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汉朝养老-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个仆人起得很早,知道昨夜和今早都没人进来,也没人出去。因为出来进去路上会有脚印。谢琅却突然拎来四条活蹦乱跳,眼珠很亮,明显刚出水的鱼,五人心中翻起滔天巨浪——他们的主人也是神仙!?
谢琅对这一切浑然不知,因为他担心锅里的水开了,放下鱼就去下饺子。
“据儿昨晚要吃蒸饺。”卫青提醒他。
谢琅指着案板,“包的多,一顿吃不完,晚上蒸。”说着就去调蘸酱。
卫青勾头看一眼,“剩这多,去病一定不会跟我回去。”
“跟你在外面大半年,弄一身伤回来,就让他松快几天吧。”谢琅说完,感觉屋里暗下来,扭头往外看去,霍去病像个柱子似的站在门口,还笑了,“都听见了?”
霍去病点头,“三叔,我给你当儿子吧。”
“咳咳,咳咳……”谢琅慌忙捂住嘴,“小侯爷,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霍去病:“知道。我没爹,你没儿子,刚好啊。”
“仲卿,这么大的事,他都不问问你阿姊,你阿姊会不会气死?”谢琅一边盛饺子一边问。
霍去病接道,“我母亲听我的。”
“我三爷听我的。”小七挤进来,“榻分你一半,不是让你跟我抢三爷。”
霍去病踉跄了一下,连忙扶着门框,“多个长辈还不好?我可是陛下亲封的冠军侯。”
“你不给我三爷当儿子,我也得喊你叔叔。”小七瞪着眼睛看着他他,“我三爷想要儿子他自己会生。”
霍去病张张嘴,想说你三爷是神,和凡人在一起生不出儿子来。话到嘴边忽然想到谢琅讨厌别人说他是神仙,“三叔,小七是你孙子,你无需听他的吧。”
“小七是我的家人。我家两口人,小七占一半,你说我是听还是不听?”谢琅把问题抛给他。
第169章 谢琅挑拨
小七抢先道:“听!”
灶房里瞬间安静下来。
过了许久,还是谢琅的一声轻笑打破这一室寂静。
“舅父,三叔是您的至交好友,你就忍心看三叔膝下荒凉?”霍去病可怜巴巴盯着他。
卫青接过谢琅递来的一盘饺子,拨开身边的人,“这招对我没用。你要是据儿,我或许会心软。据儿,吃饺子了。”
“我来啦。”小刘据从屋里跑出来。
谢琅把蘸酱递给小七,“去病,你不喊我爹,我也把你当成亲侄子。”
“比侄子好。我三爷都没给小马和小牛做过好吃的。”小七道。
霍去病端起灶台上的饺子跟上去,“那是因为他们有爹有娘,还有祖父祖母,有很多人疼。”
“疼你的少?”卫青过来见最后两盘被谢琅端过来,小七手里还拿着好几个碗,就舀点水给小刘据洗洗手,“别气你三叔。”
小刘据十分好奇,“去病哥哥不听话?”
“不听话。你别跟他学。”卫青道。
小刘据点一下头,认真说:“我不学。我最听话啦。”
霍去病朝他脸上拧一把,痛得小刘据龇牙咧嘴,霍去病高兴了。
“别欺负他。”谢琅看不过去。
霍去病:“以后就没机会了。”
谢琅想问怎么没机会,忽然想起刘彻都把立太子的圣旨准备好了,“吃饺子。”见卫青拉着小刘据进来,“据儿,咱们晌午吃煮的,晚上吃蒸的好不好?我和你舅父包太多,一次全蒸了吃不完。”
“好的。”小刘据点一下头,“三叔,给我勺,我自己吃。”
谢琅给他夹一个,沾点酱放他勺子里,“这样要是不好吃,待会儿就别蘸酱了。”
小刘据嗯一声,咬掉半个饺子,砸吧砸吧嘴咽下去,眼睛瞪得滴流圆,显然对饺子的口感很意外。
谢琅递给他一根筷子,“用这个插着吃。”
“我会夹。”小刘据道。
谢琅笑道:“那你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
小刘据一口气吃了十个,卫青都吓到了,因为饺子是他包的,就没有小的,“据儿,肚子难受不?”
