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山河不夜天-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德剃了胡子后,几乎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连孟阆都没认出来,还是李景德亲自到他面前踢了他一脚,他才认出对方。但是这绝对瞒不过赵辅的眼睛。
  李景德摸摸鼻子,对唐慎道:“那我先走了。”
  唐慎:“李将军慢走。”
  李景德跟着小太监,去了登仙台。
  第二日,唐慎没在勤政殿见到李景德。孟阆率领官员,亲自接待辽国使臣。双方并没有在勤政殿会面,也没选在宫中,而选在了礼部衙门。先前所有的礼仪接待在这一刻全成了空话,辽人刚来,张口便是:“此次幽州城之战,我辽军损伤惨重,这损失你们该如何承担!”
  好一个血口喷人!
  唐慎毕竟年轻,当官才三年,脸皮还不够厚,听了这话心中还有些愤懑。
  但孟阆和余潮生是何许人,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余潮生道:“耶律大人这说的是什么话?宋辽两国早在二十年前就签署了和平契约,双方不开战、不交火,和平共渡。这可是你辽国先帝亲自签下的合约,难道辽成宗驾崩了,现在就不算数了?如今是你辽军出兵我幽州城,怎么还算是我大宋的过错了。我大宋还没和你好好算算这笔账!”
  耶律勤阴冷一笑:“你们竟然还敢提我大辽先帝?先帝仁慈,与你大宋签订了和平契约。但是这二十年来,你们大宋是如何做的?两个月前,一个大辽官员平白无故死在你们宋国的土地上,给我们一个交代!”
  余潮生正要发作,孟阆出来做和事佬:“余大人,你这怎么说话呢,既然辽国皇帝派了使臣来,三皇子殿下还亲自来了,自然是很有诚意地与咱们谈判的……”
  整整两天,双方就这次幽州战役到底是谁的过错,扯皮了两个白天。
  到第三天,辽国才愿意退让一步。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终于不再厚颜无耻地把责任全部推给大宋,而是西北战场上,宋军连夜出战,偷袭辽营,大获全胜。辽国忽然发现,南边的宋国或许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弱。二十年前,这个国家曾经打败过他们。
  谈判的事不是现在的唐慎可以掺和的,光是让辽国承认自己也有错,就废了三天时间,死伤多少大宋士兵。
  唐慎站在屋子中,听着孟阆和余潮生说出那些数字。
  这些数字只是一个个冰冷的语言,但是在这些无声的数字下,却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大宋比辽国富,比辽国耗得起仗。但大宋的士兵远不如常年在草原上征战的辽兵。他们有钱,可是打仗不仅仅是在打钱,还在打真正的军事实力。
  唐慎在屋中听着,他仔细听着每一句话,目光平静而悠远,悄悄地盯住耶律晗等人的每个动作和表情。
  到了下午,一个官差将唐慎叫出屋。他走到礼部衙门的后院,只见征西元帅李景德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
  唐慎立即走上前,行礼道:“下官唐慎,见过李将军。”
  数日不见,李景德的下巴上已经长了一层淡淡的青茬,显然他有继续将胡子蓄起来、留一脸络腮胡的想法。
  李景德道:“唐大人,和我还这么多礼做什么。本将军今日来是想向你道谢,之前麻烦你一直带着我,算是拖累你了。明日我就要回西北了,今天再不来道谢,可没机会了。”
  唐慎惊讶道:“李将军要回西北?”
  “那是,幽州城外,辽军蠢蠢欲动,我必然得回去。”
  李景德早晚会回去,只是唐慎没想到那么快。他有些好奇,那天晚上赵辅叫李景德去登仙台,都对他说了些什么。但是他没法问。唐慎道:“那下官祝李将军一路顺风。”
  李景德摆摆手,道:“哈哈,就借你吉言。对了,我听人说,唐大人很有钱?”
  唐慎心中警惕,不知道对方突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不用担心,本将军就随便说说,再有钱,能有钱的过王子丰那个家伙?”李景德撇撇嘴,“别看他是你师兄,当着他面,我都这么说。他王子丰家里就有钱,现在还当的是户部尚书,整天帮着朝廷赚钱。每次打仗,老子都要伸手跟他要钱,看他脸色,这家伙真不是个东西!”
