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安门,那可是给皇太子即位用的。
  皇上要是当年咽了这口气,恐怕往后就得任由杨廷和拿捏了吧。
  “可不是了嘛,”赵璜算了算时间,若有所思道:“嘉靖元年的时候,老弟你还在老家那温书呢吧,知道皇上当时怎么办么?”
  “人家直接就不干了——如果不能从大明门进宫,这皇帝谁爱当谁当!”
  徐阶这头正喝着解酒汤,差点笑喷了出来。
  赵璜跟着嘿嘿一笑,摆手道:“这原来本是杨廷和择了人选,姿态摆足了等小皇帝进宫,结果皇上直接起了打道回府的心思,这不就倒转了吗!”
  徐阶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也附和道:“倒成了一群人巴望着他做皇帝了。”
  从被施舍者扭转成被祈求者,皇上少年时就好手腕啊。
  “后来杨廷和被呛得直接告老还乡,他儿子杨慎就上来继续当官,”赵璜夹了两筷子肉,边吃边道:“可了不得!这杨慎在京中有个外号,叫‘无书不读’,单论才学考究,当今这位王大人真未必赢的了他。”
  “那文臣应该颇为服气啊,”徐阶不解道:“前头有杨首辅的荫庇,后头自己也盛名无双,这杨大人应该是朝中最混得开的人吧。”
  赵璜思索着过去的事情,又闷了两口酒,才慢慢道来。
  嘉靖二年一共发生了两桩事。
  第一桩是请皇上入宫,进哪个门那纠结了一通。
  第二桩是定夺皇上能不能尊自家亲生父母为太上皇和太后。
  文臣们执意让皇上认朱厚照的父母为亲爹亲妈,就这看似荒诞的事情愣是扯了一年多。
  一年里,张璁桂萼因礼议文章被召入京,混的风生水起。
  一年里,杨廷和终于被斗的心力交瘁,直接辞官回乡。
  说到底,皇上只是借着礼议之名,强行完成了一场权力的交接而已。
  “杨廷和一走,这杨慎接手了没闹腾完的事情,联合七十余位大臣联名上书。”赵璜摇着手指道:“上书了还不够,他纠集了两百多个大臣,全都跪左顺门那静坐,完事了还捶门大哭,闹到了当天的正午呢。”
  徐阶怔了一刻,讷讷道:“这两百多个若是连坐……怕也有些难度啊。”
  皇上那时候才十七,手头没几个稳固的臣子可用,若是把大半个朝廷的高官都折腾了……
  “皇上就做了一件事。”赵璜坐直了,神情里毫无醉意:“打。”
  打到服气为止。
  陆炳带着一众手下,直接当庭扒了裤子棍棒伺候。
  一群人里面假哭的,估计后头都被揍到真哭了。
  锦衣卫当时去了左顺门,一一的先把名字记下来,再对照着把人都关押入牢里,悉数廷杖。
  ——半个朝廷又如何,不顺服者都再揍一次!
  最桀骜不驯的杨慎,直接被廷杖了三次,所有人都以为他死定了,偏偏人家就是不咽气——还挺到如今皇上召他回来!
  徐阶听完赵璜把前后讲完,沉默了好一阵子。
  他缓缓地叹了口气,低低道:“这杨大人若是学不会低头,恐怕永无出头之日啊。”
  文人风骨,有时候也只是华丽的累赘而已。


第20章 
  陆炳不在的第N天,想他。
  虞璁终于忙完了手头的一堆折子,非常寂寞的歪在龙椅里发了会儿呆。
  这古代人一闲下来,就闲的可以数头发玩。
  魏晋风流里的那些吟诗作赋,明清时代的说书评曲,放到现代那都是中老年人的娱乐项目……
  哪个二三十岁的人要是以此为乐,大概率会被当成装逼犯吧。
  就算把西游记拿来给自己看会儿,单是随手一翻就连着一串的诗文,也够无聊的。
  朕想看《斗破苍穹》啊!!!
  朕想追今天份的《快乐大本营》啊!!!
  《极限挑战》到底更新了没有!!!!
