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汉朝养老-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充当门房,帮谢琅迎客。
  谢琅:“谁?”
  “陛下的姑母,大长公主。”张大道。
  谢琅忙问:“在哪儿?”说着就往外走。
  “三爷,等等,饭菜。”小七连忙叫住他。
  谢琅:“我吃饱了。你不吃就端灶房里。”低头一看他趿拉着鞋,连忙把鞋穿好,“人在哪儿?”
  “在门口。”张大躬身道。
  谢琅想一下,“小七,烧点热水煮茶。”
  小七跳到地上,就把菜盆和馍筐往灶房里送。
  关上灶房门,跑到西厢房,小七听到脚步声,勾头一看,馆陶随谢琅进来。小七犹豫片刻,挠挠头出去,“草民拜见大长公主。”
  “免礼。”馆陶指着小七,“这就是三公子家的那孩子?听说跟东方朔学文识字,我以为他在东方朔那儿,也没准备什么——”
  “谁说我?三公子,你家来客了?”
  谢琅忍不住叹气,“公主来了。”
  “什么公——大,大长公主怎么会在这儿?”
  话被打断,馆陶面露不快,“你怎么会在这儿?”
  “下官来给小七讲文章。”东方朔老老实实说。
  馆陶不禁看一眼小七,东方朔亲自登门啊。
  “是去书房还是去那儿?”馆陶看一眼堂屋。
  谢琅指着西偏房,“移到那儿去了。大长公主请进。”做个请进的手势,就趁她转身之际,给小七使个眼色,看好东方朔。
  小七点一下头,就冲东方朔招招手。
  东方朔大步进去,轻呼一声,“好暖和。三公子烧几个炉子?”
  “这里暖和。”小七指着炕,“先生今日怎来这么早?”
  东方朔摸摸被褥,“我的天!这是——”
  “小点声。”小七连忙打断他的话。
  东方朔想着谢琅和小七不会跑,什么时候问都行,“大长公主来干什么?”压低声音,“小七,她是不是看上你三爷了?”
  “你说——”
  东方朔连忙捂住他的嘴,“小点声。”
  “你胡说什么。”小七瞪他一眼,“我三爷岂是她可肖想的。”
  东方朔:“我知道你三爷不凡,可她不知道。不是那种事,她来作甚?”
  “我把门打开一点,咱们听听。”小七轻轻把门打开一半,“敢为难三爷,我就去上林苑找人。”
  谢琅其实比东方朔和小七更好奇,“公主来找草民是有什么事吗?”
  馆陶想起接下来要说的话,笑眯了眼,“也不是什么大事。方才从这边经过,见三公子家的门敞开着,想到三公子大概还不知道江充已被陛下贬为庶民,特来告诉三公子。”
  “何时?”谢琅忙问。
  馆陶:“今日上午。”
  小七明白了,“先生,来这么早就是想跟我三爷说这事?”
  东方朔朝北面的堂屋看一眼,一个劲撇嘴。
  小七知道自己猜对了,见炉子上冒烟,往里面撒一把茶叶,“我去给公主倒茶,等我一会儿。”
  “我来。”东方朔拎起陶壶,“顺便帮三公子送客。”
  馆陶不喜欢他,小七刚才就看出来了,不敢让他过去,“我三爷知道怎么送客。”
  “公主很会讨好像你三爷这么大的人。”东方朔道。
  小七都想给他一脚,这人脑袋里就不能想些别的么,“不信咱打个赌,最多一炷香,公主就会自己起身离开。”
  东方朔正想说好,见小七很有信心,“我比你大几十岁,跟你打赌是欺负你。不是要倒茶?还不快去。”
  小七瞪他一眼,拿着两个杯子走过去。
  馆陶正愁不知该怎么聊下去,一看是清汤,还飘着茶叶,“三公子平日里便喝这个?”
  “大将军和陛下爱喝这个。”谢琅胡诌道,“茶叶还是大将军送草民的。说起来大将军也快到了。”
  馆陶顿时如坐针毡,“他来作甚?”话说出来,觉得这么问不大好,“你和大将军约好了?”
  “大将军得知东方先生下午来给小七讲文章,草民无事可做,便同草民说,他若得闲就来找草民上山打猎。”谢琅道。
  最近没战事,朝中也没什么大事,馆陶坐不住了,站起来就说,“既然三公子有事,老身就不打扰公子。”
  “草民恭送公主。”谢琅起身道。
  馆陶抬抬手,“留步。”说着疾步往外走。
  小七冲东方朔挑了挑眉,“咋样?”
  东方朔拱手道,“佩服!”
