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汉朝养老-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谢琅看向刘彻,“用刀撬开?”
刘彻转向卫青,“你手劲大,你先试一下。”
“等等。”谢琅见卫青要蹲下,“我去找个手套,免得把手划伤。”
小七接道,“我知道,我去拿。”到最东边的粮食房里把谢琅割麦子的棉手套拿出来。
卫青接过去,有些惊讶,“这是你做的?”看向谢琅。
谢琅点头,“怎么了?”
“陛下,有了这个,以后冬天……”后面的没说刘彻也懂,冬天行军将士们的手就不会冻得开裂,甚至严重的要把手指头剁掉。
谢琅也明白了,“这种不行,要皮制的。”
“吾知道。”刘彻微微颔首,“仲卿,开吧。”
小刘据看看身边的几位长辈,又看看盆里的东西,“这个是好吃的吗?”
“你就知道吃。”刘彻不禁瞥他一眼。
小刘据不知自己说错什么了,“不可以吃?三叔。”
“这个可以买吃的。”谢琅去屋里拿个板凳,抱起他坐在卫青旁边,“仲卿,慢一点,实在不行就用斧头。”
“斧头?”众人齐呼。
谢琅点头,“斧头不会把里面的珍珠劈烂。”指着蚌壳边,“从这里劈开。”
“你先别说话,我试试。”卫青找到一条缝隙,手上用力,啪一声,蚌壳开了,众人看过去,顿时惊呆了。
卫青不敢置信,掏出身上的匕首,把里面的东西剥出来,“是真的?”
“黑色珍珠?”刘彻看向谢琅,“不是白色的?”
谢琅摇了摇头,“看我没用。没开之前我都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珍珠。”
卫青抬头看向刘彻,“还开不开?”
刘彻沉吟片刻,“吾试试。”
“这个呢?”卫青指着自己手里的蚌,“里面还有几个小的黑珍珠。”
刘彻冲谢琅努一下嘴,意思是问他。
卫青便转向谢琅。
谢琅叫小七去舀盆水,把珍珠扔里面,“等会儿收起来。”对小七说。
“这个不能换好吃的吧?”小七指着珍珠问。
谢琅哪知道,还得找卫青。
卫青:“没见过有人用黑色的珍珠。”
“没用?那这些珍珠和鱼目有啥区别啊。”小七满脸嫌弃,“三爷,虎子吃不?”
谢琅手一抖,险些把未来太子爷丢出去,“现在没人用,不表示以后没人用。你好生收起来,留着给你儿孙用。”
小七很怀疑,“我觉得他们也用不着。”
“让你收起来就收起来,哪来这么多话。”刘彻瞪他一眼,“你不要吾全拿走。”
小七连忙端起来,“不给!只能当石子玩也不给你。”
“小气鬼。”刘彻白了他一眼,手上啪一下,低头一看,“这,这是粉色的?”
谢琅仔细看看,“好像是。”
“你在哪儿弄的?都什么玩意。”刘彻皱眉,见盆里还有十来个,“你是想集齐彩虹的颜色?”
谢琅认不清珍珠蚌,他觉得像就拿出来,也没管对不对。至于里面什么色,就更加不知道,“要不您,都打开?”
“我来,我来。”小七伸手,“我看看能不能开个金色的。”
刘彻:“你打的开吗?”
小七的手僵在半空中。
卫青开口道,“陛下歇歇,微臣来吧。”
刘彻把手套和剪刀给他。
小七把蚌里面粉色珍珠挑出来,放他盆里就端灶房里去。
“干什么?”刘彻忍不住开口。
小七:“你嫌弃黑珍珠和粉珍珠,我不嫌弃。那里面还有那么多蚌,一定能开出白珍珠。孟达爷爷别急,你以后也有。”
“我也想有。”小刘据伸出手,让长辈能看见他。
谢琅握住他的小手,“都有,都有。”
话音落下,卫青又打开一个。谢琅看过去,这次是白色的,很小,比米粒大一点。
刘彻很嫌弃,扔给小七,“给你!”
“给我就给我。”都是他三爷的东西,哪怕一根头发丝,小七也不想给别人。更何况面前的人啥都不缺。
一旁围观的侍卫小声说,“大将军,给下官试试?”
卫青用眼神询问刘彻。
刘彻:“让他试一下。三郎,你不试试?”
谢琅把小刘据放地上,“等一下换我。”
侍卫开的是一个普通的蚌。谢琅看一下蚌的样子,挑个和那个不一样的,打开眼前一亮,众人倒抽一口气。
刘彻看直了眼,“珍珠?”