  唐慎但笑不语,心道:今晚上我就帮李将军您转告给我师兄去。
  李景德:“老子也没别的本事,就会打仗,活了半辈子,也只会打仗。咱们大宋的士兵确实不如辽人,但是我保证,十年后、二十年后,咱们的铁骑未必比他们差!但是这十年中,我们每打一场仗,都要花很多钱。打赢一场仗,要花更多的钱。赚钱的事,真的拜托给你们了!”
  阳光下,李将军咧开嘴唇,露出一个自信而爽朗的笑容。
  唐慎望着这位年轻将军的表情,良久,他道:“李将军,下官有一件事非常好奇……”
  “你说。”
  “那日圣上将您叫到登仙台,可是因为下官不好,带您去驿馆接待辽使,拖累了您?”
  李景德的脸色瞬间变得非常精彩。
  唐慎:“将军?”
  “圣上大概是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一道清越低缓的声音从两人身后传来。
  唐慎立刻转首看去,只见一面嫣红的蔷薇花架下,王溱穿着深红色的官袍,一手拿着只折扇,嘴角勾起,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接着他目光一扫,看了李景德一眼。
  李景德:“……”
  唐慎笑了。
  嚯,看来有的话不用他转达,师兄已经知道了。


第89章 
  “谁说圣上将我骂了个狗血淋头; 你王子丰是趴在房梁上亲耳听见了?”李将军先是羞恼; 随即反应过来; 理直气壮地说道:“你说什么便是什么?圣上将我喊去,奖励我大败辽军有功,你懂个什么。”
  王溱走了过来; 他与唐慎对视一眼,交换眼神。
  唐慎:师兄,他刚才骂你; 我可没回他; 不关我事。
  王溱笑了笑,唐慎没看懂王溱的意思; 但他寻思自个儿没错,王子丰和他关系那么好; 不至于和他怄气。
  王溱悠然一笑:“既然李将军说圣上是赐予你奖励,那奖励何在?”
  李景德:“……”
  尔等狗屁文官; 就没一个好东西!
  用力地摆摆手,李景德大步一跨:“走了走了,没意思。”
  李景德潇洒的背影消失在勤政殿花园中; 只是唐慎怎么瞧怎么觉得他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面对其他文官; 李景德还敢呛两句。哪怕同为二品,他都敢半夜套个麻袋,把礼部尚书孟阆狠揍一顿。但面对王子丰,他不敢。户部管着整个大军的军饷,李将军以前也不是没反抗过王子丰; 可结局都不怎么美丽。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将军是当世人杰,自然也非常识时务。
  王溱其实只是路过,他怎么可能真的跟踪唐慎或李景德。只不过路过花园时,偶然听到有人提自己的名字,他便停下脚步,稍稍听了两句。
  王溱看向唐慎,目光平和,神态雍容:“孟大人那边如何了?”
  这是在问孟阆和辽国使团那边扯皮得怎么样了,唐慎道:“孟相公与余侍郎精诚合作,倒也算顺利。”
  王溱:“总是要过个好年的。”
  唐慎心领神会:“师兄的意思是……”
  王溱笑了:“小师弟今晚上来尚书府吃酒么?”
  孟阆正式接待辽国使团后,唐慎早就成了闲人,每天悠闲得很,正想去找王溱联络联络感情。一听这话,他便道:“好,又要叨扰师兄了。”
  进了腊月,盛京入夜很早,衙门中的官员们都是提着灯笼下衙的。
  唐慎回家换了身常服,来到尚书府。尚书府的厨子准备了一桌江南菜。其实唐慎前世并不喜欢吃口味清淡的江南菜,可到了这个时代,每次来王溱这,他都被逼无奈地吃一些,再加上尚书府的厨子是琅琊王氏精心挑选了,送到王溱这的,本来就手艺一绝。唐慎跟着王溱,也渐渐变得口味清淡起来。
  用过饭后,唐慎非常了解自家师兄那些风雅的爱好。
  古人的文娱活动其实并不如现代人想象的那么少,当然也不多。入夜后,因为蜡烛、油灯费钱,大多人家就直接睡了。但要是不睡,娱乐点的可以玩打马、叶子戏,高雅点的琴棋书画,样样皆可。
  王溱对琴棋书画,那真是样样精通。唐慎作为他半个学生,也算是“附庸风雅”,到处学了一点。
  两人来到书房,这是半个月前他们没下完的一盘棋。
  唐慎看到这盘棋顿时头都大了,他直接求饶:“师兄,我输了。”
  王溱诧异道:“还未下完,小师兄为何要说输了?”
  “以师兄的眼力,自当看出来,这盘棋我已经输了。不如我们再下一盘?”
