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前秦风云-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慕容垂等人十分劳累,并且持续奔跑早已体力不支,并且高弼是一文人,不会武功。故而慕容垂在其身边一边打斗,一边保护高弼。
    半柱香后,这些秦军只剩五人,但是慕容垂等人也已筋疲力尽。突然,其中一名秦兵大声喊道:“抓住他们!将军定有重赏!”于是,这五个秦兵拼命地厮杀。
    双方交战之际,因为慕容垂已受重伤,所以动作缓慢,根本不是眼前这名秦兵的对手。未出十招,秦兵手中的宝剑正好刺中慕容垂的小腹。慕容垂强忍疼痛,顺势抓住这名秦兵的手,并用手中的宝剑将其杀死。
    但与此同时,另外一名秦兵趁机快步走到高弼面前,将手中的大刀举过头顶向其砍去。高弼急忙向右躲闪,但因动作略微缓慢,大刀将其左臂整个砍了下来,疼得高弼失声大叫摔倒在地。
    慕容楷和慕容宝急忙赶了过来,一边保护高弼,一边奋力杀敌。因为慕容宝太过年轻,且武功远不及他人。所以没过几个回合,被秦军的宝剑伤了左膀。而另一个秦军手提宝剑,向慕容宝的咽喉砍去。
    慕容垂虽看到此景,虽有心想救,却怎奈眼前的秦军无法令自己抽身救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慕容楷猛地将慕容宝推到一旁,这把宝剑扎进其颈。但是慕容楷却用尽全力,举起手中宝剑将眼前的这名秦军杀死,但同时自己也倒地身亡。
    慕容宝嘶声裂肺地叫喊道:“兄长!”
    已杀红眼的慕容垂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竟将眼前的最后一名秦军杀死,而后飞奔至慕容楷的身旁,将其抱入怀中泪流不止地失声喊道:“楷儿,你醒醒啊!叔父对不起你啊!楷儿!”慕容宝也跪在慕容楷的身边,痛哭不止。
    这时,高弼忍着疼痛来到二人面前,说道:“不可让公子白白送命。现在速将衣服与秦军互换,再将其扔下山沟。让其地下河水带其远走,方可保命。”
    慕容垂用手拭去眼泪,对身旁的慕容宝说道:“快!”
    因听到刚才打斗声音的秦军立即赶来,见到地上躺着的五名秦军尸体和慕容楷的尸体之后。其中为首的秦军副将说道:“速速禀报将军。”一人行礼称是下去。然后,副将继续说道:“你们几个下去寻找慕容垂!”秦军行礼称是下去。
    不多一时,吕婆楼带着大队人马来到山沟处。他走到慕容楷的尸体旁,仔细辨认之后说道:“此人慕容楷无疑,料定慕容垂就在附近。即刻全力搜查抓捕此人,本将军赏金百两!”秦军立即兴奋地四处搜寻。
    半个时辰之后,秦军皆空手而归,所以吕婆楼十分焦急。就在这时,从山沟下爬上几名秦军来到吕婆楼面前,行礼说道:“启禀将军,山沟河流处发现血迹,但却不见人影。”
    吕婆楼立即说道:“尔等定是跳入河中,顺流而下。来人,随我去追!”说完,他身先士卒地跳下山沟,所以全部秦军皆纷纷照做。
    当所有人都已跳下山沟并且走远之后,身穿秦军衣服的慕容垂,慕容宝和高弼这才起身。
    高弼说道:“不需多时,吕婆楼便会发现其中有诈。故而此地不宜久留,理应尽快越山归秦。”
    慕容垂和慕容宝点了点头。然后慕容垂一手捂着伤口,来到慕容楷的尸体旁,泪眼婆娑地用另外一只手将其睁着的双眼闭上,并脱下外衣盖在其头上,然后与慕容宝和高弼离去。
    一个时辰之后,几名秦军高兴地大声喊道:“将军,找到了!”
    吕婆楼立即飞奔过来,只见从河中捞起三具尸体,但仔细一看,却是穿着慕容垂等人衣服的三名秦军。吕婆楼恼怒地叫喊道:“上当了!即刻返回!”
