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山河不夜天-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者默了许久,没给出答案,反而问道:“你以为,读书为何?”
  唐慎微微一笑:要的就是你问我!
  “天下书生,先知书,后达理。知书达理,方是书文奥义。”
  老者静静地看着唐慎,眸光幽深,仿若历经沧桑。他没反驳唐慎的话:“知书达理?”
  “对,知书,达理。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读书人当以孔圣人为典范,知书以达理,达理而做人。小子不才,敢问一句……”
  “若已达理,何须读书?”
  跟在老者身后的青衣年轻人厉声道:“歪门邪理,一派胡言!”
  唐慎镇定地作了个揖:“先生问小子,为何读书。这只是小子的偏隅之见,自知难登大雅之堂。”
  言下之意,是你家先生问我,我才说的好么。
  青衣年轻人还要再言,被老者拦下。
  “愚之!”
  年轻人垂下头,丧气地退了下去。
  老者看着唐慎,目光如炬,迥然有神。唐慎被这种上位者的目光看得后背发麻,他隐隐猜到,这应当就是官威,还是很大的官威。但他沉着冷静,哪怕额上冒汗,也不慌张失色。
  良久,老者问道:“你与姑苏府城西的唐举人,有关系?”
  唐慎身体一僵,镇定道:“听闻有一些远亲。”
  “日日去那凉茶铺卖果子汁,不为赚取束脩回来读书,那是为何?”
  曾夫子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被老者这么一提,他才意识到:“对!你这小子,每天卖出那般多的果子汁,赚了那么多钱,你不是为了读书……你到底想作甚?”
  唐慎苦笑一声。
  姜还是老的辣。曾夫子不够辣,这就来了个比他还辣的。
  唐慎不回答,老者也没逼。他起身道:“先行告辞。”
  走之前,他让青衣年轻人拿出一张名帖,交给唐慎。那年轻人不情愿极了,却也老老实实地给了唐慎。
  烫金白绢纸的名帖,上面书写了三个大字“梁博文”,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名帖背面是一行簪花小楷书写的地址,姑苏府同德巷梁府。
  唐慎看着这张名帖,不动声色地把东西收了起来。他刚放好东西,一个巴掌便狠狠地拍在了他的脑袋上。
  唐慎懵逼地抬起头,看着曾夫子:“……先生?”
  曾夫子恨不得吐血三升:“你这浑小子,你可知那是谁?”
  唐慎:“知道,一个贵客。”估计还是个很大的贵客。
  曾夫子差点再糊一巴掌,这次不糊脑袋,就糊姓唐这小子的小白脸!
  “梁诵梁博文,姑苏府府尹,天下四儒之一的梁博文!!!”


第3章 
  唐慎穿越后,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发现这个时代虽然也叫宋,却并非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有唐宋的文学昌盛,有元明的马壮兵强,虽有外敌,却不像南宋那般委曲求全,正是一个民富力强的时代。
  曾夫子忽然说出一个名字,唐慎压根不认识,心中一片懵逼,面上却没表现。
  曾夫子也意识到一个十三岁的小儿郎不可能知道梁博文是谁,他长叹一声:“这般好的机会,你可浪费了!”
  唐慎倒不以为然。
  既然那位老先生能给他名帖,就说明并不是对自己毫不在意。
  唐慎:“先生,那般贵客怎么会来赵家村?”
  曾夫子:“梁大儒去岁来姑苏府做了府尹,近日似乎在搜集有关江南风土人情的书籍。老夫虽然只是一个村野穷秀才,但是家中还是有一两本祖上传下来的书的。昨夜梁大儒的随从抄了一夜,将我那祖传的书给抄走了。”
  原来是来借书的。
  一府府尹为了借书,竟然千里迢迢亲自来赵家村,可见梁大儒对书籍的重视。
  曾夫子还是不死心:“贵客说得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每日在凉茶铺那儿卖果子汁能赚取多少钱。这些钱早够你来我这读上一年!你这浑小子赚了钱不读书,到底想作甚?”
  唐慎作了个揖:“先生可别再逼我了,我有自己的打算。”
  “不回来读书?”
  唐慎只是笑。
  曾夫子认真地看着唐慎,良久,他摆摆手。
  “滚远点,老夫今日心情不好。”
  唐慎也不惧怕,反而嬉笑道:“先生怎样心情才能好?”
  曾夫子打开竹筒,喝了口果子汁:“要每日都喝上一杯果子汁,才好!”
