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即日为君-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是啊,天山不比平地,军队里怕是一应军械都要重新制作,被动不说,行军帐篷肯定是要更厚更结实,如此一来,消耗不少啊。”没什么存在感的并不尚书继续附和。
  两位尚书皆恳切的请求牛千,牛尚书陷入焦躁,他左看右看,一狠心道:“如今不是我不理解二位,是国库实在拿不出太多钱财!”
  “怎会拿不出来?今年秋收不是刚过吗?理应国库充盈才是啊!”洲尚书大为意外。
  “充盈是充盈,可是这是这笔税收都填了窟窿了!”牛千猛一般叹气突然对我发难了。
  “皇上明鉴,年初两位小公主降生,按制行了庆典跟封赏,上半年忠郡王那事又大费周章,花了不少国库的银子,后来武林整改和近几月的新武林盟组建又是烧钱的活计,
  您说过武林盟那边的帮扶不能断,现在户部还在往里投银子呢,如今为保明年上半年的支出,能动的银子已经不多了,何况今年还要过年呢。皇上,国库里是真的没钱了!”
  我本是支着下巴老神在在的看戏,琢磨这这三人吵着吵着总能吵出个方法来,哪知道引火烧身,户部尚书这和神来一笔,直接把我带沟里了,我愣愣听完牛千耳朵诉苦,大感不妙。
  “国库真的所剩无几了?”我难以置信,打穿越过来我还真没特别注意过国库问题,也没去管税收问题。毕竟税收乃国之根基,复杂程度是我几年也闹不明白的,只要当下户部运行良好,就暂时没有动府必要,免得弄巧成拙,大殷反倒遭殃。
  “千真万确,臣之所言绝无半点虚假!”牛千激动的跟我摆事实讲道理,从流通货币准备金讲到税收门目比率,从黄金兑换率讲到一般商品价格,听的我是头晕脑胀眼冒金星,兵、工两位尚书也不遑多让。
  这种经济学知识真的能难死一般人,我有气无力的伸手要他闭嘴,我说:“只问你一句,若是非要挤出军需的钱,后果是什么?”
  牛千听后,沉重的说:“只有加印铜钱了。”
  我反应了一会,恍然大悟,这是要搞通货膨|胀啊。大殷的货币制度是宝文币制(仿唐代),而早在前朝时期,货币就不再纪重,早早结束了多种钱币形态共存的混乱局面,等到铸币技术发展至今,大殷铸造的钱币在周边国家都可流通,已经成为区域通用货币。
  然而货币之是价值符号,货币背后的拥有价值的实物才是货币立身的基础,在价值实物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增加货币的发放,这是十分不得已的手段,也是与民争利的手段。
  虽然不是学经济出身,但经济学常识总是懂一点,我又要牛千细说。牛千暂且放下忧虑,同为我同众人细细道来。
  “若是发放的铜钱增多,则物价飞涨,同等数额的铜钱买不到同等数量的货品,怕是会引起民怨。加之如今民间铸恶钱之风屡禁不止,若是朝廷再印发大量铜钱,岂不更给了恶币可乘之机,混入市面上,驱逐良币,为害大殷?”
  我一听又是一阵迷茫,怎么又和造□□扯上关系了?我便问了:“如今大殷铸造假铜钱的人很多哟吗?”
  “多!”牛千斩钉截铁,“市面上□□泛滥,平民多分不清真假,商贩与民众多有损失,不发之徒谋取暴利,物价不稳,税收也受到影响。如今铜钱的价值也有所降低了!”
  “等会,”我抬手制止牛千再说下去,“你说恶币的出现使得铜钱价值降低,物价也有波动?”
  “是的,陛下!”
  “既然有人铸造恶币,定是有利可图,既然有利可图为何要让恶徒获取?户部可有查清为何这么多人私自铸币?”
  “陛下,查清了,是因为民众对铜钱的需求越来越大,才催生了如此现象!”
  “既然民众有需求,为何户部不加印货币反倒让恶币钻了空子?”
  “陛下,铜钱不可随意加印啊……”
  “别和我将这些,有需求就有利益,国家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就会有不发之徒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即使立法再严苛,也阻止不了人去追逐利益。既然如此,朝廷先一步满足了民众的需求,清补正好?”