    次日清晨,慕容垂等人终于越过大山,来到秦国境内。慕容宝激动地说道:“终于回来了!”但是身受重伤的慕容垂和高弼却双双昏倒在地。慕容宝回头见周围未有追兵,所以急忙托二人来到一草丛处,并用野草将其盖好。
    然后,慕容宝一路狂奔至一村庄内,看到一辆马车停在路边且车主并未在马车之上。顾不得礼数教养的慕容宝猛地冲上马车,驾车而去,任凭身后的马车车主大叫大喊。
    慕容宝驾车来到草丛处,费力地将慕容垂和高弼抬到马车之上,向长安驶去。
    
    第46章 乱世枭雄
    
    晋国建康,坐在龙椅之上的晋帝司马昱见宫人走进殿内,行礼说道:“启禀陛下,中书侍郎郗超大人求见。”
    殿内文武大臣听完之后,皆惊。晋帝司马昱紧张地说道:“快快请其觐见。”
    片刻之后,郗超和桓伊走进殿内,二人走到殿中央向晋帝行礼。
    晋帝司马昱急忙让其免礼平身,并忐忑不安地试问道:“不知爱卿来此,有何要事?”
    郗超行礼说道:“陛下,秦国无故犯我晋国,绕路攻打颍川。我军本可以逸待劳,将其灭之。怎奈庾氏兄弟竟有反晋投秦之心!幸有相国派兵相助,剿灭秦军,且活捉反叛之人。”
    晋帝虽知庾氏兄弟不可能叛晋,但因怕得罪桓温且谢安等人均未表态,故而说道:“既然爱卿将庾氏兄弟捉之,便将其杀之,可好?”
    郗超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除庾希,庾邈和庾攸在逃外,其余皆已擒获。不过陛下放心,臣定当活捉此三人,以扬陛下之威仪。”
    晋帝司马昱急忙说道:“有劳爱卿了。”
    郗超行礼谢过,然后说道:“臣有琐事处理,恳请告退。”
    晋帝司马昱急忙点了点头。郗超和桓伊行礼下去之后,晋帝这才松了一口气。
    散朝后,谢安将王坦之带到一无人之地,低声说道:“速将你我手中所有兵力,秘密集结于建康。”王坦之立即点头称是。而谢安则抬起头,看着晴空万里的蓝天,自语道:“要变天了!”
    晚上,正在处理事务的郗超见桓伊手拿书信走了进来。桓伊将书信双手交给郗超,说道:“大人,此乃相国亲笔书信,请您过目。”
    郗超接过书信并拆开阅览,而后说道:“派人将庾友押回百石。”
    桓伊不解地问道:“为何?”
    郗超一笑说道:“庾友的儿媳乃是相国侄女,焉有不求情之理?”
    桓伊不好意思地说道:“大人心细如发,末将怎却忘记这件事情?”
    郗超淡然地说道:“去办吧。”
    桓伊点头行礼称是。
    次日,关在囚车之内的庾倩,庾柔和庾蕴走在建康的大街之上。街道两旁的百姓们无不表示惋惜不舍,但却无人敢开口说话,替其喊冤。其中,人群之中一名书生隐晦低声叹息地说道:“天狗食日,命不久矣。”
    郗超坐在高台之上,下令道:“斩!”三名刽子手手提大刀,来到跪在地上嘴已被堵的庾倩,庾柔和庾蕴的面前,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青州刺史武沈正与其子武遵在花园内练武,见家奴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大人,府外有三名轻纱遮面之人,求见大人。”
    武沈十分疑惑,所以眉头一皱。一旁的武遵开口说道:“遵儿与父同去,一探究竟。”
    武沈点了点头,说道:“将这三人请到偏厅。”
    家奴行礼称是下去。
    片刻之后,武沈和武遵来到偏厅,见厅内果真站着三名轻纱遮面之人。但还没等他们开口问询,这三个人却先摘下轻纱。
    武遵吃惊地说道:“叔叔!表弟!”
    武沈立即快步走上前去,拉住庾希的手热泪盈眶地说道:“你们还活着,真是苍天有眼!”
    武遵也点头说道:“方才我与父亲误以为你们是桓温所派之人。”
    庾希则流泪地说道:“其他兄弟却……”他还没有说完。
    武沈坚定地说道:“如此大仇,焉能不报!”
    一旁的武遵眼眶湿润地说道:“自从知晓此事之后,父亲与我便一直苦练武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复仇!”
    庾希,庾邈和庾攸立即跪下示谢,却被武沈,武遵急忙拦住将其扶起。武沈说道:“家母与兄长之母,乃为同胞。庾家出此横事,武家岂能袖手旁观!”
    庾邈问道:“武兄可有何良策?”
