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山河不夜天-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耶律晗:“可是……”
  “殿下。”
  耶律晗咬了咬牙:“都听太保大人的。”
  辽国使臣私下商量好后,就见那大胡子辽官转过身,看向李景德。他的目光在李景德身上停留了许久,最后移开,看向唐慎。“你就是宋人负责接待我等的官员?”
  唐慎心中一警,他走上前,客客气气地行了一礼:“下官唐慎,敢问阁下可是王子太保耶律隐大人?”
  耶律隐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认同。
  唐慎道:“诸位辽国使臣初来我大宋,下官自是要好好接待的。各位昨日才到,今日还在整理行装,旅途劳顿,下官也就不叨扰了。今日来,是与诸位使臣问声好,待明日来,下官再带诸位到我盛京城中逛一逛,见见我大宋风光。”
  耶律隐笑道:“如若要见,以后有的是时间见。”
  听着这话,许多人还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唐慎面色一变,这一次,连李景德都变了脸色。无怪乎其他,如果耶律隐说的是其他话,李景德可能还听不懂。但是这句话在西北战场上,李景德听辽人说过许多次。
  待我辽国铁骑踏破宋土,兵临盛京,你大宋满山河的风光,我等悉数可见!
  辽人竟然将盛京城当作他们自家的后花园,简直欺人太甚!
  李景德手指握紧,唐慎望着耶律隐,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我宋人有句古话,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耶律隐大人不亲自拿开这片叶子,又怎能见到巍峨泰山,见到我繁华昌盛的大宋河山。”
  耶律隐哼了一声,没再理会唐慎。
  众人一起转身离开驿馆,走的时候还有辽官想对唐慎等人挑衅,被李景德怒目一视,他们纷纷缩起脖子,不敢猖狂。
  除了三皇子耶律晗,直古鲁是在场辽人中最强壮的猛士。可是他在李景德手下,甚至撑不了一招。这位宋官猛士要是去了辽国,说不定可以成为辽帝亲自任命的辽国第一勇士。
  辽人来京第一日,唐慎利用李景德大大挫伤了辽人的锐气,让辽人暂时消停。
  他们走后,耶律隐斜眼瞪了耶律勤一眼,道:“汉儿司大人,管好你自己的事便行,三皇子是你能支使的人么。他想做什么,你也能阻止?”
  耶律勤阴鹜的双眼低下看地,老老实实地说道:“我知道了,多谢太保大人提醒。”
  耶律隐看都没看他一眼,带着耶律晗就离开。
  只剩下他们二人时,耶律隐沉着脸,对耶律晗道:“三皇子,我等这次来宋国,别人不知道为何,你还不清楚?走之前太师大人便有命令,要我们探清宋人的虚实,弄清他们到底是如何在幽州撑了那么久,从哪儿来的物资军需!是否真和两年前宋人修建的那条官道有关,还是说另有玄机。”
  耶律晗为自己辩解道:“太保大人,我大辽儿郎岂能受那种屈辱?”
  “那太师大人的吩咐,便不做了吗!”
  提到“太师大人”,耶律晗顿时不敢再说话。他低着头,声音微弱地说道:“都听太保大人的。”
  唐慎离开后,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去了礼部。
  礼部尚书孟阆今日不在勤政殿当差,而是在礼部。唐慎见到孟阆后,将今日碰到的事全部说了出来。但他隐瞒了李景德的身份,只是说自己带了一个宋国侍卫去,大败辽人。
  孟阆听了后,道:“耶律隐是王子太保,是北面官。辽人的朝廷分为北南两方,北面官掌管朝中大权,南面官负责与汉人接触。听你这么一说,看来耶律隐果然与传闻中一样,瞧不起南面官,瞧不起耶律勤。不过他们南北两院向来有矛盾。”顿了顿,孟阆笑道:“唐大人真乃国家栋梁,辽人每次来我大宋,都是耀武扬威,张扬跋扈。今日恐怕是第一次吃亏。”
  唐慎拱手道:“孟相公过誉了,下官惶恐。”
  “有何好惶恐的,只怕今日旁人提起唐大人,还会说是王大人的师弟。等明日提起王大人,就成了唐大人的师兄了。”这夸得简直没边了,还偏偏让唐慎心里舒坦了一下,心想自己还能不能有那一天,让王子丰要吹自己的彩虹屁?孟阆刚给了甜枣,就用送了一个大棒:“明日,这差事就继续交给唐大人了。”
  果然,天下没有白吹的彩虹屁。
  唐慎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肯定逃不过,领了命离去。
  孟阆剥削唐慎,满以为唐慎只能靠剥削王子丰,完成他的差事。却不知道唐慎走出礼部后,默默来到勤政殿,对正在院子里大口吃瓜的李景德行了一礼,道:“李将军神勇盖世,下官万分佩服。今日若不是有将军在,我等宋人便要受那些辽人的欺凌了。”
  李景德扔了瓜皮,拍拍手:“那些辽人都是些徒有力气的莽夫,怕他作甚。”
  唐慎心想,你也比他们好不到哪儿去。
  “明日,将军可还要再来?”