  皇上郁卒的叹了口气,继续思念外出探访张璁家底的陆大人。
  小陆同志平日里跟自己嗑瓜子吃葡萄,随便调戏两句都怪有趣的。
  虞璁心里突然一动,意识到哪儿不对。
  自己这是真寂寞了啊。
  若是在现代晃悠,哪怕单身也能在BULED上随便撩个小攻聊天,或者拍下同事的屁股开个玩笑。
  交友需求也是需求啊。
  搁到现在,自己要是冷不丁拍下锦衣卫的屁股,人家绝对会一脸惊恐的看自己。
  ——所以说身份不平等这件事有时候真的要不得。
  黄锦小心翼翼的看着皇上窝在龙椅里,半柱香的功夫叹了三四次气,试探着上前道:“陛下,眼下积雪未化,道路都差不多清扫干净了——要不去御花园里逛逛?”
  原先皇上还是世子的时候,黄公公便是他的伴读,陪着他从小到大多少年,向来能拿捏帝王的心意。
  虞璁神色一动,抬眉道:“御花园?”
  那不就是个妃子们蹲守皇上的点么?
  自己现在闲的发慌,还呆御花园里当猎物去,少不了被一帮少女们花式纠缠。
  想到这里,虞璁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后宫了。
  之前他托了假道士陶仲文之流散布了消息,说自己是紫薇星转世,身带煞气,四子诞齐之后不得与妇人行房,否则便会让她们折寿。
  风声一放出来,后宫里的骚动就全都安静了下来。
  自己也当了甩手掌柜,安心去忙活朝堂里的各种事情去了。
  可是……
  这后宫里如果没有晋位升级,没有合理的考核和运行制度,不光浪费发给他们的份例都拿来吃吃喝喝打赏太监——完全不划算!
  而且一旦等级坐实,再无波动,整个后宫就没有了竞争。
  没有竞争,就无法良性发展,甚至可能出现些意想不到的新麻烦。
  “带朕去坤宁宫——把二妃九嫔也唤上。”皇帝一撩袍子朗朗道:“朕过去开个会!”
  这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你们就算是总统夫人也得跟着应酬交际吧——光闷在家里烧银子可不合适。
  大冬天的,三宫六院的女人们都各自窝着取暖唠嗑,小太监们跟麻雀似的四散开报信,说是皇上半柱香的功夫要去坤宁宫里,还招呼各个娘娘都得来。
  一众妃子们既喜又怕,一来这宫里确实孤单冷清,若是皇上能来说说话,倒也算个难得的喜事儿。可二来,自从宫里传遍这大道师的批文之后,她们生怕皇上突然看对眼了,冷不丁想临个幸。
  按照陶大法师的话——这将来自己肯定生不出皇子且不说,怕是还要少活六七年啊。
  既然皇上不喜欢她们涂粉,妃嫔们索性一个个都素颜简妆,稍微收拾齐整了便各自行至了坤宁宫。
  这头皇上刚刚坐定,茶都还没端来,那头的妃子们在殿外排好了队,整整齐齐的来到帝后面前,一起行礼请安。
  都是少女的年纪,也都水润青涩。
  “都坐吧。”虞璁其实也不太习惯这种场景,只绷了神色道:“皇子公主们近来如何?”
  “托皇上的福,都长圆了不少。”陈皇后笑道:“在法令清晰严明之后,宫人们都不敢乱走,进出簿子也日日查点更换。”
  虞璁听她细细讲来,缓缓点了点头,开口道:“朕打算,寻个中心的大殿,把桌椅清空,左右设暖炉护栏,中间铺好软毯,专供孩子们玩耍嬉戏。”
  “这……”皇后茫然道:“大殿自然是好收拾,只是如此的话,孩子们玩些什么?”
  “木马、积木、布制的小猫老虎,把玩具都放过去。”虞璁笑道:“那大殿便唤作育婴殿,妃子们都可在旁边围坐喝茶,也算多了个聚会的地方。”
  “若是打闹折腾,你们都各自宽容些,别因为孩子起了嫌隙。”皇帝缓缓站起身来突然吩咐道:“上黑板!”
  下一秒,两个小太监麻利的推过一块黑色的漆板,还取来了一盒粉笔。
  这漆板是用实木涂了白色底漆之后,又涂了一层厚实的黑漆。
  粉笔自然是用白石膏粉作材料,再放模具里夹紧定型。
  从前在内阁开会时,虞璁就觉得手里没东西,好像少了点什么。
  现在没法子用PPT,但是黑板粉笔总是能轻松炮制出来的。
  “你们现在,一共有后妃十人。”他转过身去,看着一脸的少女们茫然道:“这闷在宫里,也无事麻烦,帮着皇后处理后宫琐事,又好像越了位份。”
  “不如……你们一起来撰写育儿经吧?”