    武沈答道:“桓温为抓你们,陆路海路皆是其兵。但是,海路兵士人数较少,可以突袭夺船,进攻京口。”
    庾邈略有担心地说道:“镇守此地之人乃是晋陵太守卞耽,非胆小怕事之人。故而攻城之时,需得擒获此人。否则,恐生后患。”
    武沈点头说道:“眼下可调集兵卒一千,此事定成。”
    庾希郑重地行礼说道:“大恩不言谢……”他还没有说完。
    武沈摇头说道:“兄弟若再言谢,小弟可要生气了。”
    庾希笑着点了点头。
    武沈继续说道:“诸位好好休息,而后今夜动手!”
    深夜海岸,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云彩之间,使得平静的海面映起点点繁光。除站岗的士兵外,其他将士皆酣然入睡。
    突然,庾希,庾邈和沈家父子带着一千亲兵如同天降神兵一般涌向守船士兵。因为没有丝毫防备,故而十分顺利地夺下船只。武沈熟悉此地地形,所以由他来路前行。
    当众人坐船来到京口时,天刚刚亮,虽城门已开却少有人走动。大家下船之后,悄悄地来到城门之处,突然冲进城内直奔府衙。
    躺在床上的晋陵太守卞耽在睡梦之中,隐约听到外面嘈杂一片,所以立即起身未穿鞋子快步开门。只见外面火光一片喊杀声连绵不绝,且敌人已在府外。于是,卞耽心中暗自说道:“既然大局已定,无有回天之术。故应避其锋芒,再做打算。”故而趁乱带着官印,悄然离开。
    因为京口城中无有主将,所以城中近两千士兵或逃或降。庾希等人来到监牢,不但将数百名囚犯放出,而且还向其发放武器。就在众位囚犯不明缘由之际,庾希站在高处大声说道:“在下乃是庾希,奉陛下密旨率众讨伐奸臣桓温,已还晋国清宁!”
    囚犯们皆认为此举若成,不但可以免除刑罚,而且有望高官厚禄,所以人人高举武器大喊道:“讨伐桓温!”
    庾希满意西点了点头。
    这时,庾邈走了过来,低声对庾希说道:“城内不见卞耽踪迹,应加强戒备。”
    庾希却说道:“今乃大胜,料想尔等不会速速攻之。”
    庾邈见他如此说之,只好点头称是。
    只身一人的卞耽跑到曲阿,并来到府衙。守门士兵见一个未穿外衣赤脚的人慌慌张张地朝这里跑来,便不满地大声喝斥道:“何人竟敢衣衫不整来此搅闹公堂?”
    卞耽拿出自己的官印,士兵一看大吃一惊,急忙行礼说道:“大人,请恕小人眼拙,未能……”他还没有说完。
    卞耽着急地说道:“速将周大人请来。”
    士兵立即行礼称是下去。
    片刻之后,周大人一路小跑地来到卞耽面前,行礼说道:“下官见过大人。”
    卞耽手一摆地说道:“速速召集诸县乡兵,与吾夺回京口!”
    周大人急忙点头躬身行礼说道:“请大人进府休息片刻,下官马上去办。”
    卞耽这才安心地点了点头。
    午后,周大人来到衣冠整齐的卞耽面前,行礼说道:“启禀大人,下官共召集两千余人,现已在府外恭候。”
    卞耽说道:“让其饱餐战饭好生休息。”
    周大人行礼称是下去。
    夜半时分,卞耽悄悄地带着两千将士来到京口城下,命人用飞抓勾住城墙潜进城内。因为守城士兵较少,皆被捂嘴杀死。然后他们快速来到城门处,打开城门。卞耽高举手中大刀喊道:“活捉叛贼!夺回京口!”
    从未想过卞耽会在弃城之后的第二天,竟然带兵夺城的庾氏兄弟和武家父子见状皆惊慌不已。年轻气盛的庾攸和武遵立即拔出腰间宝剑,欲与卞耽一决高下,却被庾邈拦住说道:“尔等既已进城,如若此时再战,定是敌损一千自损八百。不如将手中将士带回青州,巩固城池,请求谢公救援。”
    庾希和武沈点头说道:“此法甚妙!撤!”
    但是见此情形的卞耽却一笑说道:“追!”
    当庾希等人即将跑到青州时,突见前面尘烟滚滚。仔细一看,原来是东海太守周少孙带着三千人马朝自己奔来。再回头一看,卞耽也带人赶到。
    庾希懊悔地对武沈说道:“沈弟,愚兄连累你了。”
    但是武沈却淡然一笑地说道:“你我血脉相连,理应荣辱与共。”
    这时,周少孙手举宝剑高声喊道:“速将尔等生擒!”不到半个时辰,庾希等人皆被活捉。
    两天后,身在府中的郗超见下人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大人,周大人和卞大人求见。”
    郗超立即说道:“请其大厅相见。”
    当郗超来到大厅之后,周少孙和卞耽急忙向其行礼。郗超让二人免礼起身之后,然后走到跪在地上的庾希等人面前,冷冷地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庾希气愤地说道:“狗贼!”