  “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生钱,既然朝廷下发的铸币已经不能男足需要,那就是在限制财富的积累,牛尚书你明白吗?”我回忆起以前看过的资料,说是唐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了,但是货币制度逐渐暴露出落后的一面,官铸铜钱无法满足市场对金属货币的需求来,导致私铸盛行,钱重物轻的现象急剧恶化。
  以我对大殷货币购买力的了解来看,发生在大唐的这一经济现象,在大殷也有了苗头。我郑重的对牛千说:“加铸铜钱有利,且有大利,先解决军队军需问题,之后你带着户部的官员仔细研究一下增印铜钱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久违了,这几天捋了一下大纲,大概不会再卡文了_(:з」∠)_


第65章 零陆伍
  牛千的顾虑暂且被我压下,我也是看出他的不理解,于是松口说:“你同两位尚书协调好,定个最低数目,国库里能给多少给多少,剩下的从朕的私库里出。”
  皇帝的私库是和国库分开的,算是私人财产,说到底天下最富可敌国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帝自己。我说出钱,那基本上这场战争的后勤就很有保障了。
  我见工部和兵部尚书面有喜色,也分了些心思去敲打他们:“你们两个也要注意,朕不打算打持久战,要做到一击必中,速战速决,战争的规模给我尽可能的小。天山远在边疆,出征一次损耗都不小,朕不想让这场战争拖了我大殷的后腿!”
  “臣遵旨!”三位尚书齐声应到。
  这事就差不多了结了。至于出兵的细节自然由各部官员去做,不然我养那么多官干什么?不过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摆在我面前,让我一时无暇思念冯晓斓。就是有关大殷经济的问题。
  牛千当日所言透露的不过冰山一角,我不太懂经济知识,自是对唐中后期的经济制度遇到的问题有过了解。这个问题拿到现代社会其实很好理解。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作用的货币并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好比是你家中存有价值十两的货物,肯定是需要别人拿出十两甚至更多的钱来购买,但是别人手里只有五两现银,根本买不起你十两的货物。
  于是你多出来的,价值五两的货物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那你所付出的十两货物所需要的劳动,就没有得到回报,商品就无法变换成财富,你就亏本了。作为个人来讲,亏的只是五两银子,那对整个国家来说呢?那就是数以亿计的损失。
  本来出现这种现象,不得以可以以物易物,来实现商品的流通,但以物易物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交易手段,并且会造承担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种目繁多,不利于币制统一,更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已经强制统一了货币单位的大殷来说,是个历史的倒退。
  唐朝时期造成这种“钱荒”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和铸造技术落后,成本居高不下,国家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有关,而大殷却不是这样。
  大殷一贯以来都很重视工业的发展,这从每年投给工部的钱就可以的看出。研发资金充足,就容易出成果,克服铸币成本高时间长问题的技术早就有了突破。那又是什么导致了大殷铸造的钱币不能满足市场呢?
  如今京中的军官已经派遣出京,军需队伍也已经装点完毕,是时候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了。
  在大殷经济问题上,没有比户部更有发言权的了,这日下朝,我也没回紫宸殿,直接带着户部的一大帮子人去了宣政殿西侧廊殿里的户部办公室。
  我亲临户部给户部官员带来不小的压力,一个个都跟木桩子似的杵着,行礼都有些战战兢兢。见状我还是直接向牛千发出询问。
  “朕上回要你思考关于加铸铜钱的问题,你有想过吗?”
  牛千诚惶诚恐:“回禀陛下,臣有仔细考虑过。”
  “那考虑的结果呢?”
  牛千一脸坚定的说:“臣认为,此法不可。铜币铸造虽已简便,然铜价轻贱,价不等值,民间早有融铜币制器之风,同等重量之下,铜器的价值是铜钱的数倍,虽朝廷已出严法禁止,但仍不能阻止民众挺而走险,只是再加铸官钱,并不能根铜币不足的问题。”
  “那依你之见,根治此患当用何法?”我静静的听。
  “陛下,臣设想若是允许私铸钱币,能否解决问题,但发现,能有此能力私铸者,均为商贾富户,寻常人家无能为力,若是如此,则贫者益贫而役于富,富者益富而逞其欲(资治通鉴),此法不可行。”
  “臣还设想,不若强制恢复钱帛并行之策,税收可以实物相抵。但绢帛不易贮藏,日久则损,势必造成值不抵价,绢帛贬值的后果,民间朝堂皆受损失。”
  “若是不加铸钱币,改铸大钱,一币等同十币,则很可能同钱币改器一般,致使民间出现以小钱融铸大钱之现象,势必造成极大混乱。”
  牛千一口气提出了三个方案,也亲自否定了三个方案,说完后就久久不语,我思考片刻,道:“所以爱卿也别无他法吗?”
