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虞鹤,你记得再给鱼缸里添几条锦鲤,给他捞着玩儿。”
虞鹤心想陛下你也是真宠他,应了一声便去了。
六月十五,十个大小将领收到圣旨一封,密令他们开始准备半年后的西征之事。
六月廿二,虞秘书唤他们去军英阁,召开第一次备战会议。
虞璁老早就等在那里,旁边小黑板被擦得干干净净。
十个将领哪里感受过文官们曾面临的恐惧,个个都是空着手来的。
只有陆炳一人带了书册簿子,提前坐在旁边开始研墨。
连笔记都不带,很好。
虞璁露出微笑来,旁边的黄公公开始下意识的往后缩了些。
“几位大人,都到齐了啊。”
这十个人,将是未来征讨河套的将军,带着底下的人一路西征。
毛伯温虽然打了多少次仗,也没碰见过这么个架势。
要知道,从前都是皇帝一声令下,他们就各自领旨出征。
这提前大半年把他们叫过来,又不出去打,是要搞什么啊?
他扭过头瞥了眼还在专心研墨的陆炳,更觉得这两人花架子太多,怕是读书读傻了。
“陛下,”一个性子略躁的武官直接拱手道:“微臣不知,此次过来是为了何事。”
“朕倒也想问问,这提前半年确定名单,提前多日告诉你们要做何事,如今都一个个空着手来?”虞璁依旧笑得和蔼有加,完全没有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不然……还隔空提着谁的人头来见你么?
“万岁,臣惶恐。”有人求生欲强,不管怎么说先道歉自保吧。
“惶恐?”虞璁缓缓转过头来,突然开口道:“毛大人,河套一带从哪入兵,地势如何对方兵力如何,从哪座山哪条路走,都有哪几种选择,要过几趟河,你可清楚?”
毛伯温哪里经受过这些,被问的一脸懵,只木讷道:“这不都是要出征了才知道的么?”
“呵。”
虞璁抄起粉笔,回头就唰唰唰写了一行大字——
【不打无准备之战!】
最后那个感叹号是他习惯性加上的,看的陆炳都有点茫然。
这可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给我们的金玉名言,每个字都是重点啊!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虞璁抬起双眸,两只手摁在桌子上,气势陡然就散了出来:“诸位,这既然知道要西征河套了,各个还一点状态都没有,是想干什么?”
“如何准备啊陛下,”旁边有人憋不住道:“这路上什么情况,都有哪些变故,又会有什么样的天气,卑职也猜不准啊?”
“猜?谁让你猜了?”虞璁反问道:“既然有半年时间,难道不能事事准备精细吗?”
“需要备足多少粮草,又有几条山路可选,中间泅渡是扎筏子还是借船,哪一样不能提前想清楚?”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完全令人无从反驳:“就算说天气,也不过晴朗阴雨厚霾大风这几种,难道不能备算清楚吗!”
几个将领被教训的完全没法反驳,这一刻都跟小学生似的乖乖低头,没人有胆子敢跟他横。
那些文官们遭遇了啥,他们并不是很清楚。
但是某些文官的下场,他们可是相当清楚。
“此去前行,更应备足谋略,讨论出兵用兵之策,不要走一步看一步!”
虞璁眼睛一横,喝道:“还不记笔记!”
虞鹤站在旁边,忙不迭把簿子和文房四宝发下去,武官们纷纷接了,都忍不住再瞥一眼早就运笔从容的陆统领。
……你倒是准备的很充分啊。
“十天之后,朕准备让陆统领再掠边陲部落,到时候会调三大营三千精兵,同执罡军三千精兵一起合并作战。”虞璁不紧不慢道:“这次的全部行动,由陆统领一人指挥,不许任何人干涉。”
武官们纷纷沉默,心想皇上您想干啥就干啥吧。
一方面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他们这两年受了不少的好处,俸禄也提了又提,简直是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另一方面,自己挨打受气惯了,真没有过倒抢蒙古人一次的想法。
那次陆炳带着人直接洗劫了一个部落,别说文官们懵了,三大营的人都懵了。
这万岁爷如今不按道理出牌的程度,当真是举世闻名啊。
第54章
戚灵的调令来的突如其然。
不光如此; 吏部听说去乾钧堂里开了个会,连夜起草了一份文件; 又修订编撰了三趟; 最后公告于朝廷。
从前想要升职; 一是看吏部的考评,二是看皇上的心情。
这吏部考评; 当然就少不了各种人情往来,也是贪污腐败的胜地。
再者;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熬资历的说法。
往前像徐阶陆炳这样的年轻一代,也很少有机会能在这个年纪就身居高位。
主要还是因为皇上现在专权在握,谁都不敢碰他。
吏部现在公开的诏令,是直接明确每个职务的考察方式和业绩评断标准; 以及上位所需要的任职年岁。
另外; 但凡是有所重大建树,又或者在寻仙考或者新科举中名列前茅的,都可以破格往前提; 不看资历。
等文件一发下去,三司五寺七部全都炸了。
皇上这完全不按老规矩来啊!
