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山河不夜天-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小半个时辰,这些太监宫女就要哭不出来时,赵辅伸出手,唤来季福。
“太后走了?”皇帝开口,声音略哑。
跟了赵辅这么多年,季福见到他这番模样,也是心中动容。他哭着道:“官家,太后驾崩了。”
赵辅长长地抽了一口气,接着痛哭出声。
当夜,宫中响起了哀钟,钟声震天,敲了整整八下。
六王爷赵敖被传唤进宫,他走进延福宫,只见宫中早就没了任何太监宫女,只有赵辅一个人守着床榻上崩了的太后。赵敖看到太后,眼眶一红,这也他的生身母亲啊!
“母后!”
太后驾崩,举国服丧,辍朝五日。
百官都披麻戴孝,为太后祈福。皇帝更是留在延福宫中,为太后默写经书。景王赵敖是唯一还活着的王爷了,他也是赵辅的嫡亲弟弟。他陪着赵辅,在宫中一起默写经书。
入了夜,赵辅受不住先睡了,待他半夜醒来,只见赵敖还伏案桌前,抄诵经文。
赵辅在一旁看了许久,赵敖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身看过来。景王立即起身,行礼道:“见过皇兄。”
赵辅摆摆手:“说这作甚。”
赵敖眼眶湿润:“皇兄……”
赵辅拉了张椅子到赵敖的书案前,他很久没有和赵敖这么亲近地说过话了。他说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大多与太后有关。
赵辅:“孝敬皇后那时深受帝宠,你怕是不知,母后生你当夜,原本已经找了唤来了先帝,因为孝敬皇后突感风寒,身子不适,先帝便去清宁宫找了她。母后原本已经用尽了力气,生不下你了,但听宫女说了这事,她不知从哪儿来了力气,将你生了下来。”
赵敖:“孝敬皇后待你我极好,皇兄,我不知竟然还有此事。”
赵辅笑了:“与孝敬皇后无关,先帝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么?”
赵敖低头不语。
赵辅敢说先帝坏话,但他却不敢,因为他不是皇帝。
赵辅又道:“还记得你六岁时,那年朕九岁,赵璿带你我兄弟二人去京郊打猎。”
听到这个名字,赵敖眼皮一跳,不敢喘气。
“赵璿给朕猎了一只小鹿,给你猎了一只小兔。如今想来,先帝喜欢赵璿并非毫无理由,他是孝敬皇后唯一的皇子,又聪慧睿智、孔武有力,十二岁便可拉动五石的大弓。那时你时常跟在他身后,唤他一声‘太子哥哥’,似乎忘了朕才是你的亲兄长。”
赵敖惶恐地站起身,就差跪下了,他颤抖着说道:“臣弟从未这样想过!”
赵辅看着他惊慌的模样,却是伸出手,笑道:“诶,坐下吧,瞧你慌什么。那时,谁不喜欢赵璿,朕也喜欢他,朕也和你一样,总是每日巴巴地守在含象殿的殿门口,日日夜夜地往西看,想着赵璿何时能从清宁宫过来,带朕去玩耍。”
赵敖不知所措,赵辅看他这样,心中轻蔑,又觉得叹息。
他忽然不知道该对赵敖说什么。
他有太多的话要说,可那些曾经的兄弟,有的被他亲手射杀、钉死在宣武门的宫门上,有的被他设计“重病”,在病榻上一命呜呼。赵敖蠢,蠢到他都不想设计这个傻弟弟。可如今,太后也死了,他只剩下了赵敖。
如果太后还在,听了他今日这番话后会对他说什么呢?
赵辅想了会儿。
半晌后,他起身,淡然地说道:“继续抄经吧。”
这才是赵敖最熟悉的皇帝,他松了口气,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恭恭敬敬地应了声:“是。”
皇宫中,一片低低的哭泣声。嫔妃们为太后流泪痛哭,太监宫女们也哽咽长泣。
到了宫外,百官们也身穿丧服,为太后服丧。
左相府中,左相纪翁集正拿着一封信,细细地看着。过了会儿,左相夫人将做好的浓汤端进书房,左相与夫人相视一笑。
纪相握住夫人粗糙的手,笑道:“夫人辛苦了。”
纪夫人语气温和地道:“可是伯安的信?”
