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前秦风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一时,怀抱一个木盒的扶馀质子走了进来。徐蔚试问道:“此时前来,有何要事?”
    扶馀质子将木盒放在桌子上,并打开盒盖,只见里面满是来自各国的珍奇异宝。徐蔚双眼直直地盯着这些珍宝,良久无言。扶馀质子见状大喜,说道:“大人。”
    徐蔚立即明白其意,便对厅内家奴们说道:“都下去吧。”家奴们行礼告退。而后扶馀质子开口说道:“燕国朝不保夕,与其沦为秦国俘虏,何不早作打算另谋出路?”
    这句话正中徐蔚下怀,近日来,他为将来打算绞尽脑汁,今见扶馀质子如此淡定坦诚,便知其心中已有谋划,故而拱手行礼说道:“还请公子指点迷津。”
    扶馀质子低声说道:“如若大人助我等质子开城迎秦,不但性命无忧,而且可得珍宝。”
    徐蔚一听,便犹豫不决地说道:“此事风险颇大,万一……”他还没有说完。
    扶馀质子却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徐蔚看着桌上珍宝,心中暗自说道:“这些珍宝足够余生逍遥快活,若不兵行险招,便是死路一条。”因此,他抬头对扶馀质子说道:“也罢。明晚镇守北城门者乃是胞弟,可助你我成此大事。”说完将身上所带腰牌交给扶馀质子说道:“以此为诺,决不毁约。”
    扶馀质子接过腰牌,满意地说道:“告辞。”
    次日深夜,众位质子在徐蔚的带领下来到北城门,在其胞弟的帮助下打开城门,跑向秦军大营。而当秦军发现北城门已打开,不敢冒然进入,即刻禀报王猛。王猛急忙召集邓羌,张蚝等人来到北城门。
    这时,一名秦兵向王猛行礼说道:“启禀王公,营外抓获数十人,皆欲求见王公。”
    王猛说道:“速将尔等带之。”
    片刻之后,这些人便来到王猛面前,还没等王猛开口询问,扶馀质子行礼说道:“回禀王公,我等皆是小国所派质子,现已打开北城门,秦军可放心而入,唯求王公开恩,放我等返乡。”
    王猛思虑片刻之后,对邓羌说道:“将军即刻带兵一万进城,捉拿燕帝。”
    邓羌高兴地行礼说道:“末将遵命。”而后离去。
    王猛又对这些质子们说道:“如若所言非虚,便会放行。”
    混在众多质子之中的徐蔚心中暗自说道:“看来此路选对,可以安度余生。”
    邓羌带领万名秦军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北城门,当城上的燕军发现之时,早已为时已晚。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王猛见质子所言非虚,先对身旁的一员副将说道:“送其出营。”质子们连连称谢离去,然后又对张蚝说道:“大军进城!”张蚝行礼称是下去。
    从熟睡中惊醒的太傅上庸王慕容评见状之后,便即刻进宫。而此时的皇宫早已没有往日的庄严肃静,宫人们纷纷四处奔逃。慕容评在混乱的人群之中发现了可足浑太后和皇帝慕容喡。他急忙跑到二人面前,二人一见慕容评不禁失声痛哭道:“秦军怎会深夜破城而入?”
    慕容评着急地说道:“迫在眉睫,还请陛下太后速速出城,他日方有东山再起之时。”
    可足浑太后哭着说道:“可是冲儿和清河还在宫中。”
    慕容评有些生气地说道:“秦军马上攻击皇宫,如若此时不走,恐怕……”他没有说下去。
    可足浑太后痛心疾首地拉着皇帝慕容喡的手,说道:“喡儿,我们走!”
    半个时辰之后,邺城之内的秦军纵火杀人,到处充斥着嘶声裂肺的叫喊声,宛如人间地狱。皇宫内,年仅十四岁的清河公主惊慌失措地说道:“为何还未有人来接你我?”
    十二岁的慕容冲却异常冷静地回道:“树倒猢狲散。”
    清河公主摇头说道:“母后一定会来了。”
    慕容冲抬头看着窗外正在打斗的燕军和秦军,闭而不语。
    清河公主见状,亦明白一二,便拉起慕容冲的手说道:“冲儿,不如我们趁乱逃走,许有一线生机?”
    慕容冲则说道:“皇姐,外面如此混乱,你我必会死于乱军之中。”
    清河公主着急地问道:“难不成在此,乖乖受死?”
    慕容冲看着她说道:“人皆有一死,但死法不一。你我乃是燕国皇室,如此亡国之恨,焉有不报之理?”
