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介从四品的镇抚使,不仅要应付上头的同知和佥事,还要镇得住下面的一溜锦衣卫。
  这里,可不是人人都会赶着巴结你的东殿。
  因为皇上不在,陆炳不在。
  你会受到多少恶意和算计,都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说,你在这里站住了。
  那么日后,整个锦衣卫,都会是你的靠山。
  虞鹤深呼吸了一刻,把那块牌子系在腰侧,平静道:“谢大人提点。”
  “好。”陆炳不紧不慢道:“自此以后,你自己看着日子往来。”
  “如何同他们介绍自己,如何驾驭这些人,都是你自己的事。”
  终于轮到新的一日沐休,虞璁带着鹤奴去云禄集里逛逛,竟看见了幻术艺人。
  他把莲子投在温水之中,即刻间舒展开花,莲叶亭亭如盖。
  一大朵莲花在众目睽睽之下绽放,如酒盏一般大。
  虞璁在旁边看了半天都没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原理,但是一想到现世的大变活人和锯木机砍腰,又有点小怀念。
  鹤奴明显小时候就看过这些奇术,这时候倒没有什么惊异的神色。
  在众人的大声叫好之际,那个幻术人又口吐火焰,往土上横着脖子一喷。
  下一秒,小树苗破土而出,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条成长,不出一盏茶的功夫竟有一人高。
  虞璁看着那颗不知道品种的树发了会儿呆,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之前自己派人去找橡胶树的种子,但肯定是找不到的。
  橡胶树原产于亚马逊啊。
  亚马逊那可是在南美洲,在十八世纪前后才会被英国人带到印度尼西亚。
  但是如果得到了橡胶树和炼制工艺,简直是掌握了一门大杀器。
  虞璁掐指一算,估计后年下半年就有船队整装待发了,到时候一定要亲自嘱咐路线,让他们环海一趟。
  不管怎么说,自己连世界地图都被剧透过,已经等于自带金手指了。
  回宫之后,严世藩递了折子来,说是有三名老学士不服管理约束,请求予以开除。
  虞璁瞥了一眼,心想这小子还有两把刷子,既知道怎么教训不服管的老骨头,又不会得罪自己。
  恐怕折子递过来的空隙,这三个老学士已经被停了职吧。
  “对了。”他拿着折子想到了什么,扭头看向虞鹤:“学制建立的怎么样了?”
  虞鹤身兼数职,此刻也不慌不忙,只沉稳道:“杨祭酒已经接手总管,吩咐我回东殿尽责,便没再去打扰了。”
  但是在没走之前,他已经陪严世藩整理完基本的制度和阶段,几乎能看见工科和医科的雏形。
  虞璁点点头,吩咐道:“朕记得乾钧堂二楼有个空地,你回头派人洒扫整理,等会我给个名单,明天第二天上午去那里开会。”
  严世藩、徐阶这样搞文科的青年和少年,都可以放到衙门里去历练和深造。
  可是如唐顺之、曾铣、杨博这种天生适合武职的,哪怕在兵部待个二十年,去国子监读五十年的书,都未必管用。
  所谓因材施教,可对于将领们而言,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个教育。
  打仗,有灵性的天才知道要因地制宜,知道有诸多对策和兵法。
  可很多武职完全是世袭下来的,别说兵法了,他们能注意到大的气候影响、地形影响,对进攻还是防御能有个基本的判断,都非常难得。
  正因如此,虞璁才动了这个念头。
  内市恐怕还得有一段时间才能拆了建大会堂,而且名字不一定要叫这个。
  但是,这些青年才俊们被放在七部里忙碌些人人都可以替换的事情,实在是太糟践光阴了。
  如果他们可以聚在一起,可以听听老一辈的文韬武略,一起讨论过去的经典战役,想必都会大有收获。
  等时机一到,他们大可以进入军中,开始实操演练,又或者去统帅三军,指引兵士们正确的方向。
  鹤奴接到名单之后,忙不迭让小太监和手下其他人去四处知会。
  这名单中,眼熟的有几个,不认识的有十几个。
  加起来接近二十号人,都将明天聚于乾钧堂的二楼,进行新的一轮会议。
  往往在这种时候,皇上就格外需要一个人。
  “对了,你再把杨慎叫来,明天他也来。”
  鹤奴噗嗤一笑,心想果然。
  俞大猷原本在执罡军里操练军士,一听说要叫他去开会,脸上当即露出老大的不乐意来。
  唐顺之听了旨意想了想,总觉得皇上是另有用意。
  至于曾铣、杨博这样去年中了进士,还在翰林院里老实呆着的新人,更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皇上这次的名单里,收纳了他所记得的青年名将,和寻仙考里对边疆政策颇有见解的几个人。
  除此之外,他还请来了五位老臣又或者老将,权当做是指导老师了。
  等二十个人坐下,屏息凝神的等了一会儿,皇上才姗姗来迟。
  曾铣和杨博这是头一次面见圣上,满脸的紧张。
  “万岁,”虞鹤小心道:“都来齐了,纸笔也备好了。”
  “嗯。”虞璁示意他们不必起身行礼,抬手拿了根粉笔,唰唰唰写下三个大字。
  军英阁。
  毛伯温年近六十,从来没碰见过这一出,心里总觉得不太对劲。
  怎么说,哪怕是要搞个和军事有关的秘密之处,也应该都选些如他这样的武将。
  可是在场的黄毛小子,也太多了些——好些个都没长胡子!