“嗯,是伯安的信。他刚到秦州便染上风寒,断断续续,到如今才好,所以这才写了信送来,叫我安心。”纪翁集道,“便去睡吧,莫要累着了。”
纪夫人道:“也有些睡不着。去岁我与其他诰命夫人一起进宫去见过太后,太后和善可亲,待我们极好。未曾想,这才不到一载,太后便不在了。”
纪翁集:“有人比你更加睡不着。”
纪夫人:“哦?”
纪相苍老的脸上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纪夫人一瞧见便知道,这是丈夫要打趣自己。她仿若变回了那个十六岁的少女,娇羞地轻轻靠在纪相的肩上,轻声道:“你倒是说与不说?”
纪翁集还是没有回答,他悠然道:“人做了事,无论好事恶事,他最畏惧的并非人人皆知,而是再也没有与他一同经历过那些事的人了。”
纪夫人听得一头雾水。
纪相长长叹了一声气:“我夜观星象,恐怕过几日还得辍朝,夫人得准备好这几日的餐饭了。”
皇帝为太后服丧,于是辍朝五日。谁料五日期满,赵辅忧思过重,也跟着病了。
这一放假,就放了足足半个月。
唐慎远在幽州,自然不知道这些事。不过太后的驾崩还是对他们这些外地官员有了影响,原本幽州府尹设宴要接待唐慎和苏温允,突然出了太后驾崩的事,大宋官员谁还敢摆宴庆贺?
到了四月,幽州府尹季肇思才在府衙,设宴款待了苏温允和唐慎。
幽州府尹是四品官,可季肇思这个四品官,混得甚至不如当年还是五品起居郎的唐慎。他既不属于幽州大营,又和银引司没有瓜葛。原本幽州没有建立银引司时,季肇思需要讨好的就一个幽州大营,如今又多了个银引司。他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见到苏温允和唐慎,季肇思满脸堆笑,道:“下官季肇思,见过工部右侍郎大人,见过中书舍人大人。”
苏温允和唐慎一起坐下。
季肇思为二人满上酒,苏温允低笑了一声,道:“等季大人这顿宴席,我可等了许久了。”
闻言,唐慎看了他一眼。
季肇思眼珠一转,道:“下官早就想宴请二位大人,只是事出突然,太后驾崩,下官伤心不过,所以才没了此番心思,一心只想为太后服丧。”
苏温允和唐慎,两个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季肇思说得滴水不漏。他没想过让这二人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美言,只要这两个祖宗别随口只一句话坑了他,他就心满意足。
宴席上,季肇思热情招待:“二位大人都没来过幽州,听闻唐大人还是姑苏人。这南方的美食与我们北方不同,幽州的美食与其他北方更是不同。您请尝尝这只烤全羊……”
唐慎看着烤全羊,望了会儿,喃喃道:“师兄挺喜欢吃这个的。”
季肇思双目一亮:“王相公喜欢吃幽州的烤全羊?下官竟然不知。前几年王相公来过幽州,只是王大人一直忙碌,下官未曾接见,始终引以为憾。”
苏温允不屑道:“唐大人倒是对王大人了解深刻。”
唐慎看了他一眼:“我与师兄感情甚笃。”
苏温允意味深长地讽刺道:“感情甚笃,是何种感情呢?说来,王大人今岁似乎已经二十九,至今未成家啊……”
唐慎心中一怒,搁了筷子,冷冷道:“苏大人,在人背后血口喷人,可不是件好事。”
苏温允冷笑道:“血口喷人?那可未必。”
季肇思惊恐地睁大眼,只见苏温允也搁下筷子,与唐慎争执起来。两人你一言,我一句,讽刺对方。到最后,这顿饭双方不欢而散。临走时,苏温允对季肇思道:“季大人,宴席甚好,只是宾客不佳。”说完,拂袖离开。
唐慎道:“季大人,先行告辞了。”
两人各自离开后,只留下一个满脸懵逼的季肇思。季肇思急得头都大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这两位大佬为何要在自己的宴席上当众吵起来。
“难道说,传闻是真的?苏斐然和唐景则向来不和,王党和苏党是敌对?唉,早知我就不同时宴请他们二人了!但是要是先宴请了其中一人,另一人是否会对我敌视相待?”
季肇思愁得头发都要掉光了。
做府尹难,做幽州的府尹,难上加难!