  “启禀陛下,臣别无他法。”牛千有些不甘的承认。
  “那如今是如何应对钱贵物贱之乱?”我问。
  “陛下,如今并无有效办法,只是强令各州府加强监管,严处私铸融铸之人,严禁贮藏钱币,并适量增发铜钱。如此都只是缓兵之策,”
  我支着脑袋思考,牛千的话总结起来就那么几点,铜钱不够用了,但又有客观条件限制加铸。我又想,是什么限制了铜钱的流通使用。
  牛千提到的民众融铜钱做它物,让我想到了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铜这种金属,太容易被使用了。熔点极易达到,国内铜矿也多,这就是是说,铜,它太便宜了。
  铜本身价值不够,那对铜的开发利用就没有任何获利的余地,而作为贱金属的铜,却以货币本位的方式,在大殷的经济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一拍额头,明白了,感情是货币制度出现了问题。我说呢,纵观华夏几千年,在现代社会之前,国家的货币制度一直没有上升到金本位制,最多也就是银本位制。而不以贵金属作为法定计价结算货币,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经济的发展。
  贵金属正是因为稀缺难采,才贵。以此作为本位币,就会将货币的价值稳定下来,从而稳定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如此看看来,大殷或者说是唐代所遭受的钱荒问题,正是货币体系变革的重要过程,从铜本位制向更进步的银本位甚至金本位制迈进,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大殷也是有银子的,但通常是作为高一级别的货币,方便大宗商贸和税收结算,本质上还是普通货币,且使用不如铜钱普遍,在我看来,改变币制势在必行,但以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银本位制显然更为适用。
  这便是站在后世的高度回望前朝的好处,能够很快看清一些当时的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迂腐坚守的问题。我看着万分苦恼的牛千,其实这家伙也是非常敏锐的,能够在问题发生端倪时就引起重视,其目光之远,视野之宽,可见一般,不由得感慨,历史的进步,还是要靠这样的人。
  我敲敲桌子引他回神:“爱卿说铜价贱,那银价呢?多少铜可抵一两银?”
  牛千瞬间睁大了双眼,缓缓抬头看我,眼睛里是一团团的精光,像是脑子里在炸烟花,从眼睛里漏出光来了。他手忙脚乱的跪下:“陛下圣明!若是以银价定铜价,银价不变则铜钱不贱,铜钱不贱,则买卖可通!陛下……”说到这里,牛千甚至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
  一个壮汉在我面前热泪盈眶我也很有压力啊,我忙扶起牛千:“牛爱卿冷静,既然有了方向,不如立即制定计划?你写个折子上来,朕也好审批不是吗?”
  牛千胡乱抹了一把泪:“是,臣失礼了,臣这就去准备折子!”
  户部上下立刻调动了起来,牛千精神抖擞的发号施令,大家伙就在我眼皮底下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工作。我瞅着没我什么事了,就大摇大摆的走了。
  这些当官的脑子都聪明的紧,属于各行各业的高精尖人才,只要有了好路子,他们跑的比谁都快。这才小半个月,一份简易方案就摆上案头。
  这是用来初步审核商议的,只是把新政的脉络理顺了,具体实施方案就需要更长时间打磨,这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于是今天的朝堂,就为这份方案吵的不可开交。一半以上的大臣都是懵的,怎么国家货币制度这种基本国家经济政策都要改了?这是要变天了?
  大家都不理解,表示不知前景,难以预期危险,还影响深远的新政策,他们都没法放心。旧法固然出现了问题,但修修补补还可以用,为什么要去冒这个险去搞什么新政?出了问题谁负责?
  这争执也是意料之中,我等着大家伙都静了下来,才开口:“经济的事,就让专业的来嘛,你大理寺卿是管刑狱的吧?怎么也插这个嘴?要是朕让中书令来判断你断案的对错,你答应吗?”
