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子韩司恩-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比韩司恩; 三年没出现在任何人眼前。要不是周太医时不时的向皇帝汇报他的身体状况,加上当年他做事太过凶残的缘故,说不定早就被皇帝忘到哪个旮旯里了。
  皇帝在韩司恩守孝第一年偶尔还会提起的名字,这也是满朝文武惦记韩司恩何时出府的缘由,后来这两年,皇帝提起韩司恩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近大半年多根本不提了,仿佛把这个人给彻底忘了。
  朝堂上的人彻底放下心来,有那么些心思歹毒的,心底甚至都在盘算着,韩司恩现在看样子是被皇帝放弃了,等他彻底被皇帝厌弃时,他们就趁机落井下石,把他死死的踩在脚下。
  众人的美梦是美好的,这场梦做得也算长久,然而今天,当得知元宝出宫是宣韩司恩入宫时,众人头上被浇了一盆凉水,美梦彻底醒来了。
  很多面不改色的老狐狸对此都变了脸色,甩袖离开,惹得一些刚刚入朝的官员惊讶不已,对韩司恩也好奇起来。
  朝堂上近些年因为石家、白家落马而空了很多位置,皇帝不得已新选拔了一批新官员入京。
  那些官员虽然听过韩司恩的名头,但是入朝后,并没有见过韩司恩,也没有亲自经历过他做的那些事。
  这些人是典型的帝党,心里总是莫名把朝堂上风气清正的功劳安在皇帝头上,他们认为韩司恩做的那些事肯定是皇帝在身后指引着,要不然他绝对不敢如此胆大妄为,得罪天下人。
  所以对皇帝这个宠臣,他们还真是想见见的。
  韩司恩和元宝三年没见过,在元宝宣布了圣旨之后,他看着元宝没怎么变化的脸色,觉得还是挺亲切的。
  元宝看着韩司恩心下感叹,当年韩司恩可以说是搅了一场天翻地动的事,里面涉及了那么多秘密,元宝觉得自己能从那场事件中活下来,现在仍旧得帝王宠信,实在是自己命好。
  但自己命再好,也好不过韩司恩。他不但仍旧得帝王宠信,三年未见帝王一面,还让皇帝心生挂念,目前整个大周朝,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韩司恩一人。
  元宝倒不是对韩司恩有嫉妒之情,每个人在帝王心中得宠的地位不一样,他也用不着羡慕别人就是,但心底还是会感叹一声的。
  元宝心底万分想法,面上却是笑眯眯道:“世子,皇上这些年一直挂念你,听周大人说你身体有所好转,立刻让老奴前来接你入宫。”
  元宝说这话时,对着韩司恩戴着面具的脸,脸上一丝异样的表情都没有。
  韩司恩听了这话,眉眼微弯,在别人看来那是充满了笑意的双眸,他道:“微臣谢皇上的惦念。”
  声音通过面具的遮挡虽然听上去有些刺耳,但里面的感激之情还是让人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元宝和韩司恩寒暄了两句,便起身前往皇宫去了。入宫后,巡逻的禁卫军看着戴着面具的韩司恩,本能的想上前盘查。不过在看到元宝眯着眼挥了挥手,他们就当做没看到,目不斜视的离开了。
  @@
  皇帝在见到韩司恩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他那双眼,那双眼睛和三年前一样,清冷淡漠的万事万物不入分毫。
  皇帝觉得这样一双眼,像极了王瑛,又万分不像。皇帝默默的叹了口气,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叹息什么,只是觉得心里不舒坦的厉害。
  皇帝的目光从韩司恩眼睛上离开,倒是没有在他的面具上停留,而是看到他那稍微露出来一点既泛黄又有些泛紫的下巴。
  皇帝想,如果韩司恩满脸都是这样的颜色,还真有点像是周太医说的那样,有碍观看。