  “诸位恐怕互不认识,这也无妨。”虞璁慢条斯理道:“从此以后,这个阁楼,就归你们所有了。”
  “成立的缘由,是要让这几位老臣作为导师,帮你们分析和指点。”他示意杨慎把小厮们放进来,自然又是连夜点好的四五十本文献资料。
  “所谓军英阁,便是要培养你们为军中英才,知军机明实务。”虞璁语气一沉,若有所指道:“有关阁内的一切,都不得外传。”
  毛伯温和另外几个老友交换了眼神,意识到皇上这是要做什么。
  “这第一项,就是要系统的学习和整理,古代的历朝历代的经典战役。”虞璁笑着拍了拍杨慎的肩,以示感谢和犒劳,又抬手按在那小山堆似的书册上,不紧不慢道:“从夏商周,至土木堡之耻,得失因果,你们都要把他集结整理成册。”
  “在读透这些之后,你们才等于入了门,可以学兵法军策。”他指了指杨慎,介绍道:“这位是杨祭酒,将指导你们如何编书——这几十本书的精华,应当编作一处,供全国的将领们流传学习。”
  “话不多说,下面交给杨祭酒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他并没有打算在这里多呆,而是看所有人都渐渐进入状态了,便直接带着鹤奴离开。
  路上两人没有坐架辇,而是一起走上了金水桥,穿过高大的城门,再慢慢的折回后宫。
  虞鹤并不知道皇上想去哪里,只和锦衣卫们无声的跟着。
  “陆炳那边,都交代你了吧。”虞璁忽然开口道。
  “嗯。”虞鹤应了一声。
  “从此以后,我难见到他,也难见到你了。”虞璁失笑道:“东殿值守的小太监,还需要你多指点下,免得误了我的事情。”
  “自然。”虞鹤恭敬道:“微臣会办妥之后再去锦衣卫的。”
  “正所谓左膀右臂,我看也就是你们两。”虞璁望着晴朗的天空,油然生出许多感慨:“我孤家寡人一个,得亏还有只豹子陪着我。”
  虞鹤沉默了几秒钟,小声道:“我前两天,看见他在调戏一只白猫。”
  虞璁腾地脚步站定,有种不祥的预感:“真的?”
  “还给那只白猫叼太液池的鱼来着。”虞鹤认真道:“我亲眼看见了。”
  难怪最近没给我送东西了——
  “臭小子!小小年纪就知道撩妹!”
  “……那猫也是公的。”


第52章 
  锦衣卫最近清净了不少。
  从前是逆臣太多; 清理的头都是大的。
  可如今……连主动送上门求抄家的都有,冥思库也隔三差五就要清空一次; 好像没他们什么事儿。
  当然; 皇上还是要尽心尽职的轮班保护好; 毕竟陆大人可是三番五次的叮嘱过了。
  轮值的一溜人正聚在树下喝茶聊天之时,远处突然走来了一个人。
  他官袍缠着银带钑花; 腰佩药玉官符,赤紫织盘雕花锦绶随风飘扬。
  靠在墙边的老校尉抬头一看; 竟是平日上朝时伴在皇上左右的那个秘书郎!
  “喂!还玩呢!还不收拾下面见虞秘书!”他忙啐了口中的草叶,喝道:“规矩呢!”
