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目前这个部落,还没有征服任何右翼的人,也没有办法来表明自己的忠心。
  为了力量而表示的忠诚,有时候在付出之后才显得可靠。
  临行之前,虞璁特地把陆炳叫去,两个人静静地坐了一会。
  虞璁其实放心他的武功和谋略,但是有些话还是忍不住多说一遍。
  他亲自给他倒了茶,他也默不作声的接了,慢慢喝完。
  茶叶在盏中打着转,窗外还有喜鹊的叫声。
  “阿彷,你一定要记住。”虞璁垂下眸子,慢慢道:“战争之中,最需要提防的,就是女人和孩子。”
  他们看似是最柔弱的,可也是最危险的。
  因为你用你的善念去保护他们,放他们一条生路。
  这些人也绝对不会感激你,而是竭尽所能让你粉身碎骨。
  陆炳慢慢的把茶喝完,开口道:“皇上是想斩草除根吗?”
  “一切都要谋而后动。”虞璁不假思索道:“我这个时候强制要求你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一次的进攻,依旧带着越来越眼熟的唐顺之。
  由于练兵的需要,今天的进攻时间选在了清晨。
  卡在了所有人都没有睡醒的这一刻。
  蒙古的早晨风大天寒,到了中午又热的要命。
  趁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些壮汉们还在呼呼大睡。
  可这一次,不用举火把,每一个兵士的杀伤力都会增加许多。
  唐顺之感受着风向,看了眼已经准备就绪的俞大猷,跟陆炳递了个眼色。
  军队之中,突然高举了一面绿旗——进!
  三大营中抽调过来的精兵,虽然之前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训练,但也早就被打点和磨合好了。
  六千人如同鬼魅一样,直接无声的快速接近了这寂静的群落。
  这里有万人驻扎,还有无数的牛羊骏马。
  当哨兵从瞌睡里醒过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怔在那里了。
  他条件反射地想要呼救和逃跑,可双腿直打摆子,根本不听使唤。
  他的眼前,有无数人从高坡上俯冲下来,如蝗虫和飞蚊般迅速散开,速度快的几乎如同骑了马一般!
  号角!一定要呼救!
  哨兵慌慌张张的想要大声喊些什么,可远处有十个人抬着什么架子,直接就把什么东西给点燃了——
  “轰!!!”
  …2…
  爆炸的声音直接惊到了马厩里的一头头军马,还有那些猎狗都开始疯狂的吼叫,可所有的声音都被压制在这一声声的炮仗里!
  骑兵步兵分作两股从侧面包抄,而正面的一切都被震耳欲聋的轰炸声扰乱,许多人纷纷提着刀冲出来,却根本无法沟通。
  他们大声吼叫又或者咆哮,所有的声音都淹没在或尖啸或沉重的闷响里,陡然几声炸过去,还有许多东西喷到营帐之中,直接把那些易燃物给点着,下一秒火焰如魔鬼般升腾蔓延,开始吞没一切!
  这个主意,是虞璁想到的。
  烟花架子这种东西,虽然说杀伤力不如火炮,而且没法把城楼什么的轰下来。
  但是在平地作战之中,实在是太有用处了。
  第一,它可以扰乱视听,不断变化的声响或高昂或如汽笛般极长,这种时候对方如果想要指挥作战,在如此大的视角里根本没有可能。
  万人的部落犹如十个足球场般拼在一起,一眼望过去几乎看不到尽头,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联合所有人来抵抗入侵,简直是痴心妄想。
  第二,这烟花的□□,如果是平着放,射程也相当的远。
  在明代,这烟花礼炮就能绽放出梅兰竹菊的图样。
  这些东西虽然在白天失去了灿烂的色彩,但爆裂散开的东西也足以惊乱人群和马匹。
  正因如此,训练有素的六千精兵杀过去的时候,这部落上下的人几乎没有任何招架的能力。
  他们有许多人纷纷想要骑上马反抗杀戮,可是马匹早就受惊作乱,根本不听使唤。
  更可怕的是,连同地上野草一起弥漫的火势。
  明军大多都换上了蒙古人的衣袍,在这一刻轻松的绕开着火的地方,让火焰与人群一起包围这些蒙古人。
  在同一时刻,部落的首领直接翻身上马,开始试图逃命!