  这么一想,皇帝的注意力倒是回到了韩司恩这个人身上,他笑骂道:“你还真存的住气,三年竟然没有出府门半步,身体好了也不见给朕请个安,还得朕把你请来。这满朝文武,有这待遇的,也就你一个。”
  韩司恩幽幽道:“微臣身体不适,实在是不易见驾,请皇上恕罪。”
  皇帝摇了摇头道:“算了,朕虽然没见你,不过从太子那里也常常听到你的消息。”姬洛这三年在朝堂上的表现非常好,皇帝心里十分复杂,面对这样的姬洛,总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不过还好的是,皇帝并没有丧心病狂的因为这个怀疑姬洛,进而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不过该有的疑惑他还是有的。
  姬洛和韩司恩走的很近,当年若不是韩司恩把太后、石家和白家的事挑出来,这个光明正大的太子之位怕是落不到姬洛头上的。
  这难免会让人觉得韩司恩这么做,是有意帮助姬洛。
  韩司恩像是没有听出皇帝的怀疑,他淡淡道:“太子心善,大概是怕微臣在韩家被害了,所以仗着身份常常前去探望,也好让人有所顾忌。”
  姬洛暗中照顾白家两兄弟的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一句心善,算是撇清了他和姬洛关系好的说法,后面那些话直接是光明正大的在皇帝面前给韩卓上眼药水了,表现出了自己还在嫉恨当年韩殊捅了自己一刀的事。
  皇帝被韩司恩这话说的一愣,随即大笑起来。三年没有听到这么耿直的话了,他都快忘了韩司恩这张厉害的嘴了。
  皇帝笑过之后,摇了摇头道:“韩司恩啊韩司恩,你这小心眼的毛病,真是一点都没变。”据他所知,韩卓这三年可是老实的很,连韩司恩跟前都不去。
  而韩殊天天夹着尾巴在国公府过日子,天天喝酒闹事,和张氏吵架,叫嚣着要休妻,二房若不是还有韩青雪这个皇子妃镇着,怕已经零散了。
  韩司恩冷冷道:“微臣在皇上面前一向是心底想什么,便说什么的。”
  皇帝点了点头,正准备说什么,这时门外传来了五皇子姬怀求见的消息。皇帝让元宝去打发了姬怀,而后看着韩司恩道:“最近西疆天门关有点不太平,老五一直在请旨前往西疆,以皇子身份威慑那些游民顺便去鼓励边关将士,这也是想去尽自己的一份心。朕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让他前去。”
  三年前姬怀前去西疆,那是皇帝知道靖国候在西疆还有威严,当时他刚把娴妃韩芸幽禁,又封了姬洛为太子,便把姬怀打发西疆了。
  只是三年后人事已变,边关比三年前也稍乱。姬怀再前去的话,事情会变成什么模样,谁都说不准。皇帝有些头疼的想,如果自己还年轻,说什么也得亲自前往西疆晃悠一圈,威慑那些关外没有礼仪的野蛮之人。
  当然除了姬怀这个皇子,大皇子姬凡勇猛,倒也可以前去,但是姬凡做事过于鲁莽,头脑又简单,人放在眼皮子底下还好。
  若是前去边关,皇帝怕他万一被人一激怒,自己就敢单枪匹马的出关,若是因此被人俘虏,那大周可就陷入两难之地,成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了。
  皇帝问完一直等韩司恩的回应,结果等了许久不见韩司恩吭声,他忍不住道:“韩司恩,朕问你话呢?”
  韩司恩掀了掀眼皮,看着皇帝道:“皇上朝堂上的事微臣这几年一直在养身体,并不是很清楚。但如果皇上非要微臣说,那站在普通人的立场,微臣觉得五皇子心系天下,愿意以皇子之尊前往边关振奋将士之心,实属难得。”
  皇帝哑了半晌,怪异道:“你这是同意姬怀前往边关?”
  韩司恩道:“微臣不敢同意,要同意也是皇上您下旨同意。”他对皇帝这种心里已经有了决断,还扭扭捏捏的模样实在是无语。
  皇帝有些心塞韩司恩耿直的话,心里恨恨的想,你不是喜欢万事强出头吗?这个时候怎么就不跳出来说自己前去呢?