入了夜,唐慎屋中一片漆黑,门外,卢深抱着长剑守在外头。
唐慎今晚回到驿馆后,便对卢深道:“今夜本官喝醉了,卢将军,麻烦你为我守夜。”
卢深气得双眼瞪得滚圆,可他无可奈何,只能为唐慎守门。
黑夜静谧,星子三两。
卢深半阖着眼,微微打鼾。忽然,他听到一阵微弱的窸窣声,卢深倏地睁眼,看向发声处。不过多时,只见一只老鼠从花木中窜出。卢深看了会儿,再次闭上眼。下一刻,他突然拔剑,刺向来人。
穿着暗色衣服的苏温允脸色一变,侧首躲开这一剑,这把剑斜斜地劈断他额边的头发。
苏温允厉声道:“放肆!”
卢深自然认识苏温允,但他向来不喜欢这些文官,就当作没认出来,继续要杀了苏温允。
这时唐慎打开门,道:“不必打了。”
卢深冷哼一声,收了宝剑。
唐慎道:“卢将军,你一个人去井边为我打些水,我要洗漱。”
卢深冷漠地扫了唐慎一眼,转身就要去打水。这时唐慎道:“我要你一个人去,只允许你一个人,且不允许被他人发现。”
卢深脚步顿了顿,接着继续走。
他的身后,苏温允进了唐慎的屋子。刚一进屋,苏温允发难道:“唐大人真是妙啊,明知本官今夜会来,派了一尊瘟神在门外守着?”
“卢将军是被派来保护下官的,下官派他在门外守着,有何不妥?”
“唐景则,你这是明知故问!”
唐慎面色一冷,他一拍桌子,愤怒道:“苏温允,你演戏便演戏,为何拿我师兄做引子?我师兄与你向来政见不合,但你不可诋毁他的清誉!哪怕他如今不在这,我也不允许你在我面前,胡乱编排他。”
作者有话要说: 赵璿(xuan,二声)
第100章
入了深夜; 驿馆四周一片寂静。
苏温允听着唐慎的话; 差点笑出声。他抬起桃花眼; 似笑非笑地打量了唐慎一眼,仿佛在看一个可怜的孩子。他道:“我胡乱编排王子丰?唐大人,你说的王子丰; 可是我知道的那位,户部尚书王溱王子丰?虽说这天已然黑了,但举头三尺依旧有神明; 你莫要再逗我笑了; 我编排他王子丰?”
唐慎直接笑出了声,他厉声道:“苏大人; 虽说你我政见不合,但如今到了这幽州城; 我们都是为皇上办事的,自然要上下一心。银引司是王溱王大人的地盘; 未来我们要做的事,也必然要经过银引司的协助。你这般诋毁他的清誉,可有不妥?”
苏温允没回答唐慎; 他在屋子里来回踱了两步; 等再停下来,他认真地看着唐慎。
“唐慎唐景则?”
唐慎搭了眼皮,没理会他。
反正三年前他就已经把你苏温允往死里得罪过了,现在再得罪一次也无妨。三年前你都没能将他摁死在刺州,如今还能拿他怎样?
苏温允:“那王子丰今年二十九; 不错吧?”
“不错。”
“他二十九了,还从未成婚,甚至没有定亲,你以为是为什么?”
听到这,唐慎抬起眼睛:“为何?”
苏温允:“因为他有龙阳之好!”
唐慎心中一震,瞳孔颤动,面上却十分淡定。
“谁说一定如此?”
“那你倒是说说,如果不是断袖,为何年近而立,却不曾成家?”
唐慎:“世间理由千千万,我怎的知道师兄心里想的是什么。”再说一定就是断袖,为什么不能是不举?这话当然不能说给苏温允听,要是被苏温允听到了,指不定他日怎么在背后胡乱编排王溱。唐慎又道:“再者言,我师兄今岁二十九,他没有成家。好像苏大人也没好到哪儿去吧?苏大人过了年,已经二十五了?”
苏温允艳丽的脸庞上闪过一抹冷色,他道:“我成不成家,与你有关?”