“不难受。”小刘据打了个饱嗝。
谢琅笑喷,“别吃了。晚上还做。”
小刘据脸微红,“我不吃啦。”
“我等一下去找陛下,让他再在你家住几日。”卫青很好奇五天之后,他小外甥会不会胖一圈。
谢琅:“那得把他的换洗衣物拿来。”
“我知道。”饭后,闲得无聊的卫青当真去隔壁找刘彻。
刘彻得知他儿子在谢琅家很开心,便让卫青把他的衣裳送过去。
两天后,刘彻回城处理了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再去谢琅那儿接他儿子,看到胖了一圈的小刘据,刘彻一点也不意外。
这几日北风阵阵,不是阴天就是下雨,谢琅不可能领着小刘据到处逛,“据儿,你三叔做的饭好吃吗?”
“好吃。”小刘据好奇地问,“父皇是来三叔家吃饭的?”
谢琅道,“不是,是来接你回宫的。”
“啊?”小刘据张大嘴。
刘彻挑眉,“不想走?”
“你在我家住快十天了,还没住够?”谢琅笑着问。
小刘据不好意思了,“我还可以再来吗?父皇。”
“当然可以。”谢琅替他回答,“等下大雪了,不用跟博士学文识字,就让你父皇或者你舅父送你过来。”
小刘据看向刘彻,“现在就走啊?”
刘彻看到他眼中的不舍,“吃过晌午饭再走。”
小刘据高兴了,“小七,我们去喂鸽子。”
“走吧。”小七端着小米,拉着小刘据的手往西去。
刘彻望着小刘据的背影,忍不住说,“他怎么还跟以前一样。”
“一样乖巧?”谢琅接道,“你儿子本就是个乖孩子。他若不乖,长到二十岁就得暗示你退位。”
刘彻瞪眼,“他敢!?”
“你敢不敢?”谢琅反问。
刘彻不知道,因为他还没做好准备,他父亲就去了。
“陛下,不好了!”
刘彻和谢琅同时转过头。
小黄门从外面跑进来。
谢琅脱口而出,“淮南王死而复生了?”
小黄门脚下一踉跄,险些摔个五体投地。
“别吓他。”刘彻瞪一眼谢琅,上前两步,“出什么事了?”
小黄门大喘一口气,“绣衣使者江充把馆陶大长公主的车马收了。”
“江充?!”谢琅忙问,“乌江的江,充饥的充?”
刘彻:“你知道?”
“听说过。”何止听说,谢琅特意找村里人打听过。
村里那群包打听以为谢琅同他们一样闲的,就把知道的全告诉他了,也不管是真还是假。
谢琅想着刘据还小,他当时又住在村里,没法收拾江充,便把他抛之脑后。没曾想江充先撞到他面前。
谢琅明知故问,“馆陶大长公主要效仿淮南王?”
“她可没那个胆子。”刘彻笑笑,“到底怎么一回事?”
小黄门:“江充发现大长公主带人在驰道上行走,就把大长公主的车马拦下来。大长公主说是太后准许的,江充就说她可以,随从不行,就把大长公主的侍从抓起来了。
“无人驾车,大长公主只能下车自己走。大长公主觉得江充故意的,得知陛下在上林苑,就去,就去隔壁找陛下,求陛下严惩江充。”
“江充没错。”刘彻道,“他是绣衣使者,合该如此。”
“噗!”
刘彻和小黄门同时看向谢琅。
谢琅连连摆手,“嗓子不舒服。”
“你当我眼瞎耳朵聋?”刘彻瞪着他,“笑甚?”
谢琅摇头,“草民没笑!”
“谢三郎!”刘彻抬手指着他,想说什么,听到脚步声,心中一动,“来人,把谢小七给吾绑了。”
小黄门下意识看谢琅。
“看他作甚?”刘彻怒道,“没听见朕的话?”
小七长叹一口气,“陛下平日里还嫌草民变着法的气您。像您这样,草民不气您,都对不起草民。”
“你闭嘴!”刘彻扭头瞪他一眼。
小七:“陛下就不想知道三爷笑什么?”