  唐顺之眼睛一眯,开口道:“别让他逃了。”
  旁边的小兵立刻打出一把黑旗,示意前头控制关卡的人补两刀。
  俞大猷看见了信号,直接飞身上马,追着那首领就直接扬起龙刀,两米长的大刀如同砍瓜切菜般直接扫过那马腿,那络腮胡的首领猛地连人带马翻滚在地,完全动弹不得!
  下一秒,四个精兵用最快的速度跑了过去,直接就把那脑袋给砍了下来!
  俞大猷把那首领的头颅定在龙刀之上,长啸了一声。
  所有人都抬起头来,意识到再次胜局已定!
  其他的小头领哪里还敢如何举动,纷纷跪下来告饶。
  俞大猷直接抬手,让兵卒们卸了他们的盔甲兵器,直接捆了二十个当俘虏。
  陆炳站在侧面,面沉似水。
  他看到那络腮胡子的脑袋的时候,才意识到有个问题很麻烦。
  明代军队论功行赏,可都是靠割头的。
  无论是当年太祖的军队,还是过去几十年,一个士兵带回来多少脑袋,就能得到多少军功奖励。
  可是这些头都颇为沉重,如果士兵们只顾着如此行为,绝对会延误战机。
  他清楚,执罡军的五千人已经基本都心里有数,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来。
  可是如今的三大营,已经扩充到了十万精锐。
  个个都年轻而体壮,个个都是雄心勃勃的主。
  ——这个事情在回京之后,绝对要和陛下好好商量!
  陆炳他们还没有回来。
  虞璁心里虽然有些担忧,但也没办法拿个无线电之类的东西问问情况。
  他在乾清殿里踱了几步,决定去把该视察的地方都看一遍。
  鹤奴原本在锦衣卫忙活,听小太监来唤人,忙不迭又赶了回去。
  去的时候还顺手又带了一份桃花烧麦。
  皇帝坐在架辇上,喝着果汁吃着烧麦,总算安心了一些。
  他嚼了两口想到了什么,扭头问道:“这军队里的伙食,现在如何啊?”
  虞鹤之前因为各种事情,去过三大营几次,只不确定道:“有好有坏,差一点就喝稀粥,好一点有白馍馍。”
  虞璁愣了下,示意架辇再行快些。
  这个军队伙食,还是要好好重视的啊。
  不管是将来的大学食堂,还是军队的伙食,那都是看是不起眼,但极为重要。
  吃不饱就没力气训练,更打不好仗。
  三大营的人一看是皇上来了,忙不迭叫大人们过来迎接。
  虽然说早就听得到消息,说皇上要来检阅军队了解情况,他们也特意加强了训练,不敢有任何怠慢。
  没想到皇上一进军营,直接就往伙房那边走:“——告诉朕,军士们平日里都吃什么?”
  这个问题,还真问倒了那些将领们。
  他们可都是开小灶了好多年,爱吃啥就吃啥,哪里管士兵死活啊。
  “不知道?”虞璁似笑非笑道:“那伙夫们的收支往来,也都不记账的?”
  当天下午,军队就开除了高级和中级官员三名,连带着拟了个规定。
  第一,每顿伙食至少要有足够的馒头。
  第二,每顿伙食必须要有一个肉菜。
  ……
  这消息一放出去,军队九万多人都沸腾了。
  皇上真是他娘的青天大老爷啊!
  要知道,这从前的伙食采购,都有大半的钱拿去孝敬这些狗东西了。
  虽然有举报机制,有反腐的措施,可是谁敢把自己的头儿都得罪了啊。
  何况军队这么搞好多年了,吃不饱喝点米水都已经是常态了。
  虞璁在这时候没有任何的心软。
  钱都是他天天加班挣下来的,拿去便宜那帮中饱私囊的龟孙子,不值得。
  无论是军士的饷钱还是日常吃穿,绝对不是这帮人能掺手的!
  这个时候,连坐制度就极为合理了。
  一个下属犯了错,那上头的人都得记一笔,影响升迁是绝对的事情。
  上头的将领虽然根本不稀罕这几十两银子,可他们稀罕自己的官途。
  谁还敢容忍默许下头的小官乱来?