  “自然要来,为何不来!”
  唐慎忍住笑意,作揖道:“下官在勤政殿等候将军。”
  虽说有李景德在前面撑着,出了什么事,都有他这个二品元帅兜着。但唐慎也不可能真的两手一扔,做个甩手掌柜。回到家中,他思索着明日该怎么应付那些辽人。这时唐璜敲门进来。
  唐璜捧着一本账册,交给唐慎,这是唐家这个季度的总账本。
  唐慎迅速地看完。
  唐璜道:“哥,按照你说的发了那些单子后,咱们珍宝阁的生意又好了一成!你是怎的想出这种好主意,今日陆掌柜还向我感叹。”
  唐璜捏着嗓子,学习陆掌柜的模样声音,老气横秋地说道:“若是小东家不去当官,专心来做生意,我唐家的生意早就做遍整个大宋了吧!”


第87章 
  唐璜:“书局那边和咱们熟得很; 做一些纸张印墨; 算不上多少钱。一开始这些单子只是在咱们自家的细霞楼里发; 等后来,陆掌柜找了景王府的关系,把东西塞进了他们千里楼; 到现在正阳门大街上,好多家铺子里都有咱们的单子。”
  唐慎想了想,道:“今天的单子是什么样的; 你拿来我看看。”
  唐璜立刻回屋子; 拿了一张黄面底、做工粗糙的宣纸递给唐慎。
  唐慎仔细看了一遍后,微微一笑。
  他没想到; 唐璜竟然能把超市传单做得这么好!
  没错,就是超市传单。
  唐慎把百宝阁的事全权交托给陆掌柜和唐璜后; 还给出了一个点子,要他们联系书局; 每隔三天印一些超市传单,放到盛京城的各大商铺去。
  这事说起来简单,却不好做极了。
  首先每个顾客来到百宝阁; 刚进门就会被伙计送上一只篮子; 篮子里放着一张今日传单。传单上,写着一些今天有折扣的商品和它们的价格。这是最好做的。可除此以外,传单不能只在百宝阁里头发,还得发到外头去,招揽顾客。
  细霞楼是唐家自家的产业; 在细霞楼里发传单很容易。可放到其他铺子里,谁乐意免费给你放?
  唐璜和陆掌柜折腾了许久,最后唐璜想出一个主意。
  顾客在某家店里看到传单,决定去百宝阁买东西。只需要拿着这张传单,并且在传单最顶头写上这家店的名字,那这个客人就可以得到额外的一份折扣。同时每到月底,百宝阁会按照店铺的名字数量,返还给店家一笔钱。
  这笔钱每一笔并不多,可是积少成多。
  比如一个人从张记包子铺看到百宝阁的传单,然后到百宝阁买东西结账时,将传单拿出来,传单上要写着张记包子铺的名字。那百宝阁就会收走这张传单,并且给这名客人一笔额外折扣。
  假设一个人用包子铺的传单来买东西,买了五十文钱东西,百宝阁给包子铺一文钱。如果是一百个人,那就是一百文钱。
  更重要的是,这是个无本生意。
  张记包子铺只需要接收百宝阁的传单,把传单放在自家店里,他什么成本都不用,就能平白无故得到钱,这何乐而不为?
  至于那些顾客,他们看到百宝阁的传单,又想着能得到一笔额外的折扣,也纷纷喜欢去百宝阁购物。
  当然,任何顾客就算没有拿别人的传单,他们来百宝阁购物,也能在大门口拿到百宝阁自家发的传单。凭借这个传单,他们也可以得到一笔额外折扣。
  当唐慎听说唐璜想出这么个主意后,他特意将自家妹妹叫到跟前,问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主意。
  唐慎:“为何我们要白白给那些商铺一笔钱?”
  唐璜:“不给好处,他们为何要让我们百宝阁的单子,放在他们自家店内。”
  唐慎:“那你可曾想过,这样我们或许会亏钱?”