熬资历这种事情,看起来是对长辈的尊敬; 其实说白了,还是个利益的沉淀和结团。
如果是年轻一代的; 家里有个当官或者贼有钱的爹,那上位虽然慢,也比平常人快很多。
但那些能熬到五六十岁的老臣; 基本上跟宫中的人人都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人际关系跟树根一样虬结在一起了。
正因如此,当吏部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人们不再一起把矛头对准皇上,试图撼动他半分,而是开始各自为自己考虑了。
这个公告一出来,意味着当今更注重的选贤与能,而不是看谁更能讨好高官显贵。
如果真的如吏部这样来,那自己哪怕只有四十出头,努力干活兢兢业业,也能很快就出头了。
那些精明的老贼自然第一个嗅出来风声不对,这明显是要不动声色的瓦解他们旧有的势力,但是这个时候想要跳出来反抗,已经什么都晚了。
要反抗,就要在那时候杨慎带着百官嚎哭,被殴打杖毙五人之后继续反抗。
如今的皇上已经行过冠礼,比十五岁的当初铁血更甚,手腕愈发狠决。
更重要的是,他抬升了武官的地位,手中攥紧了全国和京畿的兵权,哪怕这帮文官们想要搞事情,都完全没得搞。
——要知道,从前撂挑子不干,可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
本身当皇帝的要日理万机,什么都忙不过来。
朝廷中真正有分量能干实事的就那么多,只要撩了挑子,中心枢纽都得乱了套。
可现在不一样。
徐阶、杨慎、陆炳、虞鹤,一系列中青年官员被重用提拔,从嘉靖七年秋起就在暗流涌动的换血。
哪怕现在的老臣都看清了局势,不再动不动以告老还乡作为威胁,恐怕皇上也在想如何再赶走些不中用的累赘,好把新鲜血液放进来。
戚灵原本在工部的一个小部门里做七品大使,现在被提到了经部,成为六品主事。
整个经部和工部都开始扩大规模,连衙门都开始拆原有的花园小筑,修建更多的办公之处。
于此同时京中在内市旁边又挑了个地方,准备同时修建什么东西。
听说……好像叫银行?
虞璁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旁边,看着已经被拆迁掉的空地,还在试图对比脑洞和实际的面积情况。
中央皇家银行和中央皇家会议殿,应该比肩而立。
但是石制建筑不管是运输还是修建,都要慢很多,恐怕等皇家银行开出来了,这会议殿都没修一半。
当初修建军火库之所以是神速,那是因为自己发动了闲着也是闲着的大量军队,在有偿劳动的情况下帮忙运输石料,凿刻抬举。
眼下陆炳他们已经出发去了蒙古,三大营也加强了备战训练,几乎没有什么闲工夫来帮忙造大会堂了。
其实虞璁作为一个取名废,很想把这里修建成记忆里的大会堂,可惜现在连人权平等都做不到,奴隶制也没有被完全废掉,根本谈不上那些。
他背着手转了两圈,全程沉浸在对现代的怀念里,旁边的官员诚惶诚恐道:“陛下?可是觉得地方不合适?”
这当官的,真是伴君如伴虎。
平时皇上走着走着就开始不吭声,他们一帮小官天天都把心脏提到嗓子眼那,生怕他又因为什么开始发脾气。
虞璁从沉思中抽出神来,意识到自己半天没说话了,开口问道:“这皇家银行,你们打算建多久?”