  之后的几年里,军队里的伙食都奇迹般的提升了几个档次,从饿死人到撑死人,居然就这么快的改变了。
  然而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如今军队开支比过去几年高了不少,朝廷这边真的算仁至义尽了。
  规矩一立,不守的就等着被发落吧。
  “虞鹤,叫赵璜出来,去大学看看。”
  玉辇再次徐徐启动,调转了方向往回赶。
  虞璁解决军队伙食问题,只花了一个半时辰,不拖沓不恋战,扭头就回去看学校的事情。
  他看到士兵们的生存情况,忽然意识到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士子和学生们的待遇。
  要知道,科举的时候,那些读书人要蜷缩在极小的房间里,一呆就是三天。
  从前,那是生产力不够,也没那么多条件给每个人足够的空间——毕竟考试的人太多了。
  但是,至少这大学的宿舍,要建的好点才可以。
  很多事情如果在一开始就被设定好,之后也会照办下去。
  可是如果一开始,就把人当畜生养,那后面想要再扭转这个局面,可就极难了。
  尊重知识,也一定要尊重读书人。
  虞璁到了皇家工科大学的时候,赵璜骑着快马也匆匆赶到了。
  他明显不习惯超速行驶,下来的时候都一脸的心有余悸。
  “——万岁。”赵尚书捂着心口喘了会儿,小心道:“您来看看学校啦?”
  “这学生们住的地方,是在哪儿?”
  果不其然,当时设计的时候根本没仔细准备,就随便指了个鸽子屋般的地方,估计就是打算让那帮学生们在这儿蜷缩着住四年。
  这还真不能怪那帮官员苛待高材生,主要是因为老一辈人都这么熬过来的。
  “你听我说。”虞璁指了指还没挖池塘的一块空地,不紧不慢道:“这里,用木头再建两层楼,要横纵宽广,两人一间,供四百人住。”
  皇上这么一说,好像也不是不行。
  木头房子好拆好建,回头要是学生多了,也能拆了重新弄。
  “两层楼?”赵尚书想了想:“那陛下是想要回字型的塔楼,还是哪种?”
  “都可以,重点是两人一间,每层都有多处可以洗漱沐浴。”虞璁叮嘱道:“还要提防走水,桐漆该刷的时候不准省。”
  “放心吧。”赵璜扬起笑容道:“您说话我哪次没办好过。”
  行。
  军队和学校都进入秩序了。
  军粮和压缩食品的招标也已经结束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解决立储之事了。
  杨一清、李承勋、王守仁三个人被叫到宫中,只等了一会儿,便见到了正装打扮的皇帝。
  他平日里不喜欢龙袍的舒服,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可今天,陛下不仅沐浴焚香,就连冠冕也带的极为正式,如同接见藩国朝觐一般。
  “诸君。”虞璁看向正襟危坐的三人,郑重道:“朕今天,是来同你们讲,这储君之事的。”
  “半年之后,朕即将西行河套,率军亲征。”
  “而这京城之监国,就要拜托给在座的三位了。”


第56章 
  …1…
  在座三人俱是一惊; 心里都开始飞快地盘算起来。
  王阳明是经部之首,也是改革的中坚力量。
  杨一清是文臣之首; 也是那些新老文官基本上都心服口服的老先生。
  李承勋与禁军打了多年交道; 既能控制武官; 本身又属于文职。
  这三人将组成监国的核心阵容,来替他镇守这北京城。
  “陛下; ”王守仁起身作揖道:“四位皇子都太过年幼,此刻若是立储……”
  恐怕会一片大乱啊。
  “不立储。”虞璁打断道:“在他们过十六岁之前; 朕都不打算立储。”
  这话一出,王老先生也愣住了。
  不立储,那再来个土木堡之变,他们还得再找个藩王来做皇帝不成?