  姑苏府共有五个县,赵家村属于吴县。赵家村与县城毗邻,每年两次的庙会,总有一次会设在赵家村。
  作为十里八村的交通枢纽,赵家村十分富裕。唐慎与唐璜做了大半个月,庙会的前三天,终于做成了二十斤果子汁。起初小姑娘还担心果子汁做完了离庙会还远,放着会坏,急了两天。唐慎却一点也不急。
  “果醋保质期没那么短。”
  唐璜:“啥?”
  唐慎老神在在地说道:“你哥施了法术,不到庙会结束,果子汁不会坏。”
  唐璜:“……”
  我哥的脑子怕不是有点问题。
  不过随着日子过去,果子汁竟然真的没坏。唐璜高兴极了,仿佛看到了两吊大钱。唐慎却没停下,继续做果子汁。
  唐璜奇怪道:“哥,这不已经做了二十斤么?”
  唐慎:“距离庙会不是还有三天么。”
  “但咱们已经做了二十斤啊。”
  唐慎放下手里的工具,看着小姑娘好奇真诚的目光,道:“村长要二十斤,你就给二十斤,那你会得到什么?”
  唐璜:“两吊大钱!”
  “村长要二十斤,你给二十一斤呢?”
  唐璜下意识地想说“我亏了一斤果子汁”,唐慎直接打断她:“好好想想。门口那些果树上还有不少果子,多做一斤,只是费事,不费太多成本。”
  毕竟只是个九岁的小姑娘,阿黄实在想不通。
  第二天村长带人来取果子汁,唐慎交上二十斤后,村长惊讶道:“小唐郎,我可只订了二十斤。”
  唐慎:“庙会是县里的大事,我和阿黄从小就喜欢庙会,这不一开心忘了时间,就多做了一些。村长伯伯,我们说好了,是两吊钱。”
  村长笑道:“好,这钱你拿着。”
  村长带了四个汉子来唐慎家挑果子汁,还没出门,一个汉子就对同伴说道:“这小唐郎真是不错,唐秀才那般迂腐不通的人怎么就生出这么玲珑的儿子。你瞧,村长眼神都变了。”
  交了货,拿了钱。
  当天下午,就有人来唐慎家订果子汁,说是村长推荐的,小唐郎的果子汁在吴县都是一绝,自家摆酒席用小唐郎做的果子汁会更有排面。
  唐慎淡定地收了定金,阿黄嘴张得能塞鸡蛋。
  唐慎正考虑要不要去隔壁借个鸡蛋,塞进阿黄嘴里试试,小姑娘一拍手:“我懂了!”
  唐慎:“……”
  你又懂什么了你懂。
  “你要懂的的事,还多了去。”
  阿黄没理唐慎,她眼疾手快,一把抢走唐慎手里的定金。“我给你存着,你不许乱花!”
  唐慎哭笑不得。
  江南水乡,人杰地灵。
  姑苏府五个县中,除去府城,吴县最为富裕,书香气也更浓。据说前朝一百三十一个状元,有二十三个出自姑苏府,有五个就出自吴县。吴县每年两次的庙会,不仅吴县本地人会参加,姑苏府其他四县、甚至府城都会有人赶来,参加这等盛事。
  庙会要持续三天,村长专门给唐慎的果子汁摆了个摊,在庙会入口。村长请唐家兄妹帮忙分发果子汁,兄妹俩一口答应。唐慎是想借机看看古代的庙会到底是什么样,唐璜的心则早已飘到庙会上。
  果不其然,阿黄根本闲不住,没在摊子上待多久,就去逛庙会了。
  七月酷暑,日光燥热。果子汁卖得极好,很多别村人都拿着铜钱来买果汁,当听说这果子汁竟然是免费的,他们对赵家村、对吴县的富裕更叹为观止。
  唐慎卖了一天果子汁,临近傍晚,一个小小的身影慢慢地走了回来。
  唐慎看了一眼,调笑道:“唐小老板,逛完庙会,得空回来看看您的摊子了?”
  等了半天没等到回答。
  唐慎皱眉道:“怎么了。”
  阿黄低着头,双手死死绞着衣角,不肯说话。
  唐慎扔了手里的东西,蹲下身子仔细检查了一下:“没受伤,没和人打架啊。”
  “曾夫子说你是真的不会去读书了。”
  唐慎默了。
  小姑娘抬起脸,哪有赶走泼皮、私存小金库的彪悍模样,泪眼汪汪地看着唐慎:“唐慎,你不要不读书。我们赚了好多钱,我们可以给你读书。你赚那些钱又不读书,是不是……是不是为了以后给你娶媳妇,给我存嫁妆。我不要嫁妆,你把我的嫁妆拿去读书吧。”
  唐慎被逗乐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谁跟你说的。”
  “他们都这么说。”
  唐慎懒得问这个“他们”是谁,总有些喜欢嚼舌根的,时代变了这个也不会变。
  “我要你嫁妆干什么。”
  “那你干什么不读书!”