  想到这里,皇帝突然有点不想看见韩司恩了,便哼唧了声道:“这事朕的确应该好好想想,你先回去休息吧。”
  韩司恩默默的行礼,出宫。很巧的是,他又遇到了在殿门外等候的姬怀。
  三年时间,姬怀身量高了几分,面容也是英气勃勃的,周身气质很是沉稳。在看到戴着面具的韩司恩从大殿里走出来时,姬怀眉眼不动。
  元宝去国公府宣旨韩司恩入宫觐见时,京城该知道的人早已经都知道了。对于韩司恩戴着面具的事,众人也都听闻了。
  周太医对皇帝说的那些话并不是什么秘密,早就传了出去,现在帝京的人都知道,韩司恩戴面具是因为太丑了。
  姬怀没有说话,韩司恩更不可能开口,他从姬怀身边走过。不过在他从宫门离开时,姬怀扭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深沉的厉害。
  @@
  韩司恩从宫里出来的第三天,接到了圣旨,圣旨上命他和姬怀以巡查使的身份前去西疆。一方面巡视边关的情况,另一方面安抚当地居民,振奋边关将士。


第111章 
  对于皇帝这份圣旨; 韩司恩接到后就立刻进宫了一趟。他是个比较较真的人,非要让皇帝分清巡查使; 他和姬怀谁是正使,谁是副使,遇到重大之事时; 皇子有没有特权。
  皇帝听着韩司恩这一系列的问题觉得非常耳熟; 仿佛很久以前也这么听到过。元宝看皇帝神色有些迷糊; 小声在他耳边提醒了四个字,江南水患。
  皇帝恍然想起; 江南水患韩司恩是和姬洛一同前去的,也是他和一个皇子的组合。当时韩司恩也是这么执拗的。
  不过想到从江南拉回来的赈灾银子,皇帝心中的各种想法都散了。他笑骂道:“好了,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这次西疆之行,你还是正使; 老五是副使。遇到重大的事; 你做决断; 这样成了吧?就这么点小事,值得你刚接到圣旨就进宫?”
  韩司恩眉眼微弯,道:“微臣谢皇上; 微臣这么做也是防范于未然; 免得路上; 我和五皇子谁也不让着谁。到时我们二人若是因此闹起来; 这不就在边关将士面前尴尬吗?也给皇上您丢脸不是?”
  皇帝对他无奈的点了点头; 然后又道:“只是,边关和江南不同,边关是战乱之地,老五的安全朕就交给你了。”
  韩司恩自然是领旨的,皇帝还想说什么,但刚刚张口,便咳嗽起来,心肺有点泛疼,这三年来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
  周太医说这是心里想的事太多,时常让他宽下心。
  皇帝倒是同意周太医这个说法,只是即便是知道,还是止不住每天睡不着,脑袋里乱七八糟的想法。
  缓解了心底的难受后,皇帝确定韩司恩没有其他事后,叹息道:“西疆地处偏寒,四周荒凉,比不得京中热闹,也不比江南繁华,你身子骨是靠人参鹿茸这些东西养起来的,到了西疆,也要时刻注意着。”
  韩司恩眼神微动,对皇帝感激道:“微臣谢皇上关怀,定然不负皇恩。”
  皇帝轻轻嗯了声,道:“回去准备准备吧,过几日就要出发了。”
  韩司恩再次谢恩,然后转身离开。
  对于皇帝关心的话,他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一分的。如果真心实意的关心,明知道他身体刚好,怎么会让他前去西疆那种荒凉蛮横之地。
  韩司恩也不是没有办法避开这场出行,但是,想到自己这三年吃下的大大小小跟萝卜头似得人参,韩司恩想,自己总要去西疆走一趟的,看看白家兄弟那里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帮忙的。
  @@
  回到韩国公府,韩司恩看着沉香几人,说起来这些年他身边至始至终只有四个丫头,碧华、沉香、云芝和落霞。碧华在失了脸面后,自己默默的攒了些银子,一年前把自己赎出去了,韩司恩也没有为难她,就把卖身契给她了。
  而剩下的三人都已经到了嫁人的年龄,但是三人都没有这个心思,当然也有她们是自己身边服侍的,这府上的人一般不敢轻易动心思。三人中只有沉香的卖身契不在韩司恩手上,沉香是老夫人身边出来的,是国公府的家生子。
  沉香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这些年她跟在韩司恩身边,还算忠心,在外又表现出一副自己受排挤的模样,把握着度,时不时透露出些无伤大雅的消息出去给柳氏,加上她家里在国公府经营有这么多年,在国公府还算走的开。
  落霞和云芝则是完完全全被打上了方兰院的烙印,韩司恩这次出行西疆,不同于出行江南,肯定是不能带着几个婢女的。
  不能带着,就意味着护不住。风险摆放在那里,他不可能当做看不到。想来想去,韩司恩把两人的卖身契归还给了她们,连带还有安草的。
  能得到自由之身,云芝和落霞两人都是欣喜的,但同时又有着浓郁的不安。其他院子里的人,有那种有心当半个主子的,她们没有,得了自由身,就意味着从此以后生死由自己了,日后即便是过的清贫些,但子孙受益。
  只是她们毕竟是从韩司恩身边出来的,怕会打击报复也在情理。
  韩司恩也知道她们的担心,便道:“我临去西疆会告知他人,你们是自由之身。然后你们若是不安,可以先到太子的府上或者是明珠那里服侍着,并不用卖身,等事情都结束了,你们也用不着害怕了。”
  云芝和落霞听了大喜,那样的话她们名义上就是雍郡王府或者是太子府上的婢女了,自然不用担心他人的打击报复。
  一旁的沉香看着,眼底隐隐有些羡慕,但更多的是坦然。她是府上的家生子,一家人都在这个府上,她的卖身契也不在韩司恩这里,只是明白归明白,心里还是有点羡慕能得自由之身的人。
  幸而,她服侍韩司恩这么些年,也清楚韩司恩的为人,希望到时能在关键时候能求得一些脸面。
  对于沉香的心事,韩司恩是无所谓的。沉香这些年的确算尽心尽忠,只是她的卖身契不在自己手上,日后若是真有事求到自己面前,那他自然会出手的。
  唯一对此安排不满的人是安草,他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不要这份卖身契,他想跟着韩司恩前去边关。隐隐的,安草觉得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时机。
  于是安草求韩司恩收回卖身契,把自己的心思说出来了。韩司恩对安草的小心思并没有觉得生气,这世上的人都愿意往上爬的,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谁不愿意抓着?