“回禀陛下,目前主要在建的两座大学都招募了不少民间的工匠,朝廷里那批建造完军火库的刚好可以调遣过来,”小官忙不迭道:“如果皇上有意要快些,下官就再去招些人手,争取三个月内建出来。”
“不必那么快。”虞璁挥手道:“一年内建出来就行。”
这里,将负责和铸币厂沟通核对,调控全国货币流通情况,最好再发展下债券什么的东西。
他抬起头来,看着还是空空如也的空地,突然怔了一下。
十年以后的北平城,又会是什么样子?
两座大学拔地而起,图书馆医院都人来人往,还有中央银行和军火库。
那……恐怕就是盛京了吧。
他伸手理了下袖子,心想一定要把小崽子们教育好,别把自己辛苦操劳的江山又给玩没了。
快有一个月没有去过后宫,怎么说也要再去敲打敲打。
“黄公公,备轿。”
后宫那边压根没听到消息,也没哪个公公有功夫去探听那些。
如今无论上下,都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教育事业。
之前皇上提出了那闻所未闻的考核制度之后,后妃们花了好些天决定如何结对,开始明着互帮互助,一起带孩子长大。
从前帮别人养孩子,那不过是为了能蹭点高位的恩荣。
可如今皇上说了,这孩子如果养的出息,那她们这些辅助的妃嫔也自然会得到不菲的赏赐和位置。
要知道,每个人都是有不足和纰漏的。
有的人虽然出身不错,可不识数理,搞不懂如今皇上提倡的那些东西。
还有的人会弹琴唱歌,但不识大字,能背个孝经都完全是靠死记硬背了。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养出如皇上所言的,四项俱优的皇嗣来,那单靠自己肚子里的那些货可完全不够。
虞璁走近育婴殿的时候,意外的听见了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孩子们如今已经都会说话了,甚至有一两个都开始认字。
远远的就听见有个女人,在婉转悠扬的念着诗经,四五个小孩奶声奶气的在跟着念诵,声音还挺齐。
他心里有些高兴,示意一溜婢子太监候在旁边,自己凑到轩窗那去看。
沈如婉拿了本诗经,在小黑板上写了两行短诗,正在不疾不徐的教他们怎么读。
诗经本身很多都琅琅上口,又短小精悍。
小孩子们虽然不知道自己在念什么,但有人肯教他们,陪他们玩,哪里有不听话的道理。
沈如婉如今也只有十七岁,笑的青涩又温和,还在纠正他们的发音,声音里带着江南那边特有的软糯。
虞璁怔了下,心想自己要是个直的,恐怕还真的就一见如故,为之倾慕了。
还是陆大人更好看。
不,陆大人最好看。
他轻咳了一声,从正门走了进去。
旁边有两个妃嫔正打着瞌睡,显然把孩子交给她一起教育了。
此刻一瞥见那龙袍上的金丝绣纹,她们瞌睡瞬间醒了,忙不迭的起身给他行礼。
沈如婉收了笑容,不紧不慢的在她们的身后也行了个礼。
虞璁观察着她的神色,挑眉道:“在读什么?”
“《硕鼠》。”沈如婉低着头道:“已经都快背熟了。”
小孩子们之前早就得到过父皇的准许,私下见面时不用拒于礼节,这时候一见虞璁来了,都欢天喜地的围了上来。
虞璁任由小粉团子们或趴或抱,抬手揉着他们柔软的头发,不做声的数了一下。
五个。
之前听黄公公说,论才学见识,这后宫里公认沈僖嫔才学过人,为人又温和大方,对小孩儿们也颇有耐心。
她们虽然是妃嫔,本身第一次当妈的颇多,自己都还未成年呢,真能好好教育孩子的并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虞璁让她们去编撰育儿经,实际上也是鼓励这些少女多研究些相关的学说,好科学养娃。
“还有个孩子呢?”他抬眸看向她们,好奇道:“病了?”