  “谁说我不读书了?”
  阿黄睁大眼:“啊?”
  “只是现在不读书而已。唐璜,你要我读书,是想要我做什么。”
  小姑娘想了半天:“考功名!”
  “考功名是为了什么?”
  “为了过得更好!”
  唐慎:“我有说过不去考功名吗?”
  唐璜傻了眼:“可你不肯去读书!”
  “现在不读书,以后会去的,我怎么说也得考个秀才回来。”
  唐璜破涕为笑,可没笑半晌,小姑娘聪明地发现:“只考秀才?”
  “对,只考秀才。”
  “为什么!”我哥哥能考举人,我哥哥比那县官大老爷还要厉害!
  唐慎淡定道:“宁要世代为秀才,不要子孙成翰林。”
  唐璜:“?”
  “当个秀才,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小姑娘懂什么,卖你的果子汁去。”
  唐璜恼羞成怒:“唐慎!!!”
  唐慎也不躲,接受了自家妹妹软绵绵的铁拳。
  宁要世代为秀才,不要子孙成翰林。只愿耕读世家,颐养天年。虽无簪缨大族之显贵,却比普通百姓更风光。
  唐慎看着摊子上的果子汁,晒着太阳,觉得日子无比舒坦。
  忙了一整天,果子汁快卖完,唐慎准备收摊。他的余光里瞥见一个高大粗壮的身影,唐慎警惕地抬起头,只见一个穿着褴褛的壮汉走到了摊子前。
  这壮汉身材魁梧,长相敦实,皮肤黝黑。他穿着麻布破衫,衣衫上到处是破洞,脚上穿着一双破草鞋,露出两个大脚趾。他走到唐慎的摊子前,犹豫半天,问道:“我听人说,这个摊子的东西是不要钱的。”
  唐慎给唐璜使了个眼色,小姑娘看着这人的模样,有点害怕,但还是倒了一杯果子汁。
  “给,记得把竹筒还回来,我们还要洗了继续用。”
  “我要两杯……”
  唐璜睁大眼:“两杯?”
  壮汉指了指远处。只见村口的大桑树下,一个佝偻的老妇靠着树躺着,干瘦如柴。
  唐璜还没反应过来,唐慎已经又倒了一杯果子汁,递过去。
  “多谢小兄弟!”
  壮汉捧着两杯果子汁,赶忙跑回桑树下。他喂着老妇喝了一杯,老妇好像很久没喝过水,一杯清凉解暑的果汁下肚,她整个人都坐直了起来。壮汉毫不犹豫地又把第二杯也喂给了老妇,他自己一口没喝,把杯子还了过来。
  唐慎:“别走,再给你一杯。”
  壮汉一愣,看着唐慎手里的杯子。
  唐慎笑道:“照顾好自己,才有办法照顾别人。”
  壮汉感激地看他一眼,捧着杯子,大口大口喝干净。
  兄妹二人收摊回家。
  第二日,庙会上依旧人流如潮,唐慎的果子汁饱受好评,已经接了不少大单子。
  唐璜掰着手指头,数着这两天接到的单子。“一吊钱,两吊……唐慎,咱们至少能赚十十吊钱,我从没见过那么多钱!”
  “是十吊七十钱。”
  唐璜开心坏了:“好多好多钱。”
  “是不少,多得足够离开这里了。”
  唐璜还在数钱,过了半天,她猛地抬头:“离开?”
  “去过姑苏府么,唐小老板。”
  唐璜舔了舔嘴唇:“没、没有。”
  唐慎曲起手指,弹了弹唐璜的脑门:“很快就会有了。”
  唐璜捂着额头,愤怒地冲上去:“唐慎!你到底什么意思,你给我说清楚!”
  唐慎哈哈一笑,躲过妹妹的拳打脚踢。
  生活风平浪静,兄妹二人接了不少单子,未来一个月都有活可干。三日庙会即将结束,村里的人渐渐少了。唐璜倒了杯果子汁,递给一个别村人,她的手刚举到一半,忽然被人碰了下。褐色的果汁全部洒在那人的衣服上,小姑娘吓了一跳,张着嘴不知所措。
  “你干什么,把我衣服碰脏了,你给我赔!”