  “噗!”谢琅笑喷,“你俩又打赌了?”
  东方朔的表情很是不自在,“三公子……”
  “我这次可没欺负先生。”小七把刚才的事大致说一遍,末了又说,“先生还不信。”
  东方朔:“在下只记得大长公主是陛下的姑母,忘了她曾险些杀了大将军。”
  “那是先生没想过,打蛇打七寸。先生牢记这句话,再记住投其所好,我保先生平步青云。”谢琅道。
  东方朔摇摇头,“青云就算了。我恐高!”
  “咳咳……”谢琅连忙别过脸,“先生还有心说笑,想必没生小七的气,你们开始吧。我去刷锅洗碗。”
  东方朔:“三公子请便。等等,三公子,大将军今日不会过来吧?”
  “不会。明日休沐。”谢琅道。
  翌日,十一月十二日,清晨,谢琅看着奴仆把家里家外打扫干净,拿出锯、刨子等物准备做个摇椅,卫青和霍去病来了。
  霍去病进门就咳嗽。
  谢琅眉头紧锁,“病了还往这边跑?小命不想要了啊。”
  “病了才来找你。”霍去病说着,又咳嗽两声。
  谢琅:“我不是医者。”
  “舅父说你这里有板蓝根,治咳嗽有奇效。”霍去病听到脚步声,扭头看到是小七,“小七,快去给我煮碗板蓝根。”
  谢琅看向卫青,“谁跟你说板蓝根有奇效?”
  “他临时编的。”卫青道,“我说你这里只有板蓝根,他不信。还说你疼他,没药也会想法子给他止咳。咳嗽一夜,再咳就该出血了。”


第174章 亲爹找来
  谢琅惊讶,“没吃药?”
  “吃了没用。”卫青话音落下,霍去病又忍不住咳嗽几声。
  小七本以为霍去病借病装可怜,见他咳的脸通红,忙把谢琅熬药的陶罐找出来,板蓝根倒进去,加一瓢水就端去西偏房。
  谢琅担心他是流感,咳个不停传染给卫青、小七和他,见小七去煎药,就削几个梨,用灶房里的陶瓮给他煮梨汤。
  霍去病见状,面露担忧,“三叔做这个给我吃?”
  “秋梨止咳。南方有一种枇杷树,结的枇杷果熬成膏也止咳。可惜我不会。先用梨试一下。仲卿烧火,我去杀只母鸡,给他炖鸡汤。多放点姜,热辣热辣的喝完出一身汗,应该就差不多了。”
  霍去病往西边看一眼,“板蓝根还喝不喝?”
  “梨汤你饭前喝,板蓝根饭后喝。”谢琅道。
  卫青点着柴火便问,“煮多久?”
  “冒烟了就改小火慢炖一刻。”谢琅只在电视里看过,根本不知道煮多久。一刻不成,下次煮两刻便是。
  卫青不疑有他,叫霍去病去西边房里。
  霍去病咳个不停,想试试谢琅的炕,又担心咳得吐沫横飞,干脆在灶房里等梨汤。
  谢琅把鸡杀了交给仆人收拾,他去洗姜和刷备用的陶瓮。
  两个仆人一起收拾,谢琅又叫他们把难清洗的鸡头和鸡爪以及内脏去掉,回头慢慢收拾做给小狼吃,不大一会儿鸡就送来了。
  谢琅往陶罐里放四块姜,霍去病倒抽一口气。
  “怎么了?”谢琅关心道。
  霍去病指着陶罐,“这么多怎么吃?”
  “不吃,喝汤。”谢琅道。
  霍去病点头,“我说的是汤。”
  “想不想药到病除?”谢琅反问。
  霍去病当然想,毕竟被咳嗽折磨好几日了,“姜只能防生病。”
  “你说得对。可你现在不是没药吗?既然没有,咱们就把可以用的,且又不会伤身体的东西试一遍,说不定就成了。”谢琅道。
  霍去病很担心:“要是不成,我不会真咳出血吧?”
  “还不成就把梨当饭吃。”谢琅道。
  霍去病不禁皱眉,“我会变成猴哥的。”
  “猴哥爱吃香蕉和桃子。”小七走过来,“去病叔叔不用担心,有次三爷生病,我给三爷煮一碗板蓝根,三爷喝完就好了。就喝一次。”伸出一根手指。
  谢琅都不想说那次的事,“那次你把我一年的板蓝根——等一下,这次放多少板蓝根?你又全放进去了?”转身就朝西偏房跑,“谢小七!”