  “话呢,我就摆在这,谁要是能彻底解决钱荒,这个户部我让你管,要是什么办法都没有,还要挡着人家有法子的人办事,那朕可就不饶你了。”
  我一身轻松的走出宣政殿,坐着肩舆忍不住又晃荡去了鸽房,刚在鸽房门口站定,一只黄喙灰爪灰皮的肥鸽子就照着我脸上扑来,抓下来一看,还挺面熟。再一摸鸟腿,有信!
  我火急火燎的取出信笺,短短的一截纸上是想念了千百遍的字迹。
  “已归,勿念。”
  我的斓斓,终于要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写这章查了些资料,发现古人真的很聪明,比如这句“且夫钱之为物,贵以通货,利不在多”,很中肯的表明,钱只是价值尺度,只有在流通中才有其价值,没有流通就只是个物品。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和我在文中标注的那句话出自同一篇。《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唐纪三十】  起阏逢阉茂,尽重光大荒落,凡八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中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公元七三四年)》。
  还参考了一篇论文《试论唐代“钱荒”的成因与政府应对》,地址在这里:://wenku。baidu。/view/b6bba600c77da26924c5b039。html
  写的很浅显易懂,看后长知识了。_(:з」∠)_


第66章 零陆陆
  斓斓现在在睡觉,在我的寝宫。
  嘿嘿,光想就让人激动。
  现在是大白天,虽然是室内,但整个紫宸殿,我的寝宫,采光都很好,还有常年燃着的灯照明。斓斓睡的很不安稳,眼皮在颤动,我轻手轻脚的放下帷幔,床内的就这么暗淡下去了,光线透过灰黄色的布料,衬的内里一派暖融。
  他回京后第一时间赶来见我,但他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向我透露连日里劳碌奔波的疲惫。接着了人,我立刻安排内侍准备了热水,然后收获了一个香喷喷而腾腾的斓斓。洗白白后斓斓趴进蓬松柔软的床铺里,秒睡过去,都来不及翻身。我只好另外拿了被褥给他盖上。
  冯晓斓是趴着睡着的,脸侧向我陷进床褥里,右边脸颊挤着变了形,水水的嘴唇嘟成一团,还有些泛潮的黑发丝丝缕缕垂在脸上鼻端,随着呼吸时微小的气流一起一伏。心里痒痒的,我伸手小心翼翼的撩起他的头发往后捋,露出了斓斓大小适中厚薄恰到好处的耳朵。
  指尖碰到了他的耳廓,斓斓颤了颤,把脸埋的更深了。
  我不是吹的,要是他这样睡一天,我就能这样盯着他的脸看一天。
  因为很开心啊。虽然心里满满的,却怎么也看不够,念到深处恨不得自己回到过去,从他出生时就侵入他的生命,长长久久从始至终都黏在一起。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恨没能早日遇见你。
  可惜我没有这么多时间守着冯晓斓。他回来的时候我还在忙,找了个借口撂下一堆大臣跑来,久违了在第一时间看见他。现在不得不离开了。有些不舍,饿哦努力说服自己,现在斓斓回来了,很快就能在见到的,这才依依不舍的起身,走之前忍不住,亲了亲他抓着被沿的手指。
  路上我走的飞快,被我放在半路没带走的李勉见我返程,急忙迎上来,我风风火火的问:“还有那些事没做完?”
  “回陛下,天山传来的战报还没处理,户部侍郎新递计划书还未过目,刑部和大理寺为一桩案子起了争执,请求圣裁,昨日陛下要求的会议臣已经安排在申时,之后再无安排。”李勉甩开腿来追着我跑,边跑还嘴上飞快的汇报。
  我一听,事不算多,加把油今天就鞥呢腾出大把时间和斓斓玩耍了,我顿时干劲十足,脚步都更有力了:“下午若无他事的话,会议提前一个时辰,结束了就放大家退班。”
  “是!”李勉有点兴奋的应声。毕竟能早点回家,谁都开心。
  为了早点完事,我午饭都是扒两口了事,奏折批的龙飞凤舞,还不甚溅了一手魔点,恼火的很。这种软笔书写太要技巧,还比较费事,时刻备在一旁的砚台也是麻烦的很,擦着手上的墨汁我咬牙切齿的想,一定要把硬笔搞出来。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忙的脚打后脑勺,总算赶在晚饭前结束工作。火急火燎回宫时,刚好遇上我的斓斓睡眼惺忪的从被窝里爬出来,中衣被蹭的松垮垮的,胸膛露出一半,看得见线条利落的漂亮胸肌。噫,最近是不是有点上火?感觉鼻腔里火烘烘的。
  我三两步跑上去,顺手牵过叠在床边的衣裳披在斓斓身上:“现在可是大冬天,你不穿衣裳爬起来会着凉的!”