“你知道?”刘彻打量他一番,“谢小七,别好的不学,专挑你三爷不好的学。”
小七撇撇嘴,“您想说我三爷整天胡说八道?陛下,太后特许大长公主走驰道,就是默许大长公主可以带随从啊。太后要是只许大长公主一人走,大长公主也用不到。因为大长公主不会驾车。
“江充能被孟达爷爷您封为绣衣使者,一定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会不知道这一点?我东方先生都懂。他只是没想到大长公主有太后的诏命,是奉诏用驰道。”
“他既然知道,为何还要收缴大长公主的车马和随从?”刘彻又问。
小七:“他不是主父偃,能为您献计献策,不是廷尉,也不是大司农,更不是仲卿爷爷,能为您开疆辟土。他一个绣衣使者,只有看管驰道这点用处,他担心今日放了大长公主,明日就得放过长公主。
“刘姓王爷不在长安,敢走驰道的也就这些公主。这些公主都放过了,他这个绣衣使者就形同虚设,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为了自己,他就利用诏书没说清楚,把大长公主的车马收了,让她走着回城呗。”
“这么说江充错了?”刘彻问。
小七摇头,“当然没有。他钻了诏命的漏洞罢了。像我三爷以前说的,我华夏文字博大精深啊。大长公主生气,大概是气他狐假虎威。”
“大长公主好像就这意思。”小黄门小声说,“奴婢听大长公主说,她又不会驾车,没有随从,她吃饱了闲的,一个人往驰道上跑。”
刘彻忍不住说,“吾看她就是吃饱了撑的。”
“嗤!”
刘彻转向谢琅,“这次我看清了,就是你。”
“陛下,您想要人家的长门园,人家送你了。你不喜欢,转手把她闺女陈废后关进去,名曰完璧归赵,大长公主是连一句怨言都没有。”谢琅道,“做人要厚道。再说诏命是您母亲下的。大长公主要是跑去太后陵前哭诉,您觉得她老人家今晚会不会来找你聊聊人生?”
“谢三郎!”
“这个主意好!”
谢琅扭头看去,门口站着一位五十左右的妇人,其和刘彻有三分像,“草民拜见大长公主。”
“三公子免礼。多谢三公子。来人,备马!”妇人转身就走。
刘彻脸色大变,瞪一眼谢琅,“你给我等着。”忙不迭往外跑,“姑母,姑母,使不得。”
小黄门傻眼了,喃喃道:“三,三公子,这,如何是好?”
“三叔,父皇生气了?”小刘据担忧道。
小黄门:“皇长子,生气事小,就怕您祖父和曾祖父真去找陛下啊。三公子,您您,您快出去看看,帮忙拦一下大长公主,奴婢求您了。”
“不用。”谢琅道,“这事好解决,陛下先称赞江充做得对,过些日子寻个错把他贬为庶民就得了。”
小黄门摇头,“您有所不知,江充心细如发,自打当上绣衣使者,就没出过错。”
“不过是众臣知道他身后站着陛下,就像当初的主父偃,弹劾也没用,没人敢告,才会让你误以为他没错。”谢琅道,“无需太多,陛下冷他十天半个月,没人弹劾他,我这处院子送你。”
小黄门慌忙说:“奴婢不敢。”
“有地契的,有何不敢?”谢琅道,“主人换成你,陛下要拆掉,也得赔你一个同等大小且同样的宅子。”
小黄门:“三公子,您还是去劝劝大长公主和陛下吧。”
“不去!”谢琅冲小刘据伸出手,“江充要是敢拦你的车架,直接把他杀了便可。你是皇子,他不过是人臣,你父皇宠他,也不会让他越过你。即便你父皇因此生气,也顶多气几天。”
小七忍不住说:“三爷,等据儿长大,他就不是皇长子了。”
“我知道。”谢琅抱起小刘据,“你别拿剑指着他,他都不会废嫡立幼。再说他也没别的人选。”
小黄门恨不得捂住自己的耳朵,“三公子,陛下很喜欢王夫人。”
“据我所知,宫中有个李姬怀孕了。”谢琅看向小黄门,“陛下喜欢皇后的时候可没让其他女子怀孕。听说王夫人身体不大好,二皇子身体如何?”
小黄门说不出话了,盖因二皇子快三个月了,还没小刘据刚出生那会儿大。
“据儿,明白了么?”谢琅问。
小刘据大概明白,“母后说父皇想立我为太子,要我听话。我不听话,父皇就会立二弟。三叔说,父皇只能立我为太子?”
“谢三郎!你给朕闭嘴!”
第170章 何德何能
谢琅循声看到刘彻怒气腾腾的站在大门外,他身旁边的妇人满脸幸灾乐祸。谢琅莫名想笑,“据儿,知道你父皇为何不准我说下去?”
小刘据抱住谢琅的脖子,“父皇不敢?”