    清河公主虽为一女子,但不是懦弱无有主见之人,故而见慕容冲言之有理,便问道:“有何办法?”
    慕容冲问道:“战国时期的吴王因何被越国所灭?”
    清河公主回道:“因有范蠡西施。”
    慕容冲目不转睛地看着清河公主,等待答案。
    清河公主思虑片刻之后,坚定地说道:“我为西施,弟为范蠡,复辟燕国!”
    慕容冲突然跪在地上,举手发誓道:“苍天在上,弟子慕容冲在此对天发誓,若不灭秦,永不超生!”
    清河公主一听,急忙俯身捂住其嘴,说道:“冲儿,怎可发如此毒誓?”
    慕容冲起身说道:“或许他人会因高官钱财忘却此事,然冲儿永生难忘。”
    这时,门外的燕军已抵挡不住秦军,张蚝带兵冲了进来。清河公主见他们浑身是血目露凶光,便后退一步。而慕容冲则走到其身前,用身体挡住清河公主,然后镇定地对张蚝说道:“秦国天王命汝杀尽燕国皇族?”
    张蚝仔细打量面前这位俊美少年,只见其肌肤胜雪耀眼黑眸,鼻梁笔直唇色绯然,脸庞棱角分明却又不失俊美,且身材修长风度翩翩,其样貌堪比晋朝卫玠。他心中暗自说道:“这位少年好生俊俏,如若杀之,实乃可惜。再者,天王还未进城,如何处理燕国皇室尤为可知。”因此,他对手下众位将士说道:“将此二人关押起来,等候天王发落。”
    慕容冲和清河公主听完之后,皆长出一口气,被秦军带了下去。
    两个时辰之后,邺城已完全平定,城门大开,王猛率众将恭迎苻坚及其大军。王猛来到苻坚面前欲行礼,却被苻坚立即拦住说道:“王公劳苦功高,快快免礼平身。”
    王猛谢过起身,然后拱手行礼说道:“恭请天王入城。”
    苻坚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邺城。在旁人眼中,他走得十分轻松自在,但实则不然,所有的过往纷纷浮现在脑海之中,父王之死,杀死苻生,处死五公等等。而同行的慕容垂之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里是他的故土,却更是他的伤心之地。
    片刻之后,苻坚走到金殿之上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群臣异口同声地行礼说道:“恭喜天王剿灭燕国!”苻坚手摸桌案玉玺,心中暗自说道:“下一个便是晋国,父王,儿子定会为您报仇雪恨。”
    这时,王猛出列行礼说道:“启禀天王,臣已查阅燕国户籍。”
    苻坚问道:“燕国人口如何?”
    王猛面带微笑地回道:“共千万人。”
    苻坚听后大喜,因为秦国人口数目不过两百万而已,况且燕国土地肥沃经济繁荣,故而喜上眉梢地点了点头。
    王猛又说道:“臣已命游击将军郭庆带兵活捉燕帝及其宗亲。”
    苻坚含笑说道:“有劳王公了。”
    而与此同时,可足浑太后和燕帝慕容喡在慕容评及其千名燕军保护之下,终于逃出邺城。可足浑太后和慕容喡回头看到烽火硝烟的邺城之时,不禁潸然泪下。
    而慕容评却心中暗自说道:“只要你二人在我手中,便会有东山再起之日。因为燕国大于秦国,苻坚焉能安然度日,等待日后时机成熟,就可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他行礼说道:“秦军来势汹汹,唯有龙城方可保命。”
    可足浑太后急忙点头说道:“渤海王慕容亮武艺精湛熟读兵法,定能保得平安。”
    慕容评虽然不喜欢此话,但却不可否认这一事实,故而回身对燕军说道:“急速赶往龙城!”
    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奔波,慕容评等人来到高阳。因为众人未食五谷,所以停下稍事休息。从未受过半分苦楚的燕帝慕容喡早已狼狈不堪,气喘吁吁地靠在树旁。发髻凌乱的可足浑太后从衣袖之中拿出手帕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水。
    突然,游击将军郭庆带着大队人马从后冲了过来。慕容评急忙起身上马率领燕军与其对抗,但此时的燕军怎会是士气如日中天的秦军对手。一炷香后,千名燕军便不到百人。慕容评见大势已去,心中暗自说道:“保命为上。”因此他大喊一声说道:“助我出围!”这些残余燕军立即将慕容评围在中央,并朝一点攻去。
    而手无寸铁的燕帝慕容喡吓得瘫倒在地,可足浑太后一边抱着慕容喡,一边破口大骂道:“慕容评!你这卑鄙无耻之徒!只因哀家轻信与你,方沦落这步田地!”