“是吧。”谢琅看着堪比鸽子蛋大的珍珠,不是太确定。
刘彻看向他,“你不知道?”
“我又用不着珍珠。”谢琅实话实说。
这点刘彻信,谢琅要是不在意身外之物,没见过很正常,“剩下的全打开。仲卿,还有你们都别动,让三郎开。”
“孟达爷爷,这个大珍珠你要不要啊?”小七冷不丁开口,“不要还给我,我不嫌弃的。”
第153章 百口莫辩
刘彻没好气道:“我嫌弃。嫌你不知足!”
小七撇撇嘴,没敢让刘彻瞧见,小声嘀咕,“我三爷的东西就是我的。”
“是吗?三郎。”刘彻问。
谢琅笑道:“小七要就是他的。小七,你要不要?”
“三爷给我就要,三爷不给就不要。”小七道。
刘彻瞥他一眼,“就会在三郎面前讨巧卖乖。哪天我一定得揭穿你的真面目。”
“他一个十来岁大的孩子,这就是他的真面目。”谢琅话锋一转,“去病没要过来?”
小刘据开口道,“去病哥哥要来,去病哥哥也要踢蹴鞠。”
“三爷,我也想踢蹴鞠。”小七道。
刘彻瞪他一眼,“没你不要的。”
“我和三爷说话,也没让孟达爷爷买,你也不高兴啊?”小七忍不住皱眉,这人脾气真大。
刘彻点头,“三郎不想去城里,你要蹴鞠,他就得走四十里路,换你高兴不?”
小七张张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三爷,我不要了。”
卫青笑道:“改日我给你买一个。”
小七下意识看刘彻。
刘彻没让小七失望,开口道,“都没你们会惯孩子。”
谢琅一听这话就想说你也一样。然而想到刘彻是皇帝,唯我独尊惯了,“陛下,这个珍珠给谁?”指责鸽子蛋大的珍珠问,“要是送给你宫里那些人,我就替小七向您讨过来。”
“仲卿,你同他说的?”刘彻看向卫青。
卫青摇摇头,“微臣从不跟三郎聊朝堂和宫中之事。”
“百姓对皇家的事最为感兴趣。”谢琅道。
刘彻:“一个个都是吃饱了撑的。”
谢琅其实也挺感兴趣的,“王氏美不美?”
“再美也不过一女子,百年之后是一把白骨。”刘彻道。
谢琅不禁啧一声,“你这话真薄情。”
“对你不薄情就成了。”刘彻睨了他一眼,“赶紧开。”
谢琅抬起头,“对仲卿呢?”
“三郎,开蚌。”卫青连忙说。
刘彻见卫青这么着急,忍不住笑了,“仲卿如何待我,我自如何对他。”
啪一声,谢琅打开一个蚌,里面的珍珠没刚才大,但也不小。谢琅拿出来才发现特别圆,像假的一样。
方才开到普通蚌的侍卫不禁说,“三公子运气真好。”
“我三爷运气极好。”小七道。
刘彻嗤一声,“你三爷没开到珍珠,你也会这样说。”
“真的。三爷说心地善良的人运气都好。”小七道。
刘彻挑眉,盯着谢琅,“你又乱发善心了?”
“没有。”谢琅摇了摇头,“我是跟他说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刘彻:“废话。运气差的人也笑不出来。”
小七听到这话很不高兴,“真的。我三爷谦虚。”
“我们来之前是不是有人来找你三爷,你三爷才叫猴哥和小狼出来看家?”刘彻问。
小七摇摇头,指着羊圈上面的破罐子,“那里面有一条通体发白的蛇,比虎子还白。”
刘彻猛然站起来。
谢琅吓一跳,“怎么了?”
“高祖皇帝。”卫青小声提醒他。
谢琅不禁问,“怀疑我?”
刘彻大步向羊圈走去。谢琅想起身,又想自己没做亏心事,干啥要那么着急,冲卫青使个眼色,“过去看看,别伤着你陛下。”
卫青想说什么,见刘彻已到羊圈门口,慌忙跑过去,“陛下,我来!”
刘彻抓住他的胳膊,见旁边有个竹竿,拿起竹竿把罐子拨下来,啪嗒一声,地上多出一条白虫,“这个?”
小七跑过去,“就是它。咦,不会死了吧?”
