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次来京城,几乎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三十年前的北京城,黄沙厚尘处处,游走商人也穿着破烂,还不时被官吏们追逐索要贿赂。
  不仅如此,街边尽是浊臭之物,若要说什么风景,也只有那狗尾巴草和墙头青苔。
  别说是游玩闲逛了,士大夫们都困在自己倾力修筑的小小园林里,不肯在这城中闲逛游玩,到处都可以看见流民行乞,本地人谈吐粗俗又蛮横,让人避之不及。
  对京城的所有美好幻想,在严嵩进入这个地方的一个月后,已经全部都破碎的随风飞逝了。
  可是如今——如今的京城,怎么会成了这样子?
  “为父问你,这大街如此宽阔敞亮,是哪个大人出的钱?”
  严世藩噗嗤一笑,无奈道:“是工部整修,皇上下的令。”
  “皇上?”严嵩愣了半天道:“这路边的松柏芍药,还有一树树的海棠,也是皇上让种的?”
  “是。”
  “那那些百姓都去哪里了?城中全被达官贵人们给占了?”严嵩露出担忧的神情:“爹可看见了,这京城中心的高楼林立,还有许多宏伟的大殿——这是哪个大臣发迹了?”
  “爹,这不是人家的东西——你看见的估计是中央医院和银行之类的东西,”严世藩耐心道:“中间那个连围墙都没设的,是未来的公园,也就是公共园林,会有太湖石海子,还会修的比那些大臣的园林更好看,百姓们都可以进去游玩。”
  “什么意思?公共?”严嵩愕然道:“公什么共?这天下不都是皇上的吗?怎么归百姓了?”
  “事实就是,”严世藩慢悠悠道:“皇上把他自己的东西,就这么送出来给百姓了。”


第115章 
  严嵩跟儿子絮絮叨叨的聊了一晚上; 第二天刚好休沐,一大会议已经进入收尾工作; 严世藩作为中级官员也不用过去处理琐碎的总结工作; 自然陪着老爹在北京城里逛一逛。
  严嵩虽然自负是见过世面历经过风雨的人; 可是在出门之后,全程眼睛睁的就跟铜铃一样。
  当初传来消息; 说是要取消路引的时候,严嵩还和同僚们犯嘀咕; 说皇上撤了这道禁令,那天下得乱成什么样子。
  问题是,严世藩午饭带他去了趟竹茂集,那里相对清雅有档次; 往来的也是富贾和达官贵人。
  晚饭又去了趟云禄集; 那里勾栏戏台处处,百姓云集其乐融融,无数小吃也是汇集了南北的种种好处。
  下午的时候也没干啥; 就是去中央银行逛了一圈,又去医院那给老爷子看了看身体。
  等打道回府的时候,严嵩整个人都陷在一种被洗刷全部认知的恍惚里。
  也就是说; 如今的老百姓都不用去找郎中,朝廷直接开了家医院; 价格还那么公道便宜
  还有,这天下的商人都汇在京郊的新城区里做买卖,百姓们过去逛还可以直接坐公交——有这样的好事情?