  唐璜抬起头,发现竟是个熟人,正是三个月前被唐慎举着菜刀,追了一整条河的泼皮。
  小姑娘挺直腰杆:“我没有,是你故意撞我的,别人都看到了。”
  拿果汁的别村人还没说话,那泼皮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浑身一抖,赶紧跑了。
  很快,五六个泼皮围了上来。
  唐慎发现这边的动静,看到这情景,立刻知道对方这是有备而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没想到这群泼皮报仇竟然也能等三个月。他冷着脸走上去,将唐璜拉到自己身后:“你们想干什么。”
  泼皮们往地上淬了口唾沫:“干什么?弄脏我的衣服还有理了。兄弟们,给我砸!”
  六个泼皮捋起袖子,跑上来搬起板凳就要砸。唐慎咬紧牙齿,双手抱住一张板凳。他没带任何武器,只能随手拿东西,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先让唐璜跑。
  为首的泼皮操着板凳用力地砸向果汁摊,只听砰的一声。果汁摊完好无损,长板凳砸在一个壮实的身体上,碎成了木片。
  唐慎愣愣地看着挡在自己和妹妹身前的人。
  面相黝黑的汉子抬起双臂,挡在脸前,刚才那个板凳就是砸在他手臂上的。他的手臂红了一块,他却没吭一声,缓慢地放下手臂,明亮的双眼狠狠地盯着这群泼皮。
  泼皮们被他看得心惊肉跳,不知是谁喊了句:“他就一个人,怕什么,给我打!”
  泼皮们再次冲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引用了冯友兰先生《三松堂自序》里的一句话。
  原句:“不希望子子孙孙出翰林,只希望子孙代代出一个秀才,能耕读传家,虽然没有官宦之家之显赫,却比普通百姓之家更风光。”
  其实在古代,如果没有太大的理想抱负,当个秀才就很好了,当个举人也非常舒服,当官还是累的……
  当然,咱们小受必须给我去当官!路给他锁死了,钥匙被我吞了2333
  最后,写到这一章结尾的时候想,会不会有人以为这就是小攻……剧透一下,这篇的小攻是芝兰玉树型的男神,真·国民男神。


第4章 
  泼皮们一拥而上,一个抱住大汉的腰,另一个操起板凳就要砸。
  唐慎怎能让这陌生大汉腹背受敌,他将妹妹推到远处,自己也拿着板凳就上。别看泼皮人多势众,却各个头重脚轻,没一点份量。两个泼皮合力想把大汉撂倒,大汉纹丝不动,反而一拳一个。
  大汉出拳狠厉,拳拳生风。唐慎年龄小,是个书生身子,说是帮忙,也就是在旁边捣乱。
  以往他们仗着人多,在村子里横行霸道,村民们也不敢多说。如今大汉扛着他们的拳打脚踢,时不时反击,再加上唐慎的助攻。为首的泼皮被打得踉跄后退,脸上挂彩。
  “干什么呢,这处干什么呢!”厉喝声从远处传来,围观的人群让开一条道,村长带着几个人过来了。
  泼皮们见势头不对,狠狠朝唐慎的方向淬了口血唾沫星子,撒腿就跑。
  村长也拿这些泼皮没辙。这几个人都是绝户,父母早亡,无亲无故。天不怕地不怕,犯了事就伸头给你,大不了要命一条。村长慰问了一下,知道唐家两兄妹没事,便让他们早点收摊,回去休息。
  村里人帮着收拾被打烂的桌椅。
  唐慎揉了揉手臂,刚才的乱斗中,他的手臂被一个泼皮砸到了,红了一片。阿黄急得赶紧跑过来,看着唐慎的手臂,又急又恼。
  “那群该死的泼皮!”
  唐慎看向那大汉,只见一个老妇焦急地跑过来,检查大汉身上的伤势。
  这壮实汉子正是前两日在唐慎摊子上要果汁的大汉。
  唐慎细皮嫩肉,被碰了下皮肤就红了。这大汉一身腱子肉,按理说十分抗揍,可也被那群泼皮打得浑身是伤,青紫交加。打架的时候他没吭一声,如今唐慎才发现,这汉子的手臂上破了道血口,不知是什么时候被利器划伤的。
  唐璜紧张道:“这么严重的伤,可怎么才好!”