“死了?”刘彻忙问。
小七:“这条蛇原本是躲在那个黄土里面的。我把黄土碾碎把它拨出来,它就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三爷见它可怜就要把它放了。
“我觉得这个小东西到外面不是被大鸟吃了,也会被狗吃掉。三爷就说先让它呆在破罐子里。担心它病好了咬人,就叫猴哥和小狼看着它。”
“孟达兄,我可没想过斩白蛇。”谢琅提醒他。
刘彻本以为是碗口大的蟒蛇,没想到还没有他以前在谢琅家吃的泥鳅长和粗,“你斩了它也成不了事。”
“那您还有何可担心的?”谢琅扭头看着他,“破罐子被你摔了,那条蛇不知是死是活,你看是再找个罐子把它丢进去,还是把它扔出去,让它自生自灭?”
刘彻以前一直以为白蛇只是传说,今日见到真的,即便是条半死不活的小白蛇,也觉得它不一般,“吾听你的。”
“您别这样说。蛇会跑,我忙,一眼没注意它跑丢了,你再以为是我把它杀死扔粪坑里了,我就是长一百张嘴也说不清。”谢琅道。
刘彻白了他一眼,“都没你心眼多。小七,再去找个破罐子。”
“我家没了。那个罐子还是以前炖汤的,裂开了我要扔,三爷要放点泥土种花没扔的。”小七道。
刘彻:“仲卿,去看看三郎家哪个罐子快裂开了。”
谢琅指着给那四只炖肉的陶瓮,“差不多寿终正寝了。”
“放羊圈上面。”刘彻说着,拿起铁锨,把小白蛇扔陶瓮里。
卫青忍不住问:“还有吗?”
“有的。我三爷担心陶瓮裂开,买了好多。”小七指着铁器房。
卫青拿出来一个,刷干净才放院中的简易灶上。
“全打开了?”
刘彻惊呼一声,卫青走过去看到盆里空无一物,小刘据面前摆满了珍珠蚌,“每个都有?”卫青好奇地问。
谢琅点头,“最小的也有据儿的小拇指甲盖大。”
“三叔,哪个是我的啊?”小刘据对白蛇不感兴趣,他见小七有黑珍珠和粉珍珠,也想要珍珠。
谢琅把鸽子蛋给他,“这个。”
“这个是小七的。”小刘据摇了摇头,“小七要。”
小七只是不想便宜刘彻,“四郎喜欢就送给四郎。”
“小七和三叔一样好。”小刘据抬头说。
刘彻想说,他宫里有。见儿子高兴,又把话咽回去,“让你舅父帮你收着。”拿起那个最圆润的,“这个给我?”看向谢琅。
谢琅很想笑,“陛下想要,我也不敢说不啊。”接着就问,“这些呢?”
刘彻看向卫青。
卫青摇摇头,“微臣无人可送。三郎,都收起来吧。留给小七,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全给我?”小七指着地上的蚌。
刘彻:“不要——”
“我要,我要。”小七一手拿两个,两次拿光,想起一个问题,“三爷,蚌肉怎么办?”
卫青指着陶瓮,“扔里面做给它们四个吃。”
“那个小白蛇吃什么?”小七看向谢琅。
谢琅摇了摇头,“我没养过蛇。听说蛇吃老鼠,但咱家没老鼠。”
“那就不喂了?”小七正想把蚌肉扔进去,见里面有个米粒大的珍珠,“三爷,它吃不吃这个啊?”
谢琅看过去,“喂它?别噎死了。”
“我试试。”小七抬手把珍珠扔陶瓮里。
刘彻见自己的八名侍卫都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忍不住笑了,“没见过?”
八名侍卫同时摇头,不敢相信。
谢琅:“那么小的珍珠卖不了几个钱。”
“可是,那也是珍珠啊。”在刘彻身边当差的侍卫都不差钱,也不舍得用珍珠喂蛇。
谢琅想一下,“是珍珠珍贵,还是白蛇稀有?”
侍卫答不上来了。
谢琅把院里收拾一下,洗洗手,便问刘彻,“吃地上跑的,还是吃水里游的,或者地上长的?”
“四郎想吃什么?”刘彻找他儿子。
小刘据眼里只有卫青手心里的珍珠,头也不抬地说,“父亲吃什么,孩儿吃什么。”
“仲卿,给他。”刘彻道。
卫青:“据儿看着三郎把这个珍珠从蚌壳里剥出来,不敢用手拿。”
“你胆子怎么这么小?”刘彻皱眉,有些不高兴,“又不会咬你。”
小刘据怕蚌肉,“珍珠大。”很可怕。
“真不像——”对上谢琅似笑非笑的眼神,刘彻把余下的话咽回去,“仲卿领他玩,小七,去给你三爷烧火。”
谢琅:“凉粉、凉面和凉拌菜?”看向刘彻。
见到小白蛇,还亲手开个珍珠,刘彻心情舒畅,“随便!”