  “你一定是在报复我。”霍去病指着小七。
  小七:“没有。三爷,需要放那么多。”
  “谁跟你说的?”谢琅想捞出来,手边只有笔墨纸砚,“给我拿个碗和勺子。”
  小七空着手走过去,“没人说。但我记得三爷说过,你也不知道该煮多少。既然那次煮那么多有用,这次也煮那么多就好啦。”
  “小七,药不可乱吃。”卫青很担心他哪天自作聪明,把谢琅“毒”死了。
  小七点头,“我知道。三爷也说过板蓝根毒不死人。”
  “那就试试?”霍去病开口道。
  谢琅转向他,“很苦?”
  “能把我的咳嗽——咳咳,咳嗽治好,黄连汤我也喝。”霍去病道。
  谢琅亲测,这么多板蓝根喝不死人。霍去病又不在意,谢琅盖上盖子,朝小七脸上拧一把,“好好看着。下次不准再这么胡来。”
  小七点点头,心想,还是板蓝根,我还这样煮。
  好在霍去病的梨汤好了,谢琅忙着给他盛汤,没看到小七眼珠乱转,否则非给他一巴掌不可。
  霍去病接过去喝一口就皱眉,“怎么这么甜?”
  “梨甜。”谢琅注意到卫青面露好奇,“里面还有半碗,仲卿喝吧?”
  卫青想一下:“给我尝尝。”
  “舅父,甜——咳咳,甜的齁人。”霍去病提醒他。
  卫青:“家里有一筐犁,陛下赏的,我不爱吃,家里人嫌凉,放那儿有半个月了。味道要是不错,回去就全做了。”
  “这样的好吃。”谢琅说着话把碗递给他。
  卫青拿勺舀一块梨,认真尝尝,“不错。”见小七走过来,“你吃不吃?”
  “我都吃腻了。”小七道。
  霍去病转向他。
  小七连忙躲到谢琅身后,“三爷说秋梨止咳润肺,就是对身体好的意思,前些日子三爷天天给我做。”
  “三叔,我给你当儿子吧。”霍去病真的很羡慕小七。
  谢琅指着他手里的大碗,“吃完。”
  “吃完就当?”霍去病道。
  小七嗤一声,“想得美!”
  “我——咳咳,我揍你!”霍去病指着他。
  小七仗着有人护着,“你还是赶紧吃吧。你三叔削皮,你舅父煮,再不吃都对不起你舅父,我的仲卿爷爷。”
  “去病,别闹了。小七,看看药好了没。”卫青道。
  小七摇头,“还得半个时辰。仲卿爷爷,你来这边吃,我烧火。”
  陶瓮里是鸡,卫青一边喝梨汤一边烧火实在不方便,便起身让他烧。
  谢琅闲着没事干,就去洗一筐青菜和一把小葱,让小七把铁锅点着,做青菜和小葱炒鸡蛋。
  一碟青菜和一碟鸡蛋出锅,陶瓮里飘出诱人的香味。然而,鸡肉还未烂。谢琅在铁锅里加一瓢水,屉子放上去,就把两盆菜和馒头放进去。
  小七又往铁锅底下加一把豆秸,就一心一意炖鸡汤。
  一刻后,谢琅盛四碗鸡汤,把菜和馒头端出来,就去对面吃饭。
  “鸡肉还没好?”霍去病忍不住问。
  小七把木柴塞进去,“里面的火星子灭了就好了。”
  霍去病勾头看一眼,熊熊烈火燃烧着陶瓮,“还得半个时辰。”
  “那就半个时辰后再吃。”谢琅道,“两个鸡腿,你和小七一人一个。你喝了板蓝根吃不下去,也给你留着。”
  霍去病美了,吃好饭稍微缓一会,皱着眉头把板蓝根喝下去,就包着被褥躺炕上等着发汗。
  卫青见他包的密不透风,“你这样不喝药也能出一身汗。”
  “舅父,我喉咙痒,别引我说话。”
  霍去病的声音从棉被里传出来,卫青都想给他一巴掌,“横着睡。小七都没办法睡了。”
  “我不困。”小七拿起炕上的竹简,“我坐在边上看会儿书。”
  谢琅冲卫青使个眼色。俩人到灶房里,谢琅又削几个犁,让卫青放在西偏房的小火炉里慢炖,留着霍去病睡醒了吃。然而,霍去病一觉到申时两刻。他再睡一会儿,天都要黑了。
  卫青算一下,他睡了整整两个时辰,“咳嗽好了?”看向谢琅。
  “梨、姜汤和板蓝根,不是没有可能。”谢琅看一下眯着眼,还想继续睡的人说。
  霍去病揉揉眼角,“你们是在和我说话?”