  唐慎道:“你把剩下的咱们的东西拿着,我们去村东头刘大夫那儿看看。”
  闻言,汉子道:“不妨事,小兄弟,一点小伤而已。那群杀千刀的滚刀肉使的都是街头手段,只会蛮攻,伤不着人的。”
  阿黄:“还说没事,都流血了!”
  汉子还想再说,唐慎却强硬地带他们去找大夫。大夫开了点药,那汉子面露难色,唐慎掏钱买了。汉子和老妇站在村道上,不知所措,唐慎看着他们一身褴褛的模样,问道:“这位大哥怎么称呼。听口音,是北方人?”
  汉子道:“是了,我们从山西那边过来的。”
  “怎么落得如此地步?”
  汉子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痛,他长长叹了口气,道:“说出来也不怕小兄弟笑话,我本是一举人家的护院,虽不算富裕,但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谁料上个月,山西突发大水,黄河泛滥,别说我家,连那举人一家老小都葬送在黄河里。我只能带着老母千里迢迢,到姑苏府投奔亲戚。哪知那亲戚去岁已经走了,我们才会如此。”
  唐璜躲在唐慎身后,探出头:“原来你是个护院,难怪那般厉害,把那群泼皮打得嗷嗷叫。”
  唐慎把自家妹妹的脑袋按下去:“原来如此,但是以大哥的身手和年龄,应当很好谋个生计。”
  大汉叹气道:“若是只有我一人,到哪儿都不愁吃穿,我再给人当护院也能过活。但是还有我的老母亲。之前在姑苏府我也找了一户人家,东家挺看重我,可一听还要再养我母亲,就不要我了。小兄弟不知道,江南姑苏虽说富裕,可像我这般从外地来的也有不少。别人不拖家带口,自是比我更受东家喜欢。”
  这道理唐慎明白。
  同样的包吃包住,还要再给一份月钱,谁都会选择没有累赘的,而不是这种有累赘的。
  唐慎眼睛一亮:“你去过姑苏府?”
  “是。我那亲戚就是姑苏府人,我在姑苏府待了大半个月,实在过不下去,才带母亲来村里碰碰运气。”
  唐慎道:“大哥,我看我们也有缘。你的人品我自是信得过的。”能将老母亲带着穿越千里,不离不弃,细心照顾。孝顺的人,不会是个坏人。“我和妹妹去岁也没了家人,兄妹二人相依为命。你若不嫌弃,可以到我家来住。”
  大汉惊道:“这可不好,我怎能平白无故受这恩惠?”
  唐慎笑道:“你可救了我们兄妹的命。”
  大汉再三推辞,最后实在推不过,跟着唐慎回了家。
  唐璜是个小姑娘,在家里很凶,但对外的事一向很听唐慎的话。四人回到家中,大汉和他的老母亲殷勤地帮着打扫做饭,忙里忙外。没出两日,四人便亲如一家。
  这大汉姓姚,叫姚城,家中排行第三,别人就叫他姚三。
  姚三硬要喊唐慎为小东家,觉得自己是被雇佣的,唐慎拗不过,就随他去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四人忙着做果子汁。庙会上他们接了不少订单,有了姚三和姚大娘的帮忙,一百多斤果子汁全部做完。中间还接了一些额外的订单,八月初始,唐璜数着新到手的十六吊钱,每晚都要抱着睡。
  晚上吃完饭,唐慎坐在屋外晒堂上,盘算起了穿越后这半年赚到的钱。
  “……再加上今天早上的80个铜板,二十三吊钱了。”
  姚三跑出来:“小东家,屋里被子都整好了,天都黑了,快进来歇着吧。”
  唐慎抬头看了看天空:“今晚月色不错,明亮得很,你把唐璜和姚大娘都请出来,咱们晒会儿月亮,正好我也要说个事。”
  姚三一头雾水地去请人,四人坐在晒堂的木头椅子上。
  姚三:“小东家,你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吩咐?”
  唐慎点点头,看向唐璜:“钱都被你藏着呢,说吧,咱们家现在还有多少钱。”
  唐璜惊恐地抱住双手:“你、你想做什么,你可不许动我的钱!”
  唐慎哭笑不得:“唐小老板,那是你的钱?那是咱们家的钱。别胡闹,问你呢,是不是有二十三吊多?”
  小姑娘不情不愿地点头,含含糊糊地说了个数字。
  唐慎:“没听清。”
  “二十三吊四十一文!姚大娘,他欺负我。”
  “行了,别装哭。”数字和唐慎算得差不多,他道:“是这样的,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在赵家村待多久。我就实话说了,过两天我和唐璜要去姑苏府,以后可能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