“你给我住口!”刘彻指着小刘据。
小刘据第一次觉得他三叔说得对,他父皇是纸老虎。
“三叔,我饿啦。”小刘据趴在谢琅耳边小声说。
谢琅把他放地上,“跟小七回屋。”向刘彻走去,“怎么又回来了?”
“回来抓你。”刘彻转身道,“来人,把谢三郎给吾抓起来!”
馆陶大长公主忍不住说,“现在抓稍后还得放,陛下也是吃饱了闲的。”
刘彻呼吸一窒,有心数落大长公主几句,又担心她往帝陵跑,“姑母,他刚才的话您没听见?”
“三公子说得对。”馆陶看着刘彻,“不立嫡长子,陛下要立王氏生的那个体弱多病的儿子?还是李姬腹中那个不知是男是女的孩子?”
刘彻张张嘴,“……谢三郎,你,别以为朕惯着你,就拿你没办法。”
小黄门低下头,心说您不惯着,也拿他没办法。
“陛下,您再跟草民叨叨一会儿,大长公主的随从就被您亲封的绣衣使者弄死了。”谢琅此言一出,馆陶大长公主脸色骤变。
刘彻忙说,“姑母,朕任命江充为绣衣使者不是针对您。是驰道被城中那些豪强和目无法纪的官宦子弟轧的坑洼不平,朕都无法在上面行驶了。”
“臣妇明白。”大长公主转过身,冲上林苑门外的家奴道,“备马。”
刘彻连忙拉住她,“姑母!谢三郎,给吾过来。”
“好的。”谢琅伸手抓住馆陶的另一条胳膊,“大长公主,得罪了。”
刘彻气个仰倒,“谢三郎,是不是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此事好办。”谢琅此话一出,大长公主停下来。
刘彻松开她。
谢琅:“绣衣使者无需文章写得多好,也无需精通兵法,并不是非江充不可。”
“你叫朕把江充砍了?不行!”刘彻道。
谢琅嗤笑一声。
馆陶大长公主眼中一亮,看了看刘彻,又看看谢琅,眼中尽是好奇。
“公主,收起你的好奇心。”谢琅瞥了她一眼,“陛下是孟达,大将军是仲卿,我是三郎,我们三人是结义兄弟。”
刘彻疑惑不解,转向大长公主,见她脸微红,险些气晕过去,“姑母,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馆陶大长公主尴尬地笑笑,“三公子,继续,老妇人听你的。”
谢琅:“换个铁面无私且正直的便可。”
“你的意思江充不正直?”刘彻问。
馆陶大长公主点头,非常龌龊。
刘彻装作没看见,盯着谢琅,让他解释。
“江充的来历陛下可清楚?东方朔曾和我说过,那就是个小人。”谢琅收起脸上的笑容,认真道,“历来贤明的帝王后来变得昏庸无道,就是因为亲小人远贤臣。”
刘彻:“吾并未让江充参与国事。”
“王侯将相都怕他,这点是不是真的?”谢琅反问。
馆陶点头,“真的。”
“姑母先别说话。”刘彻道。
谢琅笑了,“王侯将相都怕他,他不能左右王侯将相的决定?陛下认为的参与是宣室殿议政?”
“江充天天去宣室。”馆陶厌恶江充,哪怕刘彻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机会难得,有可能只有这一次,馆陶不想放过,“丞相公孙弘的儿子被江充抓到,公孙弘担心江充告诉陛下,陛下因此厌恶丞相,曾亲自带着礼物去江充府上拜访他。江充何德何能,值得丞相亲自前往?”
谢琅恍然大悟,“丞相都怕江充?江充是无需参与国事,因为他可以直接下命令。”
丞相听命刘彻一人,谢琅此话真可谓诛心。
方才前来报信的小黄门忍不住后退一步,缩着肩膀,尽可能把自己缩到最小。
朝中百官都说主父偃的那张嘴杀人于无形,在他看来三公子的这张嘴更厉害,字字在理,句句要命。
“你,你们——”刘彻指一下谢琅,又指了指馆陶,“不要一唱一和,江充没这么大胆。”
谢琅不信小人当上绣衣使者就会变成君子,“陛下,真有此事您当如何?”