  韩司恩并没有收回安草的卖身契,但也准许让他跟在身边了,只是同时也说了,边关战乱刀剑无眼,能不能周全的回京,就要看安草他自己的了。
  安草对此十分感激。
  韩司恩院子里的事是最简单的,安排好这些,韩司恩感到有些困了,便沉沉的睡下了。
  他这一觉睡的倒是安稳又舒服,但五皇子姬怀那里,就是有些不痛快了,脸色阴沉的厉害。
  韩青雪正好从宫里回来,她这些年常常去宫里看娴妃韩芸,虽然不能见到人,但她做儿媳的,总要替姬怀表现出孝心。
  姬怀看到韩青雪,很快收拾了情绪,温声道:“母妃怎么样了?”
  韩青雪道:“妾身并没有见到母妃,不过拿了银子给守卫,尽量让母妃的饭食不那么粗糙。”
  姬怀点了点头,握着韩青雪的手说了声,辛苦了。
  韩青雪微微一笑,端庄贵气,转念想到姬怀又要出京的事,想到三年没有动静的肚子,再想到又要分别几个月,韩青雪不禁红了眼眶,看上去很是楚楚动人。
  而姬怀看到了她这般模样,心中微微一叹,拍了拍她的手,一脸无奈,但没有出声安抚。
  自从韩芸被幽禁之后,姬怀虽然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却知道韩司恩肯定从中出了大力气,要不然绝对不会这么得皇帝喜欢。
  想到姬洛这些年的顺风顺水,姬怀心中更加确信,姬洛和韩司恩之间肯定是有某种联系的,只是他没有证据。
  不过也好,这次他和韩司恩同行,一定能抓着韩司恩和姬洛相互勾结的把柄的。
  @@
  韩明珠听说韩司恩要前去边关时,心中焦虑异常,她本来想前去国公府前去探望的。但是头晕的厉害,姬越不放心,让人给她请了大夫。
  大夫这一把脉,倒是把出了一门喜事。
  说起来,韩明珠和姬越成亲这么多年,除了第一年有孝在身,不方便有喜,后面几年却是没有这种顾虑的,但韩明珠就是一直没喜。
  雍郡王和雍郡王妃心里也泛嘀咕,但好在韩司恩对这个妹妹还算好,即便自己没有出门,府上的补品时常往郡王府送,加上姬越那里够心疼韩明珠,没让太多风言风语传到韩明珠耳中。
  韩明珠这喜脉被诊出来后,便没有前来去看韩司恩,不过姬越倒是亲自前来向韩司恩说了韩明珠的担忧,和这喜事。
  韩司恩听完了,让安草从库房拿了个婴儿胳膊粗的人参给姬越,便把人打发走了。
  姬越抱着这人参出了国公府,脸上表情是哭笑不得。
  王老夫人也派人给韩司恩送来了很多伤药,那都是靖国候在西疆的秘方,都是派得上用场的。韩司恩便收下了。
  王老夫人在韩司恩受伤那次大闹韩国公府后,韩司恩醒来对王家的态度一如既往,从未拜访过。王家自然有人暗中嘀咕,觉得他不懂礼数,但王老夫人却时常派人送东西给他,韩司恩除了过于贵重的,其他的倒也收下了。
  @@
  韩司恩和姬怀前往西疆出发时,是姬洛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前去拜别亭送行的。姬洛在圣旨下达后,并没有去看韩司恩。
  不过他私下里找过皇帝,想让他收回圣旨,毕竟韩司恩身体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过于单薄了,不过姬洛这请求刚出口,就被皇帝痛骂了一番。
  此时,面对着带着面具看不清神色的韩司恩,姬洛心中倒是有话要说,但最终只说了句:“保重。”
  韩司恩随意的点了点头,便坐上轿子离开了。姬怀不喜欢坐轿子,他是骑马的。
  他们是巡查使,并不是带兵前去打仗的,所以行走慢些倒也没关系。不过他们这一行人,人数也不少,时常要在驿站休息,有时甚至要在野外扎营。
  在离开京城范围后,即便是官道都有些颠簸,韩司恩在轿子里坐着,只觉得浑身不舒服。