  “你们想想; 朕如果立储了; 会不会有人想要弑君以扶持幼帝,好把持朝政?”虞璁挑眉道:“如果朕在西征时命有不测,你们且记住了。”
  “得到消息之后; 直接召开最高级别的会议,当众抽签。”
  “抽到哪个皇子,你们就直接拥他为帝; 由你们三人辅佐他长大。”
  其实在宫廷里呆着,就有种玩狼人杀的感觉。
  如果是原装版的嘉靖帝; 他这一辈子都在盘逻辑找漏洞,看谁才是狼。
  每个人身上都有或明或暗的那一面,即便是严嵩也是如此。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君主想要明白自己能够信任谁,其实永远都无法求证——因为他没有评判的标准,许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
  严嵩即使再怎么贪污,再如何迫害逆贼,但是他对皇上的时候,永远都忠心耿耿,竭力讨得他的信任。
  而皇帝所要的,就是这样无条件的臣服,与忠心。
  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虞璁的先天优势了。
  这是一盘已经走过一次的局,他从前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过所有人的举动。
  所以如今自己也加入其中,再来一次的时候,等同于作弊器。
  谁心怀不轨,谁一片至诚。
  谁能直接托付,谁其实表里不一。
  这些事情,他都早已看的明明白白。
  “陛下——”杨一清开口的时候,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为何要如此冒险!”
  这河套地区,早在汉代之时便已是个纷乱之地,那边天寒地广,不宜耕种农桑,千百年来屡征屡失,难以维系,根本就是个鸡肋之地!
  皇帝抬起头来,看向老先生道:“杨首辅以为,河套一带犹如鸡肋,食之有味弃之可惜,是么?”
  “陛下何必去亲征?难道北平的安危、国家之兴亡,还比不上那片荒凉蛮夷之地吗!”杨首辅从前是听说过要夺回河套之事,可是如今听说陛下要御驾亲征,心中并不能平息。
  要知道,当年他还在辅佐武宗之时,就看见了无数乱象。
  如今好不容易休养生息,无论农耕商贸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陛下又何必冒出此险!
  “古语曰肉食者鄙,”虞璁接了一盏热茶,低头吹了口气道:“杨首辅,难道同下头的那些文官一般见识么?”
  杨一清怔了下,忽然感觉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陛下为了夺回河套,不惜亲自上阵,去指挥大局。
  但是他要的,难道不是把领土夺回,以示国威?
  “杨首辅,朕问你。”他抬起凤眼,声音清冷寒彻:“明朝长期无力抵御蒙古,为什么?”
  “是兵力衰弛,将领无为?”
  “是不悉谋术,技不如人?”
  杨一清愣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
  “根本原因在于,马。”虞璁加重语气道:“蒙古人占据北方的无数土地,靠的就是他们的军马!”
  这是个冷兵器的时代。
  枪炮虽然有用,可更多的在于短距离的作战之中。
  冷兵器的时代里,铁马奔驰踩踏的恐怖,犹如高速运行的坦克一般。
  如今技术根本不成熟,而且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百年里,也不可能马上就开发出狙击枪迫击炮这样的东西来。
  因为这些枪械的制造,都需要极强的精钢冶炼技术。
  现在明代所拥有的生铁炮,都是笨重而难以运输的,只适合攻城防守。
  但是马,上能作为军事武器,提高行军速度,碾压步兵枪兵,下能作为民用运输工具,改善无数人的生计和交通。
  虞璁要的,根本不是那块地广人稀的土地,而是为了马!
  “为什么?”杨一清喃喃道:“单说为了马,也有马市可依,朝鲜那边也有上好的马……”
  “杨首辅,你想一想,为什么大明朝的马,不够多也不够好?”
  虞璁抬眸看向他,放下茶杯道:“因为高头大马,只能产于北方。”
  李承勋在一旁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道:“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
  俗话说铜驴铁骡纸糊马,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又多滋生蚊虫,再加上地形的限制,根本无法养出能驰骋征战的高等马。
  因为在炎热之地如果负重疾驰,势必会提高体温,根本无法支撑许久。
  南方能养出来的,都是劣等品的矮脚小马。
  而蒙古马那样高头阔背的,需要烈风寒霜的滋养,更需要上等的草料。
  “河套一带有天然的牧场,可以供数十个大型养马场的建设发展,”虞璁语气沉稳坚定,没有半分的退让:“距离边郡极近,地域算是中转之地,既可以将马群转运中原,也可以随时往北部支援运输。”
  “如果得了河套,就如同给朕新拨了多少个军火库。”虞璁说到这里,话语截然而止。
  可是他没有说的那些话,所有的人都听见了。
  李承勋在这一刻,几乎有种在战场上的惊心动魄。
  皇帝他要的,是以河套为跳板,去得到那一整片的蒙古!