  唐璜惊讶道:“亏钱?哥,你想什么呢。首先,如果客人没看到这张单子,没来咱们百宝阁买东西,那咱们一文钱都得不到。其次,商品的价格和折扣肯定是咱们提前算计好的,把所有额外的支出都算出去了,才会给出这么个价钱。”小姑娘甜甜一笑,“我又不是傻子,难道说,哥哥是个傻子?”
  唐慎当然知道唐璜的主意,也知道自家妹妹是怎么算计的。但他装作严肃的样子,语气郑重地说道:“就是这样?那你有没有想过,会有客人故意和其他店铺联合起来。客人用旁人铺子里的单子来买东西,买完后,我百宝阁给那家店铺的红利,客人分去五成。双双合作,同时从咱们手里盈利?”
  “那又怎么样?”唐璜道,“我只知道,他来咱们百宝阁买东西了。我还知道,无论他们怎么私底下算计,我百宝阁该给出去的钱就是那么多。管他外面的铺子怎么争抢咱们的红利单子,都与咱们无关。一个原本没想过要来百宝阁买东西的客人,他今日来了,便是咱们赚了。”
  唐慎定定地看着自家妹妹,看得唐璜头皮发麻。
  “哥,你看什么呢。”
  “看你以后会嫁给什么人。”
  “你还会算命?”
  “不是算命,是在思考你要真是嫁不出去,我养你要花多少钱。”
  “……”
  有了唐璜的主意,百宝阁的生意更加好了。许多原本想在家附近的杂货铺买东西的客人,看到了百宝阁的单子,听说拿着这单子居然还能再得到折扣,一个个纷纷动身,跑去正阳门大街买东西。
  短短两个月,盛京城的每条巷子,至少能找出两家放了百宝阁单子的店铺。
  如今,幽幽的烛光下,唐慎望着手里的单子,目光微微眯起。
  次日,驿馆中。
  一位辽国侍卫早起换班,只见一个驿馆官差从门外拿了一叠纸来,放到门房的屋中,同时自己从中抽出一张,靠在墙边,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辽国侍卫十分好奇,可他不会说宋话。他大摇大摆地走上前,晃了晃腰间的长刀,又指了指官差手里的纸。
  辽国使团里的这些人,一个个眼高于顶,在驿馆横行霸道。官差见状,哪里敢不听,赶忙将手里的百宝阁单子送了上去。这侍卫一看,顿时头更大了:他看不懂这些宋人的字啊!
  侍卫拿着百宝阁单子,进屋找了个辽国文官。文官又去找耶律勤。
  等到了中午,耶律勤带着几个侍卫,悄悄来到百宝阁。他换上了宋人的服饰,进去后,看的是眼花缭乱,震惊不已。没有耽搁,耶律勤回到驿馆后,仔细思索,他找到三皇子耶律晗,开口便道:“三殿下,如今的宋人,与我们想象中的或有不同。”
  耶律晗刚刚起床,听了这话,他道:“汉儿司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耶律勤弯腰行礼,道:“臣虽然是南面官,但臣与三殿下说实话,辽宋两国的往来,自古就是南面官的职务。原本皇帝陛下没想派太保大人来,临时又派上了太保大人,臣有过猜测,太保大人和三殿下来到宋国,是想打听宋国的情况,探探他们的虚实。”
  耶律晗大惊,他没想到耶律勤竟然猜得分毫不差。
  耶律勤看着这位三殿下的脸色,就知道自己猜对了。耶律勤叹了口气,要是这次来宋国的是其他皇子,他还用得着废这般口水?耶律勤继续道:“我不知殿下和太保大人具体想要知道的是什么,但臣以为,宋帝没有在第一日召见我等,其实未尝不是件坏事。他们在等待,而在他们等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去这盛京城中看看!”
  耶律晗想起昨天耶律隐说过的话,他道:“可是太保大人昨天刚刚说了,他宋国的盛京,以后我们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耶律勤心道:蠢货!如果打下宋国真那么容易,那一百多年下来,为什么辽国没打下宋国?
  因为打完宋国,大辽也会元气大伤,有被临近敌国趁虚而入的风险。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每隔一段时间来敲诈一下宋国,不废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宋人的钱财,说不定还能获得割地。
  这就是辽国目前的打算。
  他们这群使臣千里迢迢来到大宋,不就是因为突然发现幽州不好打,所以过来和宋帝坐下来协商,要求宋人给钱,他们才肯退兵?