  几个后辈忙不迭站起身来,看着那略有些陌生的年轻男人行了个礼。
  虞鹤垂了眸子,声音如在冰窟里浸过了一样:“肖千户; 叫上你那十二个弟兄; 佩了刀跟本官走一趟。”
  他怎么知道我姓肖?
  那络腮胡子猛地抬起头来,瞥见他身上锦绣灿烂的官袍补子,只咽了口唾沫; 忙不迭应了一声。
  十二个锦衣卫立马凑齐了,整齐划一的站在那里,只是看向虞鹤的表情都略有些复杂; 毕竟他可不是这个地方的人。
  “张瓒勾结宦官,贪庸鬻爵; 专结宦官,纤悉必知,得为之备。”
  虞鹤声音沉着; 缓缓抬起头来冷硬道:“他现在正在府中饮酒作乐,你们随我过去之后,先擒住人,再抄家。”
  几个锦衣卫面面相觑,只硬着头皮出了官署,与他一起翻身上马。
  那头的张瓒正喝大了,还在抱着歌姬胡言乱语。
  其他几个有意巴结他的小官也凑在旁边,一个个都醉眼朦胧,还在说着荤话行酒令。
  只听“嘡”的一声,门被一脚踹开,虞鹤寒眸一抬,直接扬手道:“全都绑起来!”
  “遵命!”
  十三个锦衣卫如蝙蝠般散开,当即把这些官员都束缚住。
  “去搜他的房梁和檐侧青瓦,”虞鹤侧眸道:“金条都藏在那上面呢。”
  几个锦衣卫虽然行动如风,其实心里讶异极了。
  这虞大人看起来眉清目秀,又是弱冠之年,怎么办起事来比陆大人还清楚。
  “你你你是谁!”那张瓒还没醒过酒来,被五花大绑了都不住的挣扎着,跟猪猡似的叫唤道:“老子可是兵部侍郎——”
  “怎么干活的?”虞鹤根本没有理他,而是凉嗖嗖的看了眼那试图制住他的锦衣卫。
  对方虽说都四十来岁了,被这一眼盯的后背发凉,忙不迭就找了团抹布塞到他嘴里,又给手腕上系了个螃蟹结。
  虞鹤这一趟下来,所有的惧意都憋在心里,什么都不敢表露在脸上。
  他提前准备了三天,甚至把锦衣卫里上上下下的人名全都背熟了,只怕今日怯场。
  还好没有。
  那张瓒看见家里的金条古玩全都被装箱封存的时候,终于醒过酒来,疯狂的想要磕头求饶。
  虞鹤心里把所有的情绪都竭力压着,只在所有人都清扫完毕之后再挥袖离去,领着他们回了官署。
  这一去一来,竟只要了半柱香的功夫。
  张瓒和其他那几个小官自然是扔去牢房等手续了。
  可虞鹤这么一闹腾,自然惊动了上下的各种人。
  指挥同知李寿阳一瞥见这架势,忙不迭出来迎接,心想怕是皇帝那边有意借兵,才闹了这么一出。
  “虞秘书这次来,有失远迎,多多见谅。”
  虞鹤抬起头来,神情不卑不亢:“不必,以后还会常来。”
  李寿阳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仍道:“这是什么意思?”
  虞鹤并没有与他废话,只给他看了眼自己的腰佩,抬手行了个礼,就去了陆炳指给他的办公之处。
  名簿再看一次,确定自己手下有多少人,直接唤那个老校尉全都叫过来。
  老校尉见惯了雷厉风行的架势,却没见过这样年轻的镇抚使,只忙不迭的应了一声,就急匆匆的前去叫人。
  各部各衙门的地方都极大,大到可以修筑花园,掘个池塘,甚至给官老爷们建个专用的书斋住所。
  虞鹤挑了个宽敞的地方,看着大几十号人集齐了,那指挥同知也匆匆赶来了,才拱手道:“李指挥,微臣初来乍到,需要跟下属们交代几句,可否?”
  李寿阳知道他是皇上的人,可是死活也想不明白这人怎么就突然来了锦衣卫,还要接管这一大票人。
  要知道,自从陆炳几头跑之后,这锦衣卫的权力在无形的往自己手里走。
  可是现在这虞鹤突然就下调于此,听说宫里的职位还保留着,明显是要分权的节奏啊!