“对,陛下当如何?”馆陶道,“臣妇现在便可命家奴去请公孙弘。”
刘彻脸色微变。
“公主,算了,陛下乃一国之君,天下之主,重用一个小人,又不是一群江充,陛下喜欢,就让陛下留着。”谢琅笑看着刘彻,“一个江充就像陛下脸上的痦子,看着不雅,习惯了还好。哪天痦子变成脓包,你我不讲,陛下也会命医者挖掉。”
刘彻的脸变得煞白煞白,恶心的。
馆陶暗喜,故意说,“挖掉很疼的。早年父皇身上长了一个脓包,医者给父皇诊治的时候,父皇都恨不得昏死过去。痦子简单,用针戳破就行了。”
“够了!”刘彻大怒,“谢三郎,别以为朕不知你安的什么心。”
谢琅反问:“谢三郎草民一个,能见到尊贵的大长公主还是托陛下的福,草民能安什么心?陛下,草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
“三公子说得好。忠言实话戳人心。”馆陶接道。
谢琅叹了一口气,“陛下,草民言尽于此。”转过身,推一把站在门内的小黄门,不待刘彻反应,关上大门。
刘彻傻眼了。
馆陶也傻眼了。
很早很早以前馆陶就从王太后,也就是刘彻的母亲口中得知刘彻有个极好的朋友,是个很神奇的人。
馆陶和王太后关系很好,在她宫中吃到过榴莲、松子等等一些她从未见过的东西。馆陶也明白刘彻为何那么喜欢往养蚕里跑,这不是神人,这是神仙啊。
可是馆陶也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敢让天子吃闭门羹。
“陛下,这个谢三郎简直无法无天。”馆陶故意说,“臣妇认为若不严惩,旁人有样学样——”
刘彻:“你学?”
“臣妇不敢。”馆陶道。
刘彻没好气道,“身为大长公主你都不敢,谁还敢?”掉头就走。
馆陶小跑跟上去,“陛下,江充——”
“刚才说的是真的,还是你胡诌的?”刘彻停下来。
馆陶心中狂喜,慌忙说,“真的,真的,句句属实。其实不止丞相,皇后和大将军的长姊也曾找过江充。”
“这个谢三郎!”刘彻瞪一眼紧闭的大门,“惯的他了!”
“三爷,孟达爷爷走了。”小七从梯子上跳下去,就朝谢琅跑去。
谢琅往长安城的方向看一眼,“朝那儿去了?”
“是的。”小七道,“三爷,您说孟达爷爷会严惩那个江充吗?”
小刘据也忍不住问:“会吗?三叔。”
“我都把话说到那份上了,一定会。”谢琅看向刘据,“小人很会讨好人,只要他活着,你父皇以后还会用他。”
小刘据好奇地问,“三叔要杀了他啊?”
“只有你父皇可以杀他。”谢琅想一下,“以后你也可以。”
小刘据问:“我是太子就可以?”
“是的。不过也只有江充那样的可以。三公九卿王侯将相不可。”谢琅心说,也可。你祖父就曾弄死过藩王太子,“你父皇若敢骂你,就说三叔说的可以。”
小刘据使劲点一下头,“三叔,我记住啦。”
“你父皇走了,我下午送你回去。”谢琅道。
小刘据好奇地问:“三叔要去我家?”
“我没有令牌进不去。我们到你舅父家中,让你舅父送你过去。”谢琅道,“刚才不是说饿了吗?三叔去给你做好吃的。”
早上买了一块猪肉和几根排骨。小七便说,“做排骨吧。据儿喜欢吃排骨。”
“那就做排骨。”小七需要补,谢琅便给俩孩子炖排骨汤,正好冬天喝点热汤,暖呼呼的也不易生病。
饭后,谢琅把小刘据包的严严实实,让仆人拿着他的衣物,他和小七牵着小刘据去城里。
到卫青府上,小刘据也走累了。卫青便把他家的马车拉出来,用马车送小刘据。
不出谢琅所料,皇后见到小刘据没敢认。
小刘据大声喊:“母后!”
皇后确定她没看错才敢上前,“你怎么,怎么这么胖?”
“孩儿不胖。”小刘据跑过去,“三叔说孩儿以前瘦。”
皇后:“……你三叔很会说话。”
“三叔很厉害。”小刘据道,“父皇都怕三叔。”
皇后看向卫青,“真的?”
“当然不是。三郎的话有道理,陛下听他的。”卫青道。
那就是啊。
皇帝以前连太皇太后的话都不听。
皇后知道问卫青没用,便问小刘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