”
  谢大郎瞪她一眼,“你闭嘴!三郎,是陛下,陛下有后了。”


第141章 马蹄铁
  谢琅挑了挑眉,小刘据可算来了。面上“哦”一声,继续写收据。
  “三郎,你,你没听见我说的话?”谢大郎忍不住加大音量。
  谢琅点头:“听见了。陛下有后,又不是你有后,也不是我有后,你这么激动做什么?”抬头看看他,当真不明白,因为谢大郎平时并不关心朝堂之事。
  “陛下虚岁都二十九,快三十岁了,才得一子,这么大的事你都不激动?”谢大郎不可思议。
  谢琅看向等着他开收据的女人们,“你们激动不?”
  “我们只好奇皇长子是谁生的。”冯英开口道。
  谢琅转向谢大郎:“听见了吧?大哥。谁生的?”
  “当然是卫夫人,卫青的阿姊。”话音落下,众人哦一声,就不关心了。谢大郎气得不禁指着她们,“你们这些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只能看见眼前的那一点。三郎真没说错!”
  钱小花朝他手上一巴掌,“三郎叔可不是女人,你指什么指?陛下得子又不能赏你一个铜板。”
  谢大郎噎住了。
  谢琅想笑,惹谁不好非招惹女人,“大哥,我这边挺忙的,没事你就出去吧。”
  “对对,大哥去找二郎,二郎肯定比你还高兴。”冯英接道,“顺便跟大嫂说一声,这边人不多了,叫她过来吧。”
  谢大郎忍不住问:“我家那份钱还没给?”
  “没有。大嫂在烤房那边。要不你过去替大嫂?”冯英道。
  谢大郎本想找谢琅分享这天大的喜讯,然而他来的不巧,谢琅想理他,围在谢琅身边的女人也不同意。又被几个女人说一通,谢大郎也没心思去找旁人,就去东边烤房看着火,让孙芳回家拿钱给谢琅送去。
  送走所有人,谢琅把笔墨收起来,才有空想谢大郎说的事。
  刘彻近一年没再说过孩子的事,但谢琅知道他想要儿子。
  谢琅江山图里的东西虽然多,也没有特别稀奇的,思索半晌,决定后天去找卫青。
  二月初六,休沐,谢琅领着小七到卫青府上,府里只有卫青一人。谢琅很是纳闷,“你母亲呢?”
  “进宫了。”卫青道,“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来了?”
  谢琅:“宫里的事我都听说了。我和陛下认识这么多年,他家有喜,我是不是该准备些贺礼?”
  “就为这事?”卫青摇头,“不用。陛下这些年没少从你家弄东西。随便一样都比你精心准备的贺礼贵重。”
  谢琅:“话虽如此,一点也不表示,他又该骂我没良心。”
  “那就准备些吃的。珍奇异宝陛下不缺。”卫青想一下,“或者陛下特别想要的。”
  谢琅顺嘴问:“他想要什么?”
  “良马。”卫青道。
  谢琅:“良马没有,小七有一个。”抬手把谢小七推到卫青身边。
  卫青连忙扶着他。
  “我不行的,我不能当礼物。”小七急急道。
  卫青乐了,“你三爷吓唬你呢。”指着书房,“去那里说。”
  “要走了?”谢琅到书房就问,“他明明跟我说,人疲马乏,要你们好好休养一段时日,秋高气爽的时候再出发,怎么可以出尔反尔。”
  卫青连忙说:“没有,没有。陛下的意思命我带骑兵速战速决。可大汉一时又没那么多良马,所以我刚才才那样讲。
  “你去年让我做的马鞍非常好用,陛下已命人加紧赶制。陛下还同我说,你给他的草料也好。我就想问问你,还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马,更强壮一些。”
  “没有。你知道的,我以前什么都没养过。”谢琅道。
  卫青:“那就当我没说。还有一件事,小七,去病是不是说要送你一头小马?”
  “去病叔叔说过。”小七说着忙转向谢琅,“不是我要的,三爷。“
  谢琅摸摸他的脑袋,“我没说是你。在哪儿呢?”这句是问卫青。
  卫青指着西边,“马厩里。我领你们去看看。下次再过来我就不住这边了。”
  谢琅拉着小七跟出去,“去侯爷府?”
  卫青脚下一顿,无声地笑笑,“是的。上次休沐就想给你们送过去,只是小马驹的蹄子伤着了,走不了那么远就没过去。”
  “怎么伤的?”谢琅走到马厩旁,就往马蹄子上瞅,“哪个蹄子?”