  大概是被馅饼砸的晕头转向; 以至于第二天儿子出门上班,老爷子又带着老太太和家奴在京城又晃了一整圈。
  老头儿现在连辞官养老的心思都有,儿子已经长大了出息了,自己礼部尚书的闲职做了跟没做一样,还不如从南京收拾家当来北京过好日子。
  再说了,儿子眼瞅着越来越大,怎么着也要陪着他立府成家,帮他相个不错的婚事啊。
  一大的事情一过,虞璁就总算歇了口气。
  把这几年的总体方针和指导思想一定,八部的高官们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可以跟发改委灵活协商和交换意见,整个朝廷终于有点国家机器的样子了。
  他给陆炳特批了十天假期,让他好好休息养养操劳的身体,少加班熬坏了身子。
  给佩奇弄了头小乳猪,让那猪在小院子里撒欢的乱跑,算是给长身体的豹子打打牙祭了。
  眼瞅着快年终了,事情一步步的进入完善的状态里,皇帝琢磨了一下,决定提前让礼部那边去采买年货,给六十岁以上的老臣们还要给额外的物质和财资奖励。
  至于孩子们……
  虞璁还真是想了半天,到底该怎么考。
  肯定不能从文理入手,孩子们年纪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何况自己要的可不是什么尖子生高材生,要的是一个足够匹配的继承人。
  自从之前他跟孩子们招呼了这件事情以后,六个孩子基本上每个人都出宫巡游了二到三次。
  他自己平日里是能带则带,基本上都是抱着一个牵着一个,或者一起坐车去香山烧香散步,看看湖光山水。
  孩子们表现各异,但是出奇一致的是,在外面都相当的乖巧听话,没有一个人有现代小孩的闹腾劲。
  后来虞璁一琢磨,估计是都很紧张——毕竟在笼子里的宫中呆了好几年,突然进入一个人声嘈杂而又摩肩擦踵的环境里,恐怕有的孩子已经吓得话都不敢说出来了。
  皇上给陆大人放假的同时,也给自己放了五天假。
  他思来想去,还是把崔太医叫了过来:“让中央医院休息一天,虞鹤那边会协调你们清场控场,收拾干净点,明天朕会带着孩子们过来。”
  洪家三人已经被扒了皮示众三天,那三天里虞璁自己都不敢出门,怕骑马走错路碰见那辣眼睛的景象。
  现在等事情都基本平息了,他才敢把孩子们再六个人一起带出去一次。
  要的,就是考察这些孩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个小包子在前一晚就听说了消息,个个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有关孩子们的事情,宫妃们自然都紧张又期待,但是她们毕竟是平民家庭出身的普通女子,就没有几个懂的宫外种种诸事的——一开始还会格外认真的叮嘱孩子们许多,可后来等孩子们把宫外的见闻讲给她们听的时候,才一个个变得失落又欢喜。
  开心的是,孩子们终于能不如她们一样,日日夜夜的望着宫墙上挂着的那半弦日月,十几年都走不出这里。
  失落的是,原来外面的世界变化了如此许多,却都已与她们无关。
  第二天一早,虞璁就穿好了皇家的常服,同样装束的孩子们也相继被轿子送了过来。
  “都到齐了?”虞璁想了想,太医院的高官们估计已经去中央医院那候着了。
  孩子们站成一队,神态恭敬又乖巧,明显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排。
  “好了,一起坐轿子出城吧,父皇今日带你们去看看中央医院里面是什么样子。”
  出于各种考虑,中央医院已经清空了附近的所有人,算是停业休整一天。
  为了保持干净,上下角落都被反复擦洗过,用艾草熏了两遍,还进出都放了火盆。
  一行人下轿的时候,医官们已经按职位排列整齐,齐齐行礼致意。
  旁边护卫着的锦衣卫们神情严肃,不断地在观察远处的情况。
  “好了,走吧。”虞璁神情相当轻松,与崔太医简单寒暄两句之后,示意他如导游般带着孩子们,从一楼往上绕着圈的看看。
  这样做,好像很荒诞——带孩子去哪里没有教育意义,为什么要去医院?
  医院也就罢了,病人全都驱散掉了,让孩子们看这些有什么用?
  虞璁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这些孩子,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医院这个概念的。
  他们只要病了,就有专门的太医过来诊脉开药,什么都直接送到眼前。
  第一步,能让他们去理解,为什么要开医院,这个地方有什么作用,都非常考验这些孩子们的联想能力。
  崔太医那边早就通过气了,他还特意跟自己的小孙子探讨了半天,写了个介绍稿又赶紧背熟,生怕没把皇嗣们照顾周到。
  只是公主也出来观习这件事,略有些出乎他的意外。
  当时在公主们被皇上和近臣带着出去,在中央会议厅喝茶散步的时候,就有许多风言风语传了出去。
  一方面,虞璁确实只考虑让护卫们保护好小姑娘的安全,可从不叮嘱他们把孩子的脸遮起来。
  另一方面,虞璁带着孩子们在街头散步的时候,总会有官员瞥见,哪怕认出来了也不敢相认,只绷着神色假装无事的擦肩而过。
  可是——为什么会带公主去沾手这些东西?!
  带着皇子研习百姓的生活,那肯定再自然不过,可是公主那明明是将来要嫁出去的女子啊!
  还是去那种政治意义极强的地方!