“世上最难做的饭莫过于随便。”谢琅忍不住说。
刘彻嗤笑一声,“对别人来说难,对你不难。因为你烧水热屉子,什么都不放吾都不敢说半个不字。”
“仲卿信吗?”谢琅问。
卫青摇摇头,“没听见。”
“舅父——”
卫青连忙打断他小外甥的话,“我帮你把这个收起来好不好?”
“收哪儿?”小刘据瞬间忘了刚才要说什么。
小七把谢琅给他缝的小荷包扔给卫青,卫青把大珍珠放里面,系在小刘据腰带上,“这样就可以了。”
“可以啦。”小刘据低头看看,看不到珍珠的样子,不害怕了,伸手摸摸,仰起头,“舅父,大珍珠。”
卫青笑道:“是的。你有大珍珠。还是你三叔送你的。”
“谢谢三叔。”小刘据转过身没找到谢琅,就往灶房跑,“谢谢三叔。”
谢琅:“三叔听到了。堂屋里有好吃的,叫小七给你拿。”
“我得烧火。”小七道。
卫青走进来,“我来吧。”
今日有些热,灶房里更热,小七听到这话立刻往外跑,“我领四郎去堂屋?”
侍卫正在给那四只炖肉,谢琅想他在外面也没事,“去吧。”
“四郎,我家现在好吃的不多。等到夏天和秋天就多了,水果就有五六种。”小七拉着小刘据的手,“再过一个月叫你舅父把你送过来,我领你上山摘——”
谢琅忙问:“领谁上山?”
“有猴哥和虎子又没事。三爷不放心,就让虎子驮着四郎好啦。”小七大声说。
刘彻嫌屋里热,在院里站着,听到这话往东偏房看一眼,想象一下他儿子骑在老虎背上,威风极了,“这个可以有。谢小七,你小的时候虎子没少驮你吧。”
“我才没让虎子驮我。”
小七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刘彻不信,移步到灶房门口,“三郎,没有?”
“这事我还真不清楚。”谢琅道。
刘彻:“我感觉有。他刚才说的时候都没迟疑。”见谢琅和面,“你还真打算做面?”
“陛下不喜欢面,那草民蒸米饭可好?”谢琅问。
比起米饭,刘彻更喜欢面食,“算了,算了,看你做饭这么辛苦,面条就面条。”
谢琅很无语,“陛下在宫中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
“吾是都吃过,但都不新鲜。”说起新鲜,刘彻有些渴,打开柜子见里面全是桃子,不禁皱眉,“没别的?”
谢琅指着靠西边的盆,“那个是水蜜桃,轻轻一揭皮就掉了。东边这盆硬桃,皮削掉脆脆的。最里面那个油桃,不用削皮,洗洗直接吃就成了。”
刘彻吃过水蜜桃,也是在谢琅家吃的,因为水太多,稍稍没注意桃汁滴的到处都是,“不吃,麻烦!”
“柜子上面有黄瓜。”谢琅道。
刘彻伸手端下来,“绿色的?”
“老了就是黄色的。这种是还未熟透的黄瓜。”谢琅道,“但这种好吃。”
刘彻见上面有水,“洗干净了。”
谢琅微微颔首。刘彻拿一根,“可以直接吃?”见谢琅点头,咬一口,随后咽下去,“怎么什么味都没有?”
“炒着吃好吃。清爽可口。炎炎夏日吃很是开胃。”
刘彻立刻把手里的盆放灶台上。
卫青都服了他了。
谢琅不想搭理他,“我家只有一口铁锅。”
“用陶瓮煮面,铁锅炒菜。”刘彻道。
谢琅正是这样想的,可是被他说出来,谢琅只想叹气,真不拿他当外人。
刘彻是一点也不见外。他不喜欢寡淡无味的东西,咬两口就递给猴哥。见卫青忙着烧火,谢琅忙着擀面条,洗两个水蜜桃拿去堂屋,给小七一个,给他儿子一个。
小刘据接过去咬一口,手上全是黏糊糊的桃汁。小刘据傻眼了,“小七……”
“真笨。”刘彻把早已准备好的湿面巾递过去,“擦擦。”满脸嫌弃。
小七瞥他一眼,挽起小刘据的衣袖,拿走他手里的桃子,把皮揭掉,又找个干净点的面巾垫在他脖子下面,“吃吧。”水蜜桃递给他。
小刘据见不会滴到身上,也不会弄脏袖筒,忍不住笑了,“小七真好。”
“吾不好?”刘彻把面巾扔几案上。
小刘据吓一跳,“父,父皇也好。”
“孟达爷爷,古人云三十而立,您今年三十有二了。”小七提醒他,不是小刘据,才三岁三个月。
刘彻立刻朝外面喊,“三郎,小七说他晌午不吃了。”
第154章 乌合之众
小七想骂人,太不要脸,太不要脸了。然而,对方是皇帝,小七不敢,哪怕借给他十个胆子。
“三爷,我没有。”小七大声喊。
谢琅:“我知道。正忙,有事自己解决,别找我,没空!”