  “去病叔叔,你不咳了。”小七提醒睡蒙了的人。
  霍去病陡然清醒过来,张嘴想咳嗽,却没咳出来,“我,我好了?”
  “暂时好了。”谢琅把快煮成膏的梨盛出来,“这个喝了就和你舅父回去。”
  霍去病:“能不能不回去?”
  “你一个人睡这里?”谢琅指着炕,“半夜底下的火灭了把你冻醒只会更严重。”
  霍去病想说,他可以跟小七睡。想到小七睡觉爱翻身,夜里把他挤下去或者把他的被褥卷走,他又得喝药喝姜汤。
  “马车不冷。”卫青道,“还有,三郎给你留的鸡肉凉了。”
  霍去病身上轻快,心情很好,“回家吃。”喝掉甜的齁人的梨汤,就跟卫青回去。
  次日,霍去病没来。谢琅感觉他病好了。
  十一月十八日,大风,阴天,早饭后谢琅打算去西偏房陪小七练字,他家大门被拍的砰砰响。
  谢琅裹着斗篷把门打开,卫青从马车上下来。
  “这么冷的天,你们也不怕生病。”谢琅叹了一口气,侧开身让他们把马车赶进来,“要不要煮碗姜汤?”
  卫青哈出一口白气,“喝了汤来的。”转身从马车里面拿出一个羊腿。
  “这是干什么?”谢琅脸色微变,卫青何时变得这么客气了。
  卫青见状,赶紧解释,“不是我买的。”冲往屋里跑的人努一下嘴,“他母亲知道他的咳嗽是你治好的,非要亲自来谢你。我说你把去病当亲侄子,他母亲跟我说亲兄弟也不能太过。”
  “中午吃羊肉汤?”谢琅问。
  卫青点头,“天冷——”
  “我想吃烧羊肉。”
  卫青险些呛着,瞪一眼去而复返的人,“烧羊肉麻烦。”
  “我还没说完,舅父。铁锅烧羊肉,陶瓮炖羊肉。我和小七吃烧的,你和三叔吃炖的。”霍去病推开马车门,从里面拿出一个布包。
  谢琅:“又是什么?”
  “板蓝根,我命家奴去买的。”霍去病说完就往屋里跑。
  卫青小声问,“去病喝的板蓝根都是你那里的?”
  谢琅点头。
  “比药铺的好。”卫青小声说,“我比对过。”
  谢琅忙问,“何时?”
  “你去年给我一包,我病了煮半包就好了。我认为自己身体好,暂时用不着,剩下那半包就给皇后了。没想到给她没几天,我就病了。去药铺买一大包,喝光还没好利索。”卫青道。
  谢琅皱眉,“不可能吧。”
  “真的。”卫青道。
  谢琅回想一下,“照你这样说,我和小七天天吃那里面的粮食和水果,不该生病才对。”
  “你那里是仙果?”谢琅摇头。卫青道,“不是仙果,你和小七又都是凡人之躯,一定会生病。再说你自己没发现么,你以前一年要病三四次,去年好像就病一次。”
  谢琅认真想想,还真是的。小七都没生病,“我那里面的粮食能强身健体?”
  “比你家种的好一点点。”卫青道。
  谢琅:“以后你家——”
  “不用。”卫青打断他的话,“你平时给我的果子就够了。”
  谢琅往隔壁看一眼,“说不说?”
  “陛下极有可能早就发现了。”卫青回想一下刘彻的饮食习惯,“陛下虽然喜爱面食,他更喜欢肉和水果。肉你那里没有,水果陛下并未少食。”
  谢琅:“陛下要是真知道,没有问我,大概是因为我还会生病。要是我百毒不侵,指不定早就把我绑来了。”
  卫青也觉得是这个原因,“那就别说了。”
  谢琅其实并没打算说,这么点好处,简直像鸡肋,“去病的病全好了?那今天就吃鸡。烧羊肉炖羊肉的太麻烦了。”
  “你家还有鸡?”卫青忍不住问。
  谢琅把那日去养蚕里的事大致说一遍,末了才说,“钱小花现在越来越像个人了。”
  “也是你有耐心。你刚才说到李广,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卫青最关心这个。
  谢琅摇头,“根据他的脾气推测出来的。他真要去,你打算怎么办?”