  宫里的老臣新臣个个都是九转玲珑心,怎么可能不揣度这件事情。
  从前有吕后武后,有秦宣太后有上官婉儿,也不算是开新例了。
  皇上这是明着……要培养女帝吗?!
  怎么可以让女儿来继承大统——将来婚假养育之事该如何为之!
  但是就算到了这种份上,也没人敢上疏过问两句。
  第一,皇上明面上确实没干啥,就是带着闺女出去玩而已。
  何况闺女还那么小,才三四岁,怕是话都说不清楚。
  可另一方面,这件事哪里都不合常理,哪里都离经叛道。
  当初皇上频频出宫的时候,动了不少文官武官的利益,当时原本是一群人预谋着死谏闹一场的,谁知那挑事的大臣被当庭割喉,喉头热血溅了一众人满脸满身,从此朝廷就噤了声,没人敢过问陛下私事。
  可是如今……
  如今的万岁,就和开了刃的神剑一样,在哪里都无往不利。
  更没有人,敢再去试他的锋芒。
  虞璁本身劳累了数月,此刻也不想动弹,就在一楼大厅里坐着喝茶听曲。
  孩子们在半个时辰之后尽兴而归,怕是从药柜诊室,到挂号领药的种种都问的明明白白,崔太医下来的时候直接喝完了一壶茶,满脸都带着笑。
  “都听完啦?”虞璁看着孩子们温柔一笑:“搞懂了没有?”
  朱福媛眼睛亮亮的:“这些都是父皇想的吗?”
  朱寿瑛还在看着挂号处,扭头道:“父皇来过这里么?”
  朱载圳打了个哈欠,神情略有些疲惫,却还是上前一步道:“这中央医院,平时有多少人啊。”
  “都打住。”虞璁抬手道:“别一个个问。”
  他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往前走了两步。
  “父皇今日过来,就是为了给你们一个考核。”
  “考核的奖励……你们也清楚是什么。”
  孩子们默契的捂住自己的嘴巴,仿佛和父亲有个共同的小秘密。
  “你们休息一会儿,要再上楼看看。”虞璁微笑道:“这中央医院成立不久,许多地方都需要改进。”
  艾草香气很清淡,让人心里都暖洋洋的,格外安逸。
  “每个人提两个改进的点,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
  “听懂了吗?”
  小孩子……真的能做到这一步吗。
  “嗯!”
  “好!”
  孩子们笑容满面的点了点头,各个都踌躇满志。


第116章 
  这一次; 当孩子们不再跟随崔太医,而是四散着去观察没有特定范围的事物时; 许多人的脸上都出现了茫然的神情。
  毕竟皇帝在这; 还有一帮大臣陪着; 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连看起来老成沉稳的崔太医都愣了下。
  他自己都还没有想清楚; 应该再修改哪些方面的问题,居然把这些事情交给小孩子?
  虞璁坐的气定神闲; 只不紧不慢的喝着茶。
  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事情都能以小见大。
  他要培养的,就是这种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思考。
  医院如此,朝堂也是如此。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 孩子们分散在各个角落里; 每个人都有专门的医官陪着,耐心地解答任何问题。
  等时间到了,随着虞璁摇了摇手中的银铃铛; 孩子们很快都下了楼,再度围在了他的身边。
  “想到了什么?”虞璁笑着道:“都准备好了吗?”
  朱福媛先是看了眼姐姐,见她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便格外认真的点了点头。
  “那,谁先来?”
  孩子们面面相觑; 不肯开口。
  是啊,第一个上来的,肯定会露怯的。
  “父皇。”长子朱载基第一个上前行礼; 略有些忐忑的开口道:“儿臣以为,医院有两个问题。”
  “听崔太医说,现在医院每天的进出接近七八百人,几乎每个诊室都会排长队,”朱载基说话不紧不慢,明显在清晰的组织语言:“可能比父皇带儿臣去的闹市,还要格外混乱。”
  正因如此,秩序的维护,财物的安全,都没有任何保障。
  虞璁笑意加深,点头道:“继续说。”
  “第二点,在于诊室的分配。”朱载基看了眼迂回的楼梯,解释道:“从前宫中有老公公腿脚不便,最后只能做些洒扫的活计。”
  “如今一楼用作挂号候诊的大厅,可是那些真正需要看顾腿脚的人,可能没办法去二楼。”
  “如果让他们的亲友帮忙搀扶甚至抱上去,不一定方便。”
  这话一出,在场的群臣都变了颜色。
  确实如此!这是他们设计医院时的疏忽!