唐慎:“自然与下官无关,但我师兄成不成家,和苏大人就有关系了?苏大人与我师兄熟稔吗?并不。我与师兄相识五载,师兄对我如兄如父,我对他的了解,远胜苏大人。他如何,我能不知道?师兄自然不是断袖。今日我与苏大人在幽州城,需要齐心为圣上办事。情苏大人莫要再拿这种事来开玩笑,一来这并不好笑,我师兄决然不是断袖。二来……”顿了顿,唐慎冷淡地看着苏温允:“你不喜欢别人对你胡加猜测,那你这样在他人背后,胡乱编排,莫非就没想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唐慎语气坚定,斩钉截铁,听得苏温允都愣住了。
苏温允虽说机敏过人,手段卓越,但他毕竟还年轻,且自己都没成家,在这方面没有经验。两年前右丞徐毖对自己的得意门生余潮生说起王溱的性向时,那是一个果断决绝,不容怀疑,但到了苏温允这,他看着唐慎怒目相对的模样,心中竟然开始思索……
莫非他真的猜测错了?
王溱从没公开过自己的性向,百官对他的癖好都只是猜测。苏温允忽然怀疑,自己可能真猜错了。如唐慎所说,他与王子丰并不熟悉,而且还是政敌,或许真揣摩错了。唐慎与王溱是师兄弟,且向来举止亲密,王溱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瞒着唐慎。
不成家的理由千千万,就如同他苏温允,他不成家是因为他瞧不上任何人。这世上最优秀的女子,也入不了他的眼,在他看来,如粪土如尘埃。
难道王子丰也是如此?
良久,苏温允道:“那便当我说错话了。”
若是让大理寺、工部的那些官员见到苏温允这模样,恐怕会忍不住跑去窗边看看,是否天下红雨,苏温允竟然会示弱?唐慎倒是不以为意,他默了默,道:“此事便过去吧。苏大人,下官方才情绪激动,得罪了。”
两人不再说这个话题。
屋外,传来一道沉重的脚步声。唐慎走到窗边,掀开窗户往外看去。只见身材健壮的卢将军正扛着一桶水,面无表情地走到院中。他将水桶放到地上,抬头去看唐慎。
唐慎淡淡道:“将水倒入大缸中,再去打一桶水。”
卢深目露愤怒,唐慎却视而不见,直接关了窗户。
片刻后,脚步声再次远去,卢将军又去打水了。
回到屋中,看着正在喝茶的苏温允,唐慎莫名想起一件事:他和苏温允好像总是在半夜三更碰面搞事。
摇摇头将这个奇怪的想法抛到脑后,唐慎道:“今日以后,我们二人不和的事,定然会传遍整个幽州城。幽州府尹季肇思是传播此事最好的人选,他不属于幽州大营和银引司任何一方的势力。有了这个传闻,我们也可私下办事,互相打掩护。所以苏大人,第一次进辽……谁去?”
苏温允:“首次入辽,需要银引司协助。唐大人觉得该由谁去才妥当呢?”
唐慎沉默片刻:“那就由下官先行探路了。”嘴上这么说,唐慎心里却骂道:要是好事你能让给我?谁不知道第一个去探路的最危险!
两人商议了许久,从选择刺入辽国的人选,到进辽路线,二人争论不休。直到丑时,才得出定论。
苏温允披上黑色斗篷,拉起兜帽,将脸藏在了阴影中。
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两人走出房间,只见卢深扛着一桶水,脚步沉重地走了过来。院中的那口大缸中,已经放满了水。卢深新打的这桶水不可能再倒入满了的大缸中,于是他直接把水桶扔在地上,里头的水溅出来许多。
卢深抬起头,坚毅的脸庞上全是冰冷的神情,愤愤地瞪着唐慎。
唐慎抬头望了望天空的颜色,他道:“天还未亮,请卢将军再把这大缸中的水,全部都倒回井中吧。”
卢深:“你……!”
唐慎:“卢将军要违抗命令?”
卢深深吸一口气,拎起水桶,转身就要走,这时苏温允含笑的声音响起:“倒入井中,那该多脏。但是放在这大缸中,天一亮就会被驿馆里的官差发现。这可如何是好呢?”
唐慎看向苏温允。
苏温允:“不若如此,卢将军,驿馆中,每个院子里都有一至三口水缸,你将这些水分别倒入这些水缸中,每次只倒入一桶,定然不会被人发现。这样可不就天衣无缝了?”
卢深回过头,双眼瞪得滚圆,炽热的目光能讲苏温允刺个对穿。
但苏温允仿若不察,笑盈盈地离开。
唐慎沉思了片刻,道:“如苏大人所说吧。”
卢深:“……”
真他妈想把这桶水倒在这两个杀千刀的狗屁文官头上!