  耶律勤道:“臣今日去了宋国京城最繁华的正阳门大街。当真是商铺林立,人流如潮,远比我们的中京大定府要繁荣太多。请三殿下与太保大人商讨此事,臣以为,这也是我们摸清宋国的实力,了解他们如今有多少财富的一个途径。”
  午后,当唐慎带着人来到驿馆时,便见耶律晗坐在上座,神情高傲地说道:“今日宋帝还不召见我们,是什么意思?”
  唐慎的目光在耶律晗、耶律勤和耶律隐三人身上划过,他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恭敬地作揖行礼:“三皇子殿下来我大宋,应当由使臣相陪。下官便是礼部尚书孟大人派来的特使,负责接待各位使臣大人。今日下官为殿下和各位大人在千里楼设宴摆酒,为各位接风洗尘。殿下不知,这千里楼乃是……”
  唐慎语气沉稳,不卑不亢,耐心十足地解释着。
  说完后,唐慎抬头看向耶律晗:“不知三皇子意下如何?”
  耶律晗稍微做了会儿姿态,两人又说了几句,他才道:“也不是不可以。”
  这一日,唐慎顺利地带着辽国使团,在盛京千里楼设宴款待了对方。
  第二日,唐慎又想出新的地方,他带耶律晗等人去郊外骑马,还登上了城北那栋王溱特意为赵辅修建的九层高楼,虚极楼。寻常人可不能登上这种地方,但赵辅特意允许唐慎带辽人登楼,仿佛是刻意要让他们站在楼顶,眺望大宋磅礴恢弘的盛世景象。
  几日下来,唐慎车前马后,将所有事打理得服服帖帖。
  李景德倒是吃不消了。
  回到勤政殿后,他摘了文官帽子,道:“嗨,这可比打仗还累!我以前不知道,你们做文官的竟然这么不容易。那个耶律晗,目中无人,每次看到他我都想暴打他一顿,把他踹回辽国。唐大人,这几日你可真是辛苦。”
  唐慎认真道:“李将军言重了,下官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俸禄,为君分忧,怎么能说辛苦,都是分内之事。”
  李景德看了他一眼,道:“你与王子丰、苏斐然这两人不同。”
  唐慎笑道:“我只是个四品小官,当然不能和师兄、苏大人相提并论。”
  李景德感叹道:“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别看你是王子丰他师弟,我当着他面都敢说这话。”
  唐慎心道:那你倒是说去啊!
  李景德把文官帽子戴回去,又偷偷地离开了勤政殿。
  一到晚上,唐慎来到尚书府,就把李景德给出卖了。
  李将军万万没想到,他亲口夸赞的“你与他们不同”的唐慎唐大人,此刻好像倒豆子一样,把他说过的话一字不差得告诉给了王溱。
  王溱徐徐叹气,道:“李将军对我有误解。”
  唐慎很想说,我觉得他并没有误解,李将军虽然单纯善良了点,但人家并不蠢。
  王溱:“小师弟,李将军似乎很喜欢你?”
  唐慎:“……或许因为我挺会说话的?”他这几天除了接待辽人,时不时也吹几句李景德的彩虹屁。反正不吹白不吹,李景德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他已经得罪了一个苏温允,没必要再得罪一个。趁现在有机会,把李景德拉拢过来,要是以后苏温允想对付他,他还有个帮手。
  两人喝了杯热茶,王溱道:“明日你倒是可以悠闲些了。”
  唐慎一愣,转头看他:“师兄?”
  王溱微笑道:“不能总让孟大人无事可做,他食君俸禄,就应当为君分忧,这些都是他的分内之事。否则要是被言官告上一句为官不为、尸位素餐,那可就不好了。小师弟觉得呢?”
  唐慎睁大眼:“师兄,你……”
  王溱给唐慎沏茶:“姑苏府今年的碧螺春,小师弟向来喜欢,就多喝些。”
  唐慎:“……”
  敢情就算他今天没来向王子丰打小报告,王子丰对勤政殿发生的事都一清二楚!
  什么食君俸禄、为君分忧、分内之事……
  这都是他下午对李景德说的!