    但是慕容评却充耳不闻,一心逃走。虽然苻坚下令活捉燕帝,但战场上刀枪无眼。一名杀红眼的秦军举起手中长矛朝燕帝慕容喡刺去,护子心切的可足浑太后不知哪里来的力量,一把将怀中的慕容喡推走,但这长矛却深深地扎进其胸膛,霎时鲜血四溅。
    慕容喡回头一见此景,立即将可足浑太后抱住失声叫喊道:“母后!”
    可足浑太后气若游丝地说道:“喡儿,护好自己!”说完便撒手人寰。
    慕容喡撕心裂肺地哭喊道:“母后!不可离开喡儿啊!”
    这时,一名名叫巨武的郭庆手下将领听到慕容喡的哭声之后,立即催马赶来,见到可足浑太后已死,便下令道:“来人,将慕容喡押回邺城!”
    但慕容喡不顾自己帝王之躯,跪到在巨武的马前磕头不止地哀求道:“望请勿将母后抛于此地!”
    巨武见他十分可怜,便点了点头。
    而身受重伤的慕容评只身脱离虎口,他深知无有燕帝,慕容亮断然不会收留保护自己,但是眼下……。因此,他向高句丽逃去。
    与此同时,结束战事的郭庆对巨武说道:“速将燕帝及其太后尸身送回邺城。”
    巨武点头称是,然后问道:“将军不同回?”
    郭庆摇头说道:“慕容评下落不明,且龙城仍有燕国余众,且为旧都,故必除之。”
    巨武点头说道:“将军小心。”
    郭庆点了点头,而后巨武带人离开,郭庆继续带兵继续前行。
    身在龙城的宜都王慕容恒在得知邺城被破之时,心中暗自说道:“此次秦军来势凶猛,燕国已无死灰复燃之希望。龙城乃是燕国旧都,苻坚必会派兵攻城。但是以渤海王慕容亮之性情,断然不会开城投降。到那时,自己定会性命难保。故而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断然一搏。
    午后,渤海王慕容亮对自己手下一名心腹副将商议应敌之策。副将行礼说道:“王爷,邺城已破,陛下下落不明,是否派人寻之?”
    慕容亮摇头说道:“今敌众我寡,如若冒然出击,恐城毁人亡。陛下不知所踪,乃是幸事。定会悄然来此,共谋大计。”
    副将点头说道:“王爷言之有理,若出城寻找,岂非大海捞针?”
    就在这时,宜都王慕容恒带着一个手拿托盘的将士走了进来。慕容亮不是很喜欢此人,但却碍于情面,因此礼貌地说道:“贤弟何故来此?”
    慕容恒故作悲愤之状地说道:“眼下燕国乌云遮日,焉能安然度日?愚弟虽才疏学浅,但却愿舍命救主,赶走盗贼!”
    慕容亮见他如此义愤填膺,便减少了对其不满,走到其身边,轻拍其肩膀说道:“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慕容恒点了点头,并回身从那名将士托盘之中拿出两杯美酒,其中一杯交给慕容亮。毫无戒心的慕容亮举杯饮下,而慕容恒却将衣袖挡在其前,将酒洒在衣袖之上。
    心情大好的慕容亮笑着对慕容恒说道:“等日后陛下来此,再……”他还没有说完,便从鼻,口流出血来。慕容亮惊讶不已地用手一指慕容恒说道:“你居然下毒……!”
    这时,那名副将立即快步上前欲捉拿慕容恒,但早有准备的慕容恒快速从衣袖之中抽出一把匕首压在其颈,冷冷地说道:“别动!”
    急火攻心加速毒液蔓延的慕容亮猛地口吐鲜血,倒地而亡。这时,慕容恒对那名副将说道:“如若顺从,一切如旧。否则……”他将匕首轻轻地压了下去。那名副将用余光看了看倒在地上的慕容亮,再看看如同凶神恶煞的慕容恒,便无奈地点了点头。
    一炷香后,这名副将着急龙城之内所有将士。慕容恒走上高台大声说道:“兄长听闻邺城噩耗,不幸急火攻心暴毙。”众人听完之后,一片哗然。慕容恒继续说道:“龙城乃旧都,秦军必攻之。为保实力,恭迎陛下,故赶往辽东,以待其时。”
    这时,副将开口说道:“眼下混乱不堪,理应听从王爷之言,待机灭秦。”将士们见慕容亮的心腹都如此,便无异议。一个时辰之后,慕容恒率领几千燕军离开龙城,向辽东驶进。
    当一将士向辽东太守韩稠禀报慕容恒赶来之时,韩稠面露喜色地说道:“正愁无礼献与天王,真乃天助我也!来人,紧闭城门。若他攻之,杀无赦!”