  这后宫出书,一旦传到京城省外,势必会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潮流。
  要知道——宫中的种种,都是天下人心向往之的存在啊。
  别说吃穿用度,哪怕是那个宫妃新画了怎样的妆容,到了城里都能让无数少女妇人跟着效仿。
  虞璁提起粉笔,脑子里思索着半生不熟的繁体字,在黑板上写下了育儿两个大字。
  他画了个大括号,在两端又补了两个词。
  德育·智育
  “这养育幼儿,是门学问。”他转头看向神情各异的少女,清了清嗓子道:“你们当中,有育儿已久的,也有尚未生育过的。”
  “生育过的,可以就此二字研究著述,亦可研究相关的玩具和学具,用来辅助孩子们动脑动手,茁壮成长。”
  “没生育过的,亦可以去采访太妃太后,请教经验。”虞璁一抬手,旁边的小太监便递上来一沓书:“这是什么?”
  “《九章算术》。”一旁的顺妃小心翼翼的凑上前道:“还有《左传》?”
  “这些书,小儿就算会背记,也无法理解其中意思。”虞璁从容道:“诸位爱妃可以把这些书拆解掰碎,转化为幼儿可以听懂的东西。”
  他示意太监们把书传发下去,自己扭头拿起九章算术,随意的抄了一道题。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亩。
  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百六十八步。
  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
  像这样基础的算术题,完全可以从加减法开始,再发展到乘除之类的进阶题上。
  他简单的解释了一通,又从这道题入手,教她们如何改编。
  古代也有很多可以拿来当基础教育材料的东西,完全看人如何理解。
  “朕知道,有些爱妃潜心于《女经》、《女德》,未必能懂这些概念,”虞璁温柔了眼神,认真道:“但只要认真研读,迟早会懂的。”
  “皇子公主们未必懂田是什么,你们便可以把词句换成苹果、玉米,或者糖块之类的东西,让他们更好的理解。”
  后妃中有人频频点头,明显是有所顿悟。
  “朕也知道,你们当中有人擅长诗词歌赋,不懂如何著书立论,”虞璁再度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
  童谣·童话·童戏。
  “但凡能创作歌谣,给孩子们陶冶情操,又或者撰写故事、创造游戏者,朕也一概有赏。”
  从今之后,你们的晋级升位,全看各自努力。
  再与取悦男人毫无关系。
  只要有自己的研究和成果,我便绝对不会忽略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
  虞璁深深的吸了口气,心想自己这是把皇上拿来发泄欲望的后宫,拿来当做幼教早教研究中心了。
  朕也想有个如意郎君,能天天陪着自己啊喂……
  “皇上,这些东西,要何时交上来?”一个妃嫔怯生生的问道。
  “不急。你们可以花几年的时间研究,有任何不懂的都可以写信问朕。”虞璁收回躁动的小心思,温和道:“开年以后,朕将忙于国家之大计,平日里估计难得回后宫一趟,但拆信回复的时间,也肯定有的。”
  “你们记住,所有你们创作撰写的研究文章,都要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统计荣誉,追加奖励。”
  “哪怕是女子,也大有可以施展才能抱负的可能。”
  工科药科,还在筹备策划中。
  虞璁看着这些年轻的女子,心里突然起了淡淡的怜惜。
  为了皇家的威仪,他不可能放她们出宫再嫁,但是往后等系统学科都建立好了,还可以培养她们各自的兴趣爱好。
  也算自己所能尽力的,一种不辜负吧。


第21章 
  陆大人还是没回来。
  皇上窝龙椅上打了个哈欠,又想起来了一桩子事。
  之前自己脑补的全民健身运动,好像还没有普及发展呢吧。
  虞璁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把这笔欠债记上。
  等知声堂建好了,就去让陆大人巡讲推广。
  老百姓看一看陆大人那么挺拔的身子骨,比什么广告都重要。