    郗超却充耳不闻,继续说道:“虽有心让尔等一刀了之,但为树立相国威仪,便委屈诸位了。来人!将这五人推出去凌迟处死!”
    话音刚落,从外面走进十几名兵丁将这五人拉了出去。庾希高喊道:“吾等化为厉鬼,定锁尔等性命!”
    但是郗超则不屑地说道:“鬼神之说,岂能信之?”然后他对周少孙和卞耽说道:“二位捉拿反贼有功,各赏黄金五百两!”
    二人喜出望外地谢过行礼。
    皇宫中的晋帝司马昱正与谢安,王坦之谈话。
    晋帝司马昱轻叹一声,说道:“颍川庾氏忠贞不二,却……”他没有说下去。
    谢安紧锁眉头地说道:“若不如此,恐生大乱。”
    晋帝司马昱问道:“桓温会谋反否?”
    谢安愁眉不展地说道:“此人早已病体缠身,且年事已高朝不保夕,怕其为登九五迷失本性。”
    王坦之也说道:“故而放弃庾氏,免得桓温动怒,发生兵变。”
    晋帝司马昱略有害怕地咽了一下口水,这时,一名宫人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陛下,尚书仆射谢大人求见。”谢安一听弟弟来了,心中十分疑惑。
    片刻之后,谢石走了进来向晋帝司马昱行礼。晋帝司马昱立即让其免礼赐座,然后询问道:“爱卿来此,可有要事?”
    面色凝重的谢石行礼回道:“青州刺史武氏父子协助庾氏兄弟攻打京口,被周少孙和卞耽所灭,今被带回建康,现被郗超下令凌迟处死。”
    晋帝司马昱一听,吓得猛咳几声。当用手帕擦拭嘴角时,却发现手帕上竟有点点血迹。谢安担心地说道:“陛下切勿忧虑,臣已派人将各地将士秘密调回建康。”
    晋帝司马昱双手颤抖地点了点头。这时,一名宫人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陛下,郗大人求见。”
    稍稍安心的晋帝司马昱立即紧张地喘着粗气,王坦之急忙说道:“陛下莫慌,臣与谢公在此,不会发生乱事。”谢安对宫人说道:“请他进来。”宫人行礼称是下去。
    片刻之后,郗超走了进来向晋帝司马昱行礼。晋帝司马昱急忙让其免礼赐座,并惴惴不安地试问道:“爱卿,爱卿进宫所为何事?”
    郗超行礼说道:“回禀陛下,臣已将叛贼庾氏武氏等人处死。”
    晋帝司马昱表情僵硬地说道:“爱卿处之甚好。”
    郗超点头说道:“若无他事,臣先告退。”
    郗超刚想起身。但是晋帝司马昱却说道:“爱卿,且慢。”
    郗超疑惑地问道:“陛下还有何事?”
    晋帝司马昱焦略不安地低声问道:“不知相国可有移主之心?”
    谢安,谢石和王坦之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郗超。郗超微微一笑说道:“臣以身家性命担保,绝无此事。”
    晋帝司马昱这才放心地说道:“凡事有劳爱卿了。”
    郗超行礼称是下去。但是谢安,谢石和王坦之的心中却如同心如刀割。堂堂一国之君,竟要如此低声下气地向自己的臣子询问自己是否会被废位,于是皆下定决心必须铲除桓温,方能保住晋国江山。
    而与此同时,身在百石的桓温在看完现场的书信之后,哈哈大笑说道:“登基不久矣!”
    身旁的众将皆跪下行礼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47章 明哲保身
    
    秦国长安,李凤与梁琛,乐嵩在府中密议。
    梁琛担忧地说道:“已经半月有余,将军等人迟迟未归。怕是……”他没有说下去。
    乐嵩却摇头说道:“如若当真如此,吕婆楼便不会空手而归。如今严查城中进出之人,故而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李凤轻叹一声,说道:“将军命运多舛,燕国如此,秦国亦如此。”
    门外有一家奴轻声说道:“启禀大人,府外有三名满身浊物之人,欲求见大人。”
    三人一听,立即起身快步来到府门外。仔细一看躺在地上的三个人,正是慕容垂,慕容宝和高弼。并且慕容垂和高弼早已人事不省,唯有慕容宝抬起头,气若游丝地说道:“我们,我们回来了。”说完也昏了过去。
    李凤大人急忙亲自扶起这三人,先命下人为其沐浴更衣,再请城中名医为其诊病。
    良久之后,名医起身对李凤等人行礼说道:“这三人皆伤势颇重,尤其是那二位。”说着,用手一指高弼说道:“左臂已残,且失血过多,故而需得三年光景精心调养,方能康复。”然后又一指慕容垂说道:“此人伤势最重,失血颇多且年岁较大,即便用尽天下良药,请遍天下名医,怕是不能恢复如初。”
    李凤吃惊地问道:“日后不能骑马习武?”