  卫青指着前蹄子,“这里。可能是被铁钉,或者坚硬的石头扎的。”
  谢琅靠近一点,见边缘有些疤痕,“怎么没安马掌?”
  “什么马掌?”卫青没听懂。
  谢琅顺嘴道:“就是马蹄跌啊。”说完不见卫青搭话,抬头看到卫青眉头紧锁,好像在想马蹄铁是什么玩意,心中忽然一动,“没有?”
  “我没听懂。”卫青摇了摇头。
  谢琅:“就是在马蹄下面放一块铁,马蹄不会磨坏,就不容易受伤了。”
  “你的意思往马蹄里面砸一块铁进去?不行,不行。”卫青连连摇头。
  谢琅张张嘴,不知该怎么说,注意到卫青手上有茧,抓起他的手,“马蹄底下有一层就像你手上的茧子,扎进去它也不会感觉到痛,也不会生脓疮。”
  “马蹄底下是有这么一层,可是——”卫青忽然想到谢琅从不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而他若没有十成把握,连提都不会提,“要不还像上次一样画出来?”
  谢琅:“我只知道个大概。”
  “我命人用退下来的老马试一下。”卫青道。
  谢琅点头,“那好吧。去你书房。”
  卫青盯着他画半天,只画出一个半圆,不想怀疑他也忍不住问,“你确定是这东西?”
  “大致轮廓是这样。”谢琅指着圆圈,“这里面应该还有孔,方便钉子钉进去。”
  卫青拿起几案上的纸,就看谢琅,等他继续解释。
  谢琅放下笔,“我可以肯定有用。但我画的这个不见得有用。”
  卫青顿时想叹气。
  “三爷,你怎么可以这样啊。”小七忍不住说,“你还不如不讲呢。”
  谢琅:“我又不知道你仲卿爷爷家没有马蹄铁。”
  “我的错,我的错。”卫青摸摸小七的脑袋,“别怪你三爷。你三爷也是一片好心。我等一下就命人去做。真成了,我给你送过去,你当成皇长子的百日贺礼送给陛下。”
  谢琅不禁指着自己,“我?你送什么?”
  “我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送什么都是虚的。”卫青道,“帮陛下打胜仗就是最好的贺礼。”
  谢琅服了,“陛下要是听到你这么说,一定恨不得立刻封你为大将军。”
  “我没骗你。”卫青认真道。
  谢琅点头:“我知道。我也没调侃你。”
  卫青打量他一番,见他脸上没有一丝促狭,“暂且信你。还有一件事,我险些忘了。陛下命东方朔为皇长子作赋,最近都没空去养蚕里教小七,叫我同你说一声。”
  “没事。我们村过几天开课。”谢琅道。
  卫青:“那小马驹还放我家养着?”
  “养着。等我给小马驹搭好棚,再来牵它。”谢琅见他总想往外走,感觉是想亲自去做马蹄铁,“既然暂时不用给陛下准备贺礼,我和小七回去了?”
  卫青顺嘴道,“用过饭再走。”
  “你家没我家的好吃。”谢琅说着冲小七招招手。
  卫青跟上去,“我送送你们。”
  谢琅见他说着话,不忘看一眼纸上的半圆,忍着笑说,“不用了。我领小七四处逛逛,看看哪儿热闹,过两年就把家安在哪儿。”
  “那我就不送你们了?”卫青试探道。
  谢琅挥挥手,“不用。我和小七这段时间也不过来了。等你搬好家,告诉我地址,我再去府上拜见伯母。”
  “知道了。”卫青道。
  谢琅拉着小七就往东市去。
  “不是说好了在仲卿爷爷家用晌午饭的吗?”小七很奇怪,“为什么又不用啦?”
  谢琅心想,你仲卿爷爷不把马蹄铁做出来,晚上都睡不着。叫他陪咱们用饭,他能把饭吃进鼻孔里。
  “因为我想去东市转转。你不想看看?”谢琅问,“听说今年比去年热闹多了。”
  小七一听有热闹可看,连连点头,“想的。那咱们晌午是在这里吃,还是回去啊?”