  话说回来,自从三道律令下来之后,张璁就急了,连着来了三趟,都被自己给挡了回去。
  虞璁知道自己这么先斩后奏确实有点险,但他也做好了打算。
  若是张璁敢直接撂挑子起哄,自己就把他跟桂萼一起摘了,抄家冲公,再把目前还籍籍无名的夏言给抬上来。
  开玩笑,朕可是被剧透全程的男人。
  张大人从前劳心劳力,自然不会处以酷刑,但他如果敢违逆自己,就直接打发回家去吧。
  虞璁拖着下巴思忖,眼神无波无澜。
  他并不如原主凶残,但是当皇帝连着几个月,脑子里还是很明白一件事情。
  现在的这个国家,是帝国主义封建专制统治的时期。
  君主专制如果得不到捍卫,那只会上下失度,一片混乱。
  哪怕自己没有这个底气,也得硬着头皮做这个国家最至高无上的人。
  任何人想要拉他走下神坛,都只有一条死路。
  ——君主专制,可以用个人意志驾驭国家权力,得到最大化的个人意愿实现。
  哪怕意愿奔着声色犬马,也依然如此。
  虞璁不是没想过民主、议会制度之类的。
  但在现在,在这一刻,他是唯一的穿越者。
  与其说在知识储备上高人一筹,他更强大的,在于对制度和概念的清晰。
  只有自己握紧这块玉玺,一步步的号令着这个国家走向正轨,用所有的物力人力,来促成大明国的辉煌无双。
  杨一清候在侧殿,黄公公从殿中走来,示意他可以觐见了。
  皇帝已恢复了端正的坐姿,轻抿着唇,示意他免礼赐座。
  老人家心里揣度着杨慎回京之后的冷遇,开口却开始提内阁上报的各项事宜,语气从容平淡,仿佛只是来例行公事的汇报情况而已。
  皇上静静的听他讲完,突然开口道:“‘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这句话是谁写的?”
  杨一清不紧不慢的抬起头,缓缓道:“回陛下,出自杨慎十二岁时写的《吊古战场文》。”
  皇帝轻轻哦了一声,沉默了许久,又开口道:“那,杨廷和是什么时候进的宫?”
  老头儿想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十二岁乡试中举,十九岁中进士,正德二年入阁。”
  虞璁想了一会,又陷入了沉默中。
  这杨家父子,政治上犯得糊涂与野心且不提,论年少时天赋的绽露,当真是令人无话可说。
  虽然说杨一清存意再提携杨慎两句,该说不该说的一并讲了,但这倒是提醒了他另一件事。
  “杨大人,你说这天下,又该有多少的少年英才?”
  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且不说工商之学还没有发展起来,等发展起来,那些天赋秉异的少年青年也该伤仲永了。
  杨一清没想到陛下能从杨慎拐弯到这个话题上,愣了下道:“臣……并不知道。”
  “朕有个大胆的想法。”虞璁往前坐了坐,开口道:“可以出两路试题,颁发给天下,无论性别年纪,都可以提笔作答。”
  一路试题,自然是高等数学级别的数理题,能有才能和兴趣研读透的,想必在工部也能有不少助力。
  一路策论,试题先叙述自己的实业治国论,让他们根据已有的材料撰写策论。
  现代人的种种作弊方法,在这里都没有用。
  只要自己出的题足够难,哪怕当地的豪绅发动一切法子聚众做题,都未必能得到正确答案。
  再说了,等这些人被召到京城之后,他再考一次试,露狐狸尾巴的统统都揍完屁股再滚。
  杨一清听他一五一十的说完大概的说法,面上一片惊骇:“陛下,这科举三年一次……”
  “所以朕想新立奇举。”虞璁淡定道:“科举要改,但势必得长远打算,急不来,在这期间,不如发动全国,把寒门之子也给予早升的时间。”
  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工程学或者商业学,但朝廷什么人都有,什么书都有,足够供他们深造学习。
  现在的国家还没有基础的大学设定,经济基础也不足以支撑各地开设科学院和教育院,只能先想出这种招子,建立一个临时的天才少年班。
  但愿徐渭同学能感觉到自己冥冥之中的召唤,赶紧麻溜的滚到京城来。
  “皇上的意思是,将这些试卷封存后发到各乡,再统一收回京城阅卷?”杨一清愣道。
  “不错,”虞璁点头道:“数理题由工部寻人阅卷,政论阅卷交给徐阶主管,整体招纳新才之事交给杨阁老您,如何?”