  不,极北极寒之地,恐怕也会被舍弃。
  他想要的,就是京城以北最肥沃又草木繁茂的土地。
  虞璁看着那三人陷入沉思之中,又抬手抿了口茶。
  他其实,想的比这几人,还要远。
  中国缺的,是石油。
  这种东西,越往北越好开采。
  现在如果能解决边患,扩大版图,把未来俄罗斯的那一片都打下来。
  那么在未来,真正能够发挥极大作用的,也会是一片看似贫瘠而荒凉的土地。
  “既然都哑口无言,那么再来谈谈这立储之事。”
  皇帝不紧不慢的看了眼这神情复杂的三人,开口问道:“关于抽签之说,可有什么不明白的?”
  四个皇子,如果早就提前定下了继承的候选人。
  一旦消息走漏,那么极其可能引发某些人的不轨之心,指望靠扶幼帝上位,来把持大明的江山。
  可如果让这件事变得更加随机呢?
  “微臣明白。”杨一清起身作揖道:“此事,只三人知,誓不外传。”
  其他两人也迅速站了起来,行大礼以示郑重。
  虞璁默不作声的受了他们一礼,不紧不慢的又开口道:“那么此事便不纠缠啰嗦。”
  “未来朕远在西北,你们且记住一件事情。”
  “任何自西北发来的谕旨,你们不要看玉玺印章,而要看朕的指纹。”
  指纹?!
  虞鹤默不作声的拿起三枚被火漆封好的空白信件,递给了他们三人。
  “这三封信里,朕都印了一枚指纹,留作参考。”
  虞璁垂眸道:“三封信中都写了一位宫廷画师的名字,来帮你们辨识真伪。”
  这个世界上,对自己而言唯一可信的,只有指纹。
  玉玺可以被盗窃,谕旨可以被篡改。
  可是指纹不会。
  千万人的指纹都不可能同一,越是沟通交流困难的时候,越是要上一个双保险。
  早在宋朝的《洗冤录》里,就有对指纹区分和认知的明确判断。
  而且古代当兵都要造册,叫做“箕斗册”,用于辨别和鉴定每个人的身份信息。
  李承勋虽然对此早有了解,但没想到皇帝会稳妥至此,此刻更是心悦诚服,神情恭敬有畏。
  “万岁。”王守仁接了信件,思忖之后还是开口道:“倘若,微臣三人之中,有人又身有不测呢?”
  杨一清如今已经七十六岁,自己与李承勋也已年近六十,这个问题虽然令人心中沉重,却也不得不说。
  虞璁握紧了那一方茶盏,不紧不慢道:“此事,锦衣卫自有安排。”
  …2…
  虞鹤走近监牢之中,身后跟了个蒙古族的士兵。
  他神情冷漠的举起了火把,照亮了那五个挤在一起的死囚。
  五个蒙古人从睡梦中醒来,一眼就看见了他,神情瞬间变得愤懑而又怨毒,开始用外族语言咒骂。
  “没用。”旁边的那个士兵开口道:“一看就是只认死理的。”
  “杀。”
  虞鹤淡淡道,握着火把走向另一个地牢。
  他的身后很快传来撕心裂肺的吼叫声,犹如野兽临死前的哀鸣。
  在寂静的地牢之中,他的脚步声沉稳有力,清晰可鸣。
  另一间地牢同样阴冷而潮湿。
  五个人早就听见了隔壁的惨叫声,一齐瑟瑟发抖的抬起头来。
  皇帝曾经教过他,不要把他们一开始就放在锦衣玉食的环境里。
  如果已经仇恨酿成,又没有任何可以挽回的余地。
  不如直接把他们放在最恶劣的环境里,看还有几个人肯低头。
  一开始因富贵相待而改口的人,未必能有几分真的奴性。
  “这个有机会。”那个蒙古士兵开口道。
  “你问他们,饿不饿。”
  蒙古语听起来叽里咕噜,像是什么怪兽在闹肚子。
  那几个人靠在一起取暖,非常不安的点了点头。
  虞璁瞥了身侧的侍卫一眼,后者立刻和其他人捧来了热汤饭食,全是中原的口味。
  被饿到这个份上,他们哪里还管有多少荤腥,都忙不迭的吃起来。
  二十个蒙古人俘虏里,要至少能挑出一个来。
  恩威并施,一点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