  “你回来了。”斓斓反应有些慢,揉着眼睛嘟囔着说。
  “现在还早,要不要再睡会?”我有些怜惜的说。
  “什么时辰了。”他说话软软的。
  “还不到用膳的时候,你再休息会吧。”
  “午膳?”
  “晚膳。”
  斓斓一愣,看我的眼神一言难尽:“我只是想午睡打个盹。”
  “那可不行,你在外奔波好不容易回来,就该多休息!”我捉着他的手坚定的说。
  “我午饭都未吃。”斓斓委屈的说。
  “咱们晚饭多吃点。”我又去抚摸斓斓的头,碰到了柔软凉滑的发丝,手顺着垂坠的发丝往下捋。
  “晚上吃多了积食,你每天这么吃?”他挑眉看我。
  “呃,也没有,就是偶尔忙晚了,会多吃点。”被斓斓看的有种负罪感,我都不好和他对视。
  但不等我低头,斓斓就捧着我的下巴抬起我的头:“你每天多晚睡?”
  有种不妙的感觉,但在斓斓严厉的目光下我又不敢骗他,于是伸出手贴住他的手:“亥,亥时。”
  “你怎么不子时睡呢?岂不更美?”斓斓改捧为捏,手指捏着我的脸颊肉往两边拉,“脸摸着都不滑了,别瞎折腾自己行吗?”
  “我知道了,饶了我吧。”我苦着脸喊。
  斓斓这才松手:“最近很忙?”
  “有些吧,毕竟已经开始打仗了,加上一些有的没的。”我爬上床把鞋蹬掉,将斓斓抱进怀里,斓斓也顺势往我身上靠了靠,两个人偎在一处,好不熨帖。
  “我不出去了。”斓斓冷不丁的说。
  “唉?”我都没反应过来,瞪着眼睛看他。
  “武林盟已经稳定了,潘将军帮了我很多,现在那头安稳了,我就以盟主按规定要长驻京城为借口回来了,之后偶尔露露面就够了。你开不开心?”斓斓窝在我怀里抬头看我,眼睛亮晶晶的,笑容也很可爱。
  顿时心跳就爆炸了,我箍紧了双臂:“高兴!太高兴了!”高兴的都要哭了。
  我们两就这么依偎着一直到饭点,我不让斓斓动手,亲自给他穿整齐了衣裳,又绑了个松垮垮的发型,意外显得他的人都慵懒了不少。见的都是斓斓精神整洁的模样,头回见他这样,我忍不住偷了一个吻,在斓斓的嫌弃下乐颠颠的去吃饭。
  餐桌之上我们都没有食不言的顾忌,我聊聊自己的思念,他讲讲一路的故事,惬意的很,我忍不住问。
  “我寄去了那么多信,你干嘛不回我?”我委屈的看他。
  斓斓捧着碗喝汤,顺便白我一眼:“还说呢,就因为你老寄信给我,还被那些武林人士怀疑和一些势力有勾结。”
  “那你怎么解决的?”我紧张的问。
  “还能怎么解决?说实话咯。”斓斓不看我。
  “实话?什么实话?”我特别好奇,跟百爪挠心似得。
  可偏偏斓斓学坏了,特别悠哉,喝完了汤还要吃点心,吃完了点心还嘬手指头。我耐不住伸手把他的爪子拿过来,用帕子一根根擦干净他的指头:“你就告诉我吧,好不好?”
  斓斓哼哼了两声:“我就说,是我妻子寄给我的呀。”
  我手一顿,抬头看他,眼有惊喜,自己都感觉到嘴角在慢慢咧开:“原来,我是你的妻子呀。”
  斓斓的细嫩脸皮慢慢就红了,他腾的一下收回手:“怎么,你不愿意啊?”
  “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