  虞璁自己也愣住了。
  他虽然在古代呆了好几年,但是脑子里还是潜意识的认为,去高楼应该坐电梯,楼梯是给底层设计的。
  ……这孩子是怎么看出这种问题的?
  朱载基说完这话之后,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父亲,又躬身行了个礼,就回到兄弟之中去了。
  旁边的虞鹤自然还是书记官一般把情况都录了下来,方便之后的整理和回顾。
  第二个站出来的,是朱寿瑛。
  虞璁看见她的时候,愣了下,反而开口问道:“为什么想要第二个出来说?”
  朱寿瑛想了想道:“第一个出来,容易说错话,晚点出来的,可能好主意都被别人说了。”
  还真是完全不避讳……
  虞璁噗嗤一笑,神情温和了几分:“说吧。”
  由于这是公主,众人的目光都不再习惯性的避开,而是更加探究的去看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朱寿瑛竖着双环髻,银钗上有只玉蝴蝶,眼眸温润明亮,反而与锋芒毕露的气质有点反差感。
  “载基哥哥说的对,”她回望了眼笑着挥了挥手的大哥,看向父皇道:“一楼不仅应该留出给腿脚不便的人治疗腿疾的诊室,还应该留出紧急备用的位置。”
  她对急诊室的概念一无所知,却能够想到类似的概念。
  “按照胡太医的说法,所有病人来这里治病,都要挂号,等位,找医生,”朱寿瑛看着高楼环梯,不紧不慢道:“正因如此,那些突遇意外,比如被毒蛇恶狗咬伤,又或者被车碾断腿的人,需要更快的被治疗。”
  虞璁的神情没有变化,只是声音变沉了几分:“继续说。”
  朱寿瑛深吸了一口气,又开口道:“其次,就是女医的事情。”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医官都为之哗然。
  “父皇如今让女子入仕读书,还开了学府招纳女弟子,为的是兼用贤明,”朱寿瑛扬起头来,声音由于紧张,还是有点抖:“但是,最需要女子的,就是在这医院里。”
  “妇人急产,女子隐疾,皆需要隔纱而治,望闻问切皆不方便。”
  开设医院是为了方便百姓去固定地点寻找有资质的医生的帮助。
  太医院会严格考核所有进入中央医院的医官,同时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尽量达成平价而亲民的情况。
  但是目前而言,只有男性才可以进入这里……
  “如果有女医官和配套的侍卫,完全可以建立急产的应召官职,”朱寿瑛想起了从前听沈娘娘讲过的琐事,她自己就是母亲在深夜里急产诞下,差点小命不保的孩子。
  后来真正出宫去看看外面的样子,才发现,原来不是每家人都有太医——听父皇说,好像叫郎中?
  虞璁看着年纪小小的朱寿瑛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就成了社会伦理的问题。
  他并不确定,如果引入女医官,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她所设想的,让那些女医官在医院等候,去帮助那些急产的妇人,是必然要配备护卫的。
  人心的复杂和黑暗,会让那些最善良的人都可能被深深伤害。
  他之前设立医科大学,确实有意传承和发展中医的各种长处,并且逐步的培养近现代临床医学。
  但是太医院和杏林测中应不应该出现女性,是他一直忽视的问题。
  “好的,你先下去吧。”
  他在心里暗叹了口气,示意下一个走上来。
  “父皇。”朱福媛走了上来,忍不住又扭头看了眼姐姐。
  “儿臣以为,有两点需要改进。”
  她指了指那些舒服宽敞的椅子,开口道:“这些椅子,不应该做的这么宽。”
  虞璁怔了下,还真没想到这种问题,好奇道:“为什么这么说?”
  比起前两个孩子的早熟和聪慧,她的这个问题好像有些拘于小节了。
  也有几分孩子气。
  “侧厅一共有一百把椅子,”朱福媛并不在意其他小孩的笑声,而是认真道:“都如宫中的椅子没有什么区别,宽阔舒服,甚至可以睡一觉。”
  “但是,真正要的,不是让他们坐的舒服,而是有足够多的病人可以坐下来休息。”
  是用宽阔带扶手的好椅子去让一小部分人感到舒服,还是用朴实无华的窄椅子,让更多人可以休息?