    将士行礼称是下去。
    不多一时,慕容恒率兵来到辽东城下,见城门紧闭便了然于心。于是,他下令道:“韩稠叛燕,即刻攻城,将其拿下!”
    燕军行礼称是,于是双方展开激战。但因辽东城墙坚固,久久未能攻下,因此慕容恒十分焦急。
    就在这时,游击将军郭庆带领秦军赶到。身经百战的郭庆一见此景,便一目了然。他对身边的副将朱疑说道:“你待半数人马从左包抄。”朱疑行礼称是。
    于是,慕容恒在秦军两面夹击之下,迅速大败。慕容恒单枪匹马欲逃之夭夭,却被朱疑拦住。没过十个回合,慕容恒便死在朱疑手上。韩稠见大势已定,便开城投降迎接秦军进城。
    至此,燕国就此灭亡。秦国共得燕国一百五十七郡,二百四十六万户,九百九十九万人。因为王猛在作战指挥上,采取政治攻心与武力打击相结合,以及地道攻城,迂回夜袭等战法,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前秦剿灭前燕之战发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此战也是氐族所建的前秦帝国统一北方的前哨战。前秦于此战后,消灭的与其长期东西对峙的至要对手………前燕。夺取了西至太行山,东至大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半岛的广大地域。
    极大地增强了前秦的政治,军事实力,消除了前燕对于前秦帝国的长期牵绊,使得前秦腾出手来逐一剪除北方地区的其他割据政权。为北方地区再度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前秦也开始了正面与东晋对峙,并与东晋王朝在其北部漫长的边境线上发生多次小规模战争,为发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规模的秦晋‘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第37章 荣耀而归
    
    巨武押着燕帝慕容喡和可足浑太后的尸体回到邺城之时,燕国群臣见复燕无望,便纷纷来到吴王府,求见慕容垂。但府中的慕容垂却无心见众人,因为他正在用铁鞭不停地抽打王妃可足浑容,并不停地叫骂道:“贱人,如若好生管教麟儿,断然不会弑父杀兄,令儿更不会惨死沙城!”
    快要昏死过去的可足浑容一听到“麟儿”之时,便努力地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说道:“麟儿,麟儿。”
    慕容垂停下铁鞭,冷冷地说道:“他已流放边疆,自生自灭。”
    可足浑容失声叫喊道:“虎毒不食子,你怎能……!”她还没有说完。
    慕容垂用手抓住她的脖子,凶狠地说道:“若非如此,他早已死于非命。如今太后被杀,皇帝已抓,燕国亡矣。当初所有害我之人,定当数倍还之!”
    可足浑容连连摇头,并哀求说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别……”她还没有说完。
    慕容垂火冒三丈地怒喊道:“若无可足浑氏,清宁焉会含冤而死!”说完,他的手更加地用力,可足浑容的双脚不停地蹬着地。片刻之后,可足浑容便被慕容垂活活掐死。
    这时,高弼走了进来。满脸怒气的慕容垂见到他后,稍稍收敛些许怒气,问道:“何事?”
    高弼行礼说道:“不知将军因何拒见燕国旧臣?”
    慕容垂不悦地用手一指门外说道:“当日你我在燕受其□□,如今因何救之?“高弼却摇头说道:“将军乃命世之姿,遭无妄之运。然今鸿运之始,龙变之初。当以仁慈自居,收纳旧臣,一举复燕称帝!”
    慕容垂思索片刻之后,问道:“垂能称帝?”
    高弼一笑说道:“燕国皇族宗亲除将军外已无贤名之辈,且苻坚无能,李威重病,朝中众将多半非氐族,唯有王猛独撑大局。”
    慕容垂着急地说道:“王猛乃重臣,所到之处必有重兵把守,焉有可趁之机,将其杀之?”
    高弼则回道:“将军兄长太原王因何猝死?”
    慕容垂伤心地说道:“积劳成疾。”突然,他抬起头看着高弼。高弼笑着点了点头。慕容垂立即说道:“即刻迎燕旧臣入府。”
    高弼却摇头说道:“将军莫急,待苻坚处置燕帝之后,再行不迟。”
    慕容垂担心地说道:“不知苻坚是否会将燕帝处死?”