屋里安静下来。
卫青不禁往北看一眼,“陛下故意的?”
“你的陛下闲的。他堂堂一皇帝,还是个明君,就这么闲?”
卫青微微摇头,“也不闲。前些日子太后身体不好,陛下天天去探望她,想来也没空。这两天敢往这边来,还是因为太后略有好转。不然……”
“真不是回光返照?”谢琅小声问。
卫青连忙往外看,见门口没人,松了一口气,“不可乱说。”
“又没外人。”谢琅放下大刀,把面条推到一旁备用,就舀一瓢热水倒入盆中,然后加腐竹。最后往铁锅丢一把木耳。
卫青不禁问:“这是做什么?”
“用滚烫的水煮熟了,就可以直接凉拌。”谢琅道。
卫青:“我以为是鲜木耳。”
“鲜的也得是熟的。”谢琅指着灶台上的黄瓜,“加一点黄瓜丝?”
卫青笑道:“陛下没吃过,你做成什么样他都不会嫌弃。”
“第一次是不敢嫌弃。”谢琅道。
卫青:“你知道就放心做好了。”
谢琅原本打算做凉粉,擀好面条,谢琅懒得再做,就拿一根黄瓜切成丝,把烫染的腐竹切成段和黄瓜丝放一起,随后把木耳捞出来洗干净,同腐竹和黄瓜丝拌在一起。
谢琅把凉拌菜放入橱柜里,就把黄瓜切成片,做黄瓜炒鸡蛋,然后用炒黄瓜的锅做一碗酱。此时陶瓮里的水也好了,谢琅把面条煮熟捞出来,用凉水冲一下,就叫卫青端去堂屋。
卫青很早以前在谢琅家吃过凉面,知道面冲过凉水就好了,啥也没问,拿着碗箸出了灶房就让侍卫自己去做饭。
谢琅来回两趟把所有东西都端到客厅,卫青已盛好五半碗面。
小七知道怎么吃,舀一勺酱和面搅拌均匀,就夹一点凉菜和黄瓜炒鸡蛋放在上面。刘彻知道酱有些咸,不敢让谢琅动手,怕谢琅给他搞咸了。谢琅见这一大一小不用伺候,就给小刘据拌面。
小刘据还是第一次这样吃,奋力夹起一跟面条,见上面黑乎乎的,眼中尽是怀疑,“三叔,好吃?”
“你三叔不好吃,面条好吃。”谢琅知道他担心什么,夹一点黄瓜炒鸡蛋放他嘴边,“先尝尝这个。”
小刘据张大嘴,吃到脆爽的黄瓜,香软的鸡蛋,不禁转向谢琅,使劲点一下头,好吃。
“你吃什么都好吃。”刘彻开口道。
谢琅看向他,“不好吃?”
“吾没说。”刘彻道。
谢琅懒得同他计较,“凉拌木耳如何?”
“不错。跟炒的完全不一样。”卫青接道。
谢琅:“我其实更喜欢吃红烧肉炖木耳。只是不会做。”
“不会做红烧肉?”卫青问。
谢琅点头,“做不好。”
“那就多试几次。”刘彻接的特别快。
谢琅又不想理他。
小七道:“我三爷做饭很累的。”
“那就你来做。”刘彻道。
小七噎了一下,“早饭就是我做的。”
卫青和刘彻齐刷刷转向谢琅。
谢琅忍不住笑道,“是他。”看一眼小七,“越来越能干了。”
“我都可以帮三爷收麦子了。”小七指着屋后,“去年的麦子就是我和三爷俩人收的。”
刘彻眉头一皱,“你们村的人没帮忙?”
“帮忙也得自家的收家里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