苏温允走后,卢深虽说不情不愿,但也按着唐慎的命令,在天亮前将这一水缸的水分别匀到了其他院子的水缸中。他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第二日清晨,唐慎出了屋子,只见卢深手握长剑,如同门神一样守在他的门口,只是神态萎靡,显然在强打精神。
唐慎道:“卢将军,进屋吧。”
卢深不吭一声地进了屋。
唐慎查看左右,确认没人后,关上房门。
“卢将军可是在心中咒骂我,记恨于我?”
“末将不敢。”
“那就是骂了。”
“……”
唐慎:“我师兄曾经说过,辱骂敌人是最软弱的反击。真正对付一个人,要做的是断其希望、扼其喉咙,将其逼上绝路,于须臾点滴间,无声无息,斩除敌人。”
卢深听得一头雾水,他只是个大字不识的武夫,完全不懂唐慎的话。
唐慎也没指望他听懂,他心道:唉,师兄的为官之道,岂是你这小小参将能明白的?
“不说这个。卢将军,你原本是看守城门的幽州大营参将,但你与幽州城的文官们向来关系不和,我说的可不错?”
卢深虽说蠢了点,但不傻,他没回答唐慎的话,低下了头。
唐慎:“你不说,但这幽州城中,谁不知道此事。你为何敌视文官?我知道,因为你是归正人。”
卢深身体一僵,倏地抬头。
“归正人,哪怕科考时,也需要头绑黑带,显示身份。阅卷时,归正人不可入殿试前二甲。归正人不可担任四品以上的官职。煌煌大宋,只有一个李景德李将军成了二品征西元帅,他是唯一一个身居要职的归正人,那是他用命打出来的官职。”唐慎道,“你瞧不起文官,是因幽州城中,武将们在战场上厮杀浴血,文官们却好似什么都没做,可对?”
卢深:“……末将没有这么说!”
唐慎:“那就是这样了。”
卢深:“……”
论心眼,唐慎可能玩不过盛京的那些老油条,但对付一个卢深还是绰绰有余的。
唐慎:“原本此事并不想交由你去做,但你昨夜打水之事,让本官明白,你至少是个能服从命令的军士。既然如此,那明日入辽一事,便交在你身上了。”
卢深抓住关键,他惊骇道:“入辽?!”
唐慎笑了:“是,入辽。你不是觉得文官不堪大用,整日缩在武将身后,如同缩头乌龟?那本官这次就带你见见,文官到底能做什么,文官每日所做的事,到底是不是虚度光阴!只是今次入辽,卢将军,本官的身家性命就全权托付在您身上了。”说着,唐慎作揖行了一礼。
卢深哪里敢受,他赶忙扶起唐慎。他恍惚间有点明白了唐慎的意思,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末将只想悄悄问一句……您为何要入辽,入辽是要做何事?”
唐慎哈哈一笑:“做你所想的事!”
卢深双目放光,他双手拱起握拳,对唐慎行了一礼,道:“末将愿随大人入辽,定不负大人嘱托!”
唐慎幽然地看着卢深这满脸激动、恨不得现在就去死的模样,他心里感叹:武将就是好骗啊!
原本唐慎就是要让卢深跟着自己入辽,保护自己一路的安全,且做一些危险的事。皇帝派他来保护自己,可不仅仅是保护自己,而是要卢深当间谍,入辽刺探情报。只是这卢深威猛有余,智慧不足,且一直对文官有偏见。如果唐慎真要用他,恐怕多有不便。
谁曾想这次唐慎就说了两句,他就这样肝脑涂地,一改态度,一副要上刀山下火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样。
和盛京那群千年的老狐狸比起来,幽州的这些武将,当真各个可爱至极!
第101章
次日; 唐慎来到征西元帅府; 拜会李景德。
李景德并不在府上;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一身戎装的李将军迈着大步,进了元帅府。他见到唐慎; 开口便道:“唐慎,听闻你昨日在幽州府尹季肇思摆下的宴席上,与那苏温允大吵一架; 争锋相对; 不欢而散?”
唐慎第一反应:原来李将军还能一口气说出两个成语呢?
唐慎叹了口气,道:“确实如此; 没想到这种丑事连李将军都知道了。可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李景德摆摆手:“嗨; 你哪儿的话,也没几个人知道。不过这幽州城可是我的地盘; 什么风吹草动能瞒得过本将军的法眼?怎么着,那苏温允又做了什么恶事,你说来听听; 反正他如今身处幽州; 本将军给你出气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