  “当然是回去。我怕再遇到东方朔和主父偃。”谢琅其实怕被卫青撞见。
  小七一想到东方朔叫谢琅请客,还用手撕鸡,顿时连热闹都不想看,“我们逛一会儿就走。”
  城里熟人太多,今天又是休沐日,谢琅也不敢乱逛。东市逛半圈,和小七俩人吃饱喝足,买几卷书,又买些盐、发面饼以及布,实在拿不下了,一大一小才往北去。
  快到城门口,还是碰到一个熟人。
  谢琅不想过去打招呼,用胳膊夹着布,拽着小七转过身背对着马路。
  “怎么了?三爷。”小七奇怪的问
  谢琅连忙捂住他的嘴巴,压低声音说,“我看到主父偃了。西南方向,别把整个脸转过去。免得他发现咱们。”
  小七捂着半边脸,露出一只眼睛,“咦,他身边还有一个很好看的姑娘,和主父偃有说有笑的,是主父偃的妻子吗?”


第142章 患得患失
  谢琅转头瞄一眼,主父偃和一个妙龄女子直直地往南去,“不是。她都能当主父偃的闺女了。”
  “可是三爷说过,像主父偃和东方先生那么老的人都喜欢好看的年轻的姑娘啊。”小七道。
  谢琅低头看着他,“我说过的话,你记得真清楚。”
  “当然啦。三爷说过的话,我是不会忘的。”小七说完,还扬起下巴,他的记性很好的。
  谢琅朝他脑袋上呼噜一把,“跟咱没关系,权当没看见。”顿了顿,又说,“也不要告诉你仲卿爷爷和孟达爷爷。”
  “为什么不能讲?”孟达爷爷不说也算了,仲卿爷爷不是他三爷最好的朋友么。
  谢琅想说,说出来可能会加快主父偃的死亡。但这点跟小七解释不清楚,谢琅便说,“他们不喜欢主父偃。”
  “好吧。三爷,他走了,我们也回家吧。”小七道。
  谢琅本就打算买些布,来的时候便拿了一个麻袋。到寄牲口的地方,把驴背上的麻袋拿出来,除了饼全扔进去,就和小七回养蚕里。
  翌日,谢琅去夫子家中请他二月十六日来上课。
  这个夫子就是姚桂芝娘家那位。刚开始来养蚕里教小孩子,他是想着边教边找差事。前年,也就是元光五年,刘彻再次征召天下有学问的人,夫子就把他的自荐递上去。
  没过多久被原模原样驳回来,夫子就找谢琅,请东方朔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儿。谢琅直接把那篇自荐赋给刘彻,刘彻看个开头就看不下去,还建议谢琅给村学换个夫子。
  村里那些孩子学文识字的目的不是去朝中当差,而是能看懂文书,会算账,将来外出不至于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谢琅就没听刘彻的。不过,谢琅也没忘记跟夫子说,他写的不行。
  谢琅又怕夫子不信,就让东方朔帮他润色一下。夫子拿到经东方朔改过的自荐赋,也明白皇帝为何看不上他。打那以后,夫子就老老实实教村里的小孩,不再想着为君分忧,为国效力。
  谢琅也是知道他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村里人又比以前大方了,才把今年春学提前到二月中。
  开学一个月后,万物复苏时节,养蚕里的春麦都种下去了,谢琅也从谢伯文口中得知刘彻封卫子夫为后。
  谢琅估计这事一了,刘彻就得来养蚕里烦他。然而,没等到刘彻,倒是先把卫青等来了。
  谢琅第一反应是看马掌,见马掌下有一层铁片,忍不住笑了,“做出来了?”
  “给你。”卫青把手里的东西丢过来,人跟着下马。
  谢琅打开一看是两副,“给我这么多作甚?”
  “小七一个,兄长一个。”在外面卫青没敢口称“陛下”,“兄长最近没来?”
  “大公子来没来,您不知道?”坐在门口纳鞋底的秦红忍不住开口问。
  谢琅道:“他有了自己的宅子,和他兄长分开住了。”
  “怪不得。二公子现在是将军吧?”秦红好奇地问。
  卫青笑笑,“小将一个,不值一提。我们进去了。”
  “进屋吧。”秦红不是钱小花个没眼色的,见他不想说,便转移话题,“三郎家的猴哥弄了一头鹿,叫他给你做鹿肉吃。”
  卫青转向谢琅,“今天?”
  “还没来得及收拾。”谢琅往院里指一下。
  卫青看过去,“还是一头成年的公鹿,猴哥打的?”
  “虎子和小狼咬死的。”谢琅道,“白罴驮回来的。我估计是猴哥弄它身上的。我刚把它们四个身上的血洗干净。”
  卫青挽起袖子,“我给你收拾。鹿皮我带走,给你和小七做几双靴。”
  谢琅把刀递给他,就去拿盛肉的大盆,“鹿鞭单独收起来。”
  “你用?”卫青顺嘴问。
  谢琅白了他一眼,“给你陛下用。”
  “什么给陛下用?”