  “不碍事,不碍事,”他堆着笑,依旧不敢得罪这冷冰冰的少年:“我就在这晒晒太阳,你继续哈。”
  虞鹤回过头来,背着手不紧不慢地绕着他们走了一圈。
  这些人,虽然早就被陆炳驯的服服帖帖,可未必服他。
  “我不会武功。”他慢条斯理的开口道:“体力也不比你们好。”
  “单纯论体质耐力,也就那样。”
  “但是。”他脚步一顿,声音里没有任何的感情:“真正能荫庇整个锦衣卫的,不是你们,而是我。”
  话音未落,多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脸上已经挂不住客气的表情,不屑的神情几乎溢出言表。
  “你们都自以为是皇帝的耳目,是吗?”虞鹤抬起头来,突然笑道:“那有谁清楚,张璁桂萼家都有几个儿孙,如今分家几府?”
  几个人面面相觑,竟然没人能答得上来。
  “谁家同谁家婚娶,礼金塞了多少,那位大人去典当铺里三文钱买了尊秦朝的青铜鼎,又有谁知道?”
  虞鹤站定,语气里流露出与他气质截然不同的嘲弄:“各位,倒是说给本官听听?”
  许多人面上浮现出恼怒与不甘,却没有人敢开口。
  “锦衣卫如今看起来辉煌无双,可站得越高,盯着的人越多。”他似乎并不能察觉那些抵触和恶意,只慢慢道:“你们拉了多少人下水,就有成百上千倍的人盼着你们死。”
  “现在,我再问你们。”
  “这个衙门之中,掌握最多情报的,是谁?”
  谁拥有了最多的信息,谁就站在了最有利的地势上。
  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都将成为每一个人的把柄。
  虞鹤扬起下巴,宛如变了个人似的冷笑道:“是本官。”
  “陆统领也好,李同知也好,真正深入这朝廷之中,陪伴在皇上左右的,是本官。”
  他抬手抚着腰侧的绣春刀,声音寒彻冰凉:“如果低头,就永远服从。”
  “谁若是有有异议,刀给你,现在就杀了我。”
  所有人静默无声,明显反应了过来。
  这锦衣卫得罪了多少人,确实是可想而知的。
  每一个官员都有党羽,都有亲属,那么还有多少人处心积虑的想弄死他们,也肯定相当的数目惊人。
  他们原以为自己身为皇上的耳目,掌握了天下最隐秘的消息。
  没想到,这看似清瘦而年轻的秘书郎,无论气度风采,都不输于任何人。
  虞璁打了个喷嚏,一瞅这乾清殿里,冷冷清清的连豹子都没有。
  哎,都翅膀硬了啊。
  他抱着老父亲般复杂的心态站起身来,突然想找陆炳去草地上放风筝。
  娃儿们估计也三四岁了,可是自己手头还有好多事情没有搞定。
  比方说现在完全没有头绪的白银问题。
  国防要管、公共卫生问题要管,白银问题也要管。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等同于心脑血管动脉般重要的存在。
  但是打一开始,明朝的经济就乱七八糟的。
  首先是老朱同志决定发布纸钞,但是他老人家并没有读过什么《现代经济学》之类的重要教材,认为印多少就可以花多少,所以纸币开始疯狂贬值。
  那些印花钞的大人们也很无辜——皇上要印这么多,他们哪里敢说不啊。
  然后到了永乐年间,这郑和下西洋,带回来多少的黄金白银。
  于是白银又大量流入,物价开始嗖嗖嗖的涨。
  等到了嘉靖年间,一切都一团糟了。
  由于这几百年里跟钱有关的事情都乱来,哪怕官府铸币了,老百姓们也不信任,开始广泛采用更为原始的做法——以物易物。
  这钱原本是用来便利民众,可是如今毫无公信力,连制钱都不被认同了。
  这个时候,只有金银是实打实的,想要回收贵金属同时发行纸钞,简直是难上加难。
  到底是用钱币还是用钞票,到底中央银行该不该成立,成立之后又该怎么搞,简直可以让人想秃脑袋。
  皇上叹了口气,吩咐黄公公端杯梅子酒来。
  冰凉又有些烧灼感的酒下了肚,人反而清醒了过来。
  这种经济问题,让自己一个文科生来搞,完全是在为难我小叮当。
  “黄锦,你帮朕把戚灵给找过来。”


第53章 
  戚灵人在工部; 一时半会未必能脱身。
  虞璁见黄公公行礼告退,又叫住他道:“黄公公; 还叫两个工部的小吏过来——叫他们同戚灵一起过来; 把平日的公文带一些来。”
  黄公公愣了一秒; 马上就反应过来皇上说这句话的用意。