“这……”丽嫔为难的开口道:“圳儿不肯来育婴殿,便由着他自己玩儿去了。”
“嗯?”虞璁愣了下,下意识的安抚道:“身体无恙便好。”
他坐下来,示意孩子们站成一排,大致心里有了些数。
由于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还蝴蝶了皇子公主们的出生时间。
而这六个孩子,在从前的历史里,都夭折的不剩几个。
长子朱载基,个子最高也快四岁了,如今已经能流利的应答说话,眼睛又圆又亮。
他虽然被丽嫔管得很好,但平时很喜欢蹦跶,没事就问啥时候能再摸摸佩奇的尾巴。
二子朱载壡,大概就是史书里十七岁夭折的庄敬太子,一两岁时就安静乖巧,也不爱哭闹。
如今看他睫毛长长,眼神平和,让人心里忍不住多几分恋爱。
三子朱载垕,历史上的万历他爸,史官们风评相当不错。
如今朱载垕还是个三岁小孩儿,懵懵懂懂的坐在那里,手里还抱了个布老虎。
不过听黄公公说,小家伙很能吃,基本上喂什么吃什么,向来不挑。
四子朱载圳,就是今天没来听沈老师补习班的那个小家伙吧。
虞璁跟小孩儿们处了两年,已经记熟了名字,他笑着示意黄公公把赏赐的璎珞圈拿来,给他们戴上。
给两位公主准备的,则是可爱的布猫。
这还是虞鹤照着自己的涂鸦亲手缝的,里面塞了艾草和决明子,有淡淡的香气。
“谢爹爹!”两个小姑娘奶声奶气的接了那布猫,又对视了一眼,笑作一团。
朱寿媖和朱福媛,都是八月十五同一天生的。
两个小萝莉都眉清目秀,眼睛水汪汪的,脸蛋白净头发柔顺。
虞璁虽然没养过孩子,但跟这六个小孩混在一起,心里也柔软了许多。
虽然政堂里成天都是勾心斗角,一堆乱事。
可这育婴堂就像是世外的桃花源,保留着难得的美好与天真。
第55章
作者有话要说: 元宵节快乐,今天还有更新,先把这章写出来放给大家。
剩下的更新尽量在十二点之前写完,比心。
值得一提的是; 这大明朝的皇嗣虽然很亲切的管皇上喊爹爹,但是后妃在皇帝面前; 按照规矩; 应以臣妾; 或者女儿相称。
所以当初皇后私下里跟虞璁自称女儿的时候,皇帝脸都白了。
——不习惯; 真有点不习惯。
还没等大人小孩儿们聊够,皇后和妃嫔那边终于听说皇上驾到; 忙不迭收拾打扮一番再赶过来。
虞璁正抱着朱寿瑛听她掰着手指碎碎念,一抬起头来,瞥见了精心打扮之后的陈皇后。
他并没有注意她发间的银钗步摇,也没有管衣服的时兴样式; 而是一眼就瞥见了她腰侧的那个羊脂玉佩。
总觉得有点眼熟。
这种眼熟和记忆无关; 完全是本能的一种熟悉。
知道皇后调转角度,那块玉佩被完整的展示了正面,虞璁才猛地反应过来。
那块玉佩上双鱼比目; 正是两年前陆炳曾说过的那块佩!
当初幼年时,他赠自己双鱼,自己赠他饕餮; 可如今饕餮佩还在阿彷身上时刻带着,双鱼佩怎么跑到皇后那里去了!
虞璁怔在那里; 索性开口道:“陈皇后,朕怎么觉得,这块佩有些眼熟啊?”
陈皇后噗嗤一笑; 讨好道:“万岁忘了么,这是帝后大婚那夜,您赠给我的啊。”
……这糊涂蛋!