  谢琅和卫青同时往外看,“东方朔?”
  “好大一只鹿。三公子猎的?”东方朔跑进来就问。
  谢琅皱了皱眉,“你怎么这时候来了?不写赋了?”
  “写也得容我出来透透气。你还没说是你还是侯爷?”东方朔好奇地问。
  卫青眉头微皱,“东方曼倩,你叫我什么?”
  “我,二公子,王二公子。”东方朔连忙说。
  卫青:“要是被村里人知道了,连累三郎在这边待不下去,陛下能剁了你。”
  东方朔打个寒颤,“不敢,不敢。在下记住了,绝无下次。”
  卫青收回视线,叫谢琅帮他把鹿抬起来。
  东方朔下意识伸手,卫青一瞪眼,东方朔连忙后退两步,让谢琅上。
  谢琅摇头笑笑,“你一边歇着吧。”
  侯爷忙,他哪敢歇,又怕卫青嫌他碍事,就靠墙站着,没话找话,“小七徒儿呢?”
  “玩去了。找他有事?”谢琅问。
  东方朔:“没事,没事。侯,二公子今日怎有空过来?”
  “两个多月没来了。”谢琅替卫青解释,“顺便告诉我他新家地址。”
  东方朔点点头表示明白,“大公子也是?”
  “是呀。天晴他没空,他有空的时候不是下雨就是下雪。最近天不错,估计会过来。”谢琅道,“看看今年收成如何。”
  东方朔顺嘴问,“今年庄稼如何?”
  “你来的路上没看到?”卫青开口问。
  东方朔尴尬了,“我,不甚懂。”
  “年前还行,最近有些干旱的预兆。不过也不怕,山上有水,井里也有水。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只要不是旱一整年都没大事。”谢琅道。
  东方朔摇头,“你说的是养蚕里,不是整个大汉。”
  谢琅顿时想翻白眼。卫青算是找到小七宁愿让那个只有半桶水的夫子教,也不乐意让他教的原因,“如今大汉有棉花,有红薯。”
  “对对,我把红薯给忘了。”东方朔不禁拍拍脑袋,“写赋写傻了。”
  谢琅真想说,别拍了,越拍越傻。
  “你整日在朝中,一时忘记实属正常。”谢琅道。
  东方朔摇摇头,“二公子就没忘。”
  “我给他家送的红薯最近才吃完。”谢琅接道。
  东方朔不禁说,“三公子真的很善解人意。”
  “三郎,别理他。”卫青皱着眉道,“东方朔,你若没事就出去转转,顺便体察民情,哪日陛下问起来,你也知该如何回答。”
  东方朔张嘴想问,你是不是嫌我烦。话到嘴边又觉得明摆着的事,问也是自取其辱。何况卫青说的也对,刘彻很欣赏谢琅,不论他主动还是被动提起养蚕里,刘彻都会觉得他有心了。
  “你们忙,我出去看看。”东方朔看向谢琅。
  谢琅点一下头,东方朔才往外走。
  “他现在怎么变得有些小心翼翼?”卫青等东方朔出去了才问。
  谢琅:“他以前认为自己很厉害,才能不亚于你。陛下不用他,是还没发现他满腹经纶。我同他分析几次,他大概发现自己样样都行,样样稀松,就有些患得患失。”
  “知道患得患失,即便一直这样也能到老。就怕他脑袋一嗡,跟主父偃学。”卫青说完,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
  谢琅不禁打量他一番,他知道了?
  “主父偃怎么了?”谢琅试探道,“方便说吗?”
  卫青:“没什么不方便的。他最近越发猖狂,连淮南王的东西都敢收。”
  谢琅本来只有一点点怀疑,听他这样说瞬间确定自己没猜错。
  “上次从你家回去的路上,我看到他和一个华服女子在一起,那人是不是淮南王的女儿刘陵?”谢琅问。
  卫青猛然停下来,“他有没有看到你?”
  “没有。我躲得快。”谢琅道。
  卫青松了一口气,“那就好。他那个人最是睚眦必报。有次同他闲聊几句,听他的口气还不甚喜欢你,若是被他知道,他担心你告诉陛下,极有可能先一步在陛下面前诋毁你。”
  “陛下又不信。”谢琅道。
  卫青:“听多了心里终归不舒服。何况你素来不是很敬重陛下。”
  “那你呢?”谢琅问。
  卫青不甚明白,“我怎么了?”
  “他喜不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