  王溱感叹道:“小师弟太过妄自菲薄了。”说着,又开始收子,“那便再下一盘。”
  唐慎心道:你就非得看我被你杀得片甲不留不可?
  这都什么恶趣味!
  以往唐慎和王溱下棋,双方下的都是敌手棋,也就是两个水平相当的棋手下棋,互相不让子。但今日唐慎道:“师兄,我想下饶子棋,你让我五子如何?”
  饶子棋,就是由棋力低的一方执黑子先下,而且唐慎还要王溱给他让五子。
  王溱惊讶道:“小师弟为何要下饶子棋。”
  唐慎:“……论下棋,我不如师兄。我们以前就该下饶子棋了。”
  王溱:“我不觉得。”
  唐慎:“……”
  “我觉得,师兄,让我五子吧。”
  王溱定定看着唐慎,笑道:“我是尊重小师弟,觉得你我该下敌手棋。”
  唐慎心里想,其他地方我觉得你该多尊重尊重我,比如什么时候带我再升个官。但下棋这方面可就算了吧。然而话不能这么说。王子丰轻飘飘的一句话出口,唐慎已经在脑中过了三个弯。
  王子丰说尊重他,觉得他们势均力敌,该下敌手棋。
  这不仅仅是在说棋,还在说其他。
  如何回应?
  片刻后,十九岁的唐慎道:“我比师兄小九岁,还未曾加冠,师兄让让我,又能如何么。”话语间竟有些撒娇的意味。可他说得分毫不错,唐慎今年才十九,待下个月过了年,才是二十,在这个时代等于未成年。
  王溱比他大了整整九岁,在这个时代,几乎差了一辈。他作为长辈,疼爱一下子侄好像也不无不可。
  王溱哑然失笑,他怔怔地看着唐慎。良久,他徐徐叹了一口气,语气怅然:“景则,你真有些恃……”声音顿住。
  唐慎问道:“是什么?”
  王溱拿起白子的棋盒:“是,那就下饶子棋吧。”
  唐慎:“???”不说了?
  王溱不再说,唐慎也不能撬开他的嘴,逼他说。但看王溱后来的态度,应该不是什么坏话。
  王溱让了唐慎五子,又下了饶子棋,这下两人之间终于有一较之力。
  唐慎先下一城,收了王溱三目。但随即,王溱就断了唐慎的三条棋脉,连连得了先手。
  棋局如人生。
  很久以前,唐慎第一次真正下围棋时,梁诵就是这么对他说的。
  下棋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性情。比如梁诵,他下棋主张求稳,不求激进,棋风端正。又比如傅渭,唐慎和他下过一局,傅渭的棋诡谲莫测,才下到一半他就懒得和唐慎下,离座喂鸟去了,原因是:“景则啊景则,你的棋实在太臭了!”
  然而和王溱下棋,唐慎却摸不透他这个人。
  王溱时而稳如泰山,时而兵行险着。他如同一只静卧在湖水旁的猛虎,常日盘身浅眠,那幽绿平缓的湖面,便似他其人一样的高雅温和。然而风云突变,猛虎乍醒,咆哮山林间,惊得群鸟纷飞。
  正当敌手惊魂未定之际,他又安然平静,收走一众白子,对唐慎轻轻一笑:“小师弟。”
  过了一会儿,唐慎回过神,发现自己又输了。
  “师兄的棋力远超于我。”这话半是吹彩虹屁,半是真心感慨。
  “然而,小师弟还未曾加冠,再过九年,或许我便不如你。”
  唐慎:“……”
  不是,你王子丰怎么还记仇呢。
  这事可不能这么过去,唐慎敏锐地发现了王溱非常在意的点,他道:“师兄,我没说你老。”
  “嗯?”
  “师兄风华正茂,俊雅飘逸。”唐慎发自肺腑地说道,“在我心中,师兄可谓是大宋朝堂、百官之中,真正的神一般的人物!”
  二十八而已,已经一国权臣,放到后世,妥妥的青年才俊。
  唐慎其实曾经想过一件事。
  唐璜今年十五,可以谈婚事了。如果暂时不管唐璜个人的喜好,让唐慎选,谁才是大宋最好的夫婿良配?
  仅以官场而言,不是今年二十五岁的苏温允,而是已经二十八的王溱!