    高弼稳操胜券地说道:“不会。”
    慕容垂立即说道:“如若燕帝健在,怎能……”他还没有说完。
    高弼说道:“正因如此,燕国旧臣方知唯有将军称帝方能复国,而秦国亦会因有此人,不会料到将军会后称帝之心。”
    慕容垂听完之后,笑着说道:“幸有汝在,出谋划策。”
    高弼则行礼说道:“将军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无以为报,唯有结草衔环。”
    金殿,巨武行礼说道:“启禀天王,燕帝已在殿外。”
    苻坚点头说道:“请其进殿。”
    当燕帝慕容喡走上金殿之时,看到昔日庄严辉煌的金殿如今满是秦国群臣,而自己龙椅之上竟是他人,心中悔恨万分,怨恨自己无能无用,没有守好祖业。突然间,他感觉自己长大了,知道自己肩上的重担,于是心中暗自说道:“人生在世数十载,不可混混沌沌了此残生。虽然眼下已是亡国之君,但却仍有希望复国。所以眼下必须获得苻坚之信任,才可来日方长。”
    于是,他走到金殿中央,双膝跪地磕头不止地行礼说道:“慕容喡拜见天王。”
    苻坚见状,不禁心中一颤。看着眼前这位二十岁左右的燕帝,竟要因为太后和太傅的过失致使国破家亡的屈辱一人承担,便心生怜悯地说道:“请起。”
    慕容喡见到希望,故而更加卖力地表演道:“天王不杀我?”
    苻坚回道:“你与寡人皆为炎黄子孙,亦无大恨,何须赶尽杀绝?”
    朝班之中的孙斌一听,便欲出列阻止,但却被王猛轻轻拉住,孙斌这才止住不言。
    慕容喡眼中含泪地说道:“天王如此宽厚待人,家母九泉之下亦可瞑目。”
    苻坚眉头一皱,看着巨武。巨武急忙行礼说道:“启禀天王,战场混乱不堪,故而……”他没有说下去。
    苻坚瞪了巨武一眼,然后对慕容喡说道:“来人,以燕后规格下葬。”
    慕容喡感激涕零地再次磕头说道:“多谢天王。”
    苻坚又说道:“现封你为新兴郡侯,与其燕国宗亲同回长安。”
    慕容喡行礼说道:“多谢天王不杀之恩,微臣定当对其严加管教,安分守己,以报天王之恩德。”
    苻坚却轻轻地说道:“孔子曾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下去吧。”
    慕容喡行礼称是下去。
    之后,苻坚对群臣说道:“灭掉燕国乃众位爱卿竭力为之。”这时,邓羌虽有心开口说话,但却又避而不谈。苻坚一笑说道:“邓将军。”邓羌急忙出来行礼。苻坚继续说道:“此战将军功不可没,故封征虏将军,司隶校尉。”邓羌开心地行礼谢恩。
    苻坚又对张蚝说道:“张将军。”张蚝出来行礼。苻坚说道:“封其前将军,赏金千两。”张蚝笑着行礼谢恩。然后苻坚看着王猛,刚要开口说话。但是却看到王猛微微地摇了摇头,于是心中暗自说道:“许是王公有何要求不便讲与众人。”所以说道:“来人,设宴!”
    不多一时,酒菜齐上舞姬起舞,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这时,慕容垂带领众位燕国旧臣来到金殿,并且后面有多名壮丁抬着二十个大木箱子。众人纷纷跪下行礼,慕容垂开口说道:“天王慈悲,宽厚待燕。我等感恩戴德无以为报,唯有忠心耿耿报效天王。故将家中钱财全数上交,以表其心。”
    然后,壮丁们将木箱打开,里面满是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苻坚见其待己如此心悦臣服,便十分满意地说道:“卿有此举,寡人甚为欢喜。但其家中无有钱财,何以度日?将其带回……”他还没有说完。
    慕容垂却说道:“既为秦民,当用秦物。”
    苻坚大喜过望地说道:“既然如此,寡人不好勉强。待回长安之后,便拜诸位官职,食秦俸禄。”
    诸位燕国群臣行礼谢过。而后苻坚说道:“诸位入席。”还没等众人谢过,殿外走进一名报事官来到大殿中央,向苻坚行礼说道:“启禀天王,高句丽使者求见。”
    苻坚点头说道:“宣他进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