  杨一清面露笑意,点头道:“如此打算,还算稳妥。”
  “国库再拨些银两发于驿站,所有通使都选京中从前光禄寺里裁下的那些人。”虞璁解释道:“朕担心有豪绅欺压民众,抢夺答案或者威压串通,所以这四处收卷交卷者,最好都是宫里出去的人。”
  “内阁自然会再三择定人选,并定夺监督法令,”杨一清作揖道:“待数百人从各路入京,恐怕得到来年春天了。”
  “不急。”虞璁笑道:“一年朕也肯等。”
  现在没钱打仗,他也没闲钱养太多人,等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再开一路新卷,招纳行军打仗的天才。
  中国现在虽然还没有十几亿的人口,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皇帝吩咐黄锦端水果点心过来,又下座同杨大人边吃边聊了会儿,突然脑袋一拍,感觉哪儿不对劲。
  这做题做一道,容错率太小了。
  要么不出,要么就出一套。
  “一整套?全考数论?”杨一清皱眉道:“陛下,这些人只懂数论,不通圣贤,未必是为官的材料啊。”
  “并不是召来做官,而是招来做学问。”虞璁解释道:“杨大人,你看这医药典数、工程数理,学问都大着呢,光研究孔孟那几万字的道德文章,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句,可对?”
  杨一清愣了半天,颇有点不知道如何反驳。
  这四书五经的正统性,确实不能动摇。
  可皇上提的那些,若真说学问,还确实有些弯弯绕绕在里面。
  “当官是一回事,当官是要请人来治理国家,”虞璁笑着给他斟了一杯茶,从容道:“这些做学问的,虽然不一定能参与政务,但同样能为国家效力。”
  他只盼着能翻出几个高能人物出来,到时候不管其他人如何阻拦,自己都得捧着他们上位。
  当然,如果徐文长跟杨慎似的死脑筋,那就留着单纯做学问好了……
  待杨大人听清要求,回内阁草拟通告之后,皇上一个人自酌自饮,对着一大桌子菜吃完了两碗饭。
  最近忙得跟小蜜蜂似的,胃口都好了不少。
  他慢悠悠的踱步回了寝殿,突然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这地上怎么跪了个人啊。
  一个披散着长发的白衣少年,正跪在他进门必经之处,听到脚步声时缓缓抬起头来,眸中水光潋滟。
  他生的樱唇玉肌,长发顺滑生光,就连瞳眸都好看的宛如墨玉。
  虞璁在看清他秀丽的五官时愣了半天,心想这货比老子都好看啊,今天是玩哪一出??
  黄锦一脸诚惶诚恐的跟在旁边,打量着皇上的脸色,小心翼翼道:“陛下,张大人担忧您孤寂一人,便寻了个家世清白的孩子来陪着您。”
  虞璁机械性的扭头,咬牙道:“陪——朕?”


第22章 
  黄公公感觉情况不对; 讪笑道:“是老奴没有管好宫门,陛下息怒!”
  “陆炳呢?”虞璁冷冷道:“把陆大人叫过来!”
  “回皇上; 陆大人刚回来; 还在偏殿里登记名簿呢。”黄锦道。
  诶?还真回来了?
  虞璁愣了下; 又板着脸道:“陆大人与朕有手足之情,何须登记; 往后都别拿这种小事烦他。”
  黄公公忙不迭应了一声,眼瞅着皇上还在打量着那个清秀的男子; 忙不迭告了声退,小跑着就出了寝殿,去把陆大人唤过来。
  公公在皇上身边呆久了,自然懂其中的弯弯绕绕。
  皇上虽然生气; 可一没发落自己和张大人; 二来也没唤人把那男宠给赶出去,明摆着就是不动声色的纳下了。
  黄锦走的颇快,身后还有一溜小太监屁颠屁颠的跟着。
  他想不明白的是; 皇上若真有心玩男宠便罢了,但是这时候把陆大人叫过去干什么?
  难道皇上没有龙阳之好,是想把他赐给陆大人?
  这头的黄公公和大小宫人一走; 寝殿里便又安静了下来。
  虞璁绕着那跪着的男人走了两圈,看着他长长的纱袍后摆; 还有那半透明质地的纱衣下若隐若现的肌肤,忽然开口道:“站起来。”
  那身长玉立的男人缓缓站了起来,他比自己略矮几分; 但也颇有几分纤细又明润的感觉。
  嚯,这货比我皮肤还好,屁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