  如果能嫁给王溱,那未来可真是顺风顺水,一生无忧了。
  要不是自己是个男人,唐慎都有点动心。
  王溱虚着眼睛望着唐慎,唐慎目光真诚,神情如赤子。王溱轻声笑了,他又摆了一局棋。
  “再下一盘吧。”
  唐慎默默又陪着师兄下了一盘棋。
  “人生如棋局。”清雅的声音响起,唐慎愣神地抬头,看向王溱。只见王子丰一边执白棋落子,一边目光低垂,看着棋盘,说道:“棋局,亦如人生,如世态纷呈,如官场浮沉。小师弟,你见辽使,所见如何?”
  唐慎端坐了身姿,道:“辽国是马背上的国家,全民皆兵,马强兵壮。或许如李将军所言,十年、二十年后,我大宋也可练出那样一支铁骑之师。但现如今,辽国已经有了这样一支铁血骑兵。然而因为辽国的制度,他们的朝堂却不如我们宋国。”
  “如何说?”
  “南面官与北面官,矛盾甚深,难以调解。”
  王溱一子落定,截杀唐慎的三目气,他收了棋子后,道:“还说要下饶子棋,小师弟的棋力明明日渐增长。”
  唐慎想了想,这是在夸我?
  没让他想太久,王溱道:“南面官如你,执黑子下了一手饶子棋。北面官如我,占了大半辽国江山,浩浩荡荡,声势巍峨。”
  唐慎惊讶道:“师兄早就知道?”
  王溱:“银引司不是白开的。”
  唐慎震惊道:“除了和‘以纸代币’有关,银引司居然还暗中调查辽国政务?”
  王溱奇怪道:“小师弟慎言,我何时这么说过了。”
  唐慎立刻闭上嘴。
  “辽国大皇子和二皇子又如你,他们俩出身低微,因身处劣势,所以执黑子下饶子棋。三皇子耶律晗又如我,他出身高贵,深得王子太师等一众辽官的扶持,却愚钝无脑,执白后下。”
  唐慎:“……”
  唐慎:“师兄,你方才说银引司不做打听辽朝政务的事。”
  王溱:“我有说过?”
  唐慎认真道:“你有。”
  王溱凝视着唐慎,微微皱眉。
  放在以前,唐慎可能就会改口,假装自己说错话了。但这一次,唐慎也目不转睛地回望王溱,没再屈服于对方的淫威之下。
  片刻后,王溱忽然笑了,他伸出手指轻轻在唐慎的头上点了一下,开怀笑道:“你可真是恃宠而骄!”


第90章 
  唐慎的心骤然漏跳一拍; 他茫然地抬手; 摸着额头。
  王溱说他恃宠而骄……难道; 他真的逾矩了?
  可看着王子丰十分高兴的模样,好像又没生气。
  “……师兄。”
  “嗯?”
  唐慎憋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该说他并没有恃宠而骄; 该说他自知失言,以后不会了?但恃宠而骄这四个字,唐慎甚至都说不出口。良久; 唐慎道:“师兄; 好像……轮到我下棋了?”
  俊俏干净的小少年用明亮的双眼,认真地凝视着你。
  半晌后; 王溱道:“好。”
  唐慎松了口气。
  两人又继续下起棋来。
  王溱没再说辽国朝堂,但是他简单说出来的几段话就让唐慎看到了一个暗潮汹涌的辽国官场。辽国的官场并不似辽国军队的作风; 那么铁血强硬。首先,辽官就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
  北面官人数众多; 大多出身贵族、出身大部落,把持朝堂大权。南面官负责与宋人交流沟通,虽说人少了点; 但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除此以外; 唐慎已经见过了辽国三皇子耶律晗。
  耶律晗勇猛有余,聪慧不足。听王溱的意思,辽国大皇子、二皇子和耶律晗之间,也形成了黑白棋子的交锋之势。
  皇子之间的争权斗争,自古难以避免。甚至权臣派系之间的夺势打压; 也司空见惯。然而这一刻,唐慎才意识到,大宋也有很多皇子,大宋也有很多权臣、很多党派,可大宋有一个开平皇帝赵辅。
  这次负责接待辽使的二皇子赵尚,并不蠢笨,他养精蓄锐,在与辽使交涉时屡屡夺得上风。可在他之上,大皇子赵敬也素有才名,据说曾经得翰林院周大学士的赞赏,写得一手好字。
  除此以外,朝堂上,世家官员和寒门子弟、老迈权臣和新秀心腹,都是一颗颗黑白交锋的棋子。
  但一切都在赵辅的掌控之中。
  无论赵辅是因为什么原因,做出这样的部署和布局,他的举动都导致了如今的大宋成为一个没有内患的国家。
  唐慎的心情复杂起来,他心中暗叹一声,低头下棋。
  唐慎道:“辽国朝堂的矛盾和辽国宫廷的矛盾,恰恰是大宋的及时雨。若是利用好了,不失为一条妙计。”回到一开始的话题,这是唐慎想到的。
  王溱下了一子棋后,仿佛这才听到唐慎的话,他略微诧异地看着唐慎,问道:“我与小师弟不是在下棋么,怎的突然说起辽国的事了?小师弟真是为国分忧,时刻不忘,哪怕下了衙、入了棋座,也忧心辽使之事。这等栋梁之才,不该如此埋没。”
  唐慎心道,我可是四品中书舍人,勤政殿的官,回老家探亲,姑苏府尹都要对我点头哈腰的。你说我被埋没了?!