  唐慎忽然有些欣慰,幸好他没当初联想到“王子丰不举”后,没对任何人说过他这个猜测,也没在任何情况下说出来过。要是被王溱知道了,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第88章 
  王子丰到底是举; 还是不举; 唐慎自然无从得知。
  将辽国使臣晾了整整五天; 皇帝在升平楼设宴,招待这些辽国使者。唐慎身为接待官员,自然也随行赴宴。
  升平楼中; 歌舞喧闹,只见仙袂飘飘。
  并非所有王孙官员都能坐在升平楼中接待辽国使臣,宴会上; 只来了皇帝比较宠幸的几位王爷; 还有一些一二品大员,以及以礼部尚书孟阆为首的接待官员。唐慎坐在百官最后方; 远远的瞧见赵辅穿着一身龙袍,举杯饮酒; 与辽国三皇子耶律晗说话。
  耶律晗是第一次来盛京,也是第一次见赵辅。他本以为大宋皇帝和他父王一样; 积威甚严,寻常人不敢直视,说错一句话都可能直接被拖出去砍首。但赵辅对他亲切有余; 又颇有些讨好; 耶律晗顿时挺起了胸脯。
  不错,他们大辽兵强马壮,所向披靡,宋人在辽人面前必是谄媚阿谀。就算是大宋的皇帝又如何,若是辽国铁骑南下; 不出一月,就可以血洗盛京。
  耶律晗心中这么想,但他还不至于蠢到那种地步,把内心的不屑表露于外。他对赵辅道:“多谢皇帝陛下关怀,我在驿馆住得还算舒适,只不过日子久了,迟迟没有见到陛下,怎么说也有点奇怪。本殿下今日早晨还在想,莫非是大宋的皇帝陛下不肯见我们?”
  赵辅惊讶道:“三皇子怎么会有此误解。”说着,他转首道:“孟大人,朕早早就交代你接待辽使,怎的会让辽国使臣有这样的想法?”
  孟阆心中道苦,他立即起身,目光扫向唐慎。
  唐慎坐在非常靠后的位置。王溱当然不在他的身边,王溱就坐在孟阆的对面,此刻王大人正垂着双眼,淡定从容地吃菜。但是唐慎的身边还坐着另一个人啊!此时,这位面白俊朗的二品大元帅正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恶狠狠地盯着孟阆。
  那眼中的意思是:你把这种不好办的事全推在老子身上了,怎么的,还想再推卸一次责任?
  孟阆哑巴吃黄连,是有苦说不出。
  他哪里能想到,自个儿是让唐慎去办的差事,你李景德出来掺和什么啊!
  如果说王子丰是绵里藏针,今天他告诉赵辅,自己把事情交给唐慎去办了,是唐慎没办好。那王子丰的报复绝对不会来得太快,缠缠绵绵如同梅雨时节的细雨,会断断续续地下一个月。
  可李景德不同。
  李景德一旦要报复人,恐怕孟阆刚出升平楼,就会被李将军套个麻袋,扔在皇宫某个阴暗的角落,一顿拳打脚踢!
  孟阆暗叹一声,对赵辅道:“是臣办事不力。”
  赵辅故作严肃:“竟然怠慢了朕的客人,罚你一个月俸禄。”
  孟阆:“臣领命。”
  耶律晗本就是故意发作,想看大宋皇帝为了辽国使臣,惩罚大宋的官员。至于是哪个官员受惩罚,他一点都不关心。这是今晚来升平楼前,汉儿司耶律勤特意叮嘱他的:必须让宋官吃个瘪,落落他们的威风,否则对以后谈判不利。
  既然孟阆已经受到了惩罚,耶律勤惺惺作态道:“皇帝陛下,只不过是点小事而已,没这个必要。”
  赵辅微微一笑,笑容和蔼,慈眉善目:“大辽的使臣便是朕的贵客,怎能随意让人怠慢呢。”
  耶律晗听得心中美滋滋的,他摸了摸胡子,笑了起来。在他的身后,耶律勤和耶律隐看向赵辅的眼神中,也多了丝轻蔑。赵辅酷爱修仙,整日想着如何得道成仙,这事在辽国官员中也不是个秘密。如今看来,这大宋皇帝确实是个庸碌的昏君,不值一提。
  升平楼一宴结束,两方相谈甚欢,皆大欢喜。
  等赵辅离开升平楼后,大宋官员们都先等着,待辽国使臣走后,他们才一个个离开。
  唐慎和李景德同行,李景德还在假扮他的随行官员。但是两人刚走出升平楼,一个太监便拦住了他们。这小太监徐徐福了一礼,道:“奴婢见过李将军、唐大人。李将军,圣上召您到登仙台,请您跟咱走吧。”
  李景德剃了胡子后,几乎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连孟阆都没认出来,还是李景德亲自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