  这是在避嫌啊。
  戚灵身为女官,如果单独出入乾清殿; 难免可能被好事的人非议妄想。
  可是如果三个人都抱着一摞文件去面见天子,更显得大方正常些; 从小处也挑不出毛病来。
  虞璁目送黄公公离去的身影,心里有几分感慨。
  其实哪怕是现代,女性在职场中都处处受阻。
  一些高层女性之所以卡在自己原有的职位上,一坐就是几十年; 不是因为她们能力不行; 业绩不够——而是想要提拔她们的更高一层为了避嫌,只能去选择其他人。
  否则,就可能被攻击为二者有不正当关系; 是靠潜规则上位。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女性的劣势都相当明显。
  他叹了口气,心知这个时代难以做到男女平权; 可自己哪怕多任用些女官,也等同于在埋下好的种子。
  他想要的盛世; 既要有贞观的清朗大气,又要有永乐的强势无双。
  嘉靖,也应当成为历史中闪耀而浓墨重彩的一笔。
  戚灵那头正在埋首算着数值; 听说皇上有请的时候,在场的其他官吏脸上都露出不自然的神情来。
  黄公公知道就会有这么一出,又随口叫了两个官员,叫他们抱着一摞文件书册一起出去。
  当听说有其他人也被召见的时候,那些细微的骚动才渐渐平息,猜忌的目光也收敛了不少。
  戚灵不以为意的嗯了一声,不卑不亢的和上级交代了手头没有做完的事情,就跟着黄公公一起进了禁城。
  虞璁坐在龙椅上,见那三人施施然前来,例行公事的问了几句。
  三人自然一一应答,都条例有序。
  单论容貌,戚灵哪怕不施粉黛,也出落的秋水剪瞳。
  越是这样,虞璁越神情严肃,没有半分的亲昵。
  这道线必须要画好才可以——往后还要立下宫规,严令子孙不得染指女官。
  “你们二位拿好纸笔,记述此次的每一句核心问题。”虞璁淡淡道:“今天之事,非常重大。写好之后直接送交杨首辅,不得外传。”
  两个小官忙不迭应了一声,哪里敢怠慢。
  “朕今天来,是问你白银问题的。”虞璁看向坐在最前方的戚灵,不紧不慢道:“你出身民间,应最清楚如今往来收支的法子,现在是怎样的情况?”
  戚灵没想到皇上会问这个,但站起身时,便开始条理清晰的陈述起来。
  “民间称银为‘朱提’,算是预定俗成的交易往来之物。”戚灵简单道:“虽然有大明宝钞、嘉靖通宝等流通,但实际使用者寥寥无几。”
  缙绅大户收租的时候,要么收银子,要么收米粮等实物。
  在宣德、正统年间主要的交易凭证是布匹,成化、弘治期间用的是各种样式的花银,还有银珠等特殊物品,作为百姓之间持有的钱币。
  虞璁听到这里,皱眉道:“既然说要用银,为何又遮遮掩掩,交换些银钗银珠?”
  “陛下日理万机,恐怕有所不知。”戚灵不疾不徐道:“洪武三十年曾经出榜昭示天下,只许用钞,不许用金银交易,一旦被发现不但会被抄家,全族都可能被贬至塞外。”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皇帝心想老朱爷爷真的是越搞越乱,无奈道:“如今朕看见有细丝纹银交易往来,可是怎么也不流行?”
  百姓们现在买卖交易的时候,根本没有固定的通用货币,全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陛下,因为白银也有造假的情况。”
  戚灵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身后两个负责记录的文官不由得一震,生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问题是虞璁是支付宝用惯了的现代人,现在出门游玩也是虞鹤陆炳负责掏钱,哪里了解这么细节的东西。
  他反而心里生出几分好奇,挑眉问道:“银子怎么造假?”
  “有好几种,可以在银中兑了水银,让银子加重,”戚灵也不怕得罪谁,只坦率道:“也有奸商在银钱面上撒上铁沙,在四角钓上铜,甚至在银钱旁边烫一层锡。”
  “不对啊。”虞璁听到这里,心中疑惑更深:“那宫中熔铸的通宝铜钱,又流通至了何处?”
  戚灵思索了片刻,只不确定道:“微臣在衙门里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