  夜深人静时,他想到当初白文瀚和白书刚刚挨了板子,就坐着马车前往西疆,一路上也是这么颠簸,想到安草当年打听到的传言,白大将军和白公子的血是从京城流到西疆的,韩司恩吁了口气。
  这时天气还好,从京城到西疆这一路比较顺。在众人到达天门关前面的虎啸官时,韩司恩派遣了先行官先行,一路骑马前去天门关禀告,皇帝派遣的巡查时,很快就要到了。
  只是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喜不喜欢,那可不是韩司恩考虑的范围。
  韩国公府世子和五皇子即将到达西疆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门关,天门关的现任将军柳虎城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把正在巡边的白文瀚找来了。


第112章 
  这柳虎城是当年靖国候回京后,皇帝根据西疆将士的功劳和靖国候的折子; 考察许久后提拔上来的一个人物。这柳虎城的长相和他的名字一样; 有点粗糙。
  不过柳虎城做事却是粗中带细的人; 平日里行事非常沉稳,对手下的将士也是奖罚分明; 在战场上又是非常英勇,是靖国候当年极为看好的一名将士。
  他也没有辜负靖国候的提拔之恩,这些年他把西疆治理的还是挺不错的。天门关的老百姓一听到柳虎城柳大将军的名字,就十分有安全感。
  白文瀚被柳虎城召见时,他正在城墙头做巡防。他和白书当年被皇帝厌恶,身上挨了板子后; 立刻出京了。虽然当日行刑的人有意放水,但在皇帝震怒之下,他们也不好表现的太明显; 三十大板; 他也是出血了。
  就这样; 皇帝的圣旨上还是即刻前往西疆。白文瀚也算是深知帝心的一个人物,他父亲和太后做出那种荒唐的事,如果他是皇帝怕是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说不出话。
  所以皇帝让他们即刻出京,虽然显得薄凉无情; 但白文瀚自己也是不敢在京城多呆的; 怕出什么难以预测的变故; 便和白书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
  白书离开时; 神色恍惚的很; 一直望着京城的方向。白文瀚一开始很是担忧他的身体情况,但白书毕竟是个高手,身上的伤势恢复的很快。反倒是他,在前往西疆的路上,还因为伤势处理的过于粗糙起了热,也幸好白书学艺那些年时常受伤,也知道一些草药的用处,又带着他前去一户农家求救,才保全了他。
  白文瀚和白书到了西疆后,柳虎城亲自前来迎接的。白文瀚一开始毕竟身上有将军之职,柳虎城考虑很久,直接给了白文瀚一个千夫长的身份。
  千夫长比不上将军,但好在皇帝也看不上眼,也不会追究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柳虎城对白文瀚很是欢迎。
  当然后来靖国候和太子又递信西疆,让柳虎城不要因为皇帝对白文瀚的贬斥而亏待,这些琐碎的事就不提了。
  这些白文瀚都统统记在心底的。
  白文瀚匆匆前去见柳虎城,还未行礼,便被柳虎城给拉住了。这些年他们相处都是这模式,一个按规矩行礼,一个不让行。
  柳虎城也没有耽搁,把人抓着摁在了椅子上之后,便直接开口道:“皇上派了巡查使前来西疆,最慢三天后到达天门关。巡查使一个是五皇子姬怀,一个是……韩国公府世子韩司恩。”
  听到韩国公府世子韩司恩这几个字,白文瀚那张这几年越发面无表情的脸猛然抽了下,柳虎城微微停顿了下,继续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