皇上这时候连挠原主的心都有,自家心肝儿送的东西跑去送别的女人,算什么意思啊。
“那时候臣妾心里羞怯,只夸奖道这玉佩不错,谁想到陛下竟送给我了。”陈皇后难得有个被炫耀宠爱的机会,笑意更甚:“陛下贵人多忘事,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嗯……
虞璁总有种奇异的预感。
这个玉佩最好拿回来,不然要出事。
别说陆炳看起来是忠犬模样,乖巧隐忍。
但是当初自己惊讶他比自己小三岁的时候,都被好好折腾了一整晚。
“皇后,朕新得了块上好的翡翠,给你再调个喜鹊登梅如何?”他露出坦然而又温和的笑容,伸手道:“且把那块玉佩给朕看看。”
皇后愣了下,虽然有些不舍得,却还是解了下来。
“这佩朕从小带着,好多年一见,也亲切的很。”虞璁接了那双鱼佩就不肯还回去,随口道:“日后远征河套,朕自然会带上这块佩,也自然会念想皇后。”
陈皇后听了这话,心里舒服了许多,只行了个礼,佯装大方的任他拿去了。
虞璁把那块佩握在手里,心里总算安稳了许多。
每个月过来的时候,他都会挑时间给后妃们开会。
第一灌输的,是‘当皇帝不是首要目标’。
这为帝有多束缚多惨,她们其实都清清楚楚,如果能做个逍遥王爷,未必不是什么坏事。
养孩子要顺着他的天性养,教育道德和学识,不必揠苗助长,强迫他学不喜欢的东西。
如果有喜欢书画之类的,也大可以跟自己讲,让孩子幸福一辈子就好。
这一点跟当初提出的考核制,完全不冲突。
虞璁心里把后妃们的那些算计看的清清楚楚,开会的时候也说的明明白白。
别说当皇帝,孩子有心继承大统,那就让他们光明大胆的争,坦坦荡荡的赢。
如果无心朝政,喜欢研究学问,又或者舞文弄墨,那就鼓励他们有所作为——他日能拿出作品和成绩来,辅助培育的母妃们也自然大大有赏。
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后妃们自然心里都踏实了,晚上都睡的香沉些。
无论如何,皇帝都是在盼着孩子好,而孩子们争或不争,自己做母妃的也能盼个好结局,那实在是再好不过。
这些女子本身并不是电视剧里那样,全都是从名门大户里选拔出来的。
明代选拔后妃甚至会从民间里挑选,主要还是看模样端正、性子温婉。
所以这些少女当中,有与世无争的,有知足常乐的,也有步步算计的。
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林子大了什么女人都有。
“对了,圳儿去哪儿了?”
“回禀陛下,”和嫔忙不迭道:“圳儿一直贪睡,臣妾听从训诫,没有强迫他起来读书。”
“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虞璁直接让黄公公赏她一个珊瑚手钏,语重心长道:“因材施教,也要让孩子们身体康健——且勿揠苗助长!”
一众妃嫔们纷纷应下了,小孩儿们在她们身边追来跑去,压根没有被拘束的感觉。
虞璁送了口气,又开始解释道:“朕预计明年一月春节之后,就率军西征河套。”
皇后刚才心里就在想着这事,此刻多了几分着急。
陛下要是去了河套,宫里怎么办,朝廷怎么办?
土木堡之变发生了什么,哪怕宫中无人敢讨论,可民间也早就传遍了。
问题更大的是,如果,万一陛下真的遭遇不测了,又该由哪个谁来继承大统?
虞璁仿佛看穿了她在思索什么,把寿儿放下让她去跟着哥哥们一起玩,平静道:“无论未来如何,朕都不会立储。”
这话一出,丽嫔当即脸色就白了几分。
她是长子朱载基的生母,现在虽然不立太子,但是起码在长子这方面,她是最有优势的。
位份最高的皇后也好,最会读书写字的沈如婉也好,都是不下蛋的母鸡,一个孩子都生不出来。
可是如果皇上不立储君,那未来又该怎么办?
“你们之中,恐怕谁都不想做钩弋夫人吧。”虞璁抬起眼眸,语气平静道:“继承大统之事,朕自然会准备,但轮不到你们来过问。”
皇后心知他话里有话,只低眉顺眼的应了一声。
草原的风,跟刀子一样。
横着就猛地刮过来,脸上又凉又疼,连躲都没地方躲。
陆炳回头看了眼那十个瑟瑟发抖的文官,心想皇上真是锲而不舍。
再硬的倔骨头,到底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这次临行之前,皇上又让鹤奴拟了个名单,把那帮还在反对抬高武官待遇的文官请来‘观摩’一二。
虽然陆炳是个知才爱才的人,可哪怕把上好的羊肉和酒递给这些人,他们也会露出一脸的鄙夷和难受。
——是真的习惯了锦衣玉食,哪里受得了这些苦。
这一次再征蒙古,又挑了个非常敏感的地方。
这里是残余右翼和左翼的交叉处,有一处相当大的部落在这放牧牛羊。
他们虽然归顺了如今的大汗,但并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目前这个部落,还没有征服任何右翼的人,也没有办法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