  “还有呢?”
  “还有就是……”朱福媛低头想了想道:“这里应该有可以住下的地方。”
  这话一出,别说小孩了,其他医官们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小孩到底是小孩啊,怎么会想到这种乱七八糟的点子?
  这医院可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断然不可能跟客栈一样的让旁人住下!
  再说了,楼下连等候诊疗的椅子都不够数,天天挤满了人在那候着——还谈什么住下来?
  虞璁安静了几秒钟,观察着这个孩子每一个细小的神情,开口道:“你继续说。”
  “儿臣之前去云禄集逛的时候,听鹤哥哥说,这里往来的客商颇多。”朱福媛说的很慢,还有些语序混乱:“但是,如果说太医院和中央医院的圣明在以后广为流传的话……恐怕会有全国各地的人过来求医吧。”
  刚才笑的那些人都纷纷愣住,面面相觑而露出尴尬的神情。
  “这样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重疾跋涉千里来看更好的郎中,”朱福媛扬起头来:“除了医院附近可以增设客栈之外,如果有重病的人,肯定不方便天天往来医院,爬楼找医生的——若是直接在医院养病,郎中忙完了过去看看他,出了问题也可以及时扎针熏药。”
  这老朱家的孩子……脑子都很清楚啊。
  虞璁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鼓励道:“你想的很好,先下去吧。”
  朱福媛见父亲有亲近之意,心里松了口气,回头示威似的看了眼姐姐,也回了自己的位置。
  轮到朱载圳的时候,小孩神情不太好。
  “第一个想说的,已经被大哥说过了。”他低头闷闷道:“还有就是,儿臣觉得……应该设立更昂贵的诊室和药物。”
  虞璁听到这个想法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下。
  其他孩子想的,都是利民利人的种种法子。
  可是他为什么会往利润的地方去想?
  “儿臣听说,父皇连着三年加俸,如今年关将至,还给诸多老臣们发放奖励。”朱载圳跟虞鹤和严世藩都接触的少,但总是会问他们一些朝堂上的事情。
  两个年轻人虽然有些犹豫,但斟酌之后还是肯告诉他一些想法。
  “儿臣问过沈娘娘,为何要加俸,助长奢逸之风。”
  “沈娘娘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朱载圳看了眼那些神情复杂的医官,又看向眼神深不可测的父皇,神情恬淡里带着几分漠然。
  “等医院彻底建设好了,高官甚至皇亲恐怕都会来找这里的名医。”
  “给百姓们廉价好用的药方,自然药材也最好简单又管用。”
  “可如紫参雪莲之类的东西,同样也可以通过这医院出售出去——货真价实,又可以拿这笔银子和利润去建更多的医院。”
  “何况名医出诊,价格同样也可以跟普通的郎中有所区分,只不过医院也要分成。”
  虞璁看了眼虞鹤记了满纸的童稚之语,略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角。
  “好了,你下去吧。”
  按道理,这些孩子都如此年幼,怎么可能想出这些东西?
  唯一的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幼年,都是沈如婉陪伴教导出来的。
  从开始牙牙学语的二岁,到如今的五六岁,这四年里那个女人到底告诉过他们,简直令人欣慰又讶异。
  他们保留了孩童的天真和善良,但是又多了几分成人的洞察和清晰。
  也不知是福是祸。


第117章 
  余下的两个孩子; 是老二和老三。
  老三明显参与热情不高,也是在巡视的过程中第一个回来的。
  相比于其他孩子而言; 他更加像个普通人; 也相对而言更正常一些。
  长公主和二公主天生有几分异于常人; 她们的早熟,以及性格上的种种特质; 都已经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会表露出来的了。
  “垕儿,有什么想说的吗?”
  朱载垕抬起头来; 嗫喏了一会儿,才慢慢道:“父皇,我想不出来。”
  “我累了,可以回宫休息么。”
  虞璁怔了下; 没有露出失望的表情; 而是温和的笑着揉了揉他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