    名医轻叹一声,说道:“骑马有望,但是习武绝无可能。”然后名医继续说道:“小人下去为其开药。”
    李凤点了点头,然后让其闲杂人等退下,来到已经醒来的慕容宝的床前。慕容宝不禁鼻子一酸,哭了起来。李凤立即从衣袖之中取出手帕为其拭泪,并问道:“不知公子与将军如何逃离虎口,混进长安?”
    慕容宝回道:“高大人让我等与秦军互换衣服,逃过一劫。这一路之上,我抢人马车偷人钱财,请郎中诊病。好不容易回到长安,却见吕婆楼严查进城之人。无奈之下,便躲进粪桶之中,方得进城。”
    李凤,梁琛和乐嵩三人无不泪洒前襟。就在这时,段清秋快步走了进来,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失声痛哭道:“怎会伤的如此之重?”
    慕容宝强忍疼痛地笑着说道:“母亲,不疼。”
    突然,慕容垂轻咳一声。众人急忙来到其病床前,唤道:“将军!将军!”慕容垂这才睁开二目,刚想开口说话。
    梁琛急忙说道:“将军放心,公子和高大人已平安无事。明日早朝便告知天王,故而王猛等人不敢轻举妄动。”
    慕容垂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次日金殿,李凤出列行礼说道:“启禀天王,冠军将军父子已回到长安。因受重伤,故而不能上朝面圣。”
    王猛李威立即互看一眼,而坐在龙椅之上的苻坚一听,便担心地问道:“伤势如何?”
    李凤回道:“恐日后不能再为国尽忠效力。”
    苻坚既吃惊又疑惑地问道:“如此之重?”
    李凤说道:“将军身中两剑且失血过多,又与大军失联没有及时医治。其子肩部受伤,而高大人更是失去左臂,至今昏迷不醒。故而均在微臣府中养伤。”
    苻坚叹息说道:“天嫉英才,来人……”他急忙有说完。
    王猛立即出列行礼说道:“天王,冠军将军为国尽忠,理应探望。”
    李威亦出列行礼说道:“臣亦认同,望与天王同去。”
    苻坚点了点头。
    躺在床上的慕容垂突听外面有人高声喊道:“天王驾到!”便急忙地挣扎起身,却被走进屋内的苻坚急忙拦住说道:“爱卿身受重伤,不必行礼快快躺下。”然后坐在床边,见慕容垂眼窝深陷面黄肌瘦,便心疼地说道:“切勿忧思,安心养病。”
    慕容垂惭愧地说道:“微臣无用,未能夺下颍川,亦使两万将士白白搭上性命。”
    苻坚却摇头说道:“爱卿莫要妄自菲薄。颍川虽未攻下,却也歼敌近万。未若晋军援军赶到,颍川定会手到擒来。”
    一旁的王猛开口说道:“天王,孙斌精通医理,不如让其为将军诊脉,以安圣心?”
    慕容垂明白王猛用意,微微一笑说道:“多谢王公。”
    孙斌走了过来,将手放在慕容垂的手腕处。良久之后,他起身向苻坚行礼说道:“启禀天王,将军伤势颇重。如若精心调养,仍有痊愈之望。”
    苻坚一听,高兴地说道:“来人,速将宫中上好补品送与将军。”
    慕容垂急忙拱手行礼说道:“多谢天王。”
    苻坚又说道:“爱卿定要静心养病才是。”说完起身。
    慕容垂立即行礼说道:“恭送天王。”
    离开李府之后,王猛,李威和孙斌共乘一辆马车。
    王猛低声问孙斌道:“果真如此严重?”
    孙斌点头说道:“颇重。即便用尽名药,亦无痊愈可能。”
    李威追问道:“可否上阵杀敌?”
    孙斌摇头说道:“绝无可能。”
    王猛这才放心地说道:“虽未消失,但已无患。”
    李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