  “尽可能让他避开匈奴主力。”那么大年纪的人,卫青不想看到他为国捐躯,“你以前跟陛下说过,凡事适可而止。这些年连年征战,百姓已有怨言,最近两年不大可能出兵。不说他了。既然鸡昨日就收拾好,那就做吧。”
  卫青烧火,谢琅闲下来,就舀一瓢糜子磨成浆,在铁锅里蒸糜子糕。
  糜子糕费时,谢琅把糕做好,鸡也好了。
  小七还太小,又不像霍去病跟着卫青在外面大半年,身体累得厉害,便让他吃鸡肉,叫卫青和霍去病喝汤。
  霍去病不大乐意,因为鸡汤有些怪味,趁谢琅不注意就想倒掉。
  谢琅伸手抓住他的胳膊。
  霍去病吓一跳,“三叔!”
  “喝了!”谢琅冷声道。
  霍去病心中一突,不由得看卫青。
  “你三叔特意给你和我做的。”卫青解释道。
  霍去病点头,“谢谢三叔。三叔,以后别再放萝卜,你让我喝多少,我喝多少。”
  “什么萝卜?”谢琅狼忍不住问。
  霍去病指着鸡翅膀下面的东西,“那个啊。”
  小七叹了一口气,翻个白眼。
  “不是?”霍去病看看他,又看看卫青。
  卫青放下碗,揉揉额角,“去病,你知道麦子长什么样吗?”
  “知道啊。”霍去病脱口而出,“舅,舅父,你说我韭麦不分?我没那么蠢。”
  “你就是那么笨。”
  四人同时回头,门被推开。
  “吾刚进院就闻到人参味,还以为吾鼻子出错了。”刘彻走进来,勾头看一眼,转向谢琅,似笑非笑,“几百年的?”
  谢琅想挠头,“第一次吃。”
  “这话朕信。否则他也不会说你用萝卜炖鸡。”刘彻瞥一眼霍去病,“亏得你像你舅父。”
  霍去病不敢相信,“这是人参?”
  “人参须剪掉,你就不认识?”刘彻道,“朕换上短打,也没见你把吾当成王孟达。”
  霍去病脸一下红了,“……没见过那么粗的人参。”
  “吾也没见过。”刘彻瞥他一眼,就看谢琅。
  卫青把自己的碗推过去,“微臣还未动。”
  谢琅跑去灶房拿副碗筷,出来就往大门方向看,“据儿没来?”
  “天冷风大,皇后担心他着凉。”刘彻道。
  谢琅不禁看向他,“陛下不嫌冷?”
  “朕嫌。”刘彻看一眼卫青,“可惜朕的大将军和冠军侯都在你这儿,朕担心朕不亲自跑一趟,他们能在这里住到除夕。”
  卫青忍不住解释,“三郎这里睡不下。”
  “挤挤还是可以的。”刘彻见还有一个鸡腿,夹了放他碗中。
  霍去病好生后悔,别那么多话,鸡腿早进他肚子里了。
  “你少吃点。”刘彻看到他的表情,“免得等会儿吐了。”
  霍去病道:“微臣的病好了。”端起汤碗,一口喝下去。
  刘彻见他全咽下去,伸手拿糜子糕,“你生父找来了。”
  啪嗒!
  霍去病手里的糕掉在馍筐里,“谁?!”


第175章 小七去太学
  刘彻拿起他掉落在馍筐里的糕,“你生父。”
  “何时?我和舅父来时,母亲都没说。”
  刘彻:“你前脚出城,你父后脚进城。你不在家,你母亲拿不定主意就去宫里问皇后,正好碰到朕。你是何打算?”
  霍去病很小的时候问过他母亲,他为何姓霍。他母亲告诉他,他生父姓霍。再问他母亲就不讲了。霍去病就当他父亲不在了。
  习惯了无父,生父却找上门,霍去病也不知该怎么办。
  “舅父……”霍去病找卫青讨主意。
  卫青直接说,“想见就见。”
  “不想见。知道我被陛下封为冠军侯——”
  卫青打断他的话,“你父亲不知你的存在。”
  “你说什么?”霍去病惊叫道。
  卫青:“你还未出生,他们二人就分开了。大兄后来派人打听过,他同你母亲分开没多久就成亲了。那时你母亲已嫁给你继父,你有我们,我们便没告诉你。”
  霍去病张张嘴,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毕竟这样对大家都好。
  “您应该跟我说的。”霍去病道。
  卫青:“告诉你也是徒增烦恼。再说他也不想认你,因为那时我还不是大将军。”
  皇后还姓陈,不姓卫。卫青当时很担心霍去病的生父因惧怕馆陶大长公主一家而和他们卫家撇清关系。
  “他现在是如何知道的?”霍去病问刘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