  “不过到底是年轻了一点。”王溱又道。
  当然,唐慎一点不介意自己升官升得快,最好明年就入勤政殿当宰相。不过,如果能接手苏温允的职务,成为四品大理寺少卿,他就不在意加官进爵了。
  大理寺少卿虽说只是四品,但他执管的是天下所有罪官。
  如果他是大理寺少卿,要查一些事,就会变得方便许多。这也是唐慎一开始有意接近苏温允的原因,只可惜出了刺州一事,苏温允对唐慎有了很大意见,两人恐怕难以交好。
  唐慎无奈地摇摇头,继续下棋。这一盘棋毫不意外,又是王溱大获全胜。
  唐慎穿上狐裘大氅,辞别王溱,准备回家。
  王溱道:“小师弟不若下次在我家中也放上一身朝服,如此便不用每日回家了。”
  冬天天气寒冷,唐慎每次都得冒着寒风乘车回家,确实不大方便。要是把朝服放在王溱这,以后唐慎就可以在尚书府歇息,不用特意回家换衣服上朝。他想了想,道:“那我下次来时,就拿一套朝服放在师兄这了。”
  王溱举着一只灯笼,送唐慎出门。
  唐慎看到这灯笼就想起王子丰说过的那句“我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男人”,他顿时失笑。王溱的声音在这时响起:“小师弟年方十九,已官居四品,两年内想再晋升,若无大功,绝无可能。”
  唐慎又怎么不知道,他道:“师兄不要误会了,我并非贪图名利之人。”
  “我倒是可以给小师弟指一条康庄大道,五年内官居二品,并无不可。”
  唐慎睁大眼睛:“师兄?”还有这种方法?
  王溱举着灯笼,笑道:“方法简单得很,小师弟与我割袍断义,分道扬镳,从此以后,再无瓜葛。”
  唐慎:“……”
  这话听起来像在调侃唐慎,但唐慎仔细一想,头皮发麻。
  王溱说的,并非全是玩笑。
  唐慎深受皇帝器用,为官三年,便入了勤政殿,做了四品中书舍人。他与王溱交好,前途无量,十年后,未尝不可官居二品。但如果要五年内成为一朝权臣,那与王子丰断交翻脸,就是最好的途径。
  唐慎与王溱为敌,与苏温允关系不合,那在赵辅的心中,他就是制衡这两人的一枚更好的棋子。赵辅会更加重用他、提拔他,让他成为真正能与王溱、苏温允较量的对象。
  然而……
  唐慎道:“师兄这样说,却是令我伤心了。人各有前途,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我对师兄从无那分意思。师兄,就是我的师兄。如我刚才所说,子丰师兄,我并非贪图名利之人。”
  这段话说到头,就一句话:我不想利用你。
  或许一开始唐慎是真的想着利用王子丰上位,但事到如今,他对王溱敬佩有余、尊重有余,他真正地拿这人当了自己的指路明灯。
  梁诵是他的启蒙恩师,王溱便是他这漫漫人生路途上的老师。
  王溱教会了他太多事,几乎是领着他进入了这这浩瀚无垠的官场。时至今日,唐慎才真正发现,他已然习惯了仰视王溱,习惯了自己的身后有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师兄。他信任王溱,他甚至愿意将自己的性命赌在这个人的身上。
  刺州驿馆那一夜,兵荒马乱之时,王溱推开了柴房的门将唐慎救出来的那一刻。
  这个师兄对唐慎而言,就不再是利用上位的踏脚石,更是今生只有一位的挚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